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往·事· 35最新更新
改日白昊轩坐家中喝茶,果然有传门口有个瞎眼道士来化缘。伺候的丫鬟多了句嘴,“素日只听过和尚化缘,倒不曾想道士也能来呢。”
白昊轩瞧她一眼,“是么?”
“是呢少爷。”
白昊轩便扬手,“你去问问,他化的什么缘。银钱多打发点便是。”
禀报的小厮领命退下,不一会儿又来报,“少爷,那道士不要银钱,”他凑到白昊轩耳边,“他说他化的‘姻缘’。”
这大约印证了管家前日里所作之言,白昊轩让请了那道士进来,好茶奉上,而后屏退左右,“师傅有话但讲无妨。”
那盲眼道士布衣芒鞋,模样亦十分普通,虽看不出有何高深,但闻白昊轩所言立时大笑,“白少爷也算爽快,贫道第一次来,同白少爷头次打交道,少爷既不讲客套话,也不问贫道来意,想必前日所遇之老者,乃白家府上人了。”
白昊轩点头,“正是。”
那老道开门见山,“贫道此番前来有二,一是为白少爷测算姻缘;二则贵府中一株梨树而来。树木姻缘一脉相承,白少爷可否引了贫道去看。”
早前已有风水名师留话,府中梨树因故不旺,白昊轩始终揣着这桩心病,如今眼前老道问也不问,直指此树,想来也是行里高人,白昊轩也不婆妈,先领了看后,那老道瞻仰一番道,“此树千年道行,成精前夕,被人折断过一根树枝,不巧恰合天时地利,又折损在命脉上,便从此断了根。”
此话颇有些玄乎,但白昊轩闻之未动,反作揖道,“请师父指教。”
那老道接着道,“所谓因果,府中之变故,亦为此树所渡之劫,若能化劫,则从此大道平安,洪福绵延。”
问之,“如何化劫?”
那老道讲,“须找出折枝之人。此人带走树之精气,必吸精纳瑞,命格奇特。找八字先生测了,带回府即可。”
白昊轩点头,又问,“先生前日指教白某亲事,为何必是男子无疑?”
答,“此树本处正阳之态,升而旺,生生被人折去一枝,府中阴气大盛,娶不得女子,入必变故。而得此树一枝之人,须阴气盛而入得阳,否则折之亦是祸,镇而不住。因此他若还在世,必是阴气盛的男子。少爷娶亲,所娶这位亦要合得此树,此既如此,若那折枝之人合适,不如二作一,如何?”
这主意听起来两全其美,能省去不少麻烦,白昊轩倒没什么不愿意,但他也有疑问,“师父如此关照白家,所求为何?”
那道士答,“我本修行之人,世间无所求,不过行此处见此树可怜,特来帮它一把。”
说罢上前扶摸那树干道,“我走了,你的造化就交由你的主人替你完成了。”
白昊轩见他不言金钱,命人取了两根金条,悄悄装到道士背囊里,又道,“依师父之言,若我白家从此过劫,必日日念佛,时时行善,替师父广布恩泽。”
那道士哈哈大笑,“我是个道士,方才一番,已然越矩,倒行起佛祖的买卖来了。少爷若得好,不必念我,只盼能永以此树为本,助其升仙,必也是恩泽子孙万代之事。”
白昊轩躬身称是,亲自将道士送出府,回来时小厮手里捏着两根金条,“少爷,前院花台上捡到的,那道士没要。”
白昊轩一惊,让小厮追上去,不料一眨眼的功夫,那道士已然消失在路的尽头,转眼不见了。
***
而依他所言,寻觅折枝之人并不为一件难事。
府里这些年进出的,取了册子一查,一共十五名。派人四下寻了下落,老死病死、远嫁娶亲、年纪过大过小全数除开,最后剩不到五名,又定了男子,又命格奇特,白管家拿着筛过的名单支支吾吾。白昊轩倒好笑,“你不用念我也知道,剩的是谁。”
白管家奇怪,“这世间的事,头一次见着这样巧的。”
白昊轩看着管家道,“巧不巧我不知道,我倒想问问,他是什么时候折了梨树枝的。”
知道内幕的管家叹了口气,到底瞒不过白昊轩,遂道,“算来多少年了,早年被逐出府前,我听他提过,那年初春数花儿,说是花儿开得好,开到第七朵便折一枝回去养着,到底折没折未可知。但约莫错不离了。”
白昊轩道,“你既知内情,为何不早说,多惹出这些麻烦。”
管家苦笑道,“那孩子眼见是无心的,往日诸事不确定,我又如何能拿莫须有之罪谴他。”
白昊轩哼道,“你倒同他情深。”
一番下来管家不敢多话,但白昊轩亦未深究。这老仆算白家半个顶梁柱,又服侍多少年,白昊轩从未同他较真,不过账都记着,有朝一日不得不算了,他也会狠下这个心来。
眼下确认秋鲤为人选无疑,甚至不需多商量。管家忧心忡忡,“少爷,您当真打定主意要纳那孩子为妾?”
