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少林悲歌(八)
“怎么样,没有弄出来假期综合征吧?”赵嘉仁的话开门见山。
对于现代社会,很多人假期的时候拼命玩,上班的时候疲惫无力。这次度假的时候设计内容就是休息加运动,而不是让上层这帮人声色犬马爽到精神疲惫。几天的休息之后,有关迁都会议正式召开。所以赵嘉仁还是忍不住问问这些家伙能否集中注意力。
学社高级干部们统统表示,“没有没有!”
“能集中注意力,那就说几个问题。杭州已经不适合做首都。迁都有两个选项,江宁紧挨长江,交通方便,周围也有点农业。还能加强对两湖路的影响。至于开封,现在淮河以北人口一千万多点。大宋总人口已经快九千万了。一旦朝廷还都开封,整个黄淮平原、河北平原,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但是交通问题困扰开封。一条通济渠并不足以提供交通运输,黄河中下游也未必适合行船。所以得用铁路沟通,特别是要有全新的动力……”
在座的这帮学社大员们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便是如此,很多人还是感觉到国政的枯燥和艰涩。对国政没有全面了解,根本没办法在脑海中构建出整体内容。一部分人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等赵嘉仁讲完他想说的内容,一部分人轻轻松了口气。
赵官家说完了,就该大伙发言。现在的总参谋长李云立刻说道:“官家,你说的这些我其实不怎么懂,不过官家说到哪里,臣就干到哪里。臣能确定,不管是迁都江宁或者开封,宋军都能保大宋国都安然无恙。”
搞不清楚大宋整体局面的家伙们用不爽的眼神盯着李云,很不满李云居然抢先说出这些漂亮话。不过李云这么讲了,一群人觉得马上这么发言有点丢份,也觉得他们这么撂挑子不合适。因为宋军从理论上是赵官家的军队,所以军队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若是那样,就成了五代时候的割据藩镇。甚至不用五代,临安总投降之前,各地军镇也差不多如此了。那帮将领大权在握,见到局面不对,立刻土崩瓦解。
在沉默中,农业部长发言了,“官家,从农业长远计算,当然是迁都开封最好。但是官家也曾经讲过中原,那里水利工程荒废太久,重新修建需要太多时间。会不会导致如秦国那样,不惜民力。”
能混到学社的人都不白给,农业部长发言很有水平。便是之前的李云,说话也没任何问题。下面其他重臣也开始纷纷点头。他们都在一线待过,知道搞建设到底有多艰难。特别是农业部门,对这些的感受格外深刻。
“所谓轻民力,指的是低估劳动力价格。劳动力投入和产出所决定的效率,也是一个审核标准。在黄淮大平原上如何更有效的投入生产,需要积累更多科学知识与农业技术知识。你的担心我知道了。”赵嘉仁答道。
农业部长刚坐下,工业部长立刻发言,“官家,你所说的铁路,这得多少钢铁才行。”
“呵呵。”赵嘉仁笑了,“你若是以为大宋现在的钢铁产量就够用,那实在是太小看未来。六七十年后大宋年产钢铁会是十亿吨。你们别听错,是一年生产十亿吨钢铁。”
工业部长一屁股坐回椅子上,不准备再说什么。赵官家放出这个话,工业部长知道自己说啥都没有。坐回到椅子上,他立刻想起一件事,马上又站起身说道:“我支持迁都回开封。”接着又坐回去。
有这帮人领头,其他没概念的要么表示同意迁都去开封,要么表示坚决支持赵官家。看着这帮家伙的反应,赵嘉仁心中觉得好笑。作为心理医生,他学过许多案例。其中一人就是搞广告宣传的人找了受众,给他们选择推广方案。大部分受众都选择了看着最有挑战性的方案,但是每个人心里面真正赞同的则是那个最烂的方案。如果这个案例没错,那就说明其实这帮人支持的是迁都江宁。
赵嘉仁自己也很挣扎,迁都江宁也是一个提升,整体难度也比迁都开封低很多。正因为如此,从长远角度来看,迁都开封的收益就高很多。不管别人怎么想,赵嘉仁不能接受一个纯粹江南化的中国。
会议上午下午各开了三个小时,到了晚上,这帮觉得休息过来的家伙都有种精疲力竭的感觉。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去构架整个中国,对他们的要求实在是太高。
晚上,文天祥就跑来找赵嘉仁,见面之后他就说道:“官家,我觉得大家其实还是想去江宁,或者干脆不动。”
“现在他们既然表了态,那就由我来承担责任。”赵嘉仁笑道。
