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薄沐。 第五十四回:后宫妃·寒雪日
早朝时关于驸马曹沧舒的问题不出意料地被提出来。驸马为皇帝办事多年,此去各地郡县也是薄沐朱笔亲批,论理也该有个谥封,不过他的死因太过平民,既没有大将军驻守边疆忠君报国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三朝老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赐封的事自然受到大多数人反对。
薄沐在这件事上出乎意料地平静,冷眼旁观各方人马唾沫横飞誓死要辩倒对方,到了下朝时分准时走人。
将璟宝儿送回公主府,画意转道去了长乐宫。
一入侯门深似海,更遑论入的是后宫这千尺寒潭。在画意眼中,薄沐的母妃,如今的皇太后早已被复杂禁闭的后宫磨削成典型的柔顺妇人。有一个强势的婆婆罩在上头,注定了身为媳妇必须示弱,皇太后这一辈子最辉煌最令人赞叹的唯一一次心机要数和萱颜长公主联手,将九皇子薄沐扶上太子之位的那一回,其后,她像任何一个普通妇人一样,恪守夫纲,教养儿女,温顺地接受后宫的管理大权被赵太后把持的现实,仅有的是皇后的名分空壳。即便如此,薄沐的太子之位却始终屹立稳固,背后母亲的作用不言而喻。
画意并不排斥去长乐宫看望婆婆,因为她们二人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便是都为了薄沐好,皇太后尤甚,夫君至死都只将她当做不相干的外人,她半生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幼子薄沐身上。为了皇帝恩宠,七年前她能平和地将二女儿昌宁公主送上和亲匈奴的嫁车。所有的隐忍,只为了太子能顺利继承皇位。
如今,尽管薄沐已然登基,但最顶端太皇太后的压力并未消失,皇太后因此更加谨言慎行,在长乐宫中礼礼佛,赏赏花,隔几日去卓阳宫看望太皇太后,以此度日。
所以,相比于卓阳宫,画意反倒往长乐宫跑得勤些。
例行的请安后,画意将公主府的状况向皇太后讲了些。
皇太后掏出帕子擦了擦发红的眼眶,悲难自抑,“平儿,我命苦的孩儿……”
“意儿,驸马没了,他们夫妻向来恩爱,平儿定然伤痛欲绝,发丧前这些日子,公主府想必不能好好照顾璟儿,那孩子颇喜欢你,请你多帮忙照看些。”想起那小小年纪便没了父亲的外孙,皇太后不由落下泪来。
“母后放心,我会时常去姐姐府上看璟儿的。”鉴于萱颜长公主和其他的原因,皇太后对她始终不亲近,尽管彬彬有礼,婆媳之间礼数周到,然而谈话间隔着一层膜,如今这婆婆竟乍然拜托自己,画意真是又稀奇又惊喜。
回到凤仪宫不久,萱颜长公主拜访。普通后宫妃子每月都有固定的日子与娘家人见面,皇后自然不用说,添上萱颜长公主的身份,自由出入后宫,这母女俩见面的机会简直多不胜数。
长公主最近不是迷皮影戏迷得天昏地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么,怎么突然跑进宫来了?画意暗自诧异。
答案自然是见面时见分晓。
长公主坐在侧位上,端着茶喝了口,慢悠悠道:“娘亲这次来也没什么要说的,只想你多提醒沐儿一些,要夺权自然先夺兵权,太尉府那边须警惕,赵家不是省油的灯,谁知道他们是否勾结?”
画意揣着满腔小心翼翼,问:“那……到底是有勾结还是没勾结?”
