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十三(2)
他倒是吃“葡萄”吃饱了。我哪里去吃饭啊,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像自行车没了气一样,瘪瘪的。
采访的最后一站是丛屯儿,丛书记家的那个屯儿,就在我怀疑饿得能不能骑得了自行车的当儿,丛书记来了,就是找我们到他家吃饭的。说:“你嫂子都等有两个小时了,还一个劲儿的要看看惜梅的小模样,听人家说长得可漂亮了,大眼睛,双眼皮,柳叶眉,樱桃口,一米六五的个头,鼓鼻鼓脸,杨柳细腰,干净、利索,能干。”
我哈哈大笑,说:“丛书记,你说平书呢呀?没看看我都什么样子了,风吹雨淋的,都快成老太太了。”
人家欧阳玉珊又有了“葡萄”,又有了“金子”,硬说不饿;我不行了,丛书记只说了一声,我马上实话实说:“丛书记,我们晌午饭还没吃呢呀!”
“到家了,怎么还外道呢?没吃怎么不回咱家吃去呀?”丛书记嗔怪地说:“不是自个找的挨饿吗?”
我还是有心思开玩笑,手指着欧阳玉珊说:“他不能饿了,你看不是都装满兜子了吗?吃的吃了,这又拿的拿了。”
“那能当饿吗?”丛书记认真地说。
丛书记家的饭还真有些档次,亮黄的苞米面大饼子,炖的鲫鱼,炒的鸡蛋,我们进屋,嫂妇人又拍的黄瓜,说让我们和老丛喝两盅。
我与玉珊都说:“不会喝,不会喝,谢嫂子了。”
我是湖滨大队的干部,当然和丛书记很熟了,虽不喝酒,嗑还没少唠。
丛书记说:“这是块风水宝地,三十年前湖中心有两只神蜡,后来有一个拉骆驼的南方蛮子,会看风水,不知他用什么法术,把两只蜡憋走一只,就在他离开这天的当晚,神蜡就只剩一只了。”
“前几年勃勃屯打井,还在地下挖出一只石刻的大蜡呢,”丛书记接下去又说:“在地底下很深的地方,不知那只石蜡和那么多年来在湖心里的神蜡有没有关系。”
丛书记还讲了这里的风水好,出过多少干部,出过多少老师,
180
多少大校长,也就是中心校长等等。
别看没喝酒,这话比酒还醉人,把我都听迷糊了,一抬头看北墙上的大挂钟,已经十点二十分了,我急得“哎呀”了一声。
丛书记说:“急啥呀?坐地就没想让你们走,怎么也得住下。方
便,三间房,两铺大炕。打滚儿睡都睡下了。”
我急得猴儿似的,什么睡不睡下呀,怎么我也得回家。
玉珊也强调:“不行,不能住,我回去还得整理,得抓紧写出来呀,元旦是不赶趟了,春节怎么也得脱稿。”
丛书记一看实在留不住,也就别耽误时间了。往出送我们时说了一句:“编的节目里可别忘了我呀,我也看看我自己是个什么样。”
“行,行。”欧阳连忙答应。并开玩笑地说:“哪能忘了党呢。”
丛屯儿东就是回公社的大道,一直通公社门前的东西公路,道东是海青朱,那就是羊角营子地界了。
这天晚是西北风,足有三至五级,虽没扬雪花,但唰唰一个劲儿地刮鼻子、刮脸。玉珊骑到我前面说:“多少也能给你挡点儿风。”
十多分钟功夫就到公社,一路无话,已经十一点半左右了。
我说太晚了,玉珊说:“到屋再说吧。”
说话间,到了文化站,玉珊上前开门,见锁将军把门,就小声叨咕:“这俩小子又都回家了?”随后掏出钥匙把门打开。
我俩进屋时他说:“忘了,今晚该我值班啊。”随后又说:“尹子、小王这两个小子也没替我一会儿。”
我们坐下,玉珊拿过暖水瓶,倒上一杯水,递给我说:“你先喝,暖和暖和。”
“我不渴,送我回家吧。”
