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二十三篇 望外的圣坛
第二十三篇 望外的圣坛
说也奇怪,心情平静了,那让他愁、让他怨的稿子在他面前也绽放出了几分可爱。
从孔明鉴家回来,坐在编辑部的办公桌前,剑之锋开始给成摞成摞的稿子分家,准备交出去一部分,让新来的两位编辑去审。他一边分一边翻,突然一份稿子映入他的眼帘。他不由自主地看了起来,还看得放不下了。不是在审读,而是在欣赏。
稿子题目为《方外之说》,其文曰:
公元前三四世纪,人类还处在文明的初创时期,既没有轮船,也没有飞机,出国只有凭借牛马舟楫,所以真正走出国门的人寥寥无几。可是令人惊异的是,庄子不但走出了国门,而且走出了人世,不但走出了人世,而且越出了天地。据说他到了“方外”,进入了“无何有之乡”。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所见所闻,他观察事物的视角,他眼中的天地与人世,与站在大地之上、处于人世之间的人们截然不同。
开篇就把剑之锋吸引住了。整天嗜于胡思乱想的剑之锋,对庄子的书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可从来没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体悟过。“方外”、“无何有之乡”,他在《庄子》书中见过,可是从来没有琢磨过它们的内涵,更没有把它们视为庄子看待天地与人世的出发点。“方外”和“无何有之乡”究竟是什么样子?站在方外,处于无何有之乡,天地、人世会是个什么样子?他急于想要弄明白,所以不能不看下去。
方外在哪里?无何有之乡有些什么?
“方外”就是天地和尘世之外。
中国古人以上为天,以下为地,以天地四方构成的空间为“方”。换句话说,“方”,也就是人类借以居住、生息的空间,亦即天地与尘世。天地与尘世之内就是方内,天地与尘世之外就是方外。
“无何有之乡”也就是方外。
在庄子看来,方外与方内是根本不同的。方外是宇宙的源头、万物的根本,方内是宇宙的流变、万物的表象。按照中国古人的理解,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庄子认为,四方上下是无有边际的,古往今来是没有穷尽的,宇宙在空间上是无穷的,在时间上是无终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它的原本面貌并不是世人所见到的这个样子。世人见到的只是宇宙变化的一个瞬间,只是无垠宇宙的一个角落,这也就是与人类生息相关的方内。而跨出这个角落,越出这个瞬间,来到方外,这一切事物就全都没有了。与方内相比,那就是一无所有,所以称为“无何有之乡”。
“哈哈!”剑之锋笑了。“既然什么也没有,去那里还有什么意思?”剑之锋想。
不用着急,他想到的,作者早已想到了,下面人家就回答他的问题。
既然方外一无所有,那么游于方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到那里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得不到。
不过庄子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游于方外不但有意义,而且对人类来说,这是一次升华。因为这里虽然什么也没有,但却有方内一切事物的根,有方内一切形象的本。只有来到方外,只有站在方外,才能看清方内人世的本来面目,才能洞彻方内人世的来龙去脉,才能跳出人世的纷扰,才能回归人的本性,就像大梦醒后才知是梦一样。
游于方外和游于方内究竟有什么不同?稿件给了一个惊人的小标题:《游于方外无生死》。真让剑之锋眼前大亮。
长生不死,那可是秦始皇以降历代君王的梦想。既然是梦想,那也就梦梦而已,所以直到清代的最后一个皇帝,没有一个活过百岁的。一个又一个,无一例外,都变成了肉土骨灰。可庄子却告诉人们,如果你到方外去游上一游,就能不生不死。
可真是有点胡说八道!不过庄子却说得很认真。他知道人们不信,所以就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
孔子在世的时候,世上出现了三个怪人。一个叫子桑户,一个叫孟子反,另一个叫子琴张。有一天,他们不约而同地大声说:“哎,大家请注意了!谁能不有意地相亲相爱而自然地相亲相爱,谁能不有意地有所作为而自然地有所作为,谁能升腾于天上、遨游于雾中、随风飘荡而无始无终,谁能忘掉死也忘掉生、死而不亡、恒久无穷,我将和他做朋友。”说完之后,三人相视而笑,谁也没有再说话便成了朋友。
没过多久,子桑户死了。尸体还没有下葬,孔子便听说了,特派自己的得意门生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
子贡到了子桑户家,看不到一点办丧事的样子。只见孟子反和子琴张,一个在那里编曲,一个在那里弹琴,两个人一唱一和地唱歌呢。只听他们唱道:“哎哟哟,我们的子桑户呀!哎哟哟,我们的子桑户呀!你倒是干脆利落地恢复了自己的本来样子,可我们还在这里充当着人哩!”
见到这个情况,子贡上前责问说:“请问二位,面对着尸体唱歌,这合乎礼节吗?”
听到这话,两人相视大笑。看也不看子贡一眼,说:“这人懂得什么礼节,居然敢来责问我们!真可笑,真可笑!”
子贡见很难与他们共事,只好回去禀报。“这是一帮什么人呀!”他说。“把一切都看得无所谓,把人的形体置之度外,面对着尸体放声歌唱,面不改色心不衷伤。真是无法用言语来描绘他们。这是一帮什么人呀!”
孔子听了之后说:“你碰到了游于方外的人了,而我们只能游于方内。游于方外的人与游于方内的人本来是难以交往的,而我却派你去帮助他们料理丧事,可见我是多么浅薄呀!”
子贡问:“他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这些人,心境每时每刻都与大自然的造物者融为一体,精神每时每刻都伴随着贯通内外的气飘荡游移,视生命为多余,视死亡为归去。像这样的人怎么会理会死与生的区别呢!在他们看来,人生不过是借助于不同的形体来展现同为一体的大气。有鉴于此,他们不理会肝胆的区别,不注意耳目的差异,循环往复,没有终始,迷迷糊糊地飘荡于尘世之外,无为自在地逍遥于内心世界里。怎么会小心谨慎地遵守世俗礼节,怎么会用心理会众人的眼色和议论呢?”