长公主喝了口茶,瞪她一眼,“是我做皇帝还是沐儿做皇帝?若这些事情还要岳母娘查清楚告诉他,那他也离下位不远了。”
画意赔着笑,“我懂了,我懂了。”那自然是有勾结了。
先帝驾崩后,长公主的真性情便释放出来,之前的二十年,她敛着性子收揽门人谋取权势,冷面无情只为将女儿扶上皇后之位,如今牵动心结的人已去,她也就如一个紧绷的绳索失了被套的人,乍然松弛了。于是被压抑了那么久的最真的性情便开始浮现。生长于帝王之家,自小备受宠爱,萱颜性格中的主色调还是刁蛮横行居多。这性子若在她年轻时,自然是父皇母后皇兄弟姐妹受苦,而现今斯人已去,这苦头当之无愧落到画意身上。
被要求须时刻保持皇后风度,画意已经叫苦不迭了,长公主还时不时不耐烦地对女儿的智商表示怀疑,画意着实备受打击。
喝完一杯茶,长公主离开,临走,画意问:“娘亲,你会一直站在薄沐这边的,对吧?”语气试探,随即理直气壮,“毕竟,他是你的女婿啊!”
萱颜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朱唇轻吐:“你说呢?”
画意被她看得全身都僵了,干笑着:“您别怪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当然要护着薄沐。”
“放心,娘亲将你扶上后位,自然是要让你当真正的皇后。”
真正的皇后,拥有名副其实管理后宫的权力。话中暗喻,不言自明。
驸马曹沧舒的灵柩不久便出丧,其后昌平公主闭门不出,过着清心寡欲门庭冷落的守丧生活。
宋玠之出牢后寻了间客栈常住下,画意时不时出宫和他喝杯小酒。
邱白懿一直住在卓阳宫中,而同时太皇太后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原本的小病到最后却连床都下不得,太医令把脉后查不出异状,只能就着原来的方子开药。赵氏对卓阳宫明里暗里的保卫则更为严密,不容任何疏忽。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初雪过后几乎滴水成冰,将京城百姓玩乐的心思都冻着了。
日日在凤仪宫中裹着狐皮抱着手炉,画意深感若继续这般下去,她将朝着某一种动物发展,于是这一日,她毅然决然抛弃了宫中的安逸,带着不情不愿的临影,出宫找宋玠之唠嗑。
马车零零驶过萧索宽大的街道,停在客来居的门口。
画意穿着滚边狐裘,抱着手炉下车。
天色灰蒙蒙的像是蒙了一层黑纱,没有风,寒的刺骨。薄都毗邻江南,冬天没有北方的凛冽,空气中都是潮湿之气,侵入体内渗人的寒。
画意缩了缩脖子,刚跳下马车,兀然一声马的嘶鸣响在耳侧,不待她回头,寒风袭来,她的身子一轻,跌进了一个陌生怀抱,一只手换上了她的腰,倏然急退,远远落在平稳的雪地里。
适才疾驰而过的马车此时已上下颠倒掀翻在雪地里,马匹扬着前蹄喷着白霜,车轮子滑溜溜地转着,马车夫裹着臃肿的棉衣从车底下爬出来,见差点撞上了富贵人家的马车,顿时慌慌张张跪倒在地:“夫人饶命,小的没看着路才会让马蹄打了滑。”
腰上力度骤失,画意回头,正见卫城脸红得滴血地抽回手,结结巴巴道:“夫人恕罪,小人……唐突了。”
画意眨眨眼,“卫城,你竟认不出我来?”
“公子……不,夫人……”卫城紧张地挠了挠头发。
“功夫不错。”画意赞道,随即嘱咐随行的侍卫帮车夫将倒了的马车翻过来。
“雪地上驾车须放慢些,还有,最好是将马蹄用粗布裹住,那样才不会打滑。”画意对那车夫说道。
“是是是,小的记住了。”马车夫赶紧磕头感激。
“走吧,大冷天的,和我进去喝一杯暖暖身。”画意向卫城提议。
卫城想要拒绝却始终说不出口,只能被热情的画意拉着进了客来居。
推开宋玠之的房门,正见屋中央的小炭炉上烧着茶,腾出滚滚热气,窗子半开,扬入丝丝冷风,宋玠之坐在炉旁的椅中打瞌睡,听见门口声响,迷蒙睁开眼。
画意跨进房间,失笑,“学生还以为先生正趁着雪日清静研究学问,没曾想却是会周公。”
“乖徒儿,六旬日未出现,所幸终于记起为师了。”宋玠之对画意的嘲讽浑然不在意,露出一脸老来欣慰状。
几次相处下来,师徒俩算是互窥本质,说话时插科打诨不一而足,总之都没个正形。
“咦,这是……”看到画意身后的卫城,宋玠之些微意外。
“卫城。昌平公主府上的人,刚刚在大门口救了我小命一条。”画意引见,“酒热好了没?我特地将他唤上来品酒的。”
卫城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夫人……”
宋玠之煞有介事绕着卫城转了一圈,德高望重地捋了捋须,“不错,此子日后必然大有作为!”
