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往·事· 4第三章
白府的茅厕,也是花费功夫修缮了一番的,萧默跟随丫鬟,远远见四五竹屋连成一排,门头统一挂帘,上画名图数幅,分别是“秋庭戏婴”“枇杷猿戏”“赤壁泛舟”“虎溪三笑”,萧默暗骂白昊轩名堂多,拿手左右一挑,选了当中间“枇杷猿戏”一屋,丫鬟屋外候着,萧默掀帘而入,见当中置一八字沉香溺桶,左手边有一高窄几,有甲煎粉、沉香汁、檀香炉贡上,桶侧挂竹篾片数条,并绸缎数尺。萧默宽袍放水,长舒口气,又将那几上之物尽数用遍,略整衣衫,这才慢步踱了出来,早有侍婢二人垂首候于门外,待萧默一出便进去收拾,那原来丫鬟尚在,照旧引了萧默,往白府的膳堂雁心阁处去。
萧默到时,白昊轩早已等候多时,瞧他神清气爽,便笑了笑。萧默知他笑自己尴尬事,又想到他府上茅厕之堂皇,不由鄙夷道,“怪道是为商不为官,你府上的各物各处,比之建康来更有妙处。”
白昊轩笑道,“那你来瞧我这江淮小菜,可对胃口?”
只见紫檀白玉的八仙桌上,摆了冰糖炖燕窝,荷叶当归乌骨鸡,龙须凤爪,竹叶醉虾四道佳肴,又备了十八年的女儿红,几碟开胃小菜。白昊轩请萧默上座,自己坐定西位,这席上就他旧友二人,至于萧默所带随从则另开一桌,别处用膳是了。
这边司膳丫鬟摆好碗筷,为两人各自斟满,萧默端杯细细品闻,赞道,“女儿红啊,啧啧……你可真会找好东西,正月里太保大人的千金出阁,我向他讨那十八年的女儿红,他竟一坛也不肯分给我。临了我只能坐在席上喝,喝了一宿都没走!”
白昊轩大笑,“太保大人亏大了,一宿喝下去,可不止一坛!”
“所以么,老糊涂了,连账也不会算。”司膳丫鬟及时添满,萧默拿起杯来一饮而尽。白昊轩又命丫鬟为他扦菜,萧默左环右顾,忽的想起来,问道,“那送碗筷的小哥呢,方才我廊上撞了他,一提笼的东西全撒了。我本是急,不然定找他细细问顾才妥。”
白昊轩双筷一顿,“哪个小哥?”
遂喊了方才引路的丫鬟细问,丫鬟答道,“是府西面秋大娘家的秋鲤,方才往雁心阁送碗筷来,想是不大识路,绕到垂花门东头来了。”
白昊轩眯眼一想,似是想起这么一个人来,那日打谷场上,头快低到脚上去的少年。他扦了一只虾,蘸好醋碟放到萧默碗里,“是有这么一个人,他若撞了你,我喊来给你赔罪便是了。”
遂命丫鬟喊了秋鲤来,秋鲤双颊红红,略显狼狈,进来给两人请安,“少爷好,客人好。”
白昊轩道,“这位是我故交,你尊一声默少爷即可。”
“默少爷好。”
“你来。”萧默朝他招手,瞧他快哭出来的样子,安慰道,“莫怕,方才游廊上冲撞一事,你非有心,我并不怪你。”他命秋鲤抬起头来,“我瞧你面善,想问一句以前可曾见过?”
秋鲤何曾见过这等不凡的公子,只连连摇头。倒是听此一闻的白昊轩略惊了惊眉,但很快又自若起来,他朝司膳的丫鬟使了使眼色,丫鬟便添了双凳和碗筷,白昊轩又屏退丫鬟,亲自将每样菜各扦一些,放到秋鲤面前。
“来,你来坐。”
秋鲤吓得连连摆手,“少爷,这使不得。”又联想起是否自己坏事,忙跪下来磕头,“小的该死!少爷不要……”
他慌得语无伦次,竟全弄不懂眼前的事,白昊轩伸手搀他一把道,“莫怕,默少爷不怪你,我也不曾怪你。默少爷问你话,你只管答就是了。让你坐,是好答话矣。”
“是。”秋鲤唯唯诺诺,萧默细瞧他,问道,“小哥年岁几何?哪里人?可曾去过建康?”
