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太守棒打薄情郎
诗云:
古人结交在于义,今人结交在于利,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这首诗是说那古人之间结义交友,皆大多数是交友交心,至诚相待,兄弟之间相处,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益之分,只有一片诚心,一腔热血,被人们视为美谈。就如那管夷吾与鲍叔牙,羊角哀与左伯桃,都是视情义如己命。还有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里面一百单八将,那个不是义薄云天的侠义之士。再说那交友之道,世俗中的人们,在那贫贱之时,都是兄弟长兄弟短,但凡其中有一个发迹变泰飞黄腾达了,就已自把另一个下眼观了,再别说什么情义之类的话语了。总的说来,无论做人做事,皆不可忘本乎。
如今且听小子说一个人,只为他做了那昧心之事,叫他横死当场,且看如何,听我道来,正所谓:
善恶有分天为主,福祸无门人自生。
话说大宋英宗年间,浙东有一庄户人家,此户人家家主姓于名来福,浑家王氏,夫妻两口,辛勤耕作,虽富不比大户,却也过日有余,忽一日,王氏觉恶心难耐,请来郎中医治,郎中一把脉,便知情由。原来那王氏是有了喜脉,故此而已。于来福知道,欢喜不已,时光飞快,不觉十月期满临盆,产下一子,且是生的清秀可爱,夫妻二人且是爱之不已,视为心头之肉,眼中之宝。遂取名于天赐,到得五六岁上,送到学堂读书识字,甚是得意。再说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不觉于天赐已一十六岁,且是生的俊俏好看,貌似潘安、卫阶。又且知书达理,谈吐不凡,人人见了,具夸赞不已,都道好一个才俊少年郎。
再说那于来福夫妻两口,见儿子渐渐长成,有心与他作了人生大事。城中有一薛婆,专好说媒拉纤,一日里,王氏找到了薛婆,对她说道:“我儿已在婚配年纪,还得劳烦您老跑跑腿,说房媳妇与他”,说着拿出一锭银子来交于薛婆,掂了一掂,估摸着也有四五两重,薛婆立马眉开眼笑,堆出笑来对王氏说道:“说的是,说的是,早闻令郎一表人才,且的慢慢寻摸,是要找一好媳妇于他,才不负了他”,王氏回道:“全凭您老主张”,薛婆道:“不劳费心,全在我老媳妇身上了”,说完王氏又再三感谢,收拾饭菜与薛婆吃了,拿了银子,欢欢喜喜,自去了。
却说薛婆得了银子回到家中,思量道:“如今却没有个合适的对头,却怎么处?胡乱的找一个恐他不随意,若是自家有个女儿,嫁与他为妻也好”,想了一遭,突然想到自家有个远方亲戚,住在五六里外,十余年前曾到他家串门,见他家有一女儿,如今也长成了,就是不知可曾许了人家,明日里且到他家走一遭,看看如何,计较已定。第二日,薛婆置办点礼品,一路行来,来到亲戚家里,此家姓李,家主李明义,也是庄户人家,浑家杨氏,生的女儿名叫如烟,正是薛婆所说之人。杨氏出来接见过了,开口问薛婆道:“一向不见您老,近来可好?”,薛婆道:“好是好,就是近日有户人家托老媳妇找个贤惠得意的儿媳,故此出来打听,正好路过,进来走走”,杨氏道:“原来如此,不妨事,好坐,好坐”,接着薛婆一拍脑袋道:“瞧我这记性,前两日有人送了我两段好锦,我这一把年纪了也用不着,今日正好带在身上,不妨就留与令爱做件衣裳,也不枉了”,杨氏道:“我们未曾孝敬您老,怎么反讨您的便宜,怎么过意的去?”,薛婆道:“不妨事,常言道的好,宝剑赠英雄,正该如此。就是不知令爱可曾许配人家,不妨叫出来一见也好!”,杨氏随机道:“庄户人家,屋低门矮,还不曾许的人家”,于是杨氏便叫女儿下的楼来,薛婆一看,但见:
轻移莲步,步履轻盈,面如芙蓉含待放,肌似白玉泛润光,眼横秋水似放娇,犹抱琵琶半遮面,虽不比倾国倾城,也胜作绝色女子。
薛婆一见如烟生的如此好相貌,不住咂舌道:“这般好相貌,须的耐心寻个德才兼备的才子配她,才不枉了”,于是心里正好有了主意,薛婆计较已定,辞门出来,一径直奔于家而来,不在话下!