画意回之以惊讶,“您老人家什么时候会看相了?”瞥了眼拘束无措的卫城,一笑道:“不会是骨骼清绝的练武奇才吧?”
宋玠之摇头做高深状,“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画意噗哧一笑,“那敢情好,哪一天银子花光了被客栈掌柜扫地出门,您也能沿街摆个小摊替人算算命看看手相。”
宋玠之大为意外,“乖徒儿你不是会孝敬为师吗?”
“那您就慢慢等着吧。”画意没好气,招呼着卫城在宋玠之原先的椅中坐下,又撺掇着宋玠之搬来另外两张椅子,一一落座。
酒早就让小二给热好了,喝了一轮,宋玠之拉着画意说起上次无疾而终的话题。
宋玠之是个文人,然而此文人却对数学这片广阔的天地怀着莫大的兴趣,尽管事实证明他在这方面很废柴。画意无意间得知这一情况,幸灾乐祸一阵后生出惺惺相惜之情,她的数学从幼儿园时期就被判定为发展无望,艰难度过了十几年被数学荼毒的日子,高中毕业时该科老师只能摇头叹气,这小孩儿是我这辈子唯一白教了的一个。建筑师爸爸生出毫无立体概念的女儿,这其实画意最终没能女承父业的根本原因。然而自从她某一回磕着花生断断续续将罗马数字的用法告诉宋玠之,并倾囊教授英文字母代数后,老夫子终于有了个知己,恨不得日日拉着画意做研究。
画意对此自然是退避三舍。
一面应付着数学白痴的纠缠,画意腾出手来端了酒杯喝了口,问一旁无所事事的卫城,“你怎么会在客来居门口?”
“小人出门,给支祈买草料。”卫城轻轻答。
画意纠结了很久才弄清楚他口中支祈的不是某男也不是某女,而是昌平公主府里养着的那匹稀罕的燕恒马。
“我……小人,希望有一日能骑着支祈越过支祈山脉,到那时,薄朝子民不必受匈奴的袭扰,来往的商人能安全安全通过,边疆不再有战事……”说起愿望来,卫城的眼睛比平时明亮许多,但很快他便回过神来,拘谨地收了口,“小人因此才将马儿取名为支祈。”
支祈山是薄朝和匈奴边界上的山脉,如今归属匈奴辖制,越过支祈山,直捣匈奴营帐,几乎是薄朝每个英勇男儿的抱负。
“好志气!”
说这话的不是画意,而是听到他们谈话从数学题中分出神来的宋玠之。
卫城顿时紧张地别过眼,看炉中炭火。
画意微微一笑,问:“府上最近如何?草料不应该是直接送到府中么,怎的还要你跑一趟?”
