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一个女人的传奇

第1卷 第二章 只是要到了一张签名的海报

    那天晚上,刘新民来请王小芳吃晚饭。刘新民知道王小芳到杨岭中学开会来了,就到中学里来找她。不过,刘新民没有敢直接找王小芳本人,而是找到了高校长,说要请王小芳吃晚饭。刘新民和王小芳的事,高校长也早就有所耳闻,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小芳,说刘新民请她去吃晚饭,叫王小芳散会后自己到公社食堂去找他。

    听到这个消息后,王小芳本来是应该要生气的。你刘新民请我吃饭,怎么可以这样请?怎么和自己连个面都不见?这算怎么回事?但是,王小芳在高校长面前并没有问这么多“为什么”,而是感谢了高校长。

    散会后,王小月邀请王小芳到她家里坐了一会儿。正好高校长也回来了,就笑着对王小芳说,王小芳,怎么还赖在我这里不走?要人家刘新民抬轿子来请是不是?

    王小月一听,不知怎么回事。就说,抬什么轿子来请?小芳,帮我做饭去,吃了饭早点同去看戏。

    王小芳却站起来说,我不吃你们的饭,你没有听到姐夫在赶我走吗?姐夫走了这么多天,刚刚回来,我就不打扰你们的好事了。

    高校长也笑了起来,说,哟,鬼女子,也学得倒打一耙了!小月,不要留她,小芳不在我们家吃饭,刘新民的饭比我们家的饭要好吃些,让她走吧!

    这时王小月才明白了怎么回事,就说,那你就快去吧,不要让人家久等。

    王小芳就径直到公社食堂找刘新民去了。

    刘新民见王小芳如约而来,自然非常高兴,他当时真没有想到,王小芳今天会这样爽快地接受自己的邀请。刘新民他心里哪里知道,王小芳那天之所以接受他的邀请,完全是为了能见到那个让她心仪已久的马昌达啊!

    王小芳和刘新民在公社食堂吃晚饭的时候,很多公社干部都来和她打招呼,这让王小芳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又意外地遇到了公社王书记,就更让她难为情了。王书记一见,就大声笑着说,哟,看戏来了?小芳!

    王小芳在杨岭镇中学读了三年书,在学校里又是文娱骨干。每逢国庆元旦,都要在杨岭镇上唱唱跳跳。后来又在公社里做了一年多的广播员,再加上和王小月、高校长,还有刘新民等人的那些关系,自然和王书记,还有公社里的那些人都很熟悉。现在听王书记这么一说,王小芳就故意说,不是,我是来开会的。

    王书记又呵呵大笑,说,对对对,是来开会的,下午在中学里开会,晚上嘛……和小刘同志开会,是不是?哈哈……

    周围的人都笑了。

    王小芳不由得脸上一热,不敢再接嘴了。再要说下去,保不准王书记还会说出更让自己脸红的话来。

    这时,刘新民偷偷地看了王小芳一眼,很得意的的样子。王小芳也看到了他一脸的幸福。

    王书记知道王小芳平时很泼辣,说话从来不饶人,今天却这么乖,不敢和自己斗嘴,也就不好再笑话她了,就对刘新民说,小刘,好好陪陪小芳,多加点好吃的。我走了,你们快点吃吧,演出马上开始了。

    刘新民说,知道了,我们马上吃完。

    听王书记这么一说,王小芳再也没有心思吃饭,心里早记着去看戏了。因为她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今天不是来吃饭的。

    谁知过了一会儿,王书记又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个公社妇女主任何主任。

    王书记说,小芳,既然你来了,我就给你一个任务。在演出之前,你先到台上去唱两首歌,代表我们杨岭人民,向县剧团的到来表示一下热烈的欢迎,怎么样?准备一下吧。

    王小芳一听,一下子慌了,连忙说,王书记不行不行……

    王书记马上接着她的话说,好啦,我知道王书记不行。但是王书记不行王小芳行嘛!既然你来了,就完成这个任务吧。何主任,你说是不是?

