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节 国际纵队
如果东北拥有一个年产量100万以上的汽车公司,会带动奉天、铁岭等大城市的机械加工业再上一个层次的,反正这段时间他们正在用政府的税收减免政策更新设备呢,更新之后就能得到汽车公司的订单,一个产业体系就拉动起来了。
依托山东和东北两大钢铁工业基地,打造两个汽车产业中心。
山东自不用说,斯柯达的事业蒸蒸日上,从豪华车到廉价车打造了一整套汽车产品线,他们生产的420小型车年产量80万辆,采用四缸驱动,20马力,价格只有70两;中档的速派640,六缸驱动,价格300两,目前已经发展出了641/642两个系列;840高档车,售价高达5000两以上,光是底盘就比一般的劳斯莱斯昂贵,全手工打造,很受中国富豪的欢迎,八缸马力不但动力强劲,而且继承斯柯达一贯的性能可靠,就在今年,他们用这款车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从捷克开车横跨东欧最后抵达上海,产生了轰动。
另外还有齐柏林公司旗下的迈巴赫汽车厂,他们生产的齐柏林a、b、c三款豪华车,可以跟斯柯达840比肩,在手工打造精工细作方面,比斯柯达还要变态,a型车还是六缸,b型车是八缸,c型车直接是十六缸的疯狂程度,不但在品质上,在价格上也非常夸张,一辆1万两,不打折。
除了山东之外,上海也出现了一些汽车公司,但都是小作坊式的公司,产量不大,品质也还无法保证,因此很难生存下去,被斯柯达挤压的完全没有发展空间,倒是在改装车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知名的手工作坊,他们将来很可能发展成行业内的知名小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内分得一杯羹。
就在张家开始孤注一掷投入汽车业的同时。
苏俄组建的国际纵队第一批战士完成了组编,法国人的心态十分矛盾,一方面他们不想苏俄人介入西班牙内战,一方面又不想看到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邻国主导西班牙政治。
最终出于********和对邻国的警惕,法国算是半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苏俄的国际纵队直接就在巴黎组建,公开挂牌招募志愿者,法国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甚至国际纵队这个概念,就是法国gongchandang提出来的。
第一批国际纵队,9月中旬开始招募,10月中旬就抵达了西班牙,在苏俄幕后操纵下,西班牙政府宣布国际纵队为西班牙正规军,将志愿者们编组为一个旅,为西班牙人民军第十一旅。
分为四个营,巴黎公社营650人,主要由法国人和比利时人组成,番号为第2营;多布洛夫斯基营650人,主要由在法国和比利时工作的波兰矿工组成,同时包括一些捷克人、南斯拉夫人、乌克兰人、比利时人和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番号为第3营;爱德华?安德烈营650人,主要由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组成,番号第41营;加里波第营520人,几乎全部由意大利人组成,番号为第45营。
非常国际化,纳粹和法西斯在支持弗朗戈,他们的工人中却有去西班牙做志愿者的,而且还是跟他们的政府作对,这不但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还是一个疯狂的时代。
同时第二批国际纵队也已经在组建中了,全世界各国的gongchan组织在各国招募人员,如果有反对的国家,比如日本这样的,他们就私下支持志愿者去巴黎,如果不反对的国家,比如中国,他们直接在报纸上打广告,号召工人们为了信仰去作战。
于是第二批国际纵队中,就出现了大量中国人,尤其是其中一批作战经验丰富,成作为沙皇骑士团成员在西伯利亚跟苏军打过仗的战士十分显眼。
这些人可不是杨潮背后鼓动的,老实说杨潮自己都很吃惊呢,张作霖报告说,这就是一群战争贩子,当年加入沙皇骑士团跟苏军打仗,并不完全是冲着杨潮的强大威望,根本就是他们想打仗而已,所以这次也不是为了什么信仰而打仗,纯粹就是想拿枪打仗了。
张作霖的手下就秘密渗透进了这些有过作战经验的老兵之中,并且以自己更老的资历,很快就赢得相当一批士兵的敬仰,经过选举成为各级军官。
与此同时弗朗戈逼近马德里,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从马德里迁到巴伦西亚,这就是为什么国际纵队的战士都没有进行训练,立刻就投放战场,因为实在太紧急了。
大批苏制武器已经到了西班牙,武装西班牙正规军和国际纵队,其中有西伯利亚战争后苏俄开发的新一代坦克和飞机,新坦克为t26s,吸取了西伯利亚战争中装甲防护的缺陷,他们大大加厚了装甲,配上新型发动机之后,在速度不减的情况下将装甲加厚到了25毫米,新飞机为i15和i16,引进的美国发动机,大大改善了苏俄飞机的动力,尽管依然延续了双翼布局,但是他们在面对纳粹单翼机的时候竟然可以不落下风,可谓双翼机最后的巅峰。
可以说拥有苏俄制式武器的西班牙军队装备上并不落下风,可惜在训练上太差劲,始终被弗朗戈压着暴打。
现在弗朗戈已经成为了叛军的最高长官,只是他太过保守,推进速度很慢,占领一个城市都要进行清洗,但杨潮认为他的选择可能是对的,这种步步为营的方式,也许会让战争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却能稳扎稳打,不至于出现大胜大败这样的情况,从这一方面看,弗朗戈的军事素养确实比西班牙政府军那些民兵强了很多。
原本的历史上,弗朗戈很少遇到像样的敌手,最强大的对手是一些苏俄军官,但现在他的对手出现了,一个中国经验丰富的军官杨宇霆到了巴黎。
