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十章
刘邵宏回到医院照常上班,他在附属医院所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看到的疑难病例,都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长时间里,他所管瞎的病床使用周转率大大提高,比本科其他医生的床位周转率都快,为此,科里的所有住院医生对刘邵宏刮目相看了,其他医生尽可能少接病人,一来图个清闲,二来少担风险!刘邵宏并不为此满足,他是尽可能多收病人,为的是更多的认识病情,把自己锻炼成技术较高的好医生。他多次说服申主任向院方打报告,申请购买‘奥林帕氏气管内窥镜’开展这项检查。申主任同意,向院里写了报告。不久,院里将内窥镜买了回来,分配给内一科。
为了提高诊断效率,院里给内科配备了一台心电图机,机子好掌握,问题是做出来需要马上解读,那时期科里连申主任在内谁也不会解读心电图,都是由心电图室技师打报告,自己有了心电图,总不能让人家来写报告吧。刘邵宏向主任提议,科里应该普及心电图的阅读能力,申主任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问题是请谁来给内科讲解解?请心电图技师讲解,这位技师只能说图象不能讲解机理而且架子很大!难住了申主任,当时她自己还读不下来心电图当然她讲不成,于是申主任问刘邵宏;你能不能给大家讲解心电图?如果可以,咱们就在每礼拜三六下午学习,时间多长由你定行吗?
刘邵宏点头同意说;不过,我才学习不久,只怕讲不好。
申主任说;没有关系,你就大胆的讲吧,到时候咱们科全体医护人员都来听课。
刘邵宏到讲心电图课的时候他才发现,来到大医办室听讲的人都是护士和几个实习医生,本科的住院医师一个也没有来,刘邵宏心里明白;他这个工代干的医生又是个大专学历怎么能让人家学院的本科生信服呢?他只好忍耐下来不计较什么,既然自己答应了科主任就硬着头皮讲下去。
有的大夫暗地里说;出头的橼子最容易受伤,等着瞧吧。
难耐酷暑的夏日过去,清高气爽的秋天来临,有一天,刘邵宏下午来接夜班,申主任告诉他;二号病房三床‘肺气肿’合并‘肝硬化,’因为输了‘白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休克,’经抢救血压开始回升,你一定要把他稳定下来,不然不好向家属交代。
刘邵宏点头答应;我尽力想办法抢救过来。他又问;输的白蛋白拔掉了吗?
拔掉了,你可要尽力抢救过来啊!申主任一再嘱咐他,显然她怕出事心里压力大,又寄希望于他。
刘邵宏回答;你放心吧。申主任这才转身下班了。
刘邵宏进到二号病室对三床病人进行检查,血压仍然停留在最低水平,病情很严重,当时这个病房里住着六位病人眼下都很平静,大多已入睡,他把精力全集中在这个‘过敏反应性休克’病人身上,他继续运用升压和扩血管药并改善‘酸中毒’等一系列措施,而且不停地观测病人血压脉搏。
一个半小时后,这位病人的收缩压恢复到一百一,舒张压恢复到七十豪米汞柱,四肢也有了温度,心跳规律有力,病情有了好转,他和当班的护士秦素芹长长舒了口气。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谁也没有料到五号病人突然病情加重,家属转身呼叫;医生快来看他?病人不行了!
刘邵宏急步来到五号病床一检查,血压脉搏几乎都消失,心跳很微弱,怎么回事?他问身边的秦护士;他输的什么药?秦护士回答;他输的是白蛋白,而且是把三床病人输的白蛋白拔掉给这个病人输上了!
刘邵宏大吃一惊!心里想;谁怎么这样干呢?他立刻上前拔掉五号病床输的白蛋白,问秦护士;谁让这么输的?
秦护士低声回答;是申主任让输的。
刘邵宏又问;她为什么这样干?前一个病人出了反应,又将反应的白蛋白再输给另一个病人,这是为什么?
秦护士还是低声回答;白蛋白很贵,也许是怕倒掉可惜!
刘邵宏低声说了一句;真是胡来!他马上开药方给秦护士说;你先给这位病人输上生理盐水,然后把这个升压药加到液体里给输上,要快!
