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旗军神话的破灭
说实在的,刘永福就是在操蛋,自己带兵干掉法国人一个上校,一个上尉。大清民众觉得这个人是个英雄,很好理解。因为大清被人欺负了太多次,终于出个出奇冒泡能跟老外叫板的。全民兴奋,一时间吹捧之声四起,也属意料之中。虽说之前东北倒是冒出个大商,可王一那帮人是属悍匪的,根本和大清不是一条心,所以现在大清民众对大商的感觉,更像是看假洋鬼子。
李威利同志被干掉,这事传回法国,法国人民也是全民悲愤。法国人民大概从未想过自己满世界扩张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强奸当地妇女,屠杀当地平民,灭绝当地文化,劫掠当地资源,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况且被德国压抑了十年的法兰西荣耀,被大商炸沉的法兰西军魂,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于是双方的矛盾开始在安南这个穷地方聚集,法国人是北上,北上,再北上。大清是不让北上,不让北上,就是不让北上。
而法国人第一个绊脚石,就是黑旗军,刘永福。
于是刘大佬的第三个法国对手终于出现在了他面前——西贡法军司令兼北圻舰队司令坡滑将军。老刘的这个对手要比之前安邺和李威利来头还要大,原来是一个上尉,一个上校,现在这位是将军。
此人随孤拔而来,自从被大商炸沉了六成军舰之后,法国组建的东京舰队在孤拔少将的带领下终于赶到了安南,与原本剩下那些法国驻中国及日本地区分舰队重新组合,成了法国的远东舰队。
此时恰逢越王阮福去世,于是孤拔趁机出兵攻占了安南的都城顺化,之后逼着人家签了《顺化条约》。而一切安定下来后,法军的首要工作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剿匪,而这位坡滑将军也终于出现在了刘永福的面前。
法国人其实是很重视刘永福的,毕竟在他手中吃了两次大亏,不然也不能派一位将军过来。可是坡滑将军本人似乎对黑旗军没有正眼相待,当他红着眼睛登场的时候,两军正巧在怀德——丹凤一线相遇。坡滑将军没有从他的两位阵亡同事那里吸取教训,怎么说黑旗军经过几次真刀真枪的战斗,军事素质也有了小幅的提高。再加上老刘以金钱诱惑之,那黑旗军的士气完全是直线飙升!
战场上的黑旗军挖好了坚固的工事,还把黑旗军当土匪的法军一头就撞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乒乒乓乓一顿正面交锋之后,法军多次冲锋,皆以失败收场。
原本踌躇满志的坡滑将军,这脸被打得啪啪的,估计那段日子心急上火是少不了的。
可是不得不说,这傻人还真有傻福!法国人拿黑旗军没办法,可老天爷此时却瞎了眼,竟然不顾立场地占到了帝国主义势力一边。卡卡几个大雷之后,瓢泼的大雨把黑旗军的辛辛苦苦挖的工事硬是给冲毁了。没了工事,刘永福也知道防守不住,于是黑旗军只得撤离了战场。
说起来这事也挺玄乎,换中国往常的传统,国家什么地方遭灾了,皇帝是要下罪己诏的。可黑旗军似乎没这样,一场败仗在传回国内后,在一帮文人骚客的鼓吹下,竟然成了大胜。
王一看到战报的时候,硬是没想明白,清廷京师那帮子清流文人,怎么自慰自爽自我到了如此程度!
这一场仗,黑旗军保留了实力,却丢了地盘。而法国人是占了地盘,却没有达成剿灭黑旗军的战略目标。结果对双方来说,顶多就是个平手,黑旗军还要占点劣势。不过弄到最后,双方都成了胜利者。
王一纳闷了,“莫非是我战败了?”
双方虽然都有自我吹嘘的成分在,但是对于战后的总结……双方却有着天壤之别!
大清是有人反省,但是在以李鸿藻,张之洞,张佩纶和陈宝琛同志为代表的清流言论压制面前,一切的反省都是投降言论。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这种话说着当然轻松,而且不用负责任,最主要是老佛爷爱听!
法国人则不同,他们总结了两点。第一就是避免与拥有坚固工事的守军正面作战。第二,就是要提升攻击时的火力支援力度。对与不对的,暂且不说,管怎么让外行听着也靠谱点。大清却反其道而行之,刘永福因为战败,而成了战神。
话说这日,刘永福正想着退往保胜,他临时军师唐景崧终于从大清赶来,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唐景崧,字维卿,广西桂林灌阳县人,清代同治四年(1865)进士,在朝考中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其实就是见习生。三年后经考试派往吏部任候补主事。唐景崧在此打杂,一干就是15年,加上3年庶吉士共18年,对从小立志“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他而言,实在有些折磨,于是内心中总带着一种呼唤:老佛爷,让兄弟出去寻机闯荡一番惊天动地之事业吧!
因为本身是广西人,所以唐景崧经常挂念家乡的情况,后来终于等到了慈禧老佛爷开恩,经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委派,让他去越南联络刘永福。在爱国主义和高官厚禄的感召下,老刘决定让唐景崧当了自家军师,之后一顿烂仗打下来。真别说,硬是把法国北圻舰队司令李威利给弄死了。如今唐景崧成了负责桂军,滇军,黑旗军和抗法越军之间的联络协调人。
“维卿,不知此次从国内回来,可有何好消息么?”刘永福满怀期待道。
唐景崧捋了捋下巴上的须髯,微微一笑,道:“刘副都统……不对,现在应该称刘大人为军门了!”
刘永福一愣,旋即心中大喜。
“朝廷已经下了诏谕,封您为三宣提督,赏戴花翎,拨发饷银两万两,器械若干。”
刘永福听完大喜,对唐景崧那是千恩万谢,不过此时唐军师却脸色一沉,道:“如今法国人已经开始集结……”
“本官也有所耳闻,那维卿的意思是?”
“朝廷已经有了定计,我们东西齐头并进,一路是淮军黄桂兰老将军带领桂军兵进重镇北宁。而我们则兵发山西。山西为门户,山西不守,则保胜之门户撤,而粮饷无源。若此下去,我们不过是坐以待毙。”
刘永福想了想,点点头,道:“维卿所言有理!”
说实话,大清在这些决策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问题,应该说相当明智。北宁和山西为从河内到谅山两个最为重要的产粮地,解决了很大的后勤问题。此两地又互为犄角,控制着法军梦寐以求的红河水道,进而虎视河内。一东一西两脚正踩在法军的命门上,他们如何敢等闲视之?再说,法军若想继续朝北攻击前进,也必须敲开山西和北宁,否则后患无穷。
虽然决策很好,但是执行效率上,那真是问题无穷了。本来黑旗军再有名气,也轮不到他们来镇守山西。据1883年11月底清廷颁布划分北圻东西线战场的圣旨,山西所在的西线战场归早年投笔从戎、以秀才办团练起家,积军功升至封疆大吏的一大传奇老将,署理云贵总督——岑毓英统辖,其重点经营布防地正是山西。不过,磨磨蹭蹭的岑毓英直到山西最终陷落也没能踏进山西城一步,山西的防御仍然归刘永福和唐景崧负责,而岑毓英玩起了遥控指挥。
尼玛,这不是坑爹呢么?
