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红杏绿杏出了墙

第1卷 第九章

    第九章

    那些农民征地工的事也不少。有个马婶的,五十上下年纪,看上去才四十出头,一年四季头发乌油油,眼角处没一条鱼尾纹,细腻白嫩的肌肤,想象得出年轻时一定很漂亮。

    如果用“红颜女子多薄命”形容马婶最恰当不过了。在她女儿十岁那年,她做泥水匠的丈夫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一命呜呼。马婶辛辛苦苦把女儿腊梅抚养了大。好在腊梅挺争气,最近经人介绍到市里一家娱乐公司上班,收入颇丰,每次回家都带钱给她,还替她买来许多吃的用的。邻居们都夸她好福气。

    年轻守寡时的马婶常使村里的一些光棍汉丢了魂,迷了心,可到头来他们一个个都没能得到她,便编出许多风流韵事对她恶意攻击。可马婶从不为自己辩护一句,知道越辩他们越起劲,任他们去嚼舌根。如今上了岁数,却照样有心术不正的男人打她的主意!她依然不于理睬,放出话来——“我马婶要风流,早在年轻时风流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市里的知青到他们生产队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她家中来了一位叫施海涛的青年,跟他们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施海涛出身不好,可他很要求上进积极靠拢团组织,到农村没多久便入了团。

    马嫂当时是团支部书记,组织团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利用农闲四处巡回演出。因为海涛吹得一管好笛,所以为宣传队伴奏。不久他们俩在频繁的接触中产生了感情,加上又是在一个屋檐下吃着一锅饭,更是情深意笃。

    马嫂的爹妈看出了他们之间的秘密,劝女儿不要太痴心,说海涛是城里人,不会娶乡下人做老婆的。没过几年知青大返城,海涛也要走了,两人自是依依不舍。

    就在分手的前一晚,马嫂一股热情压不住,在田里的蔬菜棚里,把自己的身子给了海涛!海涛对她山盟海誓,表示回市区后就跟家里说,今生今世非他莫娶!并把随身带的那管笛子送了她。

    岂料就这一次,马嫂便怀了孕!海涛一回去就念了大学,接到马嫂的信束手无策,便求助于家中。他父母坚决不同意,说一个大学生怎么能娶个乡下姑娘做老婆?他们给马嫂家寄去了两千块钱,劝马嫂把孩子打掉。马嫂爹妈把马嫂骂了个狗血喷头。可马嫂死也不肯打胎,再说那时未婚先孕多难听?被人知道打胎更不要做人了!可是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怎么办?没办法,她爹妈逼她嫁给了一个叫唐大发的泥瓦匠。大发知道娶了个二手货,但自己穷只得认了。

    腊梅是歌厅的坐台小姐,偶而也陪客人唱唱歌,但她牢记着母亲的嘱咐,没有在男人面前轻浮,守身如玉。

    这天来了一位五十左右年纪的先生,进们便朝她看了很久,随后指指她,对老板说:“能不能让这位小姐陪我唱歌?”“行,行。”老板连声答应。

    那先生买来了几瓶啤酒,还有一些小吃和零食。腊梅帮他开了机,点了几首歌曲。他看了那几首歌后摇摇头,便自己点了一些悲情的歌,凄婉地唱了起来。

    见他神情忧郁,她问:“先生,你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了?”他叹了口气:“离婚了!”“噢——”她明白了,怪不得他一个人来歌厅消遣。“先生,我唱几首歌给你助助兴怎么样?”“好。”他点点头。于是她点了几首欢快的歌曲唱了起来。

    他边喝啤酒边听她唱,慢慢阴沉的脸变得开朗起来。他不胜酒力,才喝了一瓶啤酒便有点醉了,大着舌头夸她:“好,唱得好!唱得好!” 见他要吐了,她迅即把把废物桶端过去,用餐纸帮他擦干净,扶他躺下,替他到外面泡来一杯茶。

    突然他一把抱住她,喊着:“马敏!马敏!”她吓了一跳,想这不是自己妈妈的名字吗?她把他推开:“先生,你醒醒,醒醒!”可他又把她抱住,仍喊着:“马敏!马敏!”她不再推开他,而是问:“先生,马敏是谁?”“马敏是我老婆。”“老婆?你不是跟她离婚了吗?怎么还惦记着她?”“不,不是现在离婚的老婆,是我从前的``````”“你有两个老婆?”“不,马敏是我初恋的情人。懊悔,懊悔啊!”腊梅的心又一跳,想难道真这么巧?