为什么游于方外生与死就没了区别呢?稿件回答说:
因为视野发生了变化。游于方内,以尘世的眼光看人世,就好像用放大镜看世界一样,时间变得长了,空间变得大了,于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别也就显现出来了。生不同于死,彼不同于此。游于方外,站在宇宙之巅观人世,就好像立于云端看蚂蚁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形同它们不存在,更不知它们有生死。
之后,稿件又引了庄子讲的一个故事,形象地演示了这种意境。故事说:
齐威王失约,魏惠王很生气,想要派人去刺杀他。有人说,还是派兵攻打好;有人说,派兵攻打是制造混乱;有人说,主张攻打的人是乱世之人,不主张攻打的人也是乱世之人,凡议论这件事的人都是乱世之人。说得魏惠王没了主意。这时,惠施推荐了一个人,他叫戴晋人。
戴晋人不讲如何处理这件事,却给魏惠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
“有一个蜗牛,它的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国,它的右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国。两个国家都想扩展自己的领土,所以就打了起来。结果一方失败了,一方胜利了,战死的人有好几万,只是追杀就用了十五天。”
魏惠王哈哈大笑说:“这不过是个笑话而已!蜗牛角才有多大一丁点,怎么会有国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怎么会追杀十五天时间?”
戴晋人说:“这是真的。如果不信,那我就问你,这四方上下有没有边际呢?”
魏惠王说:“没有。”
戴晋人说:“既然四方上下是无穷的,那么车马能够到达的地域,相对于这无边无际的四方上下来说,是不是就小到了若有若无的程度?”
魏惠王说:“是的。”
戴晋人说:“既然连车马能够到达的地域都小到了若有若无的程度,那么魏国就处在这个若有苦无的地域之中,而魏国的国都又处在了魏国之中,而大王您又处在了魏国的国都之中。你想想,如果站在九霄之外看看你这个大王,与蜗牛角上蛮氏国的国王有什么区别吗?”
魏惠王说:“没有。”
戴晋人走了,可魏惠王却忘了自己身在何处,觉得有点恍恍惚惚,好像自己已经不存在了。
稿件最后总结说:
人生在世经受着各种不公平的考验:有的很穷,有的很富;有的荣耀,有的受辱;有的尊贵,有的低贱;有的悠闲,有的劳苦。而在诸种考验中,最刺激人的是生死反差。因为一个人,不管他在世上的境况如何,一旦死了,那可就万事皆休、万物皆无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不但那些金玉满堂、位居君王的人不愿意死,就是那些衣不遮体、食不充饥的人也不愿意死。
如何才能泯灭这个反差,既不生也不死呢?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视万物为一体。万物都一样了,还有什么富贵贫贱、荣辱高低呢?万物都一样了,还有什么生生死死呢?
怎么才能进入万物一体的境界呢?跳出尘世,立身方外,游于方外看人世。这是庄子给人们指出的一条路。
这样的稿子,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剑之锋可不舍得分给别人。他把类似的一批稿子留了下来,自己看,自己审。要知道,在进入编辑行当后,这可是第一次在工作中体会出的兴趣。他很珍惜,也很重视,想要进一步发掘下去。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比这更有兴趣的事还在后面呢,那就是专家组的集体审稿。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道家学说专家组在北大勺园公寓集体审稿。专家组的成员都是学界著名专家,比如北大教授张亦名,人大教授方一秀,南开教授梁学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若水。一共十二位,张亦名先生任组长。第一天讨论就让剑之锋大开眼界。
开场白之后开始讨论稿件。前几份,意见分歧不大,只对个别地方做了修改。从列子学说开始,有了争论。
中国有个传统故事,名为《愚公移山》,源于《列子》。故事说:
在冀州之南、河南之北有两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这两座山很大很大,方圆七百里,山高近万丈。山北住着一位愚公,年将九十。因为家门口对着山壁,很不方便,出一次门,往往要绕好远好远的路,所以想把山搬走。
他召来儿孙们计议说:“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咱们齐心协力把山铲平,达到河南,把路一直修到汉水北岸,你们看怎么样?”
儿孙们一致表示同意。只是老伴有些疑虑,说:“你这把老骨头了,连一根草木都挪不动,要想挪走那两座大山,岂不是异想天开!再说了,那些山石也是没有地方堆放的呀!”
儿孙们都赞成愚公的想法,并说山石可以抛进渤海湾里。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第二天愚公便带着几个儿孙、拿着锹筐上山了。
邻居有一个小孩子,刚刚七岁,母亲是一位遗孀,听说愚公要开山通路,没有告诉家里就跟着跑到了山上,想要为此尽一点绵薄之力。
他们开山掘土,一筐筐地往遥远的渤海湾背去,来回一次,要用一个季节。可是他们不怕劳累,一筐一筐地装着,背着。
河曲有一位智叟听说愚公在移山,觉得很好笑,于是专程来找愚公,向他说:“快快不要干这种傻事了!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天?没等移动大山一根毫毛,你就会一命呜呼、撒手而去,且不说移动整个大山了。”
愚公听了这话长叹一声说:“你这个人目光也太短浅了。移山通路不是为了我这一辈子,而是为了造福于子孙后代。我这一辈子打不通,还有我的儿子。儿子打不通,还有我的孙子。孙子打不通,还有孙子的孙子。一代接一代,永无止境。而山是不会再增高的了,只会一天一天地降低,我们一代一代打下去,怎么会打不通呢?”