就清军那套指挥系统,还在玩传令兵呢,电报都不架设。当年这套东西,连太平军和捻军都打不过,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对上的是前世界第一陆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管怎么说,西路军的刘永福和唐景崧还是精诚团结,同仇敌忾的。可是要说起镇守北宁的东路军,那真是……用王一的话说,传统的三个和尚的问题又出现了!
先说正牌总指挥徐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咸丰年进士。满腹没用的经纶,为官经验丰富。因为长期从事对越事务,所以对越南有所了解,于是后来亲自撰写了本关于越南山川地貌,风土民情的科普读物《越南辑略》。虽然水平次点,而且错误百出,但是对于不怎么出京城的清廷官员们来说,徐延旭自然就有了越南问题专家的印象。
到了1875年的时候,身为一介书生的老徐居然还带兵入越助剿私通法人的“黄旗军”头子黄崇英,话说这人可是不折不扣的汉奸。出乎所有人意料,徐延旭居然真的一战定乾坤,顺利抓获匪首,并且押解京城,交皇上发落。正因为此次行动,所以在朝廷上下,他就又有了知兵的评价。
说起来,徐延旭是个好人,古道热肠,喜欢助人为乐。不论同僚或者街坊遇到大灾小难的,善良大方的徐大人必然慷慨解囊、助渡难关!当然,他也因此结了善缘。他的其中一位被资助者,名叫鹿传霖,历任桂林知府、福建按察使、四川布政使、河南巡抚、陕西巡抚、广东巡抚、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两广总督,1901年后更是入主军机成了军机大臣。而此人更是当今清流领袖级人物,慈禧太后眼前的大红人——张之洞的三姐夫。
很懂得投桃报李的张之洞,一看人家这么帮自己的三姐夫,自然心存感激。再加上徐延旭的熟悉越南和知兵名声,于是立刻在慈禧和光绪皇帝面前保举他成了广西布政使,那年是1882年。因为怕广西那帮地头蛇们不买账,于是1883年清廷再次下旨给广西巡抚倪文蔚。“该藩司到任后,倘边防紧急,即着派令出关督办,以资得力。”简单说,就是你们要配合徐延旭同志的工作,并且还给了徐延旭专折奏事的权利。
要说徐延旭手中的权利够大了吧,可是张之洞依然不放心,遂又使出浑身解数,联合张佩纶、陈宝琛、周德润、廖寿恒、洪均等清流健将们一起出动,软磨硬泡地要太后皇上下旨,将日后的大英雄广西提督冯子材和先前提到的广西巡抚倪文蔚两大地头蛇调走了。之所以调走冯子材,原来他老人家在同治十年的时候上折子参劾过时任太平知府的徐延旭。如今徐大人携天子之命“卷土重来”。张之洞认为武人出身的冯子材自然不会对这个当年参劾过的书生买账,徐大人一介书生难免吃亏。
不过,还没等张之洞等人的行动有结果,远在广西的冯子材就听到了风声,一想,与其被很没面子的弄走,倒不如自己先托病告老,遂于光绪九年六月上折子请辞广西提督一职,而空缺暂时由北宁守将黄桂兰接任。
相比于冯子材的政治嗅觉,倪文蔚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硬是赖在位置上不走,后来张佩纶在慈禧面前道,:“倪文蔚长于吏事,而战阵非所习、洋务非所习、边情非所习、殆吏非将才也。若量移内地,而别简知兵大员巡抚广西,庶中原得一贤抚,沿疆得一边材,亦两全之道也。”
当所谓的边材,当然非徐延旭莫属,后来倪文蔚果然调任成了广州巡抚,而接替他的就是徐延旭。
接到任命的徐延旭倒是没有怠慢,即刻到任并很快进驻当时东线清军的后方基地谅山,但是却死活再也不肯往前走了。北宁离敌人太近,徐延旭别看岁数不小,这越老还越怕起死来,之后把打仗的事情统统扔给了驻扎在北宁的广西提督黄桂兰和颇得老徐信任的广西道员赵沃。
于是驻守北宁的东路军中,两朵奇葩出现了。黄桂兰是右路军,而赵沃是左路军,他们之间却势同水火。两人之间的不和,原因倒是非常简单。黄桂兰是沙场宿将,死人堆中爬出来的。而赵沃一个道员,没有丝毫的带兵经历,之所以能领兵出征,只是因为徐延旭的信任。因此黄桂兰看不上赵沃。而赵沃同样瞧不上黄桂兰,这可是大清朝,虽然以武定国,但是因为先天的原因,所以满族始终处在汉族的包围之中。因此如何能够让汉人不造反,他们能想出来的招数,无非就是重文轻武,文尊武卑。而道员出身的赵沃自认根红苗正,而黄桂兰不过是一匹夫,再加上徐延旭的信任,那家伙气势冲天,完全不把黄桂兰放在眼里。
两位前线指挥之间是你瞧不起我,我看不上你。刚开始左右路军分别驻扎北宁和太原的时候尚能平安无事,但是自从1883年12月赵沃率军移驻北宁和黄桂兰合兵后,两人的矛盾逐渐公开化。大冲突没有,小摩擦不断。而徐延旭的胳膊老往赵沃那里拐,竟在那拉偏架,后来想想,似乎又有些良心发现,也为了不得罪老黄,就干脆不闻不问。可怜了黄桂兰一个人独木难支,眼不见为净。有矛盾不说,心里藏着。赵沃也相当“配合”。两人的矛盾就地积压,不再捅到徐大人那里去了。
这回轮到徐延旭抓了瞎,见手下两人没了动静,还以为自己调教有方,掌握有度,自以为太平无事的徐延旭根本不知道北宁的指挥阶层已经分崩离析了。
安南的消息逐渐传到王一手中,对于东路此二人的矛盾,心里也算了有数。
吴晓此时道:“队长,现在根据安南北部的情况,眼下看法军很可能选择先攻击刘永福和唐景崧的山西城。因为据前方的回报说,经过对红河河道的仔细勘探,法国人找到了一条在12月份可以供炮舰航行的航线。这就意味着火力强大的可以在这个区间内随意出入红河,为进攻的法军提供重型火力支援。而更重要的是先行进攻山西,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吴晓停了停,在地图上指点道:“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果法军先进攻北宁,需要越过宽达一千二百米的红河和水流湍急的新河,更要命的是万一北宁久攻不下,而山西的黑旗军又趁机进攻守备空虚的河内。那法军就会被‘包饺子’,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而若先进攻山西则上述两条大河就成了北宁守军救援山西的巨大障碍。以法军的进攻能力在北宁清军到达山西之前拿下山西,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其他参谋仔细看着,大部分都同意他的看法。
王一此时道:“现在山西的驻防情况如何?”
