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旧事勿提

享??悬尸(十一):外来客

    几个新媳妇进门已经一个多月了,张小仙和马秋香被赵府的气派和新鲜深深吸引,一直对这儿充满了好奇。毕竟两个人名义上是长嫂,可实际上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的年纪。

    相比她俩马春香就成熟的多,自从进门那天起,她除了给公公婆婆请安,领取固定的生活用品,基本不会踏出她的院子一步。不是她内向,更不是她见不得人,正是因为她太懂事了,明白自己是什么身份,一个妇道人家,责任就是围着自家男人转,其它轮不到自己管的,绝不能多说一句话。

    察言观色,马春香小时候就已经学到了。她娘的出身不好,这一点是全村人都知道的。她小时候跟着母亲去溪水边洗衣服,全村的男女老少无不退而远之。既不恶言相向,又不咄咄相逼,就是在背后不断小声嘀咕她们,活想把她们逼疯。记得那时候,父亲还在跟着赵老太爷四处采办东西,一年到头不会着几次家,母亲不仅要照顾她和弟弟,还要包揽全部家务。每次村里召完集体活动,母亲面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可马春香总是能在背后看到她在偷偷流泪。她之前是个妓女不假,可自从她被马敬笑从妓院赎回来以后,一直都是恪守妇道,勤俭持家,她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人总喜欢抓着人的小辫子不放。说得好像,妓女这一行,有多想干,多光荣一样。

    这样的日子马春香不记得持续了多久,她只知道,自打记事开始,她们一家就天天面对着全村人的指指点点。直到某有一天,年轻气盛,正义感十足的赵临宪回到了村子,制止了这一事情的延续。就算过了多少年,马春香也忘不了,站在赵府大门,严声厉色的对着全村人澄清她们母子三人的赵临宪,那时的他是多么英俊,那时的他是多么潇洒。他的形象在马春香的内心不断美化,直至完美,她从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开始,就不断的在幻象,多希望有一天,赵临宪能娶她做了妻子。可谁知多年以后,赵临宪竟带着一个私塾的青梅同窗回了赵府,那女人的怀里,还抱着两个孩子。

    即便如此,马春香的梦还在延续,她做不成正房妻子,她也总是在期待,希望有一天,赵临宪能接受她的感情,哪怕娶她为妾。怎奈何赵临宪是个情深之至的痴情男,他觉得能有一个同自己白头偕老的妻子,已经是幸运之至,他的心早已容不下第二个人。马春香多么希望,甚至是渴望,那个被赵临宪宠爱一生的女人,会是她。

    事已至此,再美好的梦也终有幻灭的那一天。如今嫁不成赵临宪,能做他的儿媳妇,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她还记得,洞房花烛夜,这个小了自己五岁的男孩,面对自己是多么的羞涩,多么的可爱。想到这儿,马春香的脸上浮现了一丝笑意。她坐在院子的石桌上,看着没有一片云彩的天空。

    “唉......”赵停山刚进了院子,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马春香将视线移到自己男人身上,现在对她来说,赵停山就是她的天,“遇上什么烦心事儿了?”

    “也不算是吧。”赵停山坐在石椅上,他知道会遭到兄长的否认,今天遇到的挫折也就不算是烦心事了。

    “那怎么了,爹数落你了?”马春香穿着貂皮披风,尽显富裕人家少奶奶的风度。这件毛皮,是赵临宪送她的礼物,听说这可是从苏联的大胡子手上用二锅头换来的。

    “不是。”赵停山毕竟年纪轻,有些事他不愿意说,却还偏偏挂在脸上,不会藏在心里,这就让身边的人,难免不会跟担心。

    “那怎么了?”马春香的心情也跟着凝重起来。

    “我想出山。”赵停山尽管并不想过早的结婚,但对这个突如其来,却温柔贤惠的妻子,颇有好感。

    “啊?”马春香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停山,你没开玩笑吧?”

    “我没开玩笑!”赵停山一巴掌就拍在桌上,因为这是今天他听到的第四次“没开玩笑”。

    “停山,我不能反对你的决定。但这你可要想好,下了山,外面的世界可就是不是你老赵家说了算,能处处顺着你的了!外面那些狼呀,虎呀,都会狠狠扑上来啃咬你的躯体的!”马春香的弟弟自幼跟着父亲在外奔迫,读的是新书,看的是革命。她弟弟早年还听过张大帅的演讲,所以每当弟弟回来后,都会给她们姐妹两个说着外面的新鲜事,讲着新书上的理念和内容。令人心碎的是,在日本人全面掌控了东北后,她的弟弟没能侥幸逃过一马,被当成反抗分子,当场就击毙了。时至今日,连尸体都没能找回来。