秋鲤茫茫然,一概摇头,萧默倾身稍急,“不是还是不知?”
秋鲤低下头,小声道,“不知。”
“哦。”萧默收了收身,又仔细打量起秋鲤来,只见这少年眉目清秀,模样温顺怜爱,尤其一双眼珠,乌溜婉转,倒与脑中印象颇合,只是身量尤显未足,瘦弱不禁,看起来只十岁出头。这样算来又不像,萧默眼神略沉一沉,将桌上的饭菜往秋鲤面前推了推,“这是你家少爷赏你的,快吃吧。”
这一切白昊轩尽收眼底,便装作漫不经心问了几句,萧默道出原委,原是他京城有位旧友之子,少时见过几面,那孩子甚是伶俐,颇合他眼缘,只是不知何故竟不知所踪,萧默偶然想起时,十分惋惜。
“那位旧友呢?”白昊轩问道。
萧默停箸,“已然去世了。”
二人闲闲聊了几句,又饮了几杯便撤了宴。萧默本意逗留几日,不料才同白昊轩出雁心阁,便有随从来禀,“王爷,皇上请您回京议事。”
萧默惘然一笑,同白昊轩道,“你瞧,我这日子多不自在。唉,本意做个清闲王爷,哪料这王爷是当了,清闲却半点没沾上。”又四顾打量着白府,眼神落在膳堂匾额上,吟道,“雁心阁,燕雁无心,数峰清苦。若我无心,日子反倒安定了。”
他念着苦涩,白昊轩也不好多说,只道“改日送几匹上好梨木过去。”萧默哈哈大笑道,“我的好兄弟,我哪里是羡慕你这梨木!”说着大挥衣袖,“罢,罢!别以为是省了心!我会再拜访的!”
白昊轩拱手,一路拜送,又相携至码头,目送那青龙松木大船远去,便返身回府,半路管家来迎,“少爷,老夫人回来了。在溪风客栈等您。”
“哦?”白昊轩稍感意外,“母亲为何不回府?”
管家欠身,“奴才不知,不过老夫人三日前便回来了,一直住在溪风客栈。”
这一番话弄得白昊轩大惑不解,他赶忙来到溪风客栈,见母亲果真在一间客房里等他,老夫人手持玛瑙十八子佩珠,正跪坐在草编蒲团上诵经,听闻房门有响动,便睁开眼道,“我的儿,你来啦。”
白昊轩忙上前扶起白夫人,“母亲快起,稻草糙韧,恐伤了母亲。”又见前头供着尊南海观音菩萨,便道,“母亲不是刚到。”
“刚到哪能置这些物什,回来有三日了。”老夫人挽了挽佩珠,同白昊轩搀着坐到床边说话,“你定是好奇,为何我回来的这样早,又为何不回府。”
白昊轩道,“母亲已知府上有贵客来访?”
老夫人拍拍白昊轩的手背,“到底母子连心,这次我去普陀仙山,为你求得一签,你可看看。”言罢,从观音供桌前取下一荷花丝织锦囊递与白昊轩,内有桃木小签一只,上有诗曰:鲸鱼未变守江河,不可升腾更望高,异日峥嵘身变化,许君一跃跳龙门、高有作闻。
白夫人道,“此乃灵签之二,出自苏秦不第。乃下签。”白昊轩眉略沉,“下签亦可解,母亲不必太过忧心。”
“唉,”白夫人叹口气,接道,“儿无故送我去普陀仙山小住,定是家宅有事,我特意向菩萨为你求卦,果然本命犯冲,有道是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年前让你‘扎红’总觉不够,现今我又求得平安红玉穗一条,你快带上。不知我不在这些时日,家中究竟发生何事?”
