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云 第十二章 湘营避祸(湖南不可无左宗棠)上
湖北荆襄道毛鸿宾收到了胡林翼的一封信,上面插着三根野鸡毛,显然是十万火急。夫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信,问丈夫:“胡抚台给你这种信,是什么事情这样急?莫不是前线又缺饷了?”
毛鸿宾对夫人说:“我常给你说起的左季高,被人诬陷,官制军奉旨正在捉拿他,他骡子脾气上来了,非要进京告御状。”
“你不是常说湖南是这位左先生在撑着吗?官总督怎么不保他?”夫人不明内情。
“保?要置他于死地的就是官制军。现在官制军已经给京城刑部、顺天府、九门提督衙门发了公函,布下罗网等着左先生自投呢。胡抚台估计左先生一定路过襄阳,让我把信交给左先生,劝他不要进京。”
夫人说:“那这样,是不是要得罪官总督了。”
毛鸿宾说:“是啊,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官总督早晚知道了,当然会不高兴。可是胡抚台对我有知遇之恩,而且我向来敬仰左先生的才干,不能见死不救。”
傍晚,左宗棠、王德榜投宿襄阳一个小客栈。老板看左宗棠签下的名字,立即打发伙计去道台衙门。
一会儿便装的毛道台亲自来了,上楼敲响了左宗棠的客房。
“请问,湖南湘阴左先生可是住在这里。”
“我就是,你是……”左宗棠在湖北没有熟人,对毛道台的到来有些惊异。
毛鸿宾说:“我是胡抚台的朋友,他有一封信托我转交先生,请先生看信后立即决断。”说罢匆匆告辞。
左宗棠靠近灯烛,看信。
王德榜在一边有些纳闷,问:“先生,胡抚台是什么意思?”
左宗棠把信递给王德榜,王德榜皱着眉头看完说:“胡抚台是什么意思,我看不明白。”
左宗棠说:“他的信很含蓄,他的意思是说,我不该去京城,因为官文焚谢早派人在京中秘密活动,满族权贵们对江南汉人得势正弊着一肚子火,此时入京正如羊入虎口。劝我暂且到曾涤生军中,一则避祸,二则帮曾涤生运筹军务。”
曾涤生就是曾国藩,此时他正在安徽带兵。
王德榜听说京中已布下天罗地网,大为惊慌,说:“胡大人说的是,京城是满人的天下,先生不应该自投罗网。”
左宗棠考虑的是曾国藩的处境:“涤生这人向来胆小谨慎,这种时候我去,不知他敢不敢收留。你知道我这个人,从来不喜欢看人脸色的。”
左宗棠一时拿不定主意,辗转翻侧,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天刚放亮,王德榜就来到街上,想看看有什么可口的东西。走过一家客栈时,听到有人正在向店家打听有没有姓左的客人入住。王德榜立即警觉起来,装作要住宿的客人进了客栈。
店主问:“请问两位是找人还是……”
其中一人亮出腰牌:“少罗嗦,我们是总督府的人,正在抓拿嫌犯。”
王德榜大吃一惊,悄悄出店,转身就跑。
他回到客栈让老板立即结帐,上楼拉起左宗棠就走。老板说下雪了,两位客官何必急于一时。王德榜说我家老爷进京会试,耽误不得。
雪来得急,才一会儿功夫,已经下白了地。王德榜拉着左宗棠向北走了一段,立即调头往东走。到了僻静处,才对疑惑不解的左宗棠说:“先生,总督府派人抓你来了。”
左宗棠听了反而不走了,说:“干脆跟他们去总督衙门,我倒要当面与官文辩个是非。”
“先生你糊涂了,总督衙门是辩是非的地方吗?能辩是非的话就不会诬陷你了。”:
“那有什么办法,京城不能去,人家拉下网等着我呢。家也不能回,说不定总督衙门的人正在家门上等着我。罢了罢了,大丈夫何惧一死!”