智叟听后无言以对。
山神听了非常害怕,赶快禀告上帝。上帝被愚公的决心和诚意感动了,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太行山和王屋山背走了。一座背到了朔州之东,一座背到了雍州之南。从此,自冀州之南到汉水之北,再也没有山脉阻隔了。
稿件简略讲述了这个故事,随后评述说:
故事中的愚公和智叟,各自代表着一类人。前者表面愚笨,可内心坚韧而目光远大;后者表面聪明,可内心懦弱而目光短浅。前者称为愚公而后者称为智叟。
愚公是故事中的正面人物。之所以说他愚,是因为他做了常人以为愚蠢的事。在常人看来,用人力铲平两座大山是不可能的,因为山太大而人力太小,若想达到目的,所花费的时间趋于无穷之长。可是愚公却突破了常人的视野,以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认为山的大小是固定的,人的相续是无穷的,以无穷的人力去铲除有限的大山,时间虽长,但终有尽期。按照绝对数量的计算,愚公是正确的。而且他代表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实现伟大理想、成就伟大事业的前提。因此可以说愚公不愚。
智叟是故事中的反面人物。之所以说他智,是因为他用常人的观点看待问题,发现了愚公所犯的常识性错误。在他看来,愚公是愚蠢的。因为愚公这种行为对年近九十的愚公这代人来说是无效的。不仅如此,而且对愚公的子孙后代也是无效的。可是他没有意识到,在做出这种判断的时侯却显露出了自己的两大不足:一个是不懂得以无穷的人力铲除有限的大山,人终将胜;另一个是不懂得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则一事无成。因此可以说,智者不智。
愚公不愚而智叟不智,滞于常识而自以为是,必将禁锢人的思维,遮蔽人的眼光。这是故事要说明的主要道理。与此同时,故事也在高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鼓励人们着眼于长远,勤奋于足下。
稿子表意清楚,分析得体,语言顺畅,结构严谨,应该没有问题了。所以几位专家表示认可。
不过方一秀先生却有不同意见。他说:“就传统的理解而言,这个稿子写得不错,发掘了故事的基本蕴意,肯定了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可细细琢磨一下,又觉得它还缺乏科学意识。之所以说它缺乏科学意识,是因为稿子没有用科学的眼光解析愚公移山的内涵,没有涉及可行性。
“按照愚公的想法,把山铲平是可能的。因为山不会再增高了,挖下一尺则低一尺,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将山铲平的。可是愚公却没有考虑到两个问题:一个是需要多长时间;另一个是能不能坚持下去。按照故事所述,太行和王屋方圆七百里,山高近万丈,而向渤海倒一筐土,则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如此下去,铲平两山所用的时间是一个大大的天文数字。因此实现愿望实属渺茫,虽然不等于零,但却趋向于零。实际上故事已经告诉人们,人力移山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得不请来根本不存在的天神来背山,以鼓励值得发扬的坚韧不拔精神。另一方面,愚公一家三代都去挖山,生活失去来源,维持已有的三代已属不能,说要子子孙孙延续下去,便成了天方夜谭。由此应该说,愚公的想法只有可能性,而无现实性。以可能性代替现实性,最后的结果不可能造福于子孙,而只能遗害于子孙。这一点稿子应该有所分析。”
听到这里,剑之锋深感震动。一个已成定论的寓言故事还需要进行再解读,他想也没想过。
“我认为方先生的意见是深刻的。”梁学明先生说。“我再补充一点。就思维方式而言,稿件也解析得不全面。应该说,愚公的思维方式有可以借鉴的一个方面,也有必须校正的一个方面。以少积多,以小积大,以无穷胜有穷,这是愚公的高明之处。但是他却僵化,死板,固守一方,不思变化,这是它遗害子孙的思想根源。
“按照愚公的想法,挖山是为了生活方便。既然以生活方便为目的,也就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方法。只要不损害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什么方法都可使用,例如迁移到方便的地方去住。可是愚公恰恰选择了一种最为吃力、最难实现的方法,而且还自以为是,固执不化。照他这种方法做下去,几万代的子孙都会由于他的固执而白白吃苦。从这一点来说,称他为愚公恰如其分,实不为过。”
“方先生和梁先生的意见振聋发聩,”李若水先生说,“过去不但没有听说过,而且连想都没想过。听了之后,引发了我的一种思考,供大家讨论。
“在这个故事里,愚公和智叟都是各执一偏,各守一隅,互不理解,互不融通,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都说不上有智慧。只有那些能超出自己的天地,能借鉴他人天地的人,才可以说有智慧。《列子》书里讲这个故事,会不会含有这层意思?还是让张先生说说吧!”
“各位先生的意见很有价值,”作为专家组组长的张亦名开始做总结发言,“请作者参考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民智大典》与一般的工具书不一样。它不只是积累知识,传播知识,还要发掘已有文化中的深层内涵,开启民智,发人智慧,推动文化向前发展。立足于此,请作者修改稿件的时候,从下面几个层次上进行思考:第一个层次是,故事自身在说什么;第二个层次是,故事蕴含着什么;第三个层次是,故事在《列子》书中想说什么。第一个层次,作者现在的稿子已经说清楚了。第二个层次,方先生、梁先生和李先生都说到了,请作者吸纳到稿件中。我现在想就第三个层次说点看法,请大家再讨论,以便作者参考。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出自《列子》的《汤问篇》。《汤问篇》讲了许多怪异故事,《愚公移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汤问篇》不是怪异志,它讲怪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示人一种境界。可这种境界不是通过一个故事展示出来的,而是通过许多故事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的。所以,《愚公移山》在《列子》书的《汤问篇》中究竟想说什么,不能只看这一个故事,要看前前后后的故事都在说什么。
“比如有的故事在讲大小,说:
渤海的东面不知道几亿万里之外有一个大大的深渊,名为归墟。它的深度无法言说。只知道它没有底,八极九野的水、天上银河之流都倾注于其中,也不见它有所增溢。在它的水面上有五座山:第一座名为岱舆,第二座名为员峤,第三座名为方壶,第四座名为瀛洲,第五座名为蓬莱。山上的楼台宫阁都是金玉所造,禽兽飞鸟都是一色素缟,珍珠宝玉都是树上所生,所居之人非仙即圣。这些山,高下盘旋三万里,山顶平原九千里,山山之间相距七万里,可是上面住着的神仙却相互为邻,飞来飞去,一天一夜打一个来回是经常的事情。
因为这五座山的根基没有连在一起,所以它们经常随着波浪的起伏、聚散而上下颠簸,流转漂移。神仙们对此很不满意,所以上奏了天帝。天帝也担心这些山会漂到西极去,神仙们会失去联系,所以特派北极的大神召来十五只巨鳌,将五座山用头顶住。三只巨鳌负责一座山,轮班值守,六万年换一次班。由此,这些山才峙立不动了。
谁知事有凑巧。世上有一个国家,名为龙伯国,那里的人都是巨人。有一天一个巨人没走几步就来到了大山的跟前,拿出一根鱼竿来,勾上鱼饵便甩进了水中,不一会工夫就钓上来六只巨鳌。他把六只巨鳌拴成一串,背在肩上回了家,煮着吃了巨鳌的肉,又点着火烧裂了巨鳌的骨头,用这种方法来算卦。由此,岱舆和员峤两座大山失去了巨鳌的驮扶,渐渐地漂到了北极,沉入了水中。山上几亿个神仙失去了住所,只好迁到了其他山上。天帝听说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缩小龙伯国的疆域,降低龙伯人的个头。由此,龙伯巨人越来越小。不过到了伏羲氏和神农大帝的时候,龙伯人的个头还有几丈高呢!
