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八章 竹林小妖化危机,神物火鸾引纷争
(一)
月正当空,夜若浓墨。
陆云舟二人行在狭窄的山路上,冷风灌入衣襟,着实有些凉意。清远手中提着灯笼,快步走在前面。陆云舟借着微弱的灯光和月光,紧紧跟随,不时被碎石杂物磕绊。
清远忽然停住脚步,四处张望。本来就有些战战兢兢的陆云舟,静听风声过耳,不觉多了一分阴森可怖。
“莫怕,这林中虽有异类,但皆受佛法训教,早就没了妖性。紧紧跟住我便是。”清远并未转身,侧目说道。
陆云舟借着月光望去,只觉得清远不似平时那样慈眉善目,今日所行亦有些怪异。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清远师兄,今日身体不舒服吗?”
二人继续向前走着,清远也不回头,半晌方才答话:“身体受些苦倒不打紧,只是——”清远再次停下脚步,扭身望着陆云舟,欲说还休,二人在黑夜中对视许久,清远才叹了口气,笑了笑:“没事儿,走吧——”
陆云舟随清远和尚来到墓地,将食盒放在一旁,跪下准备把水果、糕点一一取出。一眼看见墓碑侧旁竟开出许多鲜艳的花来,色彩缤纷,在月光下分外惹眼。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意,不知是不是母亲曾经来过,留下这花以慰思念。
陆云舟点燃了从寺中带来的佛香,薄烟凝而不散,环绕墓碑。陆云舟磕完头,起身又拜了拜。夜凉如水,心里惦记清远抽空陪自己来祭母,实在有些过意不去,便说道:“清远师兄,我们回吧,免得耽误你清修。”
清远闭着双眼,似是默念佛经,并不答话。片刻方才缓缓睁开双眼,眼中似有泪光。“我已为乃母念经超度,脱离地狱苦海。”说时,清远走近陆云舟,将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陆云舟望着清远,觉得那眼神中似有说不出的感觉,让人心底既生出怜悯,又多了几分畏惧。
“当年,”清远绕过陆云舟,仰望夜空,“我家乡洪水泛滥,村中百姓死伤无数,哀鸿遍野。我父母、兄妹亦在其中,只留下我一襁褓中的婴孩。幸亏师父下山途径此地,将我等无家可归之人带回法玄寺,并收我为徒。如慈父母一般,教我读书认字、佛法道理,还有这一身的本事。”清远说时,双眼盯着抬起的双手,沉思良久。
“我记得六岁的时候,这林中有一不受训化的狐妖。师父便每日带我来后山念经,想以佛法渡它。一日,这狐妖来到师父跟前,兽性大发,咬了师父一口。我当时想要出手教训那狐妖,可师父却并不生气。而是对我说‘宁可他人负我,我不负心中无量佛法’。后来,那狐妖竟然聆听佛法受戒,终成正果。”
陆云舟想起今日对清远所说旧事,又见他种种反常之态,心中不免起了担忧。清远此时忽然转过身来,似笑非笑的望着陆云舟:“你可爱你的母亲?”