    妇女主任连忙说,对对对。我刚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正在犯愁,还是王书记脑子转得快。小芳妹子,你就帮个忙吧。

    王小芳连忙说,何主任,我真的不行……我……

    王书记说,不要多说了,王小芳,你又不是第一次上台。唱两首歌对你来说又不是难事,就像小母鸡下蛋一样,张嘴就来……

    旁边的人又是一阵大笑。

    何主任说,王书记,你说错了吧。

    王书记又哈哈大笑地说,对对对,我说错了,说错了,我不说了。小芳,唱好一点。不要让县剧团瞧不起我们杨岭公社。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实在让王小芳措手不及。王小芳心里清楚,自己今天晚上也不是来唱歌的。县剧团可是专业剧团,在他们面前唱歌,那不是叫做班门弄斧,我能唱好吗?不过,一想到那个马昌达,王小芳心里又有了一种唱歌的欲望,就暗暗地对自己说,这应该是一个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唱,让他好好看看。

    为什么要让他好好看看呢?当时王小芳连自己也说不清楚。

    演出的地点是在公社门前的大操场上。大操场上有一座高高的戏台,是用长条的青石砌起来的,很是气派。这是杨岭公社里经常开群众大会的地方,每次开大会,王书记总要站在这座高高的戏台上发号施令,很是威风。当年王小芳在这里读书、做广播员时,也经常在这戏台上演出,所以这座戏台对王小芳来说并不陌生。

    这时,戏台上已经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那年月,杨岭公社还没有电灯,戏台前的横梁上早就吊好了两盏雪亮的气灯,气打得足足的,在呼呼地响着。一道道的幕布,在灯光里一阵阵的抖动。戏台下已经是黑压压的人群,而四面八方的人流还在向这里涌来。在雪亮的气灯光里,台上的人进进出出,台下的大人小孩也在蹿来蹿去,大呼小叫的。刘新民搬来了一条长板凳,和王小芳坐到了离戏台很远的地方。这时,王小芳心里一直很想着那唱歌的事儿。

    王小芳心里真不明白,面对这熟悉的戏台,今天为什么会这样紧张?

    开场锣鼓响了好一阵之后,才见公社王书记走到台前,说了一通欢迎和感谢的话,台下就响起了一阵阵的掌声。这掌声当然不是对王书记的鼓励,而是在催他快点说完,不要像平时作报告一样一二三四五点,没完没了。王书记也很知趣,知道是在赶他下台,就没有平时开群众大会时那么威风,说了三五句话后就大声说,下面,为了对县剧团不辞辛苦,来我们杨岭公社演出表示感谢,就请我们杨岭公社湖山大队湖山小学的王小芳老师上台来,为县剧团的领导、演员和各位老师们献上一首歌,以表示我们的感谢。大家鼓掌!

    王书记的话音一落,台下顿时掌声如潮。王小芳已经没有犹豫的余地了,就只好走上台去,先给大家鞠了一躬,然后习惯地把长辫子一甩,唱了起来。

    王小芳唱的那首歌,就是当时流行的那首《不忘阶级苦》,县剧团的乐队主动为她伴奏。在那种与平时不一样音乐声中,王小芳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

    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

    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

    ……

    唱着唱着,王小芳居然感动起来了。唱到动情之处,她的声音不由得哽咽起来,眼眶里似乎有泪珠在打转。台下的乡亲们也被感染了,人群中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县剧团的那些人也被王小芳的歌声打动了。他们没有想到,离县城这么远的杨岭公社,竟然有一个这么会唱歌的小学老师。她的歌声竟然有这么大的感染力,能获得这么多的掌声。

    唱完了《不忘阶级苦》之后,不知是谁又台下高呼:

    王小芳,再来一个!王小芳,再来一个,一二三,快快快……

    一呼百应,王小芳没有理由走开,只好清了清嗓子再唱一首。聪明的王小芳真是聪明,她知道今天晚上,她的歌不是唱给杨岭公社的乡亲们听的,也不是唱给县剧团的那些演员们听的,她是要唱给那个自己还没有见面的马昌达听。如果是继续唱那些《公社是棵长青藤》,或者是《红梅赞》一类的流行歌曲,她知道自己肯定不是县剧团那些人的对手,更不是那个马昌达的对手。于是,她就选了一首当地的民歌《鄱阳湖上三月三》。这是一首当地人都熟悉的歌,也是王小芳自己的拿手好戏。结果王小芳在台上唱,乡亲们在台下和。台上台下,欢声雷动,真是歌声如潮啊!这种效果,实在是县剧团那些人没有想到的。当王小芳一曲终了,幽雅地一躬身谢幕下台时,县剧团的那些演员,都默默地站在大幕布那里为她鼓掌,为她送行。

    王小芳脸上红红的,情不自禁地向他们挥挥手,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她只是在心里想,不知道那个马昌达,是不是也站在那里为自己鼓掌?