总参谋长王晓小,拿着资料道:“刘永福嫡系黑旗军的八营约有三千余人,是主力部队。北圻统制黄佐焱手中还剩下两千越军,此外,镇守北宁的黄桂兰派出了贾文贵、田福志两营,而云贵总督岑毓英虽然人还过来,但亦派出莫东成等三营滇军增援山西。这五营加起来约一千六百人左右。他们全穿着黑旗军的军装,打着黑旗军的旗号。这样一来,山西城的守军人数达到了将近七千人。考虑到山西城的实地补给能力,这点守备兵力并不算少。另外,清廷还暗中接济了黑旗军数批军火和粮饷,甚至包括二十多门云南自产的,字迹已经被铲掉的开花小炮,考虑到北圻清军恶劣的后勤补给实际情况,这样的接济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吴晓补充道:“刘永福现在的重点防御工程是河堤要塞,要是丢了此地,山西城本身就失去了守卫的意义。因为控制了河堤的法军可以将他们的内河舰队调上来肆无忌惮的轰击整个山西城。其充沛而密集的火力足可以让山西守军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化为片片焦土。因此,在河堤要塞守备的部队达到七个营。黑旗军前营、左营、正营、副营守卫山西东门。黑旗军李唐营和桂军贾文贵两者相加一个半营守北门。南门交由三营滇军守卫。黄佐焱的两千越军则分散布置在山西城南门外的乡村里。刘永福自己坐镇外城指挥作战,而唐景崧则带着八十名亲兵坐镇内城。”
王一点点头,道:“法国人的情况呢?”
王晓小道:“以目前的情况看来,法军若是进攻山西,多半会采用水陆并进的策略。其中陆路为佯攻,而水路迂回包抄,先取下河堤要塞。”
孤拔的行动印证了大商保险队参谋们的猜测。
1883年12月11日,在部队、后勤都准备妥帖后,孤拔率领六千法军开出河内,一路杀气腾腾地朝山西开来。三千人为水路,乘坐大型炮舰三艘、小型炮舰和民船数十艘一路浩浩荡荡沿着红何而上,陆路的二千六百多人经丹凤渡喝江直逼山西。
山西攻防战于1883年12月14日上午九时打响。
法军在猛烈的内河舰炮和哈乞开斯手摇旋转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先行进攻河堤要塞东部的浮沙村要塞。在悬殊的火力打击下,守卫浮沙要塞的黑旗军不敌,三个小时后的中午十二时,浮沙村要塞失守。刘永福得反应不慢,调来原防守东门的四营黑旗军发起反击,选择的反击点亦相当精明,约两千黑旗军直直地插入了陆上法军与水路炮舰之间进行侧击。猛烈的法国内河舰队的炮火顿时没了目标,纷纷停火,因为怕误伤自己人。
但是孤拔的反应也不慢,停止进攻,就地转入防御,最大限度发挥法军的火力优势。野战炮发了疯地猛打,哈乞开斯机枪手如同上了发条一般卖力地摇动着驱动枪管旋转的手柄,密集的火力向冲来的黑旗军泼去。
黑旗军凶猛的反冲击被遏制了,此后发动的两次大规模反击也无功而返。战到下午四时,法国人开始重新进攻,元气大伤的黑旗军无法抵抗。下午五时,对于山西城至关重要的河堤要塞失守。
刘永福大惊失色,立刻就组织人手,要把河堤要塞夺回来。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刘永福“先登河堤者,准保守备花翎”,和砍一法人首级赏金翻倍的许诺下。一支敢死队被迅速组织起来,在黑旗军官兵眼中,官位和银元才是他们拼命的动力源泉。
1883年12月15日凌晨一时许,法军河堤临时营地突然遭到了“黑尔”火箭的火力急袭!随后大批黑旗军士兵在破坏外围障碍物后蜂拥冲入法军阵地。但随即被同样勇猛的法军非洲外籍军团挡了出去。
黑旗军随即再鼓作气第二次冲入,又被第二次挡出。
不甘心就此放弃的黑旗军再次发起第三次攻击,但是仍然在法军密集的防御火力下功亏一篑。
刘永福没有发动第四攻击,事实上他已经明白,即便夺回河堤要塞,凭现在黑旗军的实力,也无法阻挡法国人的进攻。
整个12月15日法国人一直在休整,可是舰炮火力却一刻都不停的在向山西城内轰击。
到了12月16日,法国人的攻击重点转向了三营滇军守卫的山西城西门,由于西门城墙正面还有一个三十米宽的缺口,激战一日。虽然西门的清军拼死抵抗,但是还是没能够阻止法军于当天黄昏冲进山西城。短促的巷战后,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于是在12月16日深夜由南门和东门撤出,往兴化撤退。
当攻下山西之后,法军随即开始在城内发动抢劫屠杀。被俘者被拉到红河边上,枪响之后,尸体随河水而去。
1883年12月20日,得知消息的东北自治区,随即发表谴责声明。之后大商海军出动,攻击所有法籍商船。法国人无论年龄大小,一律不留活口,展开报复行动。
攻克山西的捷报似乎一下子抹平了自从色当惨败以来,法国所受到的所有屈辱。法国的政客们和小市民们都在欢呼法兰西荣耀的回归,仿佛一个山西真的这么大的魔力,足够添补色当的创伤!而孤拔也一下子成了法国人的民族英雄。他们开始欢呼,北进!打进大清去!至于大商展开的报复行动,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知道的也自动进行了忽略,最多就是骂上几句而已!
山西陷落之后,黑旗军受到重创,而法国人接下来的目标,完全不用动脑想也知道——北宁!
当山西传过国内的时候,举国震惊。一方面是因为山西失守,另一方面也是在于无敌刘永福神话的破灭!先前高呼主战的清流精英们统统偃旗息鼓,此时,这些冥顽不化的大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战前他们的乐观估计是多么得愚蠢。于是乎,他们提出撤离北宁等关外据点,把部队撤回境内布防,向法人示好,争取外交解决问题。
今日慈禧召集群臣商议北越战事,在进宫前,李鸿章手里拿着《申报》和《东北日报》看得津津有味。大臣都在房间里休息,李鸿藻等一帮清流正在小声商议着朝堂上该如何应对。此时张佩纶忽然一声大吼,道:“王一小儿,安敢如此!”说着把手中报纸扔到了地上。
“幼樵,何故如此?”陈宝琛此时一皱眉道。
张之洞随手捡起了地上的报纸,原来是一份《申报》,上第一版有一篇王一署名的文章——《清流》。不用问,虽然没指名道姓的,但所有人也知道,王一说的就是他们。张之洞随即读了下去,不过旋即脸色就变得铁青。王一文章里面的话十分恶毒,把清流说成了政治婊子,连太监都不如。除了取悦太后之外,别无他用。眨眼前一个样,眨眼后另一个样,变脸跟脱裤子一样,习惯了……
说来王一跟清流之间的关系就没好过,当然,他这样的草民出身,后来干的又是保险队行当,根基之浅薄,也无怪乎没人瞧得上眼。可如今他势力已成,彪悍无双,所以几年前清流集体围攻之势已去,没人再敢多言半句。
张之洞看完之后,也不说话,直接将报纸撕成了碎片。
李鸿藻身份摆在那里,资历摆在那里,因此并不关心报纸上的所言。不过陈宝琛倒是十分好奇,可惜也没了机会。至于清流之外,诸如李鸿章等人,更多的是在看热闹。老李带来的报纸此时正在其他大臣手中传阅,各有各的表情,自不必细说。
没多久,李莲英过来宣旨,十多名大臣跟着去见驾。
光绪如今十三岁,学习算得上刻苦,不过智商有限,跟着翁同龢学习传统的那套东西,在现今这个时节,也没多大的用处。况且从小在老佛爷的五指山压下,孙猴子你是别想了,连八戒的本事都不可能,估计最得老佛爷心意的,就是光绪变沙僧。
当群臣见礼之后,光绪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
现在和光绪就没什么关系了,慈禧开始道:“北越战事糜烂,刘永福不堪大任,不知众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陈宝琛最先发言,道:“如今局势崩毁,法人已经剑指北宁,其火器甚为凶猛,非北宁之军可挡。因此以微臣之见,撤北宁之兵,退守云南广西,以防法人借势入侵。”
张之洞也道:“法人有地利船舶河运之便,后勤充足,补给省力。而我军粮道远隔重山,辎重运输十分困难。若是退回国内,便可扭转此等劣势。”
李鸿藻道:“退兵之后,法人便少了入侵我大清之借口。他们所讨者,无非是安南一地而已。我们派使前去商谈,答应他们占据安南的要求,想来他们也不会欺人太甚。”
其他不是清流的一帮大臣心中冷笑,还真像王一说的,一帮在太后面前搔首弄姿的婊子。
慈禧一皱眉,没有表态,看着面前群臣,鬼子六她已经不指望了,其他人也同样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最后目光终于落在了李鸿章的身上。
见慈禧看自己,李鸿章主动出班,道:“臣另有看法!”
