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秀才见兵说不清
魏钊本是个穷苦农民,在乡间也是地痞流氓无赖之类,和哥哥的认识一样,既然当不了官发不了财,那就学坏学赖,坏的没人敢惹,赖得谁见谁怕。他就是偷,偷鸡摸狗;庄稼季啥熟偷啥。如果哪家找来不依,那你的损失会更大,他会点你的麦秸垛,砸你房上瓦,把你小孩子藏起来。有个富户人家因不借钱给得罪了他,大年除夕夜用一桶屎尿倒入院子;初一早上,做一个幡杆放在大门口。
后来魏忠贤在朝中有了本事,才把他弄进京城;天启帝登基,又加封他锦衣千户,这才一步登天。俗话说上阵离不了父子兵,打虎离不了亲弟兄,魏忠贤没少教训魏钊,要他学会官场混法,魏钊当然对哥哥言听计从,一改过去的流氓习气。魏忠贤交待魏钊,“既然让他杨连进来,就不能让他活着出去!”现在,听杨涟说是污蔑陷害他,魏钊怒斥道:“不老实,想狡猾抵赖,蒙哄过关,先打他一百军棍,看他嘴还硬不硬!”
于是上来人,扒掉了杨涟的裤子,将他捺倒在地,两根军棍左右开弓,一替一下,那可是动真劲打的,一百军棍下来,杨涟的屁股已是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杨涟已经疼得昏死了过去。用凉水将他激醒后,魏钊方提醒他受贿100两金的事。杨涟方想起熊廷弼,辩解说:“熊廷弼是给我送过100两金,但我没收,让他拿走了!”
魏钊骂道:“他妈的老东西,还抵赖?把他的门牙打掉,让他上边也疼再说!”于是,上来人把他翻转身,那屁股顿时疼的难挨地;又几人捺着,撬开嘴巴,用锤子砸下了几颗门牙。杨涟满嘴满脸都是血,疼的又一次昏过去。是呀,就是照死处整他的,哪是正常审讯?杨涟醒来时,已躺在大牢的草栅子上。阵阵巨疼,连口水也喝不上,他明白,魏忠贤不是要他的什么口供,而是要他的老命的。
杨涟自从为官以来,是以敢于进谏出名的,他最赞成顾允成为东林党人创立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万历帝时,他坚持立长固本,不怕得罪郑贵妃,硬是坚持的郑贵妃连皇后都没立上;由于他的努力,终于打败了宦官势力,使光宗帝朱常洛继承了大统。天启帝登基,他不怕得罪李选侍,硬是把她从乾清宫赶出;可他没想到,魏忠贤和客巴巴把小皇帝把持了。
现在,杨涟终于发现了种种弊端皆出于皇权而又离不了皇权,正需要他大展宏图,来一个历史转向时,却又遭到了阉党势力手里。他后悔,当初还不如让李选侍把持着小皇帝;可小皇帝也没有感谢自己,不是人心难测,而是天理昭然。他突然感到自己策略上错了,不应该杀熊廷弼,而应该和熊廷弼联合起来。人不能够关门踩高跷,只觉得自己高,他想到熊廷弼临刑前笑话自己的,实在感到脸上无光。就在他左思右想时,牢门打开,魏钊把一坨金锭扔在他面前,冷笑说:“这难道不是你收受的100两金子!”
原来,当杨涟说100两金子又让熊廷弼拿走时,魏钊心里有点发虚了,要是真拿走了,抓不着证据,熊廷弼又死了,没有证人,看把首辅大人打残到这幅模样,可咋给皇上交差呢?便回去与哥哥商量。魏忠贤根据熊廷弼的秉性脾气,断定金子没有带回来,就让魏钊在杨涟家中搜。还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人在院中的荷花池里找到了。
当魏钊说杨涟为了毁灭罪证,故意扔到荷花池里时,杨连立即纠正说:“那也许是熊廷弼一气之下扔进了荷花池里,这与我无干!”这才是裤裆里抹黄泥,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说不清了,总之,是在你杨涟家的荷花池发现的,熊廷弼又死无对证,难道法律还给你论赌咒发誓凭良心吗?
有了这个罪证,魏忠贤和魏钊都放心了,继续对杨涟使用重刑,竟然把杨涟的四根肋骨都打断了。杨涟也是五十多岁上了年纪的人,怎受得了如此惨无人道的**摧残?他现在才真正发现一个只有皇权和人治,而法律形同虚设的社会是多么的可怕!他之所以要搬倒魏忠贤,就是因为魏忠贤算个什么东西,不学无术,就是个宦官,怎能专权朝政大事?
对于死他并不足惜,关键他的宏伟抱负难以实现了!为官虽然不免向往荣华富贵,但官员的命运总与皇上息息相关,皇上日子混不下去,哪还有自己的好日子?所以,他一直关心着朝政,不遗余力的为皇上着想。多么难得呀,皇上小小年纪,能探求“四大发明”的渊源,这个原因和方法真的找到了,可竟然无缘实现。
杨涟真的该恨自己了,咋能先与魏忠贤个无赖斗呢?魏忠贤懂得什么!真的不该先上疏魏忠贤的24桩大罪,而应先向皇上上疏改革发展的大计,求得皇上的支持,学习张居正,以后再慢慢地说服皇上,利用皇上改变皇上。皇上,他现在真的好想念皇上,皇上要知道他杨涟现在的悲惨遭遇,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可魏忠贤这个奸臣贼子一定是瞒着皇上干的,甚至他死了皇上也不会知道实情。
杨涟的整个屁股已经化脓腐烂,牙床疼的不敢吃东西,断了的几根肋骨不敢翻身动弹,但他强咬着牙忍着巨疼,一点一点慢慢翻身,终于能够趴下来;撕下一块衣服布片,狠狠地把中指咬破,写下了生命最后的遗书: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死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学汉张俭样逃遁,亦不习杨震饮鸩自亡,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拷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追逼,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东厂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为重臣,曾受顾命。曾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天,对我大明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后来魏忠贤在朝中有了本事,才把他弄进京城;天启帝登基,又加封他锦衣千户,这才一步登天。俗话说上阵离不了父子兵,打虎离不了亲弟兄,魏忠贤没少教训魏钊,要他学会官场混法,魏钊当然对哥哥言听计从,一改过去的流氓习气。魏忠贤交待魏钊,“既然让他杨连进来,就不能让他活着出去!”现在,听杨涟说是污蔑陷害他,魏钊怒斥道:“不老实,想狡猾抵赖,蒙哄过关,先打他一百军棍,看他嘴还硬不硬!”
