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翁婿问对
娄家别墅书房里,娄内干和二女婿窦泰也是边喝茶边聊天,内容当然离不开高欢。娄内干老神在在的坐在上首,窦泰恭顺的坐在下首,一边给娄内干的茶杯里续茶汤,一边回答娄内干提出的各种问题。
“你是说,那高家小子很不一般,怎么个不一般法?”娄内干轻啜一口香茶,轻描淡写的问着他想知道确切答案的问题。
“岳父大人,小婿与他也有些日子没见面了,这次也是仓促之间碰面。我们从小玩到大,以我以往对他的了解,这人品行方面没有太大的瑕疵,为人仗义,喜好结交,能言善辩,心眼儿也足够多。除了家境贫寒这点上不了台面,自身还算要强。不过……这次回来,小婿总感觉他与以往不太一样了,变化很大,有点摸不准他的心思。听他谈吐,比以往更加条理清楚,简直是出口成章。当然,这一点不足为奇,我们小时候尽听他说书讲故事了。关键是……关键是他突然对朝野之事非常感兴趣,似乎也不生疏,这就怪了。特别是对天下大势说的头头是道,像个、像个、像个久经官场的老油条。还有,他说的许多地方连我都不知道,他一个从没有离开怀朔镇的人是怎么知道的?最让小婿不能理解的是,南朝那边的事他是咋知道的?啧,怪了……”窦泰一边向岳父介绍高欢,一边回想着高欢这几日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可疑之处,百思不得其解。
娄内干小小的吃了一惊。自己的这个二女婿为人很是稳重实诚,很少夸夸其谈说过头的话,他能如此评价,不得不引起重视。三闺女的年龄虽然不小了,但不等于他娄内干可以让她随随便便的嫁为人妇。嫁入皇家虽没敢想,高门大户那是必须的。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才和自己这个倔巴头女儿僵持了三四年,现在看来不依着她怕是不行了。但做父亲的也不能看着她往火坑里跳却不拽一把,明着不便干涉,暗中帮助是必须的。其实,那些油头粉面的纨绔子,老娄我他娘的也不喜欢,一个个男不男女不女,把五石散当饭吃,跟神经病似的,有什么好?日他!女儿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一时分不清是非的情况是有的。可二女婿不一样,亲家的家教也不错,成婚也已经五六年了,是见过些世面的,不会随便什么人都能得到他高看几眼的。既然女婿如是说,看来这姓高的小子有些过人之处。
“他家祖上是干甚的?”娄内干想了解的更详细一些。
窦泰把高欢那天在饭桌上自报家门话转述给岳父,并加了自己的分析,认定高欢的介绍是可信的,不像是胡乱攀附渤海高氏。有名有姓的,一查便知,何况哪有胡乱认祖宗的?如果高欢是攀附渤海高氏以提高自己的地位,那么此人绝对不可以深交,尽管他们是一起玩尿泥长大的也不行。
“你说,他是高谧之后?”娄内干问。
“他是这么说的。当时在场的怀朔镇军友也为数不少,知道他祖父的人还是有的。只是听他说,他祖父在侍御史任上时,弹劾查处的官员当中有些人背景深厚,事后设计报复,致使其祖父坐法徙边,郁愤而逝。其父因此而拒绝为仕,高家就此衰落。”窦泰说起参加高欢乔迁之宴时听到的内容。
“以你对他的了解,此子品行到底如何?”娄内干继续问。
“这一点可以肯定,是个坦荡之人。不过,此人内心霸道,处事果决,头脑活泛,不是那种安于现状循规蹈矩之人。哦,对了,今天上午段将军任命他为二幢一队队主,正好在我父亲手下当差,过些日就要去五原上任。”窦泰说。
“嗷?还有这回事,倒是小看于他了。”娄内干淡淡的评价了一句。
饺子馆离姐夫尉景家不远,高欢想着心思不知不觉就到了姐夫家,见一家人正在吃午饭,也没客气,盘腿坐在炕上抓起一个白面和高粱面参合在一起的“二面”贴饼子就吃。
“大舅,你还记得这个家啊?”大外甥阴阳怪气的说。
“怎么和你舅说话呢,没规矩的东西。”高娄斤斥责这个没大没小的儿子。
“咋啦,我说错了吗?大舅现在可是高门大户,家里还有佣人侍候着,吃香的喝辣的,哪里还把这个养育他的家放在眼里。”尉粲丝毫不在乎母亲的责骂,继续对舅舅发起攻击。
