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9章 循环之局
罗杰-埃伯特的影评无疑是精彩绝伦的,在尽可能不剧透的情况下,将整个故事进行解剖,可以看得出来,罗杰对于电影里的主要角色完全赞不绝口,不过在影评的最后,罗杰还是对电影的核心思想送上了崇高的敬意。
“在电影的最后,艾德做出了选择——和幕后黑手一样的选择,他不仅仅是向现实妥协,而是成为了现实,他用自己坚持正义的内心破局而出,漂亮地赢得了这场战争,但事实上,他已经变得和幕后黑手一样:就如同电影开篇时艾德和达德利的对话:为了实现所谓的正义,不折手段。
那么,也许,未来艾德就是下一个幕后黑手。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个局,在这个局之中,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有一个个被利益包围的位置。****老大被取代了,会有新的领导者出现;****被打压到无法反击了,会有体制之内的腐败之士取而代之;体制之内的一名高官落马了,会有另外一只蛀虫出现。
这是一个无形循环的局,任何人身处在这个局之中,终究都要做出选择,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抛弃,要么远远逃离。没有人能够例外。而这个局,就是当今残酷的社会现实,这才是‘洛城机密’最深刻最可怕的核心思想。
两年前,‘七宗罪’抛出了一个可怕的社会预想:这个社会太过冷漠,利益至上让所有情感的羁绊都变得冰冷而无用,但电影却没有给出一个解决办法,只是留下了无止境的思想狂潮。
两年后,‘洛城机密’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这个社会已经被黑暗腐败所侵蚀,没有人是安全的,也没有人能够逃离。电影同样没有给出一个解决办法,但却给出了答案:选择。
面对社会的黑暗,每一个人都会有选择的权利,而且不仅仅一次,每一个关口每一个岔路都有选择的机会,不同的选择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终点的景色也截然不同。艾德、杰克、巴德,三个人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并且以不同的结局收场,那么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又将如何选择呢?
于是,这就回到了这篇影评的标题之上,‘有人赢得全世界,有人赢得从良娼。妓的亚利桑那之旅’。这不是理想主义的前苏联,‘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就是血腥而残酷的社会现实,你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艾德、杰克、还是巴德?也许你可以选择理想情人——他们的确都是魅力十足的约会对象,但同时你也可以选择一个憧憬的目标,那么,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这比‘七宗罪’更加残酷,因为‘洛城机密’给出的答案是在拷问人心,没有人能够摆脱,也没有人能够胜利,没有人能够比艾德、杰克、巴德做得更好。此时,抬起右手,放在胸口的位置感受着心跳,心底的声音是什么?听得见吗?”
在影评的最后,罗杰如此总结到,“第一次观看,意外惊喜;之后再观看,仍旧犹如上好的红酒,醇香深远。细致入微、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层峦叠嶂、深刻鲜活的人物形象,都在诉说一个词:经典。”
罗杰给出了一百分满分的评价,并且在四星满分的推荐值上同样给出了四星的肯定,这与“洛杉矶时报”的尼古拉斯不谋而合。虽然罗杰并没有直接说“七宗罪”和“洛城机密”孰优孰劣,这也没有可比性,但可以看得出来,罗杰对于“洛城机密”的内核有更多的感触,比起“七宗罪”来说,“洛城机密”又更近一步,直逼人心,那种残酷的真实,令人回味深远。
“芝加哥太阳报”刊登了罗杰的这篇影评之后,无疑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因为罗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循环之局。
罗杰认为“洛城机密”的剧本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可能性,只要利益存在,社会就会不断恶性循环:坏人可能被消灭,但好人也可能变成坏人,接管此前的所有黑暗产业。这不仅仅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而且还是一个无比悲观的想法,几乎是对整个社会的体制提出了最严峻的拷问。
这甚至让人无法分辨清楚,到底是“七宗罪”更加可怕,还是“洛城机密”。
“七宗罪”真正堕落的是人心,社会的冷漠孕育了罪恶,可是执法机构还是顺利履行了正义,可惜的是社会的黑暗依旧是一团迷雾;“洛城机密”的整个社会已经被灰雾笼罩,就连执法机构都已经被渗透,正义之心在一点一点消失,那一缕阳光真的足以拯救这个社会吗?还是循环之局会无穷无尽地持续下去?
