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十三篇 硬硬的糖块(下)
第十三篇 硬硬的糖块(下)
王二麻像杀猪一样叫。海医的女生不好意思,退到了屋里笑。二中的女生不好意思,背过了脸去笑。看热闹的社员可不管那一套,没有人憎恨王二麻,可也没有人同情王二麻,大家都把他视为小丑,一边看,一边笑,只要热闹就好。
裤子脱下来了,二中的学生把王二麻的头往下一按,让他把屁股厥起来。果然像马仁启说的,右屁股蛋上,一个大疤,一个大疙瘩。
二中的那个头头一看,知道自己受了骗,气急败坏,朝着王二麻屁股上的大疤,狠狠踹了一脚。
只听得“哎哟!我的妈呀!”王二麻一声哭叫,声音又尖又哑,十分刺耳。马仁启那天晚上,就是根据这个叫声判定装鬼的就是他。不过看他只是一个普通社员,没有给他计较。只要他不再作祟,也就随他去了。
二中的学生动作迅速,把原本给马仁启准备的那套行头都用在了王二麻的身上。胸前挂着牌子,头上戴着高帽,手里拿着锣,让他游街。走几步,他就得敲一下锣,喊一声:“我是牛鬼蛇神王二麻!”。
游街游到王二麻的家,把他家的白娘子像砸了,把他家的香炉扔了,把他家的两个银元和民间医书、秘方抄走了,往他脸上抹了两把香炉灰,继续游。
游街游到村北头,看见有个小小的土地庙,把土地爷的像砸了,把香炉扔了,把放香炉的条案锯断了,连土地庙也给拆了。一片狼藉。
闹到下午两点,二中的学生又累又饿,坐上他们的卡车走了。车在开着,他们唱着: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千条万绪,
归根到底,
就是一句话,
造反有理!造反有理!
……
打那以后,砖井大队再也没有来过红卫兵。秩序稳定,生产稳定,一九六六年、一九六七年,又是连续两年大丰收。社员高兴,医疗队也高兴。马仁启在这里的威信极高。
马仁启在社员心目中的威信极高,在海医医疗队中的威信极高,在蓝心月心目中的威信也极高。
不过威信和爱情却是两码事。从一九六五年马仁启向蓝心月表露心迹,到一九六八年开春,两年多了,虽然马仁启经过各方探索,对蓝心月的方方面面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可是并没有打开蓝心月心里的那把锁。当然,要了解那里面到底锁着什么,也就更谈不上了。
不行!必须有新的突破,先让她的家人接纳我。
突破口选在什么地方?盖房。
马仁启了解了海原铁路技校家属宿舍的构筑情况,也了解了近几年来宿舍大院的变化,还了解了校方对这种变化的基本态度,决定给蓝家接续出一间房子来。于是他开始为建房搜寻材料。一有了空,就骑着那辆自行车捡旧砖。所以,蓝家后背墙下就开始出现了砖,而且越积越多。
砖虽然积了不少,可是离盖房的需要还差得很远很远。按照这种速度积下去,会像愚公移山一样,子子孙孙积下去。可是自己还没有结婚,所以也就没有子子孙孙,所以这个房也就永远盖不起来。不怕困难的马仁启确实犯了难。
放弃?不行!那会前功尽弃。
想呀想,办法终于让马仁启给想出来了:借用那个土地庙。
一九六六年二中红卫兵拆了的那个土地庙,一片狼藉,从来没有人管过。砖瓦堆上长满了草,木梁、木窗、椽子、檩子上满是苔藓,夏天蚊子嗡嗡叫。按说医疗队应该从环境卫生的角度,提出清理的动议。但鉴于文化大革命的形势,也出于稳住局面、少出风头的考虑,马仁启也就没去理会。把那个地方清理出来,既是村里环境的需要,也是马仁启盖房的需要。于是,马仁启去找官复原职的大队长商量。
那还用商量?这事不但需要、有理,而且是马仁启说出的话,没有不办的道理。
马仁启也没有什么好隐匿的,清理出的木料、砖瓦运往什么地方,有什么用途,而且还要大队支援一些灰沙,他都一一给大队长说的清清楚楚。对于大队来说,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用不着一提。大队长想到的倒是另外的问题。
“你们这些大学生,看病可以,盖房能行吗?我看还是大队派几个泥瓦工吧!”大队长说。
“不用了,谢谢你!我们几个农村出来的学生,虽说盖得好不容易,要说盖结实,那还是可以的。再说,这都是同学之间的情谊,不好让社员出面。”马仁启说。
大队长看马仁启说的诚恳,也就不再坚持,按马仁启的需要做就是了。
于是,蓝家盖房的料来了,盖房的人来了,房子也就盖好了。
