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飞剑斩妖邪
诗云:
世间自古有神明,扶正除邪保安宁。
人间多少沧桑事,不平时节显神灵。
话说华夏之地,有三大教派,那三大?无非儒、释、道,儒家自孔老夫子创立以来,文治天下,安邦定国。佛家自汉时传入中国以来,善化人心,万法归一,喻人种其善因得其善果,诸多好处,不可尽述。却说那道家自玄黄老祖李伯阳以来,传下那《道德真经》五千言,后世逐渐发扬光大,其派别也有茅山、正一、全真等之分,其中也尽有那道家高人,如那陶弘景,吕纯阳,张果老等。如今且听小子讲一个也是道家高人,驱邪伏魔,造福人间的美事,且看如何,听我道来:有道是:
欲作降魔除怪事,须得通天彻地人。
话说那余杭之地,景色秀美,人民富庶,且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所在。其地间也有那奇峰妙山,名胜古迹。历代才子佳人,更是数不尽数。却说其间有个妙峰山,真个是佳景宜人,是一个游览闲耍的好去处,但见景色如何,只见:
绿树成荫,古树攀天,奇兽怪石,甚为迷人。雾迷山间,疑临天界瑶池台,山峰秀美,似隐着世外高人。真个是触景迷神,乐而忘返。
且说在这秀美的妙峰山上,有一道观,名曰灵台观。只因此地景色宜人,游人雅士往来平凡,道观中善男信女更是络绎不绝,其时观中鼎盛非常。再说那观中所奉哪一位仙长,听我说知:就是那张天师是也!
话说在这妙峰山附近数百里,居民城郭,街市城镇,尽数其多。在巨妙峰山数百里之外城中,有一举子,名叫杨天宝,自幼习些拳脚,又且天生聪益,过目能诵,十八岁上,中了举人。却说这杨举子,有一专好,颇喜游山玩水,览古今名胜。至此,拜别了家父母亲,只带了一个书童杨奇,出得门开,依次行来,纵观山水佳景,无非是逢旱上马,遇水登舟,遇酒家沽酒,逢客栈留宿,真个是畅汗淋漓,悦意尽数山水之间。
不则一日,行至妙峰山下,杨举子观那妙峰山,景色宜人,古树参抱,峰栾叠嶂,鸟语林间,大喜道:“好个玩耍去处!”,于是下得马来,徒步行走而上,身入其境,别是一凡滋味,只觉身处那蓬莱仙山之中,一路蜿蜒而上,行了三四里路,幽糊之间,见前方一座阁楼庙宇,碧瓦红墙,行至跟前,见人络绎不绝,门楼处悬一块匾,上面金灿灿三个大字写着“灵台观”三字,上的前来,入了门去,但见青烟缭绕,殿宇辉煌,于是杨举子上的跟前,烧起一注香,行礼已毕。抬要观去,见那天师坐于灵台之上,青衣道袍,手持七星宝剑,眼视前方,好一派威严之气,于是杨举子口占一诗道:
上天封得神仙将,
人间威名震四方,
专行驱邪扶正事,
人人口中有美名。
杨举子占诗毕,见天色已晚,于是参见了观主,相见毕了,道出在此留宿之意,观主自是找了一间干净房间,收拾饭菜与他主仆二人吃了,当夜就在观中歇宿了,无话。
却说观主自把杨举子安排停当之后,自去了。是夜,月明如昼,杨举子睡意全无,遂叫书童杨奇拿出随身而带的酒来,摆在案上,独自饮用,半晌以后,已是半醉半醒状态,杨举子见桌上灯烛明亮亦且模糊,攸忽之间,忽见一女子,轻移莲步,向杨举子行来,杨举子一见暗想道:“此间乃道观,怎么有女子在此,恐是那道人不守清规,在此胡为,做些不清不楚的勾当”,杨举子正在疑惑,那女子以行至面前,杨举子开口问道:“敢问此位小娘子,至此深夜,却为何在这道观之中?”那女子听见杨举子说话,好似聋了一般,只是对杨举子笑,却一声不吭,杨举子愈加疑惑,又问道:“娘子有何事尽管道来!”那女子还是一声不吭,只见转过了身走了,杨举子想到:“或许有些难言之隐,也未可知,且在后边跟着她,看看如何!”其时皓月当空,杨举子就在后面紧紧跟着那女子,只见那女子出了道观,往山顶而来,大约行了五六里,那女子忽然转过身来,对杨举子微微一笑,风也似的不见了,杨举子找寻了半天,不见了踪迹,杨举子想道:“值此深夜,莫不是见了鬼”,想到此处,不觉头顶发寒,好不怕人,于是夺路而逃,由于心中惶恐,脚下不明,大跌一跤,忽的发现自己趴在桌子上,乃是南柯一梦。
杨举子忽的从梦中惊醒,想起梦中之事,甚是奇异难懂,不知有何蹊跷?于是杨举子想着梦中路径,出得观来,沿路行来,却是作怪!竟然与那梦中相似之极,其时不知是何更鼓,山路甚是崎岖不好走,约行了五六里地,来到梦中那女子不见之地,杨举子惊奇不已,正在疑惑之时,腾的起了一阵大风,此时却不是梦中,杨举子见其风甚大,不敢停留,回头返回,却不料一脚蹬空,摔将下去,不知摔到了何处所在!