卫城抬头,一一作答,“府中一切都好,只是自驸马去后,公主的意志有些消沉。”曹沧舒是带他入府的人,提起他的死,卫城眼底渐渐沉了下去,然而他很快抛开情绪,继续回答画意的问题,“雪天路滑,小人怕负责运送的大爷出什么岔子,禀报公主之后便代劳了差使。”
画意算是弄明白了,这卫城确实老实,你问一句他答一句,你若不问他绝不开口,回答提问时一板一眼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又楞又憨好比木头。
“你年纪比我大,算什么小人?怎么也该说‘我’吧?”听他从开始到现在都自称‘小人’,她忍不住想要纠正。
卫城愣了一愣,见画意一脸坚持,低下了头,“是。”
咦,这次轮到画意发愣了。这小子还不算愣头青嘛,真难得遇上这么快就接受她提议的古人。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薄沐在这件事上出乎意料地平静,冷眼旁观各方人马唾沫横飞誓死要辩倒对方,到了下朝时分准时走人。
将璟宝儿送回公主府,画意转道去了长乐宫。
一入侯门深似海,更遑论入的是后宫这千尺寒潭。在画意眼中,薄沐的母妃,如今的皇太后早已被复杂禁闭的后宫磨削成典型的柔顺妇人。有一个强势的婆婆罩在上头,注定了身为媳妇必须示弱,皇太后这一辈子最辉煌最令人赞叹的唯一一次心机要数和萱颜长公主联手,将九皇子薄沐扶上太子之位的那一回,其后,她像任何一个普通妇人一样,恪守夫纲,教养儿女,温顺地接受后宫的管理大权被赵太后把持的现实,仅有的是皇后的名分空壳。即便如此,薄沐的太子之位却始终屹立稳固,背后母亲的作用不言而喻。
画意并不排斥去长乐宫看望婆婆,因为她们二人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便是都为了薄沐好,皇太后尤甚,夫君至死都只将她当做不相干的外人,她半生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幼子薄沐身上。为了皇帝恩宠,七年前她能平和地将二女儿昌宁公主送上和亲匈奴的嫁车。所有的隐忍,只为了太子能顺利继承皇位。
如今,尽管薄沐已然登基,但最顶端太皇太后的压力并未消失,皇太后因此更加谨言慎行,在长乐宫中礼礼佛,赏赏花,隔几日去卓阳宫看望太皇太后,以此度日。
所以,相比于卓阳宫,画意反倒往长乐宫跑得勤些。
例行的请安后,画意将公主府的状况向皇太后讲了些。
皇太后掏出帕子擦了擦发红的眼眶,悲难自抑,“平儿,我命苦的孩儿……”
“意儿,驸马没了,他们夫妻向来恩爱,平儿定然伤痛欲绝,发丧前这些日子,公主府想必不能好好照顾璟儿,那孩子颇喜欢你,请你多帮忙照看些。”想起那小小年纪便没了父亲的外孙,皇太后不由落下泪来。
“母后放心,我会时常去姐姐府上看璟儿的。”鉴于萱颜长公主和其他的原因,皇太后对她始终不亲近,尽管彬彬有礼,婆媳之间礼数周到,然而谈话间隔着一层膜,如今这婆婆竟乍然拜托自己,画意真是又稀奇又惊喜。
回到凤仪宫不久,萱颜长公主拜访。普通后宫妃子每月都有固定的日子与娘家人见面,皇后自然不用说,添上萱颜长公主的身份,自由出入后宫,这母女俩见面的机会简直多不胜数。
长公主最近不是迷皮影戏迷得天昏地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么,怎么突然跑进宫来了?画意暗自诧异。
答案自然是见面时见分晓。
长公主坐在侧位上,端着茶喝了口,慢悠悠道:“娘亲这次来也没什么要说的,只想你多提醒沐儿一些,要夺权自然先夺兵权,太尉府那边须警惕,赵家不是省油的灯,谁知道他们是否勾结?”
画意揣着满腔小心翼翼,问:“那……到底是有勾结还是没勾结?”
长公主喝了口茶,瞪她一眼,“是我做皇帝还是沐儿做皇帝?若这些事情还要岳母娘查清楚告诉他,那他也离下位不远了。”
画意赔着笑,“我懂了,我懂了。”那自然是有勾结了。
先帝驾崩后,长公主的真性情便释放出来,之前的二十年,她敛着性子收揽门人谋取权势,冷面无情只为将女儿扶上皇后之位,如今牵动心结的人已去,她也就如一个紧绷的绳索失了被套的人,乍然松弛了。于是被压抑了那么久的最真的性情便开始浮现。生长于帝王之家,自小备受宠爱,萱颜性格中的主色调还是刁蛮横行居多。这性子若在她年轻时,自然是父皇母后皇兄弟姐妹受苦,而现今斯人已去,这苦头当之无愧落到画意身上。
被要求须时刻保持皇后风度,画意已经叫苦不迭了,长公主还时不时不耐烦地对女儿的智商表示怀疑,画意着实备受打击。
喝完一杯茶,长公主离开,临走,画意问:“娘亲,你会一直站在薄沐这边的,对吧?”语气试探,随即理直气壮,“毕竟,他是你的女婿啊!”