    他终于酒醒了,知道自己刚才吐了,不好意思说:“小姐,辛苦你了,这么脏。”“没啥,只要你没事就好。”他走时拿出两百块给她:“小姐,小意思,请收下。”她收下后问:“先生,能给我一张名片吗?”“能。”他马上把自己的名片给了她,她一看眼睛瞪直了——施海涛!她捂住咚咚狂跳的胸口,回到柜台处,给家里打电话:“妈——我刚才服务了一位先生,他的名字叫施海涛!”“傻丫头,同名同姓的人多呢,不一定是``````”

    “妈——他离婚了,喝醉酒喊你名字呢!说马敏是他初恋的情人。”马婶静了一会问:“他长什么样子?”“身子不高不矮,眼睛大大的,鼻子高高的,还有``````左眉中间有粒黑痣。”“噢——”马嫂吃惊了,“那你休息天回来,把那管笛子带去。”

    一天施海涛又去了歌厅,仍点名要腊梅陪他。腊梅去了,陪他唱了一会说:“先生,我去拿样东西。”“好,请便。”当她拿着那管笛子进去时,他一下站了起来:“小姐,笛子给我看看好吗?”她把笛子给了他。他看了后激动得脸上的肌肉在抖动:“请问,这管笛子你是哪里来的?”“是我妈妈的。”“你妈妈?她叫什么名字?”他追着问。“马敏。”他一听愣住了,呐呐说:“果然是她——想不到天底下真有这么巧的事!”

    腊梅兴奋不已:“施先生,可找到你了!”“你妈她好吗?”他也非常高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妈身体很好。只是我爸早就死了,是我妈一个人把我拖大的。”“噢,不容易,不容易。那么她现在结婚了吗?”“没有,还是一个人过。她一般的男人都瞧不上。”“你妈那么漂亮,一般的男人自然瞧不上喽!”他笑嘻嘻说,“能不能帮我接通你妈的电话?我想跟她说说话。”他把自己的手机给她。她很快接通了家里的电话:“妈,施先生果然是你说的那位知青,他现在想跟你说几句话。”

    “马敏,果然是你!我``````”他喉梗声阻,眼泪下来了。腊梅见了想,看来他们当初感情很好,不然怎么会流泪?她从他手里拿过手机:“妈,你们怎么不说``````”突然她打住话,因为听到她妈也在抽泣,便把手机还给他,走了出去。

    等会儿她再进去时,见他笑得十分灿烂,正兴高彩烈唱着歌呢!一见她便大声说:“腊梅,你妈让我跟你回去。还有,你妈要告诉你一桩天大的秘密!”

    “秘密?什么秘密?”腊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时,你就知道了。”他拉她坐下,“来,让我好好看看你!”他便板过她身子,仔细看了起来。“嗯,像你妈!简直和你妈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个十足的小马敏——”

    施海涛载着腊梅开车去了她家,马嫂早就在等候他们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已端正好。三个人围着桌子坐下,腊梅性急地问:“妈,你有什么天大的秘密要告诉我?”马嫂笑迷着眼:“不急,咱们先一起喝杯酒。”她给三个酒杯斟满了,“来,为我们一家的大团圆干杯!”腊梅大惑不解:“妈,怎么我们是一家呢?”“先干了再说。”

    “腊梅,我告诉你——”马嫂指着施海涛说,“他就是你的亲爹!”“啊——”腊梅惊得浑身发怵,“怎、怎么会是这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他当年回城念大学去了,加上他父母的反对,所以我们没能成功,可那时我已经怀了你。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你外婆外公。”“腊梅,这是真的。”施海涛慈爱地望着她说。