白昊轩接了玉穗,穿与那玉佩上系在腰间,又将今日宁王拜访的事一五一十的讲给白夫人听,白夫人听罢无奈摇头,“自古货与帝王者,终难自清。我儿,自你回乡便潜心持家,前些年游学各地遭遇之人事,我便不愿过问。”她伸出手捋顺白昊轩的红玉穗,抬眼看他,“这宁王既专程来访,一是同你交情匪浅,但你既让我避讳此事,又见你与他并未交心;二则定有其他事宜,来赏梨花不过是掩人耳目,你既不知,又见他也未与你交心。我的儿,你可知此种情形,最险。”
白昊轩低首,“儿子惭愧。”
白夫人起身推窗,窗外日轮将落,暮色渐起。“凡鲸鱼未变之象,凡事忍耐待时也。这乱世好容易终结,这苍生,无不求稳。我不求我儿他日逞蛟龙之威,有拔地之势,只求家业兴旺,求你平平安安。”
白昊轩跪拜,“孩儿谨遵母亲教诲。”
***
这厢母子二人交心一番,商定仍旧低调处事,若将来万一祸事临头,也好备足后路抽身。白昊轩请母亲稍作片刻,待夜深时悄然回府。客房仍不退,差白夫人的贴身丫鬟住着,嘱咐三日之后再退。丫鬟应了诺,白昊轩便差管家备马车,送母亲回府。路上白昊轩想起一事,“母亲,今日宁王来府虽无异常,但只一事让儿子糊涂。”
白夫人问,“何事?”
“宁王在我府上,竟看到相熟之人。”
白夫人略惊,“何人?”
“府西面大院里秋大娘的独子秋鲤,”白昊轩思忖道,“我瞧宁王见他格外亲切,但问那孩子生平,竟一概不知,宁王问着对不上,只好悻悻而归。”
白夫人捻了捻佩珠,“无妨,待我回去亲自问他。”
白昊轩谨遵应命,母子俩再无话,马车一路摇晃,少时便到达白府。薄雾般的宫灯早已璀璨点起,白夫人一路打量,“你把宅子修了。”
“是的母亲。”白昊轩一路搀着老夫人入听事房。
“倒不像你一贯作风,不过做得很好。贵客远道而来,是要隆重些。既修了,往后这些也不必撤。”白昊轩低头称是,白夫人端坐堂上,“去把那孩子叫来。”
萧默到时,白昊轩早已等候多时,瞧他神清气爽,便笑了笑。萧默知他笑自己尴尬事,又想到他府上茅厕之堂皇,不由鄙夷道,“怪道是为商不为官,你府上的各物各处,比之建康来更有妙处。”
白昊轩笑道,“那你来瞧我这江淮小菜,可对胃口?”
只见紫檀白玉的八仙桌上,摆了冰糖炖燕窝,荷叶当归乌骨鸡,龙须凤爪,竹叶醉虾四道佳肴,又备了十八年的女儿红,几碟开胃小菜。白昊轩请萧默上座,自己坐定西位,这席上就他旧友二人,至于萧默所带随从则另开一桌,别处用膳是了。
这边司膳丫鬟摆好碗筷,为两人各自斟满,萧默端杯细细品闻,赞道,“女儿红啊,啧啧……你可真会找好东西,正月里太保大人的千金出阁,我向他讨那十八年的女儿红,他竟一坛也不肯分给我。临了我只能坐在席上喝,喝了一宿都没走!”
白昊轩大笑,“太保大人亏大了,一宿喝下去,可不止一坛!”
“所以么,老糊涂了,连账也不会算。”司膳丫鬟及时添满,萧默拿起杯来一饮而尽。白昊轩又命丫鬟为他扦菜,萧默左环右顾,忽的想起来,问道,“那送碗筷的小哥呢,方才我廊上撞了他,一提笼的东西全撒了。我本是急,不然定找他细细问顾才妥。”
白昊轩双筷一顿,“哪个小哥?”