为了尽快解除过敏反应刘邵宏採取‘脱敏’和升压的办法,他又吩咐护士;你给病人输上生理盐水加上升压药后再加上五毫克‘地塞米松’输进去。
护士忙着输液打针,然而病情来得太突然,虽然按照步骤抢救,终因反应太快不等抢救的药物起作用病人已经停止了呼吸!刘邵宏再怎么努力也回天无术。
病人死在大病房不能将尸体一直停放在病床上,这样会影响别的病人休息。深更半夜又找不到人抬尸体秦护士又抬不动,刘邵宏只好自己和家属一起将尸体抬到太平房。
刘邵宏在医生值班室里想来想去不理解申主任为什么把有反应的液体白蛋白输给另外的病人?她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他忽然想到申主任给五床病人也开过一瓶白蛋白,第一个病人不能用她转用第二个病人自然就省下五床的一瓶白蛋白然后顺理成章的把它保存起来,在那个时候一瓶白蛋白市场价是很昂贵的。
第二天上班时,在全科交班会上申主任先问起三床病人怎么样?刘邵宏回答;很好,抢救过来了,可是五床病人因为输了白蛋白引起‘过敏性休克’来的太快,我没有抢救过来死亡了!我们已经抬到了太平房。
申主任此时神情非常凝重半天无语,直等刘邵宏介绍完整个病房的病人申主任才抬起头说;散会吧,大家查房去吧。众人都出了办公室各干各的事情去了。
按照惯例,刘邵宏当天早晨下班之前将死亡报告写出来,同死亡病人病历一起交给护办室,护士在当天早班再交给病案室。刘邵宏写报告时,申主任走过来特意告诉他;刘大夫,五床病人死亡的病因不要写‘过敏性休克,’写上其他死亡原因吧。刘邵宏不理解,明明是输白蛋白引起的反应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为什么要改成别的死因,写什么呢?他很为难,他脑子回转了一遍,如果病人家属追究起来,‘过敏性休克’必然和输的白蛋白有关,申主任是将第一个起反应的白蛋白输给第二个病人造成死亡的,她当然要担负责任。如果自己把‘过敏性休克’编造成其它原因死亡,自己也要担负责任,自己是‘工代干,’病人家属如果追究起来自己做伪证同样要受处分,转不了正不说,以后还能不能当成医生都成问题。主任的指示又不能不听,事实又不能回避怎么办?----他思来想去,就把第一死亡诊断写成‘心原性休克,’第二诊断写成‘过敏性休克。’虽然有前有后,对申主任来说并没有取掉心理上的恐惧!家属真要是追究起来,就是过敏性休克这一条,她怎么也说不过去。就因为这样,申主任对刘邵宏写的‘过敏性休克’心存着永远抹不掉的怨恨!她认为平时我待你不错,为什么这个时候不听我的吩咐!有意让我难堪!要不是刘邵宏去唐山有供献有声誉,申主任真想将他教训一次!
正是当年冬初,局干部处要将一批‘工代干’转成为正式干部,其中有刘邵宏,院里通知申主任;让她在科主任栏里签字写上‘同意’代表科里的意见就可。申主任觉得这是个机会,可以难为刘邵宏了,她想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难为他一次,说明在关建的时刻主任可以掌握你刘邵宏的命运!她不但不签字而且又在基层评定栏里专门写上;该同志曾在基层煤矿当工人时,在文革时期参于过打,砸,抢,不付合晋升干部条例。
刘邵宏并不知晓此事,几天后,是院里的人事科将此评语透露给刘邵宏。刘邵宏很生气!这简直是无中生有!对自己有意见也不能在评语中编造出谎言啊!他不能等待,要不然这次转不了,下一次还不知道等到牛年马月?于是他向院领导写出报告阐明自己从没有参加过打砸抢事件,当时在文革后期,自己曾参加过‘毛主席思想文艺宣传队,’如果说自己真是参加过打砸抢事件,基层煤矿离省城很近,两三年了,为什么矿上不来人调查我呢?如果院方为了对本人负责,也可以派人去该矿进行调查啊。耿院长觉得刘邵宏提得在理,经研究认为刘邵宏在医院这几年里表现很好,显示出卓尔不群的能力,而且在唐山抗震救灾中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耿院长签字批准了刘邵宏转干申报到厅里。
申月琴主任这次的目的没有达到。