在场所有人都惊了,李鸿章是战前最坚决的反战派,现在主战派变成了谈判派,他这个主和派,莫非也要立场反转不成?
只听李合肥道:“如今山西失陷,黑旗军新败,此时若是求和,法国人必然坐地起价,而我大清必将损失惨重。况且北宁已经成为我大清长期经营之重镇,防御坚固,绝非等闲。而黄桂兰乃沙场宿将,经验丰富,足堪一战。更重要的是,北圻即将入冬,那时水道水位下降,法军优势的内河舰队行动范围将受到极大限制,而没有舰炮火力支援的法国陆军,再也无法像从前那般所向披靡。只要法国人的舰炮火力发不了威力,凭借坚固之防御,加之我军人数多于法军,双方武器装备相当,所以抗住法军之攻击,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之事。因此微臣以为,只要能挺到冬天,北越局面将陷入僵局,到那时,谈判才大有可为!”
慈禧此时才点点头。
李鸿章继续道:“第一、倪(文蔚)、徐(延旭)二君,实不知兵,不知洋务大局,其言实不可信。第二、法之陆军新旧合计一万数千人,滇、桂两军及刘团合计则将三万人。若在陆路交战,似足以相敌。惟其相形见拙者,法所据之海防、南定、河内、海阳、山西各处,河套环绕,利用舟师。法人长于水战,又多浅水轮船,水陆相依,最为稳固。华兵仅赖营垒炮台,无得力兵船,无善用水雷。此不可恃者一。法兵人持一后膛枪,操练熟悉,弹药备齐,兼有轻炮队相辅而行。离水近处,兵炮又可夹击。此西洋用兵定法也。滇桂各营后膛枪既少,或有枪而缺子弹,操练又素未讲求,轻重炮位则更少,徒以肉搏铤击取胜,不仅晓山(徐延旭)于此事隔膜。即彦卿(岑毓英)久统滇军剿回匪,亦只惯用内地枪炮,于洋器究少阅历。此不可恃者二也。第三、基于法国人的优势在水上,微臣建议在北宁进行塞河工程,限制法人水上优势的发挥!”
慈禧终于开始有了笑模样,道:“李爱卿不愧是大清之股肱!所言甚是!”
“太后英明!”
老李带头喊,其他朝臣也只得跟着喊。
王一拿到消息的时候,乐了,现在这个朝廷还真好。原本还有主战和主和两派,结果一场仗打完之后,主战派变成了积极投降派,而主和派变成了条件投降派。换句话说,他们都成了投降派!
不过相比之下,还是李鸿章眼光更好一些,张之洞对此也承认,香帅尝叹曰:“无怪乎合肥之得志也!遍观中外大小臣工,学问非不好,品行非不好,即心术亦未必都不好,然问以大小数百种,后膛精枪亦数百种,形式若何,运用若何,某宜水,某宜陆,某利攻,某利守,某利山林,某利平地,其左右前后之炮界何在,昂度低度若何……以及水雷旱雷炮台地营一切攻守之具,无一人能知,且并其名亦不能辨,又况西人政事法度之美备,有十倍精于此者。某国当与,某国当拒,某国善良,某国凶狡,吾之联之而备之者,其道何在,宜更无一人知之矣。稍知之者,惟一合肥。国家不用之而谁用乎?”
“还是李中堂看事情更准些。”帮王一整理文件的沈雅芝对着王一道:“以后你也别在报纸上写那些东西了,没事得罪他们干什么?我们在东北过我们的安生日子不好么?”
千佳对此也有些埋怨,道:“就像你说的,李中堂是一百度的近视眼,而清流是二百五十度的近视眼,可是你说了又能如何?”
王一一想,两个丫头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口舌之争在现今这个局面下,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一念至此,这货双手一伸,把两个丫头揽在怀里,一边一口,香了一下,道:“有理!”
李鸿章虽然看事未必全然准确,诸如他对他的淮军老将黄桂兰太过有信心,不过真论起来。王一要是没有后世的一番见识,恐怕眼光上也赶不上人家李鸿章。虽然清廷最后答应了不从北宁撤军,但是李鸿章提的三点意见,也被清流把持的北宁指挥官所忽视。
“你对北越的战局怎么看?”靠着王一怀里,换了一个舒服姿势的两个丫头问道。
“怎么看?”王一冷笑道:“还能怎么看,北宁总指挥徐延旭空有保家卫国之志,却无保家卫国之才。老李给他画好了道路他都不走,蒙头闭眼地准备往坑里跳。当然也不能全怪他,朝廷说得好,但是却不给钱!要我说,他徐延旭就老实地在家当他的好人,就别去战场上坑人了。至于另外两位奇葩,黄桂玉和赵沃,文不理武,武不理文。大清现在连文武都不能同时容下,你们对他还能有什么指望。”
两个丫头不说话,,最后双双把头靠在了王一的肩膀上,无奈道:“我们就不能帮帮他们么?”
此时楚原前来敲门道:“队长,朝鲜方面消息!”
“拿进来!”
两个丫头自动脱离了他的怀抱,王一结果了朝鲜方面的电报。看完之后,眉头一挑,笑道:“开化党看来这是想要当烈士啊!给总理发消息,同时让商毅和赵子光过来开会。同时给第三步兵师,第三骑兵师,第三炮兵师发消息,让他们团级以上干部全员到齐,部署作战任务!”
“是!”