遂喊了方才引路的丫鬟细问,丫鬟答道,“是府西面秋大娘家的秋鲤,方才往雁心阁送碗筷来,想是不大识路,绕到垂花门东头来了。”
白昊轩眯眼一想,似是想起这么一个人来,那日打谷场上,头快低到脚上去的少年。他扦了一只虾,蘸好醋碟放到萧默碗里,“是有这么一个人,他若撞了你,我喊来给你赔罪便是了。”
遂命丫鬟喊了秋鲤来,秋鲤双颊红红,略显狼狈,进来给两人请安,“少爷好,客人好。”
白昊轩道,“这位是我故交,你尊一声默少爷即可。”
“默少爷好。”
“你来。”萧默朝他招手,瞧他快哭出来的样子,安慰道,“莫怕,方才游廊上冲撞一事,你非有心,我并不怪你。”他命秋鲤抬起头来,“我瞧你面善,想问一句以前可曾见过?”
秋鲤何曾见过这等不凡的公子,只连连摇头。倒是听此一闻的白昊轩略惊了惊眉,但很快又自若起来,他朝司膳的丫鬟使了使眼色,丫鬟便添了双凳和碗筷,白昊轩又屏退丫鬟,亲自将每样菜各扦一些,放到秋鲤面前。
“来,你来坐。”
秋鲤吓得连连摆手,“少爷,这使不得。”又联想起是否自己坏事,忙跪下来磕头,“小的该死!少爷不要……”
他慌得语无伦次,竟全弄不懂眼前的事,白昊轩伸手搀他一把道,“莫怕,默少爷不怪你,我也不曾怪你。默少爷问你话,你只管答就是了。让你坐,是好答话矣。”
“是。”秋鲤唯唯诺诺,萧默细瞧他,问道,“小哥年岁几何?哪里人?可曾去过建康?”
秋鲤茫茫然,一概摇头,萧默倾身稍急,“不是还是不知?”
秋鲤低下头,小声道,“不知。”
“哦。”萧默收了收身,又仔细打量起秋鲤来,只见这少年眉目清秀,模样温顺怜爱,尤其一双眼珠,乌溜婉转,倒与脑中印象颇合,只是身量尤显未足,瘦弱不禁,看起来只十岁出头。这样算来又不像,萧默眼神略沉一沉,将桌上的饭菜往秋鲤面前推了推,“这是你家少爷赏你的,快吃吧。”
这一切白昊轩尽收眼底,便装作漫不经心问了几句,萧默道出原委,原是他京城有位旧友之子,少时见过几面,那孩子甚是伶俐,颇合他眼缘,只是不知何故竟不知所踪,萧默偶然想起时,十分惋惜。
“那位旧友呢?”白昊轩问道。
萧默停箸,“已然去世了。”
二人闲闲聊了几句,又饮了几杯便撤了宴。萧默本意逗留几日,不料才同白昊轩出雁心阁,便有随从来禀,“王爷,皇上请您回京议事。”
萧默惘然一笑,同白昊轩道,“你瞧,我这日子多不自在。唉,本意做个清闲王爷,哪料这王爷是当了,清闲却半点没沾上。”又四顾打量着白府,眼神落在膳堂匾额上,吟道,“雁心阁,燕雁无心,数峰清苦。若我无心,日子反倒安定了。”
他念着苦涩,白昊轩也不好多说,只道“改日送几匹上好梨木过去。”萧默哈哈大笑道,“我的好兄弟,我哪里是羡慕你这梨木!”说着大挥衣袖,“罢,罢!别以为是省了心!我会再拜访的!”
白昊轩拱手,一路拜送,又相携至码头,目送那青龙松木大船远去,便返身回府,半路管家来迎,“少爷,老夫人回来了。在溪风客栈等您。”
“哦?”白昊轩稍感意外,“母亲为何不回府?”