从中原向东走四十万里,有一个僬侥国,那里的人身长只有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一个地方叫诤人,那里的人身长只有九寸。
走到最北面的北面,有一个幽深的大海,名为天池。天池里有一种鱼,长度有数千里,宽度也有数千里,其名为鲲。有一种鸟,翅膀像是天上垂下来的云彩,身体与翅膀一样大小,其名为鹏。
江浦一带有一种小飞虫,名叫焦螟,一群一群地聚集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相互之间谁也碰不着谁,而且飞来飞去,蚊子自己却没有感觉。
“还比如,有的故事在讲寿夭,说:
荆州的南面有一种树叫冥灵,以五百年为春天,以五百年为秋天。上古时期有一种树叫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天,以八千年为秋天。腐朽的土壤中有一种细菌叫芝,每天早晨出生,晚上死亡。春夏之交的时候有一种小飞虫叫蠓蚋,见雨而生,见阳光而死。
“还比如,有的故事在讲智愚。《愚公移山》是其中的一个,此外还有《孔子辨日》。”张亦名先生继续往下说着。“《孔子辨日》是在讲博学的孔子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事情,而无知的小儿却认为自己很有学问。故事说:
孔子到东部去旅游,见两个小孩子在辩论,各说各有理,争执不下。孔子上前问其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说太阳在刚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到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远。他非说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远,到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
孔子问:“你说早上太阳离我们近而中午离我们远,为什么?”
小孩说:“早上看上去太阳大大的,像个磨盘;中午看上去太阳小小的,像个餐盘。看见大,自然是离得近;看见小,自然是离得远。
另一个小孩立即反驳说:“不对!不对!早上太阳凉凉的,中午太阳暖暖的。凉凉的,不是远吗?暖暖的,不是近吗?”
孔子听后觉得都有道理,不知谁对谁错,只好说:“太阳何时近,何时远,我也辨不清楚。”
两个小孩子一起笑着说:“人们都说您是圣人,看来不对了,连这点小事都不懂!”
“这些故事,就细节而言,具有多种寓意,可就总体说,是在描述一种浑然一体、自然顺应、无差无别、各适其性的境界。你不看,宇宙无穷,物种无尽,形态万千,禀性各异,怎么能说得清楚呢?你要说大,可大外还有大,大外还有大,以至无穷。你要说小,可小中还有小,小中还有小,以至无终。你要说寿,可活几百年、几千年不可谓寿。你要说夭,可活几分钟、几秒钟不可谓夭。你要说智,智者有所不知,不要说智叟了,就连孔子这样知识渊博的圣人也有所不知。你要说愚,愚中亦有智,不要说愚公了,就连几岁的玩童也有自己的主见呢!说不清楚了,也用不着去说清楚。天地万物、人兽鸟虫,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物。自然而然地产生,自然而然地消失,就这一点来说,它们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从表面看来,他们形态万千,情性各异,可从原本看来,它们都有自己的天分和充足的禀性,不多什么,也不少什么。就这一点来说,它们是一样的,没有差别。顺应着自己的自然禀性自然而然地生活就是了,顺应着自己的自然禀性自然而然地消失就是了,为什么非要去分别大小、寿夭和智愚呢?
“《汤问篇》的基本意境正在于此。所以文中的夏革才说:这些东西,‘虽然形态和气质不同,但它们的禀性却都是一样的,用不着和别的东西交换什么。它们生来就是完美的,天分就是充足的,用不着拿别的东西补充什么。我怎么能识别出它们的大小、长短和同异呢?”张亦名先生继续说着,“《愚公移山》只是这种意境的一种衬托,是在说智愚难辨,所以故事把智者化而为愚,把愚者化而为智。”
十天的专家审稿会,让剑之锋喜出望外。有言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般人以为,这不过是恭维人的虚语而已,可现在的剑之锋却不以为然。这些专家的所谈所论,有些恐怕读二十年书也是体会不出来的。比如对愚公的再评价,李若水先生说是“振聋发聩”,一点也不过分。
研究生毕业之后,剑之锋给自己定的学术目标是出两本书:一本是《老子论》;一本是《庄子论》。这两项学术成果,如果有新意,价值当无疑。一想到它们的问世,剑之锋心里便热乎乎的,充满了生活情趣。
可是,想归想,做起来谈何容易!不说时间问题,就以学术而言,老庄的书,已经问世的不下两千种,没有大师的启迪,想要写出新意来,那可真叫“难于上青天”了。在校期间,还好办些,时不时地就去找张亦名,有时也去打扰冯友兰,毕业后那就难了。有幸的是,《国学》卷的稿子和专家审稿会使他大获丰收。
《国学》卷的稿件,大约五分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作者大都是学界一流高手,他们条分缕析,将已有成果都凝结在了稿件之中。所做的分析,所给的结论,所用的方法,所蕴的思路,对学术研究大有补益。更难得的是专家审稿会,讨论起来那叫精彩。特别是有了不同意见,辩论开来,真是一生难遇的场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依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结论,一下子就把学术内涵、国学要义、学界意见、疑点难点全都翻个底朝天,淋漓清澈,到哪都找不到这么好的课堂。
在剑之锋看来,这不是课堂,而是圣坛。经过这个圣坛的熏陶,再去研究学术,那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也许是因为受了这些教益,当剑之锋重新进入学术研究领域时,觉得眼界开阔了许多,思维敏捷了许多,知识丰富了许多,思考深入了许多,所以写作速度也就快了许多。在《国学》卷发稿时,剑之锋的《老子论》也在泰山书社进入了审稿程序,第二年的七月正式出版,并于一九八八年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这是后话。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说也奇怪,心情平静了,那让他愁、让他怨的稿子在他面前也绽放出了几分可爱。
从孔明鉴家回来,坐在编辑部的办公桌前,剑之锋开始给成摞成摞的稿子分家,准备交出去一部分,让新来的两位编辑去审。他一边分一边翻,突然一份稿子映入他的眼帘。他不由自主地看了起来,还看得放不下了。不是在审读,而是在欣赏。
稿子题目为《方外之说》,其文曰:
公元前三四世纪,人类还处在文明的初创时期,既没有轮船,也没有飞机,出国只有凭借牛马舟楫,所以真正走出国门的人寥寥无几。可是令人惊异的是,庄子不但走出了国门,而且走出了人世,不但走出了人世,而且越出了天地。据说他到了“方外”,进入了“无何有之乡”。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所见所闻,他观察事物的视角,他眼中的天地与人世,与站在大地之上、处于人世之间的人们截然不同。
开篇就把剑之锋吸引住了。整天嗜于胡思乱想的剑之锋,对庄子的书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可从来没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体悟过。“方外”、“无何有之乡”,他在《庄子》书中见过,可是从来没有琢磨过它们的内涵,更没有把它们视为庄子看待天地与人世的出发点。“方外”和“无何有之乡”究竟是什么样子?站在方外,处于无何有之乡,天地、人世会是个什么样子?他急于想要弄明白,所以不能不看下去。
方外在哪里?无何有之乡有些什么?