在病房里医生少不了为病人做各种医技操作,比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脊髓穿刺等等,穿刺前都得先打麻药和止痛药,而这些麻醉止痛药按照医药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必需有专人保管,开据专门处方登记在册。申主任指定一位年老的护士保管,这位老护士曾经因为和病人发生过不正当的性关系受到院里处分,为了保住饭碗,她对申主任惟命事从。
申主任的爱人是外科肖大夫,曾因私自应用麻醉药被外科批评过,外科将麻醉药监管的很严,他没有办法得到。肖大夫每当药癮发作时在家里又哭又闹央求妻子申月琴帮他想办法给他打麻醉药针,那种跪泣求告的场景使申主任无法拒绝。她只好开上红处方到内科找这位老护士取出麻醉针回来给他注射。老护士不敢违抗,每次都照申主任吩咐去做。时间长了这位伪君子一犯病甘脆自己到内科找这位老护士打麻药针。
刘邵宏在病房给病人胸穿要麻药时才发现领回的麻药针和所应用的麻药数目不对数,无缘无故的在减少,刘邵宏问起这位老护士;为什么领回来的麻药针和用过的处方不对数啊?老护士吱吱唔唔说不上来。刘邵宏又问她;难道是你拿了?不应该丢啊!这老护士反复的说;反正我没有拿,要拿是你们医生拿了。
病房里的医生谁拿麻药都有处方,也会登记在本子上,当然其中也有主任的处方。
刘邵宏并不知晓申主任在其中作祟,于是他作为问题在科里交班大会上当众提出麻药的丢失需要追查。
麻醉药在医药界制定很严格的管理条例,如果真要追查必然会原形毕露,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申主任不是不知道,她也决不会同意追查,但她又不能不表态,于是申主任在会上装腔作势说了一下;好吧,查查再说吧。
事后申主任并没有追查,也没有向全科人交代,最后不了了之。
刘邵宏在他值夜班的时候曾经看见过肖大夫来内科打过针,打什么针?他当时并没有过问,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肖大夫打的针是内科保存的麻醉药?半年之后他从外科人员里听到说;肖大夫有偷打麻药针的行为。这件事在内一科所有医护人员已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说,刘邵宏在全科交班会上给捅了出来,这下捅破了马蜂窝!自然会被马蜂追咬,从此申月琴对刘邵宏警觉了起来,她知道这个炸弹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会爆炸!她产生出想将刘邵宏排挤出内一科彻底去掉这块心病!
一九八一年后半年,市卫生局对社会进行了一次考试,刘邵宏以优异的成积晋升为主治医师,这是对申主任的无形挑战,因为她在前两年才晋升成主治医师,国家开放前几十年对科技卫生界一直没有评定职称,虽然在各个单位主持科研和临床工作,没有一定的职称是很普遍的现象,有的年岁很高仍然是没有职称,改革开放以后,才进行职称评定,当然从基层一步一步向上考评,四五十岁才当上主治医师的大有人在。
时代的变革,医院为了顺应潮流,想提高初中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抓技术学习上下工夫,很多老护士在临床干了十多年,技术操作娴熟,到目前还没有考核成正试护士,于是医院科教科组织两个班,专门对初中级卫生人员进行基楚理论培训讲课,好让她们晋升成为正式护士。
经院里研究,抽调内科申主任和刘邵宏医师在每星期三,六下午两小时讲解生理和微生物学,其他解剖课由外科医生主讲,楼上楼下分两个班进行,他们分别一人一个班讲课。
一个月讲课下来,申主任一个班的学员大多自己跑到刘邵宏讲学班听课,而申主任的课堂里学员廖廖无几,她不得不停止讲课。用学员的话说;申主任讲得没有刘邵宏大夫讲得好讲得生动清楚。无形之中,在人们的比对中,申主任被比对下去,她望着自己讲课堂里廖廖无几的学员,心里怎么也承受不下来!她只好停止讲课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将手中的教科书向桌面上一摔,坐在椅子上生闷气!心里说;好你个刘邵宏,你才是个大专生怎么会比我讲的好?他用了什么方法?哼!刘邵宏,刘邵宏,咱们以后走着瞧!