房子盖好了,蓝心月欠下了马仁启的债,心里很是不踏实。她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这个债该怎么还。她知道马仁启想要和她好,那就还他一个好就是了。好了,什么债也就没有了。可是不行,且不说放不下剑之锋,五年没有音信的剑之锋,就说那个欧阳清吧,也还没有一个了断。怎么办?只能走着看。
房子凉干后,蓝心月就把里屋让给了她的妹妹,自己搬到了后屋住。这后屋虽然矮了点,但大小和里屋差不多,而且还住着方便,进进出出走后门就可以,不用穿外屋。再说,自己又不常回家,不像妹妹那样,学不能正常上,虽说住校,实际上十天就有八九天在家里。
房子盖好后,马仁启成了蓝家的常客,一个很受蓝家欢迎的常客。马仁启来看蓝心月,从不走后门。他总是先到前面,和伯父或是伯母聊聊天,之后才穿过厨房,进到后屋。
一九六八年十月,六八届大学生进行毕业分配的消息传到了海原。正遇蓝心月在家休息,马仁启就到家来给她传送好消息。
和伯母聊了一会,马仁启敲响了蓝心月的门。当他推门进屋的时候,见蓝心月正在床下找东西。
找到了,蓝心月用两个手指挟着,掏出手绢,细心地、心疼地擦着上面的土。之后,小心翼翼地把它装进一个精致的小盒里。马仁启看见了,一块糖。橙色的,鸡心状,晶莹剔透的一块糖。
马仁启研究蓝心月,已经好几年了,可是这块糖却从没见过。掉到地上,拿起来擦擦也就是了,用不着那么精细,那么小心,更用不着满脸惊恐,满目哀怨。
“这是什么?”马仁启明知故问。
“糖。你不是看见了吗?”蓝心月不想理他,可是又不能不理。人家是客人,到了你家,你连理都不理,不像话。只好应酬着说。
“我看见的不是糖,而是一颗心。”马仁启本想幽默一下,没想到却击痛了她的心。
蓝心月拿眼看看他,心想,这家伙的眼可真够贼,一下子就看穿了我的秘密。既然看穿了,不如把话挑明了。“你知道了也好,省得老是不信我的话!”她说。
“什么话?”马仁启摸不着头脑。
“我早就给你说,咱们俩不可能走到一起。可是你不听,为我做这事做那事,还盖了这么个房子,让我欠下你个不能还的债。你对我好,我知道,可是你叫我怎么办?有债不能还,我好受吗!我会难受一辈子!这下可好了,你看见了,这是我的心。我的心早就给了人,从此你也就死了心!这房子,等我工作了,还你钱就是了。”蓝心月说着说着,竟然坐到床边哭了起来。
要说蓝心月,待人向来很厚道,很温柔。可今天却一反常态,对马仁启数落起来。要说原由,倒不能怨她,因为她正处在特殊的精神状态。
马仁启敲门的时候,蓝心月正躺在床边上,两个手指挟着她的宝贝糖块和她的剑之锋说话呢。听到敲门声,她一激灵,就把糖块掉到了砖地上。这下完了,糖碎了,她的精神崩溃了。是敲门人把她的全部爱给粉碎了,她能无怨吗!虽然她从床下找到的糖块是完整的,毫发无损,可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心理状态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马仁启的几句话恰好触到她的神经,于是也就像两个电极碰到了一起,又是电光,又是雷鸣,向马仁启劈头盖脸地击来。
五年了,和蓝心月在一起,这是第一次见她哭。就算马仁启见多识广,也慌了手脚。“心月!心月!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好,引你生气,让你受委屈。”马仁启说着,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了手绢,想递给蓝心月。一想不对,赶紧换了蓝心月擦糖块的那个。
哭了一会,蓝心月平静了下来。想了想,真是不应该。马仁启对自己这么好,再怎么样,也不应该拿人家撒气。她不好意思了,低着头,不敢看马仁启。“马仁启,真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从入大学开始,五年了,你一直在照顾我。我心里明白,我感谢你。不过,我刚才说的是真心话。你今年二十六了,不要再等我,不可能的。你一定要相信我的话。不要因为我耽误了你这一辈子。如果你要这样的话,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安生的。”说着说着,又要掉泪了。
