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弦上说相思之卫惊鸿。 第七十三回:天苍苍·野茫茫(二)
残阳如血,草原冰雪初融,尸横遍野,远方的冷风吹来,掀起一阵凛冽的寒意,血腥味弥漫飘向远方。
此处刚历经一场战争,一场一边倒的战争。
数万匈奴军队遭遇卫城率领的薄军主力,行军这么久,终于探得敌踪,薄军将士的战意顿时被激荡。密集的箭雨朝匈奴军队射去,战马嘶鸣,战鼓轰隆,响彻草原。
首战大获全胜,将士们心情澎湃。然而领军之人扫视血色弥漫的战场,面色却凝重下来。
卫惊鸿策马到卫城身旁,低声问:“舅舅可是在担忧什么?”
卫城读懂了外甥眼中同样的情绪,只言简意赅吐出两个字:“不妙。”
明明是该欢庆的时刻,然而对着敌军的尸体,主将却说出这样的话来,顿时连另两名将军也沉下目光深思起来。
卫惊鸿将卫城心中所想一一道来:“这支匈奴军数目虽众多,然而应战能力却并不强大,我们能获胜乃是情理之中。”
极有可能,他们遇上的并非匈奴主力,而是一支偏师。如果当真如此,那么匈奴主力在何处?
这一次的战略由皇帝薄沐亲手制定,四位将军兵分四路深入草原,相互配合由卫城统制。而卫城在入兵草原后,为了搜寻敌军,又将自己率领的主力军队分三路作战,两股小兵力向左右两翼探索敌人踪迹,自己则坐镇大军,从中路推进。如今主力获胜,那么另外两路人马状况如何?草原茫茫,即便没能遇上匈奴军队,也会派军士来送行军报告,以保持联系。
而现在,毫无音讯。
最初的作战部署是前将军和右将军合为一部、宁襄郡太守率本部人马,若遇上匈奴小股骑兵,则直接歼灭,若遇上主力军,则坚守等待支援,同时其他两路迅速靠拢,进行会战。
想到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卫城不由忧心忡忡。然而在匈奴踪迹难寻的草原,在没有确定另外两路兵马确切位置的情况下盲目行军支援是最愚蠢的事,除了原地安营等消息或者退回塞内,别无选择。
半个时辰前还是落日通红,一弯浅月悬挂苍穹,眨眼间就冷风扑面,一股泥土的腥气蒸腾入鼻。草原的天气最是怪异,浓重的乌云凝在一处,汇聚一团,遮天蔽日,预示着暴雨的来临。
营帐外狂风大作,主将的大帐内,卫城的脸色也阴沉如墨。
“你想独自率八百骑兵去搜寻匈奴主力?”
卫惊鸿面色沉稳,一字一句都说得很肯定:“几万人的大军实在太缓重凝滞,战场上最重要的是抓住先机,在这儿等消息虽然最保险,却是最没有新意的战术。我们几万人马,匈奴人绝不会自己来送上门来,要想找到他们,只有轻兵快行,横跨草原。”
卫城神色凝重:“这是你刚刚才想到的,还是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心思?”
卫惊鸿看他表情,自知瞒不住,如实答道:“一开始就这么想了。舅舅……”他沉吟道,“你知道我的性子,兵书上的东西我都懂,可若要我一板一眼按着那个来,却是勉强。战场上从来没有固守的阵法,只有出其不意的杀敌策略。”
卫城撩起主帐帘子,望着风雨欲来的天色,有些恍惚:“你母亲将你交到我手上,原本是希望我能护你周全,不想……”
“我既上了战场,就没有顾虑自身得失的时候,”卫惊鸿打断他的话,“舅舅也是。”
卫城闻言收起心中飘渺思绪,恢复了先前杀敌的沉着,淡淡问:“八百人是否足够?”
卫惊鸿道:“兵贵神速,轻骑夜行,目标小战斗力强,八百足矣。”
主将的军令由传令官火速下达,很快地,八百精锐骑兵被挑选出来。浓云低垂,天地仿佛要合二为一,茫茫草原成了一方逼仄世界。
点完兵,卫惊鸿跪膝朝卫城行了个军礼后,跨上战马。
卫城看着一身铠甲的外甥,只交代了一句话:“记住,给我活着回来!”
卫惊鸿手按缰绳,展颜一笑:“舅舅,你还是担心匈奴人死活吧!”
话音刚落,风声呼啸,暴雨霎时啪啪落下,沉沉乌云更加压迫骇人。
卫惊鸿闭了闭眼,年轻的面庞上属于薄都公子的玩世不恭尽数褪去,浮上一层冷漠嗜血的光芒。八百骑兵悉数跨上马背,在暴雨中训练有素地保持无声,卫惊鸿扫视了一番,冷冷一笑,调转马头,挥下马鞭,运足力气吼道:“走!”
整个草地雨雾弥漫,马蹄轰轰,在倾盆大雨中八百骑兵犹如蹿出的利剑,深入草原腹地直指而去!
