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大草

第1卷 六、义昌

    义昌经过几年的学徒、努力,终于有“出息”了,他已能领五十号人迈出村子,走南闯北了。那时建筑队不要什么手续,只要大队、公社出个证明就能出去干活,揽工程也仅是挣点包工费,材料一般都是由“主家”自己采购。不过,这在当时,比起挣工分换钱不知要好多少倍呢!

    有人给义昌说媒,不多时,他跟女方就相互“对缘”了,两个月后,准备结婚。多么快?这不是“钱”和“富”起的作用?斯和很快就有嫂子了,他很高兴,更为哥哥、娘高兴。嫂子一进们,就是自家人了,他可以给哥哥做衣服,也可以帮助娘料理家务。

    大哥结婚那天,斯和请了一天假。说实在,除了那次得病,他还从来没有请过假,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他不愿丢掉在学校的每一时刻。爹娘让他请了假,况且他也懂事了,该为家里操心了。嫂子娘家来了十来口,自家亲戚来了二十来口,还有义昌的合作伙伴、朋友,一共到了将近五十口人——这在当时,可叫大办宴席了。

    放过鞭炮,新娘入了洞房。新房是义昌在新批的宅基地上,用自己的建筑队盖的三间砖瓦房。另外他又把爹娘老宅院里的那三间草房也进行了改造,几乎是重建。爹娘满意了,就催他早点成家。

    农村办喜事,不醉倒人那是不行的。当然,嫂子的娘家人是弱势。“灌倒对方!”义昌为陪好女方,专门托人从五里外找来一个“酒篓”。听人说,“酒篓”一次能喝二斤多酒,从来没见他醉过,而且能说会道,名声传出去了,方圆十里八里,红白喜事都去请他。

    “十个十啦!六六顺!”“巧七枚啦!八大仙!”……“喝!喝!喝!”枚划输的人,端起酒杯“啾,啾…”一连就是几杯。喝多时,也真忘了端了几杯酒。

    嫂子的舅喝多了,瞪着通红的眼睛要杀人似的。两方人都在拉他、劝他。嫂子说他也有一点酒量,可他不胜酒力,他哪抵得了那么多人的“迎战”!他投降了,他彻底输给了义昌家!

    嫂子娘家人来时坐的是三头黄牛拉的牛车,嫂子她舅醉得一塌糊涂,而且要占几个人的位置,义昌就叫人去喊本队车把式——大孬他达。一辆“专牛车”拉着嫂子她舅,车上由嫂子她妗子陪着。牛“呼呼”地跑起来,车轮啃着土路“吱拗、吱拗”地响起来,扬起的土尘迷住了送行人的眼睛……夕阳慢慢下山了。一阵风吹来,空气凉爽起来。

    夜幕降临了,夜色显得格外的美丽。扯上广播线的人家,在家里听广播里女播音员传出的清脆声音,“同志们,你们好!现在对农村广播。。。。。。”像催眠曲一样,劳动一天疲乏的人们,一会儿就睡着了,有点音乐细胞的年轻人,越听心里越亮堂。

    义昌家热闹非凡,他家被围得水泄不通。农村娶亲闹新房特别热闹、“野道”,闹新房的一般是大小和新郎不差上下的人,也有在一旁观看的近房的叔叔们。看热闹的小孩子们挤在最前头,主持闹剧的人紧贴新娘。节目开始了,先是新郎与新娘被人推着碰头,接着是高唱革命歌曲。。。。。。

    义昌红着眼睛、嘶哑着嗓门高唱:“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日本。。。”还没等他把歌唱完,就听人们吆喝:“不行!不行!再来一个!”义昌不知唱啥为好,正当他犹豫时,有人在喊:“让他媳妇唱!让他媳妇唱!”义昌媳妇哪见过这阵势!她简直想哭。“让她唱!唱啊!唱啊!”人越叫喊她把头低的更低,“好!我唱、我唱!”义昌为他媳妇解围,“不行!不行!。。。。。。”

    黑夜像被吵翻了,月亮躲进天际的黑洞里再也没有出来,星星在打架,一会儿功夫,天空黑得像锅底一样。”

    闹新房的人们都回家睡觉了。义昌家的窗户下仍有几个黑影在晃动,他们在“听房”,听里面屋子里的人是咋“睡觉”的,男女是咋“行房事”的。新房内的灯息了,屋内黑洞洞的,啥也看不见,只听床“吭哧、吭哧”地响,女人在呻吟,男人喘着粗气。。。。。。