    王小芳多么希望马昌达也能站在那里,为自己鼓掌送行啊!

    王小芳走下了台,开场锣鼓又热闹地响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好戏就要开场了。果然,在一片锣鼓声中,一个化了浓妆的女演员走到台前,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后,就开始报幕了。这时王小芳又回到了刘新民的身边,和他坐人群中。刘新民对她笑了笑,把手中的茶杯递了过来,算是对王小芳成功的一种表扬。

    王小芳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把茶杯还给了刘新民。在还茶杯的时候,刘新民的手碰到了她的手。当刘新民还想有进一步的举动时,王小芳的手很自然地缩了回来。此时,她的心思已经全部在戏台上了。由于他们坐得离戏台比较远,台下又是吵吵嚷嚷的,王小芳根本没有听到那个报幕员在说什么,她就进去了。王小芳只是听到人群中又是一阵掌声,一阵骚动,向旁边的人一打听,才知道今天晚上演的剧目就是大家喜欢看的《天仙配》。坐在旁边的刘新民竟用手捅了捅王小芳的胳膊说,你喜欢看吗,《天仙配》?

    王小芳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然后才点了点头

    刘新民见王小芳对他笑了,也很开心。就讨好似的说,我,也喜欢。

    其实刘新民哪里知道,王小芳之所以喜欢看《天仙配》,是因为她知道,在这出戏里,今晚演“董永”的,一定是那个马昌达。她马上就能看到马昌达了,马上就能一睹他那动人的风采。你说王小芳能不笑吗?

    演出开始了,七仙女和她的姐妹们在天上一边轻歌曼舞,一边贪婪地遥望人间的青山绿水和自由自在的樵夫渔父,然后偷偷地溜下了天堂,来到了凡间。这时,孤苦伶仃的“董永”上场了。这个董永的扮演者果然是马昌达,只见他衣衫褴褛、悲悲切切地边走边唱。他那副含悲忍恨的样子,一上来,就震撼了所有的观众,黑压压的人群里顿时鸦雀无声。只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二胡声,在伴着他那如诉如泣的吟唱,听着他那催人泪下的倾诉。

    王小芳的心,一下就被这个男人给抓住了。她的心一直在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王小芳不知道自己是为“董永”而流泪,还是想到了马昌达那不幸的身世?这时,刘新民就幸福坐在王小芳的身边,但是他哪里知道王小芳的心里在想什么。有几次,刘新民竟不知趣地把手偷偷地伸过来,试图抓住王小芳的手,但每一次都被她轻轻地挡回去了。刘新民的这种动作,让王小芳的心里涌起了一阵无名的愤怒。王小芳的心,一直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之中,直到演出结束,她都没有让自己身边的这个男人得逞。

    演出结束后,王小芳并没有接受刘新民的邀请,到外面走走,和他花前月下一番,而是要他把自己送到了杨岭中学。当天晚上,高校长主动让出了大床,让王小芳和王小月睡在一张床上。可是王小芳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她第一次偿到了失眠的滋味。王小月觉得很是奇怪,感觉到了王小芳那不安的翻来覆去,但又不敢多问。王小月知道,看戏的时候,王小芳是和刘新民在一起,以为是刘新民欺负了她。可是王小月哪里知道,王小芳一个晚上翻来覆去,是心里一直在思念着另一个男人。

    第二天晚上,县剧团继续在杨岭公社演出。王小芳就主动地对王小月说,我想留了下来,再看一场。

    王小月说,行啊!反正是星期天,你就再看一个晚上吧,明天早晨早点回去就是了。

    刘新民听说王小芳没有回去,心里又一阵高兴。他自作多情地以为王小芳是为自己留下来,就再一次邀请她去吃饭,并且要王小月和她作伴。

    白天没有事情,王小芳不知道怎么打发。她当然明白自己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于是在那个漫长的白天里,她就自作主张,拉上王小月,到公社的粮站那里去玩,因为县剧团的人就住在粮站里。那里有几间大仓库,还有一个大院子,可以让他们住,让他们有地方练功。