却说薛婆打听了消息,也不回家,直奔于天赐家而来,见了王氏,对她出口说道:“老身有一亲戚,生一女,名叫如烟,且是生的如花似玉,貌若天仙,正好与令郎是那天生地造的一对,若成的此事,可知极好哩”,王氏回道:“即如此,全凭您老做主了”,王氏又拿出二两银子谢过了,商议已定,薛婆又来到李家,说知此事,李家夫妇也没推脱的意思,于是两下皆各同意,择日下聘,取黄道吉日定了婚期,不在话下。正是:
巧女配妙郎,宝剑惜英雄。
成婚那日,少不得置办筵席,遍请街坊四邻,乐队大吹大擂,好不热闹,直至当日更余众人方散,于天赐进了洞房,见如烟坐于床首,端庄可爱,甚是动人,于是上前揭了红盖头,果见生的美若天仙,好似见了那月中仙子,吴国西施,顿时觉得头重脚轻,身心具喜。如烟此时也抬起头观那新郎,见生的人物齐整,端庄秀美,心里暗暗高兴不已。再说二人携手同眠,行周公之礼,自不必多说,正所谓:
云淡淡天边鸾凤,水清清交颈鸳鸯。
婚后夫妻二人恩爱不已,相敬如宾,不可尽述。却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那于来福以来都有那痰火之症,断断续续的发作,最近看来,一天重于一天,眼见得不行了,欲要请医医治,怎奈积年病症,一时之下,怎么痊愈?又是庄户人家,无甚么金银之物,却怎么处?于来福也只道天命已尽,不劳挂念,不出半月,呜呼哀哉了,举家上下具大哭一场,直哭的个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少不得置办寿衣棺椁,一应物件,置办后事,不在话下。
再说于家本是庄户人家,家道萧条,又置办了一应后事物件,本不富裕之家又是雪上加霜,眼看着无法过日。幸的如烟贤惠明理,不哭不闹,守着过日。忽一日,于天赐正与妻子在门首闲坐,迎面走来一人,手提笼儿,口里喊道:“珠子,上好的珠子”,不多时,行到如烟面前,问道:“娘子,要珠子否,看看如何!”,如烟看了看笼中,眼里爱慕不已,口里却道:“珠子成色欠佳,不合我意”,卖珠子见如此说,自去了。但这一切于天赐却看在眼里,心里知道自己囊中羞涩,连颗珠子也不能够,心里气愤不已。却说那于天赐头脑清晰,随机想到,珠子之物,妇人尽皆喜之,我何不也作此生理,也好供养妻儿老母。计较已定,遂对如烟道:“自家父去后,家道日见消乏,我欲出门做些经济,也好居家度日,不知娘子意下如何”,如烟道:“既如此,可知好哩”,于是计较已定,于天赐又把家中物件当了一些,作为本钱。闻那越州地方人众繁华,民风淳朴,欲往彼地作生理。
出行那日,夫妻自是不忍分离,抱头哭泣,洒泪而别,一路上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择一日,来到越州地界,但见:
人众稠密,屋宇林立,街景上,小贩众多,酒家遍地,茶舍清净,街道繁华,好一个热闹非凡之地。
于天赐来至此地,先找个地方住了,到第二日,置办了日用物件,又托人找了贩珠子的所在,买了一些回来,烧个神符利市,在街上叫卖,却说于天赐为人精明能干,又且能说会道,不多时,已自把本回了回来,日子一长,街上人无不认识他,且与邻里处的极好,真是人人夸羡,个个称赞。
却说在这越州地方,有一位游击将军,武艺超群,真个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样样娴熟,真可谓是风流一时,娶妻高氏,生的有十分颜色,真可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夫妻恩爱不已。只是有一点,那将军乃一员武将,又是官场中人,诸般事务颇多。这不,官府曾接到举报,在附近的山林里,有一般打家劫舍的强盗,为头的名叫胡大勇,却说这山大王耍的一手好刀,射的一手好箭,且是威武勇猛,人送绰号胡大王,官府也曾派人进剿过几次,结果都是失败收场,最近又连做数案。于是,发下缉捕文书,命这位游击将军前去征剿,于是这位将军排兵点将,打点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这胡大王也知这次来的是个硬点,于是也做了准备,真可谓是:
孙庞斗智谁胜负,楚汉相争那个强!
