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子和女

第1卷 21

    班车整整在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才进县城。身体虚弱的荞花因晕车,路途中吐了两次,德林扶着荞花走下车,住在了就近的一家小旅馆。

    第二天早上9点多钟,荞花进了县人民医院检查科,门外,德林揪心地等待着,门前也还有其他陪亲人看病的家属,大家都静悄悄地,祈祷着自己的亲人能够平平安安。医护人员“咣当、咣当”的进出门声音,始终伴随着家属们忐忑不安的心绪。

    过了一大会时间,荞花才走出胃镜检查室,德林立刻迎了上去:“荞花,医生怎么说?”

    “胃炎还有溃疡哩,医生说最好选择看中医慢慢治疗。”荞花平静地告诉丈夫

    “阿弥陀佛!现在我可放心了。”德林长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进胸膛。

    “我本就不想来医院,白白花了几百元钱,多可惜啊!”荞花遗憾地说道。

    “不来医院检查,怎么知道你得啥病?”看着为全家生活辛劳操持的妻子,总这样节俭,德林很感动,他动情地说道:“荞花,这些年你吃苦了!”

    “你说啥呢,只要有你,我吃点苦算啥。”病查清了,荞花也不再有负担,她望着丈夫温柔地笑笑。

    德林陪着荞花进县城看病的第二天,慧慧与晓刚都不愿去上学,姐弟俩说要陪着奶奶在家等待。万秀花知道孩子的心情,但德林与荞花什么时候回家,现在也说不准,遂劝孩子道:“听奶奶话,老天会保佑你们的妈妈没事,快快到学校学习,才是对妈妈的最好祝福。” 两个懂事的孩子听了奶奶的话,才有些不情愿地到学校去了。

    德林与荞花从县城医院看病回到家里,荞花把自己的病情给婆婆和孩子们作了说明,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慧慧,抱着母亲的那个亲热劲儿。妈妈是她永远的寄托于牵挂,慧慧心里话:如果没了妈妈,怎么在叔叔家生活啊!德林看着慧慧与母亲亲热,他心里清楚,慧慧特别依赖于母亲是因为心中还存疑虑。这只能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才能逐步消除孩子这种心理,他会用真诚的父爱让慧慧信任自己,信任这个家。作为妈妈,荞花也明女儿的这种心理,她推开围在自己身旁的慧慧,抿了一下鬓角的头发,说道:“孩子,你现在也懂事了,知道咱们家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吗?”

    慧慧红着脸点点头,又看看奶奶与继父,有些不好意思表白。

    “如果没有这样好的奶奶和爸爸,你还能继续上学读书吗?”

    “妈妈,你就不要再叨叨了,难道我不清楚吗?”慧慧有些难为地说母亲。

    “我们永远是最亲的一家人!” 晓刚突然激动地大声一句。

    “我知道,叔叔和奶奶对我最好!”慧慧也激动了。

    “怎么还叫叔叔啊!你这不懂事的孩子。”荞花略带责备的口气说着女儿,今天一定要慧慧叫德林一声爸爸。

    “妈妈,我改口还不成吗?”慧慧面对德林,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爸爸,您为我和妈妈弟弟辛苦了!”慧慧满含深情,向自己尊敬的继父鞠了一躬。

    慧慧听话的样儿,大家看着都乐了。德林感慨不已,谁说子女就是亲生的好,人间处处有真情,有关爱,有奉献,肯定有回报。奶奶万秀花与荞花都落泪了,她们都为有这样的父女亲情高兴啊。

    荞花的胃病经祁连村老中医一个多月的精心调治,基本痊愈,全家老小总算放下心来。

    光阴过得飞快,不几年时间,慧慧与晓刚都读到高中。晓刚比慧慧低两个年级,因为父母组建的新家庭,两个本来没血缘关系的孩子才成为姐姐弟弟。如今两个孩子都已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孩童时的两小无猜已经在他们身上慢慢隐去。小时候,他们之间偶尔会发生争吃争穿的矛盾,叫喊着各自父或母评理。现在两个孩子的心却靠得越来越近,尤其晓刚,处处想表现自己是男子汉,凡事都让着姐姐;慧慧则乖巧玲珑,善解人意,处处关心照顾晓刚。祁连村的乡邻们看着德林与荞花这一对阳刚帅气、如花似玉的子女,很是羡慕。也有人在背后指点鸳鸯谱,多么般配的一对啊!德林两口子真有福气。

    孩子一大,当然有了各自的隐私。慧慧内心感激德林爸爸,暗暗下决心一定不会让继父与母亲失望,她也常常记挂着晓刚。青春男孩爱冲动,有时难免父亲的批评,慧慧却总护着弟弟。晓刚很喜欢这位异父母姐姐,朦朦胧胧的情感使他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他总爱和慧慧一起说笑,谈论学校的趣事。孩子们如此亲近地交流,德林很是高兴,本想与荞花说说这种微妙的变化,又怕给荞花增加负担。当然,这也给德林带来了苦恼,这事处理不好,怕村里人说闲话,他总想找个机会与儿子谈谈。

    机会还真的来了,一个星期六的旁晚,回家吃过晚饭的两个孩子,心思想到了一处,同时提出去祁连村小学转一圈,并要求爸爸德林陪着。荞花有些好奇?隧道:“孩子们,你爸爸的学校有啥可看的,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领着妈妈和爸爸去大城市,那才有看头。”荞花笑咪咪地看着爷三又说:“老头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德林笑道:“孩子们到自己的母校看看,说明他们有心,这也是好事情嘛!” 他同意了两个孩子的要求。

    “好吧,你们愿去就去,我没工夫与你们理论。”荞花收拾着碗筷到厨房洗刷了。

    多少年了,祁连小学依旧,几乎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唯一就老师宿舍与教室空间栽种的两行松树,长粗了,长高了。德林与两个孩子在校园里慢慢散步转悠,有一阵时间,谁都没开口说话。德林看着一左一右的两个孩子,充满了欣慰。孩子们给家庭带来了生气,带来了欢乐。只要周末,家里总是欢声笑语。就连他老母亲也不再像过去愁眉苦脸。想到这里,德林不自觉地笑出声来。父亲突然发笑,慧慧与晓刚都感觉奇怪?