高欢撩了撩眼皮没有搭理这个尖酸刻薄的外甥,转向尉景说:“这几天忙啥呢,也不见你的人影。”
“长孙尚天死了你不知道?”尉景说。
“我尽顾着搬家了,哪里顾得上长孙尚天死不死的。怎么死的?”高欢很随意的问。
“具体死因还不清楚,人都在水里泡烂了,看不出有外伤痕迹。昨天下午有人在北城墙河流出口的栅栏处发现了他的尸体。前天他家下人来报案说是长孙尚天七八天不见人影了,让队里帮忙找找。谁也没往那方面想,以往这么长时间不着家也是有的,那个护卫形影不离,没想着会出事。护卫不是被你给打伤了嘛,这不就出事了?”尉景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让仵作进行尸检不就清楚了吗?”高欢说。
“又不是无名尸,说检就检啊。不过,看他那样子像是喝醉酒掉河里淹死的,几个仵作都是这个看法。”尉景若有所思的说,似乎也想就这么结案。
“没有目击证人吗?他家的下人和那护卫调查过了没有,他们怎么说?”高欢问。
“当然查证记录了。两个下人也说不出一二三,只说和你打架那天晚上出去就再没回来。那个铁头一句话也不说,下人也能证明他受伤后再没有离开家。”尉景不咸不淡的叙说着调查的结果。
“你们调查过平时和他一起鬼混的那几个人没有?特别是李四。”高欢诱导着尉景的思路。
“还没来得及。你怀疑他们可能知道些什么?”尉景说。
“那倒不是。一个大活人突然死了,总要有合理的解释。就算是喝醉不慎掉在河里淹死了,总要知道是和谁在一起喝的酒吧。案子要做成铁案,要不然以长孙家的势力,你以为能糊弄过去?如果是醉酒,这都七八天了,肚子里还有酒吗?家属如果不让尸检,就要从外围调查他喝酒的证据。我这是瞎说的,你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当我没说。”
尉景凝眉思索,手里的筷子好半天忘了夹菜。
高欢吃饭的速度很快,这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当兵的都知道那个年代的兵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食物定量内吃饱肚子的技巧。比如连里吃面条,老兵油子都是先捞半碗,三口两口吃完再满满地捞第二碗。新兵蛋子不懂,先满满地捞一碗,等他们吃完第一碗再想吃第二碗时,盆里已经空空如也了。生活处处皆学问。
高欢放下碗筷抹抹嘴,结束了与尉景的话题。高娄斤问他搬过去习惯不习惯,不行的话,一天两顿饭还是回这边吃吧,毕竟白吃白住娄家的,好说不好听,算怎么回事。高欢说不能再给阿姊添麻烦了,娄家的恩情他会想办法报答的,只是还需要些时间。过几天他会设法给家里弄些粮食,顺便说了过段时间要去五原那边上任的事。
这事尉景刚进家的时候已经给高娄斤说了,还把自己如何在段将军那里运作的过程学说了一遍,倒不是让妻子领情,只是一家之主的重要性,总要在这些大事上才能体现出来芸芸。
一旁的尉粲从始至终就没打算放过高欢,见长辈们正题说完了,急不可耐的又开始酸言酸语的说:“大舅,你已经是队主了,是不是也给我找个差事?”
高欢平静的看着这个外甥,心里说不出的腻歪。但为了姐姐高娄斤,他压下不快,平淡的说:“小粲打算干什么?骑马打仗还是读书识字?”
尉粲对高欢的回答嗤之以鼻道:“那些我都不喜欢。”
“那你喜欢什么?”高欢好奇地问。
“我嘛,就想弄点钱,去平城或者洛阳开一家大点的妓院,吃香的喝辣的。过几年等父亲和大舅的官做大了,给我随随便便弄个五品以上的散官,有俸禄的那种。我也没有太大的追求,勉强过活吧。”
高欢说:“嗯,要求确实不算高。”
一旁的高娄斤早就气的两眼冒火,一眼一眼的瞅着儿子,眼看就要爆发了。尉景则一言不发的看着这一切,好像还有点期待儿子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高欢说:“那么你说的开妓院的钱该从哪儿弄呢?”