王德榜劝他说:“谁都有一死,怕也没用。可是你要真的进了总督衙门讨死,你就永远也无法清白了,后世的人将都会以为你是个贪污纳贿的劣幕!先生倒不如听胡抚台大人的劝,入曾侍郎军中,以先生之才,肯定会立下莫大军功,那时朝廷爱惜先生之才,怎么舍得杀先生。官文他们本来就是诬陷先生,还愁朝廷不明真相吗?可是如果先生此时求死,就是自毁名节。”
左宗棠在雪地里徘徊了很久,最后顿足道:“德榜老弟你说的对,我不能这么轻易认输,更不能不明不白的就死。咱们就去曾涤生军中。”
京中郭嵩焘王凯运正在为左宗棠的事费心思。郭嵩焘对王凯运说:“人我是找了不少,但没有顶用的。大家都知道季高这回得罪的不是一个官制军,而是众多的满人,躲还来不及呢,谁愿此时掺和进来?现在,只有肃中堂这一条路可走。肃中堂向来惜才,敢为汉人说话。老兄是肃中堂的坐上宾,非老兄莫属。”
王凯运说:“我在中堂那里虽然也有些脸面,但这么大的事也不敢去撞木钟。”
郭嵩焘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兄就勉为其难吧。”
王凯运也不好推托,说:“我只能试试,抽中堂高兴的时候,侧面问一句。不能抱太大希望。”
第二天,王凯运估计肃顺下朝的时候,到了肃府。肃顺刚下朝,满面喜色。王凯运迎出来施礼:“给中堂请安。中堂今天心情不错,定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今天皇上赏了一幅墨镜。”
肃顺满心欢喜,戴起来让王凯运看。
王凯运恭维说:“中堂为皇上为朝廷殚精竭虑,皇上圣明,不赏大人还赏谁呢?人不分满汉,只要有才能,就是汉人也敢大力举荐,除人中堂,满朝上下,还有谁能有中堂的气魄!胡林翼、曾国藩这些汉臣,无一不是中堂举荐,也无一不是能干之臣。”
肃顺摘下墨镜,盯着王凯运的眼睛:“你是有什么事情吧?”
“凯运不敢瞒也瞒不过大人,在下的确要为一个人说情。”
肃顺马上猜到了:“是左宗棠吧?”
“正是。凯运与左宗棠既无恩也无怨,之所以为他求情,实在是为大清的社稷着想。”王凯运说,“中堂请想,现在东南半壁几乎沦为贼手,收复这半壁江山是离不开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骆秉章这些汉人的。天下人人尽知,曾、胡、左是湘军的三大关键人物,如果左宗棠完了,湘军必然受到影响。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中堂重用汉臣,不少满臣是有看法的,如果大人听任左宗棠倒了,那么倒下的绝对不会仅仅是左宗棠一人。大人想想看,左宗棠一倒,骆秉章肯定难逃干系,骆秉章倒了,曾国藩、胡林翼这些与左宗棠关系密切的汉臣还能站得住脚吗?”
这番话把肃顺说得心惊肉跳。的确,王凯运的推测极有道理,这一阵满臣们接二连三的上折子,开始还只是参左宗棠,后来的折子连骆秉章、胡林翼等人都指责了。如果左宗棠倒了,少不得要有连锁反应。肃顺沉思很久,说:“你说的不错,现在保下左宗棠不仅仅是为左宗棠一人。皇上那里我自然会尽力,但仅凭我自己不行,最好的办法是有内外大臣们上书保荐,我才好开口说话。”
王凯运出了肃府,立即去找郭嵩焘商量请谁上保荐折。
王凯运说:“你我都是湖南人,上折子不合适。但湖南以外的人对季高缺乏了解,而且谁愿担这个风险呢?”