玉珊还没有回答,猛然发现电话机听筒下,压着一张十六开大白纸,上面用毛笔写着两行大字:“今晚十二点前接辽宁省岫岩县海洋岛李大妈电话。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欧阳“啊”了一声。告诉我:“这是尹子给我留的条。”说着,他又把那张留言条拿到我眼前,我哪顾得上看。他就说:“岫岩李大
181
妈是我当兵那暂,在海洋岛驻防时的老房东,待我可好啦,每次探家,老人家都事先给我准备很多海参、海蜇、螃蟹、大虾什么的,还给我拿过鲍鱼呢。”
我没心思听他讲这些故事。
见我不吱声,他又接下去说:“老人家对我像他亲儿子似的,非让我认老人家干妈。”又自言自语一句:“什么干妈亲妈的,处好了不也一样亲近吗。”
我着急也没用,自己不敢走,眼见他不接完电话也不能送我啊!这可怎么办啊?这个节骨眼儿,我也不能让人家出去送啊,这就没办法啦,急死了,只能等啦。
现在,什么心思都没有了,只能是眼睛死盯着对面墙上的大挂钟,耳朵有时幻听幻觉似的听着电话。
风在窗外的每一声呼啸,我心都一动,盼望着这就是电话的铃声。
欧阳也是急得抓耳挠腮,在地上走来走去。
我们等啊等,等啊等。十一点四十分、十一点五十分,到十二点时,就像电话机里要走出一位贵客一样,欧阳走到电话机前,我也把座椅挪到电话机旁,等,等候动静。
十二点已经过去了一分钟,欧阳玉珊眼睛不错眼珠地看,耳朵全神贯注地听,不敢动弹电话听筒,只能把身子向前倾斜,头低向电话机,一会儿左耳贴向听筒,一会儿又把右耳贴向电话听筒,这样反复了两三个回合,才直起腰来说了句:“不行”,从桌子上重新拿起那张纸。又仔细地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念了一遍,还用手指点了点,“哼”了一声。
这样又持续了有十多分钟,说:“惜梅,你先趴桌子睡一会吧,我等。”
我摇摇头,没有吱声。
时钟已到十二点二十分,电话还没动静。我的心都要碎了,但只能故作镇静。
182
十二点三十分的时候,我突然眼睛一亮,精神起来了,说:“咋不给李大妈打过去呢?”
“我的惜梅呀,李大妈哪有电话呀!每次她都到电话亭去打,”
我说:“你往电话亭里打试试。”
欧阳玉珊说:“谁能记电话亭的电话号码呀?再说,就是你打过去,谁能去给你找啊,又谁知到哪里去找啊?”
先前很紧张,急得不像个样儿,这一番交流,忘了,放开了,百米赛跑,变成马拉松了。
见此形势,我就说:“豁出来了,自己回家!”
他说:“这个点儿了,还咋回去呀?不如你就拿两把椅子,接起来,躺下睡吧;我在我的座位上,打个盹儿,醒来还得写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别想别的了,只能了。
我没有“拿两把椅子”,只在我现在的位置上原地没动;他离开了电话机,回到了他原来的位置上。
我闭上眼,心却嘭嘭直跳,不知是紧张啊,还是轻松。偷偷地溜他一眼,见他身子后仰,两腿伸直,两手放在了肚子上,也闭上了眼睛。
外面的风声停息了,屋子里也死一般的静。
夜深了,已经是一九七一年的十二月十七日,农历辛亥十月三十儿。大雪的节气已经过去了九天,“小雪江插上,大雪地封严”,到“冬至不行船”的日子,已不到六天了,眼下就要数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这天也非常地冷。
“怎么还没生炉子呢?”我意识到,这是对温暖的渴望。
其实,我俩谁也没能入睡,现在明白过来了,这哪是睡觉的环境啊?
