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往·事· 5第四章
秋鲤坐在一条春凳上烧火,前头来吩咐老夫人回府了,让做点宵夜。才燃着火折,烧了几根嫩枝往灶里捅,又有人来请,说老夫人想见他。秋鲤好容易平复的心里又打起鼓来。遂让人等会儿,待厨娘烧了一碗笋尖冬菇菜心,一碗白米薏仁粥,放在紫檀提篮里,一并送去。
听事房里老夫人诵经静候,玛瑙佩珠缠在手上,黛蓝的佛头穗一晃一晃。她衣饰端庄,鹤发宝髻,眼额爬上几道纹,是风霜的杰作。秋鲤初进,见堂正中主位上端坐着这样一位老妇人,应是白老夫人无疑,便搁了提篮叩拜道,“给老夫人请安。”
白夫人见他周身驯服,气质乖顺,又带着提篮来,先前的狐疑倒去了两分,但也不问别的,只道,“提篮里是什么?”
“回老夫人,是您的宵夜,厨房里做了笋尖冬菇菜心和白米薏仁粥。”
白夫人点点头,“我唤你来并无其他事,只是我贴身丫鬟求假,这几日身边无人,总管便荐你来替几日,说你最是乖巧,可巧我见你,也觉伶俐,不如就由你伺候我几日,如何?”
秋鲤莫名心惊,倒不懂如何飞来这横差,他并不惮伺候老夫人,只是发生在今日宁王一事之后,虽无不妥,但仍叫他觉得怪怪了。
见秋鲤有些犹豫,白老夫人又道,“你母亲那边我已差人传话,说你今日便住在府里,你可放心。我累了,扶我回房休息吧。”
秋鲤只好点头,搀老夫人回东厢。东厢在一府中最为宽敞,厢房劈为三间,依次为茶水间,耳房,纵深最里才是老夫人就寝之处。白昊轩体谅母亲年岁高,东厢俱不设门槛,只用屏风加木隔断,其他装潢亦以白夫人喜好为准。秋鲤推门而入,只觉此屋梁高檐广,甚为敞亮。外屋头一间置八仙桌椅一套,并梨花木客椅四张,分置东西,又有紫檀木书案,书及文房四宝俱全,室隅有一桃木梅花纹花几,上置文竹一株,清雅朴素倒不像常见的长辈居所。
老夫人邀他入坐,秋鲤万千个不敢,只将宵夜取出放在八仙桌上,先伺候老夫人用了,老夫人年事高,素日里不食油腻,这夜宵里的白米薏仁粥,白米精细无味,薏仁味甘健脾,二者熬粥是绝配,拿个玉璧底的小碗碗盛上大半碗,再佐以那嫩笋尖和菜心,俱是软糯易咀嚼之食物,便会让人舒服到极致了。老夫人吃得很满意,直赞秋鲤心思细,秋鲤不敢承谬赞,反倒一个劲儿解释是厨娘手艺。老夫人笑而不语,先转过槅门往后去,秋鲤收拾了碗筷,也转到屏风后,到镜台前为老夫人梳头。老夫人头发白密,秋鲤拾了铜花篦子为她梳发,梳了一会儿,问老夫人可有牛角或玳瑁梳。老夫人谓之没有。秋鲤便放了铜花篦子,十指微张,以手替老夫人梳起头来,从额端至后颈,轻重相辅,一气呵成,顺梳百余下。
老夫人觉出些味道,以手指眼角外颞颥处,“你再替我按按这儿?”