话分两头,且说在这妙峰山附近,有一县城,名曰平安县,此县里有位大户人家,家主姓刘名子见,娶妻王氏,家中资产颇丰,有道是吃不完的仓米,穿不尽的绫罗,只是一件,老夫妻两口到四十岁上,并未生的一儿半女,却说王氏甚是贤惠明理,于是就叫刘子见纳一小妾,好歹生个一儿半女,也好延续刘家香火。刘子见听见安人如此说话,只对她说道:“休的如此说,若命里无儿女时,再多折腾也是无用,且宽心就是,不需大动干戈”,王氏听见丈夫不与纳妾,心中甚是担忧。忽一日,王氏有孕了,夫妻两口真是兴奋不已,直至十月期满,生下一女,两口儿真个视为心头之肉,胸中之肝,因是此女得的甚是不容易,好似珍宝一般,于是取名玉珠。到的五六岁上,在此地找了位老学究,在家教玉珠读书识字,且说这玉珠聪益非常,不上两年,便可吟诗作赋,真是喜的老两口高兴不已,不在话下。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不觉玉珠已自十六岁了,真是生的如花似玉,貌似貂蝉,老两口儿商议道:“且的找寻一个门当户对,人物齐整,德才兼备的人嫁他,才不枉了”,于是此消息一经传将出去,提亲的便整日上门,差点踢破了门槛,却说如此多的人上门提亲,其中也不乏王孙公子,名门望族,到了后来,老两口还是没有一个中意的,你说是为何?只因那有财有势的,人物多半不济。那人物清爽可爱的,多半家道困乏,门不当户不对。于是老两口没有一个中意的,先阁下不提。
却说在这平安县城中,来了一位老者,已是年过六旬,面容枯槁,似那阎罗鬼卒,蓬头驼背,好似将死之人。县城中人都不知从何方而来,也不知住在那处,只见他在城中竖起一面幡,为人占卜算卦,且是灵验。再说刘家招婿的事,也传到了此位老者的耳朵里,于是老者就请了一个媒婆,对媒婆说道:“我闻的刘员外家里闺女欲待出阁,你可去他家说知此事,与我成亲则个”!媒婆一听这话,放声大笑道:“你莫不是得了失心疯,那刘员外家提亲的俊少年且是尽数其多,那刘员外也自瞧不上眼,你这老头,莫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作美梦吧”,老者一听这话怒道:“谁与你作耍,句句实言哩!”媒婆一听老者来了劲,就道:“那刘家是大户人家,你叫我去与你说亲,真是笑掉大牙,不要说我自不去,别人也未必肯去,谁敢去与刘员外说把自家女儿嫁与一老头,莫不是讨打吗?”老者见媒婆不去说知,于是又在城中找了几个媒婆,说知此事,个个闻之,大笑不已,都道是得了失心疯了!
却说这老者请了好几个媒婆说知此事,没一个应承的,老者无奈。只得自家上门去说,打点已毕,上的刘家门来,报与刘员外,说是一位老者求见,召唤入门,老者见了刘员外,深深的唱了个“喏”,刘员外也是一枯槁老头,也还了个半礼,两人在堂前坐定,丫鬟奉上茶,吃过了。刘员外开口问道:“老丈偶临寒舍,不知有何事体?”老者回道:“不为别事,闻得员外欲招东床,故此到此!”刘员外道:“即是如此,不知老丈为何人而来,是令郎么?”老者闻之,微微而笑,摇头不语。刘员外又道:“即不是,可是令侄么?”老者又是摇头不语。刘员外道:“便是那位,老丈说来便是,不必拘束!”此时老者开口道:“实不瞒员外,便是在下了!”刘员外闻之,哈哈大笑道:“老丈莫要取笑,戏弄在下!”老者又道:“句句实言,不是玩笑话!”刘员外听见如此说话,变脸想道:“不知哪来的野厮,跑到这里撒野火,亦且不知天高地厚,说些胡话!”此时老者又道:“员外不必疑虑,便把令爱嫁与在下,方是最好了!”刘员外听见如此说,愈加的气愤,开口怒道:“老丈休的胡说八道!”也不等老者开口,刘员外呼叫家丁送客,家丁见家主发怒,便立即把那老者推将出门来。刘员外进到屋内,夫人问何事,于是刘员外便把老头之言说与夫人知道,夫人闻之,亦且是大怒不已,狂绉道:“莫不是痴心妄想,白日里做那黄粱大梦!”,不提。
再说老者被推出门外,一声不吭,只是暗自发笑,自去了。到了夜里,刘员外家中,玉珠坐于闺房内,此时月色甚好,好一派诗情画意之景,玉珠坐于闺阁内,凭栏望月。忽见窗外飞来一只五彩花鸟,且是好看,玉珠疑道:“值此夜晚,此鸟何不宿于枝头,何故在此飞?”只见那鸟在窗格上微微一停,慢慢飞于后园中去了,玉珠出于好奇之心,带了丫鬟,尾随此鸟而来,来至后园,其时各人安睡,夜里静悄悄,又见那鸟落于低处,玉珠二人信步至前,忽的那鸟变得硕大无比,好似大雕一般,向玉珠二人飞来,二人措不及防,被那利爪提将起来飞了去,玉珠二人此时已被吓破了胆,欲待呼救,却无论怎么呼喊,发不出声。只见二人被那大鸟提着飞了好些地方,路过诸多城郭,直至来至一个深山洞中,把那二人放将下来,玉珠见洞中已有女子十数名,高处石凳上坐一老者,只见刚才那大鸟忽的变作人形,跪倒在地对老者道:“报于洞主,此女子已带到!”老者道:“甚好,且自退下就是!”那怪物听了,唱诺而去,不在话下!