我在想,屋里明晃晃地开着灯,一男一女,又午夜时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造势呢吗?的确也在想:有了的事,无人知晓,它到很平静;给人以错觉,本来没有的事,反倒说不清楚,惹出很多麻烦。
想到这里,看他已经闭上了眼睛,就悄手蹑脚地走到房门左侧,
183
灯的开关近前,右手放在电源开关上,思忖良久,又轻轻地回眸看了看欧阳玉珊,不料却意外地发现,我的一切,甚至包括心理活动都在他的目光里。
我像偷了人家东西被发现了一样,浑身发软得如一滩烂泥,跑也跑不了,溜也溜不掉。
这时,见他打了一个让我按下的手势。我就像被抓了又被释放了的小偷儿一样,心里“唰啦”一下子轻松了。像似“他的手按下了我的手,我的手按下了电源开关”,刹那间,我深深地感觉到,屋子里唰地一下子一片漆黑,一切比死还寂静,直至屋子以外,直至天地间,万籁无声。
在回返我的位置时,不知不觉地走近了他的身边。
这时,我嗅到了一股生猛的男子汉气味,听到了呼呼粗犷的喘息声,感觉到了透过旧军装,穿过军大衣前襟的一颗男人的心,在嘭嘭地跳动。
这是走进了雷区,一动也不敢动,但又像围在了火炉旁,顿时驱除了我一身,包括心中的寒冷。
我温暖着,乖乖地接受着一双热乎乎大手地抚摸,浑身瘫软,又微微颤抖。香腮几经湿润,胸肌一次次饱尝着轻轻地温柔,樱唇吸吮着爱的甘甜,像禾苗,沐浴着阳光雨露,沙漠里久经干渴的骆驼,找到了甘泉与绿洲。
屋内数以万度的寂静,比寂静还寂静,我屏住呼吸,也感觉到他把呼吸的频率压得低了又低,仿佛一粒灰尘、一滴空气的一着一落都要发出巨大的响声。
这是一个非乎寻常的夜,我经受了幸福中的痛苦,同时也趟过爱河,浸泡着痛苦中的幸福。
我只算是初涉事端,不知人生的幸福与痛苦究竟有多深,究竟有多远,如果二者是比翼连枝,我愿把人生分给各半,愿与这种幸福朝夕相处;愿与这种痛苦浪迹天涯到永远。
我必须早早地离开文化站,但到哪里去?这次不能再那么早去
184
俱乐部了,我选择了旅游加晨练。
五点,我对玉珊说:“我得走。”
“到哪去?”他问。
“回家。”
“那怎么行”?他制止。
“我到湖滨去。”
“怎么说?”他问。
“晨练。”
他点了点头又问:“早饭呢?”