秋鲤复又以拇指按压,他手指纤巧灵活,没有一般男子的粗蛮,老夫人享受道,“果然舒服,孩子你可还会按摩之技。”
秋鲤道,“往日在家,也这样同我母亲按的。”
老夫人道,“你母亲可巧有福了,有这样孝顺的儿子。”
“小的惭愧,”秋鲤答道,“只往年家中有本《厘正按摩要术》,不知哪里来的,尽是灰的被我扒出来,便照着学了。”
“哪里是书要紧,是你有孝心。”老夫人拍拍秋鲤的手,示意他停下,“若无心,便是学了,也尽用不到自己父母头上。你是好孩子,往后继续孝敬你母亲才是。”说罢让秋鲤伺候宽衣,脱了鞋,卧在床上,“拉好床帘你去睡吧,耳房有炕几,被褥也是厚的,明日卯时伺候我起,这当间要喊你了,你要即刻来,莫睡死了。”
秋鲤应诺,拉好帘又在床脚坐了一会儿,待老夫人睡熟了这才一个人悄悄去外间耳房睡了。
翌日伺候老夫人晨起,用完早膳老夫人要去城外业佛寺还愿,要双童女,便不让秋鲤跟着,挑了另两个丫鬟陪同。而秋鲤就趁这半天空当,回家收拾行李去了。
***
清晨小院的茅草顶上燃起了炊烟,秋大娘等了一夜,天大亮时秋鲤推开错落的篱笆栅栏,见他娘站在灶前烧饭,便拾了凳帮他娘添柴。秋大娘见他回来,悬着的心算落了地,饭也不烧了,把秋鲤速速拉进屋。
秋鲤心疼他娘,又瞧那灶王爷龛上的灯油还冒着烟,明白是才熄灭。不免怪道,“都请人来交代了,娘怎么还等,整夜不睡熬不住!”
秋大娘仍旧忧心忡忡,“你还小不懂,这大府上的事哪有那样简单。素日里你都回家过夜,昨儿的例外,是许多年来的头一回。我听说那府上来了贵客,白少爷亲自去码头迎,这样大的架势,想必是出不得丁点儿纰漏的!你虽乖,但毕竟年纪小做事不精细……”
秋鲤心虚,竟被他娘言中了,便将那撞到贵客的事原原本本交代了,此事虽未出秋大娘意料之外,但到底惹她担心,连声问秋鲤有没有出事。
秋鲤不甚紧张,“没事呢娘,他没有怪罪我,倒是——”
“倒是什么?”
“倒是他说看我面善,还问我以前是不是见过。”秋鲤眉头蹙了起来,嘴也撅了起来,大抵他是真的不懂,而秋鲤娘却真真切切急了起来,
“那你是如何回答的?”
“我什么也没说,他问我生平,我摇头,又问我出处,我还摇头,再问,就一概说不知了。”
“你答得很好,现在只我们母子两个,要想活着,往日那些便都要隐了去。”
秋鲤乖巧地点头,但眼里仍有困惑,想要找他娘问出个答案来,“娘,我一点儿也不记得了,以前在建康,真的见过这一位么?”
秋大娘僵直了背,脑袋嗡地一下炸了开来,她仿佛猜到了一些可能,又仿佛顺着这些可能预料到了一些后果,她看向面前的秋鲤,这孩子已经十余岁,除了比同龄人瘦小,心智却并不浑噩,建康虎狼之地,四年前秋鲤离开时也有十岁,不可能诓他从未去过此地,也许他自己也不能确定记忆还有多少,但是回忆一旦勾起,眼前平静的日子和秋鲤后半生的安稳,都将一去不复返。
“你不认识他,我们是从北方逃荒过来的,我们没有去过建康。”秋大娘的眼神有些严峻,这温婉的女人的眼睛里,竟出现了些不属于她的决绝,“自来到白城那一日起,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娘儿俩这些年过得很好,不是么?”
“可是娘——”
“秋鲤!”秋鲤娘一把握住孩子的肩头,“不要忘了,我们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秋鲤一怔,眼珠子闪出遥远的另一种光来,遥远得让他以为这光彩只出现在太过久远的前世里,今生只有白城的短短四年。秋鲤低下头,眼里褪出一丝黯淡和隐痛,他似乎都快忘了,自己身上还有一个藏了十几年的秘密,来到白城的四年,竟让他无忧无虑到这种地步,难道真的是梨花开的太过美丽了么?
秋鲤扭头向外,阳春三月的白城里,寒霜未融,枝头的花骨朵,一朵也没绽放。
***
母子两个沉默许久,好半天秋大娘才想起来问秋鲤昨夜的未归。
秋鲤有些讪讪,全然没回过神来,只道,“白老夫人的贴身丫鬟求假,挑了我去替几日,昨夜便是歇在老夫人房里。”
秋大娘狐疑道,“老夫人身份贵重,府里自然不乏周全的丫鬟婆子,为何单单挑你?何况——”
“何况什么,娘?”