    “哎呀!死也值呀!”。。。。。。老远,还能听到黑影里的人在嬉笑。。。。。。

    “哏儿、哏儿、哏儿。。。。。。”公鸡打鸣了,新的一天来到。——这一天来得清亮,这一天来得仓促。

    七、风波

    与斯和同村的任子永从秀秀的眼睛里看出了些许“内容”,也不知是处于嫉妒或是啥用心,他便在同学中宣扬开了:“秀秀与斯和好了,他俩是天生的一对。”话传到斯和耳朵内,开始他还不在意,当看到秀秀上学或放学有意躲开他时,他才相信“谣言”是真的。在斯和与秀秀的接触中,他从来不敢看她的眼睛,不是因为她美丽,而是她的眼光诱人,当他想离开她时,他总能找到借口为自己解脱。从没见她先离开过他的。

    一时,“谣言”四起,他不相信“谣言”会传播得这么快。当看到她一反往日的平静、白皙的额头骤添忧伤,他不知所措,他迷茫了,他找不出答案。拿什么安慰她?拿什么驱走她内心的烦恼?

    有一天,秀秀奶气呼呼找上门来。这斯和哪知道?他怎么能说得清?说实在,秀秀奶也喜欢斯和,可在那封建意识比较强的乡下,同族同姓结婚是遭人唾弃的,“你们不要脸,我还要老脸呢!”——这是秀秀奶的思想意识。

    娘从屋内出来,她听出了话音,可她又能说什么呢?其实,秀秀哭着回家把同学传的“谣言”跟她奶稀里糊涂地说了,当时她也不知道跟奶说的用意,只知道一吐为快,哪知道又出事端,本来没鼻子没眼的事情越说越糊涂。借此给斯和透个信息、暗示一下,也许是件好事——秀秀心里又这么想。奶奶去斯和家的时候,她不想知道结果,其实也没有结果。

    娘心里暗暗高兴,如果儿子真能娶到这么一个吃“商品粮”的“妮子”,当然再好不过了,可她不能说,心里喜悦可脸上还要带点怒气,“斯和,怎么又惹你秀秀妹生气了?”她知道儿子没有惹秀秀生气,但她只能这样说。斯和委屈地低下头,任两位长辈数落。

    翻过一道沟或是走过一座桥就是斯和、秀秀要上的学校,这么近的距离,平常一般走十来分钟。打“谣言”传出后,斯和就不走桥上了,翻过河沟,只用五、六分钟的时间就赶到了学校。而秀秀就有意识地放慢脚步,走桥上,到学校往往用十五、六分钟。他俩心照不宣,表面上距离拉大了,可内心的距离缩短了。面对“谣言”、同学的另眼,她默认了,她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怎么跟他们应答。

    任子永被班主任点名批评并向秀秀、斯和他俩道歉。“风波”似乎过去,可“灌”进同学们耳中的“诽闻”久久不肯散去,有人在想,“他俩抱过吗?他俩亲过嘴吗?他俩干过那事没有?”在那个不“开放”的年代,干“那事”被人知道是最“流氓”最见不得人的一件事。后来,当同学见秀秀瘦了、话语也少了,也就相信她做了“那事”。冤枉啊,天大的冤枉!那时侯,她懂男女的“那事”吗?

    她照常上学,表面上“气势”,内心却很脆弱,她不想面对现实,她想把内心的秘密带到梦里、带到将来。面对“流言”,斯和默默地忍受,他觉得对不起她,可他有啥办法?他无能为力,他怎能弥补她精神上的创痛?

    奶奶见秀秀长时间一直沉默寡言,也不与人交流,自己又无法给她解脱,就让城里的儿子为女儿办转学。开始秀秀不去,想想斯和,她决定去了。

    临走的头一天晚上,秀秀去了斯和家。她含情默默的样子,娘一猜就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娘找借口出去了。秀秀要进城,又难以启齿。

    “这书给你,你慢慢看吧!”说这话时,她眼里噙着泪花。

    斯和接过书,是两本小说,一本是《青春之歌》、一本是《艳阳天》,他知道《青春之歌》是禁书,一般人是拿不到的。他感激她,又不知说啥是好。他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给她,从屋内拿出一个小布袋,又从布袋里拿出四块石头。石头个个发光,上面的花纹像镶上的一幅画,栩栩如生。