“方外”就是天地和尘世之外。
中国古人以上为天,以下为地,以天地四方构成的空间为“方”。换句话说,“方”,也就是人类借以居住、生息的空间,亦即天地与尘世。天地与尘世之内就是方内,天地与尘世之外就是方外。
“无何有之乡”也就是方外。
在庄子看来,方外与方内是根本不同的。方外是宇宙的源头、万物的根本,方内是宇宙的流变、万物的表象。按照中国古人的理解,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庄子认为,四方上下是无有边际的,古往今来是没有穷尽的,宇宙在空间上是无穷的,在时间上是无终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它的原本面貌并不是世人所见到的这个样子。世人见到的只是宇宙变化的一个瞬间,只是无垠宇宙的一个角落,这也就是与人类生息相关的方内。而跨出这个角落,越出这个瞬间,来到方外,这一切事物就全都没有了。与方内相比,那就是一无所有,所以称为“无何有之乡”。
“哈哈!”剑之锋笑了。“既然什么也没有,去那里还有什么意思?”剑之锋想。
不用着急,他想到的,作者早已想到了,下面人家就回答他的问题。
既然方外一无所有,那么游于方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到那里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得不到。
不过庄子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游于方外不但有意义,而且对人类来说,这是一次升华。因为这里虽然什么也没有,但却有方内一切事物的根,有方内一切形象的本。只有来到方外,只有站在方外,才能看清方内人世的本来面目,才能洞彻方内人世的来龙去脉,才能跳出人世的纷扰,才能回归人的本性,就像大梦醒后才知是梦一样。
游于方外和游于方内究竟有什么不同?稿件给了一个惊人的小标题:《游于方外无生死》。真让剑之锋眼前大亮。
长生不死,那可是秦始皇以降历代君王的梦想。既然是梦想,那也就梦梦而已,所以直到清代的最后一个皇帝,没有一个活过百岁的。一个又一个,无一例外,都变成了肉土骨灰。可庄子却告诉人们,如果你到方外去游上一游,就能不生不死。
可真是有点胡说八道!不过庄子却说得很认真。他知道人们不信,所以就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
孔子在世的时候,世上出现了三个怪人。一个叫子桑户,一个叫孟子反,另一个叫子琴张。有一天,他们不约而同地大声说:“哎,大家请注意了!谁能不有意地相亲相爱而自然地相亲相爱,谁能不有意地有所作为而自然地有所作为,谁能升腾于天上、遨游于雾中、随风飘荡而无始无终,谁能忘掉死也忘掉生、死而不亡、恒久无穷,我将和他做朋友。”说完之后,三人相视而笑,谁也没有再说话便成了朋友。
没过多久,子桑户死了。尸体还没有下葬,孔子便听说了,特派自己的得意门生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
子贡到了子桑户家,看不到一点办丧事的样子。只见孟子反和子琴张,一个在那里编曲,一个在那里弹琴,两个人一唱一和地唱歌呢。只听他们唱道:“哎哟哟,我们的子桑户呀!哎哟哟,我们的子桑户呀!你倒是干脆利落地恢复了自己的本来样子,可我们还在这里充当着人哩!”
见到这个情况,子贡上前责问说:“请问二位,面对着尸体唱歌,这合乎礼节吗?”
听到这话,两人相视大笑。看也不看子贡一眼,说:“这人懂得什么礼节,居然敢来责问我们!真可笑,真可笑!”
子贡见很难与他们共事,只好回去禀报。“这是一帮什么人呀!”他说。“把一切都看得无所谓,把人的形体置之度外,面对着尸体放声歌唱,面不改色心不衷伤。真是无法用言语来描绘他们。这是一帮什么人呀!”
孔子听了之后说:“你碰到了游于方外的人了,而我们只能游于方内。游于方外的人与游于方内的人本来是难以交往的,而我却派你去帮助他们料理丧事,可见我是多么浅薄呀!”
子贡问:“他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这些人,心境每时每刻都与大自然的造物者融为一体,精神每时每刻都伴随着贯通内外的气飘荡游移,视生命为多余,视死亡为归去。像这样的人怎么会理会死与生的区别呢!在他们看来,人生不过是借助于不同的形体来展现同为一体的大气。有鉴于此,他们不理会肝胆的区别,不注意耳目的差异,循环往复,没有终始,迷迷糊糊地飘荡于尘世之外,无为自在地逍遥于内心世界里。怎么会小心谨慎地遵守世俗礼节,怎么会用心理会众人的眼色和议论呢?”