却说天下无常胜之军,这位游击将军前去征剿山贼,却中了胡大王的圈套,全军覆没,这位将军正待撤退,却不备之下被那胡大王一箭射中,坠下马来,身亡了。
将军战死的音讯不久传到家里,高氏闻之,悲痛不已,自将军死后,好多亲人曾劝高氏改嫁他人,高氏念夫妻恩爱,不愿改嫁他人,旁人们说的急了,高氏反怒道:“好没廉耻,殊不知好臣不事二君,好女不更二夫”,旁人见骂,也都闭口藏舌,不再言语了,家中有一丫鬟梅香,二人相守过活,至今已一年有余。
却说也是天缘巧合,于天赐这日里提了笼子,出来叫卖珠子,不时行到高氏家门首,这日正值高氏闲来无事,与梅香在门格子里望街,忽见一个俊俏郎走来,口里喊道:“上好的珍珠”,高氏因见于天赐生的俊俏,有心叫至眼前一看,于是叫丫鬟梅香叫他过来,只见于天赐提着笼儿行至高氏面前,出口问道:“娘子,可来看看珍珠,像意不像意?”,高氏一边看那珠子,一边又偷眼观那于天赐,近处一看,越觉得俊俏可爱,再说高氏乃久旷之人,今日见此貌美男子,不由得她不动火,立马就想一把搂将过来,滚做一团,只是还未曾认识,且不知他有无意思,所以说先定了深情,看看再说。于是高氏便对于天赐道:“珠子好便好了,只是太小,有些不像意,他日里有了大珠子,可拿到宅上来”,说完还不时用那媚眼瞟那于天赐,于天赐看在眼里,就对高氏道:“娘子好坐,有了大珠子立马送来,娘子可安心等待便是”,说完于天赐自离开又去卖珠子去了,高氏回到屋内,心里却还想着于天赐,久久不能忘怀,是夜叫丫鬟收拾东西吃了,合衣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好不容易捱到天明,起来梳洗过了,又坐于门首处,盼着俊郎出现,阁下不提。
再说于天赐卖完了珠子回到住所,想起今日的娘子的举动神情,心里好不疑惑,暗想道:“为何却说有了大珠子直接送到宅上,也不知她家丈夫在与不在,岂不好不方便?又见那眼神中有些蹊跷,不知是何缘故?再看那娘子生的且是美貌,若是能勾搭上,可知好哩”,想来想去,最后道:“且不管她是何意图,明日里找将个大珠子与她,看她有何说话!”,计较已定,吃了点茶饭,洗洗睡了。
到得第二日,于天赐一大清早起来,梳洗过了,整理已毕,提了笼儿依旧出来卖珠子,说来也怪,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行至高氏家门首处,欲待进去,却又怕唐突,弄出不好来。欲不进去,却想起昨日里的言语,好生疑惑,筹措半天,委决不下。于是,于天赐就索性在门首附近来回晃荡。须叟之后,只见丫鬟梅香挎个篮子行将出来,于天赐见有人出来,就上前对梅香说道:“姐姐哪里去?你家娘子曾说叫我拿大珠子来,今日已有了,还劳烦姐姐通传则个”,梅香见是昨日里卖珠子的人,于是就去报与奶奶知道。却说高氏一早就在门格处等候,见丫鬟说于天赐已到,真个是喜出望外,跨步出来,一眼憋见于天赐,越觉得俊美可爱,于是出口对于天赐道:“珠子今日可有?”,于天赐道:“大珠子今日已有,尽在笼子里,待我拿将出来,供娘子观看”,高氏却道:“此处日光太亮,看不出好歹来,不如随我进到屋里,细细观看,也不妨事”,于天赐听见如此说话,便觉几分意思,只是自己男儿身,出入妇人门庭,甚为不便,于是开口道:“小子怎敢入娘子门去,夫家知道了,可不打断了腿!”,高氏嬉笑着回道:“且进来就是,无人打的你腿”,于天赐被请不过,只得走将进来!
