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36
接丈夫的电话后,珺琳把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她意识到老公公的生命已处于弥留之际,因为德权从来没有毛毛草草与她通过话。珺琳忽然想起还要给儿子打电话,爷爷病危,晓明要赶回来的。她拨出了儿子电话,铃音响了一阵电话才接通。
“晓明啊!我是妈妈。小宝宝好吧?”珺琳没着急说给儿子说明事由。
“妈,宝宝挺好。一大早打电话,您和爸爸好吧?”手机里传来儿子的问候。
“晓明,多长时间没打电话了?还记得问我和爸爸!”
“妈,儿子工作忙吗!您又不是不知道。”
“就你干工作啊?”珺琳说叨着儿子。
“妈妈!咋现在老是多心啊!”
“谁多心了,啃老爸老妈时才打个电话,难道不是事实?”母子俩在电话里‘斗’了一阵嘴,珺琳才把爷爷病危的事告诉了儿子。她这样做也是为安慰儿子情绪,怕他慌慌张张就往家赶。
“晓明,你爷爷可能不行了,爸爸已经到奶奶家。”
“妈,爷爷不是说等着我们过春节吗,怎么突然不行了?”
“傻儿子,那是爷爷安慰你们的。”
“妈,您怎么还没去奶奶家?”
“我收拾一下,给你说声后也要过去。宝宝小,你把林萍安顿好,再赶过来吧!”
“妈,儿子知道,您告诉爸爸和奶奶,我坐飞机后天早晨就能到家,再见!”
“再见!”珺琳拿着手机愣了一会,才关了电话。千里之外的儿子啊!啥时候父母才不操心。她急忙把每个屋子扫视一边,下楼了。
姜广泰去世了,家族的老少爷们,婶子妯娌,亲戚友朋都来到李兰芝家里。一声声哭泣,带着亲人的伤痛与悲哀;一句句的问候,寄托着乡亲们的淳朴与真诚。德权与姊妹们守在灵堂里,虔诚地招呼着吊唁的人们。跪在德权一边的晓明见前来吊唁的客人一一离去,对父亲说:
“爸爸,爷爷在村里真有这么高的威望吗?”晓明望着络绎不绝来吊唁的人们,向父亲发出疑问。
“孩子,你想到了什么?”德权没有急于回答儿子疑问。
“爸爸,我想家里的父老乡亲来为爷爷送别,是不是你的面子啊?”
“孩子,你说的也对,但不完全是。爷爷一生勤俭持家,踏实做人,乡亲们才怀念他。”
“爸爸,你对爷爷怎么评价?”
“孩子!爷爷是我的父亲,爸爸只想让你懂得怎么做人就足够了。”
……
祁连村的乡亲们说姜广泰老人的丧葬仪式办的隆重红火,尤其德权给老父亲写得一篇祭文,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给参加葬礼的亲戚友朋与乡邻留下了深刻影响。马大嘴等一些老太婆流着眼泪听完了德权所念的祭文,低低的哀乐,孝男孝女们轻轻地哭声,把大家的心揪住了。姜广泰老人走了,好人哪!祁连村的乡亲们是这样评论的,质朴的哀思,是乡亲们真情地表露。德权眼泪鼻涕一起流,悲泣之声几乎使他读不出祭文的字音:
“爹爹的一生,普通平凡,踏实而又勤奋。困境与劳累中,他默默地吞咽着生活的辛酸苦水。
贫困的生活,磨练了他不畏艰难的性格。他一生没什么远大抱负理想,只为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与子女;78年的风云岁月, 面朝黄土背朝天,爹爹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沧桑面容上一条条皱纹,是爹爹尝尽人间艰辛的真实写照。如今,子女们都已成家立业,他却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一生用心血呵护的亲人。此时此刻,在老爹爹的灵堂,子女的悲伤只能用痛哭流泪来表达!