    腊梅颓然跌坐在椅子里,望了望施海涛,又看了看她妈,一脸迷惘。一会儿她起身进了房,去打电话。她出来后看着施海涛,嘴唇蠕动着,慢慢吐出两个字:“爸——爸!”“嗳!”施海涛应了声,眼泪夺眶而出,“腊梅,我对不起你,我是个不负责任的爸爸。更对不起你妈,让你妈吃了那么多的苦。我要补偿给你们,今天我就接你们回家,你也不用去歌厅上班了,那种地方不好,男人都要揩小姐的油,稍不当心姑娘就要失身。说句老实话,我看到你像你妈,就勾起了对你妈的思念,禁不住动了心,唉,要真是那样我不成了畜牲?现在想想也后怕!”

    “我决不会的。”腊梅笑笑说,“妈管得我好严呢,如果我失了身不要被他打死?”马嫂自豪地说:“我教的女儿自然是守身如玉喽!”又开玩笑道:“哪像你老不正经,到歌厅去寻欢作乐?”我可没寻欢作乐,只是去那里散心而已。离了婚有种沉重的失落感,唱唱歌能驱散心中的郁闷。现在好了,我们一家团圆了,

    而且我最心爱的人又回到了身边,使我重新找回了幸福。”当晚施海涛便载着她们母女回了自己家。

    这一家人是团圆了,可另一家却发生了惨烈的悲剧——姐妹俩先后离开了人世,抛下个老母亲哭得昏天暗地。可这能怪谁呢?只能怪姐妹俩自己!为的是一个“情”字。

    姐姐名叫吴美兰,妹妹名叫吴美英,她们在同一家五金厂上班。姐妹俩拜同一个师傅学刨床。师傅叫汪世仲,是个单身汉,三十好几了还没对象。这次一下来了两个女徒弟,有人对他开玩笑说:“汪师傅,你何不把姐妹俩一起花到手?”

    他是个老实头,听了脸一下红到了耳根子。汪师傅每年是厂先进生产者,为人忠厚,是姑娘们追逐的对象。但由于他少言寡语,很少接触女职工,故爱情一直没有光顾他。

    其实他有一颗火热的心,只是深藏不露。在跟他学艺中,美兰和美英都感觉到了,对他产生了爱意,频频向他射去丘比特之箭。他岂能不知?但最后选中了美兰,主要美兰比她妹妹大三岁,更成熟一点。确立了恋爱关系,姐妹俩没有反目成仇,美英大度地退出,对美兰说:“姐姐,我衷心地祝福你们,愿你们一生幸福。”美兰抱着妹妹说:“妹妹,姐姐一定帮你找个好郎君,凭你的容貌,郎君

    决不会比汪世仲逊色。”

    美兰和汪世仲结婚了,一年后生了个女孩,取名菲菲。美兰在娘家坐月子,因没奶水,孩子靠人工喂养。美英爱菲菲如己出,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抱外甥女,给她喂奶。很快菲菲两岁了,十分可爱,跟美英特别亲热,看到她下班回来叫着“姨”扑过去要她抱。美英妈看了笑着说:“这小家伙,跟姨那么亲热,像是姨生的。”美兰打趣说:“那就让她也叫妹妈吧!”全家人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

    这么快乐的一户人家,却祸从天降!美兰因高烧不退,去医院就诊,谁知竟查出了个“白血病”!美英得知这个消息,马上请了假直奔医院。到了病房,姐妹俩抱住痛哭。她知道只要有配对的干细胞就能救姐姐的命,便要医生替她检查,说:“我是病人的亲妹妹,配对的可能性比谁都大。”可遗憾的是检查下来不能跟她姐姐配对!