“当然,生养之恩大于天,云舟——”陆云舟话还未说完,清远便插口道:“师父对于我,亦是如此。”话音一落,清远竟闪身来到陆云舟身边,皱了一下眉头,忽的伸出手掐住陆云舟的喉咙,将他举在半空。
“原谅我。师父已逝,清远不能让他死后声名受辱。待清远送你离开,再杀了那狸猫,定会自行了断,给你一个交代。”清远紧闭着双眼,泪水浸湿了脸庞,在月光下闪着微光。
早前,清远听了陆云舟的一席话后,心里便翻江倒海。师父明无于他,恩情浩荡,身为弟子,决不能让他老人家死后受辱。可佛家弟子,清心寡欲,惩恶扬善,断不能犯杀人邪念。清远跪在佛前苦苦挣扎许久,终是下了狠心,除去陆云舟保师父清名。
陆云舟被清远掐住喉咙,不停的用双手拍打,想要挣脱。可清远是法玄寺的六苦行者,不论佛法,便是寻常功夫亦是了得。陆云舟只感觉渐渐双手没了力气,脑子里断断续续的回想起往事。仿佛母亲正在远方向自己招手,旁边又有一人,看不清面容,只是也在招呼自己。他正准备向两人跑去时,却忽然感觉掐住自己喉咙的那只手松了开来,一股凉气灌入口中。接着身子便好似被谁拉了一把,迎空飞去。
寒气扑面,陆云舟一个寒颤,仿佛游魂附体。睁开眼一看,自己竟在树林中飞翔。四处望望,并无他人。只感觉腰间有双手搂着自己。他好奇的伸出手在异处摸了一下,那“手”竟轻微动了一下,他便赶忙缩了回来。
陆云舟趁隙回头观望,只见一道绿光紧跟在后面,想必是清远无疑。他想起刚才景象,心里当真是凉了半截。不知如清远这般清修佛家弟子竟也动了邪念杀机,叹气不止。
“小心了——”陆云舟忽闻耳边一声娇语暖声,可是回头已晚,一片树叶擦面而过,留了一道血印。陆云舟放眼望去,此时竹木林立,似是已进了一片竹林。不一会儿,身子便朝地面落下,只听得一句“莫要出声”,便寂寂一片,风儿吹动竹叶沙沙作响。
过没多久,那道绿光亦至了竹林,随即清远便现出身来。清远缓步走在竹林,一手打着佛礼,一手握着一串念珠,眼神四顾。
眼看着清远已走到近前,陆云舟心道了声“不好”。可清远却好似视而不见,绕了过去。清远片语不言,正朝前走着,忽然转身朝着一处竹子发出绿光,正是上古七弥佛光。只听得“啊”的一声,那竹子中忽然有一青衣薄纱的女子倒在地上。借着月光,陆云舟看到她的侧脸,汗珠涔涔。
“我在这里,不必为难他。”陆云舟看着那受伤的姑娘,料想她便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无错。不想连累于他,便出声喊道。
清远闻声而至,伸出手在竹子上一抓,陆云舟便从附身的竹子上脱离开来。一旁的青衣女子见了,登时化作片片如利刃般竹叶,朝着清远飞来。
“竹林小妖,也敢造次!”清远怒喝一声,所有竹叶迎风后退,摔在一根竹子上,青衣女子现出原形,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放过她,你要杀的人是我。可笑你师父说过,宁可他人负我,不负心中无量佛法。你们心中既无无量佛法,你们才是妖——”
清远本来听陆云舟说前一句,心里一颤,手便松了些。可一听到“师父”二字,怒气重现,更加死死的掐住陆云舟不放。而一旁的青衣女子已受了上古七弥佛光,伤势不浅,便想要出手也无能为力。
陆云舟以为这次定无生还之理,却忽听得竹林中狂风大作,一阵阵震耳笑声回荡不息。
(二)
“即为出家之人,却做出此等肮脏勾当。佛祖可鉴,定将你这狠心和尚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空中传来振聋发聩之声,清远不禁抬头望去,却只见狂风卷落叶,如鬼戾狼嚎。
掐着陆云舟的手似有些松动,从半空中飞来两股如旋风般的竹叶卷住清远双臂,叶尖直指肌肤。清远暗运内力,将那竹叶震了出去。与此同时双手一松,陆云舟落在地上,咳嗽不止。
待陆云舟恢复神智,身边一阵竹叶飘动,方才青衣女子现在身边,柔声问道:“你没事吧?”
