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江梅引 87最新更新
<li> 贺新郎 (李玉)
篆缕消金鼎①,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②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③酒厌厌病。
云鬓乱,未忺④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
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
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作者简介】
李玉,身世不详。《全宋词》存其词一首。
【注释】
①篆缕:香烟上升如线,又如篆字。金鼎:香炉。
②糁(sǎn):飘散。
③滞(tì):困扰;纠缠不清。
④忺(xiān):高兴;适意;欲。
A评释B这是一首春闺怀人之作。上片对景怀人。暮春时节,杨花糁径,春透残红。
睹物思人,情不自禁。下片写别后相思。断鸿难倩,归期无定,江南旧事,不堪重省。
“枉教人立尽梧桐影”,传达出盼归之情,深挚缠绵。全词由室内写到室外,由自己写
到对方。风流蕴藉,绮丽多姿。
南浦 (鲁逸仲)
风悲画角,听单于①三弄落谯门。
投宿骎骎②征骑,飞雪满孤村。
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淡月,到如今、无处不消魂。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③。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算翠屏应是,两眉余恨倚黄昏。
【作者简介】
鲁逸仲,姓孔名夷,字方平,号滍皋先生,宋哲宗元祐中隐士。
“鲁逸仲”其别号也。其词如《惜余春慢》、《南浦》等,均录于赵闻礼《阳春白
雪》集。
【注释】
①单于:唐乐曲有《小单于》。
②骎骎:马速行貌。
③绿罗裙:家中着绿罗裙之人。
【评解】
这首词抒写作者的思乡情怀。上片写眼前的所见所闻。满村飞雪,数声惊雁,无不
撩人乡思。下片抒怀念故乡、想念亲人之情。结语“两眉余恨倚黄昏”,写到家人盼归,
更表现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全词感情深挚,婉丽含蓄,耐人寻味。
烛影摇红 (廖世美)
[题安陆①浮云楼]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诸。
紫薇②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
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
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
晚霁波声带雨③,悄无人、舟横野渡。
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注释】
①安陆:今湖北安陆县。
②紫薇:星名,位于北斗东北。
③带雨:韦应物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评解】
这首词通过春日晚景的描写,抒发离别相思之情。上片写春日登楼的所见所感。春
空霭霭,画楼入云。登高怀远,往事历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下片写眼前景色。波
声带雨,野渡无人。极目远望,惟见“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全词意境幽
美,情景交融,婉曲新巧,词雅情深。
如梦令 (向镐)
野店几杯空酒,醉里两眉长皱。
已是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
知否,知否?直是为他消瘦。
【作者简介】
向镐字丰之,生平不详。河内(河南沁阳)人。元和江标灵鹣阁本作向滈。其《喜
乐词》,有江氏本,有王鹏运《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他的词以自然为胜,
多用俗语入句。
【评解】
这首小令写别后的绵绵相思。分别之后,旅居野店,思乡怀人之情,不能自已。空
酒几杯,未能消愁。醉里尚且双眉紧皱,更那堪酒醒时候!全词轻柔雅丽,语浅情深。
点绛唇 (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
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作者简介】
李祁,字萧远,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登进士,官至尚书郎。宋
徽宗宣和年间,责监汉阳酒税。工诗词。其词婉约清丽,胜处不减少游。所作见《乐府
雅词》。
【评解】
这首词明写春景,暗抒离情。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
事的怀念。下片写梦境。碧水黄沙,梅花无数,而月随人去,花自无语。全词抒情委婉,
含蓄蕴藉,幽美清雅,饶有韵致。
好事近 (蒋子云)
叶暗乳鸦啼,风定乱红犹落。
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
休歌金缕劝金巵②,酒病煞③如昨。
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作者简介】
蒋子云字元龙。生平不详。工诗词。其《好事近》一阕,颇短倩有致。
【注释】
①乱红:残存的花朵。
②金巵:金杯。这里指酒。
③煞:很、极。
【评解】
这首词着意写景,以抒闲情。上片描写初夏景色;下片抒发闲雅之情。乳鸦、乱红、
薰风、长日、杨花,皆初夏景象,错综写来,风光迷丽。篇中不露一“夏”字而有夏感,
惟以景铺写;偏提一“春”字而无春意,只以春作反衬。春去而夏来也。暗示得妙。卷
帘人静,待酒浇愁,可酒病如昨,自无歌劝之必要,充分表现了百无聊赖的闲愁。“蝴
蝶”句虽属实写,或有所指,却写得闲淡蕴藉,耐人寻味。
菩萨蛮 (沈会宗)
落花迤逦①层阴少,青梅竞弄枝头小。
红色雨和烟②,行人江那边。
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
落日醉醒问,一春无此寒。
【作者简介】
沈会宗字文伯。生平不详。工诗词,词集有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本,名《沈文
伯词》一卷。
【注释】
①迤逦:曲折连绵。
②红色雨和烟:形容落花在夕阳辉映中的景色。
【评解】