申主任名叫申月琴,是一九六二年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上海人,那时上海学习好的高中毕业生很少考北方高校,一来嫌北方天寒地冻生活不习惯,二来嫌北方大学名气小,只有考试分数较低的学生被分配到内地上学,申月琴属于后者,她到北方医学院上学时,由于她长相身段,生活习惯,说话都如小说里描写的娇嫩小姐,于是同学们给她起的绰号叫‘花妞’她听后并不生气,自以为光彩之极。毕业分配时,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大多留在市区大医院或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而她被分配到郊区医院,再远的地方她也不会去,也不愿意去,好医院她不够格,只能在郊区小医院里委屈呆着,后来省煤炭厅成立煤炭医院,她的爱人肖大夫在煤炭医院外科上班,于是她找人活动,正好那时有一位身材魁伟的钻探队孙书记有病住在她所在的医院,对于她来说,钻探队的领导是她所见到的最高领导了,于是她经常到病房里探望孙书记,这样一来一往,他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孙书记调到省煤炭医院当书记后,对于调她到煤炭医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当时也少不了有老同学的帮忙游说,申月琴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煤炭医院上了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为了提高诊断效率,院里给内科配备了一台心电图机,机子好掌握,问题是做出来需要马上解读,那时期科里连申主任在内谁也不会解读心电图,都是由心电图室技师打报告,自己有了心电图,总不能让人家来写报告吧。刘邵宏向主任提议,科里应该普及心电图的阅读能力,申主任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问题是请谁来给内科讲解解?请心电图技师讲解,这位技师只能说图象不能讲解机理而且架子很大!难住了申主任,当时她自己还读不下来心电图当然她讲不成,于是申主任问刘邵宏;你能不能给大家讲解心电图?如果可以,咱们就在每礼拜三六下午学习,时间多长由你定行吗?
刘邵宏点头同意说;不过,我才学习不久,只怕讲不好。
申主任说;没有关系,你就大胆的讲吧,到时候咱们科全体医护人员都来听课。
刘邵宏到讲心电图课的时候他才发现,来到大医办室听讲的人都是护士和几个实习医生,本科的住院医师一个也没有来,刘邵宏心里明白;他这个工代干的医生又是个大专学历怎么能让人家学院的本科生信服呢?他只好忍耐下来不计较什么,既然自己答应了科主任就硬着头皮讲下去。
有的大夫暗地里说;出头的橼子最容易受伤,等着瞧吧。
难耐酷暑的夏日过去,清高气爽的秋天来临,有一天,刘邵宏下午来接夜班,申主任告诉他;二号病房三床‘肺气肿’合并‘肝硬化,’因为输了‘白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休克,’经抢救血压开始回升,你一定要把他稳定下来,不然不好向家属交代。
刘邵宏点头答应;我尽力想办法抢救过来。他又问;输的白蛋白拔掉了吗?
拔掉了,你可要尽力抢救过来啊!申主任一再嘱咐他,显然她怕出事心里压力大,又寄希望于他。
刘邵宏回答;你放心吧。申主任这才转身下班了。
刘邵宏进到二号病室对三床病人进行检查,血压仍然停留在最低水平,病情很严重,当时这个病房里住着六位病人眼下都很平静,大多已入睡,他把精力全集中在这个‘过敏反应性休克’病人身上,他继续运用升压和扩血管药并改善‘酸中毒’等一系列措施,而且不停地观测病人血压脉搏。
一个半小时后,这位病人的收缩压恢复到一百一,舒张压恢复到七十豪米汞柱,四肢也有了温度,心跳规律有力,病情有了好转,他和当班的护士秦素芹长长舒了口气。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谁也没有料到五号病人突然病情加重,家属转身呼叫;医生快来看他?病人不行了!
刘邵宏急步来到五号病床一检查,血压脉搏几乎都消失,心跳很微弱,怎么回事?他问身边的秦护士;他输的什么药?秦护士回答;他输的是白蛋白,而且是把三床病人输的白蛋白拔掉给这个病人输上了!
刘邵宏大吃一惊!心里想;谁怎么这样干呢?他立刻上前拔掉五号病床输的白蛋白,问秦护士;谁让这么输的?
秦护士低声回答;是申主任让输的。
刘邵宏又问;她为什么这样干?前一个病人出了反应,又将反应的白蛋白再输给另一个病人,这是为什么?
秦护士还是低声回答;白蛋白很贵,也许是怕倒掉可惜!
刘邵宏低声说了一句;真是胡来!他马上开药方给秦护士说;你先给这位病人输上生理盐水,然后把这个升压药加到液体里给输上,要快!