    王小芳拉着王小月就在剧团的住地附近不停地走来走去。王小月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什么要到这里来玩,是不是想考县剧团?王小芳就顺水推舟地说,我是想试试。王小月哪里知道,王小芳当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看到马昌达。她要看看马昌达没有化妆的时候,到底是一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人们所传扬的那样。但是,她一天的努力算是白费了,一直到晚上演出之前,她都没有见到马昌达,只是看到其他的那些演员在练功,在咿咿呀呀地练声。王小芳真不知道马昌达这一天躲在哪里?在做什么?难道他是神仙,知道我会来看他,故意躲着不见我?王小芳只好和王小月败兴而归,心里不由得恨恨地骂了一句,那个该死的马昌达!

    晚上演出开始了,马昌达又以一种不真实的面目出现在戏台上,出现在王小芳的眼前。这天晚上,王小芳竟有点恨他,恨他整整的一个白天,一直躲着不肯见她。难道说,他是故意不让我见到一个真实的他么?

    王小芳当然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是没有道理的。马昌达怎么会知道一个素不相识的乡村女孩子,会这样没来由地想见自己呢?尽管如此,王小芳内心对马昌达的恨还是没有消除。她对自己说,马昌达啊马昌达,你害得我明天一清早要赶那么远的山路,说不定我的那些学生还会站在学校门口等我啊!你会让我多难堪啊!你真是太可恶了!王小芳暗暗地下定了决心对自己说,今天晚上,我无论如何都要和马昌达见上一面,不管你是觉得我可笑还是觉得我无聊!

    这天晚上,刘新民还是和昨天一样,又是热情而幸福地坐在王小芳身边。他还特地在戏台下的摊子上买了一包花生,两根甘蔗。王小芳当然知道刘新民的心计,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看上去是在认真地看戏,但是刘新民心里哪里知道,王小芳此时的内心是那样的倒海翻江。戏马上就要散场了,王小芳真希望刘新民能马上走开,给她一个见马昌达的机会。她想,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这一天的等待就毫无意义了。

    没想到真是天从人愿。到演出快要结束的时候,公社王书记突然打发食堂的大师傅来找刘新民了。食堂的大师傅说,演出后食堂里要给剧团的人准备夜宵,王书记要刘新民到供销社去弄几瓶酒来。刘新民虽然有点不大情愿,但还是看了王小芳一眼,就对她说,你不要走开,我去一下,马上回来接你。

    王小芳点了点头,说,你去吧,散了场我自己到中学里去睡。

    刘新民极不情愿地跟大师傅走了。

    刘新民一走,王小芳的心里就在开始活动了。她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是唯一的一个机会。如果真的等到刘新民回来接她,她就是想去找马昌达都没有机会了。王小芳这时朝台上看了看,看到马昌达已经到后台去了。她知道马昌达的戏已经结束了,于是就鼓起勇气,穿过混乱的人群摸到了后台。

    王小芳来到后台时,马昌达已经脱下了戏袍,正在对着镜子清除脸上的油彩。王小芳当时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就悄悄地来到马昌达的身边,站在那里,那样静静地看着他。马昌达抹得那样的专注,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王小芳的存在。王小芳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就轻轻叫了一声“马老师”。

    马昌达似乎是被吓了一下,惊慌地转过身来,一看是个女孩子站在这里,就说,你叫我?

    王小芳点了点头说,是。

    马昌达说,你……你有事吗?哦,你……你的歌唱得很不错……真的……

    王小芳知道马昌达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觉得不能再等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她沉默了一下,马上鼓足勇气对马昌达说,马老师,我不是来谈唱歌的事,我……我只是……只是想来看看你。

    王小芳知道自己这句话一出口,她的脸上一定比马昌达的脸还要红。幸好是晚上,后台的灯光很暗,王小芳才没有让自己跑开。她的心在砰砰地响。

    马昌达这才停下手来,认真地看了王小芳一眼,笑了笑说,我有什么好看的,天天在台上让人看。你看了一个晚上,还没有看够吗?

    听他这么一说,王小芳的心反而平静下来了,就顺着他的话说,不,我是想看到一个真实的你,不是化了妆的你!

    马昌达又笑了笑了说,那你就好好看看吧。

    王小芳也笑了,就说,你能给我一张照片吗?