楚原出去后,王一站在窗台前,目光下望,看着大商附属学院内四处奔跑玩耍的孩子们,脸上终于带出了一丝笑容,不过旋即又变得冰冷起来。
“金玉均,这是你们比我的!别以为我大商,不会对你朝鲜开刀。”
李威利同志被干掉,这事传回法国,法国人民也是全民悲愤。法国人民大概从未想过自己满世界扩张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强奸当地妇女,屠杀当地平民,灭绝当地文化,劫掠当地资源,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况且被德国压抑了十年的法兰西荣耀,被大商炸沉的法兰西军魂,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于是双方的矛盾开始在安南这个穷地方聚集,法国人是北上,北上,再北上。大清是不让北上,不让北上,就是不让北上。
而法国人第一个绊脚石,就是黑旗军,刘永福。
于是刘大佬的第三个法国对手终于出现在了他面前——西贡法军司令兼北圻舰队司令坡滑将军。老刘的这个对手要比之前安邺和李威利来头还要大,原来是一个上尉,一个上校,现在这位是将军。
此人随孤拔而来,自从被大商炸沉了六成军舰之后,法国组建的东京舰队在孤拔少将的带领下终于赶到了安南,与原本剩下那些法国驻中国及日本地区分舰队重新组合,成了法国的远东舰队。
此时恰逢越王阮福去世,于是孤拔趁机出兵攻占了安南的都城顺化,之后逼着人家签了《顺化条约》。而一切安定下来后,法军的首要工作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剿匪,而这位坡滑将军也终于出现在了刘永福的面前。
法国人其实是很重视刘永福的,毕竟在他手中吃了两次大亏,不然也不能派一位将军过来。可是坡滑将军本人似乎对黑旗军没有正眼相待,当他红着眼睛登场的时候,两军正巧在怀德——丹凤一线相遇。坡滑将军没有从他的两位阵亡同事那里吸取教训,怎么说黑旗军经过几次真刀真枪的战斗,军事素质也有了小幅的提高。再加上老刘以金钱诱惑之,那黑旗军的士气完全是直线飙升!
战场上的黑旗军挖好了坚固的工事,还把黑旗军当土匪的法军一头就撞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乒乒乓乓一顿正面交锋之后,法军多次冲锋,皆以失败收场。
原本踌躇满志的坡滑将军,这脸被打得啪啪的,估计那段日子心急上火是少不了的。
可是不得不说,这傻人还真有傻福!法国人拿黑旗军没办法,可老天爷此时却瞎了眼,竟然不顾立场地占到了帝国主义势力一边。卡卡几个大雷之后,瓢泼的大雨把黑旗军的辛辛苦苦挖的工事硬是给冲毁了。没了工事,刘永福也知道防守不住,于是黑旗军只得撤离了战场。
说起来这事也挺玄乎,换中国往常的传统,国家什么地方遭灾了,皇帝是要下罪己诏的。可黑旗军似乎没这样,一场败仗在传回国内后,在一帮文人骚客的鼓吹下,竟然成了大胜。
王一看到战报的时候,硬是没想明白,清廷京师那帮子清流文人,怎么自慰自爽自我到了如此程度!
这一场仗,黑旗军保留了实力,却丢了地盘。而法国人是占了地盘,却没有达成剿灭黑旗军的战略目标。结果对双方来说,顶多就是个平手,黑旗军还要占点劣势。不过弄到最后,双方都成了胜利者。
王一纳闷了,“莫非是我战败了?”
双方虽然都有自我吹嘘的成分在,但是对于战后的总结……双方却有着天壤之别!
大清是有人反省,但是在以李鸿藻,张之洞,张佩纶和陈宝琛同志为代表的清流言论压制面前,一切的反省都是投降言论。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这种话说着当然轻松,而且不用负责任,最主要是老佛爷爱听!
法国人则不同,他们总结了两点。第一就是避免与拥有坚固工事的守军正面作战。第二,就是要提升攻击时的火力支援力度。对与不对的,暂且不说,管怎么让外行听着也靠谱点。大清却反其道而行之,刘永福因为战败,而成了战神。
话说这日,刘永福正想着退往保胜,他临时军师唐景崧终于从大清赶来,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唐景崧,字维卿,广西桂林灌阳县人,清代同治四年(1865)进士,在朝考中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其实就是见习生。三年后经考试派往吏部任候补主事。唐景崧在此打杂,一干就是15年,加上3年庶吉士共18年,对从小立志“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他而言,实在有些折磨,于是内心中总带着一种呼唤:老佛爷,让兄弟出去寻机闯荡一番惊天动地之事业吧!
因为本身是广西人,所以唐景崧经常挂念家乡的情况,后来终于等到了慈禧老佛爷开恩,经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委派,让他去越南联络刘永福。在爱国主义和高官厚禄的感召下,老刘决定让唐景崧当了自家军师,之后一顿烂仗打下来。真别说,硬是把法国北圻舰队司令李威利给弄死了。如今唐景崧成了负责桂军,滇军,黑旗军和抗法越军之间的联络协调人。
“维卿,不知此次从国内回来,可有何好消息么?”刘永福满怀期待道。
唐景崧捋了捋下巴上的须髯,微微一笑,道:“刘副都统……不对,现在应该称刘大人为军门了!”
刘永福一愣,旋即心中大喜。
“朝廷已经下了诏谕,封您为三宣提督,赏戴花翎,拨发饷银两万两,器械若干。”
刘永福听完大喜,对唐景崧那是千恩万谢,不过此时唐军师却脸色一沉,道:“如今法国人已经开始集结……”
“本官也有所耳闻,那维卿的意思是?”
“朝廷已经有了定计,我们东西齐头并进,一路是淮军黄桂兰老将军带领桂军兵进重镇北宁。而我们则兵发山西。山西为门户,山西不守,则保胜之门户撤,而粮饷无源。若此下去,我们不过是坐以待毙。”
刘永福想了想,点点头,道:“维卿所言有理!”
说实话,大清在这些决策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问题,应该说相当明智。北宁和山西为从河内到谅山两个最为重要的产粮地,解决了很大的后勤问题。此两地又互为犄角,控制着法军梦寐以求的红河水道,进而虎视河内。一东一西两脚正踩在法军的命门上,他们如何敢等闲视之?再说,法军若想继续朝北攻击前进,也必须敲开山西和北宁,否则后患无穷。
虽然决策很好,但是执行效率上,那真是问题无穷了。本来黑旗军再有名气,也轮不到他们来镇守山西。据1883年11月底清廷颁布划分北圻东西线战场的圣旨,山西所在的西线战场归早年投笔从戎、以秀才办团练起家,积军功升至封疆大吏的一大传奇老将,署理云贵总督——岑毓英统辖,其重点经营布防地正是山西。不过,磨磨蹭蹭的岑毓英直到山西最终陷落也没能踏进山西城一步,山西的防御仍然归刘永福和唐景崧负责,而岑毓英玩起了遥控指挥。
尼玛,这不是坑爹呢么?