    听到妻子所言,又想了想她的弟弟,赵停山的脑袋不自觉的垂了下去。他心里清楚,一旦失去了赵家的庇护,走出了大山,他立马就什么也不是,因为他们三兄弟自小在父亲以及赵家的树荫下长大,不管是府里的伙计还是村子中的居民,都要让他们三分,所以想到出山以后要面对的苦处,他也一时迷了方向。赵停山嘴上说着杀敌报国,实际上不过是为了满足他的那点儿少得可怜的自尊心,他为什么总是最弱的一个,他凭什么总是最让人笑话的那一个?他不甘,他不愿,他说什么也要做出一件顶天立地,让人刮目相看的大事!他才不愿意做一个吃点东西还要让父亲帮忙擦嘴的长不大的孩子,他想向自己女人的弟弟那样,被全村人翘首相盼,拍手称赞!

    “我就是要走,男子汉大丈夫,国家有难当以身作则!”

    “那我呢?”马春香跳下了石桌,眼巴巴的看着赵停山,“你走了,我怎么办?”

    “赵家不愁吃不愁喝,这里与世隔绝,你绝对不会有任何事的。你就踏踏实实的在这儿等我回来,等我接你去北平,带你去南京!”赵停山年少志大,夸下的不是海口,而是他的尊严。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不去北平,也不去南京,我就想安安稳稳的守在你身边,为你生儿育女,白头终老!”马春香知道自己男人就是放不下面子,那她就既要给足男人面子,又要好好的劝住男人的心。不过说实话,她听到赵停山的海誓山盟,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心底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我......”赵停山沉默了,他不知道自己放不下的是妻子,还是他那可怜的自尊心。他想要出山报国的志向,再一次被打消了。或者说迫于现实,他又放下了。

    安静的书房,几个高大的书架放满了古书字画。赵临宪合上了一本笔记书法,望向窗外万里无云的天空。他在心中暗道,今年,又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大堂饭桌,几个丫鬟在左右伺候,赵家一家,围坐在大圆桌子。桌上的菜色很丰盛,不止是初冬屯下的白菜和土豆,更有很多储藏的莴笋、马蹄,新鲜的猪、羊肉,甚至还有许多海鲜干货。一家子十口人,除了还在吃奶的小千金,都围聚在这里说说笑笑。

    “老大,”赵临宪咽下嘴中参汤,“你明天去给丈人爹送一挂肥肠和一坛子老酒去,我记得他最喜欢这一口。”

    张小仙连忙代父道谢:“真是谢谢爹了,这么惦记着媳妇娘家人。”

    “哈哈哈~”赵临宪笑了笑,“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关照还不是应该的嘛。”

    “爹~”赵隋山一脸的嫌弃,“小仙的爹在山顶上呢,还要爬上一座高山,我可不想去,腿疼!”

    “媳妇没过门的时候,你怎么三天两头往那儿跑啊?”赵临宪训责儿子,“人家把姑娘都给你了,你给我勤快点儿!”

    王氏也责备儿子:“听你爹的话,老老实实过去,以后丈人家逢年过节,寿诞生辰,那还能少的了你?”

    “知道了。”赵隋山闷闷不乐的应了下来。

    赵临宪又看向一边的老三:“停山,我让你读的几本古书,读的怎么样了?”

    “哦,我看完了。”赵停山低头扒饭。

    “看完了好啊,那看完了有什么启发吗?”赵临宪给妻子夹了一只鸡腿,也好让她补补身子,下下奶水。

    “我感觉大部分都是教人愚忠,而反了天道。”赵停山无所谓的实话实说了。

    坐在他旁边的马春香一把掐住了他的大腿,使劲儿扭了一扭。

    赵临宪叹了一口气:“也就是说,我让你学习诸葛亮的忠勇你一样没学到?只是看到了愚蠢和腐朽?”

    “不是,我要学的既是诸葛亮的忠,又是司马懿的明,这样才能让咱们赵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赵临宪的大腿隐隐作痛,他会这么说,全都是媳妇教的。如果光让他有感而发,那肯定就实话实说了。

    “好,好!”赵临宪满意的点点头,他暗自庆幸,给老三说了个好媳妇,要是能让她好好管着儿子,那得让老三少受多少挫折。

    “呕!呜!”马秋香一阵恶心,连忙跑到一边的痰盂干呕,几个丫鬟连忙端茶倒水,替她拍背擦汗。

    赵临宪关切的看着二儿子:“文山,她怎么了?不要紧吧?不如把冯先生请来给她号号脉。”

    “哼哼~”赵文山一阵笑,“爹哎,您就瞧好吧。您要当爷爷啦!”

