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喜忧参半
大年三十当天,赶着春运的客流,杨壹一的二姐杨壹咏从克拉玛依客运站“打的”到家,杨壹一的大姐杨壹惠也从外滩区赶来,家中五口人聚全了,这是一个真正属于杨家人的“空间”。(读看看小说网)
杨壹一看着独自前来的大姐问:“大姐夫和我的小外甥彤彤呢?没来么?”
杨壹惠说:“他带着孩子,回东北老家过年去了。”
杨壹一问:“那你咋不跟着老公孩子去?”
杨壹惠说:“他的十五年工龄年限到了,可以请疗养假了。我的工龄还不到。这是我们复婚后,他第一次回老家。”
杨壹咏问:“姐,你们复婚后,过得还好么?”
杨壹惠说:“我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现在什么都能看得开了,想想自己也是傻,有啥可自杀的,不就是婚姻危机么,不过也怪我,如果我没出轨——”
杨壹一体贴大姐的难处,说:“别提你出轨,你的出轨,还不是大姐夫一手造成的,要不是他不招家,一天到晚在外面吃喝赌玩、花天酒地,你会犯错么?如果他对你百般呵护,你会离开他出轨么?”
杨一咏说:“不过,还好——你现在和大姐夫复婚了,也不是单身了,有个男人照顾也好。”
杨一惠说:“照顾?我和他复婚之后,还不是和离婚之前一样,他下班回来啥活不干,吃完饭,拿着遥控器看电视,看到睡着,啥都不操心。我现在对婚姻的理解,婚姻是一道单选题,你要么接受,要么离开,再就没有其他选择,因为双方谁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也别想改变男人的行为习惯。”
杨壹咏从内地回来,不明家中情况地问:“姐,你为什么要自杀啊!”
“是啊,姐,你说说你的事!”杨壹一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那个时候,当杨壹一在学校小卖部的公共电话里,接到二姐从内次打来的电话,她发自内心的第一句台词就是:“‘啊’!”然后,她的心悬在嗓子眼,而脸部表情就只剩下一个惊叹号!
然后,她对着话筒说出的第二句对白,就是‘死没死’?得知大姐没死的消息,杨壹一悬着的心才回到原地儿。
家人的死亡,的确是令杨壹一倍感至痛的事情,她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
杨壹惠经验之谈地说:“其实每一个死过的人,在当时那一刻很想死,过了那一刻就不想死了。而且,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当时先是用刀捅自己,已经用了很大力气,也没捅穿,后来我就把煤气罐打开,使劲对着吸煤气,直到昏迷失去知觉,后来,你姐夫把我送进医院。”
杨壹咏说:“姐,你真是婚姻的牺牲品呀,结婚都快结‘死’了。”
杨壹一说:“姐,你要是日后还是觉得过不下去了,还会离婚吗?”
杨壹惠很深沉地说:“过不下去了,那就离婚啊,人这一辈子,就只活一次,当然要选择自己最舒心的日子,不过我不会再为了男人,为了爱情,为了婚姻去自杀,人间有那么多好的东西值得留恋,非得过到去死的地步,真是太愚蠢。(百度搜索读看看
杨壹一说:“那你看社会上还不是有那么多选择自杀的人?!”
杨壹惠说:“我告诉你们,我死过一次,我太清楚自杀者的心理了,人想死的那一刻很想死,但只要熬过了那一刻,就不想死了。但凡每一个自杀死了的人,如果能够醒过来,他们一定不会再想去死,可惜那些自杀成功的人,真的是获得了这辈子最大的成功,再也没有机会醒过来失败。而我,是个自杀失败的人,我很庆幸我的失败,可以让我在人世,拥有更多接受失败的机会,失败也是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体验。”
杨壹咏问:“其实也就是人的脑筋想开了,就不想死了,是不是?”
杨壹惠肯定地回答:“是!”
在厨房忙活年夜饭的杨天云,端进一盆大盘鱼摆在茶几上,他打断了三个女儿不吉利的聊天:“好了,大过年的,别老提死啊死的了!”
说完,他又钻进厨房。
父亲走了,她们继续话题。
杨壹一很释怀地说:“我们好不容易上完学了,我等这一天已经等得花儿也快谢了!”
杨壹咏说:“真的,我们上学都有四、五年的时间过去了。”
早婚早育的杨壹惠问:“你们是不是也该找对象了,都老大不小了。”
杨壹一说:“连工作都没有安定下来,找谁呢?找谁——谁不在。”
杨壹咏很现实地说:“的确!现在的男生也很现实。”
杨壹咏又挖苦着大姐,道:“谁像你!结婚那么早!”