“我没事,多谢姑娘相救——”陆云舟此时见这姑娘真容,清新灵动,眼眸清澈,竟看得有些呆了。那青衣姑娘莞尔笑道:“我叫清灵,你叫什么?”陆云舟答了自己的名字,连连道谢。
“莫怕,婆婆来了,那和尚伤不了你。”陆云舟闻言望去,果然,刚才盘旋在半空中的旋风过处,一个半边银发胜雪,半边黑发如墨的中年女子,一身红纱衣装立在那里。陆云舟看了,方才听清灵喊她“婆婆”,还以为是年老八十之人,而眼前这人却生的美丽不俗,甚显年轻。可转念一想,之前清远说眼前的清灵是竹林小妖,又见和婆婆两人的道法,想必是修炼之妖无异。可陆云舟却心无畏惧,反而觉得婆婆和清灵要比这佛家之地干净许多,无丝毫邪气。
“你这和尚,不在法玄寺听明净住持讲经,竟跑到这竹林深处犯戒。还不快快悔过,滚回寺中领罪!”婆婆目露寒霜,怒喝一声。
清远双手合十,叹了一声:“阿弥陀佛,待清远了了这一桩人间恩怨,自会入地狱领那万劫不复之罪。还望婆婆莫要插手。”语气似甚是谦卑,并无不敬之意。
“这黄毛小子面相端正,并无邪气。究竟犯了何罪,非要出手杀他不成?”婆婆质问道,说时瞥了一眼陆云舟。
“怕是这陆云舟知道了你不可告人的秘密,你要杀人灭口吧?”清灵起身望着清远,一语中的。原来之前清远已察觉周围有异,但他其实秉性纯善,一心向佛,只是为了师父清名一时糊涂,迷了心智。故后来清灵在不远处隐身偷听二人讲话,他并未察觉。
“清远小师父,可是如此?”这婆婆知道清远名号,步步紧逼。
清远眼中似有泪光,顿了顿,方才说道:“想当年,清远来这法玄寺时,婆婆便已在无我佛堂听经受教。如今已有百年修行,由这空心之竹修成正果,实属不易。清远不想与婆婆动手,只要婆婆交了这陆云舟,他日清远必定以死谢罪。”原来这法玄寺后山,本有许多山妖野兽。建寺之初,有人主张斩妖除魔,留一片佛家清净之地。但当时的住持缘法大师却仁心仁德,欲以佛法点化异类。其间虽有波折,但终成正果,这后山的异类皆受佛法熏陶,收了妖性,于这林中逍遥自在。而眼前这婆婆便是一修炼百年有余的绿竹精,时常入无我佛堂听经打坐。与那明净住持也私交甚笃,辈分比清远自是要高出许多。
“一派胡言!”婆婆怒目圆瞪,虽然受了佛训,但向来嫉恶如仇,见不得不平事,“若是让明净大师知道此事,定会狠狠地罚你。如今你迷途知返还为时不晚——”
“婆婆放心,了了此事,清远自会去住持跟前认错领罪。现今清远只问一句,婆婆是让与不让?”