亲爱的老爹爹啊!您天性耿直坦荡,从来也学会不阿谀奉承,儿子记得,高中毕业后想去当兵,可就是搬不动爹爹给人说情;为这,儿子怨恨了爹爹好长时间,不过最终懂得如何做人。爹爹凭着坦白真实的一颗平常心,真诚对待乡邻,热情对待生活,唯独亏待了他和妈妈,因为他和妈妈在为子女活着。一想起这些,对爹爹大恩未报,儿子怎能不泪如泉涌。想想已经离去的老爹爹,为了子女,常常可以抛却一切,牺牲一切,甚至把自己的心挖出来都在所不惜。等到我们懂得的时候,最最疼爱子女的爹爹已经永远不在了。
岁月如水,人生如歌,老爹爹一生是好人,他活得清亮,走得恬静。他虽不曾拥有功名利碌,富贵荣华,却享受了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给子女们留下了无限的留恋与思念。给爹爹守灵的夜晚,儿子思绪不断;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感恩,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奈,爹爹的大爱永远留在心间。子女们在灵堂前哭泣,对爹爹的思念越来越深,越来越浓。爹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捧辛劳果,一把辛酸泪,处处都闪现着他勤劳的背影。如今,与爹爹阴阳相隔,子女们想尽孝,而老人家却悄然离去;苍天啊!如果说人真有灵魂,子女们就真诚为您祈祷吧!爹爹!您一路走好……”
人生一条路,千里连着家。从郁郁葱葱的南国赶来,送走爷爷,晓明感触颇深,尤其在爷爷灵堂与爸爸的一段对话,晓明铭记在心。生活之路无尽头,人生历程自己走,爷爷平凡,可留给他的子女们的德行,是他一辈子艰辛磨练的精华。晓明从爷爷和爸爸身上看到了姜家父辈们踏实、勤奋、敬老、爱幼的为人之道,这对他一生都享用不尽……
晓刚接到部队即将执行维和任务的命令后,先给慧慧打的电话。他告诉慧慧,最近有重要任务要去完成,原定的结婚时间已经不成。慧慧问什么任务这么紧急?晓刚说可能出国执行任务。慧慧在电话里哭了,好长时间,电话里只听到慧慧的哭泣声。但作为军人,晓刚必须无条件执行命令。他在电话里安慰道:“慧慧姐,我心里也难受啊!但你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你等着我。”晓刚告诉慧慧,还要和家里通话,他有些不舍地挂断电话。
那一晚,慧慧根本无法睡眠,她和晓刚走到今天,从亲情变为爱情,都因为他们这个特殊的家。德林爸爸对母亲的爱,对她的无私关怀,一直感动着她。慧慧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她与晓刚相爱,不是为了报恩,心灵的归宿,情感的寄托,这个家永远是她魂牵梦萦,绕记心头的向往。晓刚这一去,一年后才能回来,她心中的牵挂怎能放下?有了爱就会有痛,怎能舍得心爱的人离她到战火纷飞的地方,慧慧实在担心。夜光时钟上显示都凌晨2点了,她仍无一点睡意,静静的深夜,只听钟表分针嚓嚓地响着……
自从慧慧与晓刚的婚恋明确之后,德林与荞花终于安下心来。五一节,他们要为晓刚与慧慧举行婚礼。近一段时间,荞花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可把她忙坏了。慧慧都30出头了,做母亲的能不着急?为孩子们结婚的各项事宜都已准备充分。老两口就等着喝儿子女儿的喜酒了。夫妻俩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喜悦当中。
晚上,正和老伴一起看电视的德林刚端起水杯,桌上的手机响起。他拿起一看,电话是晓刚打来的,问父亲在什么地方?德林说在家看电视,晓刚让他到外面接电话。儿子打长途从来不这样,德林给荞花打个手势后走出屋子。
”晓刚,我已到外面,有啥重要事让我出来接电话?”
“爸爸,一月后,我要出国执行维和任务,与慧慧的婚礼可能得推迟。”
德林一愣:“晓刚,告诉慧慧没有?”
晓刚低低的声音: “我已经给她打电话了。”
……
德林与儿子通完电话,在自家院子里愣了大半天,他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呢?为孩子结婚的一切筹备工作都做好,亲戚朋友也都知道晓刚与慧慧最近要结婚,这可怎么对他们说?又如何给妻子做工作呢。德林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好似变得压抑起来,心里的那种失落,那种难受真是没法用语言表述。回到屋里后,他不敢把这事告诉坐在沙发里看电视的妻子,怕荞花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德林教了几十年学,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看来非得与德权夫妻商量不可了。
“老婆子,我有些胸闷,还想出去走走。”面对难以开口之事,德林只有选择说谎,他要给德权打电话。
“又在骗我吧?刚进门还要出去,安稳一些不成。”荞花起了疑心,前面谁打来的电话?