杨壹一深感苦楚地接着二姐的口吻,埋怨起大姐杨壹惠:“要不是你结婚太早,还能帮帮家里,对于我们来说,跟我们至亲的大姐姐,还不如国家政策、还不如和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银行助学贷款,要不是你的无情!我和二姐就不会面临辍学,要是我们辍学,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杨壹惠解释:“跟我家借钱,也不是我一人能作主的啊,还要你姐夫同意呢,我结婚那么早,还不是一是因为咱家太穷了,二是因为爸爸妈妈天天吵架,家里一点没有家的味道,所以,我很想早早拥有自己的家,从上初中我就很想逃离这里,真的,如果不是家里情况这么差,我也不会这么早结婚。人活在世上,还是要靠你们自己,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靠人人跑。当年就是因为你们的学费问题,你姐夫和我天天吵架,你姐夫家里也穷,现在,你姐夫家里有任何事,我们家也是报以不管的态度,你姐夫要是敢管他家的事,我也和他当年一样吵架离婚,没钱就是难办事,我们单位的有两口子,就为钱的事情离婚七次,复婚七次呢。”
杨壹一问:“七次?他家为啥事又离婚的又复婚的?”
杨壹惠说:“还不就是鸡毛蒜皮关于钱的事情,今天男方家里有事,要问他们家借钱,女方不同意;明天女方家里有事,要问他们家借钱,男方不同意;结婚过日子可麻烦了,动不动就因为缺钱伤感情,搞得离婚复婚的。”
杨壹一语出经典:“姐,你从小害怕读书的困难,早早上技校参加工作,逃避学习;长大结婚后,你就变成逃避咱们这个穷家的人了,这么一大家子本来指望你帮衬呢。”
杨壹咏苦笑着说:“姐,你们夫妻的生活观真自私!说白了,你们就只管自己。”
杨壹惠厉声辩驳:“我们想管也管不了!你们自己想想,咱家有三个孩子,你姐夫他们家有四个孩子,我和你姐夫也有自己的困难,我们能顾好自己的小家吃好、喝好就行了,我们两口子双方父母家里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能力有限管不了。现在很多已婚者的家里都经常因为钱而吵架,就连油田公司这样的国营单位,收入高也稳定,也因为钱天天吵架呢,今天你家有什么事,白给送人了;明天他家有什么事,借钱不还了;人活着,为钱吵架的家庭,又何止千千万万?” 杨壹一无奈地说:“都是一个‘穷’字惹的祸啊!”
杨壹咏问:“姐,你是家中长女,知道的事情最多,你知不知道咱家怎么会这么穷啊?”
杨壹一插话追究起父母的无知:“那还不是爸爸和妈妈,自己的情况都不好还结婚,家穷也就罢了,还生那么多的孩子出来受罪!”
杨壹惠也有怨言:“唉,要怪就怪爷爷奶奶,非觉得爸爸没有儿子不行,就让妈妈生了一个又一个,也不想想这里不是农村,在城市,男孩女孩还不是一样么?”
杨壹咏说:“生了我们出来,又没有能力供养我们上学,我们从小到大,家里都是破破烂烂的,交际圈也小,咱家哪一个孩子,上学的时候在班里不是数一数二的穷。”
杨壹惠回忆着说:“如果不是妈妈连带孩子都不会,能把大哥哥带进鬼门关么,那家里就刚好家有一儿一女,没有你们两个,家里负担也少,像咱家楼下张叔叔家一样多好呀!”
杨壹一因为穷字,继续吐露着委屈:“你们不知道,我们班上有好多地方上和兵团上的学生,他们知道我是克拉玛依油田上的,还以为我的日子有多好呢,其实咱家还不如他们那些个家好过呢?我在班里很内向,都没敢对人讲我家。要不然——别人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杨壹咏也赞同:“穷人家的孩子有几个不内向?谁愿意把自己家的困难拿出来夸夸其谈?家丑不可外扬么。再说,哪一个小孩子没有虚荣心和自尊心。”
杨壹惠支招:“所以,我才劝你们都早点成家,脱离这里家,你们以后就可以过自己的日子了,不用管这个破家了,不然你们会活得很累。越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越是要早结婚成家。”
杨壹一这会儿冷静下来:“你说的这个办法叫损招!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越是穷苦出身的孩子,越要付出无比多的努力,逃避困难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杨壹惠一摊手说:“那反正我是逃离了。你们谁爱管,谁受着吧。”
在外地上学的杨壹咏,苦叹:“唉~~!子女越多的家庭越麻烦,所以我就喜欢找人丁少的家庭,我对象何永鑫就是独生子。”
杨壹惠笑着问:“你找第几个对象了?”