文天祥一愣,他没想到赵嘉仁此时表现出如此担当。再想说什么,文天祥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赵嘉仁并不是单纯的官家,而是官家兼丞相。在大宋的历史中,丞相才是那个做决定的人。到现在为止,赵嘉仁这位丞相的政绩大概是大宋第一。
最后文天祥还是找出了一个理由,“官家,从迁都到理顺,需要很多时间。”
“我总得留点啥给子孙去做。”
听了这话,文天祥就告辞了。他决定好好回去睡一觉,这一白天的会议可是把他给累的够呛。
第二天继续开会,赵嘉仁询问这帮大员,对于迁都开封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民政部长立刻提出他在意的事情,“加上最近两年几百万的移民,淮河以北的人口也不到1500万。”
听到这里,赵嘉仁忍不住微微露出笑容。大清洗让他非常满意,淮河以北剩下的都是汉人。
“若是迁都,短期内只怕会有大量人口迁移。到时候国家受到很大冲击。”民政部长讲述着他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过去几年里面,大宋的大地主们纷纷崩溃。税收制度固然是理由之一,但是让大地主们真正崩溃的却是各地穷人纷纷离开大地主们建立的私有土地体系。
“以前我听说抢男霸女,心中很是不解。能理解的只有霸占女子,却不理解抢男人做什么。现在才明白地主们需要劳动力,新制度下地主们掌握的劳动力迅速枯竭,地主阶级也随之枯竭。然后我才明白为何抢男霸女这个词,抢男要放霸女的前面。”
便是上层,有民政部长认识经历的人一样很多,听民政部长讲完,不少人面带微笑微微点头,他们的确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民政部长暂时停下来,等大家吸收一下这个认知。停歇片刻,民政部长继续说道:“官家一旦迁都开封,我不说别人,以后大量退役的宋军就会在淮河以北定居,他们的家属也会大量前往淮河以北。那时候倒霉的就不是那些地主,他们已经完蛋了。现在的江南会不会变得和那些地主一样。我们亲眼看到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地主是怎么完蛋的,如果出现了人口迁移的冲击,江南会不会也和地主一样。”
民政部长说完,下面原本很认真听讲的大员们纷纷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那表情仿佛在说着‘危言耸听’‘江南怎么会完蛋’。
看到这些人的表情,民政部长大声问道:“诸位不少都是福建人,至少亲朋好友里面无论如何都会有点福建人。你们知道在临安总投降之前,福建有多少人口?”
众人的确有不少是福建人,亲友中也有福建人。不过他们还真没关心过福建有多少人口。在众人的注视中,民政部长讲出了数据,“在临安总投降之前,福建人口将近700万。临安总投降到现在,马上就20年了。现在福建人口剩下来的大概155万。这155万主要是在泉州和福州两地,其他的聚集在海边。有些福建路的内陆县城,全县留下来的不到3000人。也就是官家给了福建路指示,让他们教给百姓在山区种茶树。不然的话福建路的山区大概除了野人,啥也不剩。”
大员们的神色都认真起来。这个比方做的很好,让他们明白了人口持续迁移会造成何种冲击。就在沉默中,有人出来说话了,“我觉得没那么严重。”
众人目光转过去,就见到理藩部长罗仁义爽快的站起身,“诸位不少都是福建人,我问大家两个问题,你们的未来在福建么?你们还会回到福建去么?”
又有人开始微微点头,他们的确不会回福建去受罪。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已经不再福建。
“能走的,都是能过上更好日子的人。的确有些人迁移之后丧命,或者过的不如意。但是这些人比例有多少。顶天有5%到10%,难道因为这点问题,就去否定90%的好日子么。作为理藩部,我们在海外经营。每征服一块新地盘,我们就在当地抢男霸女,把他们送进种植园,茶园,农田,逼着他们干活。最初的时候,得天天防着他们逃跑,天天逼着他们干活。但是两三年过去,凡是学会干活的土人,打着都不走。他们觉得留在这里干活,能活得更久,吃的更饱,日子更好过。那些愿意前往淮河以北的百姓不也一样么。他们去淮河以北不是为了受罪,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真的过好了,我们大宋就吃亏了不成?”