杨宇霆很快就通过了gongchan国际的审查,被任命为第十三旅旅长。()
本书来自
依托山东和东北两大钢铁工业基地,打造两个汽车产业中心。
山东自不用说,斯柯达的事业蒸蒸日上,从豪华车到廉价车打造了一整套汽车产品线,他们生产的420小型车年产量80万辆,采用四缸驱动,20马力,价格只有70两;中档的速派640,六缸驱动,价格300两,目前已经发展出了641/642两个系列;840高档车,售价高达5000两以上,光是底盘就比一般的劳斯莱斯昂贵,全手工打造,很受中国富豪的欢迎,八缸马力不但动力强劲,而且继承斯柯达一贯的性能可靠,就在今年,他们用这款车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从捷克开车横跨东欧最后抵达上海,产生了轰动。
另外还有齐柏林公司旗下的迈巴赫汽车厂,他们生产的齐柏林a、b、c三款豪华车,可以跟斯柯达840比肩,在手工打造精工细作方面,比斯柯达还要变态,a型车还是六缸,b型车是八缸,c型车直接是十六缸的疯狂程度,不但在品质上,在价格上也非常夸张,一辆1万两,不打折。
除了山东之外,上海也出现了一些汽车公司,但都是小作坊式的公司,产量不大,品质也还无法保证,因此很难生存下去,被斯柯达挤压的完全没有发展空间,倒是在改装车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知名的手工作坊,他们将来很可能发展成行业内的知名小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内分得一杯羹。
就在张家开始孤注一掷投入汽车业的同时。
苏俄组建的国际纵队第一批战士完成了组编,法国人的心态十分矛盾,一方面他们不想苏俄人介入西班牙内战,一方面又不想看到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邻国主导西班牙政治。
最终出于********和对邻国的警惕,法国算是半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苏俄的国际纵队直接就在巴黎组建,公开挂牌招募志愿者,法国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甚至国际纵队这个概念,就是法国gongchandang提出来的。
第一批国际纵队,9月中旬开始招募,10月中旬就抵达了西班牙,在苏俄幕后操纵下,西班牙政府宣布国际纵队为西班牙正规军,将志愿者们编组为一个旅,为西班牙人民军第十一旅。
分为四个营,巴黎公社营650人,主要由法国人和比利时人组成,番号为第2营;多布洛夫斯基营650人,主要由在法国和比利时工作的波兰矿工组成,同时包括一些捷克人、南斯拉夫人、乌克兰人、比利时人和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番号为第3营;爱德华?安德烈营650人,主要由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组成,番号第41营;加里波第营520人,几乎全部由意大利人组成,番号为第45营。
非常国际化,纳粹和法西斯在支持弗朗戈,他们的工人中却有去西班牙做志愿者的,而且还是跟他们的政府作对,这不但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还是一个疯狂的时代。
同时第二批国际纵队也已经在组建中了,全世界各国的gongchan组织在各国招募人员,如果有反对的国家,比如日本这样的,他们就私下支持志愿者去巴黎,如果不反对的国家,比如中国,他们直接在报纸上打广告,号召工人们为了信仰去作战。
于是第二批国际纵队中,就出现了大量中国人,尤其是其中一批作战经验丰富,成作为沙皇骑士团成员在西伯利亚跟苏军打过仗的战士十分显眼。
这些人可不是杨潮背后鼓动的,老实说杨潮自己都很吃惊呢,张作霖报告说,这就是一群战争贩子,当年加入沙皇骑士团跟苏军打仗,并不完全是冲着杨潮的强大威望,根本就是他们想打仗而已,所以这次也不是为了什么信仰而打仗,纯粹就是想拿枪打仗了。
张作霖的手下就秘密渗透进了这些有过作战经验的老兵之中,并且以自己更老的资历,很快就赢得相当一批士兵的敬仰,经过选举成为各级军官。
与此同时弗朗戈逼近马德里,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从马德里迁到巴伦西亚,这就是为什么国际纵队的战士都没有进行训练,立刻就投放战场,因为实在太紧急了。
大批苏制武器已经到了西班牙,武装西班牙正规军和国际纵队,其中有西伯利亚战争后苏俄开发的新一代坦克和飞机,新坦克为t26s,吸取了西伯利亚战争中装甲防护的缺陷,他们大大加厚了装甲,配上新型发动机之后,在速度不减的情况下将装甲加厚到了25毫米,新飞机为i15和i16,引进的美国发动机,大大改善了苏俄飞机的动力,尽管依然延续了双翼布局,但是他们在面对纳粹单翼机的时候竟然可以不落下风,可谓双翼机最后的巅峰。
可以说拥有苏俄制式武器的西班牙军队装备上并不落下风,可惜在训练上太差劲,始终被弗朗戈压着暴打。
现在弗朗戈已经成为了叛军的最高长官,只是他太过保守,推进速度很慢,占领一个城市都要进行清洗,但杨潮认为他的选择可能是对的,这种步步为营的方式,也许会让战争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却能稳扎稳打,不至于出现大胜大败这样的情况,从这一方面看,弗朗戈的军事素养确实比西班牙政府军那些民兵强了很多。
原本的历史上,弗朗戈很少遇到像样的敌手,最强大的对手是一些苏俄军官,但现在他的对手出现了,一个中国经验丰富的军官杨宇霆到了巴黎。
杨宇霆很快就通过了gongchan国际的审查,被任命为第十三旅旅长。()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