郭嵩焘手里倒有一个人:“看来只有求藩文勤了。他不但文才好,而且有股子仗义直言的丈夫气。他从去年就入值南书房,深得皇上赏识。”
两人在宣武门外广和居备了一桌丰盛的晏席,敬请鄱祖荫。广和居位于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是京城颇有名气的饭庄,京官士人们都以在此聚饮为荣。清代实行满汉分居内外城的制度,宣武门外是流寓京官和士人们聚居的地方,广和居位于此地,可谓得天时地利。这里的各道名菜都是传自聚饮的京官士人,南北风味,东西特色,他处无人可比。虽说这里是饭庄,但轩窗洁净,壁悬楹联,颇具文雅之风。酒过三巡,三人已颇有酒意。
鄱祖荫说两位肯定有事要我效劳,不然怎能破费请我到此。
郭嵩焘就把事情说了。
鄱祖荫说:“季公如何雄才大略,我不太清楚,也不好妄谈,你知道我最佩服的是什么?是季公的操守。入幕多年而不贪一文,实属罕见,这份疏稿我一定上。”
郭、王二人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站起来一起敬酒。
第二天鄱祖荫就把荐稿带到了南书房。他与郭嵩焘都在南书房当值。南书房是当年康熙皇帝所设,主要是选拔文采好的翰林士子作文学侍从。虽然他们官品未必高,也不操重权,但因为有机会接近皇帝,而成为清要之职。鄱祖荫将起草好的疏稿请郭嵩焘过目。疏稿并不长,几百字的样子。郭嵩焘禁不住念出声来:
“湖南一军立功本省,援应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所向克捷,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运筹决胜,此天下所共见,而久在我圣明洞鉴中也。逆酋数次回窜湖南,湘省以本省之饷用本省之兵,逐次肃清,得以保全。其时贼纵横数千里皆在左宗棠规画之中,设使易地而观,有溃裂不可收拾者。宗棠为人素性刚直,疾恶如仇,湖南不肖之员不遂其私,思有以中伤之久矣。湖广总督官文惑于浮言,未免有引绳批根之处。宗棠一在籍举人,去留无足轻重,而湖广事势关系尤大,不得不为国家惜此才。”
郭嵩焘看罢赞不绝口,只是感觉左宗棠于湖南的重要稍嫌不够,提议说:“藩兄看可否加这样一句: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
鄱祖荫击掌称赞,连说精辟,精辟呀,也只有老兄才有如此妙笔。
郭嵩焘说:“老兄过奖了,鄱兄救人的勇气更令人佩服。此疏一上,老兄就得罪官制军了。”
“若能救下季公,我又何必计其他。”
郭嵩焘拱手说:“我代季高谢谢老兄了。”
这天议完朝政,咸丰把肃顺留下了,说:“最近有人上折子为左宗棠陈情,认为湖南抚臣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运筹决胜。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想必这折子你也都看到了,你是什么想法?”
肃顺说:“鄱祖荫是上的明折,臣的确知道这回事。臣认为鄱祖荫对左宗棠有些过誉,但却不无道理。臣推测,此次左宗棠受到参劾,一是他帮助骆秉章整顿湖南吏治,得罪了一些人;二是近年来骆秉章、胡林翼、曾国藩等与发匪作战,屡建奇功,朝廷多有依赖,引起了咱满人的不满,因此从左宗棠处入手,实则是为打击这些汉臣。臣留意了一下,参劾左宗棠的都是满臣。”
“朕也很为难。”咸丰说,“曾国藩、胡林翼所部勇营,在剿贼中纵横驰骋,尾追堵御,功不可没。但朕又怕他们尾大不掉,因此六七年来,对他们屡有褒扬,却一直没升他们的翎顶,尤其曾国藩,编练湘军已愈七载,至今还是在籍侍郎衔。”
肃顺当然能体会咸丰的苦心:“皇上担心的是。毕竟曾国藩是汉人。但,臣以身家性命担保,曾国藩极崇孔孟之道,绝不是心怀妄念之徒。观其数年来居功不傲,有功未奖而无怨,可知其人忠心事主。此人不仅责已甚严,对子弟亦教诲有方,又有容人之大量,将士属吏同僚,无不心悦诚服。”
咸丰一眼看穿肃顺的心底:“你是不是要告诉朕,两江总督出缺,你要安排什么人实领了?”