那婆婆闻言,登时火冒三丈,将手一挥,地上的竹叶立时迎风而起,朝着清远刺去。清远见势,却并不慌张。只见他微闭双目,将双手轻轻上抬,周围便升起一片绿光,将那些竹叶罩住。
“好一个上古七弥佛光,我老婆子还当真要见识见识。”那婆婆隐去真身,登时从四面八方窜出许多竹叶,飞速朝着清远飞去。
陆云舟眼望着一切,这两大高手对决,当真是揪人心魄。
如针竹叶被绿光挡在光圈之外,不能近身。清远双手合十,默念佛经。另一边婆婆虽未现身,却可感觉其力道非常,那竹叶一步紧似一步,稳站上风。忽的一片竹叶穿过缝隙,闪过清远胳膊,划了一道血口,便化作烟尘。
“小和尚,你心中已有恶念,此时念佛经怕只能为自己超度——”声音铿锵有力。陆云舟闻声朝清远看去,他的额头滴满汗珠,双唇蠕动,似甚是紧张。不多一会儿,两道竹叶化作两把弯剑冲破绿光阻碍,将光圈切出两道口子,朝清远刺去。清远一个翻身,一口鲜血喷薄而出,倒在地上。
婆婆显出真身,立在清远跟前:“看在明净住持的面上,滚回寺中领罪吧!”婆婆虽口中教训于他,却因已修炼百年,领了佛戒。既不肯妄动杀机,也顾念着与法玄寺百年交情。
清远起身跪在地上,睁开双眼仰天大笑一阵:“清远糊涂,师父,我来陪你了——”说罢,双眉紧蹙,双手竟朝着太阳穴击去。婆婆见了,心道不好,想要出手阻止。却有人先了一步。两道火苗不知从哪里飞来,在清远双手上绕了一圈,痛得清远将手立即收了回来。
众人正诧异间,听得一阵似阳非阳,似阴非阴的娇细笑声过后,一个手执红色纸扇遮面,身着淡粉薄纱的怪人竟莲步轻移似的从不远处竹林闪身出来,至众人眼前时。又是一阵冷笑,半天方才止住,一双细目瞧着清远叹道:“哎呀,啧啧啧,好一个孝顺的徒弟。竟将养育之恩视若无物,败了便要自杀。你那师父的清名若是被眼前这些人给糟蹋了,怕是在天之灵也要受尽苦楚,永世不得安宁吧?”
清远闻言,似是忽然回过神来,起身望着陆云舟等人,不想善罢甘休。婆婆见了此人,气火更胜,大骂道:“哪里来的妖精怪物,敢在这法玄寺后山撒野,还不快快滚开!”
那怪人看了婆婆一眼,身子微挪,笑道:“呦呦呦,你这修炼百年的,怕才是妖精不是?”说罢,将手中的红扇当空一掷,竟露出一副涂脂抹粉的男人面孔,甚是妖气。那红扇一到半空,立刻化作几把火红利剑,立在怪人身后。
陆云舟和清灵从未见过此等宝物,不禁目瞪口呆。婆婆自是见多识广,似是熟悉此物,眼中亦满含惊诧,不禁脱口而出:“火鸾扇——”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月正当空,夜若浓墨。
陆云舟二人行在狭窄的山路上,冷风灌入衣襟,着实有些凉意。清远手中提着灯笼,快步走在前面。陆云舟借着微弱的灯光和月光,紧紧跟随,不时被碎石杂物磕绊。
清远忽然停住脚步,四处张望。本来就有些战战兢兢的陆云舟,静听风声过耳,不觉多了一分阴森可怖。
“莫怕,这林中虽有异类,但皆受佛法训教,早就没了妖性。紧紧跟住我便是。”清远并未转身,侧目说道。
陆云舟借着月光望去,只觉得清远不似平时那样慈眉善目,今日所行亦有些怪异。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清远师兄,今日身体不舒服吗?”
二人继续向前走着,清远也不回头,半晌方才答话:“身体受些苦倒不打紧,只是——”清远再次停下脚步,扭身望着陆云舟,欲说还休,二人在黑夜中对视许久,清远才叹了口气,笑了笑:“没事儿,走吧——”
陆云舟随清远和尚来到墓地,将食盒放在一旁,跪下准备把水果、糕点一一取出。一眼看见墓碑侧旁竟开出许多鲜艳的花来,色彩缤纷,在月光下分外惹眼。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意,不知是不是母亲曾经来过,留下这花以慰思念。
陆云舟点燃了从寺中带来的佛香,薄烟凝而不散,环绕墓碑。陆云舟磕完头,起身又拜了拜。夜凉如水,心里惦记清远抽空陪自己来祭母,实在有些过意不去,便说道:“清远师兄,我们回吧,免得耽误你清修。”
清远闭着双眼,似是默念佛经,并不答话。片刻方才缓缓睁开双眼,眼中似有泪光。“我已为乃母念经超度,脱离地狱苦海。”说时,清远走近陆云舟,将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陆云舟望着清远,觉得那眼神中似有说不出的感觉,让人心底既生出怜悯,又多了几分畏惧。
“当年,”清远绕过陆云舟,仰望夜空,“我家乡洪水泛滥,村中百姓死伤无数,哀鸿遍野。我父母、兄妹亦在其中,只留下我一襁褓中的婴孩。幸亏师父下山途径此地,将我等无家可归之人带回法玄寺,并收我为徒。如慈父母一般,教我读书认字、佛法道理,还有这一身的本事。”清远说时,双眼盯着抬起的双手,沉思良久。
“我记得六岁的时候,这林中有一不受训化的狐妖。师父便每日带我来后山念经,想以佛法渡它。一日,这狐妖来到师父跟前,兽性大发,咬了师父一口。我当时想要出手教训那狐妖,可师父却并不生气。而是对我说‘宁可他人负我,我不负心中无量佛法’。后来,那狐妖竟然聆听佛法受戒,终成正果。”
陆云舟想起今日对清远所说旧事,又见他种种反常之态,心中不免起了担忧。清远此时忽然转过身来,似笑非笑的望着陆云舟:“你可爱你的母亲?”