于天赐跟随高氏来到屋里坐下,丫鬟沏茶吃了,自去了。却说屋里就剩下于天赐和高氏两人,于天赐说道:“敢问娘子,现在可看珠子否?”,高氏道:“我观这屋子里的光也太亮,须的再到卧房里观看,便知可好”,于天赐又见如此说,心里已自明白了**分,就反过来挑拨高氏道:“即如此,小子身上倒是有一好珠子,可与娘子看看”,于是高氏与于天赐一前一后进到卧房中,高氏随手把门掩上,二人心照不宣,立马相抱在一起,滚做一团,正是:
一个是久旱逢甘霖,一个是渴龙才见水。
少时,云散雨收,高氏问道:“好个如意郎君,还不知你姓甚名谁?”,于天赐回道:“在下姓于名叫天赐,今日里与娘子结此良缘,也不知娘子夫家何人,今日里做下如此事务,须的堤防小心,也好长久往来”,高氏听到于天赐说长久往来,正合其意,欢喜道:“你且自放心,奴家夫君已故,正好与郎君做个长久往来,可知好哩”,于天赐道:“即如此,就可与娘子放心交往了”,高氏附喝道:“说的是,说的是,你且不可负了我”,说完高氏又覆身跨将上来,再战了一个回合,方至。就这样,于天赐就与高氏日常往来甚密,白天在街上卖珠子,夜里常在高氏处歇宿,如此往来几个月,早把家中妻子老母抛于脑后。
再说如烟,自于天赐走后,家中一发的萧条困伐,度日难熬,婆媳两人只得作些女工换些零碎银子,将就度日。却说那如烟的婆婆王氏,自于来福亡故后,一直心性不好,久而久之,酿成疾病,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正应了那句说话:
浓霜偏打无根草,祸来只奔福薄人。
却说现如今家中困伐不堪,哪有财物置办棺椁衣钵,如烟只得硬着头皮子在邻家里借了银两,殡葬了婆婆。再说那借钱之人,也是庄户人家,也无多余的家资,无多几日后,就上门来讨债,无奈只得一面陪着笑脸叫人宽限几日,一面托人往越州地方寄去书信与于天赐知道,书信不知寄了多少封,只是不见回音。此时要债的追的更为紧急,如烟实是没有了办法,有好几时都想自己去往越州,看看音讯,怎奈妇道人家,不好出的门去,却是如何是好?忽然有一日,如烟猛地想到一法,你说是什么法子?却是那女扮男装之法,如烟想道:“昔时曾闻花木兰替父从军,作成男子装扮,在军中数年,无人发觉,如今我何不也扮成男儿之身”,计较已定,如烟密的在家收拾了点仅有的物件,拿去典当铺里当了,穿了丈夫的旧衣裳,悄悄的打点出门,不让邻人发觉,一路来到江口,望见正好有一大船即将开锚而去,就三步赶作两步,跑过来问船家道:“船家,船欲驶往哪里,可渡人否?”,船家道:“到往越州,只是此船已被一员外包揽,搭与不搭,我且的问问员外去!”如烟道:“劳烦船家通传一声,小子正欲往越州去,十分感激”,船家去不多时,转回来道:“员外说了,见是赶路客人,上船也不妨事,在船稍处歇了也好”,如烟听见如此说,感谢了船家,上得船来,在船尾处歇了,船家也是和气之人,到时送来饭菜吃了,向越州方向驶去,不在话下。
不则一日,大船到得越州,如烟再次致了谢,还了船钱,一个人往越州行来,行到人烟密集处,街景繁华,人生地不熟,不知如何是好。也是天使其然,如烟想到:“丈夫在此地以有一年之多了,或许有人认识,也未可知,不如打听一打听,或许有些音讯”,却说那卖珠子的于天赐整日里提着笼子在街上来回走,认识他的人也是尽多。再说如烟正好问开杂货铺的一位老者道:“老公公可知此地有个卖珍珠的于天赐不?”,老者道:“卖珠子的年轻人倒是知道一个,只是不知姓甚名谁,只知他人物生的清楚,五官端正”,如烟听见老者说人物长得清楚,便觉得有几分相像了,于是又问老者道:“老公公知不知他住在何处?”,老者道:“这个倒是知道的”,如烟回道:“还望老公公带路则个,是与不是,一看便知,不知可否?”,老者道:“这个当的,举手之劳”,于是老者带了如烟一径直往于天赐的住处而来。