马仁启赶紧把话接上。“心月!心月!不要哭,你听我说!你听我说!”就这几分钟,马仁启的思想受到了极大震动,他的愿望有了极大转变。他开始明白,几年来蓝心月为什么攻不动,因为她有一块糖,一块硬硬的糖,一块摔到砖地上都摔不碎的糖。眼前的这个蓝心月,就像她的那个糖块一样,很甜,谁见了都会喜欢,可是又很硬,谁都啃不动。于是他接着说,“我是喜欢你,我是曾想得到你,可是今天我不这样想了,因为我真正认识了你。你有你的过去,你有你的爱,既然我喜欢你,我就要尊重你。我现在对你说句心里话,我不是被动地尊重你,而是从心里敬重你。这么多年,你能坚守自己的爱,在那么多的诱惑面前忠贞不渝,真是了不起。看到了你这一点,你就更加让人疼爱。可是我告诉你,虽然我更加疼爱你,可是从今天开始,我绝不再梦想打开你的门,绝不再梦想熔化你的心。我不想做那样的人,破坏人家的信念,那是小人。不过,我有个请求,希望你不要拒绝。让我为你做一点事情吧!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满足我的情感。能为你做一点事情,我就高兴。为你做成一件事情,我就会有成就感。所以,我为你做事,不是你在欠我的债,而是你在帮我的忙,是在承认我的价值,是对我的尊重。我应该好好谢谢你。从今以后,我会把你看成我的妹妹。请求你不要拒绝我的呵护,否则的话,我会很伤心。”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蓝心月还有什么好说的。再要拒绝,也就太不尽人情了。
从此之后,马仁启就真正担当起了一个大哥哥的责任。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他们毕业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直接分配到了砖井大队。与他们一起分来的,还有两男两女,都是他们医疗队的。其他的医疗队员都离开了这里,这里成了砖井大队自己的卫生站,除了为本大队社员看病外,还为周边大队的社员看病,按照国家的政策,开展合作医疗。
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他俩一起调回了海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九七八年,国家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同时开始招收研究生,他俩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分别做了赵禾芳和李明晓的研究生。
在这十年的人生历程中,蓝心月一心一意伴着她那糖块中的剑之锋,马仁启一直精心照料着他的蓝心月妹妹。谁都知道他俩好,可谁也不知道他俩为什么不结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王二麻像杀猪一样叫。海医的女生不好意思,退到了屋里笑。二中的女生不好意思,背过了脸去笑。看热闹的社员可不管那一套,没有人憎恨王二麻,可也没有人同情王二麻,大家都把他视为小丑,一边看,一边笑,只要热闹就好。
裤子脱下来了,二中的学生把王二麻的头往下一按,让他把屁股厥起来。果然像马仁启说的,右屁股蛋上,一个大疤,一个大疙瘩。
二中的那个头头一看,知道自己受了骗,气急败坏,朝着王二麻屁股上的大疤,狠狠踹了一脚。
只听得“哎哟!我的妈呀!”王二麻一声哭叫,声音又尖又哑,十分刺耳。马仁启那天晚上,就是根据这个叫声判定装鬼的就是他。不过看他只是一个普通社员,没有给他计较。只要他不再作祟,也就随他去了。
二中的学生动作迅速,把原本给马仁启准备的那套行头都用在了王二麻的身上。胸前挂着牌子,头上戴着高帽,手里拿着锣,让他游街。走几步,他就得敲一下锣,喊一声:“我是牛鬼蛇神王二麻!”。
游街游到王二麻的家,把他家的白娘子像砸了,把他家的香炉扔了,把他家的两个银元和民间医书、秘方抄走了,往他脸上抹了两把香炉灰,继续游。
游街游到村北头,看见有个小小的土地庙,把土地爷的像砸了,把香炉扔了,把放香炉的条案锯断了,连土地庙也给拆了。一片狼藉。
闹到下午两点,二中的学生又累又饿,坐上他们的卡车走了。车在开着,他们唱着: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千条万绪,
归根到底,
就是一句话,
造反有理!造反有理!