秋大娘略一思索,更确信不疑,“无论她如何赞你好,只一点,你是个男娃,自古男女授受不亲。秋鲤,你怕是着了人家道了!”
听事房里老夫人诵经静候,玛瑙佩珠缠在手上,黛蓝的佛头穗一晃一晃。她衣饰端庄,鹤发宝髻,眼额爬上几道纹,是风霜的杰作。秋鲤初进,见堂正中主位上端坐着这样一位老妇人,应是白老夫人无疑,便搁了提篮叩拜道,“给老夫人请安。”
白夫人见他周身驯服,气质乖顺,又带着提篮来,先前的狐疑倒去了两分,但也不问别的,只道,“提篮里是什么?”
“回老夫人,是您的宵夜,厨房里做了笋尖冬菇菜心和白米薏仁粥。”
白夫人点点头,“我唤你来并无其他事,只是我贴身丫鬟求假,这几日身边无人,总管便荐你来替几日,说你最是乖巧,可巧我见你,也觉伶俐,不如就由你伺候我几日,如何?”
秋鲤莫名心惊,倒不懂如何飞来这横差,他并不惮伺候老夫人,只是发生在今日宁王一事之后,虽无不妥,但仍叫他觉得怪怪了。
见秋鲤有些犹豫,白老夫人又道,“你母亲那边我已差人传话,说你今日便住在府里,你可放心。我累了,扶我回房休息吧。”
秋鲤只好点头,搀老夫人回东厢。东厢在一府中最为宽敞,厢房劈为三间,依次为茶水间,耳房,纵深最里才是老夫人就寝之处。白昊轩体谅母亲年岁高,东厢俱不设门槛,只用屏风加木隔断,其他装潢亦以白夫人喜好为准。秋鲤推门而入,只觉此屋梁高檐广,甚为敞亮。外屋头一间置八仙桌椅一套,并梨花木客椅四张,分置东西,又有紫檀木书案,书及文房四宝俱全,室隅有一桃木梅花纹花几,上置文竹一株,清雅朴素倒不像常见的长辈居所。
老夫人邀他入坐,秋鲤万千个不敢,只将宵夜取出放在八仙桌上,先伺候老夫人用了,老夫人年事高,素日里不食油腻,这夜宵里的白米薏仁粥,白米精细无味,薏仁味甘健脾,二者熬粥是绝配,拿个玉璧底的小碗碗盛上大半碗,再佐以那嫩笋尖和菜心,俱是软糯易咀嚼之食物,便会让人舒服到极致了。老夫人吃得很满意,直赞秋鲤心思细,秋鲤不敢承谬赞,反倒一个劲儿解释是厨娘手艺。老夫人笑而不语,先转过槅门往后去,秋鲤收拾了碗筷,也转到屏风后,到镜台前为老夫人梳头。老夫人头发白密,秋鲤拾了铜花篦子为她梳发,梳了一会儿,问老夫人可有牛角或玳瑁梳。老夫人谓之没有。秋鲤便放了铜花篦子,十指微张,以手替老夫人梳起头来,从额端至后颈,轻重相辅,一气呵成,顺梳百余下。
老夫人觉出些味道,以手指眼角外颞颥处,“你再替我按按这儿?”
秋鲤复又以拇指按压,他手指纤巧灵活,没有一般男子的粗蛮,老夫人享受道,“果然舒服,孩子你可还会按摩之技。”
秋鲤道,“往日在家,也这样同我母亲按的。”
老夫人道,“你母亲可巧有福了,有这样孝顺的儿子。”
“小的惭愧,”秋鲤答道,“只往年家中有本《厘正按摩要术》,不知哪里来的,尽是灰的被我扒出来,便照着学了。”
“哪里是书要紧,是你有孝心。”老夫人拍拍秋鲤的手,示意他停下,“若无心,便是学了,也尽用不到自己父母头上。你是好孩子,往后继续孝敬你母亲才是。”说罢让秋鲤伺候宽衣,脱了鞋,卧在床上,“拉好床帘你去睡吧,耳房有炕几,被褥也是厚的,明日卯时伺候我起,这当间要喊你了,你要即刻来,莫睡死了。”
秋鲤应诺,拉好帘又在床脚坐了一会儿,待老夫人睡熟了这才一个人悄悄去外间耳房睡了。
翌日伺候老夫人晨起,用完早膳老夫人要去城外业佛寺还愿,要双童女,便不让秋鲤跟着,挑了另两个丫鬟陪同。而秋鲤就趁这半天空当,回家收拾行李去了。
***
清晨小院的茅草顶上燃起了炊烟,秋大娘等了一夜,天大亮时秋鲤推开错落的篱笆栅栏,见他娘站在灶前烧饭,便拾了凳帮他娘添柴。秋大娘见他回来,悬着的心算落了地,饭也不烧了,把秋鲤速速拉进屋。
秋鲤心疼他娘,又瞧那灶王爷龛上的灯油还冒着烟,明白是才熄灭。不免怪道,“都请人来交代了,娘怎么还等,整夜不睡熬不住!”