却说这会于天赐正卖珠子回来,在住处一个人独自喝酒,只见老者带着一个俊俏少年来到这里,进了门,老者自去了。如烟一见于天赐,止不住双眼落下泪来,哭诉道:“于郎原来在此,真是苦煞我也,今日总算找到你了”,于天赐一见一男子唤自己于郎,大惊道:“你是何人?”,如烟见于天赐认不出她来。于是整理了衣衫,露出长发来,于天赐一看,大惊道:“是我妻也,你怎么到得此地的?”,于是如烟就把家中母亲亡故、债主追债的事一一道来,听得于天赐伤感不已,夫妻两人相抱哭了一回。就商议道,过几日就归家去,计较计较已定。却又发生了一件事,真是:
世间万物藏因果,大海浮萍有偶然。
且说于天赐夫妇相见之后,近几日里打点行李物品,准备上路归家,于天赐心里记挂着高氏,欲要去向她通个消息,又怕到时候高氏嚷闹起来,不好收拾,只得作罢。再说那高氏与于天赐是往来惯了的人,最近几日了不见于天赐上门来,心里好不思想挂念,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无赖只得叫梅香去于天赐的住处看看,是个什么情况。于是梅香一路向于天赐的住处而来,行到门口,扣了扣门,开门的却是一女子,实则如烟,梅香一见是个女子,疑惑道:“莫非走错了?”,又想到曾经来过,不曾走错,就问道:“此处可是卖珠子的于天赐家不?”,如烟回道:“正是,不知有何事务?”,梅香暗想道:“我说怎么多日不曾来的奶奶家,原来是在这处又有了相好的了,且先回去告诉奶奶再说”,于是回如烟道:“不知于天赐在家否,我宅上有人想购珠子,故此叫我通传则个”,如烟道:“他出去办货去了,还不曾回来”,于是梅香回道:“既如此,回来转告他便是,就说高宅他便知了”。于是梅香一路赶回来,把看到的事务告诉了高氏,高氏不悦道:“如此几日不见,果然是有了相好的了,当初说不曾负我,今皆不算数了,好个薄义善变之人,须的与他好看,方解心中怒气”。
于天赐回到住处,如烟对他说了有人上门找他之事,于天赐问道:“何人询问,留的姓名否?”,如烟道:“只说高宅而已”,于天赐一高宅,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就急匆匆的出了门往高家而来,见了高氏,高氏老大的不乐意,高氏道:“官人有了新相好,还来这里做什么?”,于天赐陪着笑脸回道:“实不该隐瞒娘子,我实则已有妻也,方才梅香所见之人便是”,高氏一听更是嚷闹不已,吃醋争风。此时于天赐又说道:“我妻自家劳顿而来,家中老母已故,又数债累累,真是苦不堪言,我现在欲待与妻归家去”,高氏一听要走,可不是彻底断了念想,怎么肯依?原是觉得于天赐有负心之感,但今日见了,早已恨意全无,愈加的喜爱了,却怎么恨得起他来,高氏越是这样喜爱他,就越是舍他不得,怎么能让他离去,如果去了,可不是缺了心头之肉。还是常言道的好:
老龟烹不烂,移稼于枯槡。
高氏把一切的怨气和苗头无疑指向了于天赐之妻如烟,于是心里起了歹意,就想到:“如果解决了此人,于天赐就无家可归,便可与我常伴左右了”,一面计较已定,一面故意对于天赐道:“好个负心的汉子,要走便走,不过你前脚一走,我后脚就去官府出脱,颜面也不要了,大家都没得好过”,于天赐一听要向官府出脱,惊得魂不附体,顿时言语软下来对高氏道:“娘子且不可意气用事,须得从长计议,再作区处吧!”,高氏道:“欲想要不告官也行,只得你的依我件事,方可住手,不然大家都不好看”,于天赐道:“不知是何事体?娘子道来便是”,高氏道:“你的须与你家妻子断了,方可依得”,于天赐道:“夫妻结发之恩,怎生断的?”,高氏道:“不断也行,就等着官府的夹棍吧!”,于天赐被惊得不知所以然,只得依了高氏。