却说那老者是何人也?正是那日间刘家提亲的老者。此时那怪物退下去了,那老者又吩咐旁边一人道:“把此女子带于内洞中,我要欢耍则个!”,那人听罢,就把那玉珠似提小鸡似得提进了内洞中,不多一会,见那老者进来,漏出淫笑声,便要奸秽玉珠,玉珠此时急中生智,对老者道:“你要过来,我就死于此处,免得受你欺凌!”老者一见,知是烈性女子,不可强来。如今且在洞中,不怕她逃了,且等到她日后绝望之时,便也可成事!于是那老者出了内洞,自去找别的女子凌乱去了!原来此洞中那十数名女子,皆是此老者掳来在此,在此淫秽取乐。那种似大鸟一样的人形怪物,皆是山里的山精木怪,遣来听命与老者。再说那老者又叫洞中其余女子来劝导玉珠,叫其从了老者之意。不管众女子如何解说,玉珠只是不从,老者大怒,便杀了玉珠的丫鬟,放出话来:“若再不从,便要强行事体!”玉珠见丫鬟已死,伤心不已,只待老怪物强行,便要撞死与这山壁上,不在话下!
如今咱把话倒将回来,却说那晚杨举子失足摔下山崖,不知摔到了哪里。也是天缘巧合,那杨举子不偏不正,正是掉进了那老者的洞中,当晚摔将下来,昏死了过去,直至第二日天大亮,方才醒转。醒来之后,浑身生疼,观身旁事物,乃是一个洞底,如天井一般,向前看去,地底洞洞相连,甚是广大,欲待上去,怎奈垂直峭壁,无法攀爬。只得起了身子,沿着洞底走来,行不多时,忽闻见远处有妇人说话,杨举子暗想道:“在此地底洞天,为何有女子声音,岂不作怪?”于是寻着声音找过来,转过一个洞口,前面豁然开朗,此处洞天也如刚才一般无二,只在头顶上有一片亮光透下来,只是此处崖壁要比刚才那处略显平缓。杨举子正看之间,忽的望见在前方不远处,聚集着十数名女子,还有一女子独处在一旁,哀哀哭泣,杨举子见此情形,大为震惊,于是快步上前。却说那女子们见有一男子从天而降,也是惊叹不已,伸长了舌头缩不进去。杨举子上前问道:“你们是何方人家的女眷,为何却在此处?”众女子闻见道:“你是何人?为何也在此处?”杨举子道:“我乃远乡之人,只因闲耍至此地,失足掉落下来,故此到此,你们却是为何?”女子闻见,急叫道:“相公救命则个!我们原是平安县城中良家女子,皆是被一位老怪物掳在此地,整日受他奸秽,还望相公设法救拔出去,小女子感激不尽!”杨举子闻见,问道:“那老怪物现在何处?”女子道:“我们也不知道,只是在晚间归来,白日里不曾见到,不知何方去了!”杨举子又瞧见旁边独坐的女子,只是在那啼哭不已,杨举子观这女子,有不凡之表,秀美可爱,必是大家闺秀。杨举子上前问道:“你想必也是被劫来的,且不要如此悲伤,小生定当竭尽全力,救拔你们出去!”原来此女子正是玉珠。玉珠闻见,心里略感宽慰,对杨举子道:“小女乃平安县城里刘员外之女,前日里被那老怪物掳来在此,便要欺辱,小女至死不从,那老怪物大怒,便杀了随身丫头,尸首现还在后洞中”,玉珠说到伤心处,不觉又垂下泪来,于是又起身至后洞中看丫鬟尸首去了,杨举子在后边跟了进来,来到内洞中,见地上躺一女子尸首,杨举子一见,大惊不已,有道是:
从未照过面,却是梦中人。
你道是杨举子见了何人惊得魂不附体?原来杨举子一见此女子面容,正是那昨夜梦中之人,直至现在,杨举子才明白过来。原来正是那女子魂魄不散,引他到此,方知事体,可不是天使其然么!杨举子见此情形,怒发冲冠,发狠道:“不知何方妖孽在此作乱,等他来了,必杀了他泄我之气!”却说玉珠乃有见识之女,听得杨举子如此说话,就道:“相公莫要心急,务必要从长计较,那老怪物神通广大,善用妖术,岂是你一个凡人能匹敌的,若要硬来,非凡救不出我们,反倒先害了相公身家性命!”杨举子听得有理,便道:“依娘子所言,我当如何是好?”玉珠道:“幸亏那老怪物白日里不在洞中,相公若要救我们,必要想法出去,召集了众人到此,方可有胜算!”杨举子闻言道:“娘子所言甚是!我从小便会些武艺,观此处地形,出去不难!”玉珠道:“此事不可迟缓,亦不知现在是何时辰,相公还是早点盘算出去为好,免得一会老怪物回来,生出变故!”杨举子闻言,甚觉有理,便立即对众人吩咐安顿妥了,自己则攀岩而上,出了这腹底洞天,有道是:
拆破玉笼飞彩凤,顿开金锁走蛟龙。
再说那刘员外家,发现不见了女儿,全家手足无措,叫苦不迭。搜寻了一日,不见其人。老夫妻着了忙,立即叫人写了一纸状纸,告上衙来,报是人口失踪案件,县大尹叫苦不已,你说县大尹为何叫苦?原来最近以来,以接到诸多女子失踪之案,衙役捕快不知派出了多少去明察暗访,多少日子过去了,尽没有一丝蛛丝马迹。县大尹正在筹措无方,又接到一桩同样案件,叫他怎么不烦恼!