他人老眼睛毒,荒唐之事见多,心早已波澜不惊。少爷纳妾不奇怪,纳个男人他亦可睁只眼闭只眼,但若说纳的是秋鲤,不知为何,总觉不是滋味。想来处过几年,共事一场,照理不能有这么大感情,但世间诸事往往难以理论之,尤其是情,或许当真缘分,或许秋鲤填补了他心里某个缺失。少爷的意思,眼见是定下了,故而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将要重新入府,以这荒谬的身份重新生活时,他亦不可遏止的心酸起来。
但他仍提醒道,“总归要他心甘情愿才是。”
白昊轩支了下巴,“你为他想得周到。”
管家拱手道,“是为少爷着想。秋家母子,不是寻常人家,不然少爷强抢了,我亦无话。”总有同宁王萧默这一层暧昧不明的关系,若说不顾忌,倒也不像话。
白昊轩瞧他,他便继续道,“且不论秋鲤,单论秋大娘,三年前同她照面过一次,少爷以为如何?”
白昊轩思道,“淡然沉着,知书达理,懂大义。”
“正是。”白管家接到,“白府同秋家纠葛多,又都不算善茬,寻常妇人早闹腾起来了,如今一捋,逐秋鲤出府也好,闹茶寮临危救命也好,从头到尾,这妇人都未站出来过。倒不与外人交锋,只教好她儿子,的确是非常懂大义的,如此胸襟气度,不似寻常人家所出。如今少爷欲纳秋鲤入房,他高堂尚在,如何肯将唯一一子送与人家做妾……秋大娘这一关,是个大问题。”
白昊轩沉吟道,“此妇不是金钱能贿赂之辈。”
管家失笑,“自然不是,必以儿子终身幸福为首。”
白昊轩仰脖呼气,幽幽道,“总归只有母子两个,这个不成,换一个下手便是。”
***
日渐暖时候,西市生意更旺起来,因为风吹得人醉,人们更喜欢往外面跑,秋鲤一日忙到黑,不留意白家少爷到市街上转的次数多了起来。
白昊轩对西市突然盯紧,各家铺面的承包者,以及上面的牵伙人,俱紧张了起来。先是机灵的,为防万一开始整账;圆滑的,每每白少爷转到铺里来时,便热情招待,强塞些店里的小玩意;有时老远瞧见他来,先头的一家传话给第两家,让早作准备,白昊轩哭笑不得,连连道,“只是随意转转。”总没人信,因此往往走得艰难,等到市集后半段时,时辰已是不早,但梨花糕饼铺前仍排了长长的队,白昊轩无聊的跟在队尾,摇摇扇子看店里的人卖糕,秋鲤不一定每次都在,不在白昊轩便不买,敏哥儿问他,“客人,您要多少?”
白昊轩往往答,“我就看看。”
敏哥儿见熟了,下次再遇时便道,“客人,您还看看么?”
白昊轩摇扇子,“嗯,还看看。”
他便哦一声,挠挠头表示不懂了。这英俊的贵公子,站在铺前单看不买是为哪般?
但秋鲤在时,情况又不同。排到白昊轩,秋鲤问,“白少爷,要多少?”
往往答,“来一半。”
起先秋鲤还提醒他,“眼下还多着呢,少爷来一半,买去一两日不定吃得完。”后来见白昊轩无所谓,也懒得做好心,来了就问,“一半么?”