却说于天赐回到住处,见了如烟,对她说道:“母亲是何样去世的?”,如烟答道:“婆婆害了不治之症,亡故了”,于天赐故意变脸道:“恐不是如此吧!怕是你待我出门后不好好待她老人家,必是受了你的委屈得病死了”,如烟被丈夫冤枉的无言可对,只是一味啼哭,于天赐又接着道:“既不说话,便是默认了,要是这样,我写一纸休书,休了你吧,你且去找个好人家改嫁吧”,说着于天赐就挥笔写了一纸休书,递与如烟了。如烟见丈夫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自己休了,心里好生难受,不久于天赐就包了二两银子与如烟,赶她出门了。被休了的如烟出门来,无家可归,心里悲痛不已,欲待分辨,丈夫已自写了休书,没得机会分辨了,心里愈加悲痛,走着走着,不觉走到江边,心里一时之间想不开,投江了。
话分两头,却说这越州太守,姓乔名俊儒,为人公正廉明,甚是厉害。这日里正值乔太守访友归来,乘一艘官船,渡江而行,快到越州地方时,已是晚间,此事明月如昼,正好饮酒赏月,于是叫人拿酒备菜,在船舱中独饮,饮至半醉时分,忽见一老者进的舱来,身着蟒袍玉带,冰眼长眉,衣着清秀,老者对乔太守道:“吾乃水底老龙也,今日有一女子投下江来,只是她为人和善,亦且此女子阳寿未尽,你须的把她打捞起来,追清根由”,乔太守听见如此说,不知所以然,正要问其缘由,老者却出舱门而去,乔太守起身追赶,却不料跌到一跤,摔将醒来,见桌上灯烛尚明,原来是南柯一梦。于是乔太守想起梦中之事,记得清清楚楚,就出的舱门来,此时皓月当空,乔太守在甲板上来回踱步,忽的瞧见江里有一漂浮物,急叫水手靠过去瞧瞧,行到跟前,见是一人,急忙叫水手捞将上来,果是一女子,拿手试了一试,身体尚有余温,水手抬进舱中,拿来热姜汤灌了,不久醒转过来,乔太守见醒了过来,连忙问道:“你是何人家女子,为何投在江中?是否有歹人害么?”却说此女子正是如烟,听见有人问她,心里悲伤,只是啼哭不语,正所谓:
不如意事有**,可对人言无二三。
乔太守结合梦中之事,又叫他问清情由,知道此事必有冤屈,先叫人把如烟带到府里,再作区处,不在话下。
却说乔太守把如烟带回家之后交由夫人照管,夫人天生善良仁爱,对如烟生活照顾的甚是停当,如此一来,时间久了,乔太守结合梦中之事,心里寻思着问她投江之事,忽一日,乔太守问如烟道:“近来可在府上住的习惯否?”,如烟回道:“蒙大人再生之恩,在此甚是得体,感谢大人相救之恩,小女愿与大人当牛做马,报答大人救命之恩”,乔太守道:“既是这样我有一事,我与夫人只生一女,今已出嫁,我与夫人商议,欲将你认作女儿,不知你可愿意否?”如烟道:“承蒙大人恩情,只是小女一介民女,恐不敢附攀大人”,乔太守道:“休得如此说,你我相遇即是缘,实乃天意也。只是不知前日你是自己失足落水的么?”,如烟一听问道此间,不觉坠下泪来,对太守说了如何远来寻夫,如何不知缘由,被丈夫休了,一时想不开,欲将死休。乔太守一听道:“你夫妻二人平日里可和睦么?”如烟道:“甚是和睦得体,不曾有的磕磕绊绊”,乔太守听见如此情形,知道其中必有缘故,于是就叫人暗中探查于天赐,不在话下。
却说乔太守的探子暗中跟了于天赐几天,发现于天赐只是白日里在街上卖珠子,夜里则偷偷溜于高氏家里,于是就将情形报与乔太守,乔太守见此情形,暗想道:“即如此,必是与高氏有奸”,于是就叫人把于天赐带来,其时有人见到于天赐对他说道,乔太守府里要些珠宝,可叫于天赐送去,于天赐一听太守府里要,不敢怠慢,急匆匆的行来,见了太守,正要施礼,乔太守却喝叫左右拿下,于天赐正待疑惑,左右已自拿绳子捆将起来,于天赐直叫苦也,对乔太守道:“不知小人有何冒犯之处?还请大人明言,”乔太守道:“曾闻你与那已故将军之妻高氏私通往来,可是真么?”于天赐见乔太守一语点破,吓得魂不附体,一时之间语言堵塞,支吾不语。乔太守见此情形,愈加觉得可疑,于是叫捕快速速去哪高氏家中,把那高氏协同丫鬟梅香一起解进衙里,跪于堂下!