——————————
塞外荒凉,寒风粗糙刺骨。宁襄郡城楼外的土坡上,沉沉暮霭笼罩下来,晕红的落日陷在草原尽头,像是要永远地沉入黑暗中。
感受着这一天中最后一丝没有暖意的日光,画意阖上眼,似乎能听到风中的厮杀声。
正失神间,一个清凌凌的柔软嗓音自身后响起:“草原广阔没有边际,不管两军厮杀多么惨烈,这儿是听不到动静的。”
在尘沙飞扬的边塞能听到这样一把饱含江南烟雨绮丽的声音,实在令人大感意外。画意眼前一亮,回转身去,只见一位身着齐腰襦裙的女子款款走来。
女子身姿窈窕,唇边晕着一抹温和笑容,巴掌大的脸白皙如暖玉,乌黑的眸子凝视着人的时候有一种不容忽视的风情在,浓墨般的长发盘成发髻,垂在脑后,精致的耳垂上戴着一对碧玉坠子,随着行走轻轻晃动。
女子踩过枯草,缓步靠近。她身后跟着两名士兵,似是护卫。
画意正错愕,一旁的墨阳压低声音提醒:“这是本郡太守姚成阳将军的夫人。”
薄朝对女子的约束并不严苛,成婚女子在外人面前露面皆是寻常事。遑论这边塞地方人人皆兵,且姚成阳一向是个通达的将领,他的内眷出现在城外倒算不上太稀罕。
“果然还是此处的景致最好,犹如抬眼就能看到匈奴军帐一般。”姚李氏喃喃,望着天际阴云,她的眸中隐忧一闪而过,转而冲画意二人微微淡笑道:“你们是卫将军帐下留守的士兵罢?时候不早了,还是早早回营为上。”
深知自己此刻的身份不适合继续逗留,画意和墨阳对视一眼,向姚李氏躬了躬身就默默离去。
两人小步往军营的方向跑,隔了一段距离,画意按捺不住心中冲动,回头望去。
姚李氏似乎一直注视着他们的背影,此时正对上画意的目光,也不过柔柔一笑,别过脸去。
尘风肆虐,女子面若桃花,背后是天际浓墨般的阴云。
乍眼看来,恁地诡异。
画意挠了挠头,终是跟着墨阳走了。然而心里却存了抹淡淡的疑惑,姚夫人如此面熟,莫非……她们以前曾见过?
从七十二回开始,本卷所述及的战争情况部分借鉴江湖闲乐生的《千古名将英雄梦之卫霍篇》,特此注明。另,《千古名将英雄梦》一文行文轻快通俗易懂,是了解战争史料的很好途径,推荐给各位。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此处刚历经一场战争,一场一边倒的战争。
数万匈奴军队遭遇卫城率领的薄军主力,行军这么久,终于探得敌踪,薄军将士的战意顿时被激荡。密集的箭雨朝匈奴军队射去,战马嘶鸣,战鼓轰隆,响彻草原。
首战大获全胜,将士们心情澎湃。然而领军之人扫视血色弥漫的战场,面色却凝重下来。
卫惊鸿策马到卫城身旁,低声问:“舅舅可是在担忧什么?”
卫城读懂了外甥眼中同样的情绪,只言简意赅吐出两个字:“不妙。”
明明是该欢庆的时刻,然而对着敌军的尸体,主将却说出这样的话来,顿时连另两名将军也沉下目光深思起来。
卫惊鸿将卫城心中所想一一道来:“这支匈奴军数目虽众多,然而应战能力却并不强大,我们能获胜乃是情理之中。”
极有可能,他们遇上的并非匈奴主力,而是一支偏师。如果当真如此,那么匈奴主力在何处?
这一次的战略由皇帝薄沐亲手制定,四位将军兵分四路深入草原,相互配合由卫城统制。而卫城在入兵草原后,为了搜寻敌军,又将自己率领的主力军队分三路作战,两股小兵力向左右两翼探索敌人踪迹,自己则坐镇大军,从中路推进。如今主力获胜,那么另外两路人马状况如何?草原茫茫,即便没能遇上匈奴军队,也会派军士来送行军报告,以保持联系。
而现在,毫无音讯。
最初的作战部署是前将军和右将军合为一部、宁襄郡太守率本部人马,若遇上匈奴小股骑兵,则直接歼灭,若遇上主力军,则坚守等待支援,同时其他两路迅速靠拢,进行会战。
想到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卫城不由忧心忡忡。然而在匈奴踪迹难寻的草原,在没有确定另外两路兵马确切位置的情况下盲目行军支援是最愚蠢的事,除了原地安营等消息或者退回塞内,别无选择。
半个时辰前还是落日通红,一弯浅月悬挂苍穹,眨眼间就冷风扑面,一股泥土的腥气蒸腾入鼻。草原的天气最是怪异,浓重的乌云凝在一处,汇聚一团,遮天蔽日,预示着暴雨的来临。
营帐外狂风大作,主将的大帐内,卫城的脸色也阴沉如墨。
“你想独自率八百骑兵去搜寻匈奴主力?”