“娄家那么有钱,你出面替我借个两三千贯不为难吧?对娄家来说九牛一毛,指甲缝里漏出一点就够我开妓院花销的了。”尉粲不是开玩笑,他就是这么想的。自大舅搬去娄家那天起,一帮平时胡混的小兄弟就这么撺掇他的。这事他都琢磨好几天了,只是大舅这几天一直没有回来,没机会把自己的宏伟计划告知家人而已。今天适逢其会,以父母对大舅的养育之恩,相信一定能够达成心愿。
高欢怔怔的看着尉粲,忽然觉得后背发凉。难怪高欢的东魏建国大业像茶杯里养王八,越养越抽抽,有这样的“皇亲国戚”,东魏小朝廷不亡才是怪事……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你是说,那高家小子很不一般,怎么个不一般法?”娄内干轻啜一口香茶,轻描淡写的问着他想知道确切答案的问题。
“岳父大人,小婿与他也有些日子没见面了,这次也是仓促之间碰面。我们从小玩到大,以我以往对他的了解,这人品行方面没有太大的瑕疵,为人仗义,喜好结交,能言善辩,心眼儿也足够多。除了家境贫寒这点上不了台面,自身还算要强。不过……这次回来,小婿总感觉他与以往不太一样了,变化很大,有点摸不准他的心思。听他谈吐,比以往更加条理清楚,简直是出口成章。当然,这一点不足为奇,我们小时候尽听他说书讲故事了。关键是……关键是他突然对朝野之事非常感兴趣,似乎也不生疏,这就怪了。特别是对天下大势说的头头是道,像个、像个、像个久经官场的老油条。还有,他说的许多地方连我都不知道,他一个从没有离开怀朔镇的人是怎么知道的?最让小婿不能理解的是,南朝那边的事他是咋知道的?啧,怪了……”窦泰一边向岳父介绍高欢,一边回想着高欢这几日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可疑之处,百思不得其解。
娄内干小小的吃了一惊。自己的这个二女婿为人很是稳重实诚,很少夸夸其谈说过头的话,他能如此评价,不得不引起重视。三闺女的年龄虽然不小了,但不等于他娄内干可以让她随随便便的嫁为人妇。嫁入皇家虽没敢想,高门大户那是必须的。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才和自己这个倔巴头女儿僵持了三四年,现在看来不依着她怕是不行了。但做父亲的也不能看着她往火坑里跳却不拽一把,明着不便干涉,暗中帮助是必须的。其实,那些油头粉面的纨绔子,老娄我他娘的也不喜欢,一个个男不男女不女,把五石散当饭吃,跟神经病似的,有什么好?日他!女儿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一时分不清是非的情况是有的。可二女婿不一样,亲家的家教也不错,成婚也已经五六年了,是见过些世面的,不会随便什么人都能得到他高看几眼的。既然女婿如是说,看来这姓高的小子有些过人之处。
“他家祖上是干甚的?”娄内干想了解的更详细一些。
窦泰把高欢那天在饭桌上自报家门话转述给岳父,并加了自己的分析,认定高欢的介绍是可信的,不像是胡乱攀附渤海高氏。有名有姓的,一查便知,何况哪有胡乱认祖宗的?如果高欢是攀附渤海高氏以提高自己的地位,那么此人绝对不可以深交,尽管他们是一起玩尿泥长大的也不行。
“你说,他是高谧之后?”娄内干问。
“他是这么说的。当时在场的怀朔镇军友也为数不少,知道他祖父的人还是有的。只是听他说,他祖父在侍御史任上时,弹劾查处的官员当中有些人背景深厚,事后设计报复,致使其祖父坐法徙边,郁愤而逝。其父因此而拒绝为仕,高家就此衰落。”窦泰说起参加高欢乔迁之宴时听到的内容。
“以你对他的了解,此子品行到底如何?”娄内干继续问。
“这一点可以肯定,是个坦荡之人。不过,此人内心霸道,处事果决,头脑活泛,不是那种安于现状循规蹈矩之人。哦,对了,今天上午段将军任命他为二幢一队队主,正好在我父亲手下当差,过些日就要去五原上任。”窦泰说。
“嗷?还有这回事,倒是小看于他了。”娄内干淡淡的评价了一句。
饺子馆离姐夫尉景家不远,高欢想着心思不知不觉就到了姐夫家,见一家人正在吃午饭,也没客气,盘腿坐在炕上抓起一个白面和高粱面参合在一起的“二面”贴饼子就吃。
“大舅,你还记得这个家啊?”大外甥阴阳怪气的说。
“怎么和你舅说话呢,没规矩的东西。”高娄斤斥责这个没大没小的儿子。
“咋啦,我说错了吗?大舅现在可是高门大户,家里还有佣人侍候着,吃香的喝辣的,哪里还把这个养育他的家放在眼里。”尉粲丝毫不在乎母亲的责骂,继续对舅舅发起攻击。
高欢撩了撩眼皮没有搭理这个尖酸刻薄的外甥,转向尉景说:“这几天忙啥呢,也不见你的人影。”