为了尽快解除过敏反应刘邵宏採取‘脱敏’和升压的办法,他又吩咐护士;你给病人输上生理盐水加上升压药后再加上五毫克‘地塞米松’输进去。
护士忙着输液打针,然而病情来得太突然,虽然按照步骤抢救,终因反应太快不等抢救的药物起作用病人已经停止了呼吸!刘邵宏再怎么努力也回天无术。
病人死在大病房不能将尸体一直停放在病床上,这样会影响别的病人休息。深更半夜又找不到人抬尸体秦护士又抬不动,刘邵宏只好自己和家属一起将尸体抬到太平房。
刘邵宏在医生值班室里想来想去不理解申主任为什么把有反应的液体白蛋白输给另外的病人?她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他忽然想到申主任给五床病人也开过一瓶白蛋白,第一个病人不能用她转用第二个病人自然就省下五床的一瓶白蛋白然后顺理成章的把它保存起来,在那个时候一瓶白蛋白市场价是很昂贵的。
第二天上班时,在全科交班会上申主任先问起三床病人怎么样?刘邵宏回答;很好,抢救过来了,可是五床病人因为输了白蛋白引起‘过敏性休克’来的太快,我没有抢救过来死亡了!我们已经抬到了太平房。
申主任此时神情非常凝重半天无语,直等刘邵宏介绍完整个病房的病人申主任才抬起头说;散会吧,大家查房去吧。众人都出了办公室各干各的事情去了。
按照惯例,刘邵宏当天早晨下班之前将死亡报告写出来,同死亡病人病历一起交给护办室,护士在当天早班再交给病案室。刘邵宏写报告时,申主任走过来特意告诉他;刘大夫,五床病人死亡的病因不要写‘过敏性休克,’写上其他死亡原因吧。刘邵宏不理解,明明是输白蛋白引起的反应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为什么要改成别的死因,写什么呢?他很为难,他脑子回转了一遍,如果病人家属追究起来,‘过敏性休克’必然和输的白蛋白有关,申主任是将第一个起反应的白蛋白输给第二个病人造成死亡的,她当然要担负责任。如果自己把‘过敏性休克’编造成其它原因死亡,自己也要担负责任,自己是‘工代干,’病人家属如果追究起来自己做伪证同样要受处分,转不了正不说,以后还能不能当成医生都成问题。主任的指示又不能不听,事实又不能回避怎么办?----他思来想去,就把第一死亡诊断写成‘心原性休克,’第二诊断写成‘过敏性休克。’虽然有前有后,对申主任来说并没有取掉心理上的恐惧!家属真要是追究起来,就是过敏性休克这一条,她怎么也说不过去。就因为这样,申主任对刘邵宏写的‘过敏性休克’心存着永远抹不掉的怨恨!她认为平时我待你不错,为什么这个时候不听我的吩咐!有意让我难堪!要不是刘邵宏去唐山有供献有声誉,申主任真想将他教训一次!
正是当年冬初,局干部处要将一批‘工代干’转成为正式干部,其中有刘邵宏,院里通知申主任;让她在科主任栏里签字写上‘同意’代表科里的意见就可。申主任觉得这是个机会,可以难为刘邵宏了,她想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难为他一次,说明在关建的时刻主任可以掌握你刘邵宏的命运!她不但不签字而且又在基层评定栏里专门写上;该同志曾在基层煤矿当工人时,在文革时期参于过打,砸,抢,不付合晋升干部条例。
刘邵宏并不知晓此事,几天后,是院里的人事科将此评语透露给刘邵宏。刘邵宏很生气!这简直是无中生有!对自己有意见也不能在评语中编造出谎言啊!他不能等待,要不然这次转不了,下一次还不知道等到牛年马月?于是他向院领导写出报告阐明自己从没有参加过打砸抢事件,当时在文革后期,自己曾参加过‘毛主席思想文艺宣传队,’如果说自己真是参加过打砸抢事件,基层煤矿离省城很近,两三年了,为什么矿上不来人调查我呢?如果院方为了对本人负责,也可以派人去该矿进行调查啊。耿院长觉得刘邵宏提得在理,经研究认为刘邵宏在医院这几年里表现很好,显示出卓尔不群的能力,而且在唐山抗震救灾中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耿院长签字批准了刘邵宏转干申报到厅里。
申月琴主任这次的目的没有达到。
在病房里医生少不了为病人做各种医技操作,比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脊髓穿刺等等,穿刺前都得先打麻药和止痛药,而这些麻醉止痛药按照医药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必需有专人保管,开据专门处方登记在册。申主任指定一位年老的护士保管,这位老护士曾经因为和病人发生过不正当的性关系受到院里处分,为了保住饭碗,她对申主任惟命事从。
申主任的爱人是外科肖大夫,曾因私自应用麻醉药被外科批评过,外科将麻醉药监管的很严,他没有办法得到。肖大夫每当药癮发作时在家里又哭又闹央求妻子申月琴帮他想办法给他打麻醉药针,那种跪泣求告的场景使申主任无法拒绝。她只好开上红处方到内科找这位老护士取出麻醉针回来给他注射。老护士不敢违抗,每次都照申主任吩咐去做。时间长了这位伪君子一犯病甘脆自己到内科找这位老护士打麻药针。
