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云 第十三章 初战三捷(唱了一出空城计)1
左宗棠在长沙城外金盆岭练兵。这天他正在大帐中与众人议事,勇丁来报,骆巡抚前来劳军了。
左宗棠率营务处人员出帐迎接。骆秉章看左宗棠一身戎装,说:“季公干成什么,一穿上戎装,蛮有大将军的样子呢。”
左宗棠拱手说:“这些天一直忙着练勇的事,没来得及去看望老兄,反劳老兄看我们,实在不好意思。”
骆秉章说:“你呀,我和你搭手六七年了,还不知道你?一忙起来,你哪里想得到去看我?还是我来看你吧。带来些肉、菜,补充一下伙食。”
“我来介绍一下。”左宗棠指指身边的一位将领说,“这位你应该认的,道员衔秀才王开化,原本跟着涤生带兵,是员猛将,多次以少击众,收复城池不下二十座,可是和涤生闹得不痛快,三年前回乡赋闲,我一封信就把他召来了,做我的营务处总办。他的旧部老湘军1500余人直接带来了过来,都是百战余生的猛将健卒,人数虽少,却足以为楚军的脊梁。这一位,是同知衔举人刘典,这一位是知县衔秀才杨昌浚,他们原本都是湘军旧将,我请他们来做营务处帮办。我在湘幕多年,湘军将弁不少人熟识,大旗一竖,营哨各官很快招齐。他们再到各地去招勇丁,不到一个月就召募到了3500多人,楚军总数已有5000余人。”
骆秉章惊叹说:“真是出乎意料,已经招到了5000余人。”
左宗棠说:“兵不在多在精,我准备苦练四个月后,才带他们上陈杀敌。老兄来看看我练勇的办法如何。”
左宗棠练勇尤其注重锻炼勇丁的腿脚,勇丁小腿上都绑着铁瓦练习跳跃奔跑。他挥挥手,营务处一位勇丁端上一只木盘,大家正在疑惑,他揭开上面的红绸,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他大声对勇丁喊道:“你们都看清了,这是二十两一锭的银子。谁能在一柱香内绕大营跑完十圈,谁就能拿到一锭。”
勇丁一下炸了锅,又眼热,又怀疑。左宗棠说:“你们不要不信,骆抚台可以做证,我说到做到。长毛善跑,所以官军总是追之不及。他们善跑,我们要善追。所以,跳跃奔跑一项,极为重要。”
营务处总办刘典亲自主持,五十人一组,大家放开脚就跑。第一圈跑下来,还都劲头十足,三四圈后距离就拉开了。七八圈的时候十之八九的人已经跑不动了,最后只有两人在香烬前跑到左宗棠面前。左宗棠果然拿出两锭银子,在众人惊羡的目光中交到两人手上。其中一个不知是激动还是累的,当场就晕倒在地。
骆秉章对左宗棠的练兵方法赞叹不已。左宗棠说:“除了锻炼奔跑,跨壕、上墙、拼刺、拳脚、扔火球,都要训练。我们到那边看看。”
左宗棠领着骆秉章,来到正在练拳脚的方队前:“这是我的亲兵营,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都是从各营中精心挑选的。”
亲兵营营官王德榜,跑过来向骆秉章施礼:“抚台大人,楚军亲兵营正在操练,请大人检阅。”
骆秉章拍拍王德榜的肩膀说:“现在真作了营官了,好好训练,季公的安危就全靠你们了。”
王德榜嗻一声跑回队前,继续指挥操练。左宗棠对亲兵营的训练盯得特别紧,发现一名勇丁训练连步伐都有些不稳,就把那名勇丁叫过来,问他叫什么名字。王德榜代为回答:“这是我的堂弟,王德标。”
左宗棠说:“他有嘴巴,何用你多嘴?”
王德标面皮白嫩,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是上阵拼命的料。左宗棠说:“我的亲兵营不是为保护我左某一个人的,是为了关键时候随我冲入敌阵拼命的,像你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如何能在亲兵营混?”
没想到王德标不服气,说:“军门这话不对,杀敌的方式很多,并非只有短兵相接。”说罢取弓搭箭,嗖的一声,正中百步外的靶心。左宗棠再让他连射三箭,果然是百步穿杨的好本领。
左宗棠说:“箭术不错,不过,近身搏杀也是要好好练习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临时救自家性命,也不能儿戏。”
王德标一抱拳,脆声声的回答:“遵命!”