……
打那以后,砖井大队再也没有来过红卫兵。秩序稳定,生产稳定,一九六六年、一九六七年,又是连续两年大丰收。社员高兴,医疗队也高兴。马仁启在这里的威信极高。
马仁启在社员心目中的威信极高,在海医医疗队中的威信极高,在蓝心月心目中的威信也极高。
不过威信和爱情却是两码事。从一九六五年马仁启向蓝心月表露心迹,到一九六八年开春,两年多了,虽然马仁启经过各方探索,对蓝心月的方方面面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可是并没有打开蓝心月心里的那把锁。当然,要了解那里面到底锁着什么,也就更谈不上了。
不行!必须有新的突破,先让她的家人接纳我。
突破口选在什么地方?盖房。
马仁启了解了海原铁路技校家属宿舍的构筑情况,也了解了近几年来宿舍大院的变化,还了解了校方对这种变化的基本态度,决定给蓝家接续出一间房子来。于是他开始为建房搜寻材料。一有了空,就骑着那辆自行车捡旧砖。所以,蓝家后背墙下就开始出现了砖,而且越积越多。
砖虽然积了不少,可是离盖房的需要还差得很远很远。按照这种速度积下去,会像愚公移山一样,子子孙孙积下去。可是自己还没有结婚,所以也就没有子子孙孙,所以这个房也就永远盖不起来。不怕困难的马仁启确实犯了难。
放弃?不行!那会前功尽弃。
想呀想,办法终于让马仁启给想出来了:借用那个土地庙。
一九六六年二中红卫兵拆了的那个土地庙,一片狼藉,从来没有人管过。砖瓦堆上长满了草,木梁、木窗、椽子、檩子上满是苔藓,夏天蚊子嗡嗡叫。按说医疗队应该从环境卫生的角度,提出清理的动议。但鉴于文化大革命的形势,也出于稳住局面、少出风头的考虑,马仁启也就没去理会。把那个地方清理出来,既是村里环境的需要,也是马仁启盖房的需要。于是,马仁启去找官复原职的大队长商量。
那还用商量?这事不但需要、有理,而且是马仁启说出的话,没有不办的道理。
马仁启也没有什么好隐匿的,清理出的木料、砖瓦运往什么地方,有什么用途,而且还要大队支援一些灰沙,他都一一给大队长说的清清楚楚。对于大队来说,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用不着一提。大队长想到的倒是另外的问题。
“你们这些大学生,看病可以,盖房能行吗?我看还是大队派几个泥瓦工吧!”大队长说。
“不用了,谢谢你!我们几个农村出来的学生,虽说盖得好不容易,要说盖结实,那还是可以的。再说,这都是同学之间的情谊,不好让社员出面。”马仁启说。
大队长看马仁启说的诚恳,也就不再坚持,按马仁启的需要做就是了。
于是,蓝家盖房的料来了,盖房的人来了,房子也就盖好了。
房子盖好了,蓝心月欠下了马仁启的债,心里很是不踏实。她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这个债该怎么还。她知道马仁启想要和她好,那就还他一个好就是了。好了,什么债也就没有了。可是不行,且不说放不下剑之锋,五年没有音信的剑之锋,就说那个欧阳清吧,也还没有一个了断。怎么办?只能走着看。
房子凉干后,蓝心月就把里屋让给了她的妹妹,自己搬到了后屋住。这后屋虽然矮了点,但大小和里屋差不多,而且还住着方便,进进出出走后门就可以,不用穿外屋。再说,自己又不常回家,不像妹妹那样,学不能正常上,虽说住校,实际上十天就有八九天在家里。
房子盖好后,马仁启成了蓝家的常客,一个很受蓝家欢迎的常客。马仁启来看蓝心月,从不走后门。他总是先到前面,和伯父或是伯母聊聊天,之后才穿过厨房,进到后屋。
一九六八年十月,六八届大学生进行毕业分配的消息传到了海原。正遇蓝心月在家休息,马仁启就到家来给她传送好消息。
和伯母聊了一会,马仁启敲响了蓝心月的门。当他推门进屋的时候,见蓝心月正在床下找东西。
找到了,蓝心月用两个手指挟着,掏出手绢,细心地、心疼地擦着上面的土。之后,小心翼翼地把它装进一个精致的小盒里。马仁启看见了,一块糖。橙色的,鸡心状,晶莹剔透的一块糖。
马仁启研究蓝心月,已经好几年了,可是这块糖却从没见过。掉到地上,拿起来擦擦也就是了,用不着那么精细,那么小心,更用不着满脸惊恐,满目哀怨。
“这是什么?”马仁启明知故问。
“糖。你不是看见了吗?”蓝心月不想理他,可是又不能不理。人家是客人,到了你家,你连理都不理,不像话。只好应酬着说。
“我看见的不是糖,而是一颗心。”马仁启本想幽默一下,没想到却击痛了她的心。
蓝心月拿眼看看他,心想,这家伙的眼可真够贼,一下子就看穿了我的秘密。既然看穿了,不如把话挑明了。“你知道了也好,省得老是不信我的话!”她说。
“什么话?”马仁启摸不着头脑。
“我早就给你说,咱们俩不可能走到一起。可是你不听,为我做这事做那事,还盖了这么个房子,让我欠下你个不能还的债。你对我好,我知道,可是你叫我怎么办?有债不能还,我好受吗!我会难受一辈子!这下可好了,你看见了,这是我的心。我的心早就给了人,从此你也就死了心!这房子,等我工作了,还你钱就是了。”蓝心月说着说着,竟然坐到床边哭了起来。