刘邵宏在病房给病人胸穿要麻药时才发现领回的麻药针和所应用的麻药数目不对数,无缘无故的在减少,刘邵宏问起这位老护士;为什么领回来的麻药针和用过的处方不对数啊?老护士吱吱唔唔说不上来。刘邵宏又问她;难道是你拿了?不应该丢啊!这老护士反复的说;反正我没有拿,要拿是你们医生拿了。
病房里的医生谁拿麻药都有处方,也会登记在本子上,当然其中也有主任的处方。
刘邵宏并不知晓申主任在其中作祟,于是他作为问题在科里交班大会上当众提出麻药的丢失需要追查。
麻醉药在医药界制定很严格的管理条例,如果真要追查必然会原形毕露,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申主任不是不知道,她也决不会同意追查,但她又不能不表态,于是申主任在会上装腔作势说了一下;好吧,查查再说吧。
事后申主任并没有追查,也没有向全科人交代,最后不了了之。
刘邵宏在他值夜班的时候曾经看见过肖大夫来内科打过针,打什么针?他当时并没有过问,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肖大夫打的针是内科保存的麻醉药?半年之后他从外科人员里听到说;肖大夫有偷打麻药针的行为。这件事在内一科所有医护人员已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说,刘邵宏在全科交班会上给捅了出来,这下捅破了马蜂窝!自然会被马蜂追咬,从此申月琴对刘邵宏警觉了起来,她知道这个炸弹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会爆炸!她产生出想将刘邵宏排挤出内一科彻底去掉这块心病!
一九八一年后半年,市卫生局对社会进行了一次考试,刘邵宏以优异的成积晋升为主治医师,这是对申主任的无形挑战,因为她在前两年才晋升成主治医师,国家开放前几十年对科技卫生界一直没有评定职称,虽然在各个单位主持科研和临床工作,没有一定的职称是很普遍的现象,有的年岁很高仍然是没有职称,改革开放以后,才进行职称评定,当然从基层一步一步向上考评,四五十岁才当上主治医师的大有人在。
时代的变革,医院为了顺应潮流,想提高初中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抓技术学习上下工夫,很多老护士在临床干了十多年,技术操作娴熟,到目前还没有考核成正试护士,于是医院科教科组织两个班,专门对初中级卫生人员进行基楚理论培训讲课,好让她们晋升成为正式护士。
经院里研究,抽调内科申主任和刘邵宏医师在每星期三,六下午两小时讲解生理和微生物学,其他解剖课由外科医生主讲,楼上楼下分两个班进行,他们分别一人一个班讲课。
一个月讲课下来,申主任一个班的学员大多自己跑到刘邵宏讲学班听课,而申主任的课堂里学员廖廖无几,她不得不停止讲课。用学员的话说;申主任讲得没有刘邵宏大夫讲得好讲得生动清楚。无形之中,在人们的比对中,申主任被比对下去,她望着自己讲课堂里廖廖无几的学员,心里怎么也承受不下来!她只好停止讲课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将手中的教科书向桌面上一摔,坐在椅子上生闷气!心里说;好你个刘邵宏,你才是个大专生怎么会比我讲的好?他用了什么方法?哼!刘邵宏,刘邵宏,咱们以后走着瞧!
申主任名叫申月琴,是一九六二年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上海人,那时上海学习好的高中毕业生很少考北方高校,一来嫌北方天寒地冻生活不习惯,二来嫌北方大学名气小,只有考试分数较低的学生被分配到内地上学,申月琴属于后者,她到北方医学院上学时,由于她长相身段,生活习惯,说话都如小说里描写的娇嫩小姐,于是同学们给她起的绰号叫‘花妞’她听后并不生气,自以为光彩之极。毕业分配时,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大多留在市区大医院或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而她被分配到郊区医院,再远的地方她也不会去,也不愿意去,好医院她不够格,只能在郊区小医院里委屈呆着,后来省煤炭厅成立煤炭医院,她的爱人肖大夫在煤炭医院外科上班,于是她找人活动,正好那时有一位身材魁伟的钻探队孙书记有病住在她所在的医院,对于她来说,钻探队的领导是她所见到的最高领导了,于是她经常到病房里探望孙书记,这样一来一往,他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孙书记调到省煤炭医院当书记后,对于调她到煤炭医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当时也少不了有老同学的帮忙游说,申月琴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煤炭医院上了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