这才是整部电影真正令灵魂颤栗的瞬间。
两年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七宗罪”掀起了整个社会对无冕之王的声讨,不过“洛城机密”上映的时间点就缺乏了如此推波助澜,可即使如此,去年成功完成了总统连任的比尔-克林顿可丝毫不敢怠慢——上一次他就因为怠慢了而导致失态不断扩大,几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甚至让总统大选都变得黯然失色。
比尔在接受例行新闻发布会采访时,主动接受了相关提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社会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不是吗?就如同雨果一样,他总是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也应该相信民众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的司法系统始终保持透明和公正,将选择权和监督权交给社会大众,保证社会能够正常运转。不可否认,雨果是一名很出色的演员,去年的‘独立日’,我个人珍藏了一卷录像带,偶尔空闲时会和希拉里一起观看。”
完成总统连任的比尔自然不可小觑,他成功地转移了焦点,并且用“独立日”来暗示,在社会灾难面前,所有民众都会团结起来。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策略,让“循环之局”的悲观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不可否认的是,比尔的主动出击反而是为“洛城机密”引得了不少关注。
在最近两年时间里,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动荡之中复原了过来,并且开始稳步增长;政坛重新恢复稳定,人们对生活也普遍满意;无冕之王经受了当初的教训之后,动作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虽然不能说整个社会是一派祥和,但整体的确是正在逐渐变好,罗德尼-金、o。j。辛普森、迈克尔-杰克逊这样轰动性的案子也没有再出现。所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热度正在普遍下降。
现在,比尔的回击,也算是为“洛城机密”引发了讨论开端。
虽然说社会已经在逐渐变好,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那些顽固的问题始终都存在,特别是“洛城机密”所说的腐败问题,这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产生利益纠葛,势必就会出现腐败问题,只是严重与否、告发与否的问题罢了。
所以,“循环之局”的观点引发了许多人的赞同,就如同“资本论”里所说的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商人甚至可以六亲不认。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名望、利益、荣耀、私。欲等总有一样可以成为被突破的弱点,这也使得黑暗产业源源不断地发展下去。
不过,人们的观点普遍没有罗杰那么悲观,对于社会的未来抱以更多期待,所以尼古拉斯对于电影结局的光明解读,则得到了更多认同。当然,“洛城机密”讲述的是五十年代的故事,当时和现在也已经大相径庭,没有直接映照的可能性,这也是重要参考因素。
即使如此,这些热烈的讨论还是引来了更多人的兴趣,大家都在好奇着,“洛城机密”对于社会问题的探讨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能够达到“七宗罪”的高度,又到底有多么精彩?特别是“芝加哥太阳报”和“洛杉矶时报”的双双满分称赞,对剧情的缜密更是赞不绝口,让那些原本对于雨果不那么感兴趣的观众、那些原本并没有计划在九月这样的淡季走路电影院的观众、那些原本对于剧情电影抱有迟疑态度的观众,都产生了好奇。
更为重要的是,撇开“洛城机密”深刻的内涵不说,“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太阳报”都认为,仅仅是作为一部电影,可看性也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前者的那句“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完美结合”,更是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电影院去欣赏。
“洛城机密”首映式结束之后,一夜之间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本周关注焦点,在当晚热闹非凡的影迷追捧之中,不仅仅是尼古拉斯和罗杰,同时首批影评也相继火热出炉,三十三家媒体在第一时间就贡献了影评,结局也没有任何意外,纷纷送上赞美之词厚,综合评分来到了九十三分的高点,“纽约客”更是以一句“年度最佳电影”作为注脚,见证了首批影评的摧枯拉朽之势。
典型的雨果-兰开斯特式电影,不是吗?