却说这日里县大尹正在疑惑案件,听得门子报道,门外有一举人求见,县大尹召唤进来,正是那杨举子。二人相见势力已毕,杨举子便把自己所见一一报于县大尹,大尹一听,正于人口失踪一事暗合,只是听见说被人用妖术掳去,半信半疑。怎奈案件无一点进展,只得依了杨举子之言。于是县大尹调拨兵快衙役,由杨举子带领,来妙峰山上搜寻,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杨举子带着五六十号衙役捕快人等,浩浩荡荡望妙峰山上而来。且说这妙峰山方圆甚广,山峭峰高,也是天公不凑巧,正好这日里起了大雾,山腰以上,数十米开外,不见其物,杨举子领着一干人等从清早一直搜寻道晚暮十分,却是作怪!找了一日,并不见前日从何处坠下,更不见有何洞天。无奈之下,只得败兴而归!
再说平安县城中,刘员外与丢了女儿的人家闻见有人知晓些许消息,个个奔衙门而来,等待消息。从妙峰山上下来的一干人等行到衙门口时,见众人聚于一处,见兵快已到,急忙赶上前去,探问消息,兵快个个摇头晃脑,一脸无奈!只得问于杨举子,杨举子道:“实是作怪!众人搜寻多时,不见当日的洞府,不知是何缘故?”众人闻之,有的道杨举子是那泼皮无奈,专来骗吃骗喝,糊弄众人,也未可知!有的道无缘无故,又陪衬许多力气,欺骗众人何干!一时骚乱不已,说什么的都有,不提。
却说这刘员外老夫妻两口,闻得女儿被妖物掳去,急得似热锅里的蚂蚁,哭天喊地,不知区处。却说刘员外家有位管家,名叫赵保义,为人老练精干,闻得如此情形,只得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对刘员外道:“闻得小姐被妖物掳去,不知是真是假,如今只有一计可以一试!”刘员外立马回道:“是何妙计,?尽管道来!”赵保义道:“闻杨举人道妖物在妙峰山上,老爷殊不知道那山上有座灵台观,观中供奉张天师,且是灵验,老爷何不上那妙峰山上拜求天师,或许有些救处,也未可知!”刘员外闻之道:“有理,有理!”于是立马叫人置办了一应贡品,上的山来,祷告半日,不在话下。
却说刘员外拜祭归来,是夜,刘员外夜得一梦,见一碧眼长眉,头戴宝冠,脚蹬云靴的仙长踏着祥云来至刘员外家中。刘员外见此情形,纳头便拜,开口道:“仙长何方神圣,救吾女儿则个!”只见仙长开口道:“吾乃张道陵是也,前日里受王母娘娘之邀赴蟠桃盛会,盛会已毕,又逢众仙邀约,与众仙畅谈两日,如今归来,且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见妙峰山上有一千年老猴,变化人形,在此兴风作浪,如今已被吾坊知,岂能坐视不理,今已被吾斩之,汝可自去营救众人!”说完又踏着祥云去了,刘员外正要拜上一拜,已自不见踪影!
刘员外在惶恐中醒了过来,其时天已放亮,急忙梳洗了,一路直向衙门赶来。却说杨举子自山上下来之后,也留在衙门中歇宿,此时衙中人也自刚刚起身,就闻刘员外在外求见,大尹传将进来,与杨举子等三人见了,辑计已毕。刘员外急向县大尹说知梦中之事,谁知杨举子与县大尹听了,一脸的惊奇,你说却是为何?原来他三个人皆作了此梦,尽是一般无二,可见神奇之处。
话休繁琐,却说三人应着梦中之事,立即召集人手,也由杨举子率领,一路向妙峰山而来,先来到了灵台观中,参拜了张天师,参拜已毕。众人抬头一看,只见天师端坐于灵台之上,只是手中不见了那柄七星宝剑,却又作怪!不待众人疑虑,杨举子就带领公人往山顶而来,如今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不多一会,有位公人便发现似天坑一般的垂直洞穴,于是众人订卯结绳,垂直而下,不多一会,便有数十人下到洞里。众女子见有人下来,好似垂死之际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狂奔过来,幸喜若狂。于是兵快们逐个拿绳子系了,依次救了出来。只见洞中石台上死一老猴,背上插一柄剑,杨举子上前查看,正是灵台观中张天师手中之剑。于是杨举子拔出了宝剑,放了一把火烧了猴尸,出了洞中。此时失了女子的人家各来认领,不提!
再说杨举子一干人等解救了苦难女子,又去拜祭了张天师,把七星剑原自放于天师手中。却说自那日以后,刘员外夫妻经历了如此变故,心里也自改变昔时想法。见那杨举子生的人物齐整,且文武双全,欲想赘与家中为婿,故此将心思报于县大尹。县大尹一听是牵红结线之事,乐意应承下来。于是县大尹问杨举子道:“不知你可娶妻否?”杨举子道:“小生常年在外,还不曾娶妻!”大尹闻之,对杨举子道:“如今且有一桩好婚事,就是那刘员外之女刘玉珠,要你赘上门去,做个上门女婿,不知你可愿意否?”杨举子一听是玉珠,心里先自暗暗窃喜,于是对大尹道:“大人美意,小生怎敢有违?”大尹见事已见成,哈哈大笑,报于刘员外知晓,不在话下!