这首词着意描写暮春景色。落红如雨,青梅似豆。斜阳夕照,遍地芳草。而醉醒之
间,“好花都过”,春光已暮。全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写诗人的惜春情怀。
清新和婉,平易自然。
生查子 (杨无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娥①浅。
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
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作者简介】
杨无咎字补之,清江(属江西)人。高宗累征不起,自号清夷长者。其《逃禅词》,
有《宋六十家词》本。他的词正如他的人品,高洁清幽,不沾尘俗。
【注释】
①双蛾:即双眉。
【评解】
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蕴情。翠袖天寒,修竹萧萧,秋色满眼,添人愁思。下片抒
情。背立西风,又掩重门。此时心情,有谁得知!全词清疏雅洁,委婉含蓄,抒情细腻,
思绪绵绵,余意不尽。
水龙吟---春恨 (陈亮)
闹红①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②,垂杨金浅。
迟日③催花,淡云阁雨④,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⑤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作者简介】
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
公事,未到任而卒。同甫才气超迈,喜谈兵,力主抗金,曾几次遭受迫害。他与辛稼轩
交往至密,词风亦相近。其爱国壮词豪气磅薄,令人感奋。但他的《水龙吟》、《虞美
人》等词,则又婉秀疏宕,不以豪壮著称。著有《龙川词》。有《四印斋所刻词》本。
【注释】
①闹红:一本作“闹花”。形容百花盛开。
②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或说,平整的草。茸嫩:形容初生之草十分柔嫩。
③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
④阁雨:把雨止住。阁,同搁。
⑤罗绶:罗带。
【评解】
这首春恨词,上片从写景引向人事。柳媚花娇,草软莎平。淡云微雨,春光宜人。
然而这“芳菲世界”却无人游赏,都付于流莺飞燕,实在令人生“恨”。下片写闻“归
雁”而“念远”,感今忆昔,“几多幽怨”。这首词的可贵之处,是用“幽秀”之笔,
写出了家国之情。正由于笔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艺术效果往往并不在壮怀激烈的言词
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见。
虞美人 (陈亮)
东风荡飏①轻云缕,时送潇潇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②,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③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释】
①荡飏:即荡扬。
②一点香泥:或作一“口”香泥。
③糁:这里是散落之意。
【评解】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春愁。上片着意描绘春景。轻云荡飏,东
风送雨,落花飘香,双燕衔泥。美景如画,春光宜人。下片对景怀人,以春景映衬春愁。
落红糁径,海棠铺绣。深院黄昏,月下忆人。良辰美景,惹人愁思。全词和婉秀丽,意
境美,景亦美,表现了陈亮词风的多样化。
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①。
小窗如昼②,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④还依旧。
【注释】
①“水边”句: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②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
③雨僝云僽:指风吹雨打。 僝僽:摧残。
④格调:指品格。
【评解】
这首月下咏梅词,以梅言志,借月抒怀。上片写月下梅影,横斜水边。诗人小窗独
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写明月清辉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好友致意。并表
示即使遭到风雨摧残,高洁的品质也不会改变。全词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如梦令 (赵汝芜)
小砑①红绫笺纸。一字一行春泪。
封了更亲题,题了又还折起。
归来?归来?好个瘦人天气。
【作者简介】
赵汝芜字参晦,号霞山,商王元份八世孙善官之子(见《宋史·宗室世系表》)。
他的词极明艳生动,为风雅派中上驷。有《退斋词》,录于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者
凡九首。
【注释】
①砑:砑石,古人用来磨纸,使之光泽。
【评解】
词中的女子准备好小砑、红绫和笺纸,打算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催其早归。和泪作
书,已觉凄绝;更兼封缄亲题,备极珍重。可就在这一瞬间,她想到写这样的信已不止
一次,心上人还不知何时归来。万种怨情,只得埋怨天气。全词只就写信落墨,并未直
言别情,但缠绵悱恻之情,已溢于言表。
十样花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①。
百花休漫②妒。
【作者简介】
李弥逊字似之,吴县(属江苏)人。宋徽宗大观初登进士第。南渡后,以争和议忤
秦桧,乞归田。有《筠溪词》一卷,有《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
【注释】
①凝伫:形容寒梅庄重挺立。
②漫:随意。
【评解】
严冬腊月,乡间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绽,为人间带来春讯。
然而当春回大地、百花竞艳时,她却香消态凝,端庄自重。词人劝百花休漫妒之语,