“当然,生养之恩大于天,云舟——”陆云舟话还未说完,清远便插口道:“师父对于我,亦是如此。”话音一落,清远竟闪身来到陆云舟身边,皱了一下眉头,忽的伸出手掐住陆云舟的喉咙,将他举在半空。
“原谅我。师父已逝,清远不能让他死后声名受辱。待清远送你离开,再杀了那狸猫,定会自行了断,给你一个交代。”清远紧闭着双眼,泪水浸湿了脸庞,在月光下闪着微光。
早前,清远听了陆云舟的一席话后,心里便翻江倒海。师父明无于他,恩情浩荡,身为弟子,决不能让他老人家死后受辱。可佛家弟子,清心寡欲,惩恶扬善,断不能犯杀人邪念。清远跪在佛前苦苦挣扎许久,终是下了狠心,除去陆云舟保师父清名。
陆云舟被清远掐住喉咙,不停的用双手拍打,想要挣脱。可清远是法玄寺的六苦行者,不论佛法,便是寻常功夫亦是了得。陆云舟只感觉渐渐双手没了力气,脑子里断断续续的回想起往事。仿佛母亲正在远方向自己招手,旁边又有一人,看不清面容,只是也在招呼自己。他正准备向两人跑去时,却忽然感觉掐住自己喉咙的那只手松了开来,一股凉气灌入口中。接着身子便好似被谁拉了一把,迎空飞去。
寒气扑面,陆云舟一个寒颤,仿佛游魂附体。睁开眼一看,自己竟在树林中飞翔。四处望望,并无他人。只感觉腰间有双手搂着自己。他好奇的伸出手在异处摸了一下,那“手”竟轻微动了一下,他便赶忙缩了回来。
陆云舟趁隙回头观望,只见一道绿光紧跟在后面,想必是清远无疑。他想起刚才景象,心里当真是凉了半截。不知如清远这般清修佛家弟子竟也动了邪念杀机,叹气不止。
“小心了——”陆云舟忽闻耳边一声娇语暖声,可是回头已晚,一片树叶擦面而过,留了一道血印。陆云舟放眼望去,此时竹木林立,似是已进了一片竹林。不一会儿,身子便朝地面落下,只听得一句“莫要出声”,便寂寂一片,风儿吹动竹叶沙沙作响。
过没多久,那道绿光亦至了竹林,随即清远便现出身来。清远缓步走在竹林,一手打着佛礼,一手握着一串念珠,眼神四顾。
眼看着清远已走到近前,陆云舟心道了声“不好”。可清远却好似视而不见,绕了过去。清远片语不言,正朝前走着,忽然转身朝着一处竹子发出绿光,正是上古七弥佛光。只听得“啊”的一声,那竹子中忽然有一青衣薄纱的女子倒在地上。借着月光,陆云舟看到她的侧脸,汗珠涔涔。
“我在这里,不必为难他。”陆云舟看着那受伤的姑娘,料想她便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无错。不想连累于他,便出声喊道。
清远闻声而至,伸出手在竹子上一抓,陆云舟便从附身的竹子上脱离开来。一旁的青衣女子见了,登时化作片片如利刃般竹叶,朝着清远飞来。
“竹林小妖,也敢造次!”清远怒喝一声,所有竹叶迎风后退,摔在一根竹子上,青衣女子现出原形,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放过她,你要杀的人是我。可笑你师父说过,宁可他人负我,不负心中无量佛法。你们心中既无无量佛法,你们才是妖——”
清远本来听陆云舟说前一句,心里一颤,手便松了些。可一听到“师父”二字,怒气重现,更加死死的掐住陆云舟不放。而一旁的青衣女子已受了上古七弥佛光,伤势不浅,便想要出手也无能为力。