杨壹咏虽然和杨壹一同样也是的身高,但是她骨感五官精致,比杨壹一漂亮许多,聪明许多,所以,杨壹咏还是很有异性缘的那一类,她得意地透露自己的打算说:“这是我第四个对象,前几个男生,不是潜力股,没有发展前途,等我们经济稳定点,就结婚。”
杨壹惠问:“你在天津?还是在山东?”
杨壹咏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何永鑫是山东的大学老师,当然我在山东。”
杨壹惠问:“你在克拉玛依呆多久回山东?”
杨壹咏说:“过完年,我就走。小何他父母为了欢迎我,特意把农村的家重新粉刷了一遍。”
杨壹一担心地问:“二姐,那你自己的前途呢,你不工作么?”
杨壹咏说:“我找过工作,可是内地的竞争力太大,我根本找不到工作,有小何养我,我不工作,或者随便找个私营单位干就行了,自古男子养家天经地义。”
杨壹一说:“姐,你也说了那是自古。不是我说你,你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爸爸供你花了那么多钱,你本地工作会有很好的前途……。”
杨壹咏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我知道,我留在克市我会有很光明的前途,可是我并不愿意放弃爱情,就当我欠家里的,等我和小何的情况好点了,有朝一日,我会孝敬爸爸妈妈的。”
杨壹一想不通问:“你是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那内地的大专中专技校生,是不是都不活成了呢?是不是都得饿死呢,过得也忒惨点了吧?”
杨壹咏说:“也是混呗,选择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
杨壹一并不放过花钱最多二姐:“那家里借的钱谁来还呢?”
杨壹咏把矛头指向杨壹惠:“都怨你早结婚,要不是你工作了帮不到家里,结婚了也帮不到家里,爸爸也不用去借高利贷,利滚利地到现在咱家债台都不知筑起来有多高了?”
杨壹惠听着不高兴了,立刻把矛头指向父亲:“我有什么办法,爸爸自己没赚钱的本事,妈妈又是废人一个,还生那么多孩子出世,孩子也没有本事,恶性循环。当年爸爸为你们上学筹措学费,就四处借钱做生意,也问我借了三万块钱,如今你们毕业了,还没有还我呢?!为这三万块,我和你姐夫吵架的时候,都站不住脚啦。”
杨壹一想知道家里到底欠了多少高利贷,追究到底地问:“这光是内债,还有外债呢?”
杨壹一看着独自前来的大姐问:“大姐夫和我的小外甥彤彤呢?没来么?”
杨壹惠说:“他带着孩子,回东北老家过年去了。”
杨壹一问:“那你咋不跟着老公孩子去?”
杨壹惠说:“他的十五年工龄年限到了,可以请疗养假了。我的工龄还不到。这是我们复婚后,他第一次回老家。”
杨壹咏问:“姐,你们复婚后,过得还好么?”
杨壹惠说:“我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现在什么都能看得开了,想想自己也是傻,有啥可自杀的,不就是婚姻危机么,不过也怪我,如果我没出轨——”
杨壹一体贴大姐的难处,说:“别提你出轨,你的出轨,还不是大姐夫一手造成的,要不是他不招家,一天到晚在外面吃喝赌玩、花天酒地,你会犯错么?如果他对你百般呵护,你会离开他出轨么?”
杨一咏说:“不过,还好——你现在和大姐夫复婚了,也不是单身了,有个男人照顾也好。”
杨一惠说:“照顾?我和他复婚之后,还不是和离婚之前一样,他下班回来啥活不干,吃完饭,拿着遥控器看电视,看到睡着,啥都不操心。我现在对婚姻的理解,婚姻是一道单选题,你要么接受,要么离开,再就没有其他选择,因为双方谁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也别想改变男人的行为习惯。”
杨壹咏从内地回来,不明家中情况地问:“姐,你为什么要自杀啊!”
“是啊,姐,你说说你的事!”杨壹一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那个时候,当杨壹一在学校小卖部的公共电话里,接到二姐从内次打来的电话,她发自内心的第一句台词就是:“‘啊’!”然后,她的心悬在嗓子眼,而脸部表情就只剩下一个惊叹号!
然后,她对着话筒说出的第二句对白,就是‘死没死’?得知大姐没死的消息,杨壹一悬着的心才回到原地儿。
家人的死亡,的确是令杨壹一倍感至痛的事情,她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
杨壹惠经验之谈地说:“其实每一个死过的人,在当时那一刻很想死,过了那一刻就不想死了。而且,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当时先是用刀捅自己,已经用了很大力气,也没捅穿,后来我就把煤气罐打开,使劲对着吸煤气,直到昏迷失去知觉,后来,你姐夫把我送进医院。”
杨壹咏说:“姐,你真是婚姻的牺牲品呀,结婚都快结‘死’了。”
杨壹一说:“姐,你要是日后还是觉得过不下去了,还会离婚吗?”