得到肯定回答后,便利索抽出油纸,包上交货。若来得晚,剩的少,这一半还好说;若来得早,剩的多,这半数往往也能吓死人,但秋鲤心想干我何事,往往有些人白了脸皮,愿做那大头冤鬼,牛也拉回来,因此一言不发,将那大小山一样的十几包梨花糕交给白昊轩。“白少爷拿好。”
从此扭头往后面去,再不看那人一眼,白昊轩瞧着好笑。一来二去十几日,这日眼见天黑,也没见白昊轩,秋鲤不注意往人堆里看看,没瞧见熟悉的白影,便低头继续包那糕饼,最后一笼眼将卖完时,听到熟悉的人声,“秋鲤,来一半。”
秋鲤对着蒸笼,好半天才回身到铺台前,“就剩一块。”
白昊轩抬手扬扇,“一半。”
秋鲤白了他一眼,“倒以为我不卖么。”说罢将剩的那饼取来用刀一划,将一半递给白昊轩,“一文五厘。”
白昊轩摸出两文钱,“不用找了。”
连日来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终于演不下去,秋鲤一口气闷于胸,才想开口斥责,突然灵机一动,将剩下的半块咬了一半,放到白昊轩手里,“不欠你的。”而后将另一半塞到嘴里吃了,拍拍手道,“白少爷我们打烊了,您请回吧。”
西市里头一家敢赶东家出铺的,梨花糕饼铺首屈一指。白昊轩瞧着手里四分之一块小梨花糕,带着两个浅浅的门牙印,毫不犹豫塞到嘴里,“唔,味道不错。”
说完狭促地看了秋鲤一眼,终于成功把那少年弄得脸红脖子粗。
敏哥儿不得不拉住秋鲤,“秋鲤哥回吧,别跟这位少爷较真啦,我瞧他日日来铺里,干看不买,不定是脑子坏掉了呢,也是怪可怜的人,走啦……”
***
西市铺子成了“噩梦”,秋鲤弄不懂白昊轩发哪门子神经,正儿八经来找茬无疑了,但白昊轩似乎认为他是乐子,黏住不放不说,待秋鲤在码头上杆,于船总处看到白昊轩时,当真是要发起火来了。
“你老跟着我干嘛!”
他不满地嘟囔着,眼里尽是苦恼。
船总惶惑着,“白少爷,他还是个孩子,您别见怪。”
又对秋鲤道,“胡说什么!白少爷来码头视察的。”
白昊轩眯了眼,一本正经。
白昊轩瞧她一眼,“是么?”
“是呢少爷。”
白昊轩便扬手,“你去问问,他化的什么缘。银钱多打发点便是。”
禀报的小厮领命退下,不一会儿又来报,“少爷,那道士不要银钱,”他凑到白昊轩耳边,“他说他化的‘姻缘’。”
这大约印证了管家前日里所作之言,白昊轩让请了那道士进来,好茶奉上,而后屏退左右,“师傅有话但讲无妨。”
那盲眼道士布衣芒鞋,模样亦十分普通,虽看不出有何高深,但闻白昊轩所言立时大笑,“白少爷也算爽快,贫道第一次来,同白少爷头次打交道,少爷既不讲客套话,也不问贫道来意,想必前日所遇之老者,乃白家府上人了。”
白昊轩点头,“正是。”
那老道开门见山,“贫道此番前来有二,一是为白少爷测算姻缘;二则贵府中一株梨树而来。树木姻缘一脉相承,白少爷可否引了贫道去看。”
早前已有风水名师留话,府中梨树因故不旺,白昊轩始终揣着这桩心病,如今眼前老道问也不问,直指此树,想来也是行里高人,白昊轩也不婆妈,先领了看后,那老道瞻仰一番道,“此树千年道行,成精前夕,被人折断过一根树枝,不巧恰合天时地利,又折损在命脉上,便从此断了根。”
此话颇有些玄乎,但白昊轩闻之未动,反作揖道,“请师父指教。”
那老道接着道,“所谓因果,府中之变故,亦为此树所渡之劫,若能化劫,则从此大道平安,洪福绵延。”
问之,“如何化劫?”
那老道讲,“须找出折枝之人。此人带走树之精气,必吸精纳瑞,命格奇特。找八字先生测了,带回府即可。”
白昊轩点头,又问,“先生前日指教白某亲事,为何必是男子无疑?”