再说刘员外选了黄道吉日,就迎了那杨举子进了门,婚后夫妻恩爱不已,自不必说。再说张天师斩妖之事,被人们传为美谈,有诗为证:
妖邪自是会变幻,怎奈妖邪不胜正,
人间自有驱邪仙,天师飞剑斩妖邪。
世间自古有神明,扶正除邪保安宁。
人间多少沧桑事,不平时节显神灵。
话说华夏之地,有三大教派,那三大?无非儒、释、道,儒家自孔老夫子创立以来,文治天下,安邦定国。佛家自汉时传入中国以来,善化人心,万法归一,喻人种其善因得其善果,诸多好处,不可尽述。却说那道家自玄黄老祖李伯阳以来,传下那《道德真经》五千言,后世逐渐发扬光大,其派别也有茅山、正一、全真等之分,其中也尽有那道家高人,如那陶弘景,吕纯阳,张果老等。如今且听小子讲一个也是道家高人,驱邪伏魔,造福人间的美事,且看如何,听我道来:有道是:
欲作降魔除怪事,须得通天彻地人。
话说那余杭之地,景色秀美,人民富庶,且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所在。其地间也有那奇峰妙山,名胜古迹。历代才子佳人,更是数不尽数。却说其间有个妙峰山,真个是佳景宜人,是一个游览闲耍的好去处,但见景色如何,只见:
绿树成荫,古树攀天,奇兽怪石,甚为迷人。雾迷山间,疑临天界瑶池台,山峰秀美,似隐着世外高人。真个是触景迷神,乐而忘返。
且说在这秀美的妙峰山上,有一道观,名曰灵台观。只因此地景色宜人,游人雅士往来平凡,道观中善男信女更是络绎不绝,其时观中鼎盛非常。再说那观中所奉哪一位仙长,听我说知:就是那张天师是也!
话说在这妙峰山附近数百里,居民城郭,街市城镇,尽数其多。在巨妙峰山数百里之外城中,有一举子,名叫杨天宝,自幼习些拳脚,又且天生聪益,过目能诵,十八岁上,中了举人。却说这杨举子,有一专好,颇喜游山玩水,览古今名胜。至此,拜别了家父母亲,只带了一个书童杨奇,出得门开,依次行来,纵观山水佳景,无非是逢旱上马,遇水登舟,遇酒家沽酒,逢客栈留宿,真个是畅汗淋漓,悦意尽数山水之间。
不则一日,行至妙峰山下,杨举子观那妙峰山,景色宜人,古树参抱,峰栾叠嶂,鸟语林间,大喜道:“好个玩耍去处!”,于是下得马来,徒步行走而上,身入其境,别是一凡滋味,只觉身处那蓬莱仙山之中,一路蜿蜒而上,行了三四里路,幽糊之间,见前方一座阁楼庙宇,碧瓦红墙,行至跟前,见人络绎不绝,门楼处悬一块匾,上面金灿灿三个大字写着“灵台观”三字,上的前来,入了门去,但见青烟缭绕,殿宇辉煌,于是杨举子上的跟前,烧起一注香,行礼已毕。抬要观去,见那天师坐于灵台之上,青衣道袍,手持七星宝剑,眼视前方,好一派威严之气,于是杨举子口占一诗道:
上天封得神仙将,
人间威名震四方,
专行驱邪扶正事,
人人口中有美名。
杨举子占诗毕,见天色已晚,于是参见了观主,相见毕了,道出在此留宿之意,观主自是找了一间干净房间,收拾饭菜与他主仆二人吃了,当夜就在观中歇宿了,无话。
却说观主自把杨举子安排停当之后,自去了。是夜,月明如昼,杨举子睡意全无,遂叫书童杨奇拿出随身而带的酒来,摆在案上,独自饮用,半晌以后,已是半醉半醒状态,杨举子见桌上灯烛明亮亦且模糊,攸忽之间,忽见一女子,轻移莲步,向杨举子行来,杨举子一见暗想道:“此间乃道观,怎么有女子在此,恐是那道人不守清规,在此胡为,做些不清不楚的勾当”,杨举子正在疑惑,那女子以行至面前,杨举子开口问道:“敢问此位小娘子,至此深夜,却为何在这道观之中?”那女子听见杨举子说话,好似聋了一般,只是对杨举子笑,却一声不吭,杨举子愈加疑惑,又问道:“娘子有何事尽管道来!”那女子还是一声不吭,只见转过了身走了,杨举子想到:“或许有些难言之隐,也未可知,且在后边跟着她,看看如何!”其时皓月当空,杨举子就在后面紧紧跟着那女子,只见那女子出了道观,往山顶而来,大约行了五六里,那女子忽然转过身来,对杨举子微微一笑,风也似的不见了,杨举子找寻了半天,不见了踪迹,杨举子想道:“值此深夜,莫不是见了鬼”,想到此处,不觉头顶发寒,好不怕人,于是夺路而逃,由于心中惶恐,脚下不明,大跌一跤,忽的发现自己趴在桌子上,乃是南柯一梦。
杨举子忽的从梦中惊醒,想起梦中之事,甚是奇异难懂,不知有何蹊跷?于是杨举子想着梦中路径,出得观来,沿路行来,却是作怪!竟然与那梦中相似之极,其时不知是何更鼓,山路甚是崎岖不好走,约行了五六里地,来到梦中那女子不见之地,杨举子惊奇不已,正在疑惑之时,腾的起了一阵大风,此时却不是梦中,杨举子见其风甚大,不敢停留,回头返回,却不料一脚蹬空,摔将下去,不知摔到了何处所在!