    “没啥送你的,这是我去颖河参加义务劳动时捡的几块石头,留给你做纪念吧,”说这话时,他的脸窘得通红,眼也不敢正视她。她上前半步,把头紧紧地靠在他肩上,不说一句话,心跳加速,双手不由地捶他的肩。。。。。。很快又呜咽起来。。。。。。

    她走时,他没去送他。他站在高高的土岗上,扔掉手中的镰刀,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用脚狠劲地跺起土地来。。。。。。草不会说话,凹凸的土地不会说话。。。。。。风不知从哪儿刮起来。。。。。。呼、呼、呼。。。。。。辽阔的四野扬起了沙尘,乌云压下来。

    八、入团

    斯和被学校团组织发展成为团员了。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哭了,他是一个共产主义共青团团员了,就像《国际歌》里面唱的的歌词一样,“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他是一个共产主义青年战士了,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他要战斗!他要牺牲!他要像高尔基、保尔。柯查金一样,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这几天,他一直在幻想里陶醉、在幸福里度过。娘见他像着了魔似的,也不打听,也不追问。

    他是团员了,他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他不能落后!他不能骄傲!在学校,他是班里的尖子,他是学校的尖子。由于学校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政治思想挂帅,文化成绩在人们的心目中所占的位置很小,所以大多同学的头脑里一片空白,他们只有空洞的政治,没有扎扎实实的文化基础,交“白卷”成了“英雄”,整天是义务劳动、大会小会的政治学习,老师迷茫,学生迷茫。这能怨谁呢?大家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度光阴。听天有命——这就是农家子女的心声!当兵,也只有这个念头,可当兵也要托人托关系的。斯和打前三辈数起,也都是面朝黄土背负青天的庄稼人,他们整日奔波在风雨里,爷爷给地主做长工,长年累月的劳动,积劳成疾,最后倒在田地。爹解放初期差点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来做些小生意又差点被划为富农。日月啊,这日月到底是给谁做的?很多人迷信上苍,可斯和不信!

    当同学们传他“谣言”时,他觉得荒谬,自己一个赖蛤蟆哪能够得着天鹅!“谣言”最后被他的那种坚毅、不屑一顾给粉碎了,老师没有看错他,他“根”红、心红,他有一腔饱满的挚爱社会的热情,他爱憎分明、意志坚强。怪不得有人把他看作“另类”,是的,他把人的界限分得太明显了,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这里面容不得半点的沙子。诚实可贵,不诚实的人就是骗子,——这是斯和的观点。

    同村比他大一个月的万明,可以说他俩再好不过了,自小孬淹死后,万明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俩一起上学、下学,放学后一起去地里薅草,一起玩耍,几乎是形影不离。两家的娘也都很好,斯和叫万明娘“大母”,万明叫斯和娘“婶子”。两人把两家都当成了自己家,不是今天我去你家,就是明天你来我家,有时,饭点到了就在当时他们所在的家里吃饭。这种“友谊”一直发展到他俩上初中。

    他俩的“决裂”发生在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初一下学期时,老师在班上选拔干部,当班主任问万明时,斯和正好也在场。老师问万明:“你在小学任过啥职务?”“班长,”万明很坚定,而且脸也不红。斯和听到这些,简直不敢相信,“这怎么是他说的呢?”一下子,他的心情从天上落到地下,“他怎么会这么说?”斯和知道,万明在小学跟他在一个班,自己才是班长,他仅是一个小组长!他怎么今天就说成是当过班长呢?他不可思议。从此,他便慢慢地远离万明,他再不是他的“朋友”了。

    斯和想不通昨日的“朋友”怎么会变成“这样”,这不是团员的标准,他不应该信任!他不值得“交往”。那一天、那几天,他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啥是朋友?啥是诚实?啥是欺骗?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以后的路很长,走路要选好伙伴,做朋友要选择好人。

    事情虽小且过去了,可斯和脑海里长出个影子,这影子时长时短,挥之不去。

    斯和心里还有个影子,这影子时隐时现,一会儿是兰色,一会儿变为灰色。他想起了秀秀,这一年她怎么样呢?她加入共青团了吗?她想我了吗?后来又想,只要她不恨自己就行,她是因为自己才转学的,是自己害了她。

    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回来时,他找过她。在她学校的门外,他等了大约十分钟,她没有出来。这也是他跟带队的老师请了半个小时的假才去看她的,由于时间关系,他不得不走,走时,学校的下课钟声敲响了,“咣、咣、咣。。。”钟敲着他的心、拽着他的神经。

