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三国之最强皇帝

第七十五章淘沙得金

    第七十五章淘沙得金

    哭,是人类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人类与之俱来的本能。婴孩刚一出世,初见天日,张嘴就哭,没学会说话的时候,饿了,是哭,要大小便了,是哭,身体不舒服了,还是哭。即便是长大成人之后,高兴的时候会哭,悲伤的时候会哭,心情激动的时候,也难免要哭。大概没有什么其他的情绪,能与之相比了吧。

    哭,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方式。吵架中的夫妻,当妻子默默流泪,泫然欲泣的时候,做丈夫的,也大抵会被那眼泪软化了心肠;而孩子的眼泪,更是会让父母原谅他的一切过错。

    楚国的大夫申包胥,相传在秦国的宫城外哭了七天七夜,终于用自己的忠诚和坚毅打动了秦哀公,使得秦国答应发兵救楚,让楚国免于亡国之难。春秋战国时代,纵横家非常活跃,他们游走于诸国之间,靠三寸不烂之舌,影响诸国的政治外交,能成为纵横家的,其学识和口才,无一不是出类拔萃之辈。而申包胥,却用最原始的手段“哭”,达成了纵横家用雄辞、诡辩才能达成的目的。

    曹丕与曹植兄弟为了争夺嗣位,各自都想着法的讨父亲曹操的欢心。每次曹操出征,曹植都会做华丽的诗赋,来给曹操送行。虽然曹丕的文采也相当不错,奈何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和自己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弟相比,他的文学造诣,难免就相形见绌了。于是,曹丕索性不合自己的弟弟比文采了,每次送别的时候,他都只是拉着父亲的马辔头,哭个不停,一副舍不得的样子。这就慢慢让曹操觉得曹丕为人诚实可靠,而曹植就未免流于浮华了。

    后来清朝的咸丰皇帝奕詝,更是有样学样,把这一套技巧发扬光大了。同样是面对才华出众,文武双全的弟弟奕訢(即恭亲王),当时还是皇子的奕詝,说好听点,就是为人仁厚,说不好听点,就叫材质平庸。幸好他有个好老师叫做杜受田,给他出了不少好主意,最终令他顺利接位。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是两件事。

    一次,恰逢木兰围猎,道光皇帝也想籍此考察一下奕詝、奕訢两人,这时,杜受田就跟奕詝说:“论武艺,你如何也比不过六阿哥(奕訢),不如别辟蹊径。”于是奕詝就根据杜受田的嘱咐,在围猎之中,一箭未发,一物未获。道光皇帝追问原因的时候,奕詝答道:“如今正值春天,是万物繁衍的季节,儿臣不忍对其大开杀戮。”道光皇帝听了很高兴,认为奕詝为人善良,有帝王应有的仁慈之心。

    另一次,则是在道光皇帝已经病危的时候,传奕詝和奕訢到跟前,想最后考察一番他们的才能、品性。这时,杜受田就对奕詝说:“此去如果皇上问起治国安邦的大计,你千万不要应答,只趴在地上哭就是了。”果然,晋见之时,道光皇帝出口询问治国的方略,奕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奕詝则只是伏地哭泣。

    为人君者,都有一颗猜忌之心,无非是或多或少的差别而已。道光皇帝虽非雄猜之主,但是身为皇帝,又岂能没有一点猜忌之心呢?面对两个儿子的表现,道光皇帝果断偏向了奕詝,对奕訢,反倒起了反感之意:我还没死呢,你就准备好了治国方略,等着接班了?最终,道光皇帝说奕詝“仁孝”,立为嗣君,是为咸丰皇帝。

    由此可见,哭也是一门大学问,有着扭转乾坤的大威力。

    如今何皇后给刘照出的主意,也是一个字:哭!不仅与刘照所谋的“苦肉计”暗合,更是直截了当,一针见血,足见何皇后在多年的后宫生涯中,已经历练出了一身的本领。

    辞别了母亲,刘照回到了芳林园,依照惯例,接下来就是习武的时间了。

    由于今天在何皇后那里多耽搁一阵,刘照到的比往日稍晚一些。演武场中,曹操、卢王兄弟、史阿等人,都已经候在那边了。看到刘照来了,卢、王兄弟相视一眼,欲言又止。

    刘照见状,苦笑道:“几位师兄,若是有什么谏言就直说吧,师弟洗耳恭听便是。”

    听到刘照如此说,卢、王兄弟反倒不好意思直言进谏了。他们与刘照的关系本来就亲密,在心理上,多少有偏袒刘照的地方。再说,他们每天与刘照朝夕相处,自然知道,刘照很少出宫去,和宫外的那些豪侠,基本没什么来往,这次事件,完全是一场无妄之灾,和刘照的品行没有一点干系。想到宫外的豪侠都是史阿在负责管理,此次变故,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几人转而恶狠狠的瞪了史阿几眼。

