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皇兄(强强)

正文 神秘

    审罢莲香,祁晔与祁菁均表情凝重。

    虽说他们都算不上是什么好人,但勾心斗角、争名夺利皆是他们之间的事情,在他们心中,大齐的安危举足轻重。

    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古以来,哪次农民起义不是被官府逼迫的?肃阳乃至整个河东,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百姓必生暴动。

    有人拿大齐的国运开玩笑,不论是祁晔或是祁菁,对此事都是不能容忍的!

    至于这个莲香,表面上看身世确实可怜,但她所说的,也不过是一面之词。以祁晔和祁菁多疑的性格,并不会轻易相信,更别提将她带在身边。

    于是,祁菁扔给了莲香一锭银子,让她去河西投奔亲戚。莲香起初不走,哭着喊着偏要留下来侍奉公子,那张白净漂亮的小脸儿,还真是我见犹怜。

    祁菁不耐烦了,半靠在太师椅上,笑眯眯的俯视着趴伏在地的女人,不冷不热的说了句,“一锭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已不是小数目,做人,要懂得知足。”

    祁菁一句话出口,跪在地上的莲香一时间竟忘记了哭泣,睁大双眼愕然的望着祁菁,满眼不可置信,晶莹剔透的泪水无声溢出眼眶,瘦弱的身体摇摇欲坠,似乎在向祁菁控诉:老天!你怎么这么残忍!

    祁菁接收到莲香的眼神,侧头去看祁晔,装傻,“二哥,我残忍么?”

    祁晔瞟了祁菁一眼,不置可否。

    莲香跪在地上,见面前二位公子均没有收留她的意思,最终彻底幻灭,拾步而起,手捧银子,向二人施了一礼,战战兢兢退了出去。

    那莲香许是当真柔弱,但不知为何,祁菁却是看不惯。

    莲香走到房门口时,祁晔忽地叫住了她。莲香面带希冀的转身怯生生望着祁晔,祁菁也是疑惑。祁晔在这两种目光之中无动于衷,面无表情的对莲香道,“莲香姑娘,如今的河东知府,可是戴安国戴大人?”

    “回公子的话,是。”

    “好了,你退下吧。”

    “……”

    眼看着房门开了又闭,房中只剩下祁晔与祁菁二人。二人并排坐在太师椅上,脸上神色各异。祁晔低首整理自己衣袖,状似漫不经心道,“据我所知,戴安国几年前不过是河东某个县的县令,他之所以能当上知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风明举荐的吧。”

    “哦?是这样吗?我怎么不记得了。”祁菁眨巴了下眼睛,继续装傻。

    莲香前脚走出悦来客栈,祁晔便命车夫跟上她,暗中监视。莲香若真如她自己所说,去河西投奔亲戚便罢,若有任何异动,就当即斩杀。

    车夫乃军营的精兵,是以,要除掉这样一个女人,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祁晔吩咐那车夫在事成之后回去军营,告知参将他们无事,并令大队人马原地扎营,按兵不动,等候号令。

    而祁晔自己与祁菁会进入河东暗访,探出事情始末虚实。

    对于祁晔的安排,祁菁无甚异议,反正这正好也是她所想,漫漫长路,有祁晔作陪已是足够。

    46

    隆冬时节,大雪渐止,只是偶尔还飘些碎雪花子,洒在积雪厚实的大地上,如同水入江河,即被吞噬,惊不起丝毫波澜。整个澜舟城都披着一层厚重银装。

    澜舟城极大,是河东的中心地界,河东知府戴安国的府邸便在这澜舟城之中。

    戴府占地极广,府邸正门宽阔无比,朱红色的大门上一双狮头门环,狮眼大如铜铃,炯炯有神,使澜舟城一般百姓望而却步。

    戴府内一幽静的庭院之中,绿漆红瓦的亭子内,长相平庸的中年人正提着鸟笼,坐在躺椅上逗鸟。这中年人眯眯眼,嘴上两撇倒八胡,身材滚圆,正是河东知府戴安国。

    走廊拐角处,管家躬着身快步穿过花园,走到戴安国身边,凑到他耳旁细语了几句,并将托在手中的羊脂玉佩递到戴安国眼前。

    戴安国眯缝着眼侧头瞧那玉佩,仅是一眼,便一骨碌从椅子上爬起,手中鸟笼也仍在了一旁石桌上。戴安国抓过玉佩,在手中翻拣着查看一通,语气结巴,“快!快!快将门外的贵,贵人迎进来!”

    戴安国小心将那玉佩放在石桌上,上上下下调整自己的穿着,戴安国此时心情格外紧张,因为方才小厮已来禀报过几次外面有人求见,他只顾逗鸟,根本没搭理。却不想,这次来的,竟是他惹不起还须时常供奉的人物。

    不多时,管家再次出现,身后已跟了一个人。

    那人低着头,通体被雪白的狐裘包裹着,连衣的宽大帽子扣在头上,神秘非常。戴安国望着来人,此时心中又惊又怕,若说方才他只是猜测来人身份,现今便是落实了。戴安国忙走出亭子,快步走到那人身边,本想一揖到底,哈下腰时又顿住,扭头冲侍立一旁的管家道,“你且下去。没有我的吩咐,任何人不许踏入后院半步!”

    那管家也是个见过世面的,听主子这样一说,当即明白白衣神秘人恐是什么大人物,应了声诺,恭敬退下。

    院中再无旁人,戴安国冲白衣人哈腰行礼,后又觉这样不够诚意,干脆撩起袍摆,扑通一声跪在了雪地之中,行了叩首大礼。

    “下官拜见太子千岁。”

    戴安国面前的白衣神秘人就是祁菁。

    戴安国见过祁菁,他是风明的人,正元九年时进过京,在一次契机之下,与祁菁有过一面之缘。

    冰凉的雪地可不是戴安国这样养尊处优的人能受得住的,刚一跪下就已有些支撑不住,奈何祁菁根本不叫他起来,而是抬起手慢悠悠的将头上的帽子推下。

    祁菁面带微笑居高临下望着戴安国,笑却不答眼底,“戴大人,好大的架子。”

    <A href='  '></a>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