答,“此树本处正阳之态,升而旺,生生被人折去一枝,府中阴气大盛,娶不得女子,入必变故。而得此树一枝之人,须阴气盛而入得阳,否则折之亦是祸,镇而不住。因此他若还在世,必是阴气盛的男子。少爷娶亲,所娶这位亦要合得此树,此既如此,若那折枝之人合适,不如二作一,如何?”
这主意听起来两全其美,能省去不少麻烦,白昊轩倒没什么不愿意,但他也有疑问,“师父如此关照白家,所求为何?”
那道士答,“我本修行之人,世间无所求,不过行此处见此树可怜,特来帮它一把。”
说罢上前扶摸那树干道,“我走了,你的造化就交由你的主人替你完成了。”
白昊轩见他不言金钱,命人取了两根金条,悄悄装到道士背囊里,又道,“依师父之言,若我白家从此过劫,必日日念佛,时时行善,替师父广布恩泽。”
那道士哈哈大笑,“我是个道士,方才一番,已然越矩,倒行起佛祖的买卖来了。少爷若得好,不必念我,只盼能永以此树为本,助其升仙,必也是恩泽子孙万代之事。”
白昊轩躬身称是,亲自将道士送出府,回来时小厮手里捏着两根金条,“少爷,前院花台上捡到的,那道士没要。”
白昊轩一惊,让小厮追上去,不料一眨眼的功夫,那道士已然消失在路的尽头,转眼不见了。
***
而依他所言,寻觅折枝之人并不为一件难事。
府里这些年进出的,取了册子一查,一共十五名。派人四下寻了下落,老死病死、远嫁娶亲、年纪过大过小全数除开,最后剩不到五名,又定了男子,又命格奇特,白管家拿着筛过的名单支支吾吾。白昊轩倒好笑,“你不用念我也知道,剩的是谁。”
白管家奇怪,“这世间的事,头一次见着这样巧的。”
白昊轩看着管家道,“巧不巧我不知道,我倒想问问,他是什么时候折了梨树枝的。”
知道内幕的管家叹了口气,到底瞒不过白昊轩,遂道,“算来多少年了,早年被逐出府前,我听他提过,那年初春数花儿,说是花儿开得好,开到第七朵便折一枝回去养着,到底折没折未可知。但约莫错不离了。”
白昊轩道,“你既知内情,为何不早说,多惹出这些麻烦。”
管家苦笑道,“那孩子眼见是无心的,往日诸事不确定,我又如何能拿莫须有之罪谴他。”
白昊轩哼道,“你倒同他情深。”
一番下来管家不敢多话,但白昊轩亦未深究。这老仆算白家半个顶梁柱,又服侍多少年,白昊轩从未同他较真,不过账都记着,有朝一日不得不算了,他也会狠下这个心来。
眼下确认秋鲤为人选无疑,甚至不需多商量。管家忧心忡忡,“少爷,您当真打定主意要纳那孩子为妾?”
他人老眼睛毒,荒唐之事见多,心早已波澜不惊。少爷纳妾不奇怪,纳个男人他亦可睁只眼闭只眼,但若说纳的是秋鲤,不知为何,总觉不是滋味。想来处过几年,共事一场,照理不能有这么大感情,但世间诸事往往难以理论之,尤其是情,或许当真缘分,或许秋鲤填补了他心里某个缺失。少爷的意思,眼见是定下了,故而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将要重新入府,以这荒谬的身份重新生活时,他亦不可遏止的心酸起来。
但他仍提醒道,“总归要他心甘情愿才是。”
白昊轩支了下巴,“你为他想得周到。”
管家拱手道,“是为少爷着想。秋家母子,不是寻常人家,不然少爷强抢了,我亦无话。”总有同宁王萧默这一层暧昧不明的关系,若说不顾忌,倒也不像话。
白昊轩瞧他,他便继续道,“且不论秋鲤,单论秋大娘,三年前同她照面过一次,少爷以为如何?”