按照左宗棠的设想,至少要扎扎实实训练四个月,而后率军出省东征。但形势的发展由不得他从容练兵了。
曾国藩湘军主力,一年多来一直在围困太平军占领的安徽省城安庆。安庆是万里长江上的重镇,八省通衢,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誉,其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向来有“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的说法。曾国藩的战略是沿长江由上而下逐次收复,要克金陵必先克安庆。太平军也不傻,自然不能坐视天京门户被拔掉,所以兵分两路前来救援,而且专派重兵抄了曾国藩的后路,他的祈门大营危在旦夕。所以连派信使,请左宗棠出兵救援。
真是祸不单行,此时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咸丰帝留下他的六弟恭亲王亦䜣应付洋人,自己率领后宫百官逃到了热河。当天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量的财宝被洗劫一空。所以朝廷又要江南各军北上勤王,也谕令左宗棠立即出兵。
左宗棠先是接连收到曾国藩的信,接着又接到了催他起程的上谕,虽然训练仍觉欠缺,也只好整军出征了。出征前有许多事情要一项项安排。家事由周夫人主持,孝威作为长子自然要多尽份心。家中日常开支及延请先生费用一年限定二百两银子,一切均要从简,不可失寒素家风。军营放假两日,各自回家告别。第三日楚军东征,长沙官绅在城南校场为楚军送行,仪式非常热烈,但非常简单,彼此道过别,号角长鸣,而后十声炮响,大军开拔。左宗棠一身戎装,跨一匹无一丝杂毛的白马,向送行的人扬扬马鞭,对夫人及孩子们道一声回去吧,毅然拨转马头,绝尘而去。
此时曾国藩的祁门大营已被太平军三面合围,只余西南经景德镇至南昌一线可通,当时湘军总粮台设在南昌,军粮自昌江运至景德镇,再从景德镇运至祁门。景德镇堪称祈门的命门,如果景德镇失守,那么祁门将被合围,军需供应线被截,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让左宗棠率全部人马驻守景德镇,并一再指授方略,只可重兵坚守不可轻出浪战。
景德镇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境内盛产瓷土和瓷石,尤其境东高岭所产纯净粘土,是制瓷的上好原料,以至高岭土成为瓷土的代称。相传汉代时期制陶业就开始发展,北宋时期在这里设立御窑,景德元年置镇,以年号命名,称之为景德镇。镇内街巷宽敞,业户众多,店户林立,小桥流水,徽式建筑,可供观瞻者颇多。但自从太平军兴后,屡遭兵灾,已是破败萧条得很。
新人报到,对规则和捷径一无所知,请各位大虾多多指导,如何让作品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有什么好经验请指教。希望得到纸书出版界的关注,916730397随时期待。
左宗棠率营务处人员出帐迎接。骆秉章看左宗棠一身戎装,说:“季公干成什么,一穿上戎装,蛮有大将军的样子呢。”
左宗棠拱手说:“这些天一直忙着练勇的事,没来得及去看望老兄,反劳老兄看我们,实在不好意思。”
骆秉章说:“你呀,我和你搭手六七年了,还不知道你?一忙起来,你哪里想得到去看我?还是我来看你吧。带来些肉、菜,补充一下伙食。”
“我来介绍一下。”左宗棠指指身边的一位将领说,“这位你应该认的,道员衔秀才王开化,原本跟着涤生带兵,是员猛将,多次以少击众,收复城池不下二十座,可是和涤生闹得不痛快,三年前回乡赋闲,我一封信就把他召来了,做我的营务处总办。他的旧部老湘军1500余人直接带来了过来,都是百战余生的猛将健卒,人数虽少,却足以为楚军的脊梁。这一位,是同知衔举人刘典,这一位是知县衔秀才杨昌浚,他们原本都是湘军旧将,我请他们来做营务处帮办。我在湘幕多年,湘军将弁不少人熟识,大旗一竖,营哨各官很快招齐。他们再到各地去招勇丁,不到一个月就召募到了3500多人,楚军总数已有5000余人。”
骆秉章惊叹说:“真是出乎意料,已经招到了5000余人。”
左宗棠说:“兵不在多在精,我准备苦练四个月后,才带他们上陈杀敌。老兄来看看我练勇的办法如何。”
左宗棠练勇尤其注重锻炼勇丁的腿脚,勇丁小腿上都绑着铁瓦练习跳跃奔跑。他挥挥手,营务处一位勇丁端上一只木盘,大家正在疑惑,他揭开上面的红绸,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他大声对勇丁喊道:“你们都看清了,这是二十两一锭的银子。谁能在一柱香内绕大营跑完十圈,谁就能拿到一锭。”
勇丁一下炸了锅,又眼热,又怀疑。左宗棠说:“你们不要不信,骆抚台可以做证,我说到做到。长毛善跑,所以官军总是追之不及。他们善跑,我们要善追。所以,跳跃奔跑一项,极为重要。”
营务处总办刘典亲自主持,五十人一组,大家放开脚就跑。第一圈跑下来,还都劲头十足,三四圈后距离就拉开了。七八圈的时候十之八九的人已经跑不动了,最后只有两人在香烬前跑到左宗棠面前。左宗棠果然拿出两锭银子,在众人惊羡的目光中交到两人手上。其中一个不知是激动还是累的,当场就晕倒在地。
骆秉章对左宗棠的练兵方法赞叹不已。左宗棠说:“除了锻炼奔跑,跨壕、上墙、拼刺、拳脚、扔火球,都要训练。我们到那边看看。”
左宗棠领着骆秉章,来到正在练拳脚的方队前:“这是我的亲兵营,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都是从各营中精心挑选的。”
亲兵营营官王德榜,跑过来向骆秉章施礼:“抚台大人,楚军亲兵营正在操练,请大人检阅。”
骆秉章拍拍王德榜的肩膀说:“现在真作了营官了,好好训练,季公的安危就全靠你们了。”
王德榜嗻一声跑回队前,继续指挥操练。左宗棠对亲兵营的训练盯得特别紧,发现一名勇丁训练连步伐都有些不稳,就把那名勇丁叫过来,问他叫什么名字。王德榜代为回答:“这是我的堂弟,王德标。”
左宗棠说:“他有嘴巴,何用你多嘴?”
