平步青云 第十四章 平步封疆(出任浙江巡抚)3
事情不会如左宗棠所愿,朝政不起波澜已经不可能了。
咸丰帝驾崩后,他的皇后钮钴碌氏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徵号慈安,因为住东宫,习惯上称为东太后,大臣们私下里便称“东边的”;母以子贵,新皇帝的生母懿贵妃晋封为圣母皇太后,徵号慈禧,因为住西宫,习惯上称为西太后,大臣们私下里称“西边的”。东边的这位太后为人忠厚绵软,又对政治不太感兴趣,肃顺等人并没拿她当回事。但西边的这位太后就不同了,争强好胜,热心朝政,有时候还帮咸丰批阅奏折。上年肃顺劝咸丰帝秋狩热河以避英法联军锋芒,她则坚决不同意,与肃顺矛盾加深。前些时候肃顺借咸丰落水事件提议行钩弋故事,两人已经势如水火。慈禧自己势单力孤,她希望与京中的恭亲王联合起来对付肃顺,曾经几次向慈安提议请恭亲王到热河来商议,慈安都未同意。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御使董元醇上折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两宫如果垂帘,八位顾命大臣还有什么用?肃顺十分生气,让军机处拟旨,对董元醇严加训斥,并要革职查办。董元醇的折子却说到慈禧心里去了,如果能够垂帘听政,何必再看肃顺的脸色?她鼓动慈安太后出面干涉,对董元醇从轻发落。我朝家法,广开言路,怎么能因为一个折子就革职呢?慈安经不住劝说,召见顾命八大臣,没想到肃顺等人毫不让步。载垣大声说:“董元醇以疏逖小人,竟敢如此胡言乱语,实堪发指。辅政乃我朝祖制,何曾有垂帘之说?此目无国法祖制之人,必当严旨驳斥,严惩不贷,以为他人儆。”肃顺则说:“董元醇实为乱臣贼子,其言上不合祖制,下不合民心,更对不起刚刚归天的大行皇帝。大行皇帝遗诏再明白不过,实行八大臣辅政,决不允许搞什么垂帘!”
肃顺身躯高大,声音粗犷,六岁的小皇帝吓得战战兢兢,竟当场尿湿慈安的衣服。八大臣不待跪安,竟然扬长而去。慈安两手直抖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慈禧给小皇帝擦着泪,自己也落下泪来,说:“姐姐,肃顺等人跋扈不臣你都看见了,你我恐怕要成人家案上的羔羊了。咱们该请六爷来商量一下了。”
慈安当即就答应了。
恭亲王以拜谒大行皇帝梓宫的名义来到了热河,他对肃顺排斥自己早就大为不满,如果没有肃顺从中作梗,他与大行皇帝有亲兄弟的情份,如何会顾命大臣都没有他的份?所以与两宫一拍即合。他说热河是肃顺的天下,要除奸臣,必须回京。现在先稳住肃顺,待他回京做好准备。
“还有一条,江南的汉臣手握重兵,又都是肃顺向来欣赏的,只怕南边动起来就麻烦了。”慈禧太后眼光宽广,虑事周全,提出这条疑问。
恭亲王说:“江南的汉臣,都是大行皇帝恩典才得到显赫,他们不会糊涂到把恩都记到肃顺头上。当然也不能不防,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秘字上下功夫,等到天下人所共知时,朝局已经底定。那时我们占着主动,一切都好摆布。”
慈禧说:“还有一条,就是快。六爷回京务必抓紧,以免夜长梦多。”
等恭亲王回京做好了准备,热河的两宫就提议回京。大行皇帝梓宫要早日还京,新皇帝登基大典也要回京才能举行,肃顺等人想拦也拦不住。肃顺也不是没有顾虑,所以八位顾命大臣分了两组,一组载垣、端华等人名义上陪同实际是监督两宫及皇上从小道回京;另一路则由肃顺亲自护送大行皇帝梓宫从大道回京。这反而让恭亲王有了分而治之的机会,载垣、端华刚回京,就被抓进了天牢;肃顺连京城也未进,在密云也被拿下。十几天后以新皇帝的名义向天下颁布了处置八位顾命大臣的谕旨:
载垣、端华、肃顺于大行皇帝龙驭归天后,即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自居,实则我皇考弥留之际,只面谕载垣等立朕为皇太子,并无令赞襄政务之谕。载垣、端华均著加恩赐令自尽。肃顺著加恩为斩立决,即派睿亲王仁寿、刑部右侍郎载龄,前往监视行刑。御前大臣景寿著即革职,加恩仍留公爵并额附品级,免其发遣。兵部尚书穆荫著即革职,加恩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吏部右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卿焦佑瀛均著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
这件大事发生在辛酉年,被称为辛酉政变。
政变后不久,两宫皇太后正式垂帘听政,恭亲王被加封议政王,主持军政一切要务。
新人报到,对规则和捷径一无所知,请各位大虾多多指导,如何让作品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有什么好经验请指教。希望得到纸书出版界的关注,916730397随时期待。