就清军那套指挥系统,还在玩传令兵呢,电报都不架设。当年这套东西,连太平军和捻军都打不过,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对上的是前世界第一陆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管怎么说,西路军的刘永福和唐景崧还是精诚团结,同仇敌忾的。可是要说起镇守北宁的东路军,那真是……用王一的话说,传统的三个和尚的问题又出现了!
先说正牌总指挥徐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咸丰年进士。满腹没用的经纶,为官经验丰富。因为长期从事对越事务,所以对越南有所了解,于是后来亲自撰写了本关于越南山川地貌,风土民情的科普读物《越南辑略》。虽然水平次点,而且错误百出,但是对于不怎么出京城的清廷官员们来说,徐延旭自然就有了越南问题专家的印象。
到了1875年的时候,身为一介书生的老徐居然还带兵入越助剿私通法人的“黄旗军”头子黄崇英,话说这人可是不折不扣的汉奸。出乎所有人意料,徐延旭居然真的一战定乾坤,顺利抓获匪首,并且押解京城,交皇上发落。正因为此次行动,所以在朝廷上下,他就又有了知兵的评价。
说起来,徐延旭是个好人,古道热肠,喜欢助人为乐。不论同僚或者街坊遇到大灾小难的,善良大方的徐大人必然慷慨解囊、助渡难关!当然,他也因此结了善缘。他的其中一位被资助者,名叫鹿传霖,历任桂林知府、福建按察使、四川布政使、河南巡抚、陕西巡抚、广东巡抚、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两广总督,1901年后更是入主军机成了军机大臣。而此人更是当今清流领袖级人物,慈禧太后眼前的大红人——张之洞的三姐夫。
很懂得投桃报李的张之洞,一看人家这么帮自己的三姐夫,自然心存感激。再加上徐延旭的熟悉越南和知兵名声,于是立刻在慈禧和光绪皇帝面前保举他成了广西布政使,那年是1882年。因为怕广西那帮地头蛇们不买账,于是1883年清廷再次下旨给广西巡抚倪文蔚。“该藩司到任后,倘边防紧急,即着派令出关督办,以资得力。”简单说,就是你们要配合徐延旭同志的工作,并且还给了徐延旭专折奏事的权利。
要说徐延旭手中的权利够大了吧,可是张之洞依然不放心,遂又使出浑身解数,联合张佩纶、陈宝琛、周德润、廖寿恒、洪均等清流健将们一起出动,软磨硬泡地要太后皇上下旨,将日后的大英雄广西提督冯子材和先前提到的广西巡抚倪文蔚两大地头蛇调走了。之所以调走冯子材,原来他老人家在同治十年的时候上折子参劾过时任太平知府的徐延旭。如今徐大人携天子之命“卷土重来”。张之洞认为武人出身的冯子材自然不会对这个当年参劾过的书生买账,徐大人一介书生难免吃亏。
不过,还没等张之洞等人的行动有结果,远在广西的冯子材就听到了风声,一想,与其被很没面子的弄走,倒不如自己先托病告老,遂于光绪九年六月上折子请辞广西提督一职,而空缺暂时由北宁守将黄桂兰接任。
相比于冯子材的政治嗅觉,倪文蔚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硬是赖在位置上不走,后来张佩纶在慈禧面前道,:“倪文蔚长于吏事,而战阵非所习、洋务非所习、边情非所习、殆吏非将才也。若量移内地,而别简知兵大员巡抚广西,庶中原得一贤抚,沿疆得一边材,亦两全之道也。”
当所谓的边材,当然非徐延旭莫属,后来倪文蔚果然调任成了广州巡抚,而接替他的就是徐延旭。
接到任命的徐延旭倒是没有怠慢,即刻到任并很快进驻当时东线清军的后方基地谅山,但是却死活再也不肯往前走了。北宁离敌人太近,徐延旭别看岁数不小,这越老还越怕起死来,之后把打仗的事情统统扔给了驻扎在北宁的广西提督黄桂兰和颇得老徐信任的广西道员赵沃。
于是驻守北宁的东路军中,两朵奇葩出现了。黄桂兰是右路军,而赵沃是左路军,他们之间却势同水火。两人之间的不和,原因倒是非常简单。黄桂兰是沙场宿将,死人堆中爬出来的。而赵沃一个道员,没有丝毫的带兵经历,之所以能领兵出征,只是因为徐延旭的信任。因此黄桂兰看不上赵沃。而赵沃同样瞧不上黄桂兰,这可是大清朝,虽然以武定国,但是因为先天的原因,所以满族始终处在汉族的包围之中。因此如何能够让汉人不造反,他们能想出来的招数,无非就是重文轻武,文尊武卑。而道员出身的赵沃自认根红苗正,而黄桂兰不过是一匹夫,再加上徐延旭的信任,那家伙气势冲天,完全不把黄桂兰放在眼里。
两位前线指挥之间是你瞧不起我,我看不上你。刚开始左右路军分别驻扎北宁和太原的时候尚能平安无事,但是自从1883年12月赵沃率军移驻北宁和黄桂兰合兵后,两人的矛盾逐渐公开化。大冲突没有,小摩擦不断。而徐延旭的胳膊老往赵沃那里拐,竟在那拉偏架,后来想想,似乎又有些良心发现,也为了不得罪老黄,就干脆不闻不问。可怜了黄桂兰一个人独木难支,眼不见为净。有矛盾不说,心里藏着。赵沃也相当“配合”。两人的矛盾就地积压,不再捅到徐大人那里去了。
这回轮到徐延旭抓了瞎,见手下两人没了动静,还以为自己调教有方,掌握有度,自以为太平无事的徐延旭根本不知道北宁的指挥阶层已经分崩离析了。
安南的消息逐渐传到王一手中,对于东路此二人的矛盾,心里也算了有数。
吴晓此时道:“队长,现在根据安南北部的情况,眼下看法军很可能选择先攻击刘永福和唐景崧的山西城。因为据前方的回报说,经过对红河河道的仔细勘探,法国人找到了一条在12月份可以供炮舰航行的航线。这就意味着火力强大的可以在这个区间内随意出入红河,为进攻的法军提供重型火力支援。而更重要的是先行进攻山西,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吴晓停了停,在地图上指点道:“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果法军先进攻北宁,需要越过宽达一千二百米的红河和水流湍急的新河,更要命的是万一北宁久攻不下,而山西的黑旗军又趁机进攻守备空虚的河内。那法军就会被‘包饺子’,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而若先进攻山西则上述两条大河就成了北宁守军救援山西的巨大障碍。以法军的进攻能力在北宁清军到达山西之前拿下山西,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其他参谋仔细看着,大部分都同意他的看法。
王一此时道:“现在山西的驻防情况如何?”