    见妻子心情不好,对治疗失去信心,汪世仲在她病情稳定的时候,让她回家一段日子。果然她和女儿在一起时,心情好多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这天看到妹妹和女儿玩得高兴,发出“咯咯”的笑声,美兰若有所思,朝丈夫招招手。汪世仲走了过去,问:“美兰,什么事?”“世仲,我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我死了后你不可能不娶``````”“你胡说啥呀?”他打断她的话,安慰说:“你不要想得那么多,你会好起来的,配对的干细胞会找到的。”她摇摇头:‘我知道我是等不到配对的那一天了。如果我死了,你要娶老婆,只能娶我妹妹,其他人我一个也不放心。世仲,为了菲菲,你可一定要答应我。”“你别瞎说!就算你那个了,也``````”她又摇着头,“这是我唯一的愿望,生前最后的恳求,你不答应我,我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哪!”见她这么认真,他不言语了。

    等一会儿,她把美英叫到房里,世仲知她和妹妹谈这事。因美兰出来时脸通红。

    为了给丈夫和妹妹创造培养感情的机会,她竟请人买来电影票,让他们一起去看;还让她们带着菲菲去逛公园。不熟悉的人以为他们是一家人呢!

    一天他们下班回来,见家里只有菲菲一个人,感到很奇怪,问菲菲:“你妈呢?”菲菲说:“妈说有事出去了。噢,她要我把这个交给你们。”说着她把一张折叠的纸条给他们。汪世仲忙拆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我走了,去另一个世界了,我在天堂向你们祝福。”看完,他们两人面面相觑。忽然世仲蹭地跳起来:“快,去登寻人启事!”美英跟着他往外跑。“姨!”菲菲哭喊起来。美英回转身抱起她冲出门去。

    报上和电视登了她的相片,这还不算,汪世仲印了许多寻人启事到处张贴。可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吴美兰像是从地球上一下蒸发了!她妈妈哭得死去活来。

    很快一年过去了,可仍没有吴美兰的一点消息,大家都说她生还的希望渺茫。汪世仲也只当她死了,想起妻子生前的嘱咐,便和美英同居了,并在家里为妻子设了灵堂。

    可怎么也没想到,一天半夜他们正睡得熟,却被屋里的响动惊醒了。美英吓得钻入了世仲的怀里,世仲以为进来了贼人,紧张得全身的汗毛竖了起来。“啪哒!”一声突然电灯亮了,只见房门口站着一个人!世仲见了惊得失声叫了起来:“美兰!”美英听得从被窝里探出头,见正是姐姐,腾地从床上跳起来:“姐——你还活着!”不管穿着短裤扑向美兰,“呜``````”止不住哭了起来。

    姐妹俩抱头痛哭。世仲忙推醒身边的女儿:“菲菲,菲菲,你妈回来了!”菲菲睡眼惺忪地睁开眼,怯怯地望着她妈。“菲菲!我的宝贝——”美兰扑到床前去抱女儿。“哇``````”菲菲却吓得哭了,“姨,我怕,你快点过来呀!”美英忙走了过去。菲菲一把抱住她,吓得闭上眼。“菲菲,别怕,她是你妈妈呀,快叫妈!”菲菲怎么也不肯。

    美兰见女儿不肯认自己,伤心地哭了。“姐,你别哭,菲菲很快会认你的,只因你离家太久的缘故。姐,你累了,快上床休息吧,我到厅里去睡。”说着板开菲菲的手,“菲菲听话,要着凉的,睡到被窝里去。”菲菲乖乖地钻进了被窝。见她拿了条被子往外走,菲菲急得窜起身:“姨,我要跟你睡!”美英没法子,只得抱着她出去,一起睡沙发。

    原来美兰离家来到了东海边,她想跃入海中一死了之,然后随波逐流,不管到什么地方,那怕进了鱼腹,反正那时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当她一步一步走向海里时,却被一个早就关注她的钓鱼老翁救了上来。知道了她轻生的原因后,老翁批评她说:“你真糊涂啊,蝼蚁尚且偷生,你作为一个人却贪生怕死,不能勇敢地跟疾病作斗争,不觉得惭愧吗?”说得她羞惭满面。

    那个老翁把她带回家中,让他老妻替她换了身干燥的衣裳。见他书柜、桌上摆满了医书,她才知道他是个老中医,“扑通”一声朝他跪了下来,磕头如捣蒜:“老先生,求求你救救我,我还年轻,家里还有个不足两岁的女儿,和我深爱的丈夫``````”老先生忙把她搀扶起来:“救治病人乃医家之道,也是我家祖训。既然我把你从海里救了上来,自然要好事做到底,尽我之力,我不能说有十二分的把握,但你必须长期住在我这里,吃上上百帖中药,根据病情不断更改药方。”“行,行。”她连声答应,“只有能治好病,住上十年八年我也愿意。”