我摇了摇头。他说:“八点半在俱乐部,我有安排,”又强调一遍:“八点半,在俱乐部,”他把“俱……乐……部……”拉得长长的。
我推开文化站外门,他要跟出来送,我回头用双手推住了他。
骑上自行车时,见东方已破晓,地平线是金色的,一眼望去金光闪闪,光芒四射,根根金色的锋芒,直刺那一堆堆玫瑰色的火烧云,在这数九隆冬的清晨,虽暖不到我的身躯,但我的心却很惬意。
走出二百米,正是往湖滨去的拐点,我情不自禁地从自行车上下来,回头再看一眼文化站,这时从俱乐部错北一点方向,一轮红日喷薄欲出,一秒一秒,冉冉升起,与俱乐部、文化站,三点成一线。
我默默祈祷,愿我们的俱乐部,愿欧阳的文化站,像这初升的太阳,给大地带来生机,给宇宙带来光明,也祝愿欧阳玉珊前程似锦, 顺利成长,将来一定像这太阳,日照中天。
下坎儿到湖滨,沿草原里沙石小路,直奔波罗湖。明知没有什么新看点,也明知此来不是为了看什么,是躲,是熬时间。
按季节,湖面已该冻死,但看上去,还像似冰水参半。已经七点多了,又天气晴好,湖面的一些禽鸟,也已大肆活动。
野鸭是低空飞行,很少到湖面,常常在湖边转来转去。这个季节虽不产蛋,但也见得上总是一雄一雌,相离相望。
海鸥,当地人称打鱼郎,成群的在湖面上空,一声声尖叫。
湖边的水草早已枯黄,在寒冷的西北风里,显得低调凄凉。
185
这时我看见了晨曦射向湖面,瞬间变成了阳光,照亮西面的五台山,但已经没有了满目青山的景象,众多杨柳枝干裸露,在寒风下是那么萧条、凄楚、悲凉。
一条条山沟,远远望去,也显得是那样冷清、颓废、空荡。
我几次看了又看不常看的腕表,今天,指针走得格外慢。我计算着,十分钟的路程,就打二十分,八点回返,到俱乐部还不到八点半,没到上班时间。
不,要早一点,因玉珊说安排早饭。……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玉珊?“对不起,昨晚耽误你的时间了。”
我想,这个点儿他是否还在梦乡,但愿梦里和我在一起。昨晚他也没睡好,让他在我走后的五点至七点,不!让他睡到七点半。嗨,少了一句嘱咐,我出房门时应给他下道命令,“给我睡到八点!”
我胡思乱想着,难挨的时间已快到八点了。还是玉珊,他这时或许已经起床,洗漱完毕,或走出房门,去大食堂,不!让他再晚走十分钟,我骑车回返,能恰好蹬到去大食堂的路口,与他见面。
想到这,把车子调过头来,一边骑车上行,一边一遍遍地看表。
上行的路,费力又费时间,我注意着速度,蹬的脚飞轮嘎嘎直响。计算着,告诫着,提醒着,赶早不赶晚。
真的提前到了,大不了停下来,站在路口等一会儿就是了。
八点十分我就到了路口,比预计能早三五分钟,他没有到,我想他是不是又在等海洋岛李大妈的电话啊,等,再等十分钟。
我不能直愣愣地矗在路口啊,得找点儿说法啊。
把自行车骑到我家的方向,又调回头,是从家来上班的样子。
我不错眼珠的盯着那路口,推着自行车慢慢地挪动着,等见了玉珊的影儿,再骑上去也赶趟。
已经八点二十五分了,还不见他的踪影,我着急了,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正想着,见他从他家的方向出来了,我一愣,马上明白过来,赶紧向上迎了一下。
186
他看见了我,打了个手势,意思是让我前走。
临近吉祥苑大门,回头看他先奔文化站,眼见在门前暸了眼腕表,没进门就调头奔俱乐部来了。
我先到的俱乐部,进宿舍,到自己的铺位坐下,见已有杨素琴、兰亚新比我早,互相说了话,不一会,人们已陆续到了一大半。
这时苏连长拎个包找我:“杨惜梅,早晨在家没吃饭啊?这是你家给你送来的。”
我一听就明白,这是玉珊回家给我拿来的,就连忙接过来说:“哎!谢连长。”话没敢多说,怕说出破绽来。
我打开热乎乎的包裹,见里面是饭盒,饭盒分两层,一层是菜盒,菜盒又中间有隔,今天的菜是一隔扒茄子,一隔烧豆角,下层是香喷喷的大米饭。
这个年月办置这么一套饭菜可不容易,特别是大米饭,那太难了。我还没吃,早就香到心里了。想“玉珊啊,玉珊,你咋就不怕麻烦?”按此,他今早也得五点多就往家返了。
我吃了一半,当然地留给他一大半。中午,我以同样的包装方式,送到文化站,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回到俱乐部后乘机告诉了他。
我曾经想过,什么时候能大大方方地,两人围在一张桌上,有说有笑,尽情地吃,尽情地喝呢?