话分两头,且说在这妙峰山附近,有一县城,名曰平安县,此县里有位大户人家,家主姓刘名子见,娶妻王氏,家中资产颇丰,有道是吃不完的仓米,穿不尽的绫罗,只是一件,老夫妻两口到四十岁上,并未生的一儿半女,却说王氏甚是贤惠明理,于是就叫刘子见纳一小妾,好歹生个一儿半女,也好延续刘家香火。刘子见听见安人如此说话,只对她说道:“休的如此说,若命里无儿女时,再多折腾也是无用,且宽心就是,不需大动干戈”,王氏听见丈夫不与纳妾,心中甚是担忧。忽一日,王氏有孕了,夫妻两口真是兴奋不已,直至十月期满,生下一女,两口儿真个视为心头之肉,胸中之肝,因是此女得的甚是不容易,好似珍宝一般,于是取名玉珠。到的五六岁上,在此地找了位老学究,在家教玉珠读书识字,且说这玉珠聪益非常,不上两年,便可吟诗作赋,真是喜的老两口高兴不已,不在话下。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不觉玉珠已自十六岁了,真是生的如花似玉,貌似貂蝉,老两口儿商议道:“且的找寻一个门当户对,人物齐整,德才兼备的人嫁他,才不枉了”,于是此消息一经传将出去,提亲的便整日上门,差点踢破了门槛,却说如此多的人上门提亲,其中也不乏王孙公子,名门望族,到了后来,老两口还是没有一个中意的,你说是为何?只因那有财有势的,人物多半不济。那人物清爽可爱的,多半家道困乏,门不当户不对。于是老两口没有一个中意的,先阁下不提。
却说在这平安县城中,来了一位老者,已是年过六旬,面容枯槁,似那阎罗鬼卒,蓬头驼背,好似将死之人。县城中人都不知从何方而来,也不知住在那处,只见他在城中竖起一面幡,为人占卜算卦,且是灵验。再说刘家招婿的事,也传到了此位老者的耳朵里,于是老者就请了一个媒婆,对媒婆说道:“我闻的刘员外家里闺女欲待出阁,你可去他家说知此事,与我成亲则个”!媒婆一听这话,放声大笑道:“你莫不是得了失心疯,那刘员外家提亲的俊少年且是尽数其多,那刘员外也自瞧不上眼,你这老头,莫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作美梦吧”,老者一听这话怒道:“谁与你作耍,句句实言哩!”媒婆一听老者来了劲,就道:“那刘家是大户人家,你叫我去与你说亲,真是笑掉大牙,不要说我自不去,别人也未必肯去,谁敢去与刘员外说把自家女儿嫁与一老头,莫不是讨打吗?”老者见媒婆不去说知,于是又在城中找了几个媒婆,说知此事,个个闻之,大笑不已,都道是得了失心疯了!
却说这老者请了好几个媒婆说知此事,没一个应承的,老者无奈。只得自家上门去说,打点已毕,上的刘家门来,报与刘员外,说是一位老者求见,召唤入门,老者见了刘员外,深深的唱了个“喏”,刘员外也是一枯槁老头,也还了个半礼,两人在堂前坐定,丫鬟奉上茶,吃过了。刘员外开口问道:“老丈偶临寒舍,不知有何事体?”老者回道:“不为别事,闻得员外欲招东床,故此到此!”刘员外道:“即是如此,不知老丈为何人而来,是令郎么?”老者闻之,微微而笑,摇头不语。刘员外又道:“即不是,可是令侄么?”老者又是摇头不语。刘员外道:“便是那位,老丈说来便是,不必拘束!”此时老者开口道:“实不瞒员外,便是在下了!”刘员外闻之,哈哈大笑道:“老丈莫要取笑,戏弄在下!”老者又道:“句句实言,不是玩笑话!”刘员外听见如此说话,变脸想道:“不知哪来的野厮,跑到这里撒野火,亦且不知天高地厚,说些胡话!”此时老者又道:“员外不必疑虑,便把令爱嫁与在下,方是最好了!”刘员外听见如此说,愈加的气愤,开口怒道:“老丈休的胡说八道!”也不等老者开口,刘员外呼叫家丁送客,家丁见家主发怒,便立即把那老者推将出门来。刘员外进到屋内,夫人问何事,于是刘员外便把老头之言说与夫人知道,夫人闻之,亦且是大怒不已,狂绉道:“莫不是痴心妄想,白日里做那黄粱大梦!”,不提。
再说老者被推出门外,一声不吭,只是暗自发笑,自去了。到了夜里,刘员外家中,玉珠坐于闺房内,此时月色甚好,好一派诗情画意之景,玉珠坐于闺阁内,凭栏望月。忽见窗外飞来一只五彩花鸟,且是好看,玉珠疑道:“值此夜晚,此鸟何不宿于枝头,何故在此飞?”只见那鸟在窗格上微微一停,慢慢飞于后园中去了,玉珠出于好奇之心,带了丫鬟,尾随此鸟而来,来至后园,其时各人安睡,夜里静悄悄,又见那鸟落于低处,玉珠二人信步至前,忽的那鸟变得硕大无比,好似大雕一般,向玉珠二人飞来,二人措不及防,被那利爪提将起来飞了去,玉珠二人此时已被吓破了胆,欲待呼救,却无论怎么呼喊,发不出声。只见二人被那大鸟提着飞了好些地方,路过诸多城郭,直至来至一个深山洞中,把那二人放将下来,玉珠见洞中已有女子十数名,高处石凳上坐一老者,只见刚才那大鸟忽的变作人形,跪倒在地对老者道:“报于洞主,此女子已带到!”老者道:“甚好,且自退下就是!”那怪物听了,唱诺而去,不在话下!