    想不到只一年时间,她的病情就大有好转,老中医让她到大医院检查,所以就回了家。

    第二天汪世仲陪妻子到医院检查,医生看了检查结果简直不敢相信,问她吃了什么仙丹妙药?她便把自己遇到老中医的事说了。医生感慨万分:“祖国的中医药真是博大精深,能治疑难杂症哪!”

    美兰回到海边老中医家中,又跪下朝他磕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临行把五万块钱放到桌子上。老中医坚决不受,在她苦苦哀求下才拿了一万块钱。

    在美兰离去的这几天里,汪世仲和美英小别胜新婚,在外面借了一所民房,居住在一起。

    美兰回来后不许妹妹再住在自己家中,也不管女儿又哭又闹,硬是不让妹妹来看她。她一直病假在家。汪世仲和美英虽不能同床共枕,但所幸白天上班还在一起,故心里多少有了安慰。

    见丈夫下班回家脸上很少有笑容,她清楚他的心在妹妹身上,所以郁郁寡欢。这天她到厂里去报销药费,顺便去车间看看。见丈夫和妹妹头碰头亲亲热热说着话,不由妒火中烧,但在大庭广众下不能发作,只得气呼呼回了家。后竟不顾自己身体上班去了!

    同事们见了都劝她:“你不要命了?”“是啊,累坏了身子得不偿失哪!”厂部考虑到她身体不好,把她调到后勤干轻松的活。可她心在车间,一天不知要多少次去车间。

    周末,世仲偷偷去了出租屋,美英早在那里等候了,两人抑制不住相互渴望的情感紧紧抱在了一起``````不久美英发现自己怀孕了!世仲劝她把孩子拿掉,她固执地说:“我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这是我和你爱情的结晶!”

    美兰发觉了,知道这是最近的事,他们一定在外面偷过情!想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妹妹有了自己的孩子,岂不苦了菲菲?这不成!所以她除了在车间大吵大闹外,还用脚去踢妹妹的肚子。美英猝不及防,抱着踢痛的肚子倒在地上,鲜红的血染红了半条裤子。

    美英流产了,心里狠透了姐姐,在家里趁母亲出去买菜时,割腕自尽。美兰得知这噩耗,才猛然清醒过来,抱着妹妹的遗体懊悔莫及地痛哭:“都是我害的呀!我是千古罪人——”

    她刚初愈的身体怎么经得起如此折腾?她旧病复发了,且万分凶险,虽经医生全力抢救,终无回天之力。她临死前,嘴里一直喊着妹妹的名字``````

    两个女儿相继离世,怎不叫老太太痛彻心肺?真是人世间的又一出悲剧啊!

    傍晚,小区的花圃里经常看到一位端庄的少妇挽着丈夫,在小径上散步。令人费解的是,她的丈夫一直戴着墨镜。后来大家才知道是位盲人!而且脾气非常不好,经常大声喝斥妻子。可他妻子的涵养特别好,终是小心翼翼陪着笑脸,对他百般劝慰。她为啥这么迁求丈夫呢?大家都感到奇怪。

    这位少妇女叫傅容芝,丈夫叫董景成,两人是同学,又是恋人,毕业于同一所化工学院。在一次实验中,试管突然爆裂,董景成奋力将傅容芝推开,可他的两只眼睛被玻璃片刺伤,更糟糕的是试管内的液体溅到眼内,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他知道不好,忙到水龙头下冲洗,可没用,眼睛前像遮了一层膜,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学院马上送他去医院,治疗了一个时期,但眼睛的视力越来越差,最后完全失明了。庆幸的是董景成基本完成了学业,取得了大学文凭。