萱颜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朱唇轻吐:“你说呢?”
画意被她看得全身都僵了,干笑着:“您别怪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当然要护着薄沐。”
“放心,娘亲将你扶上后位,自然是要让你当真正的皇后。”
真正的皇后,拥有名副其实管理后宫的权力。话中暗喻,不言自明。
驸马曹沧舒的灵柩不久便出丧,其后昌平公主闭门不出,过着清心寡欲门庭冷落的守丧生活。
宋玠之出牢后寻了间客栈常住下,画意时不时出宫和他喝杯小酒。
邱白懿一直住在卓阳宫中,而同时太皇太后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原本的小病到最后却连床都下不得,太医令把脉后查不出异状,只能就着原来的方子开药。赵氏对卓阳宫明里暗里的保卫则更为严密,不容任何疏忽。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初雪过后几乎滴水成冰,将京城百姓玩乐的心思都冻着了。
日日在凤仪宫中裹着狐皮抱着手炉,画意深感若继续这般下去,她将朝着某一种动物发展,于是这一日,她毅然决然抛弃了宫中的安逸,带着不情不愿的临影,出宫找宋玠之唠嗑。
马车零零驶过萧索宽大的街道,停在客来居的门口。
画意穿着滚边狐裘,抱着手炉下车。
天色灰蒙蒙的像是蒙了一层黑纱,没有风,寒的刺骨。薄都毗邻江南,冬天没有北方的凛冽,空气中都是潮湿之气,侵入体内渗人的寒。
画意缩了缩脖子,刚跳下马车,兀然一声马的嘶鸣响在耳侧,不待她回头,寒风袭来,她的身子一轻,跌进了一个陌生怀抱,一只手换上了她的腰,倏然急退,远远落在平稳的雪地里。
适才疾驰而过的马车此时已上下颠倒掀翻在雪地里,马匹扬着前蹄喷着白霜,车轮子滑溜溜地转着,马车夫裹着臃肿的棉衣从车底下爬出来,见差点撞上了富贵人家的马车,顿时慌慌张张跪倒在地:“夫人饶命,小的没看着路才会让马蹄打了滑。”
腰上力度骤失,画意回头,正见卫城脸红得滴血地抽回手,结结巴巴道:“夫人恕罪,小人……唐突了。”
画意眨眨眼,“卫城,你竟认不出我来?”
“公子……不,夫人……”卫城紧张地挠了挠头发。
“功夫不错。”画意赞道,随即嘱咐随行的侍卫帮车夫将倒了的马车翻过来。
“雪地上驾车须放慢些,还有,最好是将马蹄用粗布裹住,那样才不会打滑。”画意对那车夫说道。
“是是是,小的记住了。”马车夫赶紧磕头感激。
“走吧,大冷天的,和我进去喝一杯暖暖身。”画意向卫城提议。
卫城想要拒绝却始终说不出口,只能被热情的画意拉着进了客来居。
推开宋玠之的房门,正见屋中央的小炭炉上烧着茶,腾出滚滚热气,窗子半开,扬入丝丝冷风,宋玠之坐在炉旁的椅中打瞌睡,听见门口声响,迷蒙睁开眼。
画意跨进房间,失笑,“学生还以为先生正趁着雪日清静研究学问,没曾想却是会周公。”
“乖徒儿,六旬日未出现,所幸终于记起为师了。”宋玠之对画意的嘲讽浑然不在意,露出一脸老来欣慰状。
几次相处下来,师徒俩算是互窥本质,说话时插科打诨不一而足,总之都没个正形。
“咦,这是……”看到画意身后的卫城,宋玠之些微意外。
“卫城。昌平公主府上的人,刚刚在大门口救了我小命一条。”画意引见,“酒热好了没?我特地将他唤上来品酒的。”
卫城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夫人……”
宋玠之煞有介事绕着卫城转了一圈,德高望重地捋了捋须,“不错,此子日后必然大有作为!”