    史阿今日入宫,心中也是惶恐不已。彭虎、沙铜二人捅下了这么大的篓子,自己身为首领,罪责难逃,如果说事发前,对于刘照可能会弃卒保帅还只是一种担心的话,如今,这担心很大程度,要变为现实了。

    死了一个小小的议郎,朝廷真能拿弘农王怎样?何况又不是刘照亲自下令指使的,更何况天子无论如何也是要偏袒自己的儿子的。既然奈何不了弘农王,那么能被抛出来顶罪的,恐怕就只有自己了,想到这里,饶是史阿见惯了风浪,也不由得心中惴惴不安了。

    无奈之下,史阿只能上前请罪:“殿下,臣管教无方,没能约束好部属,闯下了祸端,令殿下的名誉受损,臣之罪当诛,愿意承担一切罪责。请殿下将臣交付廷尉处置,臣绝不敢拖累殿下。”

    要是搁着史阿往日的脾气,他对身上的责任,肯定是要推一推的。只是在昨天,他的老师王越就曾力劝他,一定要主动向弘农王请罪,承担罪责,这样才有可能保全自身。更奇的是,岳卓也来找他谈过话,亦是这般说辞。面对恩师和好友的劝告,以及此次事件本身的压力,史阿选择了妥协和听从。

    果然,刘照听了史阿的话,摆了摆手,道:“此事其中的原委,实在是曲折复杂之至,责任不能全算在子陵的头上。这件事我自有处置,子陵你就不必担心了,你在我门下奔走多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岂会忍心让你出面顶罪?”

    史阿闻言大喜,赶忙谢恩。卢恺见了,上前道:“师弟,此事虽说责任不在你身上,但是大肆招揽豪侠,确实有不妥的地方……”

    刘照道:“子和师兄,世上之事,本就难以两全。想要平治天下,文武两途,缺一不可。况且如今天下乱象已现,四方豪杰之士,如若不早点加以招揽拉拢,只恐他日反为逆贼所用。武士又毕竟与儒生不同,恃勇好斗,挟武犯禁者,比比皆是,因此只能不计小节,破格录用。如今,我门下招揽到的豪侠,虽然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但是,古人有云‘淘沙得金’,没有泥沙,又何来的赤金?云长就是最好的例证。若不是史阿到处宣扬,云长犯事之后,又岂会慕名投奔京师而来?那不是自投罗网么?届时他肯定会往边郡逃亡,从此与我失之交臂。能得到云长一人,史阿这几个月来的努力,就已经算是没有白费,何况那一班豪侠之中,堪为百人将的人才,还有不少呢。”

    关羽在旁边,听到刘照如此说,纵然是已经习惯了刘照的种种厚待、礼遇,他依旧打心眼里泛起了一股感恩之情。不善言表的他,只是双手加额,深深的向刘照拜了下去。

    刘照赶忙上前扶起了关羽。曹操见状,哈哈一笑,道:“殿下此语深得臣心。用人之道,在于唯才是举,量才而用,如若拘泥于小节,那将会错失多少英才。管仲有贪财怕死之名,陈平有盗嫂受金之过。然而齐桓公重用管仲,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高皇帝重用陈平,以奇谋离间范增,断了项王的臂膀。若是君王求全责备,那么两位贤才还有用武之地吗?”

    “这……”卢、王兄弟显然还是不太认同曹操的观点,毕竟东汉的察举制度,讲究的是“德才兼备”、“必廉士而后可用”,曹操所说的“唯才是举”,实在是有些振聋发聩,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曹操举的例子,却又让他们一时难以驳倒,因此四人一时语塞,无言可对。

    “当然,对门下的豪侠加以管束,也是应当的。”刘照赶忙出面打圆场:“招揽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为国效力,而不是狐假虎威,依仗着我的名头继续横行不法。之前,我虽然建立了纠察队,督察他们的言行,但是力度显然还不够,管理得太过宽松,纠察队的职责,也只是以探听消息为主。今后,我会让纠察队好好教导他们,如何奉公守法,遵守规矩,决不允许再有人揣摩上意,擅作主张,私自行动了。”

    说毕,众人开始练剑、习射。习武完毕,回到崇光殿更衣之后,刘照正考虑要不要先行去拜见刘宏,暂时避开马日磾的时候,却听人来报,说马日磾已经到了正殿之中了。

    唉,看来还是躲不开,刘照心中一声哀叹,起身走向了正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