“在电影的最后,艾德做出了选择——和幕后黑手一样的选择,他不仅仅是向现实妥协,而是成为了现实,他用自己坚持正义的内心破局而出,漂亮地赢得了这场战争,但事实上,他已经变得和幕后黑手一样:就如同电影开篇时艾德和达德利的对话:为了实现所谓的正义,不折手段。
那么,也许,未来艾德就是下一个幕后黑手。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个局,在这个局之中,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有一个个被利益包围的位置。****老大被取代了,会有新的领导者出现;****被打压到无法反击了,会有体制之内的腐败之士取而代之;体制之内的一名高官落马了,会有另外一只蛀虫出现。
这是一个无形循环的局,任何人身处在这个局之中,终究都要做出选择,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抛弃,要么远远逃离。没有人能够例外。而这个局,就是当今残酷的社会现实,这才是‘洛城机密’最深刻最可怕的核心思想。
两年前,‘七宗罪’抛出了一个可怕的社会预想:这个社会太过冷漠,利益至上让所有情感的羁绊都变得冰冷而无用,但电影却没有给出一个解决办法,只是留下了无止境的思想狂潮。
两年后,‘洛城机密’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这个社会已经被黑暗腐败所侵蚀,没有人是安全的,也没有人能够逃离。电影同样没有给出一个解决办法,但却给出了答案:选择。
面对社会的黑暗,每一个人都会有选择的权利,而且不仅仅一次,每一个关口每一个岔路都有选择的机会,不同的选择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终点的景色也截然不同。艾德、杰克、巴德,三个人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并且以不同的结局收场,那么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又将如何选择呢?
于是,这就回到了这篇影评的标题之上,‘有人赢得全世界,有人赢得从良娼。妓的亚利桑那之旅’。这不是理想主义的前苏联,‘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就是血腥而残酷的社会现实,你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艾德、杰克、还是巴德?也许你可以选择理想情人——他们的确都是魅力十足的约会对象,但同时你也可以选择一个憧憬的目标,那么,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这比‘七宗罪’更加残酷,因为‘洛城机密’给出的答案是在拷问人心,没有人能够摆脱,也没有人能够胜利,没有人能够比艾德、杰克、巴德做得更好。此时,抬起右手,放在胸口的位置感受着心跳,心底的声音是什么?听得见吗?”
在影评的最后,罗杰如此总结到,“第一次观看,意外惊喜;之后再观看,仍旧犹如上好的红酒,醇香深远。细致入微、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层峦叠嶂、深刻鲜活的人物形象,都在诉说一个词:经典。”
罗杰给出了一百分满分的评价,并且在四星满分的推荐值上同样给出了四星的肯定,这与“洛杉矶时报”的尼古拉斯不谋而合。虽然罗杰并没有直接说“七宗罪”和“洛城机密”孰优孰劣,这也没有可比性,但可以看得出来,罗杰对于“洛城机密”的内核有更多的感触,比起“七宗罪”来说,“洛城机密”又更近一步,直逼人心,那种残酷的真实,令人回味深远。
“芝加哥太阳报”刊登了罗杰的这篇影评之后,无疑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因为罗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循环之局。
罗杰认为“洛城机密”的剧本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可能性,只要利益存在,社会就会不断恶性循环:坏人可能被消灭,但好人也可能变成坏人,接管此前的所有黑暗产业。这不仅仅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而且还是一个无比悲观的想法,几乎是对整个社会的体制提出了最严峻的拷问。
这甚至让人无法分辨清楚,到底是“七宗罪”更加可怕,还是“洛城机密”。
“七宗罪”真正堕落的是人心,社会的冷漠孕育了罪恶,可是执法机构还是顺利履行了正义,可惜的是社会的黑暗依旧是一团迷雾;“洛城机密”的整个社会已经被灰雾笼罩,就连执法机构都已经被渗透,正义之心在一点一点消失,那一缕阳光真的足以拯救这个社会吗?还是循环之局会无穷无尽地持续下去?