王德标面皮白嫩,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是上阵拼命的料。左宗棠说:“我的亲兵营不是为保护我左某一个人的,是为了关键时候随我冲入敌阵拼命的,像你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如何能在亲兵营混?”
没想到王德标不服气,说:“军门这话不对,杀敌的方式很多,并非只有短兵相接。”说罢取弓搭箭,嗖的一声,正中百步外的靶心。左宗棠再让他连射三箭,果然是百步穿杨的好本领。
左宗棠说:“箭术不错,不过,近身搏杀也是要好好练习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临时救自家性命,也不能儿戏。”
王德标一抱拳,脆声声的回答:“遵命!”
按照左宗棠的设想,至少要扎扎实实训练四个月,而后率军出省东征。但形势的发展由不得他从容练兵了。
曾国藩湘军主力,一年多来一直在围困太平军占领的安徽省城安庆。安庆是万里长江上的重镇,八省通衢,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誉,其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向来有“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的说法。曾国藩的战略是沿长江由上而下逐次收复,要克金陵必先克安庆。太平军也不傻,自然不能坐视天京门户被拔掉,所以兵分两路前来救援,而且专派重兵抄了曾国藩的后路,他的祈门大营危在旦夕。所以连派信使,请左宗棠出兵救援。
真是祸不单行,此时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咸丰帝留下他的六弟恭亲王亦䜣应付洋人,自己率领后宫百官逃到了热河。当天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量的财宝被洗劫一空。所以朝廷又要江南各军北上勤王,也谕令左宗棠立即出兵。
左宗棠先是接连收到曾国藩的信,接着又接到了催他起程的上谕,虽然训练仍觉欠缺,也只好整军出征了。出征前有许多事情要一项项安排。家事由周夫人主持,孝威作为长子自然要多尽份心。家中日常开支及延请先生费用一年限定二百两银子,一切均要从简,不可失寒素家风。军营放假两日,各自回家告别。第三日楚军东征,长沙官绅在城南校场为楚军送行,仪式非常热烈,但非常简单,彼此道过别,号角长鸣,而后十声炮响,大军开拔。左宗棠一身戎装,跨一匹无一丝杂毛的白马,向送行的人扬扬马鞭,对夫人及孩子们道一声回去吧,毅然拨转马头,绝尘而去。
此时曾国藩的祁门大营已被太平军三面合围,只余西南经景德镇至南昌一线可通,当时湘军总粮台设在南昌,军粮自昌江运至景德镇,再从景德镇运至祁门。景德镇堪称祈门的命门,如果景德镇失守,那么祁门将被合围,军需供应线被截,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让左宗棠率全部人马驻守景德镇,并一再指授方略,只可重兵坚守不可轻出浪战。
景德镇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境内盛产瓷土和瓷石,尤其境东高岭所产纯净粘土,是制瓷的上好原料,以至高岭土成为瓷土的代称。相传汉代时期制陶业就开始发展,北宋时期在这里设立御窑,景德元年置镇,以年号命名,称之为景德镇。镇内街巷宽敞,业户众多,店户林立,小桥流水,徽式建筑,可供观瞻者颇多。但自从太平军兴后,屡遭兵灾,已是破败萧条得很。
新人报到,对规则和捷径一无所知,请各位大虾多多指导,如何让作品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有什么好经验请指教。希望得到纸书出版界的关注,916730397随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