为什么游于方外生与死就没了区别呢?稿件回答说:
因为视野发生了变化。游于方内,以尘世的眼光看人世,就好像用放大镜看世界一样,时间变得长了,空间变得大了,于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别也就显现出来了。生不同于死,彼不同于此。游于方外,站在宇宙之巅观人世,就好像立于云端看蚂蚁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形同它们不存在,更不知它们有生死。
之后,稿件又引了庄子讲的一个故事,形象地演示了这种意境。故事说:
齐威王失约,魏惠王很生气,想要派人去刺杀他。有人说,还是派兵攻打好;有人说,派兵攻打是制造混乱;有人说,主张攻打的人是乱世之人,不主张攻打的人也是乱世之人,凡议论这件事的人都是乱世之人。说得魏惠王没了主意。这时,惠施推荐了一个人,他叫戴晋人。
戴晋人不讲如何处理这件事,却给魏惠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
“有一个蜗牛,它的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国,它的右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国。两个国家都想扩展自己的领土,所以就打了起来。结果一方失败了,一方胜利了,战死的人有好几万,只是追杀就用了十五天。”
魏惠王哈哈大笑说:“这不过是个笑话而已!蜗牛角才有多大一丁点,怎么会有国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怎么会追杀十五天时间?”
戴晋人说:“这是真的。如果不信,那我就问你,这四方上下有没有边际呢?”
魏惠王说:“没有。”
戴晋人说:“既然四方上下是无穷的,那么车马能够到达的地域,相对于这无边无际的四方上下来说,是不是就小到了若有若无的程度?”
魏惠王说:“是的。”
戴晋人说:“既然连车马能够到达的地域都小到了若有若无的程度,那么魏国就处在这个若有苦无的地域之中,而魏国的国都又处在了魏国之中,而大王您又处在了魏国的国都之中。你想想,如果站在九霄之外看看你这个大王,与蜗牛角上蛮氏国的国王有什么区别吗?”
魏惠王说:“没有。”
戴晋人走了,可魏惠王却忘了自己身在何处,觉得有点恍恍惚惚,好像自己已经不存在了。
稿件最后总结说:
人生在世经受着各种不公平的考验:有的很穷,有的很富;有的荣耀,有的受辱;有的尊贵,有的低贱;有的悠闲,有的劳苦。而在诸种考验中,最刺激人的是生死反差。因为一个人,不管他在世上的境况如何,一旦死了,那可就万事皆休、万物皆无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不但那些金玉满堂、位居君王的人不愿意死,就是那些衣不遮体、食不充饥的人也不愿意死。
如何才能泯灭这个反差,既不生也不死呢?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视万物为一体。万物都一样了,还有什么富贵贫贱、荣辱高低呢?万物都一样了,还有什么生生死死呢?
怎么才能进入万物一体的境界呢?跳出尘世,立身方外,游于方外看人世。这是庄子给人们指出的一条路。
这样的稿子,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剑之锋可不舍得分给别人。他把类似的一批稿子留了下来,自己看,自己审。要知道,在进入编辑行当后,这可是第一次在工作中体会出的兴趣。他很珍惜,也很重视,想要进一步发掘下去。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比这更有兴趣的事还在后面呢,那就是专家组的集体审稿。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道家学说专家组在北大勺园公寓集体审稿。专家组的成员都是学界著名专家,比如北大教授张亦名,人大教授方一秀,南开教授梁学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若水。一共十二位,张亦名先生任组长。第一天讨论就让剑之锋大开眼界。
开场白之后开始讨论稿件。前几份,意见分歧不大,只对个别地方做了修改。从列子学说开始,有了争论。
中国有个传统故事,名为《愚公移山》,源于《列子》。故事说:
在冀州之南、河南之北有两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这两座山很大很大,方圆七百里,山高近万丈。山北住着一位愚公,年将九十。因为家门口对着山壁,很不方便,出一次门,往往要绕好远好远的路,所以想把山搬走。
他召来儿孙们计议说:“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咱们齐心协力把山铲平,达到河南,把路一直修到汉水北岸,你们看怎么样?”
儿孙们一致表示同意。只是老伴有些疑虑,说:“你这把老骨头了,连一根草木都挪不动,要想挪走那两座大山,岂不是异想天开!再说了,那些山石也是没有地方堆放的呀!”
儿孙们都赞成愚公的想法,并说山石可以抛进渤海湾里。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第二天愚公便带着几个儿孙、拿着锹筐上山了。
邻居有一个小孩子,刚刚七岁,母亲是一位遗孀,听说愚公要开山通路,没有告诉家里就跟着跑到了山上,想要为此尽一点绵薄之力。
他们开山掘土,一筐筐地往遥远的渤海湾背去,来回一次,要用一个季节。可是他们不怕劳累,一筐一筐地装着,背着。
河曲有一位智叟听说愚公在移山,觉得很好笑,于是专程来找愚公,向他说:“快快不要干这种傻事了!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天?没等移动大山一根毫毛,你就会一命呜呼、撒手而去,且不说移动整个大山了。”
愚公听了这话长叹一声说:“你这个人目光也太短浅了。移山通路不是为了我这一辈子,而是为了造福于子孙后代。我这一辈子打不通,还有我的儿子。儿子打不通,还有我的孙子。孙子打不通,还有孙子的孙子。一代接一代,永无止境。而山是不会再增高的了,只会一天一天地降低,我们一代一代打下去,怎么会打不通呢?”