于是上来人,扒掉了杨涟的裤子,将他捺倒在地,两根军棍左右开弓,一替一下,那可是动真劲打的,一百军棍下来,杨涟的屁股已是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杨涟已经疼得昏死了过去。用凉水将他激醒后,魏钊方提醒他受贿100两金的事。杨涟方想起熊廷弼,辩解说:“熊廷弼是给我送过100两金,但我没收,让他拿走了!”
魏钊骂道:“他妈的老东西,还抵赖?把他的门牙打掉,让他上边也疼再说!”于是,上来人把他翻转身,那屁股顿时疼的难挨地;又几人捺着,撬开嘴巴,用锤子砸下了几颗门牙。杨涟满嘴满脸都是血,疼的又一次昏过去。是呀,就是照死处整他的,哪是正常审讯?杨涟醒来时,已躺在大牢的草栅子上。阵阵巨疼,连口水也喝不上,他明白,魏忠贤不是要他的什么口供,而是要他的老命的。
杨涟自从为官以来,是以敢于进谏出名的,他最赞成顾允成为东林党人创立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万历帝时,他坚持立长固本,不怕得罪郑贵妃,硬是坚持的郑贵妃连皇后都没立上;由于他的努力,终于打败了宦官势力,使光宗帝朱常洛继承了大统。天启帝登基,他不怕得罪李选侍,硬是把她从乾清宫赶出;可他没想到,魏忠贤和客巴巴把小皇帝把持了。
现在,杨涟终于发现了种种弊端皆出于皇权而又离不了皇权,正需要他大展宏图,来一个历史转向时,却又遭到了阉党势力手里。他后悔,当初还不如让李选侍把持着小皇帝;可小皇帝也没有感谢自己,不是人心难测,而是天理昭然。他突然感到自己策略上错了,不应该杀熊廷弼,而应该和熊廷弼联合起来。人不能够关门踩高跷,只觉得自己高,他想到熊廷弼临刑前笑话自己的,实在感到脸上无光。就在他左思右想时,牢门打开,魏钊把一坨金锭扔在他面前,冷笑说:“这难道不是你收受的100两金子!”
原来,当杨涟说100两金子又让熊廷弼拿走时,魏钊心里有点发虚了,要是真拿走了,抓不着证据,熊廷弼又死了,没有证人,看把首辅大人打残到这幅模样,可咋给皇上交差呢?便回去与哥哥商量。魏忠贤根据熊廷弼的秉性脾气,断定金子没有带回来,就让魏钊在杨涟家中搜。还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人在院中的荷花池里找到了。
当魏钊说杨涟为了毁灭罪证,故意扔到荷花池里时,杨连立即纠正说:“那也许是熊廷弼一气之下扔进了荷花池里,这与我无干!”这才是裤裆里抹黄泥,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说不清了,总之,是在你杨涟家的荷花池发现的,熊廷弼又死无对证,难道法律还给你论赌咒发誓凭良心吗?
有了这个罪证,魏忠贤和魏钊都放心了,继续对杨涟使用重刑,竟然把杨涟的四根肋骨都打断了。杨涟也是五十多岁上了年纪的人,怎受得了如此惨无人道的**摧残?他现在才真正发现一个只有皇权和人治,而法律形同虚设的社会是多么的可怕!他之所以要搬倒魏忠贤,就是因为魏忠贤算个什么东西,不学无术,就是个宦官,怎能专权朝政大事?
对于死他并不足惜,关键他的宏伟抱负难以实现了!为官虽然不免向往荣华富贵,但官员的命运总与皇上息息相关,皇上日子混不下去,哪还有自己的好日子?所以,他一直关心着朝政,不遗余力的为皇上着想。多么难得呀,皇上小小年纪,能探求“四大发明”的渊源,这个原因和方法真的找到了,可竟然无缘实现。
杨涟真的该恨自己了,咋能先与魏忠贤个无赖斗呢?魏忠贤懂得什么!真的不该先上疏魏忠贤的24桩大罪,而应先向皇上上疏改革发展的大计,求得皇上的支持,学习张居正,以后再慢慢地说服皇上,利用皇上改变皇上。皇上,他现在真的好想念皇上,皇上要知道他杨涟现在的悲惨遭遇,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可魏忠贤这个奸臣贼子一定是瞒着皇上干的,甚至他死了皇上也不会知道实情。
杨涟的整个屁股已经化脓腐烂,牙床疼的不敢吃东西,断了的几根肋骨不敢翻身动弹,但他强咬着牙忍着巨疼,一点一点慢慢翻身,终于能够趴下来;撕下一块衣服布片,狠狠地把中指咬破,写下了生命最后的遗书: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死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学汉张俭样逃遁,亦不习杨震饮鸩自亡,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拷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追逼,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东厂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为重臣,曾受顾命。曾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天,对我大明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