画意回之以惊讶,“您老人家什么时候会看相了?”瞥了眼拘束无措的卫城,一笑道:“不会是骨骼清绝的练武奇才吧?”
宋玠之摇头做高深状,“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画意噗哧一笑,“那敢情好,哪一天银子花光了被客栈掌柜扫地出门,您也能沿街摆个小摊替人算算命看看手相。”
宋玠之大为意外,“乖徒儿你不是会孝敬为师吗?”
“那您就慢慢等着吧。”画意没好气,招呼着卫城在宋玠之原先的椅中坐下,又撺掇着宋玠之搬来另外两张椅子,一一落座。
酒早就让小二给热好了,喝了一轮,宋玠之拉着画意说起上次无疾而终的话题。
宋玠之是个文人,然而此文人却对数学这片广阔的天地怀着莫大的兴趣,尽管事实证明他在这方面很废柴。画意无意间得知这一情况,幸灾乐祸一阵后生出惺惺相惜之情,她的数学从幼儿园时期就被判定为发展无望,艰难度过了十几年被数学荼毒的日子,高中毕业时该科老师只能摇头叹气,这小孩儿是我这辈子唯一白教了的一个。建筑师爸爸生出毫无立体概念的女儿,这其实画意最终没能女承父业的根本原因。然而自从她某一回磕着花生断断续续将罗马数字的用法告诉宋玠之,并倾囊教授英文字母代数后,老夫子终于有了个知己,恨不得日日拉着画意做研究。
画意对此自然是退避三舍。
一面应付着数学白痴的纠缠,画意腾出手来端了酒杯喝了口,问一旁无所事事的卫城,“你怎么会在客来居门口?”
“小人出门,给支祈买草料。”卫城轻轻答。
画意纠结了很久才弄清楚他口中支祈的不是某男也不是某女,而是昌平公主府里养着的那匹稀罕的燕恒马。
“我……小人,希望有一日能骑着支祈越过支祈山脉,到那时,薄朝子民不必受匈奴的袭扰,来往的商人能安全安全通过,边疆不再有战事……”说起愿望来,卫城的眼睛比平时明亮许多,但很快他便回过神来,拘谨地收了口,“小人因此才将马儿取名为支祈。”
支祈山是薄朝和匈奴边界上的山脉,如今归属匈奴辖制,越过支祈山,直捣匈奴营帐,几乎是薄朝每个英勇男儿的抱负。
“好志气!”
说这话的不是画意,而是听到他们谈话从数学题中分出神来的宋玠之。
卫城顿时紧张地别过眼,看炉中炭火。
画意微微一笑,问:“府上最近如何?草料不应该是直接送到府中么,怎的还要你跑一趟?”
卫城抬头,一一作答,“府中一切都好,只是自驸马去后,公主的意志有些消沉。”曹沧舒是带他入府的人,提起他的死,卫城眼底渐渐沉了下去,然而他很快抛开情绪,继续回答画意的问题,“雪天路滑,小人怕负责运送的大爷出什么岔子,禀报公主之后便代劳了差使。”
画意算是弄明白了,这卫城确实老实,你问一句他答一句,你若不问他绝不开口,回答提问时一板一眼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又楞又憨好比木头。
“你年纪比我大,算什么小人?怎么也该说‘我’吧?”听他从开始到现在都自称‘小人’,她忍不住想要纠正。
卫城愣了一愣,见画意一脸坚持,低下了头,“是。”
咦,这次轮到画意发愣了。这小子还不算愣头青嘛,真难得遇上这么快就接受她提议的古人。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