    成了盲人自然没单位会聘用他,傅容芝不是无情之辈,不顾家里极力反对,和董景成结合了!因为自己生活上要依赖妻子,故董景成不让妻子怀孕,加重她的负担。他是一个热血男儿,岂能让妻子来养活自己?所以思想着寻找一种谋生的职业。最后选中了写作这个行当。

    但要成为一名作家谈何容易?他像前苏联的保尔那样,艰苦地拿起了笔。为了使字里行间整齐,他请人做了一个字框,摸索着书写。可写什么呢?小说还是散文,或者随笔诗歌?他感到脑子里空空的,何从下笔。

    为了使丈夫白天也有人照顾,傅容芝请了一个有文化的保姆。可董景成性情不好,有时因写不出东西,而大发雷霆,铅笔不知被他折断了多少,保姆也被她骂走了好几个,以致中介公司听到他怕了,不敢再给他介绍保姆。

    容芝大概是世界上最豁达耐心的女人了,她对丈夫说:“你要学习写作,首先心要静,切忌烦躁,不妨慢慢动笔,先听听电台里播的小说、电影录音,还可以听听电视剧,或许对你有帮助。眼睛看不见没关系,但心要亮,不然就照不见前面的路,到处乱撞。”董景成听了陷入沉思,觉得妻子的话富有哲理,便照她说的做,渐渐入了巷。

    这天容芝下班回家,一言不发。董景成感到奇怪,问:“容芝,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遇上不顺心的事了?”他从来没这样关心过她,使她万分感动,禁不住抽抽噎噎哭了起来。董景成是个聪明人,马上问:“是不是有男人欺侮你了?”

    这一问,顿使她放声大哭起来。他气得咬牙切齿,霍地站起身:“走——带我去见那个人,看我怎么教训他?”

    见他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容芝反而安静下来,止住了哭:“我已经辞职了,明天就到一家外国公司去应聘。”董景成拳头攥得咯咯响,牙齿咬得嘴唇出了血:“哼,便宜了这畜牲!不然我就是咬,也要咬下他一块肉来!”这晚他失眠了,拳头“咚咚”地捶着床。容芝也一直没睡着觉,劝慰她说:“你也不用生这么大的气,伤了身子不值得。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你这样坚持下去,总有成功的一天。”他唉声叹气:“我枉为是个男人,枉为是个男人哪!”

    容芝被一家法国公司聘用了,月薪一万五千块。她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全身心地付出。董景成的心情也比过去好多了,最使他高兴的是他的两首诗在一本刊物上发表了,稿费虽只几十块钱,但证明他成功了!

    半年以后容芝被提为经理助理,工作更忙了,常很晚下班。董景成很体谅她,

    买了一些面包饼干放在家里,饿了就填进肚子。后来他让菜场送来净菜,竟学会了自己做!当容芝吃着丈夫做的热腾腾饭菜时,哽咽了:“景成,你、你太不容易了!”“我为你做得太少了。”他动情地说,“我听广播里说,有位盲人还学会打围巾。我想为你也打一条,给你挡挡风寒。”

    这一天容芝下班回家又没了声音!董景成心猛地一跳,想她别又遇上了色狼?便耐着性子问:“容芝,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遇上了不顺心的事了?”她真呜呜咽咽哭了!这下他火冒三丈:“我可不管他是老外不老外,走——找他算账去!”她打落他的手:“不是的——是经理要我去国外考察,可我怎么好离开你呢?”“怎么离不开?你白天不在家我还不是一个人过?”“可这不是去一天两天,万一有个三长两```````”“死了也没关系!”他发了极,“我不能拖你的后腿,毁了你的前程!你走,明天就走,不然我就跟你离婚!”但容芝还是没有答应他。

    第二天,董景成叫了一辆出租车真去了民政局!民政局干部听了他的叙述

    不禁笑了起来:“像你这样理由要求离婚,我可是头一回遇见。我很感动,你们是模范夫妻哪!你先回去吧,让我去找你爱人谈谈,保证叫她放心去国外。”董景成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道谢。

    那干部去了那家法国公司,找容芝谈了。“什么,他真要离婚?这头犟牛!”