    赵临宪一愣,一时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是说,秋香怀上啦?”王氏高兴的看着正犯小病的马秋香,尽管她的内心是不怎么喜欢这个娼妓之后,可当她怀上自家的骨血的时候,还是止不住的开心。

    赵文山点了点头:“您二老就等着享儿孙绕膝之乐吧!”

    “哈哈哈~”赵临宪大笑,“好!大喜事一件,等会儿我要亲自去趟老马家,一来给他道喜,二来给他送两坛子好酒,添添喜气!”

    马春香赶紧道谢:“爹,谢谢您了。”

    王氏看着马秋香坐回位子,连忙问:“媳妇儿,什么时候怀上的啊?”

    马秋香摸了摸肚子,想了想:“差不多一个月了吧。”

    其实她心里清楚,犯小病也不是一个月就能见效的。她这肚子,起码三个月了,那时候她还经常和赵隋山鬼混在一起,不过那又何妨,换做谁的,还不都是他老赵家的种。

    赵隋山一听马秋香怀上了,眼色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但也没敢过多的展露,只是和三弟一样,赶紧跟着道喜。他不知道孩子是谁的,但怎么样,也就只能当成侄子来看。

    赵临宪满意的眉开眼笑的看着这一大桌子人,他这个族长,当得绝对合格。

    干燥的东风吹过漫山遍野的大树,光秃秃的树枝迎着风声吱吱作响。山石上面的枯叶一层叠着一层,这些遮天蔽日的高大古树,不仅隐藏住了赵家府宅,更抵挡了不久前的那次巨大蝗灾。起初,蝗虫铺天盖日,就像沙尘暴那样席卷而来,老百姓的粮食谷物还没结穗就被吃了个一干二净。逃荒路上的灾民,连树皮都没得吃了,迫于无奈,拿出一套破锅,取一钵脏水,便捉来蝗虫,熬了蝗汤。

    这天下午,原本安静祥和的小山村,又被一声惊叫弄得沸沸扬扬。

    “族长!族长!”

    赵临宪听着外面的呼声,连忙带着管家出了府门。他看见一个村民急匆匆的跑来,眼中满是惶恐与不安。

    “族长,我们几个去山上劈柴,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男人倒在一旁的树下。看他的装束,好像是国军!”村民两眼发毛,生怕他们的安乐窝被发现。

    “什么?”赵临宪也吃了一惊,“那他人呢?”

    “我们不知道怎么办,就把他留在那里等死了!”村民实话实说,“本来我们想给他一个痛快,但谁也敢下手!”

    “胡闹!”赵临宪虽然不想跟当兵的扯上关系,但他到底也是个中国人,“快带我过去!”

    山路满是落叶。石头藏在叶子之下也难以发现。赵临宪带着人走了很长时间,总算是找到了那棵大树。一个身着国民党军服的男人倒在一块巨石后面,血污染满了脸颊。

    赵临宪走到那军人身边,摸了摸他的脖颈,还有一丝气息。

    “我们带他走!”

    “不妥吧!”管家忧心忡忡的看着这个负伤的士兵,“把这人救了,我担心是个祸患。国民党地方官吏的所作所为,咱们不是不知道的,要不是李培基的清正廉明,河南早就完蛋了。”

    “我知道有风险,那也得救!”赵临宪心里也存在着不安,“他也是为了救国救民才沦落到这般下场,如果我们见死不救,将来就算太平了,我们又有何种脸面去融入国家?”

    “可是......”

    “没什么好可是的,救人一命,是不需要逻辑思维的!”赵临宪打断了管家的话,差几个下人,搬着负伤的士兵,就往村里走。

    “东家!”一个伙计看了看国军的身下,“这儿还有几个手炮和一杆长枪!”

    “一块拿走,但就是不要让他知道在哪!”赵临宪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儿,这种时候,就算是杀敌报国的将士,也不能全信。

    赵临宪救了一个负伤士兵的消息即刻就传遍了不大的山村,好事儿的村民全都围在了赵临宪搬着士兵回府的路上,有感叹的,也有唾骂的,各种声音全有。

    赵临宪对这些谈论,全都不走耳朵,他急忙叫来了当过郎中的冯先生过来给他号脉,看看能不能救他一命。

    他们把负伤的士兵安顿在一间腾出来的客房,冯先生仔细的给士兵把着脉,检查伤势。

    “冯先生,他的命能救吗?”赵临宪急切的问道。

    “他身上没致命伤,只有几处很浅的刀伤。他现在昏迷不醒完全是饿的,我给他简单的包扎一下,给他口吃的也就救活了。”冯先生的年纪很大,山羊胡全都白了,他没有儿孙,只有一个徒弟。这个徒弟也是一个村民的儿子,这样他死了以后,村中百姓的性命也就得到了保障。