却说那老者是何人也?正是那日间刘家提亲的老者。此时那怪物退下去了,那老者又吩咐旁边一人道:“把此女子带于内洞中,我要欢耍则个!”,那人听罢,就把那玉珠似提小鸡似得提进了内洞中,不多一会,见那老者进来,漏出淫笑声,便要奸秽玉珠,玉珠此时急中生智,对老者道:“你要过来,我就死于此处,免得受你欺凌!”老者一见,知是烈性女子,不可强来。如今且在洞中,不怕她逃了,且等到她日后绝望之时,便也可成事!于是那老者出了内洞,自去找别的女子凌乱去了!原来此洞中那十数名女子,皆是此老者掳来在此,在此淫秽取乐。那种似大鸟一样的人形怪物,皆是山里的山精木怪,遣来听命与老者。再说那老者又叫洞中其余女子来劝导玉珠,叫其从了老者之意。不管众女子如何解说,玉珠只是不从,老者大怒,便杀了玉珠的丫鬟,放出话来:“若再不从,便要强行事体!”玉珠见丫鬟已死,伤心不已,只待老怪物强行,便要撞死与这山壁上,不在话下!
如今咱把话倒将回来,却说那晚杨举子失足摔下山崖,不知摔到了哪里。也是天缘巧合,那杨举子不偏不正,正是掉进了那老者的洞中,当晚摔将下来,昏死了过去,直至第二日天大亮,方才醒转。醒来之后,浑身生疼,观身旁事物,乃是一个洞底,如天井一般,向前看去,地底洞洞相连,甚是广大,欲待上去,怎奈垂直峭壁,无法攀爬。只得起了身子,沿着洞底走来,行不多时,忽闻见远处有妇人说话,杨举子暗想道:“在此地底洞天,为何有女子声音,岂不作怪?”于是寻着声音找过来,转过一个洞口,前面豁然开朗,此处洞天也如刚才一般无二,只在头顶上有一片亮光透下来,只是此处崖壁要比刚才那处略显平缓。杨举子正看之间,忽的望见在前方不远处,聚集着十数名女子,还有一女子独处在一旁,哀哀哭泣,杨举子见此情形,大为震惊,于是快步上前。却说那女子们见有一男子从天而降,也是惊叹不已,伸长了舌头缩不进去。杨举子上前问道:“你们是何方人家的女眷,为何却在此处?”众女子闻见道:“你是何人?为何也在此处?”杨举子道:“我乃远乡之人,只因闲耍至此地,失足掉落下来,故此到此,你们却是为何?”女子闻见,急叫道:“相公救命则个!我们原是平安县城中良家女子,皆是被一位老怪物掳在此地,整日受他奸秽,还望相公设法救拔出去,小女子感激不尽!”杨举子闻见,问道:“那老怪物现在何处?”女子道:“我们也不知道,只是在晚间归来,白日里不曾见到,不知何方去了!”杨举子又瞧见旁边独坐的女子,只是在那啼哭不已,杨举子观这女子,有不凡之表,秀美可爱,必是大家闺秀。杨举子上前问道:“你想必也是被劫来的,且不要如此悲伤,小生定当竭尽全力,救拔你们出去!”原来此女子正是玉珠。玉珠闻见,心里略感宽慰,对杨举子道:“小女乃平安县城里刘员外之女,前日里被那老怪物掳来在此,便要欺辱,小女至死不从,那老怪物大怒,便杀了随身丫头,尸首现还在后洞中”,玉珠说到伤心处,不觉又垂下泪来,于是又起身至后洞中看丫鬟尸首去了,杨举子在后边跟了进来,来到内洞中,见地上躺一女子尸首,杨举子一见,大惊不已,有道是:
从未照过面,却是梦中人。
你道是杨举子见了何人惊得魂不附体?原来杨举子一见此女子面容,正是那昨夜梦中之人,直至现在,杨举子才明白过来。原来正是那女子魂魄不散,引他到此,方知事体,可不是天使其然么!杨举子见此情形,怒发冲冠,发狠道:“不知何方妖孽在此作乱,等他来了,必杀了他泄我之气!”却说玉珠乃有见识之女,听得杨举子如此说话,就道:“相公莫要心急,务必要从长计较,那老怪物神通广大,善用妖术,岂是你一个凡人能匹敌的,若要硬来,非凡救不出我们,反倒先害了相公身家性命!”杨举子听得有理,便道:“依娘子所言,我当如何是好?”玉珠道:“幸亏那老怪物白日里不在洞中,相公若要救我们,必要想法出去,召集了众人到此,方可有胜算!”杨举子闻言道:“娘子所言甚是!我从小便会些武艺,观此处地形,出去不难!”玉珠道:“此事不可迟缓,亦不知现在是何时辰,相公还是早点盘算出去为好,免得一会老怪物回来,生出变故!”杨举子闻言,甚觉有理,便立即对众人吩咐安顿妥了,自己则攀岩而上,出了这腹底洞天,有道是:
拆破玉笼飞彩凤,顿开金锁走蛟龙。
再说那刘员外家,发现不见了女儿,全家手足无措,叫苦不迭。搜寻了一日,不见其人。老夫妻着了忙,立即叫人写了一纸状纸,告上衙来,报是人口失踪案件,县大尹叫苦不已,你说县大尹为何叫苦?原来最近以来,以接到诸多女子失踪之案,衙役捕快不知派出了多少去明察暗访,多少日子过去了,尽没有一丝蛛丝马迹。县大尹正在筹措无方,又接到一桩同样案件,叫他怎么不烦恼!