总参谋长王晓小,拿着资料道:“刘永福嫡系黑旗军的八营约有三千余人,是主力部队。北圻统制黄佐焱手中还剩下两千越军,此外,镇守北宁的黄桂兰派出了贾文贵、田福志两营,而云贵总督岑毓英虽然人还过来,但亦派出莫东成等三营滇军增援山西。这五营加起来约一千六百人左右。他们全穿着黑旗军的军装,打着黑旗军的旗号。这样一来,山西城的守军人数达到了将近七千人。考虑到山西城的实地补给能力,这点守备兵力并不算少。另外,清廷还暗中接济了黑旗军数批军火和粮饷,甚至包括二十多门云南自产的,字迹已经被铲掉的开花小炮,考虑到北圻清军恶劣的后勤补给实际情况,这样的接济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吴晓补充道:“刘永福现在的重点防御工程是河堤要塞,要是丢了此地,山西城本身就失去了守卫的意义。因为控制了河堤的法军可以将他们的内河舰队调上来肆无忌惮的轰击整个山西城。其充沛而密集的火力足可以让山西守军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化为片片焦土。因此,在河堤要塞守备的部队达到七个营。黑旗军前营、左营、正营、副营守卫山西东门。黑旗军李唐营和桂军贾文贵两者相加一个半营守北门。南门交由三营滇军守卫。黄佐焱的两千越军则分散布置在山西城南门外的乡村里。刘永福自己坐镇外城指挥作战,而唐景崧则带着八十名亲兵坐镇内城。”
王一点点头,道:“法国人的情况呢?”
王晓小道:“以目前的情况看来,法军若是进攻山西,多半会采用水陆并进的策略。其中陆路为佯攻,而水路迂回包抄,先取下河堤要塞。”
孤拔的行动印证了大商保险队参谋们的猜测。
1883年12月11日,在部队、后勤都准备妥帖后,孤拔率领六千法军开出河内,一路杀气腾腾地朝山西开来。三千人为水路,乘坐大型炮舰三艘、小型炮舰和民船数十艘一路浩浩荡荡沿着红何而上,陆路的二千六百多人经丹凤渡喝江直逼山西。
山西攻防战于1883年12月14日上午九时打响。
法军在猛烈的内河舰炮和哈乞开斯手摇旋转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先行进攻河堤要塞东部的浮沙村要塞。在悬殊的火力打击下,守卫浮沙要塞的黑旗军不敌,三个小时后的中午十二时,浮沙村要塞失守。刘永福得反应不慢,调来原防守东门的四营黑旗军发起反击,选择的反击点亦相当精明,约两千黑旗军直直地插入了陆上法军与水路炮舰之间进行侧击。猛烈的法国内河舰队的炮火顿时没了目标,纷纷停火,因为怕误伤自己人。
但是孤拔的反应也不慢,停止进攻,就地转入防御,最大限度发挥法军的火力优势。野战炮发了疯地猛打,哈乞开斯机枪手如同上了发条一般卖力地摇动着驱动枪管旋转的手柄,密集的火力向冲来的黑旗军泼去。
黑旗军凶猛的反冲击被遏制了,此后发动的两次大规模反击也无功而返。战到下午四时,法国人开始重新进攻,元气大伤的黑旗军无法抵抗。下午五时,对于山西城至关重要的河堤要塞失守。
刘永福大惊失色,立刻就组织人手,要把河堤要塞夺回来。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刘永福“先登河堤者,准保守备花翎”,和砍一法人首级赏金翻倍的许诺下。一支敢死队被迅速组织起来,在黑旗军官兵眼中,官位和银元才是他们拼命的动力源泉。
1883年12月15日凌晨一时许,法军河堤临时营地突然遭到了“黑尔”火箭的火力急袭!随后大批黑旗军士兵在破坏外围障碍物后蜂拥冲入法军阵地。但随即被同样勇猛的法军非洲外籍军团挡了出去。
黑旗军随即再鼓作气第二次冲入,又被第二次挡出。
不甘心就此放弃的黑旗军再次发起第三次攻击,但是仍然在法军密集的防御火力下功亏一篑。
刘永福没有发动第四攻击,事实上他已经明白,即便夺回河堤要塞,凭现在黑旗军的实力,也无法阻挡法国人的进攻。
整个12月15日法国人一直在休整,可是舰炮火力却一刻都不停的在向山西城内轰击。
到了12月16日,法国人的攻击重点转向了三营滇军守卫的山西城西门,由于西门城墙正面还有一个三十米宽的缺口,激战一日。虽然西门的清军拼死抵抗,但是还是没能够阻止法军于当天黄昏冲进山西城。短促的巷战后,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于是在12月16日深夜由南门和东门撤出,往兴化撤退。
当攻下山西之后,法军随即开始在城内发动抢劫屠杀。被俘者被拉到红河边上,枪响之后,尸体随河水而去。
1883年12月20日,得知消息的东北自治区,随即发表谴责声明。之后大商海军出动,攻击所有法籍商船。法国人无论年龄大小,一律不留活口,展开报复行动。
攻克山西的捷报似乎一下子抹平了自从色当惨败以来,法国所受到的所有屈辱。法国的政客们和小市民们都在欢呼法兰西荣耀的回归,仿佛一个山西真的这么大的魔力,足够添补色当的创伤!而孤拔也一下子成了法国人的民族英雄。他们开始欢呼,北进!打进大清去!至于大商展开的报复行动,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知道的也自动进行了忽略,最多就是骂上几句而已!
山西陷落之后,黑旗军受到重创,而法国人接下来的目标,完全不用动脑想也知道——北宁!
当山西传过国内的时候,举国震惊。一方面是因为山西失守,另一方面也是在于无敌刘永福神话的破灭!先前高呼主战的清流精英们统统偃旗息鼓,此时,这些冥顽不化的大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战前他们的乐观估计是多么得愚蠢。于是乎,他们提出撤离北宁等关外据点,把部队撤回境内布防,向法人示好,争取外交解决问题。
今日慈禧召集群臣商议北越战事,在进宫前,李鸿章手里拿着《申报》和《东北日报》看得津津有味。大臣都在房间里休息,李鸿藻等一帮清流正在小声商议着朝堂上该如何应对。此时张佩纶忽然一声大吼,道:“王一小儿,安敢如此!”说着把手中报纸扔到了地上。
“幼樵,何故如此?”陈宝琛此时一皱眉道。
张之洞随手捡起了地上的报纸,原来是一份《申报》,上第一版有一篇王一署名的文章——《清流》。不用问,虽然没指名道姓的,但所有人也知道,王一说的就是他们。张之洞随即读了下去,不过旋即脸色就变得铁青。王一文章里面的话十分恶毒,把清流说成了政治婊子,连太监都不如。除了取悦太后之外,别无他用。眨眼前一个样,眨眼后另一个样,变脸跟脱裤子一样,习惯了……
说来王一跟清流之间的关系就没好过,当然,他这样的草民出身,后来干的又是保险队行当,根基之浅薄,也无怪乎没人瞧得上眼。可如今他势力已成,彪悍无双,所以几年前清流集体围攻之势已去,没人再敢多言半句。
张之洞看完之后,也不说话,直接将报纸撕成了碎片。
李鸿藻身份摆在那里,资历摆在那里,因此并不关心报纸上的所言。不过陈宝琛倒是十分好奇,可惜也没了机会。至于清流之外,诸如李鸿章等人,更多的是在看热闹。老李带来的报纸此时正在其他大臣手中传阅,各有各的表情,自不必细说。
没多久,李莲英过来宣旨,十多名大臣跟着去见驾。
光绪如今十三岁,学习算得上刻苦,不过智商有限,跟着翁同龢学习传统的那套东西,在现今这个时节,也没多大的用处。况且从小在老佛爷的五指山压下,孙猴子你是别想了,连八戒的本事都不可能,估计最得老佛爷心意的,就是光绪变沙僧。
当群臣见礼之后,光绪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
现在和光绪就没什么关系了,慈禧开始道:“北越战事糜烂,刘永福不堪大任,不知众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陈宝琛最先发言,道:“如今局势崩毁,法人已经剑指北宁,其火器甚为凶猛,非北宁之军可挡。因此以微臣之见,撤北宁之兵,退守云南广西,以防法人借势入侵。”
张之洞也道:“法人有地利船舶河运之便,后勤充足,补给省力。而我军粮道远隔重山,辎重运输十分困难。若是退回国内,便可扭转此等劣势。”
李鸿藻道:“退兵之后,法人便少了入侵我大清之借口。他们所讨者,无非是安南一地而已。我们派使前去商谈,答应他们占据安南的要求,想来他们也不会欺人太甚。”
其他不是清流的一帮大臣心中冷笑,还真像王一说的,一帮在太后面前搔首弄姿的婊子。
慈禧一皱眉,没有表态,看着面前群臣,鬼子六她已经不指望了,其他人也同样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最后目光终于落在了李鸿章的身上。
见慈禧看自己,李鸿章主动出班,道:“臣另有看法!”