陆云舟以为这次定无生还之理,却忽听得竹林中狂风大作,一阵阵震耳笑声回荡不息。
(二)
“即为出家之人,却做出此等肮脏勾当。佛祖可鉴,定将你这狠心和尚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空中传来振聋发聩之声,清远不禁抬头望去,却只见狂风卷落叶,如鬼戾狼嚎。
掐着陆云舟的手似有些松动,从半空中飞来两股如旋风般的竹叶卷住清远双臂,叶尖直指肌肤。清远暗运内力,将那竹叶震了出去。与此同时双手一松,陆云舟落在地上,咳嗽不止。
待陆云舟恢复神智,身边一阵竹叶飘动,方才青衣女子现在身边,柔声问道:“你没事吧?”
“我没事,多谢姑娘相救——”陆云舟此时见这姑娘真容,清新灵动,眼眸清澈,竟看得有些呆了。那青衣姑娘莞尔笑道:“我叫清灵,你叫什么?”陆云舟答了自己的名字,连连道谢。
“莫怕,婆婆来了,那和尚伤不了你。”陆云舟闻言望去,果然,刚才盘旋在半空中的旋风过处,一个半边银发胜雪,半边黑发如墨的中年女子,一身红纱衣装立在那里。陆云舟看了,方才听清灵喊她“婆婆”,还以为是年老八十之人,而眼前这人却生的美丽不俗,甚显年轻。可转念一想,之前清远说眼前的清灵是竹林小妖,又见和婆婆两人的道法,想必是修炼之妖无异。可陆云舟却心无畏惧,反而觉得婆婆和清灵要比这佛家之地干净许多,无丝毫邪气。
“你这和尚,不在法玄寺听明净住持讲经,竟跑到这竹林深处犯戒。还不快快悔过,滚回寺中领罪!”婆婆目露寒霜,怒喝一声。
清远双手合十,叹了一声:“阿弥陀佛,待清远了了这一桩人间恩怨,自会入地狱领那万劫不复之罪。还望婆婆莫要插手。”语气似甚是谦卑,并无不敬之意。
“这黄毛小子面相端正,并无邪气。究竟犯了何罪,非要出手杀他不成?”婆婆质问道,说时瞥了一眼陆云舟。
“怕是这陆云舟知道了你不可告人的秘密,你要杀人灭口吧?”清灵起身望着清远,一语中的。原来之前清远已察觉周围有异,但他其实秉性纯善,一心向佛,只是为了师父清名一时糊涂,迷了心智。故后来清灵在不远处隐身偷听二人讲话,他并未察觉。
“清远小师父,可是如此?”这婆婆知道清远名号,步步紧逼。
清远眼中似有泪光,顿了顿,方才说道:“想当年,清远来这法玄寺时,婆婆便已在无我佛堂听经受教。如今已有百年修行,由这空心之竹修成正果,实属不易。清远不想与婆婆动手,只要婆婆交了这陆云舟,他日清远必定以死谢罪。”原来这法玄寺后山,本有许多山妖野兽。建寺之初,有人主张斩妖除魔,留一片佛家清净之地。但当时的住持缘法大师却仁心仁德,欲以佛法点化异类。其间虽有波折,但终成正果,这后山的异类皆受佛法熏陶,收了妖性,于这林中逍遥自在。而眼前这婆婆便是一修炼百年有余的绿竹精,时常入无我佛堂听经打坐。与那明净住持也私交甚笃,辈分比清远自是要高出许多。
“一派胡言!”婆婆怒目圆瞪,虽然受了佛训,但向来嫉恶如仇,见不得不平事,“若是让明净大师知道此事,定会狠狠地罚你。如今你迷途知返还为时不晚——”
“婆婆放心,了了此事,清远自会去住持跟前认错领罪。现今清远只问一句,婆婆是让与不让?”