赵嘉仁好不容易才忍住没笑出声。所谓的利益集团就是如此,如果从百姓来讲,他们收入高了,自然受益。从国家的角度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劳动者在南方每年产出只有三万,到了北方后产出变成六万,国家肯定可以通过税收什么的得到更多利益。但是有人就是觉得会吃亏。这和地主其实比较像,当佃户们要求更低的地租,长工们要求更高工钱的时候,地主们肯定觉得自己吃亏了。
如果江南真的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潮,别的不讲,江南的工钱一定是要提高的。不然就招不到足够的工人。如果相应的工厂没有能力提高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工厂就会入不敷出。
想到这里,赵嘉仁已经确定了下个议题。他准备出售一部分缫丝厂,将那些擅长管理的人员集结起来,组建一些更高效率的工厂。赵嘉仁甚至连标题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国退民进’。
赵官家有足够的见识去略过问题,民政部长却被理藩部长的话给激怒了,他大声说道:“国内的事情这么可以用夷狄的地方相比。没有人口,当即就是百业萧条。”
“会萧条的行业要么是封建垄断,要么本就经营不善。或者就是当地官府并没有给大家好好培训教育。不能出了事情,官府把责任推给别人,什么都让百姓来承担。百姓也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他们懂什么。这就得疏导,引领。有时候还得强制。这样才行……”
赵嘉仁用手捂住下半边脸,对年轻的罗义仁非常满意。看得出,大宋在殖民地上就是这么强横的主导当地经济,所以管理水平看着不错。而且从数据上也的确如此,征服三佛齐这么些年之后,当地椰子制品、棕榈油、剑麻、橡胶产量等热带作物销往大宋的产量增加了十倍到五百倍之多。
别的不说,光是椰子壳纽扣,大宋一年产量就有上亿枚。哪怕是纽扣这么简单的小物件,数量上亿之后,就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以前那种布制的搭扣实在是太消耗劳动力。如果没有扣子,又可能因为敞胸露怀而导致风热感冒之类的事情。
然而民政部长貌似不想就此认输,就和力帆不涨罗义仁继续争论起来。赵嘉仁正想打断他们,却有人送来了一份电报。拿起来一看,却是正在围攻少林寺的杨铁心发来的。经过十几天的格斗,大宋以151比27的悬殊场次获得大胜。准备对少林寺发动最后进攻。
对于现代社会,很多人假期的时候拼命玩,上班的时候疲惫无力。这次度假的时候设计内容就是休息加运动,而不是让上层这帮人声色犬马爽到精神疲惫。几天的休息之后,有关迁都会议正式召开。所以赵嘉仁还是忍不住问问这些家伙能否集中注意力。
学社高级干部们统统表示,“没有没有!”
“能集中注意力,那就说几个问题。杭州已经不适合做首都。迁都有两个选项,江宁紧挨长江,交通方便,周围也有点农业。还能加强对两湖路的影响。至于开封,现在淮河以北人口一千万多点。大宋总人口已经快九千万了。一旦朝廷还都开封,整个黄淮平原、河北平原,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但是交通问题困扰开封。一条通济渠并不足以提供交通运输,黄河中下游也未必适合行船。所以得用铁路沟通,特别是要有全新的动力……”
在座的这帮学社大员们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便是如此,很多人还是感觉到国政的枯燥和艰涩。对国政没有全面了解,根本没办法在脑海中构建出整体内容。一部分人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等赵嘉仁讲完他想说的内容,一部分人轻轻松了口气。
赵官家说完了,就该大伙发言。现在的总参谋长李云立刻说道:“官家,你说的这些我其实不怎么懂,不过官家说到哪里,臣就干到哪里。臣能确定,不管是迁都江宁或者开封,宋军都能保大宋国都安然无恙。”
搞不清楚大宋整体局面的家伙们用不爽的眼神盯着李云,很不满李云居然抢先说出这些漂亮话。不过李云这么讲了,一群人觉得马上这么发言有点丢份,也觉得他们这么撂挑子不合适。因为宋军从理论上是赵官家的军队,所以军队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若是那样,就成了五代时候的割据藩镇。甚至不用五代,临安总投降之前,各地军镇也差不多如此了。那帮将领大权在握,见到局面不对,立刻土崩瓦解。
在沉默中,农业部长发言了,“官家,从农业长远计算,当然是迁都开封最好。但是官家也曾经讲过中原,那里水利工程荒废太久,重新修建需要太多时间。会不会导致如秦国那样,不惜民力。”