包含着对凌寒开放的早梅的无限赞赏。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①,梅花似雪②。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③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④,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作者简介】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薇,寿州(安徽寿县)人。宋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累迁中书
舍人,兼直学士院,提举太平观。卒谥文靖,有《东莱集》。他的词,赵万里为其汇辑
成卷,名《紫薇词》,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凡26首。
【注释】
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③阿谁:谁,何人。
④去年:往年。
【评解】
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
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
的末句尤为警策。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①还亏②,待得团圆又几时。
【注释】
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评解】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
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
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蝶恋花--- 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②。
君到南徐③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莫无重数。
【作者简介】
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宁宗庆元间进士。曾任大理司直(审判
官)。他的词集名《西樵语业》。有《宋六十家词》本。
毛晋跋语称他的词“不作娇艳情态”,“俊逸可喜”。
【注释】
①刬地:依旧,还是。
②橹:摇船工具。
③南徐:州名。州治在今江苏省丹徒县。
【评解】
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离情。上片写惜别。春江水满,离愁千万。弱柳系船,留君
不住。因而闻橹声更增添离愁。下片设想别后情景。回望送别之处,惟见乱山重叠,故
人安在!
全词抒写离愁别绪,细腻委婉,工巧别致。
醉太平 (辛弃疾)
春晚态浓意远,眉颦①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注释】
①颦:蹙眉。
【评解】
这首春晚词着意描绘人物情态。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暮春季节,絮飞风软,落花
满径,遍地榆钱。此中的人物则是鬓云欺翠,罗衫春暖。“眉颦笑浅,态浓意远”。词
中委婉地描绘出昼长人倦、懒上秋千的情态。全词工丽和婉,抒情细腻,体现了辛词的
又一风格。
篆缕消金鼎①,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②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③酒厌厌病。
云鬓乱,未忺④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
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
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作者简介】
李玉,身世不详。《全宋词》存其词一首。
【注释】
①篆缕:香烟上升如线,又如篆字。金鼎:香炉。
②糁(sǎn):飘散。
③滞(tì):困扰;纠缠不清。
④忺(xiān):高兴;适意;欲。
A评释B这是一首春闺怀人之作。上片对景怀人。暮春时节,杨花糁径,春透残红。
睹物思人,情不自禁。下片写别后相思。断鸿难倩,归期无定,江南旧事,不堪重省。
“枉教人立尽梧桐影”,传达出盼归之情,深挚缠绵。全词由室内写到室外,由自己写
到对方。风流蕴藉,绮丽多姿。
南浦 (鲁逸仲)
风悲画角,听单于①三弄落谯门。
投宿骎骎②征骑,飞雪满孤村。
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淡月,到如今、无处不消魂。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③。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算翠屏应是,两眉余恨倚黄昏。
【作者简介】
鲁逸仲,姓孔名夷,字方平,号滍皋先生,宋哲宗元祐中隐士。
“鲁逸仲”其别号也。其词如《惜余春慢》、《南浦》等,均录于赵闻礼《阳春白
雪》集。
【注释】
①单于:唐乐曲有《小单于》。
②骎骎:马速行貌。
③绿罗裙:家中着绿罗裙之人。
【评解】
这首词抒写作者的思乡情怀。上片写眼前的所见所闻。满村飞雪,数声惊雁,无不
撩人乡思。下片抒怀念故乡、想念亲人之情。结语“两眉余恨倚黄昏”,写到家人盼归,
更表现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全词感情深挚,婉丽含蓄,耐人寻味。
烛影摇红 (廖世美)
[题安陆①浮云楼]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诸。
紫薇②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
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
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
晚霁波声带雨③,悄无人、舟横野渡。
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注释】
①安陆:今湖北安陆县。
②紫薇:星名,位于北斗东北。
③带雨:韦应物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评解】
这首词通过春日晚景的描写,抒发离别相思之情。上片写春日登楼的所见所感。春
空霭霭,画楼入云。登高怀远,往事历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下片写眼前景色。波