却说这日里县大尹正在疑惑案件,听得门子报道,门外有一举人求见,县大尹召唤进来,正是那杨举子。二人相见势力已毕,杨举子便把自己所见一一报于县大尹,大尹一听,正于人口失踪一事暗合,只是听见说被人用妖术掳去,半信半疑。怎奈案件无一点进展,只得依了杨举子之言。于是县大尹调拨兵快衙役,由杨举子带领,来妙峰山上搜寻,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杨举子带着五六十号衙役捕快人等,浩浩荡荡望妙峰山上而来。且说这妙峰山方圆甚广,山峭峰高,也是天公不凑巧,正好这日里起了大雾,山腰以上,数十米开外,不见其物,杨举子领着一干人等从清早一直搜寻道晚暮十分,却是作怪!找了一日,并不见前日从何处坠下,更不见有何洞天。无奈之下,只得败兴而归!
再说平安县城中,刘员外与丢了女儿的人家闻见有人知晓些许消息,个个奔衙门而来,等待消息。从妙峰山上下来的一干人等行到衙门口时,见众人聚于一处,见兵快已到,急忙赶上前去,探问消息,兵快个个摇头晃脑,一脸无奈!只得问于杨举子,杨举子道:“实是作怪!众人搜寻多时,不见当日的洞府,不知是何缘故?”众人闻之,有的道杨举子是那泼皮无奈,专来骗吃骗喝,糊弄众人,也未可知!有的道无缘无故,又陪衬许多力气,欺骗众人何干!一时骚乱不已,说什么的都有,不提。
却说这刘员外老夫妻两口,闻得女儿被妖物掳去,急得似热锅里的蚂蚁,哭天喊地,不知区处。却说刘员外家有位管家,名叫赵保义,为人老练精干,闻得如此情形,只得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对刘员外道:“闻得小姐被妖物掳去,不知是真是假,如今只有一计可以一试!”刘员外立马回道:“是何妙计,?尽管道来!”赵保义道:“闻杨举人道妖物在妙峰山上,老爷殊不知道那山上有座灵台观,观中供奉张天师,且是灵验,老爷何不上那妙峰山上拜求天师,或许有些救处,也未可知!”刘员外闻之道:“有理,有理!”于是立马叫人置办了一应贡品,上的山来,祷告半日,不在话下。
却说刘员外拜祭归来,是夜,刘员外夜得一梦,见一碧眼长眉,头戴宝冠,脚蹬云靴的仙长踏着祥云来至刘员外家中。刘员外见此情形,纳头便拜,开口道:“仙长何方神圣,救吾女儿则个!”只见仙长开口道:“吾乃张道陵是也,前日里受王母娘娘之邀赴蟠桃盛会,盛会已毕,又逢众仙邀约,与众仙畅谈两日,如今归来,且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见妙峰山上有一千年老猴,变化人形,在此兴风作浪,如今已被吾坊知,岂能坐视不理,今已被吾斩之,汝可自去营救众人!”说完又踏着祥云去了,刘员外正要拜上一拜,已自不见踪影!
刘员外在惶恐中醒了过来,其时天已放亮,急忙梳洗了,一路直向衙门赶来。却说杨举子自山上下来之后,也留在衙门中歇宿,此时衙中人也自刚刚起身,就闻刘员外在外求见,大尹传将进来,与杨举子等三人见了,辑计已毕。刘员外急向县大尹说知梦中之事,谁知杨举子与县大尹听了,一脸的惊奇,你说却是为何?原来他三个人皆作了此梦,尽是一般无二,可见神奇之处。
话休繁琐,却说三人应着梦中之事,立即召集人手,也由杨举子率领,一路向妙峰山而来,先来到了灵台观中,参拜了张天师,参拜已毕。众人抬头一看,只见天师端坐于灵台之上,只是手中不见了那柄七星宝剑,却又作怪!不待众人疑虑,杨举子就带领公人往山顶而来,如今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不多一会,有位公人便发现似天坑一般的垂直洞穴,于是众人订卯结绳,垂直而下,不多一会,便有数十人下到洞里。众女子见有人下来,好似垂死之际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狂奔过来,幸喜若狂。于是兵快们逐个拿绳子系了,依次救了出来。只见洞中石台上死一老猴,背上插一柄剑,杨举子上前查看,正是灵台观中张天师手中之剑。于是杨举子拔出了宝剑,放了一把火烧了猴尸,出了洞中。此时失了女子的人家各来认领,不提!
再说杨举子一干人等解救了苦难女子,又去拜祭了张天师,把七星剑原自放于天师手中。却说自那日以后,刘员外夫妻经历了如此变故,心里也自改变昔时想法。见那杨举子生的人物齐整,且文武双全,欲想赘与家中为婿,故此将心思报于县大尹。县大尹一听是牵红结线之事,乐意应承下来。于是县大尹问杨举子道:“不知你可娶妻否?”杨举子道:“小生常年在外,还不曾娶妻!”大尹闻之,对杨举子道:“如今且有一桩好婚事,就是那刘员外之女刘玉珠,要你赘上门去,做个上门女婿,不知你可愿意否?”杨举子一听是玉珠,心里先自暗暗窃喜,于是对大尹道:“大人美意,小生怎敢有违?”大尹见事已见成,哈哈大笑,报于刘员外知晓,不在话下!
再说刘员外选了黄道吉日,就迎了那杨举子进了门,婚后夫妻恩爱不已,自不必说。再说张天师斩妖之事,被人们传为美谈,有诗为证:
妖邪自是会变幻,怎奈妖邪不胜正,
人间自有驱邪仙,天师飞剑斩妖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