    “多谢您了,这儿有一些山羊肉,不成敬意。还请您收下。”赵临宪差人从后厨拿来了一条羊腿,在货币几乎不流通的山村,也算是珍馐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要是放在以前,救人一命,我是说什么也不会收人东西的。多亏了你的父亲建了这么一处避风港,虽然吃的、穿的照我以前差了点儿,但这年头能保一条命,就已经感恩戴德啦!”冯先生令徒弟收下羊腿,他们师徒二人,便告辞离去。

    赵临宪命下人给这个国军洗身子,包扎伤口,又差人熬了点米汤,给他灌下去补充体力。没过几个时辰,这个受伤的国军士兵还真就醒了!

    得知消息,赵临宪连忙从床上爬起来,点着灯笼便跑了过来。管家早就在一旁候着,还有几个伙计拿着棍子、钉耙,守在外面。

    赵临宪坐在炕沿,仔细的看了看这个虚弱的士兵:“你现在感觉好点了吗?”

    他半睁着眼睛看着赵临宪,点了点头:“多谢...您的救命之恩。”

    “你叫什么名字,打哪来呀?”赵临宪又问。

    “我叫...徐才川,跟随蒋鼎文蒋军长,抵抗日军。部队撤走途中,不幸遭到日寇空袭、碾杀,部队被打散了,我一头扎进深山,才捡回了一条性命。可惜这几座大山实在是太诡异,我就像是遇上鬼打墙,迷了路,怎么也出不去了。”士兵一边说,一边窜着粗气。

    “好,好。你先安心休养,等你恢复的差不多了,咱们再好好详谈!”赵临宪吩咐了一下,便和管家离开了。这个士兵有些与众不同,虽然不知道他的人品如何,但起码是知道说实话的。蒋鼎文的部队不是迂回作战,而是在蒋委员长的命令下,有序的撤出了河南。

    这样一来,毫无疑问就是将河南拱手让给了日本人。想到还有几千万受苦受难的河南同胞,赵临宪悲叹的仰天而视。

    “国家贫弱,路边饿殍,可悲,可叹,更可恨啊!”

    “老爷,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多亏了老太爷有先见之明,差我们在这儿建起了这么一个避难所。要是咱们真的留在外面,不是饿死,就是成了日本人的刀下亡魂。”管家站在赵临宪的身后,仰望着同一片天空。

    赵临宪对自己的定位,再熟悉不过,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稍稍富裕一点儿的普通人。面对国家兴亡,他既不是匹夫,也不是战士。他只想保住他们赵家一脉,给全村人一条活路。

    又过去了两个礼拜,徐才川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这段时间,赵府的伙计、下人,以及黑子、赵停山,都被他们打击日寇的壮举深深的吸引了。赵临宪在与他多次的交谈中,也多次被他的豪言壮举,以及对党国的信任,深深的所折服。这期间,赵临宪多次邀请他留在山村,给他安家落户,娶妻成家,可都被他给拒绝了。因为在徐才川的眼中,如果不是为了抵抗日寇,他早就回四川老家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客居于此的徐才川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多在这儿打扰了。他整理好自己的行囊,准备与这儿的东家赵临宪告辞,出山寻找部队。

    “咚咚咚!”

    一连串的敲门声,让徐才川停止了动作。

    “谁呀?”

    “是我,停山。”在门外敲门的正是赵停山。

    “哦,是三少爷呀!快请进!”徐才川连忙打开了房门,迎接他进来。

    赵停山瞥见了炕上的衣物:“你这是?”

    “哦,我啊,”徐才川看了看那堆衣物,“我在这儿打扰多日,实在是不好意思。我正准备跟赵老爷告辞,下山寻找部队。”

    “啊?”赵停山吃惊又不舍的看着徐才川,“徐大哥,你能多住些时日吗?我舍不得你!”

    “抗日救国,指日可待!我多留在这儿一天,人民就要多受一天的煎熬。我只能走,也必须走!”徐才川眼神坚定,像这么坚定不移的抗日战士,世间罕见!

    赵停山自知留不住他,便唯唯诺诺的问道:“徐大哥,我能跟你一起下山入伍吗?我也想杀敌报国!”

    “好事啊!如果人人都能像你这么忧国忧民,那我们的民族复兴指日可待,蒋委员长也必定深感欣慰!”徐才川还是露出了一点为难的神色,“可是...你的父亲、母亲肯定会舍不得你,而且我听说你才新婚了三个月,这样不太好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