声带雨,野渡无人。极目远望,惟见“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全词意境幽
美,情景交融,婉曲新巧,词雅情深。
如梦令 (向镐)
野店几杯空酒,醉里两眉长皱。
已是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
知否,知否?直是为他消瘦。
【作者简介】
向镐字丰之,生平不详。河内(河南沁阳)人。元和江标灵鹣阁本作向滈。其《喜
乐词》,有江氏本,有王鹏运《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他的词以自然为胜,
多用俗语入句。
【评解】
这首小令写别后的绵绵相思。分别之后,旅居野店,思乡怀人之情,不能自已。空
酒几杯,未能消愁。醉里尚且双眉紧皱,更那堪酒醒时候!全词轻柔雅丽,语浅情深。
点绛唇 (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
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作者简介】
李祁,字萧远,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登进士,官至尚书郎。宋
徽宗宣和年间,责监汉阳酒税。工诗词。其词婉约清丽,胜处不减少游。所作见《乐府
雅词》。
【评解】
这首词明写春景,暗抒离情。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
事的怀念。下片写梦境。碧水黄沙,梅花无数,而月随人去,花自无语。全词抒情委婉,
含蓄蕴藉,幽美清雅,饶有韵致。
好事近 (蒋子云)
叶暗乳鸦啼,风定乱红犹落。
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
休歌金缕劝金巵②,酒病煞③如昨。
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作者简介】
蒋子云字元龙。生平不详。工诗词。其《好事近》一阕,颇短倩有致。
【注释】
①乱红:残存的花朵。
②金巵:金杯。这里指酒。
③煞:很、极。
【评解】
这首词着意写景,以抒闲情。上片描写初夏景色;下片抒发闲雅之情。乳鸦、乱红、
薰风、长日、杨花,皆初夏景象,错综写来,风光迷丽。篇中不露一“夏”字而有夏感,
惟以景铺写;偏提一“春”字而无春意,只以春作反衬。春去而夏来也。暗示得妙。卷
帘人静,待酒浇愁,可酒病如昨,自无歌劝之必要,充分表现了百无聊赖的闲愁。“蝴
蝶”句虽属实写,或有所指,却写得闲淡蕴藉,耐人寻味。
菩萨蛮 (沈会宗)
落花迤逦①层阴少,青梅竞弄枝头小。
红色雨和烟②,行人江那边。
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
落日醉醒问,一春无此寒。
【作者简介】
沈会宗字文伯。生平不详。工诗词,词集有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本,名《沈文
伯词》一卷。
【注释】
①迤逦:曲折连绵。
②红色雨和烟:形容落花在夕阳辉映中的景色。
【评解】
这首词着意描写暮春景色。落红如雨,青梅似豆。斜阳夕照,遍地芳草。而醉醒之
间,“好花都过”,春光已暮。全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写诗人的惜春情怀。
清新和婉,平易自然。
生查子 (杨无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娥①浅。
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
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作者简介】
杨无咎字补之,清江(属江西)人。高宗累征不起,自号清夷长者。其《逃禅词》,
有《宋六十家词》本。他的词正如他的人品,高洁清幽,不沾尘俗。
【注释】
①双蛾:即双眉。
【评解】
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蕴情。翠袖天寒,修竹萧萧,秋色满眼,添人愁思。下片抒
情。背立西风,又掩重门。此时心情,有谁得知!全词清疏雅洁,委婉含蓄,抒情细腻,
思绪绵绵,余意不尽。
水龙吟---春恨 (陈亮)
闹红①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②,垂杨金浅。
迟日③催花,淡云阁雨④,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⑤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作者简介】
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
公事,未到任而卒。同甫才气超迈,喜谈兵,力主抗金,曾几次遭受迫害。他与辛稼轩
交往至密,词风亦相近。其爱国壮词豪气磅薄,令人感奋。但他的《水龙吟》、《虞美
人》等词,则又婉秀疏宕,不以豪壮著称。著有《龙川词》。有《四印斋所刻词》本。
【注释】
①闹红:一本作“闹花”。形容百花盛开。
②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或说,平整的草。茸嫩:形容初生之草十分柔嫩。
③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
④阁雨:把雨止住。阁,同搁。
⑤罗绶:罗带。
【评解】
这首春恨词,上片从写景引向人事。柳媚花娇,草软莎平。淡云微雨,春光宜人。
然而这“芳菲世界”却无人游赏,都付于流莺飞燕,实在令人生“恨”。下片写闻“归
雁”而“念远”,感今忆昔,“几多幽怨”。这首词的可贵之处,是用“幽秀”之笔,
写出了家国之情。正由于笔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艺术效果往往并不在壮怀激烈的言词
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见。
虞美人 (陈亮)
东风荡飏①轻云缕,时送潇潇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②,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③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释】
①荡飏:即荡扬。
②一点香泥:或作一“口”香泥。
③糁:这里是散落之意。
【评解】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春愁。上片着意描绘春景。轻云荡飏,东