“骗你干啥,我就是感觉胸闷。”德林说着话就出了门,面对妻子的怀疑,他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与难过。
德林在外面与德权通话后,心情好了许多。德权的意思,慧慧直接到部队,在晓刚出国前,把婚事办了。德林思来想去,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可慧慧愿不愿意呢?这事只有靠荞花了,德林心情沉重地回到屋里。这几天,荞花多高兴啊,突然告诉她,德林心里实在不落忍。坐到沙发后,他长长出口气。荞花因为全神贯注地看电视剧,没有注意丈夫一会功夫发生的表情变化。德林好为难,但不向荞花说明是绝对不成的,他鼓足了勇气:“老伴啊!把电视关了,我有事要给你说。”德林说话极尽温和,现在只有稳住荞花,才能办后面的事情。
“说吧,啥事这么重要?”荞花在说话的瞬间就把电视关了,只要德林说事她从不敷衍。
“老婆子,我给你实说吧,刚才是晓刚打来的电话,部队有任务,孩子们的婚事可能得推迟 。”
荞花一听这话,呆呆地直望着德林,啥都没说,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下,她一直在期盼着孩子们的这一天啊!
德林见老伴泪流不断,心里犹如刀绞般难受,他拿起桌上的餐巾纸递到她手里,劝道:“你怎么糊涂了,晓刚是军人,能不服从命令吗?”他话虽这么说,声音早变得哽咽起来。
“我就是心里不好受啊!孩子年龄都大了,如何是好啊!”荞花长长叹口气,用德林给的纸巾擦着眼泪。
“我和德权商量过了,慧慧要没意见,就到部队把他们婚事办了。”
“这样能行吗?”
“这不和你商量吗!”德林又对荞花说:“慧慧的工作能做通吗?这么急促,怕她不同意。”
“慧慧同意了,部队行不?”荞花觉得女儿肯定没问题,她担心的是晓刚那边。
“那我们分头做工作吧!时间紧迫,千万再不能耽误。” 德林终于和荞花沟通了意见,心里轻松了许多。他准备明天给晓刚打电话,因为部队是否同意还是未知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晓明啊!我是妈妈。小宝宝好吧?”珺琳没着急说给儿子说明事由。
“妈,宝宝挺好。一大早打电话,您和爸爸好吧?”手机里传来儿子的问候。
“晓明,多长时间没打电话了?还记得问我和爸爸!”
“妈,儿子工作忙吗!您又不是不知道。”
“就你干工作啊?”珺琳说叨着儿子。
“妈妈!咋现在老是多心啊!”
“谁多心了,啃老爸老妈时才打个电话,难道不是事实?”母子俩在电话里‘斗’了一阵嘴,珺琳才把爷爷病危的事告诉了儿子。她这样做也是为安慰儿子情绪,怕他慌慌张张就往家赶。
“晓明,你爷爷可能不行了,爸爸已经到奶奶家。”
“妈,爷爷不是说等着我们过春节吗,怎么突然不行了?”
“傻儿子,那是爷爷安慰你们的。”
“妈,您怎么还没去奶奶家?”
“我收拾一下,给你说声后也要过去。宝宝小,你把林萍安顿好,再赶过来吧!”
“妈,儿子知道,您告诉爸爸和奶奶,我坐飞机后天早晨就能到家,再见!”
“再见!”珺琳拿着手机愣了一会,才关了电话。千里之外的儿子啊!啥时候父母才不操心。她急忙把每个屋子扫视一边,下楼了。
姜广泰去世了,家族的老少爷们,婶子妯娌,亲戚友朋都来到李兰芝家里。一声声哭泣,带着亲人的伤痛与悲哀;一句句的问候,寄托着乡亲们的淳朴与真诚。德权与姊妹们守在灵堂里,虔诚地招呼着吊唁的人们。跪在德权一边的晓明见前来吊唁的客人一一离去,对父亲说:
“爸爸,爷爷在村里真有这么高的威望吗?”晓明望着络绎不绝来吊唁的人们,向父亲发出疑问。
“孩子,你想到了什么?”德权没有急于回答儿子疑问。
“爸爸,我想家里的父老乡亲来为爷爷送别,是不是你的面子啊?”