    “爸爸!想起啥事,看把您高兴成这样?”慧慧疑惑地问。

    “爸爸望着你们高兴,不觉就笑了。”德林一脸的幸福表情。

    “爸,慧慧姐就要和咱们分别,你也不说点什么?”晓刚想从父亲口里听听怎么说慧慧。

    “我也是这么想的,爸爸总要说点啥吧?”慧慧响应了晓刚的提议。

    “我就一个心愿,祝愿慧慧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因为你们都长大了,人生的机遇全靠自己把握。”德林望着两个孩子微微一笑,算是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爸爸,您说我与慧慧姐都有什么机遇啊?”晓刚放大了胆子,故意问道。

    “你说呢?”德林反问着儿子,转头看慧慧,发现她脸红了。遂又道:“我希望你向姐姐学习。”德林凭直觉,两个孩子间产生了一种情感,有些话他还真没法说出口……

    慧慧考入了省城师范大学,离报到只剩下4天时间。星期天的早晨,德林与荞花和女儿一同到县城,他们要为女儿购买上学使用的物品,买几件好一点的衣服。慧慧平时节俭,高中阶段,德林给她的钱从不乱花一分。孩子到省城读大学,要让她高高兴兴而去。在县城商贸大楼,他们先给慧慧买了一只大皮箱,两套衣服,一双运动鞋,还有其它零星用品。德林这么大方地出手花钱,荞花都有意见了:“德林,将就一点吧,不要太惯孩子。”

    德林玩笑道:“怎么,嫉妒了,怪我们结婚没给你买好衣服啊?”

    荞花嗔怪道:“老没出息,咱们的女儿,我嫉妒什么?”

    走在后面的慧慧耳听继父与母亲煽情的对话,幸福地笑了,她还从来没听见母亲与继父如此浪漫的说话。

    去大学报到的那天,慧慧起得很早,洗漱完之后,她帮母亲打满了水缸,又把屋里的桌椅凳子擦了一遍,还想帮母亲干点家务,被荞花劝住了。

    “慧慧,稍歇口气,一会儿吃了早饭,爸爸和晓刚还要送你哩。”

    “妈妈,女儿心里空落落的,真舍不得离开家啊!”慧慧动情地对母亲说。

    “你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妈妈也不放心,到了学校要照顾好自己。”荞花望着女儿,也是依依不舍的表情。从洗漱间出来的德林见母女俩仍在说着惜别的话语,对荞花玩笑道:“快让慧慧吃饭吧,你难道不想让女儿读大学了?”

    “晓刚还没起来呢,你催什么?”荞花嗔怪道。

    “谁说我没起来,早就听妈妈和慧慧姐唠叨呢!”晓刚总是爱开玩笑。

    吃过早饭后,班车到来的时间已差不多,晓刚帮慧慧拎着大包,慧慧则拉着皮箱,两人一前一后走出街门,德林与荞花紧随其后。乡村公路从他们家的门前通过,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说着话在路口等车,不一会儿时间,小山丘那边传来了班车的喇叭声,荞花一下不说话了,她像有些紧张的模样。

    “妈妈,你这又怎么了?女儿是去上大学吗!你难道不高兴啊?”慧慧摇着母亲肩膀,话虽这样说,可就要和亲人分别,她心里也不好受,毕竟第一次长时间离开。

    就在母女俩依依不舍的瞬间,班车已经停了下来,慧慧赶紧抱抱母亲,拎起皮箱与德林爸爸、晓刚上了车。她刚坐好位子,班车就启动了,慧慧从车窗里向后看,母亲用头巾擦眼睛,她眼里立刻涌出了泪水。

    晓刚与父亲把慧慧送到县城才上午9点多,他们还要赶到火车站,三人又紧接着上了一辆通往火车站的中巴,时间不大,车坐满了。票员点了一下车里的人数,请师傅开车。县城距火车站也就10公里的路程,靠窗户坐着的慧慧欣赏着路边的风景,忘记了与晓刚和德林爸爸说话。

    “慧慧姐,想什么呢?一句话也不说。”坐在旁边的晓刚问道。

    “我在想,和你一起上学这么多年,突然要离别,姐姐还真舍不得分开啊!”

    “真这么想啊?”晓刚被感动了,他就想听这句话。

    “当然这么想啊!难道你没感觉?”慧慧笑着对晓刚说。

    “那我在家天天想着你!”晓刚乐了。

    “你就知道嘴贫。”慧慧说这话时脸颊泛起红晕。

    ……

    从西边过来的火车正点到达,慧慧登上了这趟开往省城的列车,当列车慢慢启动时,慧慧面对车窗使劲挥着手,她看着日渐变老的德林爸爸,活泼帅气的弟弟晓刚,悄悄地哭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