杨壹惠很深沉地说:“过不下去了,那就离婚啊,人这一辈子,就只活一次,当然要选择自己最舒心的日子,不过我不会再为了男人,为了爱情,为了婚姻去自杀,人间有那么多好的东西值得留恋,非得过到去死的地步,真是太愚蠢。(百度搜索读看看
杨壹一说:“那你看社会上还不是有那么多选择自杀的人?!”
杨壹惠说:“我告诉你们,我死过一次,我太清楚自杀者的心理了,人想死的那一刻很想死,但只要熬过了那一刻,就不想死了。但凡每一个自杀死了的人,如果能够醒过来,他们一定不会再想去死,可惜那些自杀成功的人,真的是获得了这辈子最大的成功,再也没有机会醒过来失败。而我,是个自杀失败的人,我很庆幸我的失败,可以让我在人世,拥有更多接受失败的机会,失败也是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体验。”
杨壹咏问:“其实也就是人的脑筋想开了,就不想死了,是不是?”
杨壹惠肯定地回答:“是!”
在厨房忙活年夜饭的杨天云,端进一盆大盘鱼摆在茶几上,他打断了三个女儿不吉利的聊天:“好了,大过年的,别老提死啊死的了!”
说完,他又钻进厨房。
父亲走了,她们继续话题。
杨壹一很释怀地说:“我们好不容易上完学了,我等这一天已经等得花儿也快谢了!”
杨壹咏说:“真的,我们上学都有四、五年的时间过去了。”
早婚早育的杨壹惠问:“你们是不是也该找对象了,都老大不小了。”
杨壹一说:“连工作都没有安定下来,找谁呢?找谁——谁不在。”
杨壹咏很现实地说:“的确!现在的男生也很现实。”
杨壹咏又挖苦着大姐,道:“谁像你!结婚那么早!”
杨壹一深感苦楚地接着二姐的口吻,埋怨起大姐杨壹惠:“要不是你结婚太早,还能帮帮家里,对于我们来说,跟我们至亲的大姐姐,还不如国家政策、还不如和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银行助学贷款,要不是你的无情!我和二姐就不会面临辍学,要是我们辍学,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杨壹惠解释:“跟我家借钱,也不是我一人能作主的啊,还要你姐夫同意呢,我结婚那么早,还不是一是因为咱家太穷了,二是因为爸爸妈妈天天吵架,家里一点没有家的味道,所以,我很想早早拥有自己的家,从上初中我就很想逃离这里,真的,如果不是家里情况这么差,我也不会这么早结婚。人活在世上,还是要靠你们自己,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靠人人跑。当年就是因为你们的学费问题,你姐夫和我天天吵架,你姐夫家里也穷,现在,你姐夫家里有任何事,我们家也是报以不管的态度,你姐夫要是敢管他家的事,我也和他当年一样吵架离婚,没钱就是难办事,我们单位的有两口子,就为钱的事情离婚七次,复婚七次呢。”
杨壹一问:“七次?他家为啥事又离婚的又复婚的?”
杨壹惠说:“还不就是鸡毛蒜皮关于钱的事情,今天男方家里有事,要问他们家借钱,女方不同意;明天女方家里有事,要问他们家借钱,男方不同意;结婚过日子可麻烦了,动不动就因为缺钱伤感情,搞得离婚复婚的。”
杨壹一语出经典:“姐,你从小害怕读书的困难,早早上技校参加工作,逃避学习;长大结婚后,你就变成逃避咱们这个穷家的人了,这么一大家子本来指望你帮衬呢。”
杨壹咏苦笑着说:“姐,你们夫妻的生活观真自私!说白了,你们就只管自己。”
杨壹惠厉声辩驳:“我们想管也管不了!你们自己想想,咱家有三个孩子,你姐夫他们家有四个孩子,我和你姐夫也有自己的困难,我们能顾好自己的小家吃好、喝好就行了,我们两口子双方父母家里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能力有限管不了。现在很多已婚者的家里都经常因为钱而吵架,就连油田公司这样的国营单位,收入高也稳定,也因为钱天天吵架呢,今天你家有什么事,白给送人了;明天他家有什么事,借钱不还了;人活着,为钱吵架的家庭,又何止千千万万?” 杨壹一无奈地说:“都是一个‘穷’字惹的祸啊!”