    九、高考

    恢复高考了,恢复考试制度了,这是天大的事情,对于斯和来说,那简直就是上苍赐予的东风。他有希望了,这再也不用托人托关系了。过去升高中、上大学他不敢想,而今他有充分的把握,他能考上高中!他能考上大学!有目标了,他开始计划自己崭新的人生。

    目标是人定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而今,他的目标明确,视野开阔,他身上似乎长出了无数个翅膀,他能飞越村子、田野,栖息到城市,做一个标标准准的城市人,创业、回报社会、孝敬父母。

    他如愿地考上了公社的高中。他是佼佼者,三个班一百五十多名同学升高中仅考上了两名,多大的讽刺!多大的挑战!显然他原来学习的那座初中也太“差劲”了!难怪,教他的两位老师的水平还不如他呢!那时,他学习有问题找老师请教,老师一副无奈地样子,显然是他自己也搞不懂,他暗自为老师“悲伤”;有时,他拿不会做的作业找老师,两天后老师才把答案交给他,——他这样不是为难老师,他知道他学习的课程欠缺的很多,他需要补习!

    他没有辜负自己,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定要考上大学!

    从家到学校要走十来里的路程,路在乡间的田埂、沟渠上蜿蜒,一旦下雨或下雪,道路泥泞、光滑,稍不注意,就会跌进沟里或滑进泥糊糊的田里。家里没钱买自行车,他就步行。为了便于辅导、自习、不把时间耽误在路上,老师要求学生住校。斯和就背着铺盖、带着干粮、简单的洗漱用品住校了。

    农村高中,校舍简陋。教室是两排砖瓦平房,四十八间。操场有二千平方米,四周长满了杂草,操场上有篮球场、隐约可见的跑道。宿舍是简易的砖砌的拱顶房,地面潮湿,个别角落还长有杂草。在这样的教室、宿舍学习、住宿,大家心里清楚、透亮,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历练意志和雄心。大家在“明争暗斗”,心里在赛跑。

    斯和一周回家一次,一般在星期六下午。到家后,娘跑前跑后,像久别重逢似的,问寒问暖。爹也下地回来了,眯缝着眼观察儿子。在家就呆一天时间,爹娘像呵护宝贝一样,不让他干活,尽量使他放松。

    尔胜上完初中,先在家务农,后跟着义昌干活。季田初中毕业跟着爹在田间劳动,饱尝将近一年的辛苦后,托义昌找人在城里的高中插班学习,并且保证一定要考上大学。

    天地是广阔的,当你站在平洼的玉米地看天时,天仅是那么一小块蓝,有时又被乌云罩着,你想跃都跃不起来;当你站在山冈,瞭望那一片天时,你会觉得你很幸运,你能驾驭那片天地,腾云驾雾,忽然你会觉得你浑身长遍了翅膀,你展开羽翼任意地驰骋、飞翔。这不是空洞的臆想,想象就看当时的心情。

    斯和不知不觉来到他曾经光着身子玩耍、薅草、劳动的地方,在那里,他曾经哭得一塌糊涂,他怨恨自己不该出生在这里,他的梦是一场雨、一场雪、一阵风,来得快、消失得快。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他不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到城市去甚至是县城——这就是他最大的愿望。而今,他觉得眼前的世界太小,虽然那一草一木可爱可亲、灵动,可它们帮不了他呀,他终久要离开它们。

    娘为他准备了够他一星期吃的蒸馍、咸菜、炒萝卜。星期一早上三点多,娘就起来了,把洗好的衣服放在他床边。等饭做好了,娘再叫醒他。饭热腾腾的,每次吃起来,喷香,他感激有这么一个伟大的母亲,他知足,他幸福。

    黎明,真正的黎明来到了,五点钟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上酝酿,到了六点,太阳徐徐上升,希望开始燃烧起来……一片天彤红,他的心想要窜出来,脉搏激烈跳动,他把土地踩的震响……

    “一、二、一,一、二、一……”到校后,他加入到操练的队伍,跑步起来。

    恢复高考的第四年,斯和考上了省城的一座理工学院。

    “醒醒,醒醒。”小碗叫他,斯和从梦中惊醒,见小碗站在身边,不好意思地摆了摆头,又冲她笑笑。

    欢迎来访,阅读,批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