咸丰帝驾崩后,他的皇后钮钴碌氏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徵号慈安,因为住东宫,习惯上称为东太后,大臣们私下里便称“东边的”;母以子贵,新皇帝的生母懿贵妃晋封为圣母皇太后,徵号慈禧,因为住西宫,习惯上称为西太后,大臣们私下里称“西边的”。东边的这位太后为人忠厚绵软,又对政治不太感兴趣,肃顺等人并没拿她当回事。但西边的这位太后就不同了,争强好胜,热心朝政,有时候还帮咸丰批阅奏折。上年肃顺劝咸丰帝秋狩热河以避英法联军锋芒,她则坚决不同意,与肃顺矛盾加深。前些时候肃顺借咸丰落水事件提议行钩弋故事,两人已经势如水火。慈禧自己势单力孤,她希望与京中的恭亲王联合起来对付肃顺,曾经几次向慈安提议请恭亲王到热河来商议,慈安都未同意。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御使董元醇上折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两宫如果垂帘,八位顾命大臣还有什么用?肃顺十分生气,让军机处拟旨,对董元醇严加训斥,并要革职查办。董元醇的折子却说到慈禧心里去了,如果能够垂帘听政,何必再看肃顺的脸色?她鼓动慈安太后出面干涉,对董元醇从轻发落。我朝家法,广开言路,怎么能因为一个折子就革职呢?慈安经不住劝说,召见顾命八大臣,没想到肃顺等人毫不让步。载垣大声说:“董元醇以疏逖小人,竟敢如此胡言乱语,实堪发指。辅政乃我朝祖制,何曾有垂帘之说?此目无国法祖制之人,必当严旨驳斥,严惩不贷,以为他人儆。”肃顺则说:“董元醇实为乱臣贼子,其言上不合祖制,下不合民心,更对不起刚刚归天的大行皇帝。大行皇帝遗诏再明白不过,实行八大臣辅政,决不允许搞什么垂帘!”
肃顺身躯高大,声音粗犷,六岁的小皇帝吓得战战兢兢,竟当场尿湿慈安的衣服。八大臣不待跪安,竟然扬长而去。慈安两手直抖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慈禧给小皇帝擦着泪,自己也落下泪来,说:“姐姐,肃顺等人跋扈不臣你都看见了,你我恐怕要成人家案上的羔羊了。咱们该请六爷来商量一下了。”
慈安当即就答应了。
恭亲王以拜谒大行皇帝梓宫的名义来到了热河,他对肃顺排斥自己早就大为不满,如果没有肃顺从中作梗,他与大行皇帝有亲兄弟的情份,如何会顾命大臣都没有他的份?所以与两宫一拍即合。他说热河是肃顺的天下,要除奸臣,必须回京。现在先稳住肃顺,待他回京做好准备。
“还有一条,江南的汉臣手握重兵,又都是肃顺向来欣赏的,只怕南边动起来就麻烦了。”慈禧太后眼光宽广,虑事周全,提出这条疑问。
恭亲王说:“江南的汉臣,都是大行皇帝恩典才得到显赫,他们不会糊涂到把恩都记到肃顺头上。当然也不能不防,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秘字上下功夫,等到天下人所共知时,朝局已经底定。那时我们占着主动,一切都好摆布。”
慈禧说:“还有一条,就是快。六爷回京务必抓紧,以免夜长梦多。”
等恭亲王回京做好了准备,热河的两宫就提议回京。大行皇帝梓宫要早日还京,新皇帝登基大典也要回京才能举行,肃顺等人想拦也拦不住。肃顺也不是没有顾虑,所以八位顾命大臣分了两组,一组载垣、端华等人名义上陪同实际是监督两宫及皇上从小道回京;另一路则由肃顺亲自护送大行皇帝梓宫从大道回京。这反而让恭亲王有了分而治之的机会,载垣、端华刚回京,就被抓进了天牢;肃顺连京城也未进,在密云也被拿下。十几天后以新皇帝的名义向天下颁布了处置八位顾命大臣的谕旨:
载垣、端华、肃顺于大行皇帝龙驭归天后,即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自居,实则我皇考弥留之际,只面谕载垣等立朕为皇太子,并无令赞襄政务之谕。载垣、端华均著加恩赐令自尽。肃顺著加恩为斩立决,即派睿亲王仁寿、刑部右侍郎载龄,前往监视行刑。御前大臣景寿著即革职,加恩仍留公爵并额附品级,免其发遣。兵部尚书穆荫著即革职,加恩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吏部右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卿焦佑瀛均著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
这件大事发生在辛酉年,被称为辛酉政变。
政变后不久,两宫皇太后正式垂帘听政,恭亲王被加封议政王,主持军政一切要务。
新人报到,对规则和捷径一无所知,请各位大虾多多指导,如何让作品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有什么好经验请指教。希望得到纸书出版界的关注,916730397随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