杨壹咏问:“姐,你是家中长女,知道的事情最多,你知不知道咱家怎么会这么穷啊?”
杨壹一插话追究起父母的无知:“那还不是爸爸和妈妈,自己的情况都不好还结婚,家穷也就罢了,还生那么多的孩子出来受罪!”
杨壹惠也有怨言:“唉,要怪就怪爷爷奶奶,非觉得爸爸没有儿子不行,就让妈妈生了一个又一个,也不想想这里不是农村,在城市,男孩女孩还不是一样么?”
杨壹咏说:“生了我们出来,又没有能力供养我们上学,我们从小到大,家里都是破破烂烂的,交际圈也小,咱家哪一个孩子,上学的时候在班里不是数一数二的穷。”
杨壹惠回忆着说:“如果不是妈妈连带孩子都不会,能把大哥哥带进鬼门关么,那家里就刚好家有一儿一女,没有你们两个,家里负担也少,像咱家楼下张叔叔家一样多好呀!”
杨壹一因为穷字,继续吐露着委屈:“你们不知道,我们班上有好多地方上和兵团上的学生,他们知道我是克拉玛依油田上的,还以为我的日子有多好呢,其实咱家还不如他们那些个家好过呢?我在班里很内向,都没敢对人讲我家。要不然——别人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杨壹咏也赞同:“穷人家的孩子有几个不内向?谁愿意把自己家的困难拿出来夸夸其谈?家丑不可外扬么。再说,哪一个小孩子没有虚荣心和自尊心。”
杨壹惠支招:“所以,我才劝你们都早点成家,脱离这里家,你们以后就可以过自己的日子了,不用管这个破家了,不然你们会活得很累。越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越是要早结婚成家。”
杨壹一这会儿冷静下来:“你说的这个办法叫损招!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越是穷苦出身的孩子,越要付出无比多的努力,逃避困难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杨壹惠一摊手说:“那反正我是逃离了。你们谁爱管,谁受着吧。”
在外地上学的杨壹咏,苦叹:“唉~~!子女越多的家庭越麻烦,所以我就喜欢找人丁少的家庭,我对象何永鑫就是独生子。”
杨壹惠笑着问:“你找第几个对象了?”
杨壹咏虽然和杨壹一同样也是的身高,但是她骨感五官精致,比杨壹一漂亮许多,聪明许多,所以,杨壹咏还是很有异性缘的那一类,她得意地透露自己的打算说:“这是我第四个对象,前几个男生,不是潜力股,没有发展前途,等我们经济稳定点,就结婚。”
杨壹惠问:“你在天津?还是在山东?”
杨壹咏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何永鑫是山东的大学老师,当然我在山东。”
杨壹惠问:“你在克拉玛依呆多久回山东?”
杨壹咏说:“过完年,我就走。小何他父母为了欢迎我,特意把农村的家重新粉刷了一遍。”
杨壹一担心地问:“二姐,那你自己的前途呢,你不工作么?”
杨壹咏说:“我找过工作,可是内地的竞争力太大,我根本找不到工作,有小何养我,我不工作,或者随便找个私营单位干就行了,自古男子养家天经地义。”
杨壹一说:“姐,你也说了那是自古。不是我说你,你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爸爸供你花了那么多钱,你本地工作会有很好的前途……。”
杨壹咏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我知道,我留在克市我会有很光明的前途,可是我并不愿意放弃爱情,就当我欠家里的,等我和小何的情况好点了,有朝一日,我会孝敬爸爸妈妈的。”
杨壹一想不通问:“你是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那内地的大专中专技校生,是不是都不活成了呢?是不是都得饿死呢,过得也忒惨点了吧?”
杨壹咏说:“也是混呗,选择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
杨壹一并不放过花钱最多二姐:“那家里借的钱谁来还呢?”
杨壹咏把矛头指向杨壹惠:“都怨你早结婚,要不是你工作了帮不到家里,结婚了也帮不到家里,爸爸也不用去借高利贷,利滚利地到现在咱家债台都不知筑起来有多高了?”
杨壹惠听着不高兴了,立刻把矛头指向父亲:“我有什么办法,爸爸自己没赚钱的本事,妈妈又是废人一个,还生那么多孩子出世,孩子也没有本事,恶性循环。当年爸爸为你们上学筹措学费,就四处借钱做生意,也问我借了三万块钱,如今你们毕业了,还没有还我呢?!为这三万块,我和你姐夫吵架的时候,都站不住脚啦。”
杨壹一想知道家里到底欠了多少高利贷,追究到底地问:“这光是内债,还有外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