白昊轩思道,“淡然沉着,知书达理,懂大义。”
“正是。”白管家接到,“白府同秋家纠葛多,又都不算善茬,寻常妇人早闹腾起来了,如今一捋,逐秋鲤出府也好,闹茶寮临危救命也好,从头到尾,这妇人都未站出来过。倒不与外人交锋,只教好她儿子,的确是非常懂大义的,如此胸襟气度,不似寻常人家所出。如今少爷欲纳秋鲤入房,他高堂尚在,如何肯将唯一一子送与人家做妾……秋大娘这一关,是个大问题。”
白昊轩沉吟道,“此妇不是金钱能贿赂之辈。”
管家失笑,“自然不是,必以儿子终身幸福为首。”
白昊轩仰脖呼气,幽幽道,“总归只有母子两个,这个不成,换一个下手便是。”
***
日渐暖时候,西市生意更旺起来,因为风吹得人醉,人们更喜欢往外面跑,秋鲤一日忙到黑,不留意白家少爷到市街上转的次数多了起来。
白昊轩对西市突然盯紧,各家铺面的承包者,以及上面的牵伙人,俱紧张了起来。先是机灵的,为防万一开始整账;圆滑的,每每白少爷转到铺里来时,便热情招待,强塞些店里的小玩意;有时老远瞧见他来,先头的一家传话给第两家,让早作准备,白昊轩哭笑不得,连连道,“只是随意转转。”总没人信,因此往往走得艰难,等到市集后半段时,时辰已是不早,但梨花糕饼铺前仍排了长长的队,白昊轩无聊的跟在队尾,摇摇扇子看店里的人卖糕,秋鲤不一定每次都在,不在白昊轩便不买,敏哥儿问他,“客人,您要多少?”
白昊轩往往答,“我就看看。”
敏哥儿见熟了,下次再遇时便道,“客人,您还看看么?”
白昊轩摇扇子,“嗯,还看看。”
他便哦一声,挠挠头表示不懂了。这英俊的贵公子,站在铺前单看不买是为哪般?
但秋鲤在时,情况又不同。排到白昊轩,秋鲤问,“白少爷,要多少?”
往往答,“来一半。”
起先秋鲤还提醒他,“眼下还多着呢,少爷来一半,买去一两日不定吃得完。”后来见白昊轩无所谓,也懒得做好心,来了就问,“一半么?”
得到肯定回答后,便利索抽出油纸,包上交货。若来得晚,剩的少,这一半还好说;若来得早,剩的多,这半数往往也能吓死人,但秋鲤心想干我何事,往往有些人白了脸皮,愿做那大头冤鬼,牛也拉回来,因此一言不发,将那大小山一样的十几包梨花糕交给白昊轩。“白少爷拿好。”
从此扭头往后面去,再不看那人一眼,白昊轩瞧着好笑。一来二去十几日,这日眼见天黑,也没见白昊轩,秋鲤不注意往人堆里看看,没瞧见熟悉的白影,便低头继续包那糕饼,最后一笼眼将卖完时,听到熟悉的人声,“秋鲤,来一半。”
秋鲤对着蒸笼,好半天才回身到铺台前,“就剩一块。”
白昊轩抬手扬扇,“一半。”
秋鲤白了他一眼,“倒以为我不卖么。”说罢将剩的那饼取来用刀一划,将一半递给白昊轩,“一文五厘。”
白昊轩摸出两文钱,“不用找了。”
连日来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终于演不下去,秋鲤一口气闷于胸,才想开口斥责,突然灵机一动,将剩下的半块咬了一半,放到白昊轩手里,“不欠你的。”而后将另一半塞到嘴里吃了,拍拍手道,“白少爷我们打烊了,您请回吧。”
西市里头一家敢赶东家出铺的,梨花糕饼铺首屈一指。白昊轩瞧着手里四分之一块小梨花糕,带着两个浅浅的门牙印,毫不犹豫塞到嘴里,“唔,味道不错。”
说完狭促地看了秋鲤一眼,终于成功把那少年弄得脸红脖子粗。
敏哥儿不得不拉住秋鲤,“秋鲤哥回吧,别跟这位少爷较真啦,我瞧他日日来铺里,干看不买,不定是脑子坏掉了呢,也是怪可怜的人,走啦……”
***
西市铺子成了“噩梦”,秋鲤弄不懂白昊轩发哪门子神经,正儿八经来找茬无疑了,但白昊轩似乎认为他是乐子,黏住不放不说,待秋鲤在码头上杆,于船总处看到白昊轩时,当真是要发起火来了。
“你老跟着我干嘛!”
他不满地嘟囔着,眼里尽是苦恼。
船总惶惑着,“白少爷,他还是个孩子,您别见怪。”
又对秋鲤道,“胡说什么!白少爷来码头视察的。”
白昊轩眯了眼,一本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