智叟听后无言以对。
山神听了非常害怕,赶快禀告上帝。上帝被愚公的决心和诚意感动了,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太行山和王屋山背走了。一座背到了朔州之东,一座背到了雍州之南。从此,自冀州之南到汉水之北,再也没有山脉阻隔了。
稿件简略讲述了这个故事,随后评述说:
故事中的愚公和智叟,各自代表着一类人。前者表面愚笨,可内心坚韧而目光远大;后者表面聪明,可内心懦弱而目光短浅。前者称为愚公而后者称为智叟。
愚公是故事中的正面人物。之所以说他愚,是因为他做了常人以为愚蠢的事。在常人看来,用人力铲平两座大山是不可能的,因为山太大而人力太小,若想达到目的,所花费的时间趋于无穷之长。可是愚公却突破了常人的视野,以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认为山的大小是固定的,人的相续是无穷的,以无穷的人力去铲除有限的大山,时间虽长,但终有尽期。按照绝对数量的计算,愚公是正确的。而且他代表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实现伟大理想、成就伟大事业的前提。因此可以说愚公不愚。
智叟是故事中的反面人物。之所以说他智,是因为他用常人的观点看待问题,发现了愚公所犯的常识性错误。在他看来,愚公是愚蠢的。因为愚公这种行为对年近九十的愚公这代人来说是无效的。不仅如此,而且对愚公的子孙后代也是无效的。可是他没有意识到,在做出这种判断的时侯却显露出了自己的两大不足:一个是不懂得以无穷的人力铲除有限的大山,人终将胜;另一个是不懂得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则一事无成。因此可以说,智者不智。
愚公不愚而智叟不智,滞于常识而自以为是,必将禁锢人的思维,遮蔽人的眼光。这是故事要说明的主要道理。与此同时,故事也在高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鼓励人们着眼于长远,勤奋于足下。
稿子表意清楚,分析得体,语言顺畅,结构严谨,应该没有问题了。所以几位专家表示认可。
不过方一秀先生却有不同意见。他说:“就传统的理解而言,这个稿子写得不错,发掘了故事的基本蕴意,肯定了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可细细琢磨一下,又觉得它还缺乏科学意识。之所以说它缺乏科学意识,是因为稿子没有用科学的眼光解析愚公移山的内涵,没有涉及可行性。
“按照愚公的想法,把山铲平是可能的。因为山不会再增高了,挖下一尺则低一尺,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将山铲平的。可是愚公却没有考虑到两个问题:一个是需要多长时间;另一个是能不能坚持下去。按照故事所述,太行和王屋方圆七百里,山高近万丈,而向渤海倒一筐土,则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如此下去,铲平两山所用的时间是一个大大的天文数字。因此实现愿望实属渺茫,虽然不等于零,但却趋向于零。实际上故事已经告诉人们,人力移山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得不请来根本不存在的天神来背山,以鼓励值得发扬的坚韧不拔精神。另一方面,愚公一家三代都去挖山,生活失去来源,维持已有的三代已属不能,说要子子孙孙延续下去,便成了天方夜谭。由此应该说,愚公的想法只有可能性,而无现实性。以可能性代替现实性,最后的结果不可能造福于子孙,而只能遗害于子孙。这一点稿子应该有所分析。”
听到这里,剑之锋深感震动。一个已成定论的寓言故事还需要进行再解读,他想也没想过。
“我认为方先生的意见是深刻的。”梁学明先生说。“我再补充一点。就思维方式而言,稿件也解析得不全面。应该说,愚公的思维方式有可以借鉴的一个方面,也有必须校正的一个方面。以少积多,以小积大,以无穷胜有穷,这是愚公的高明之处。但是他却僵化,死板,固守一方,不思变化,这是它遗害子孙的思想根源。
“按照愚公的想法,挖山是为了生活方便。既然以生活方便为目的,也就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方法。只要不损害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什么方法都可使用,例如迁移到方便的地方去住。可是愚公恰恰选择了一种最为吃力、最难实现的方法,而且还自以为是,固执不化。照他这种方法做下去,几万代的子孙都会由于他的固执而白白吃苦。从这一点来说,称他为愚公恰如其分,实不为过。”
“方先生和梁先生的意见振聋发聩,”李若水先生说,“过去不但没有听说过,而且连想都没想过。听了之后,引发了我的一种思考,供大家讨论。
“在这个故事里,愚公和智叟都是各执一偏,各守一隅,互不理解,互不融通,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都说不上有智慧。只有那些能超出自己的天地,能借鉴他人天地的人,才可以说有智慧。《列子》书里讲这个故事,会不会含有这层意思?还是让张先生说说吧!”
“各位先生的意见很有价值,”作为专家组组长的张亦名开始做总结发言,“请作者参考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民智大典》与一般的工具书不一样。它不只是积累知识,传播知识,还要发掘已有文化中的深层内涵,开启民智,发人智慧,推动文化向前发展。立足于此,请作者修改稿件的时候,从下面几个层次上进行思考:第一个层次是,故事自身在说什么;第二个层次是,故事蕴含着什么;第三个层次是,故事在《列子》书中想说什么。第一个层次,作者现在的稿子已经说清楚了。第二个层次,方先生、梁先生和李先生都说到了,请作者吸纳到稿件中。我现在想就第三个层次说点看法,请大家再讨论,以便作者参考。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出自《列子》的《汤问篇》。《汤问篇》讲了许多怪异故事,《愚公移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汤问篇》不是怪异志,它讲怪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示人一种境界。可这种境界不是通过一个故事展示出来的,而是通过许多故事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的。所以,《愚公移山》在《列子》书的《汤问篇》中究竟想说什么,不能只看这一个故事,要看前前后后的故事都在说什么。
“比如有的故事在讲大小,说:
渤海的东面不知道几亿万里之外有一个大大的深渊,名为归墟。它的深度无法言说。只知道它没有底,八极九野的水、天上银河之流都倾注于其中,也不见它有所增溢。在它的水面上有五座山:第一座名为岱舆,第二座名为员峤,第三座名为方壶,第四座名为瀛洲,第五座名为蓬莱。山上的楼台宫阁都是金玉所造,禽兽飞鸟都是一色素缟,珍珠宝玉都是树上所生,所居之人非仙即圣。这些山,高下盘旋三万里,山顶平原九千里,山山之间相距七万里,可是上面住着的神仙却相互为邻,飞来飞去,一天一夜打一个来回是经常的事情。
因为这五座山的根基没有连在一起,所以它们经常随着波浪的起伏、聚散而上下颠簸,流转漂移。神仙们对此很不满意,所以上奏了天帝。天帝也担心这些山会漂到西极去,神仙们会失去联系,所以特派北极的大神召来十五只巨鳌,将五座山用头顶住。三只巨鳌负责一座山,轮班值守,六万年换一次班。由此,这些山才峙立不动了。
谁知事有凑巧。世上有一个国家,名为龙伯国,那里的人都是巨人。有一天一个巨人没走几步就来到了大山的跟前,拿出一根鱼竿来,勾上鱼饵便甩进了水中,不一会工夫就钓上来六只巨鳌。他把六只巨鳌拴成一串,背在肩上回了家,煮着吃了巨鳌的肉,又点着火烧裂了巨鳌的骨头,用这种方法来算卦。由此,岱舆和员峤两座大山失去了巨鳌的驮扶,渐渐地漂到了北极,沉入了水中。山上几亿个神仙失去了住所,只好迁到了其他山上。天帝听说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缩小龙伯国的疆域,降低龙伯人的个头。由此,龙伯巨人越来越小。不过到了伏羲氏和神农大帝的时候,龙伯人的个头还有几丈高呢!