“孩子,你说的也对,但不完全是。爷爷一生勤俭持家,踏实做人,乡亲们才怀念他。”
“爸爸,你对爷爷怎么评价?”
“孩子!爷爷是我的父亲,爸爸只想让你懂得怎么做人就足够了。”
……
祁连村的乡亲们说姜广泰老人的丧葬仪式办的隆重红火,尤其德权给老父亲写得一篇祭文,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给参加葬礼的亲戚友朋与乡邻留下了深刻影响。马大嘴等一些老太婆流着眼泪听完了德权所念的祭文,低低的哀乐,孝男孝女们轻轻地哭声,把大家的心揪住了。姜广泰老人走了,好人哪!祁连村的乡亲们是这样评论的,质朴的哀思,是乡亲们真情地表露。德权眼泪鼻涕一起流,悲泣之声几乎使他读不出祭文的字音:
“爹爹的一生,普通平凡,踏实而又勤奋。困境与劳累中,他默默地吞咽着生活的辛酸苦水。
贫困的生活,磨练了他不畏艰难的性格。他一生没什么远大抱负理想,只为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与子女;78年的风云岁月, 面朝黄土背朝天,爹爹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沧桑面容上一条条皱纹,是爹爹尝尽人间艰辛的真实写照。如今,子女们都已成家立业,他却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一生用心血呵护的亲人。此时此刻,在老爹爹的灵堂,子女的悲伤只能用痛哭流泪来表达!
亲爱的老爹爹啊!您天性耿直坦荡,从来也学会不阿谀奉承,儿子记得,高中毕业后想去当兵,可就是搬不动爹爹给人说情;为这,儿子怨恨了爹爹好长时间,不过最终懂得如何做人。爹爹凭着坦白真实的一颗平常心,真诚对待乡邻,热情对待生活,唯独亏待了他和妈妈,因为他和妈妈在为子女活着。一想起这些,对爹爹大恩未报,儿子怎能不泪如泉涌。想想已经离去的老爹爹,为了子女,常常可以抛却一切,牺牲一切,甚至把自己的心挖出来都在所不惜。等到我们懂得的时候,最最疼爱子女的爹爹已经永远不在了。
岁月如水,人生如歌,老爹爹一生是好人,他活得清亮,走得恬静。他虽不曾拥有功名利碌,富贵荣华,却享受了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给子女们留下了无限的留恋与思念。给爹爹守灵的夜晚,儿子思绪不断;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感恩,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奈,爹爹的大爱永远留在心间。子女们在灵堂前哭泣,对爹爹的思念越来越深,越来越浓。爹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捧辛劳果,一把辛酸泪,处处都闪现着他勤劳的背影。如今,与爹爹阴阳相隔,子女们想尽孝,而老人家却悄然离去;苍天啊!如果说人真有灵魂,子女们就真诚为您祈祷吧!爹爹!您一路走好……”
人生一条路,千里连着家。从郁郁葱葱的南国赶来,送走爷爷,晓明感触颇深,尤其在爷爷灵堂与爸爸的一段对话,晓明铭记在心。生活之路无尽头,人生历程自己走,爷爷平凡,可留给他的子女们的德行,是他一辈子艰辛磨练的精华。晓明从爷爷和爸爸身上看到了姜家父辈们踏实、勤奋、敬老、爱幼的为人之道,这对他一生都享用不尽……
晓刚接到部队即将执行维和任务的命令后,先给慧慧打的电话。他告诉慧慧,最近有重要任务要去完成,原定的结婚时间已经不成。慧慧问什么任务这么紧急?晓刚说可能出国执行任务。慧慧在电话里哭了,好长时间,电话里只听到慧慧的哭泣声。但作为军人,晓刚必须无条件执行命令。他在电话里安慰道:“慧慧姐,我心里也难受啊!但你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你等着我。”晓刚告诉慧慧,还要和家里通话,他有些不舍地挂断电话。
那一晚,慧慧根本无法睡眠,她和晓刚走到今天,从亲情变为爱情,都因为他们这个特殊的家。德林爸爸对母亲的爱,对她的无私关怀,一直感动着她。慧慧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她与晓刚相爱,不是为了报恩,心灵的归宿,情感的寄托,这个家永远是她魂牵梦萦,绕记心头的向往。晓刚这一去,一年后才能回来,她心中的牵挂怎能放下?有了爱就会有痛,怎能舍得心爱的人离她到战火纷飞的地方,慧慧实在担心。夜光时钟上显示都凌晨2点了,她仍无一点睡意,静静的深夜,只听钟表分针嚓嚓地响着……
自从慧慧与晓刚的婚恋明确之后,德林与荞花终于安下心来。五一节,他们要为晓刚与慧慧举行婚礼。近一段时间,荞花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可把她忙坏了。慧慧都30出头了,做母亲的能不着急?为孩子们结婚的各项事宜都已准备充分。老两口就等着喝儿子女儿的喜酒了。夫妻俩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喜悦当中。
晚上,正和老伴一起看电视的德林刚端起水杯,桌上的手机响起。他拿起一看,电话是晓刚打来的,问父亲在什么地方?德林说在家看电视,晓刚让他到外面接电话。儿子打长途从来不这样,德林给荞花打个手势后走出屋子。
”晓刚,我已到外面,有啥重要事让我出来接电话?”