187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采访的最后一站是丛屯儿,丛书记家的那个屯儿,就在我怀疑饿得能不能骑得了自行车的当儿,丛书记来了,就是找我们到他家吃饭的。说:“你嫂子都等有两个小时了,还一个劲儿的要看看惜梅的小模样,听人家说长得可漂亮了,大眼睛,双眼皮,柳叶眉,樱桃口,一米六五的个头,鼓鼻鼓脸,杨柳细腰,干净、利索,能干。”
我哈哈大笑,说:“丛书记,你说平书呢呀?没看看我都什么样子了,风吹雨淋的,都快成老太太了。”
人家欧阳玉珊又有了“葡萄”,又有了“金子”,硬说不饿;我不行了,丛书记只说了一声,我马上实话实说:“丛书记,我们晌午饭还没吃呢呀!”
“到家了,怎么还外道呢?没吃怎么不回咱家吃去呀?”丛书记嗔怪地说:“不是自个找的挨饿吗?”
我还是有心思开玩笑,手指着欧阳玉珊说:“他不能饿了,你看不是都装满兜子了吗?吃的吃了,这又拿的拿了。”
“那能当饿吗?”丛书记认真地说。
丛书记家的饭还真有些档次,亮黄的苞米面大饼子,炖的鲫鱼,炒的鸡蛋,我们进屋,嫂妇人又拍的黄瓜,说让我们和老丛喝两盅。
我与玉珊都说:“不会喝,不会喝,谢嫂子了。”
我是湖滨大队的干部,当然和丛书记很熟了,虽不喝酒,嗑还没少唠。
丛书记说:“这是块风水宝地,三十年前湖中心有两只神蜡,后来有一个拉骆驼的南方蛮子,会看风水,不知他用什么法术,把两只蜡憋走一只,就在他离开这天的当晚,神蜡就只剩一只了。”
“前几年勃勃屯打井,还在地下挖出一只石刻的大蜡呢,”丛书记接下去又说:“在地底下很深的地方,不知那只石蜡和那么多年来在湖心里的神蜡有没有关系。”
丛书记还讲了这里的风水好,出过多少干部,出过多少老师,
180
多少大校长,也就是中心校长等等。
别看没喝酒,这话比酒还醉人,把我都听迷糊了,一抬头看北墙上的大挂钟,已经十点二十分了,我急得“哎呀”了一声。
丛书记说:“急啥呀?坐地就没想让你们走,怎么也得住下。方
便,三间房,两铺大炕。打滚儿睡都睡下了。”
我急得猴儿似的,什么睡不睡下呀,怎么我也得回家。
玉珊也强调:“不行,不能住,我回去还得整理,得抓紧写出来呀,元旦是不赶趟了,春节怎么也得脱稿。”
丛书记一看实在留不住,也就别耽误时间了。往出送我们时说了一句:“编的节目里可别忘了我呀,我也看看我自己是个什么样。”
“行,行。”欧阳连忙答应。并开玩笑地说:“哪能忘了党呢。”
丛屯儿东就是回公社的大道,一直通公社门前的东西公路,道东是海青朱,那就是羊角营子地界了。
这天晚是西北风,足有三至五级,虽没扬雪花,但唰唰一个劲儿地刮鼻子、刮脸。玉珊骑到我前面说:“多少也能给你挡点儿风。”
十多分钟功夫就到公社,一路无话,已经十一点半左右了。
我说太晚了,玉珊说:“到屋再说吧。”
说话间,到了文化站,玉珊上前开门,见锁将军把门,就小声叨咕:“这俩小子又都回家了?”随后掏出钥匙把门打开。
我俩进屋时他说:“忘了,今晚该我值班啊。”随后又说:“尹子、小王这两个小子也没替我一会儿。”
我们坐下,玉珊拿过暖水瓶,倒上一杯水,递给我说:“你先喝,暖和暖和。”
“我不渴,送我回家吧。”