这才是整部电影真正令灵魂颤栗的瞬间。
两年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七宗罪”掀起了整个社会对无冕之王的声讨,不过“洛城机密”上映的时间点就缺乏了如此推波助澜,可即使如此,去年成功完成了总统连任的比尔-克林顿可丝毫不敢怠慢——上一次他就因为怠慢了而导致失态不断扩大,几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甚至让总统大选都变得黯然失色。
比尔在接受例行新闻发布会采访时,主动接受了相关提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社会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不是吗?就如同雨果一样,他总是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也应该相信民众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的司法系统始终保持透明和公正,将选择权和监督权交给社会大众,保证社会能够正常运转。不可否认,雨果是一名很出色的演员,去年的‘独立日’,我个人珍藏了一卷录像带,偶尔空闲时会和希拉里一起观看。”
完成总统连任的比尔自然不可小觑,他成功地转移了焦点,并且用“独立日”来暗示,在社会灾难面前,所有民众都会团结起来。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策略,让“循环之局”的悲观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不可否认的是,比尔的主动出击反而是为“洛城机密”引得了不少关注。
在最近两年时间里,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动荡之中复原了过来,并且开始稳步增长;政坛重新恢复稳定,人们对生活也普遍满意;无冕之王经受了当初的教训之后,动作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虽然不能说整个社会是一派祥和,但整体的确是正在逐渐变好,罗德尼-金、o。j。辛普森、迈克尔-杰克逊这样轰动性的案子也没有再出现。所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热度正在普遍下降。
现在,比尔的回击,也算是为“洛城机密”引发了讨论开端。
虽然说社会已经在逐渐变好,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那些顽固的问题始终都存在,特别是“洛城机密”所说的腐败问题,这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产生利益纠葛,势必就会出现腐败问题,只是严重与否、告发与否的问题罢了。
所以,“循环之局”的观点引发了许多人的赞同,就如同“资本论”里所说的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商人甚至可以六亲不认。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名望、利益、荣耀、私。欲等总有一样可以成为被突破的弱点,这也使得黑暗产业源源不断地发展下去。
不过,人们的观点普遍没有罗杰那么悲观,对于社会的未来抱以更多期待,所以尼古拉斯对于电影结局的光明解读,则得到了更多认同。当然,“洛城机密”讲述的是五十年代的故事,当时和现在也已经大相径庭,没有直接映照的可能性,这也是重要参考因素。
即使如此,这些热烈的讨论还是引来了更多人的兴趣,大家都在好奇着,“洛城机密”对于社会问题的探讨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能够达到“七宗罪”的高度,又到底有多么精彩?特别是“芝加哥太阳报”和“洛杉矶时报”的双双满分称赞,对剧情的缜密更是赞不绝口,让那些原本对于雨果不那么感兴趣的观众、那些原本并没有计划在九月这样的淡季走路电影院的观众、那些原本对于剧情电影抱有迟疑态度的观众,都产生了好奇。
更为重要的是,撇开“洛城机密”深刻的内涵不说,“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太阳报”都认为,仅仅是作为一部电影,可看性也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前者的那句“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完美结合”,更是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电影院去欣赏。
“洛城机密”首映式结束之后,一夜之间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本周关注焦点,在当晚热闹非凡的影迷追捧之中,不仅仅是尼古拉斯和罗杰,同时首批影评也相继火热出炉,三十三家媒体在第一时间就贡献了影评,结局也没有任何意外,纷纷送上赞美之词厚,综合评分来到了九十三分的高点,“纽约客”更是以一句“年度最佳电影”作为注脚,见证了首批影评的摧枯拉朽之势。
典型的雨果-兰开斯特式电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