能混到学社的人都不白给,农业部长发言很有水平。便是之前的李云,说话也没任何问题。下面其他重臣也开始纷纷点头。他们都在一线待过,知道搞建设到底有多艰难。特别是农业部门,对这些的感受格外深刻。
“所谓轻民力,指的是低估劳动力价格。劳动力投入和产出所决定的效率,也是一个审核标准。在黄淮大平原上如何更有效的投入生产,需要积累更多科学知识与农业技术知识。你的担心我知道了。”赵嘉仁答道。
农业部长刚坐下,工业部长立刻发言,“官家,你所说的铁路,这得多少钢铁才行。”
“呵呵。”赵嘉仁笑了,“你若是以为大宋现在的钢铁产量就够用,那实在是太小看未来。六七十年后大宋年产钢铁会是十亿吨。你们别听错,是一年生产十亿吨钢铁。”
工业部长一屁股坐回椅子上,不准备再说什么。赵官家放出这个话,工业部长知道自己说啥都没有。坐回到椅子上,他立刻想起一件事,马上又站起身说道:“我支持迁都回开封。”接着又坐回去。
有这帮人领头,其他没概念的要么表示同意迁都去开封,要么表示坚决支持赵官家。看着这帮家伙的反应,赵嘉仁心中觉得好笑。作为心理医生,他学过许多案例。其中一人就是搞广告宣传的人找了受众,给他们选择推广方案。大部分受众都选择了看着最有挑战性的方案,但是每个人心里面真正赞同的则是那个最烂的方案。如果这个案例没错,那就说明其实这帮人支持的是迁都江宁。
赵嘉仁自己也很挣扎,迁都江宁也是一个提升,整体难度也比迁都开封低很多。正因为如此,从长远角度来看,迁都开封的收益就高很多。不管别人怎么想,赵嘉仁不能接受一个纯粹江南化的中国。
会议上午下午各开了三个小时,到了晚上,这帮觉得休息过来的家伙都有种精疲力竭的感觉。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去构架整个中国,对他们的要求实在是太高。
晚上,文天祥就跑来找赵嘉仁,见面之后他就说道:“官家,我觉得大家其实还是想去江宁,或者干脆不动。”
“现在他们既然表了态,那就由我来承担责任。”赵嘉仁笑道。
文天祥一愣,他没想到赵嘉仁此时表现出如此担当。再想说什么,文天祥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赵嘉仁并不是单纯的官家,而是官家兼丞相。在大宋的历史中,丞相才是那个做决定的人。到现在为止,赵嘉仁这位丞相的政绩大概是大宋第一。
最后文天祥还是找出了一个理由,“官家,从迁都到理顺,需要很多时间。”
“我总得留点啥给子孙去做。”
听了这话,文天祥就告辞了。他决定好好回去睡一觉,这一白天的会议可是把他给累的够呛。
第二天继续开会,赵嘉仁询问这帮大员,对于迁都开封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民政部长立刻提出他在意的事情,“加上最近两年几百万的移民,淮河以北的人口也不到1500万。”
听到这里,赵嘉仁忍不住微微露出笑容。大清洗让他非常满意,淮河以北剩下的都是汉人。
“若是迁都,短期内只怕会有大量人口迁移。到时候国家受到很大冲击。”民政部长讲述着他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过去几年里面,大宋的大地主们纷纷崩溃。税收制度固然是理由之一,但是让大地主们真正崩溃的却是各地穷人纷纷离开大地主们建立的私有土地体系。
“以前我听说抢男霸女,心中很是不解。能理解的只有霸占女子,却不理解抢男人做什么。现在才明白地主们需要劳动力,新制度下地主们掌握的劳动力迅速枯竭,地主阶级也随之枯竭。然后我才明白为何抢男霸女这个词,抢男要放霸女的前面。”
便是上层,有民政部长认识经历的人一样很多,听民政部长讲完,不少人面带微笑微微点头,他们的确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民政部长暂时停下来,等大家吸收一下这个认知。停歇片刻,民政部长继续说道:“官家一旦迁都开封,我不说别人,以后大量退役的宋军就会在淮河以北定居,他们的家属也会大量前往淮河以北。那时候倒霉的就不是那些地主,他们已经完蛋了。现在的江南会不会变得和那些地主一样。我们亲眼看到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地主是怎么完蛋的,如果出现了人口迁移的冲击,江南会不会也和地主一样。”
民政部长说完,下面原本很认真听讲的大员们纷纷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那表情仿佛在说着‘危言耸听’‘江南怎么会完蛋’。
看到这些人的表情,民政部长大声问道:“诸位不少都是福建人,至少亲朋好友里面无论如何都会有点福建人。你们知道在临安总投降之前,福建有多少人口?”