风送雨,落花飘香,双燕衔泥。美景如画,春光宜人。下片对景怀人,以春景映衬春愁。
落红糁径,海棠铺绣。深院黄昏,月下忆人。良辰美景,惹人愁思。全词和婉秀丽,意
境美,景亦美,表现了陈亮词风的多样化。
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①。
小窗如昼②,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④还依旧。
【注释】
①“水边”句: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②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
③雨僝云僽:指风吹雨打。 僝僽:摧残。
④格调:指品格。
【评解】
这首月下咏梅词,以梅言志,借月抒怀。上片写月下梅影,横斜水边。诗人小窗独
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写明月清辉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好友致意。并表
示即使遭到风雨摧残,高洁的品质也不会改变。全词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如梦令 (赵汝芜)
小砑①红绫笺纸。一字一行春泪。
封了更亲题,题了又还折起。
归来?归来?好个瘦人天气。
【作者简介】
赵汝芜字参晦,号霞山,商王元份八世孙善官之子(见《宋史·宗室世系表》)。
他的词极明艳生动,为风雅派中上驷。有《退斋词》,录于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者
凡九首。
【注释】
①砑:砑石,古人用来磨纸,使之光泽。
【评解】
词中的女子准备好小砑、红绫和笺纸,打算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催其早归。和泪作
书,已觉凄绝;更兼封缄亲题,备极珍重。可就在这一瞬间,她想到写这样的信已不止
一次,心上人还不知何时归来。万种怨情,只得埋怨天气。全词只就写信落墨,并未直
言别情,但缠绵悱恻之情,已溢于言表。
十样花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①。
百花休漫②妒。
【作者简介】
李弥逊字似之,吴县(属江苏)人。宋徽宗大观初登进士第。南渡后,以争和议忤
秦桧,乞归田。有《筠溪词》一卷,有《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
【注释】
①凝伫:形容寒梅庄重挺立。
②漫:随意。
【评解】
严冬腊月,乡间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绽,为人间带来春讯。
然而当春回大地、百花竞艳时,她却香消态凝,端庄自重。词人劝百花休漫妒之语,
包含着对凌寒开放的早梅的无限赞赏。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①,梅花似雪②。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③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④,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作者简介】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薇,寿州(安徽寿县)人。宋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累迁中书
舍人,兼直学士院,提举太平观。卒谥文靖,有《东莱集》。他的词,赵万里为其汇辑
成卷,名《紫薇词》,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凡26首。
【注释】
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③阿谁:谁,何人。
④去年:往年。
【评解】
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
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
的末句尤为警策。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①还亏②,待得团圆又几时。
【注释】
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评解】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
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
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蝶恋花--- 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②。
君到南徐③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莫无重数。
【作者简介】
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宁宗庆元间进士。曾任大理司直(审判
官)。他的词集名《西樵语业》。有《宋六十家词》本。
毛晋跋语称他的词“不作娇艳情态”,“俊逸可喜”。
【注释】
①刬地:依旧,还是。
②橹:摇船工具。
③南徐:州名。州治在今江苏省丹徒县。
【评解】
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离情。上片写惜别。春江水满,离愁千万。弱柳系船,留君
不住。因而闻橹声更增添离愁。下片设想别后情景。回望送别之处,惟见乱山重叠,故
人安在!
全词抒写离愁别绪,细腻委婉,工巧别致。
醉太平 (辛弃疾)
春晚态浓意远,眉颦①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注释】
①颦:蹙眉。
【评解】
这首春晚词着意描绘人物情态。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暮春季节,絮飞风软,落花
满径,遍地榆钱。此中的人物则是鬓云欺翠,罗衫春暖。“眉颦笑浅,态浓意远”。词
中委婉地描绘出昼长人倦、懒上秋千的情态。全词工丽和婉,抒情细腻,体现了辛词的
又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