玉珊还没有回答,猛然发现电话机听筒下,压着一张十六开大白纸,上面用毛笔写着两行大字:“今晚十二点前接辽宁省岫岩县海洋岛李大妈电话。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欧阳“啊”了一声。告诉我:“这是尹子给我留的条。”说着,他又把那张留言条拿到我眼前,我哪顾得上看。他就说:“岫岩李大
181
妈是我当兵那暂,在海洋岛驻防时的老房东,待我可好啦,每次探家,老人家都事先给我准备很多海参、海蜇、螃蟹、大虾什么的,还给我拿过鲍鱼呢。”
我没心思听他讲这些故事。
见我不吱声,他又接下去说:“老人家对我像他亲儿子似的,非让我认老人家干妈。”又自言自语一句:“什么干妈亲妈的,处好了不也一样亲近吗。”
我着急也没用,自己不敢走,眼见他不接完电话也不能送我啊!这可怎么办啊?这个节骨眼儿,我也不能让人家出去送啊,这就没办法啦,急死了,只能等啦。
现在,什么心思都没有了,只能是眼睛死盯着对面墙上的大挂钟,耳朵有时幻听幻觉似的听着电话。
风在窗外的每一声呼啸,我心都一动,盼望着这就是电话的铃声。
欧阳也是急得抓耳挠腮,在地上走来走去。
我们等啊等,等啊等。十一点四十分、十一点五十分,到十二点时,就像电话机里要走出一位贵客一样,欧阳走到电话机前,我也把座椅挪到电话机旁,等,等候动静。
十二点已经过去了一分钟,欧阳玉珊眼睛不错眼珠地看,耳朵全神贯注地听,不敢动弹电话听筒,只能把身子向前倾斜,头低向电话机,一会儿左耳贴向听筒,一会儿又把右耳贴向电话听筒,这样反复了两三个回合,才直起腰来说了句:“不行”,从桌子上重新拿起那张纸。又仔细地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念了一遍,还用手指点了点,“哼”了一声。
这样又持续了有十多分钟,说:“惜梅,你先趴桌子睡一会吧,我等。”
我摇摇头,没有吱声。
时钟已到十二点二十分,电话还没动静。我的心都要碎了,但只能故作镇静。
182
十二点三十分的时候,我突然眼睛一亮,精神起来了,说:“咋不给李大妈打过去呢?”
“我的惜梅呀,李大妈哪有电话呀!每次她都到电话亭去打,”
我说:“你往电话亭里打试试。”
欧阳玉珊说:“谁能记电话亭的电话号码呀?再说,就是你打过去,谁能去给你找啊,又谁知到哪里去找啊?”
先前很紧张,急得不像个样儿,这一番交流,忘了,放开了,百米赛跑,变成马拉松了。
见此形势,我就说:“豁出来了,自己回家!”
他说:“这个点儿了,还咋回去呀?不如你就拿两把椅子,接起来,躺下睡吧;我在我的座位上,打个盹儿,醒来还得写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别想别的了,只能了。
我没有“拿两把椅子”,只在我现在的位置上原地没动;他离开了电话机,回到了他原来的位置上。
我闭上眼,心却嘭嘭直跳,不知是紧张啊,还是轻松。偷偷地溜他一眼,见他身子后仰,两腿伸直,两手放在了肚子上,也闭上了眼睛。
外面的风声停息了,屋子里也死一般的静。
夜深了,已经是一九七一年的十二月十七日,农历辛亥十月三十儿。大雪的节气已经过去了九天,“小雪江插上,大雪地封严”,到“冬至不行船”的日子,已不到六天了,眼下就要数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这天也非常地冷。
“怎么还没生炉子呢?”我意识到,这是对温暖的渴望。
其实,我俩谁也没能入睡,现在明白过来了,这哪是睡觉的环境啊?