“爸爸,一月后,我要出国执行维和任务,与慧慧的婚礼可能得推迟。”
德林一愣:“晓刚,告诉慧慧没有?”
晓刚低低的声音: “我已经给她打电话了。”
……
德林与儿子通完电话,在自家院子里愣了大半天,他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呢?为孩子结婚的一切筹备工作都做好,亲戚朋友也都知道晓刚与慧慧最近要结婚,这可怎么对他们说?又如何给妻子做工作呢。德林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好似变得压抑起来,心里的那种失落,那种难受真是没法用语言表述。回到屋里后,他不敢把这事告诉坐在沙发里看电视的妻子,怕荞花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德林教了几十年学,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看来非得与德权夫妻商量不可了。
“老婆子,我有些胸闷,还想出去走走。”面对难以开口之事,德林只有选择说谎,他要给德权打电话。
“又在骗我吧?刚进门还要出去,安稳一些不成。”荞花起了疑心,前面谁打来的电话?
“骗你干啥,我就是感觉胸闷。”德林说着话就出了门,面对妻子的怀疑,他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与难过。
德林在外面与德权通话后,心情好了许多。德权的意思,慧慧直接到部队,在晓刚出国前,把婚事办了。德林思来想去,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可慧慧愿不愿意呢?这事只有靠荞花了,德林心情沉重地回到屋里。这几天,荞花多高兴啊,突然告诉她,德林心里实在不落忍。坐到沙发后,他长长出口气。荞花因为全神贯注地看电视剧,没有注意丈夫一会功夫发生的表情变化。德林好为难,但不向荞花说明是绝对不成的,他鼓足了勇气:“老伴啊!把电视关了,我有事要给你说。”德林说话极尽温和,现在只有稳住荞花,才能办后面的事情。
“说吧,啥事这么重要?”荞花在说话的瞬间就把电视关了,只要德林说事她从不敷衍。
“老婆子,我给你实说吧,刚才是晓刚打来的电话,部队有任务,孩子们的婚事可能得推迟 。”
荞花一听这话,呆呆地直望着德林,啥都没说,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下,她一直在期盼着孩子们的这一天啊!
德林见老伴泪流不断,心里犹如刀绞般难受,他拿起桌上的餐巾纸递到她手里,劝道:“你怎么糊涂了,晓刚是军人,能不服从命令吗?”他话虽这么说,声音早变得哽咽起来。
“我就是心里不好受啊!孩子年龄都大了,如何是好啊!”荞花长长叹口气,用德林给的纸巾擦着眼泪。
“我和德权商量过了,慧慧要没意见,就到部队把他们婚事办了。”
“这样能行吗?”
“这不和你商量吗!”德林又对荞花说:“慧慧的工作能做通吗?这么急促,怕她不同意。”
“慧慧同意了,部队行不?”荞花觉得女儿肯定没问题,她担心的是晓刚那边。
“那我们分头做工作吧!时间紧迫,千万再不能耽误。” 德林终于和荞花沟通了意见,心里轻松了许多。他准备明天给晓刚打电话,因为部队是否同意还是未知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