管家欠身,“奴才不知,不过老夫人三日前便回来了,一直住在溪风客栈。”
这一番话弄得白昊轩大惑不解,他赶忙来到溪风客栈,见母亲果真在一间客房里等他,老夫人手持玛瑙十八子佩珠,正跪坐在草编蒲团上诵经,听闻房门有响动,便睁开眼道,“我的儿,你来啦。”
白昊轩忙上前扶起白夫人,“母亲快起,稻草糙韧,恐伤了母亲。”又见前头供着尊南海观音菩萨,便道,“母亲不是刚到。”
“刚到哪能置这些物什,回来有三日了。”老夫人挽了挽佩珠,同白昊轩搀着坐到床边说话,“你定是好奇,为何我回来的这样早,又为何不回府。”
白昊轩道,“母亲已知府上有贵客来访?”
老夫人拍拍白昊轩的手背,“到底母子连心,这次我去普陀仙山,为你求得一签,你可看看。”言罢,从观音供桌前取下一荷花丝织锦囊递与白昊轩,内有桃木小签一只,上有诗曰:鲸鱼未变守江河,不可升腾更望高,异日峥嵘身变化,许君一跃跳龙门、高有作闻。
白夫人道,“此乃灵签之二,出自苏秦不第。乃下签。”白昊轩眉略沉,“下签亦可解,母亲不必太过忧心。”
“唉,”白夫人叹口气,接道,“儿无故送我去普陀仙山小住,定是家宅有事,我特意向菩萨为你求卦,果然本命犯冲,有道是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年前让你‘扎红’总觉不够,现今我又求得平安红玉穗一条,你快带上。不知我不在这些时日,家中究竟发生何事?”
白昊轩接了玉穗,穿与那玉佩上系在腰间,又将今日宁王拜访的事一五一十的讲给白夫人听,白夫人听罢无奈摇头,“自古货与帝王者,终难自清。我儿,自你回乡便潜心持家,前些年游学各地遭遇之人事,我便不愿过问。”她伸出手捋顺白昊轩的红玉穗,抬眼看他,“这宁王既专程来访,一是同你交情匪浅,但你既让我避讳此事,又见你与他并未交心;二则定有其他事宜,来赏梨花不过是掩人耳目,你既不知,又见他也未与你交心。我的儿,你可知此种情形,最险。”
白昊轩低首,“儿子惭愧。”
白夫人起身推窗,窗外日轮将落,暮色渐起。“凡鲸鱼未变之象,凡事忍耐待时也。这乱世好容易终结,这苍生,无不求稳。我不求我儿他日逞蛟龙之威,有拔地之势,只求家业兴旺,求你平平安安。”
白昊轩跪拜,“孩儿谨遵母亲教诲。”
***
这厢母子二人交心一番,商定仍旧低调处事,若将来万一祸事临头,也好备足后路抽身。白昊轩请母亲稍作片刻,待夜深时悄然回府。客房仍不退,差白夫人的贴身丫鬟住着,嘱咐三日之后再退。丫鬟应了诺,白昊轩便差管家备马车,送母亲回府。路上白昊轩想起一事,“母亲,今日宁王来府虽无异常,但只一事让儿子糊涂。”
白夫人问,“何事?”
“宁王在我府上,竟看到相熟之人。”
白夫人略惊,“何人?”
“府西面大院里秋大娘的独子秋鲤,”白昊轩思忖道,“我瞧宁王见他格外亲切,但问那孩子生平,竟一概不知,宁王问着对不上,只好悻悻而归。”
白夫人捻了捻佩珠,“无妨,待我回去亲自问他。”
白昊轩谨遵应命,母子俩再无话,马车一路摇晃,少时便到达白府。薄雾般的宫灯早已璀璨点起,白夫人一路打量,“你把宅子修了。”
“是的母亲。”白昊轩一路搀着老夫人入听事房。
“倒不像你一贯作风,不过做得很好。贵客远道而来,是要隆重些。既修了,往后这些也不必撤。”白昊轩低头称是,白夫人端坐堂上,“去把那孩子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