那婆婆闻言,登时火冒三丈,将手一挥,地上的竹叶立时迎风而起,朝着清远刺去。清远见势,却并不慌张。只见他微闭双目,将双手轻轻上抬,周围便升起一片绿光,将那些竹叶罩住。
“好一个上古七弥佛光,我老婆子还当真要见识见识。”那婆婆隐去真身,登时从四面八方窜出许多竹叶,飞速朝着清远飞去。
陆云舟眼望着一切,这两大高手对决,当真是揪人心魄。
如针竹叶被绿光挡在光圈之外,不能近身。清远双手合十,默念佛经。另一边婆婆虽未现身,却可感觉其力道非常,那竹叶一步紧似一步,稳站上风。忽的一片竹叶穿过缝隙,闪过清远胳膊,划了一道血口,便化作烟尘。
“小和尚,你心中已有恶念,此时念佛经怕只能为自己超度——”声音铿锵有力。陆云舟闻声朝清远看去,他的额头滴满汗珠,双唇蠕动,似甚是紧张。不多一会儿,两道竹叶化作两把弯剑冲破绿光阻碍,将光圈切出两道口子,朝清远刺去。清远一个翻身,一口鲜血喷薄而出,倒在地上。
婆婆显出真身,立在清远跟前:“看在明净住持的面上,滚回寺中领罪吧!”婆婆虽口中教训于他,却因已修炼百年,领了佛戒。既不肯妄动杀机,也顾念着与法玄寺百年交情。
清远起身跪在地上,睁开双眼仰天大笑一阵:“清远糊涂,师父,我来陪你了——”说罢,双眉紧蹙,双手竟朝着太阳穴击去。婆婆见了,心道不好,想要出手阻止。却有人先了一步。两道火苗不知从哪里飞来,在清远双手上绕了一圈,痛得清远将手立即收了回来。
众人正诧异间,听得一阵似阳非阳,似阴非阴的娇细笑声过后,一个手执红色纸扇遮面,身着淡粉薄纱的怪人竟莲步轻移似的从不远处竹林闪身出来,至众人眼前时。又是一阵冷笑,半天方才止住,一双细目瞧着清远叹道:“哎呀,啧啧啧,好一个孝顺的徒弟。竟将养育之恩视若无物,败了便要自杀。你那师父的清名若是被眼前这些人给糟蹋了,怕是在天之灵也要受尽苦楚,永世不得安宁吧?”
清远闻言,似是忽然回过神来,起身望着陆云舟等人,不想善罢甘休。婆婆见了此人,气火更胜,大骂道:“哪里来的妖精怪物,敢在这法玄寺后山撒野,还不快快滚开!”
那怪人看了婆婆一眼,身子微挪,笑道:“呦呦呦,你这修炼百年的,怕才是妖精不是?”说罢,将手中的红扇当空一掷,竟露出一副涂脂抹粉的男人面孔,甚是妖气。那红扇一到半空,立刻化作几把火红利剑,立在怪人身后。
陆云舟和清灵从未见过此等宝物,不禁目瞪口呆。婆婆自是见多识广,似是熟悉此物,眼中亦满含惊诧,不禁脱口而出:“火鸾扇——”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