    她吃了一惊。。“难道你真没其他法子了吗?譬如请个保姆。”“同志,你不晓得他的脾气,你知道有多少保姆被他骂走了?连他妈也惧他三分,只有我能够压得住他,除了我这世界上怕没第二个人。”

    这时公司经理罗尔有事来找容芝,那干部趁机把这事跟他说了。罗尔大为震惊:“什么,他先生是位盲人?”原来容芝接受以前的教训没把丈夫的事告诉经理。罗尔歉疚地说:“作为公司经理,我太不关心手下的员工了,尤其像傅容芝这样优秀的员工。”他对那位干部说:“你放心,这事情我会妥善安排的。离婚是决不可以的!”

    下班时候,罗尔找到了容芝:“傅小姐,今天我想到你家中去作客,我想你不会不欢迎吧?”他这么说,容芝只得带他去了。他一进们便捷步上前,亲切地握住董景成的手:“董先生,您好!首先向你道歉,我到今天才来看望你。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是犯了官僚主义。”他风趣的话一下使屋里的气氛变得轻松

    起来。“我很敬佩,你们是对患难恩爱的夫妻。我跟总公司商量后,决定邀请董先生一起去法国,并请到我家里去作客。”这太出乎他们夫妇意料了!他们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含着眼泪说:“谢谢,谢谢!”

    他们到了法国,首先去了罗尔先生家的农庄,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太太竟也是一位盲人!罗尔先生介绍说:“我太太是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双眼失明了。你们中国人不是有句话——糟糠之妻不可弃吗?我也没有遗弃她。”他们夫妇都敬佩之极,同时翘起了大姆指。罗尔对容芝说:“傅小姐,我太太的眼睛是不可能复明了,但你先生的眼睛还有复明的希望,你何不趁此考察的机会,陪你先生请眼科专家诊治一下?”“谢谢,谢谢!您想得真周到。”容芝万分感激说。

    二十天的考察结束了,他们和罗尔先生一起回了上海。不久,傅容芝被提为公司的副经理。喜事不断,董景成写的一篇小说发表了!夫妻俩沉浸在成功的欢乐中。

    很快炎热的夏天到了。一个星期天,傅容芝在厨房忙着,董景成在房里写作。

    天突然变了,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一会儿刮起一阵狂风。“景成,天要下雨了,你快把窗子关了。”容芝大声关照丈夫。“嗳!”他答应一声摸索着走去关窗。这时一道闪电像利剑划破长空,随即一个响雷下来,“咕隆隆咚!”震得地都动。景成正关着窗,身子一震,只觉得眼前一亮!

    “容芝!容芝!“他大喊大叫。容芝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慌忙过来:”怎么了?怎么了?”“我、我看见窗、窗户了!”他激动得说话结巴。“真、真的?”她不敢相信。“是、是的。”他指着说;“那、那不是?”容芝举起手问:“你看这是什么?”“你的手啊。”“是左手还是右手?”“右手!”他肯定地说。她还不敢相信,举起三个手指:“你说这是几个手指?”“三个!”他响亮地回答。“景成,你的眼睛真的复明了!景成——呜``````”她一把抱住他止不住哭了起来,这是喜悦的眼泪。“容芝!”他扶住她的双肩:“让我好好看看你。我已经许多年没看见你了。这些年让你为我吃了那少苦啊!”

    她把这天大的喜讯打电话告诉了罗尔先生。他向她庆贺说:“恭喜你,看来我们不虚这次法国之行。傅小姐,你们还来得及,可得抓紧了!”容芝一下没反应过来:“什么来得及呀?”“生孩子呀!”她脸一下红到耳根子。董景成问:“罗尔先生说什么?”“他要我们时间抓紧生孩子!”他脸也红了:“他说得对,我们是要抓紧。”夫妻俩紧紧相拥。

    现在人们看到他们手挽手在花圃旁散步,他丈夫没戴墨镜,一双眼睛非常明亮且有神,再也听不到他喝斥妻子的声音,而是甜言蜜语,笑声朗朗。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一位老作家的小说一定精彩可读!作品贴近生活,就是大家身边的事,亲切感人,回味无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