肃顺一激凌,跪倒在地:“朝廷用人大事,再借臣个胆臣也不敢妄专。”
“这样最好。”咸丰冷着脸的说,“朕对你荣宠有加,朕也可以让你回家钓鱼去!”
“雷霆雨露都是天恩,臣任由皇上处置。”
“你还明白这些就好。”咸丰缓和了语气说,“朕问你,满人都是‘糊涂虫’、‘浑蛋’,这话可是你说的?”
“臣是说过这话。”肃顺立即承认,“不过,皇上,臣是说那些整日提笼溜鸟、无所事事、空食仓粟的游手好闲之辈,绝没有一概而论。臣也是满人,臣就认为自己不糊涂。”
咸丰听肃顺这么一说,真是又可恨又可笑:“呵,好你个肃顺,脸皮比城墙还厚,自夸也不脸红。”
听这话,肃顺知道雷霆已过,因此又借机进言:“皇上,咱们满人真是要好好整顿一番。想当年祖宗从龙入关,八旗劲旅何等勇猛。可是如今,洪逆作乱以来,我满人所带八旗及绿营兵,先是一战即溃,后是不战自溃,我满人承平日久,世受恩典,多纨绔,少伟男。我皇上不可不知。”
咸丰叹息说:“朕又何曾不知其敝。当年世宗也曾经改制让满人自食其力,但最终收效甚微。如今内忧外患,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肃顺你如此轻看满人,毕竟天下是咱满人的,你把满人得罪尽了,难道就不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肃顺回奏:“臣只知忠心事主,后路从来不曾想过。”
“朕知你。你跪安吧。”
肃顺犹豫了一下,还是斗胆说:“既然皇上称赞臣的忠心,臣更不能只顾自己的荣辱,臣恳请皇上保全左宗棠。”
咸丰还未最后拿定主意,说:“朕已经让你跪安了--这事以后说。”
新人报到,对规则和捷径一无所知,请各位大虾多多指导,如何让作品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有什么好经验请指教。希望得到纸书出版界的关注,916730397随时期待。
毛鸿宾对夫人说:“我常给你说起的左季高,被人诬陷,官制军奉旨正在捉拿他,他骡子脾气上来了,非要进京告御状。”
“你不是常说湖南是这位左先生在撑着吗?官总督怎么不保他?”夫人不明内情。
“保?要置他于死地的就是官制军。现在官制军已经给京城刑部、顺天府、九门提督衙门发了公函,布下罗网等着左先生自投呢。胡抚台估计左先生一定路过襄阳,让我把信交给左先生,劝他不要进京。”
夫人说:“那这样,是不是要得罪官总督了。”
毛鸿宾说:“是啊,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官总督早晚知道了,当然会不高兴。可是胡抚台对我有知遇之恩,而且我向来敬仰左先生的才干,不能见死不救。”
傍晚,左宗棠、王德榜投宿襄阳一个小客栈。老板看左宗棠签下的名字,立即打发伙计去道台衙门。
一会儿便装的毛道台亲自来了,上楼敲响了左宗棠的客房。
“请问,湖南湘阴左先生可是住在这里。”
“我就是,你是……”左宗棠在湖北没有熟人,对毛道台的到来有些惊异。
毛鸿宾说:“我是胡抚台的朋友,他有一封信托我转交先生,请先生看信后立即决断。”说罢匆匆告辞。
左宗棠靠近灯烛,看信。
王德榜在一边有些纳闷,问:“先生,胡抚台是什么意思?”