秋大娘仍旧忧心忡忡,“你还小不懂,这大府上的事哪有那样简单。素日里你都回家过夜,昨儿的例外,是许多年来的头一回。我听说那府上来了贵客,白少爷亲自去码头迎,这样大的架势,想必是出不得丁点儿纰漏的!你虽乖,但毕竟年纪小做事不精细……”
秋鲤心虚,竟被他娘言中了,便将那撞到贵客的事原原本本交代了,此事虽未出秋大娘意料之外,但到底惹她担心,连声问秋鲤有没有出事。
秋鲤不甚紧张,“没事呢娘,他没有怪罪我,倒是——”
“倒是什么?”
“倒是他说看我面善,还问我以前是不是见过。”秋鲤眉头蹙了起来,嘴也撅了起来,大抵他是真的不懂,而秋鲤娘却真真切切急了起来,
“那你是如何回答的?”
“我什么也没说,他问我生平,我摇头,又问我出处,我还摇头,再问,就一概说不知了。”
“你答得很好,现在只我们母子两个,要想活着,往日那些便都要隐了去。”
秋鲤乖巧地点头,但眼里仍有困惑,想要找他娘问出个答案来,“娘,我一点儿也不记得了,以前在建康,真的见过这一位么?”
秋大娘僵直了背,脑袋嗡地一下炸了开来,她仿佛猜到了一些可能,又仿佛顺着这些可能预料到了一些后果,她看向面前的秋鲤,这孩子已经十余岁,除了比同龄人瘦小,心智却并不浑噩,建康虎狼之地,四年前秋鲤离开时也有十岁,不可能诓他从未去过此地,也许他自己也不能确定记忆还有多少,但是回忆一旦勾起,眼前平静的日子和秋鲤后半生的安稳,都将一去不复返。
“你不认识他,我们是从北方逃荒过来的,我们没有去过建康。”秋大娘的眼神有些严峻,这温婉的女人的眼睛里,竟出现了些不属于她的决绝,“自来到白城那一日起,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娘儿俩这些年过得很好,不是么?”
“可是娘——”
“秋鲤!”秋鲤娘一把握住孩子的肩头,“不要忘了,我们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秋鲤一怔,眼珠子闪出遥远的另一种光来,遥远得让他以为这光彩只出现在太过久远的前世里,今生只有白城的短短四年。秋鲤低下头,眼里褪出一丝黯淡和隐痛,他似乎都快忘了,自己身上还有一个藏了十几年的秘密,来到白城的四年,竟让他无忧无虑到这种地步,难道真的是梨花开的太过美丽了么?
秋鲤扭头向外,阳春三月的白城里,寒霜未融,枝头的花骨朵,一朵也没绽放。
***
母子两个沉默许久,好半天秋大娘才想起来问秋鲤昨夜的未归。
秋鲤有些讪讪,全然没回过神来,只道,“白老夫人的贴身丫鬟求假,挑了我去替几日,昨夜便是歇在老夫人房里。”
秋大娘狐疑道,“老夫人身份贵重,府里自然不乏周全的丫鬟婆子,为何单单挑你?何况——”
“何况什么,娘?”
秋大娘略一思索,更确信不疑,“无论她如何赞你好,只一点,你是个男娃,自古男女授受不亲。秋鲤,你怕是着了人家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