众人的确有不少是福建人,亲友中也有福建人。不过他们还真没关心过福建有多少人口。在众人的注视中,民政部长讲出了数据,“在临安总投降之前,福建人口将近700万。临安总投降到现在,马上就20年了。现在福建人口剩下来的大概155万。这155万主要是在泉州和福州两地,其他的聚集在海边。有些福建路的内陆县城,全县留下来的不到3000人。也就是官家给了福建路指示,让他们教给百姓在山区种茶树。不然的话福建路的山区大概除了野人,啥也不剩。”
大员们的神色都认真起来。这个比方做的很好,让他们明白了人口持续迁移会造成何种冲击。就在沉默中,有人出来说话了,“我觉得没那么严重。”
众人目光转过去,就见到理藩部长罗仁义爽快的站起身,“诸位不少都是福建人,我问大家两个问题,你们的未来在福建么?你们还会回到福建去么?”
又有人开始微微点头,他们的确不会回福建去受罪。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已经不再福建。
“能走的,都是能过上更好日子的人。的确有些人迁移之后丧命,或者过的不如意。但是这些人比例有多少。顶天有5%到10%,难道因为这点问题,就去否定90%的好日子么。作为理藩部,我们在海外经营。每征服一块新地盘,我们就在当地抢男霸女,把他们送进种植园,茶园,农田,逼着他们干活。最初的时候,得天天防着他们逃跑,天天逼着他们干活。但是两三年过去,凡是学会干活的土人,打着都不走。他们觉得留在这里干活,能活得更久,吃的更饱,日子更好过。那些愿意前往淮河以北的百姓不也一样么。他们去淮河以北不是为了受罪,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真的过好了,我们大宋就吃亏了不成?”
赵嘉仁好不容易才忍住没笑出声。所谓的利益集团就是如此,如果从百姓来讲,他们收入高了,自然受益。从国家的角度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劳动者在南方每年产出只有三万,到了北方后产出变成六万,国家肯定可以通过税收什么的得到更多利益。但是有人就是觉得会吃亏。这和地主其实比较像,当佃户们要求更低的地租,长工们要求更高工钱的时候,地主们肯定觉得自己吃亏了。
如果江南真的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潮,别的不讲,江南的工钱一定是要提高的。不然就招不到足够的工人。如果相应的工厂没有能力提高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工厂就会入不敷出。
想到这里,赵嘉仁已经确定了下个议题。他准备出售一部分缫丝厂,将那些擅长管理的人员集结起来,组建一些更高效率的工厂。赵嘉仁甚至连标题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国退民进’。
赵官家有足够的见识去略过问题,民政部长却被理藩部长的话给激怒了,他大声说道:“国内的事情这么可以用夷狄的地方相比。没有人口,当即就是百业萧条。”
“会萧条的行业要么是封建垄断,要么本就经营不善。或者就是当地官府并没有给大家好好培训教育。不能出了事情,官府把责任推给别人,什么都让百姓来承担。百姓也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他们懂什么。这就得疏导,引领。有时候还得强制。这样才行……”
赵嘉仁用手捂住下半边脸,对年轻的罗义仁非常满意。看得出,大宋在殖民地上就是这么强横的主导当地经济,所以管理水平看着不错。而且从数据上也的确如此,征服三佛齐这么些年之后,当地椰子制品、棕榈油、剑麻、橡胶产量等热带作物销往大宋的产量增加了十倍到五百倍之多。
别的不说,光是椰子壳纽扣,大宋一年产量就有上亿枚。哪怕是纽扣这么简单的小物件,数量上亿之后,就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以前那种布制的搭扣实在是太消耗劳动力。如果没有扣子,又可能因为敞胸露怀而导致风热感冒之类的事情。
然而民政部长貌似不想就此认输,就和力帆不涨罗义仁继续争论起来。赵嘉仁正想打断他们,却有人送来了一份电报。拿起来一看,却是正在围攻少林寺的杨铁心发来的。经过十几天的格斗,大宋以151比27的悬殊场次获得大胜。准备对少林寺发动最后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