左宗棠把信递给王德榜,王德榜皱着眉头看完说:“胡抚台是什么意思,我看不明白。”
左宗棠说:“他的信很含蓄,他的意思是说,我不该去京城,因为官文焚谢早派人在京中秘密活动,满族权贵们对江南汉人得势正弊着一肚子火,此时入京正如羊入虎口。劝我暂且到曾涤生军中,一则避祸,二则帮曾涤生运筹军务。”
曾涤生就是曾国藩,此时他正在安徽带兵。
王德榜听说京中已布下天罗地网,大为惊慌,说:“胡大人说的是,京城是满人的天下,先生不应该自投罗网。”
左宗棠考虑的是曾国藩的处境:“涤生这人向来胆小谨慎,这种时候我去,不知他敢不敢收留。你知道我这个人,从来不喜欢看人脸色的。”
左宗棠一时拿不定主意,辗转翻侧,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天刚放亮,王德榜就来到街上,想看看有什么可口的东西。走过一家客栈时,听到有人正在向店家打听有没有姓左的客人入住。王德榜立即警觉起来,装作要住宿的客人进了客栈。
店主问:“请问两位是找人还是……”
其中一人亮出腰牌:“少罗嗦,我们是总督府的人,正在抓拿嫌犯。”
王德榜大吃一惊,悄悄出店,转身就跑。
他回到客栈让老板立即结帐,上楼拉起左宗棠就走。老板说下雪了,两位客官何必急于一时。王德榜说我家老爷进京会试,耽误不得。
雪来得急,才一会儿功夫,已经下白了地。王德榜拉着左宗棠向北走了一段,立即调头往东走。到了僻静处,才对疑惑不解的左宗棠说:“先生,总督府派人抓你来了。”
左宗棠听了反而不走了,说:“干脆跟他们去总督衙门,我倒要当面与官文辩个是非。”
“先生你糊涂了,总督衙门是辩是非的地方吗?能辩是非的话就不会诬陷你了。”:
“那有什么办法,京城不能去,人家拉下网等着我呢。家也不能回,说不定总督衙门的人正在家门上等着我。罢了罢了,大丈夫何惧一死!”
王德榜劝他说:“谁都有一死,怕也没用。可是你要真的进了总督衙门讨死,你就永远也无法清白了,后世的人将都会以为你是个贪污纳贿的劣幕!先生倒不如听胡抚台大人的劝,入曾侍郎军中,以先生之才,肯定会立下莫大军功,那时朝廷爱惜先生之才,怎么舍得杀先生。官文他们本来就是诬陷先生,还愁朝廷不明真相吗?可是如果先生此时求死,就是自毁名节。”
左宗棠在雪地里徘徊了很久,最后顿足道:“德榜老弟你说的对,我不能这么轻易认输,更不能不明不白的就死。咱们就去曾涤生军中。”
京中郭嵩焘王凯运正在为左宗棠的事费心思。郭嵩焘对王凯运说:“人我是找了不少,但没有顶用的。大家都知道季高这回得罪的不是一个官制军,而是众多的满人,躲还来不及呢,谁愿此时掺和进来?现在,只有肃中堂这一条路可走。肃中堂向来惜才,敢为汉人说话。老兄是肃中堂的坐上宾,非老兄莫属。”
王凯运说:“我在中堂那里虽然也有些脸面,但这么大的事也不敢去撞木钟。”
郭嵩焘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兄就勉为其难吧。”
王凯运也不好推托,说:“我只能试试,抽中堂高兴的时候,侧面问一句。不能抱太大希望。”
第二天,王凯运估计肃顺下朝的时候,到了肃府。肃顺刚下朝,满面喜色。王凯运迎出来施礼:“给中堂请安。中堂今天心情不错,定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今天皇上赏了一幅墨镜。”
肃顺满心欢喜,戴起来让王凯运看。
王凯运恭维说:“中堂为皇上为朝廷殚精竭虑,皇上圣明,不赏大人还赏谁呢?人不分满汉,只要有才能,就是汉人也敢大力举荐,除人中堂,满朝上下,还有谁能有中堂的气魄!胡林翼、曾国藩这些汉臣,无一不是中堂举荐,也无一不是能干之臣。”
肃顺摘下墨镜,盯着王凯运的眼睛:“你是有什么事情吧?”