卫惊鸿面色沉稳,一字一句都说得很肯定:“几万人的大军实在太缓重凝滞,战场上最重要的是抓住先机,在这儿等消息虽然最保险,却是最没有新意的战术。我们几万人马,匈奴人绝不会自己来送上门来,要想找到他们,只有轻兵快行,横跨草原。”
卫城神色凝重:“这是你刚刚才想到的,还是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心思?”
卫惊鸿看他表情,自知瞒不住,如实答道:“一开始就这么想了。舅舅……”他沉吟道,“你知道我的性子,兵书上的东西我都懂,可若要我一板一眼按着那个来,却是勉强。战场上从来没有固守的阵法,只有出其不意的杀敌策略。”
卫城撩起主帐帘子,望着风雨欲来的天色,有些恍惚:“你母亲将你交到我手上,原本是希望我能护你周全,不想……”
“我既上了战场,就没有顾虑自身得失的时候,”卫惊鸿打断他的话,“舅舅也是。”
卫城闻言收起心中飘渺思绪,恢复了先前杀敌的沉着,淡淡问:“八百人是否足够?”
卫惊鸿道:“兵贵神速,轻骑夜行,目标小战斗力强,八百足矣。”
主将的军令由传令官火速下达,很快地,八百精锐骑兵被挑选出来。浓云低垂,天地仿佛要合二为一,茫茫草原成了一方逼仄世界。
点完兵,卫惊鸿跪膝朝卫城行了个军礼后,跨上战马。
卫城看着一身铠甲的外甥,只交代了一句话:“记住,给我活着回来!”
卫惊鸿手按缰绳,展颜一笑:“舅舅,你还是担心匈奴人死活吧!”
话音刚落,风声呼啸,暴雨霎时啪啪落下,沉沉乌云更加压迫骇人。
卫惊鸿闭了闭眼,年轻的面庞上属于薄都公子的玩世不恭尽数褪去,浮上一层冷漠嗜血的光芒。八百骑兵悉数跨上马背,在暴雨中训练有素地保持无声,卫惊鸿扫视了一番,冷冷一笑,调转马头,挥下马鞭,运足力气吼道:“走!”
整个草地雨雾弥漫,马蹄轰轰,在倾盆大雨中八百骑兵犹如蹿出的利剑,深入草原腹地直指而去!
——————————
塞外荒凉,寒风粗糙刺骨。宁襄郡城楼外的土坡上,沉沉暮霭笼罩下来,晕红的落日陷在草原尽头,像是要永远地沉入黑暗中。
感受着这一天中最后一丝没有暖意的日光,画意阖上眼,似乎能听到风中的厮杀声。
正失神间,一个清凌凌的柔软嗓音自身后响起:“草原广阔没有边际,不管两军厮杀多么惨烈,这儿是听不到动静的。”
在尘沙飞扬的边塞能听到这样一把饱含江南烟雨绮丽的声音,实在令人大感意外。画意眼前一亮,回转身去,只见一位身着齐腰襦裙的女子款款走来。
女子身姿窈窕,唇边晕着一抹温和笑容,巴掌大的脸白皙如暖玉,乌黑的眸子凝视着人的时候有一种不容忽视的风情在,浓墨般的长发盘成发髻,垂在脑后,精致的耳垂上戴着一对碧玉坠子,随着行走轻轻晃动。
女子踩过枯草,缓步靠近。她身后跟着两名士兵,似是护卫。
画意正错愕,一旁的墨阳压低声音提醒:“这是本郡太守姚成阳将军的夫人。”
薄朝对女子的约束并不严苛,成婚女子在外人面前露面皆是寻常事。遑论这边塞地方人人皆兵,且姚成阳一向是个通达的将领,他的内眷出现在城外倒算不上太稀罕。
“果然还是此处的景致最好,犹如抬眼就能看到匈奴军帐一般。”姚李氏喃喃,望着天际阴云,她的眸中隐忧一闪而过,转而冲画意二人微微淡笑道:“你们是卫将军帐下留守的士兵罢?时候不早了,还是早早回营为上。”
深知自己此刻的身份不适合继续逗留,画意和墨阳对视一眼,向姚李氏躬了躬身就默默离去。
两人小步往军营的方向跑,隔了一段距离,画意按捺不住心中冲动,回头望去。
姚李氏似乎一直注视着他们的背影,此时正对上画意的目光,也不过柔柔一笑,别过脸去。
尘风肆虐,女子面若桃花,背后是天际浓墨般的阴云。
乍眼看来,恁地诡异。
画意挠了挠头,终是跟着墨阳走了。然而心里却存了抹淡淡的疑惑,姚夫人如此面熟,莫非……她们以前曾见过?
从七十二回开始,本卷所述及的战争情况部分借鉴江湖闲乐生的《千古名将英雄梦之卫霍篇》,特此注明。另,《千古名将英雄梦》一文行文轻快通俗易懂,是了解战争史料的很好途径,推荐给各位。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