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从师爷到侯爷男人榜样左宗棠

平步青云 第十四章 平步封疆(出任浙江巡抚)2

    胡林翼官场手段比曾左两人都精,对朝局内情掌握的自然要多一些,他分析说:“我留意了一下,八大臣中载垣、端华是世袭王爷,位极荣宠,但两人都较平庸。景寿是额附,也是谨慎有余,无所作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都是唯肃顺马首是瞻。整个赞襄政务八大臣,实际都操在肃顺手里。恭王爷主持京城事务一年,中外多有赞扬,称之为少有的开明王爷。一年来办抚局,兴洋务,倡导练兵制器,实在是少有的勤勉开明。恭王爷未列顾命,如何能甘心?”

    左宗棠说话向来无遮无拦,脱口而出:“那么,朝局少不得又要不稳了?”

    “这是明摆着的,新皇帝年幼,只有六岁,热河那边有八位赞襄政务大臣,京师里面有位精明能干的王爷,朝局能稳的了吗?一山不容二虎,早晚要有一搏。”

    一想到这一层,曾国藩十分紧张,因为曾、左、胡这些汉臣都是在肃顺的支持下被重用的,自然朝野上下都把他们当作肃顺这条船上的人。朝局要有一搏,万一肃顺倒了,他们这些汉臣岂有不倒的道理?但左宗棠却认为不必过于紧张,朝中事自有朝中人理,你我还是一心打理江南残局。此一时彼一时,我等已非从前,大兵在手,谁也要掂量掂量吧?所以,我们在江南军事上越有作为,朝廷便越要依重,湘楚弟兄就越是无虑。

    胡林翼对左宗棠的观点十分赞同,说目前也只有静观其变了,现在多想无宜。

    然后又商讨收复金陵的大事,晚上一直说到二更才各自睡下。

    次日早饭后,曾、胡、左三人出城沿长江散步。安庆克复不过数日,但江面上白帆点点,已经明显比从前繁荣。一艘颇有规模的大木船逆流而上,十几个船夫呟着号子,划着桨。此时,一艘英国轮船鼓轮而上,很快就超过了江中大大小小的木船,斩波披浪,直赴上游。胡林翼呆呆的看了很久,突然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倒地昏迷过去。曾国藩一面着人速请医生,一面慌忙把他抬进轿内,直奔总督府。

    医生把着脉时,胡林翼醒过来了。曾国藩急切的说:“润芝,好好的正说话,怎么就晕了?”

    胡林翼摇摇手说:“老毛病,没什么大碍。我自已带着药。”说着,从身上拿出两粒黑丸,就水吞下,说:“长毛之乱,平定尚需时日,但败局已定,这没什么好担心的。我所担心的是洋人。你看洋人轮船在江上鼓轮而进,把我们的木船统统抛在了后面,洋人万一再寻衅,我们又靠什么抵御?一想至此,便忧心如焚。”

    长江上的洋轮一下多起来是近年来的事情。三年前签定的《天津条约》,增开镇江、金陵、九江、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军舰轮船可驶入长江及各通商口岸。自那时起,英国法国美国人都在中国成立了轮船公司,载客运货,横冲直撞,把长江上中国船户挤兑得日子越来越难过。

    曾国藩说:“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想这事。这事急不得,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是魏默深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准备在安庆成立军械所,不但要仿造洋枪洋炮,还要学着造洋轮。”

    左宗棠当年曾经与林则徐在湘江中畅谈一夜,那时就曾经谈论过造轮船的事情。他说如果我是涤公这样的封疆大吏,一定办个船政局,造出自己的轮船,到长江里与洋轮一较高下。

    这个话题一开,三人谈了很久。晚饭后又谈起将来收复金陵的大事,一直到二更才各自睡下。

    次日胡林翼要走,曾国藩、左宗棠无论怎么劝,都留不下他。湖北一大摊子事,他也确实无法安心。左宗棠也于当天起程回景德镇。他放心不下胡林翼,派专差持信前去湖北探望。十天后专差回来,带回来的却是胡林翼去世的噩耗。专差说胡抚台自从安庆回去后,天天咳血。专差赶到那天,胡抚台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数次昏迷,认人不清。但听说左宗棠派来的人,眼睛发亮,人也清楚了许多,并让人立即给他读信。然后挣扎着给左宗棠写了一封亲笔短信。专差吃过饭未及上路,胡林翼就与世长辞了。

    胡林翼的信只有几句话:“季公,林翼要永诀矣。公之前程必在我上,望公珍重。公勿忘师夷长技以制夷,创办船政,制造火轮,与洋人一较长短。世人皆知公喜大言,而不知公能成大事。执著无畏,林翼与涤帅都难与公争锋。师夷长技,仿造巨轮,前无古人,惟季公可胜此大任。公好自为之。”

    读完短信,左宗棠已是泪流满面,喃喃自语:“知我者,润芝也。”

    的确,胡林翼是左宗棠非同寻常的挚友。当年能与林文忠公湘江夜谈,是因为胡林翼的一再举荐;他两任湘幕,也是胡林翼的推举劝说;官焚构陷时,胡林翼一直在为他设法解脱;就连长沙司马桥的房子,也是胡林翼与骆秉章共同出资相赠……

    他把胡林翼的短信恭恭敬敬放在案上,焚起一炉香,拜了三拜,说:“润芝,左某在此向你明志,借你吉言,若左某有封疆开府之日,定会排除万难兴办船政,造出中国自己的火轮船,让中国的江河湖海里航行的都是自己的火轮!”左宗棠嗓门本来就高,说到激动处声音更是响亮,他这一嗓子,把窗外的亲兵也吓了一大跳。

    他在案边坐下来,默默想心事。这么多年来,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盼望能够封疆开府。年轻时汲汲科名,没敢想。几试不中后断了功名的念头,只想做些经世致用的学问。出山任湘幕后,睥睨官场,不屑于为顶戴钻营。去年投笔从戎,当时主要是为报答大行皇上的知遇之恩。而今天,他的的确确渴望自己能够封疆开府。他曾经说过,自己要么做知县,要么做督抚,因为这两个职位能够做些实事。但像办船政造火轮这样的大事,非位列督抚不可。自己从军不过一年,已经从一名举人升迁为三品京卿,曾涤帅有意把浙江军务相托,如果朝廷恩准,立功浙省,换一顶二品的巡抚顶戴也并非难事。只是朝局不知会有如何变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朝局有变,他们这些汉臣难免会被波及。

    朝政,朝政。但愿朝局不起波澜,以助我成就一番梦想……

    新人报到,对规则和捷径一无所知,请各位大虾多多指导,如何让作品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有什么好经验请指教。希望得到纸书出版界的关注,916730397随时期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