“凯运不敢瞒也瞒不过大人,在下的确要为一个人说情。”
肃顺马上猜到了:“是左宗棠吧?”
“正是。凯运与左宗棠既无恩也无怨,之所以为他求情,实在是为大清的社稷着想。”王凯运说,“中堂请想,现在东南半壁几乎沦为贼手,收复这半壁江山是离不开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骆秉章这些汉人的。天下人人尽知,曾、胡、左是湘军的三大关键人物,如果左宗棠完了,湘军必然受到影响。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中堂重用汉臣,不少满臣是有看法的,如果大人听任左宗棠倒了,那么倒下的绝对不会仅仅是左宗棠一人。大人想想看,左宗棠一倒,骆秉章肯定难逃干系,骆秉章倒了,曾国藩、胡林翼这些与左宗棠关系密切的汉臣还能站得住脚吗?”
这番话把肃顺说得心惊肉跳。的确,王凯运的推测极有道理,这一阵满臣们接二连三的上折子,开始还只是参左宗棠,后来的折子连骆秉章、胡林翼等人都指责了。如果左宗棠倒了,少不得要有连锁反应。肃顺沉思很久,说:“你说的不错,现在保下左宗棠不仅仅是为左宗棠一人。皇上那里我自然会尽力,但仅凭我自己不行,最好的办法是有内外大臣们上书保荐,我才好开口说话。”
王凯运出了肃府,立即去找郭嵩焘商量请谁上保荐折。
王凯运说:“你我都是湖南人,上折子不合适。但湖南以外的人对季高缺乏了解,而且谁愿担这个风险呢?”
郭嵩焘手里倒有一个人:“看来只有求藩文勤了。他不但文才好,而且有股子仗义直言的丈夫气。他从去年就入值南书房,深得皇上赏识。”
两人在宣武门外广和居备了一桌丰盛的晏席,敬请鄱祖荫。广和居位于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是京城颇有名气的饭庄,京官士人们都以在此聚饮为荣。清代实行满汉分居内外城的制度,宣武门外是流寓京官和士人们聚居的地方,广和居位于此地,可谓得天时地利。这里的各道名菜都是传自聚饮的京官士人,南北风味,东西特色,他处无人可比。虽说这里是饭庄,但轩窗洁净,壁悬楹联,颇具文雅之风。酒过三巡,三人已颇有酒意。
鄱祖荫说两位肯定有事要我效劳,不然怎能破费请我到此。
郭嵩焘就把事情说了。
鄱祖荫说:“季公如何雄才大略,我不太清楚,也不好妄谈,你知道我最佩服的是什么?是季公的操守。入幕多年而不贪一文,实属罕见,这份疏稿我一定上。”
郭、王二人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站起来一起敬酒。
第二天鄱祖荫就把荐稿带到了南书房。他与郭嵩焘都在南书房当值。南书房是当年康熙皇帝所设,主要是选拔文采好的翰林士子作文学侍从。虽然他们官品未必高,也不操重权,但因为有机会接近皇帝,而成为清要之职。鄱祖荫将起草好的疏稿请郭嵩焘过目。疏稿并不长,几百字的样子。郭嵩焘禁不住念出声来:
“湖南一军立功本省,援应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所向克捷,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运筹决胜,此天下所共见,而久在我圣明洞鉴中也。逆酋数次回窜湖南,湘省以本省之饷用本省之兵,逐次肃清,得以保全。其时贼纵横数千里皆在左宗棠规画之中,设使易地而观,有溃裂不可收拾者。宗棠为人素性刚直,疾恶如仇,湖南不肖之员不遂其私,思有以中伤之久矣。湖广总督官文惑于浮言,未免有引绳批根之处。宗棠一在籍举人,去留无足轻重,而湖广事势关系尤大,不得不为国家惜此才。”
郭嵩焘看罢赞不绝口,只是感觉左宗棠于湖南的重要稍嫌不够,提议说:“藩兄看可否加这样一句: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
鄱祖荫击掌称赞,连说精辟,精辟呀,也只有老兄才有如此妙笔。
郭嵩焘说:“老兄过奖了,鄱兄救人的勇气更令人佩服。此疏一上,老兄就得罪官制军了。”
“若能救下季公,我又何必计其他。”
郭嵩焘拱手说:“我代季高谢谢老兄了。”
这天议完朝政,咸丰把肃顺留下了,说:“最近有人上折子为左宗棠陈情,认为湖南抚臣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运筹决胜。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想必这折子你也都看到了,你是什么想法?”