从中原向东走四十万里,有一个僬侥国,那里的人身长只有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一个地方叫诤人,那里的人身长只有九寸。
走到最北面的北面,有一个幽深的大海,名为天池。天池里有一种鱼,长度有数千里,宽度也有数千里,其名为鲲。有一种鸟,翅膀像是天上垂下来的云彩,身体与翅膀一样大小,其名为鹏。
江浦一带有一种小飞虫,名叫焦螟,一群一群地聚集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相互之间谁也碰不着谁,而且飞来飞去,蚊子自己却没有感觉。
“还比如,有的故事在讲寿夭,说:
荆州的南面有一种树叫冥灵,以五百年为春天,以五百年为秋天。上古时期有一种树叫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天,以八千年为秋天。腐朽的土壤中有一种细菌叫芝,每天早晨出生,晚上死亡。春夏之交的时候有一种小飞虫叫蠓蚋,见雨而生,见阳光而死。
“还比如,有的故事在讲智愚。《愚公移山》是其中的一个,此外还有《孔子辨日》。”张亦名先生继续往下说着。“《孔子辨日》是在讲博学的孔子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事情,而无知的小儿却认为自己很有学问。故事说:
孔子到东部去旅游,见两个小孩子在辩论,各说各有理,争执不下。孔子上前问其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说太阳在刚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到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远。他非说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远,到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
孔子问:“你说早上太阳离我们近而中午离我们远,为什么?”
小孩说:“早上看上去太阳大大的,像个磨盘;中午看上去太阳小小的,像个餐盘。看见大,自然是离得近;看见小,自然是离得远。
另一个小孩立即反驳说:“不对!不对!早上太阳凉凉的,中午太阳暖暖的。凉凉的,不是远吗?暖暖的,不是近吗?”
孔子听后觉得都有道理,不知谁对谁错,只好说:“太阳何时近,何时远,我也辨不清楚。”
两个小孩子一起笑着说:“人们都说您是圣人,看来不对了,连这点小事都不懂!”
“这些故事,就细节而言,具有多种寓意,可就总体说,是在描述一种浑然一体、自然顺应、无差无别、各适其性的境界。你不看,宇宙无穷,物种无尽,形态万千,禀性各异,怎么能说得清楚呢?你要说大,可大外还有大,大外还有大,以至无穷。你要说小,可小中还有小,小中还有小,以至无终。你要说寿,可活几百年、几千年不可谓寿。你要说夭,可活几分钟、几秒钟不可谓夭。你要说智,智者有所不知,不要说智叟了,就连孔子这样知识渊博的圣人也有所不知。你要说愚,愚中亦有智,不要说愚公了,就连几岁的玩童也有自己的主见呢!说不清楚了,也用不着去说清楚。天地万物、人兽鸟虫,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物。自然而然地产生,自然而然地消失,就这一点来说,它们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从表面看来,他们形态万千,情性各异,可从原本看来,它们都有自己的天分和充足的禀性,不多什么,也不少什么。就这一点来说,它们是一样的,没有差别。顺应着自己的自然禀性自然而然地生活就是了,顺应着自己的自然禀性自然而然地消失就是了,为什么非要去分别大小、寿夭和智愚呢?
“《汤问篇》的基本意境正在于此。所以文中的夏革才说:这些东西,‘虽然形态和气质不同,但它们的禀性却都是一样的,用不着和别的东西交换什么。它们生来就是完美的,天分就是充足的,用不着拿别的东西补充什么。我怎么能识别出它们的大小、长短和同异呢?”张亦名先生继续说着,“《愚公移山》只是这种意境的一种衬托,是在说智愚难辨,所以故事把智者化而为愚,把愚者化而为智。”
十天的专家审稿会,让剑之锋喜出望外。有言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般人以为,这不过是恭维人的虚语而已,可现在的剑之锋却不以为然。这些专家的所谈所论,有些恐怕读二十年书也是体会不出来的。比如对愚公的再评价,李若水先生说是“振聋发聩”,一点也不过分。
研究生毕业之后,剑之锋给自己定的学术目标是出两本书:一本是《老子论》;一本是《庄子论》。这两项学术成果,如果有新意,价值当无疑。一想到它们的问世,剑之锋心里便热乎乎的,充满了生活情趣。
可是,想归想,做起来谈何容易!不说时间问题,就以学术而言,老庄的书,已经问世的不下两千种,没有大师的启迪,想要写出新意来,那可真叫“难于上青天”了。在校期间,还好办些,时不时地就去找张亦名,有时也去打扰冯友兰,毕业后那就难了。有幸的是,《国学》卷的稿子和专家审稿会使他大获丰收。
《国学》卷的稿件,大约五分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作者大都是学界一流高手,他们条分缕析,将已有成果都凝结在了稿件之中。所做的分析,所给的结论,所用的方法,所蕴的思路,对学术研究大有补益。更难得的是专家审稿会,讨论起来那叫精彩。特别是有了不同意见,辩论开来,真是一生难遇的场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依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结论,一下子就把学术内涵、国学要义、学界意见、疑点难点全都翻个底朝天,淋漓清澈,到哪都找不到这么好的课堂。
在剑之锋看来,这不是课堂,而是圣坛。经过这个圣坛的熏陶,再去研究学术,那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也许是因为受了这些教益,当剑之锋重新进入学术研究领域时,觉得眼界开阔了许多,思维敏捷了许多,知识丰富了许多,思考深入了许多,所以写作速度也就快了许多。在《国学》卷发稿时,剑之锋的《老子论》也在泰山书社进入了审稿程序,第二年的七月正式出版,并于一九八八年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这是后话。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