“长孙尚天死了你不知道?”尉景说。
“我尽顾着搬家了,哪里顾得上长孙尚天死不死的。怎么死的?”高欢很随意的问。
“具体死因还不清楚,人都在水里泡烂了,看不出有外伤痕迹。昨天下午有人在北城墙河流出口的栅栏处发现了他的尸体。前天他家下人来报案说是长孙尚天七八天不见人影了,让队里帮忙找找。谁也没往那方面想,以往这么长时间不着家也是有的,那个护卫形影不离,没想着会出事。护卫不是被你给打伤了嘛,这不就出事了?”尉景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让仵作进行尸检不就清楚了吗?”高欢说。
“又不是无名尸,说检就检啊。不过,看他那样子像是喝醉酒掉河里淹死的,几个仵作都是这个看法。”尉景若有所思的说,似乎也想就这么结案。
“没有目击证人吗?他家的下人和那护卫调查过了没有,他们怎么说?”高欢问。
“当然查证记录了。两个下人也说不出一二三,只说和你打架那天晚上出去就再没回来。那个铁头一句话也不说,下人也能证明他受伤后再没有离开家。”尉景不咸不淡的叙说着调查的结果。
“你们调查过平时和他一起鬼混的那几个人没有?特别是李四。”高欢诱导着尉景的思路。
“还没来得及。你怀疑他们可能知道些什么?”尉景说。
“那倒不是。一个大活人突然死了,总要有合理的解释。就算是喝醉不慎掉在河里淹死了,总要知道是和谁在一起喝的酒吧。案子要做成铁案,要不然以长孙家的势力,你以为能糊弄过去?如果是醉酒,这都七八天了,肚子里还有酒吗?家属如果不让尸检,就要从外围调查他喝酒的证据。我这是瞎说的,你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当我没说。”
尉景凝眉思索,手里的筷子好半天忘了夹菜。
高欢吃饭的速度很快,这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当兵的都知道那个年代的兵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食物定量内吃饱肚子的技巧。比如连里吃面条,老兵油子都是先捞半碗,三口两口吃完再满满地捞第二碗。新兵蛋子不懂,先满满地捞一碗,等他们吃完第一碗再想吃第二碗时,盆里已经空空如也了。生活处处皆学问。
高欢放下碗筷抹抹嘴,结束了与尉景的话题。高娄斤问他搬过去习惯不习惯,不行的话,一天两顿饭还是回这边吃吧,毕竟白吃白住娄家的,好说不好听,算怎么回事。高欢说不能再给阿姊添麻烦了,娄家的恩情他会想办法报答的,只是还需要些时间。过几天他会设法给家里弄些粮食,顺便说了过段时间要去五原那边上任的事。
这事尉景刚进家的时候已经给高娄斤说了,还把自己如何在段将军那里运作的过程学说了一遍,倒不是让妻子领情,只是一家之主的重要性,总要在这些大事上才能体现出来芸芸。
一旁的尉粲从始至终就没打算放过高欢,见长辈们正题说完了,急不可耐的又开始酸言酸语的说:“大舅,你已经是队主了,是不是也给我找个差事?”
高欢平静的看着这个外甥,心里说不出的腻歪。但为了姐姐高娄斤,他压下不快,平淡的说:“小粲打算干什么?骑马打仗还是读书识字?”
尉粲对高欢的回答嗤之以鼻道:“那些我都不喜欢。”
“那你喜欢什么?”高欢好奇地问。
“我嘛,就想弄点钱,去平城或者洛阳开一家大点的妓院,吃香的喝辣的。过几年等父亲和大舅的官做大了,给我随随便便弄个五品以上的散官,有俸禄的那种。我也没有太大的追求,勉强过活吧。”
高欢说:“嗯,要求确实不算高。”
一旁的高娄斤早就气的两眼冒火,一眼一眼的瞅着儿子,眼看就要爆发了。尉景则一言不发的看着这一切,好像还有点期待儿子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高欢说:“那么你说的开妓院的钱该从哪儿弄呢?”
“娄家那么有钱,你出面替我借个两三千贯不为难吧?对娄家来说九牛一毛,指甲缝里漏出一点就够我开妓院花销的了。”尉粲不是开玩笑,他就是这么想的。自大舅搬去娄家那天起,一帮平时胡混的小兄弟就这么撺掇他的。这事他都琢磨好几天了,只是大舅这几天一直没有回来,没机会把自己的宏伟计划告知家人而已。今天适逢其会,以父母对大舅的养育之恩,相信一定能够达成心愿。
高欢怔怔的看着尉粲,忽然觉得后背发凉。难怪高欢的东魏建国大业像茶杯里养王八,越养越抽抽,有这样的“皇亲国戚”,东魏小朝廷不亡才是怪事……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