肃顺说:“鄱祖荫是上的明折,臣的确知道这回事。臣认为鄱祖荫对左宗棠有些过誉,但却不无道理。臣推测,此次左宗棠受到参劾,一是他帮助骆秉章整顿湖南吏治,得罪了一些人;二是近年来骆秉章、胡林翼、曾国藩等与发匪作战,屡建奇功,朝廷多有依赖,引起了咱满人的不满,因此从左宗棠处入手,实则是为打击这些汉臣。臣留意了一下,参劾左宗棠的都是满臣。”
“朕也很为难。”咸丰说,“曾国藩、胡林翼所部勇营,在剿贼中纵横驰骋,尾追堵御,功不可没。但朕又怕他们尾大不掉,因此六七年来,对他们屡有褒扬,却一直没升他们的翎顶,尤其曾国藩,编练湘军已愈七载,至今还是在籍侍郎衔。”
肃顺当然能体会咸丰的苦心:“皇上担心的是。毕竟曾国藩是汉人。但,臣以身家性命担保,曾国藩极崇孔孟之道,绝不是心怀妄念之徒。观其数年来居功不傲,有功未奖而无怨,可知其人忠心事主。此人不仅责已甚严,对子弟亦教诲有方,又有容人之大量,将士属吏同僚,无不心悦诚服。”
咸丰一眼看穿肃顺的心底:“你是不是要告诉朕,两江总督出缺,你要安排什么人实领了?”
肃顺一激凌,跪倒在地:“朝廷用人大事,再借臣个胆臣也不敢妄专。”
“这样最好。”咸丰冷着脸的说,“朕对你荣宠有加,朕也可以让你回家钓鱼去!”
“雷霆雨露都是天恩,臣任由皇上处置。”
“你还明白这些就好。”咸丰缓和了语气说,“朕问你,满人都是‘糊涂虫’、‘浑蛋’,这话可是你说的?”
“臣是说过这话。”肃顺立即承认,“不过,皇上,臣是说那些整日提笼溜鸟、无所事事、空食仓粟的游手好闲之辈,绝没有一概而论。臣也是满人,臣就认为自己不糊涂。”
咸丰听肃顺这么一说,真是又可恨又可笑:“呵,好你个肃顺,脸皮比城墙还厚,自夸也不脸红。”
听这话,肃顺知道雷霆已过,因此又借机进言:“皇上,咱们满人真是要好好整顿一番。想当年祖宗从龙入关,八旗劲旅何等勇猛。可是如今,洪逆作乱以来,我满人所带八旗及绿营兵,先是一战即溃,后是不战自溃,我满人承平日久,世受恩典,多纨绔,少伟男。我皇上不可不知。”
咸丰叹息说:“朕又何曾不知其敝。当年世宗也曾经改制让满人自食其力,但最终收效甚微。如今内忧外患,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肃顺你如此轻看满人,毕竟天下是咱满人的,你把满人得罪尽了,难道就不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肃顺回奏:“臣只知忠心事主,后路从来不曾想过。”
“朕知你。你跪安吧。”
肃顺犹豫了一下,还是斗胆说:“既然皇上称赞臣的忠心,臣更不能只顾自己的荣辱,臣恳请皇上保全左宗棠。”
咸丰还未最后拿定主意,说:“朕已经让你跪安了--这事以后说。”
新人报到,对规则和捷径一无所知,请各位大虾多多指导,如何让作品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有什么好经验请指教。希望得到纸书出版界的关注,916730397随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