在场所有人都惊了,李鸿章是战前最坚决的反战派,现在主战派变成了谈判派,他这个主和派,莫非也要立场反转不成?
只听李合肥道:“如今山西失陷,黑旗军新败,此时若是求和,法国人必然坐地起价,而我大清必将损失惨重。况且北宁已经成为我大清长期经营之重镇,防御坚固,绝非等闲。而黄桂兰乃沙场宿将,经验丰富,足堪一战。更重要的是,北圻即将入冬,那时水道水位下降,法军优势的内河舰队行动范围将受到极大限制,而没有舰炮火力支援的法国陆军,再也无法像从前那般所向披靡。只要法国人的舰炮火力发不了威力,凭借坚固之防御,加之我军人数多于法军,双方武器装备相当,所以抗住法军之攻击,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之事。因此微臣以为,只要能挺到冬天,北越局面将陷入僵局,到那时,谈判才大有可为!”
慈禧此时才点点头。
李鸿章继续道:“第一、倪(文蔚)、徐(延旭)二君,实不知兵,不知洋务大局,其言实不可信。第二、法之陆军新旧合计一万数千人,滇、桂两军及刘团合计则将三万人。若在陆路交战,似足以相敌。惟其相形见拙者,法所据之海防、南定、河内、海阳、山西各处,河套环绕,利用舟师。法人长于水战,又多浅水轮船,水陆相依,最为稳固。华兵仅赖营垒炮台,无得力兵船,无善用水雷。此不可恃者一。法兵人持一后膛枪,操练熟悉,弹药备齐,兼有轻炮队相辅而行。离水近处,兵炮又可夹击。此西洋用兵定法也。滇桂各营后膛枪既少,或有枪而缺子弹,操练又素未讲求,轻重炮位则更少,徒以肉搏铤击取胜,不仅晓山(徐延旭)于此事隔膜。即彦卿(岑毓英)久统滇军剿回匪,亦只惯用内地枪炮,于洋器究少阅历。此不可恃者二也。第三、基于法国人的优势在水上,微臣建议在北宁进行塞河工程,限制法人水上优势的发挥!”
慈禧终于开始有了笑模样,道:“李爱卿不愧是大清之股肱!所言甚是!”
“太后英明!”
老李带头喊,其他朝臣也只得跟着喊。
王一拿到消息的时候,乐了,现在这个朝廷还真好。原本还有主战和主和两派,结果一场仗打完之后,主战派变成了积极投降派,而主和派变成了条件投降派。换句话说,他们都成了投降派!
不过相比之下,还是李鸿章眼光更好一些,张之洞对此也承认,香帅尝叹曰:“无怪乎合肥之得志也!遍观中外大小臣工,学问非不好,品行非不好,即心术亦未必都不好,然问以大小数百种,后膛精枪亦数百种,形式若何,运用若何,某宜水,某宜陆,某利攻,某利守,某利山林,某利平地,其左右前后之炮界何在,昂度低度若何……以及水雷旱雷炮台地营一切攻守之具,无一人能知,且并其名亦不能辨,又况西人政事法度之美备,有十倍精于此者。某国当与,某国当拒,某国善良,某国凶狡,吾之联之而备之者,其道何在,宜更无一人知之矣。稍知之者,惟一合肥。国家不用之而谁用乎?”
“还是李中堂看事情更准些。”帮王一整理文件的沈雅芝对着王一道:“以后你也别在报纸上写那些东西了,没事得罪他们干什么?我们在东北过我们的安生日子不好么?”
千佳对此也有些埋怨,道:“就像你说的,李中堂是一百度的近视眼,而清流是二百五十度的近视眼,可是你说了又能如何?”
王一一想,两个丫头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口舌之争在现今这个局面下,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一念至此,这货双手一伸,把两个丫头揽在怀里,一边一口,香了一下,道:“有理!”
李鸿章虽然看事未必全然准确,诸如他对他的淮军老将黄桂兰太过有信心,不过真论起来。王一要是没有后世的一番见识,恐怕眼光上也赶不上人家李鸿章。虽然清廷最后答应了不从北宁撤军,但是李鸿章提的三点意见,也被清流把持的北宁指挥官所忽视。
“你对北越的战局怎么看?”靠着王一怀里,换了一个舒服姿势的两个丫头问道。
“怎么看?”王一冷笑道:“还能怎么看,北宁总指挥徐延旭空有保家卫国之志,却无保家卫国之才。老李给他画好了道路他都不走,蒙头闭眼地准备往坑里跳。当然也不能全怪他,朝廷说得好,但是却不给钱!要我说,他徐延旭就老实地在家当他的好人,就别去战场上坑人了。至于另外两位奇葩,黄桂玉和赵沃,文不理武,武不理文。大清现在连文武都不能同时容下,你们对他还能有什么指望。”
两个丫头不说话,,最后双双把头靠在了王一的肩膀上,无奈道:“我们就不能帮帮他们么?”
此时楚原前来敲门道:“队长,朝鲜方面消息!”
“拿进来!”
两个丫头自动脱离了他的怀抱,王一结果了朝鲜方面的电报。看完之后,眉头一挑,笑道:“开化党看来这是想要当烈士啊!给总理发消息,同时让商毅和赵子光过来开会。同时给第三步兵师,第三骑兵师,第三炮兵师发消息,让他们团级以上干部全员到齐,部署作战任务!”
“是!”
楚原出去后,王一站在窗台前,目光下望,看着大商附属学院内四处奔跑玩耍的孩子们,脸上终于带出了一丝笑容,不过旋即又变得冰冷起来。
“金玉均,这是你们比我的!别以为我大商,不会对你朝鲜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