    马昌达这一次没有笑,好像真被王小芳吓倒了。他非常认真地看了王小芳一眼,很严肃地对她说,我没有照片,就是有,也不能给你。散场了,你快走吧!

    王小芳看出了他内心的不安。但是,她心里的那种恨又冒出来了,就说,那你总得给我一样东西,总不能让我白跑一趟。

    马昌达说,你,多大了?

    王小芳说,十八,中学毕业两年多了。

    马昌达想了想,又说,你想干什么?

    王小芳说,我想天天都能看到你。

    马昌达一听又笑了,他说,真是个孩子。

    听他的口吻,王小芳知道,他根本没有把自己当一回事,就大声说,你给不给?

    马昌达朝四周看了看,真的有点害怕了,就说,给什么呀?

    王小芳说,照片。

    马昌达说,没有。喏,这里有张海报,上面画的就是我,你拿去吧。说着,他就把挂在边幕上的那张海报撕了下来,那上面的确有他的剧照。

    王小芳接过来,看了看说,你就在上面签个名吧。

    马昌达这一次却痛快地说,行。顺手就拿起一支化妆用的眉笔,在上面写了“马昌达”三个大字,然后把那张海报递给了王小芳。

    王小芳接过那张海报,说了一声“谢谢”,几乎是含着眼泪,转身就跑开了。她走了好几步,才回过头来,看到马昌达还站在那里,向她挥了挥手。王小芳的眼泪不由得掉了下来。她把那张海报小心地折叠起来,也向马昌达挥了挥手,然后低着头走开了。

    这时,正好刘新民到后台找她来了,见王小芳神色怪怪的,又看到了马昌达站在那里的身影,觉得很是奇怪。就有点不高兴地说,戏都散场了,你跑到后台来干什么?让我到处找你。

    王小芳根本不想理睬他,就答非所问地说,谁要你找?你忙去吧,我到中学去。

    刘新民说,我送你。

    王小芳说,不用送。她怀里紧紧地掖着那张海报,一个人迳直向杨岭中学走去。刘新民在后面跟着,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

    王小芳看着那些向四周散去的人群,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上了那个马昌达。那么,那个马昌达呢?他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会记得我吗?想到马昌达站在那里向自己挥手的样子,王小芳的心里又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马昌达那挥手的姿势,就那样一直定格在王小芳的心里,让她久久地回味无穷。

    那年秋天,县剧团在杨岭公社的各个大队接连演出了一个多星期。后来,每天傍晚一放学,王小芳就骑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口袋里装上两只冷红薯,边走边啃,翻山越岭地去赶场。他们演到那里,王小芳就赶到那里,一场不落。她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站在台下的人堆里,静静地看着马昌达在台上一招一式地表演,一字一板地唱。不过在后来看演出的那些日子里,王小芳再也没有到后台去找过马昌达,她也不想让马昌达看见自己。只要每天晚上能那样默默地看他,看上三四个小时,王小芳就心满意足了。

    那年秋天,王小芳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懂得了男女之事了。后来县剧团走了,她就变得沉默寡言,心里空荡荡的。她知道,原来自己心,早就被那个叫马昌达的男人给带走了。

    县剧团走了之后,王小芳仍然在那所乡村小学教书,她开始感到生活的寂寞和无聊,但内心又多了一种期盼。一个十八岁少女的心弦,就这样莫明其妙地让一个男人给拨动了。在那些日子,王小芳做了一件很得意的事,就是用父亲的木匠工具,自己动手偷偷地做了一只精致的镜框,把那张有马昌达签名的海报镶嵌在里面,然后在上面蒙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挂在自己的床前。每当心里郁闷的时候,她就躺在床上静静地看上半天,让泪水缓缓地淌过自己的脸,滴落在枕头上。

    王小芳觉得,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她没有想到过要到县城里去找他,也没有向别人打听过有关马昌达的消息,比如他现在谈没谈恋爱,结没结婚?王小芳知道,马昌达并没有把自己当回事。在他的眼里,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一个刚刚走出学校门、不谙人事的初中生。要说与别的女孩有所不同,也就不过是比其他的女孩多了一点点莫名其妙的浪漫,再就是会唱几首歌而已。而马昌达作为一个全县的名人,哪里会在乎这些呢?

    但是,在王小芳的心目中,马昌达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男人。她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用我的行动让他明白,你马昌达就是我王小芳心上的“董永”!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