要说蓝心月,待人向来很厚道,很温柔。可今天却一反常态,对马仁启数落起来。要说原由,倒不能怨她,因为她正处在特殊的精神状态。
马仁启敲门的时候,蓝心月正躺在床边上,两个手指挟着她的宝贝糖块和她的剑之锋说话呢。听到敲门声,她一激灵,就把糖块掉到了砖地上。这下完了,糖碎了,她的精神崩溃了。是敲门人把她的全部爱给粉碎了,她能无怨吗!虽然她从床下找到的糖块是完整的,毫发无损,可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心理状态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马仁启的几句话恰好触到她的神经,于是也就像两个电极碰到了一起,又是电光,又是雷鸣,向马仁启劈头盖脸地击来。
五年了,和蓝心月在一起,这是第一次见她哭。就算马仁启见多识广,也慌了手脚。“心月!心月!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好,引你生气,让你受委屈。”马仁启说着,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了手绢,想递给蓝心月。一想不对,赶紧换了蓝心月擦糖块的那个。
哭了一会,蓝心月平静了下来。想了想,真是不应该。马仁启对自己这么好,再怎么样,也不应该拿人家撒气。她不好意思了,低着头,不敢看马仁启。“马仁启,真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从入大学开始,五年了,你一直在照顾我。我心里明白,我感谢你。不过,我刚才说的是真心话。你今年二十六了,不要再等我,不可能的。你一定要相信我的话。不要因为我耽误了你这一辈子。如果你要这样的话,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安生的。”说着说着,又要掉泪了。
马仁启赶紧把话接上。“心月!心月!不要哭,你听我说!你听我说!”就这几分钟,马仁启的思想受到了极大震动,他的愿望有了极大转变。他开始明白,几年来蓝心月为什么攻不动,因为她有一块糖,一块硬硬的糖,一块摔到砖地上都摔不碎的糖。眼前的这个蓝心月,就像她的那个糖块一样,很甜,谁见了都会喜欢,可是又很硬,谁都啃不动。于是他接着说,“我是喜欢你,我是曾想得到你,可是今天我不这样想了,因为我真正认识了你。你有你的过去,你有你的爱,既然我喜欢你,我就要尊重你。我现在对你说句心里话,我不是被动地尊重你,而是从心里敬重你。这么多年,你能坚守自己的爱,在那么多的诱惑面前忠贞不渝,真是了不起。看到了你这一点,你就更加让人疼爱。可是我告诉你,虽然我更加疼爱你,可是从今天开始,我绝不再梦想打开你的门,绝不再梦想熔化你的心。我不想做那样的人,破坏人家的信念,那是小人。不过,我有个请求,希望你不要拒绝。让我为你做一点事情吧!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满足我的情感。能为你做一点事情,我就高兴。为你做成一件事情,我就会有成就感。所以,我为你做事,不是你在欠我的债,而是你在帮我的忙,是在承认我的价值,是对我的尊重。我应该好好谢谢你。从今以后,我会把你看成我的妹妹。请求你不要拒绝我的呵护,否则的话,我会很伤心。”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蓝心月还有什么好说的。再要拒绝,也就太不尽人情了。
从此之后,马仁启就真正担当起了一个大哥哥的责任。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他们毕业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直接分配到了砖井大队。与他们一起分来的,还有两男两女,都是他们医疗队的。其他的医疗队员都离开了这里,这里成了砖井大队自己的卫生站,除了为本大队社员看病外,还为周边大队的社员看病,按照国家的政策,开展合作医疗。
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他俩一起调回了海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九七八年,国家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同时开始招收研究生,他俩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分别做了赵禾芳和李明晓的研究生。
在这十年的人生历程中,蓝心月一心一意伴着她那糖块中的剑之锋,马仁启一直精心照料着他的蓝心月妹妹。谁都知道他俩好,可谁也不知道他俩为什么不结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