我在想,屋里明晃晃地开着灯,一男一女,又午夜时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造势呢吗?的确也在想:有了的事,无人知晓,它到很平静;给人以错觉,本来没有的事,反倒说不清楚,惹出很多麻烦。
想到这里,看他已经闭上了眼睛,就悄手蹑脚地走到房门左侧,
183
灯的开关近前,右手放在电源开关上,思忖良久,又轻轻地回眸看了看欧阳玉珊,不料却意外地发现,我的一切,甚至包括心理活动都在他的目光里。
我像偷了人家东西被发现了一样,浑身发软得如一滩烂泥,跑也跑不了,溜也溜不掉。
这时,见他打了一个让我按下的手势。我就像被抓了又被释放了的小偷儿一样,心里“唰啦”一下子轻松了。像似“他的手按下了我的手,我的手按下了电源开关”,刹那间,我深深地感觉到,屋子里唰地一下子一片漆黑,一切比死还寂静,直至屋子以外,直至天地间,万籁无声。
在回返我的位置时,不知不觉地走近了他的身边。
这时,我嗅到了一股生猛的男子汉气味,听到了呼呼粗犷的喘息声,感觉到了透过旧军装,穿过军大衣前襟的一颗男人的心,在嘭嘭地跳动。
这是走进了雷区,一动也不敢动,但又像围在了火炉旁,顿时驱除了我一身,包括心中的寒冷。
我温暖着,乖乖地接受着一双热乎乎大手地抚摸,浑身瘫软,又微微颤抖。香腮几经湿润,胸肌一次次饱尝着轻轻地温柔,樱唇吸吮着爱的甘甜,像禾苗,沐浴着阳光雨露,沙漠里久经干渴的骆驼,找到了甘泉与绿洲。
屋内数以万度的寂静,比寂静还寂静,我屏住呼吸,也感觉到他把呼吸的频率压得低了又低,仿佛一粒灰尘、一滴空气的一着一落都要发出巨大的响声。
这是一个非乎寻常的夜,我经受了幸福中的痛苦,同时也趟过爱河,浸泡着痛苦中的幸福。
我只算是初涉事端,不知人生的幸福与痛苦究竟有多深,究竟有多远,如果二者是比翼连枝,我愿把人生分给各半,愿与这种幸福朝夕相处;愿与这种痛苦浪迹天涯到永远。
我必须早早地离开文化站,但到哪里去?这次不能再那么早去
184
俱乐部了,我选择了旅游加晨练。
五点,我对玉珊说:“我得走。”
“到哪去?”他问。
“回家。”
“那怎么行”?他制止。
“我到湖滨去。”
“怎么说?”他问。
“晨练。”
他点了点头又问:“早饭呢?”
我摇了摇头。他说:“八点半在俱乐部,我有安排,”又强调一遍:“八点半,在俱乐部,”他把“俱……乐……部……”拉得长长的。
我推开文化站外门,他要跟出来送,我回头用双手推住了他。
骑上自行车时,见东方已破晓,地平线是金色的,一眼望去金光闪闪,光芒四射,根根金色的锋芒,直刺那一堆堆玫瑰色的火烧云,在这数九隆冬的清晨,虽暖不到我的身躯,但我的心却很惬意。
走出二百米,正是往湖滨去的拐点,我情不自禁地从自行车上下来,回头再看一眼文化站,这时从俱乐部错北一点方向,一轮红日喷薄欲出,一秒一秒,冉冉升起,与俱乐部、文化站,三点成一线。
我默默祈祷,愿我们的俱乐部,愿欧阳的文化站,像这初升的太阳,给大地带来生机,给宇宙带来光明,也祝愿欧阳玉珊前程似锦, 顺利成长,将来一定像这太阳,日照中天。
下坎儿到湖滨,沿草原里沙石小路,直奔波罗湖。明知没有什么新看点,也明知此来不是为了看什么,是躲,是熬时间。
按季节,湖面已该冻死,但看上去,还像似冰水参半。已经七点多了,又天气晴好,湖面的一些禽鸟,也已大肆活动。
野鸭是低空飞行,很少到湖面,常常在湖边转来转去。这个季节虽不产蛋,但也见得上总是一雄一雌,相离相望。
海鸥,当地人称打鱼郎,成群的在湖面上空,一声声尖叫。
湖边的水草早已枯黄,在寒冷的西北风里,显得低调凄凉。
185
这时我看见了晨曦射向湖面,瞬间变成了阳光,照亮西面的五台山,但已经没有了满目青山的景象,众多杨柳枝干裸露,在寒风下是那么萧条、凄楚、悲凉。
一条条山沟,远远望去,也显得是那样冷清、颓废、空荡。
我几次看了又看不常看的腕表,今天,指针走得格外慢。我计算着,十分钟的路程,就打二十分,八点回返,到俱乐部还不到八点半,没到上班时间。
不,要早一点,因玉珊说安排早饭。……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玉珊?“对不起,昨晚耽误你的时间了。”
我想,这个点儿他是否还在梦乡,但愿梦里和我在一起。昨晚他也没睡好,让他在我走后的五点至七点,不!让他睡到七点半。嗨,少了一句嘱咐,我出房门时应给他下道命令,“给我睡到八点!”
我胡思乱想着,难挨的时间已快到八点了。还是玉珊,他这时或许已经起床,洗漱完毕,或走出房门,去大食堂,不!让他再晚走十分钟,我骑车回返,能恰好蹬到去大食堂的路口,与他见面。
想到这,把车子调过头来,一边骑车上行,一边一遍遍地看表。
上行的路,费力又费时间,我注意着速度,蹬的脚飞轮嘎嘎直响。计算着,告诫着,提醒着,赶早不赶晚。
真的提前到了,大不了停下来,站在路口等一会儿就是了。
八点十分我就到了路口,比预计能早三五分钟,他没有到,我想他是不是又在等海洋岛李大妈的电话啊,等,再等十分钟。
我不能直愣愣地矗在路口啊,得找点儿说法啊。
把自行车骑到我家的方向,又调回头,是从家来上班的样子。
我不错眼珠的盯着那路口,推着自行车慢慢地挪动着,等见了玉珊的影儿,再骑上去也赶趟。
已经八点二十五分了,还不见他的踪影,我着急了,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正想着,见他从他家的方向出来了,我一愣,马上明白过来,赶紧向上迎了一下。
186
他看见了我,打了个手势,意思是让我前走。
临近吉祥苑大门,回头看他先奔文化站,眼见在门前暸了眼腕表,没进门就调头奔俱乐部来了。
我先到的俱乐部,进宿舍,到自己的铺位坐下,见已有杨素琴、兰亚新比我早,互相说了话,不一会,人们已陆续到了一大半。
这时苏连长拎个包找我:“杨惜梅,早晨在家没吃饭啊?这是你家给你送来的。”
我一听就明白,这是玉珊回家给我拿来的,就连忙接过来说:“哎!谢连长。”话没敢多说,怕说出破绽来。
我打开热乎乎的包裹,见里面是饭盒,饭盒分两层,一层是菜盒,菜盒又中间有隔,今天的菜是一隔扒茄子,一隔烧豆角,下层是香喷喷的大米饭。
这个年月办置这么一套饭菜可不容易,特别是大米饭,那太难了。我还没吃,早就香到心里了。想“玉珊啊,玉珊,你咋就不怕麻烦?”按此,他今早也得五点多就往家返了。
我吃了一半,当然地留给他一大半。中午,我以同样的包装方式,送到文化站,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回到俱乐部后乘机告诉了他。
我曾经想过,什么时候能大大方方地,两人围在一张桌上,有说有笑,尽情地吃,尽情地喝呢?
187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