乔太守见堂下所跪三人,指着于天赐问高氏道:“此人你可认识否?”,高氏回太守道:“街上卖珠子的,谁人不认识!”乔太守道:“曾闻人举报,道你两人通奸,可有此事么?”高氏回道:“不知何人陷害奴家,奴家原是良家妇女,也未得罪与人,不知是何人造慌扇谣,哪有此事耳”,乔太守见如此说,心里早有主意。却说乔太守也不问高氏,也不审于天赐,直叫把那丫鬟梅香上了手夹,疼的梅香死去活来,乔太守问梅香道:“此二人有奸否?”,此时梅香已自吃疼不过,大叫道:“爷爷饶命,他二人实是往来已久了!”于天赐和高氏见事已捅破,知是纸里包不住火,一一招供了。于天赐道如何与高氏往来,又如何被高氏要挟不过,休了贤妻,一时之错,如今悔之晚矣。
且说乔太守在审问于天赐与高氏二人,夫人与如烟坐与帘后旁听,事体情由,一一入耳。此时,乔太守从帘后叫出如烟,对于天赐道:“你看这是何人?”于天赐一见是自己妻子,大叫道:“贤妻如何在此?”乔太守道:“只因你休了她,一时想不开投进江里,被我救起,今已认作女儿”,于天赐又对如烟道:“贤妻且听我一言,之前事体实是我之错,如今悔之无及,还望贤妻美言几句,救拔我性命则个”,如烟此时也不作声,自退于堂后,与夫人自去了。其时乔太守拍案大叫道:“好个薄情寡义之人,险些害了一条性命,给我拖倒了打!”,皂吏们见太守发怒,个个抡圆了手中棍棒,也不知打了几十下,谁知那于天赐本身体形同枯槁,登时毙命了。高氏收监在牢,听候处置。如今且说那人生在世,不可作那昧心之事,否则天必遣之。有诗为证:
只为一时快活事,了确青年泰山命,
世人尽言天高远,谁知报应在眼前。
古人结交在于义,今人结交在于利,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这首诗是说那古人之间结义交友,皆大多数是交友交心,至诚相待,兄弟之间相处,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益之分,只有一片诚心,一腔热血,被人们视为美谈。就如那管夷吾与鲍叔牙,羊角哀与左伯桃,都是视情义如己命。还有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里面一百单八将,那个不是义薄云天的侠义之士。再说那交友之道,世俗中的人们,在那贫贱之时,都是兄弟长兄弟短,但凡其中有一个发迹变泰飞黄腾达了,就已自把另一个下眼观了,再别说什么情义之类的话语了。总的说来,无论做人做事,皆不可忘本乎。
如今且听小子说一个人,只为他做了那昧心之事,叫他横死当场,且看如何,听我道来,正所谓:
善恶有分天为主,福祸无门人自生。
话说大宋英宗年间,浙东有一庄户人家,此户人家家主姓于名来福,浑家王氏,夫妻两口,辛勤耕作,虽富不比大户,却也过日有余,忽一日,王氏觉恶心难耐,请来郎中医治,郎中一把脉,便知情由。原来那王氏是有了喜脉,故此而已。于来福知道,欢喜不已,时光飞快,不觉十月期满临盆,产下一子,且是生的清秀可爱,夫妻二人且是爱之不已,视为心头之肉,眼中之宝。遂取名于天赐,到得五六岁上,送到学堂读书识字,甚是得意。再说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不觉于天赐已一十六岁,且是生的俊俏好看,貌似潘安、卫阶。又且知书达理,谈吐不凡,人人见了,具夸赞不已,都道好一个才俊少年郎。
再说那于来福夫妻两口,见儿子渐渐长成,有心与他作了人生大事。城中有一薛婆,专好说媒拉纤,一日里,王氏找到了薛婆,对她说道:“我儿已在婚配年纪,还得劳烦您老跑跑腿,说房媳妇与他”,说着拿出一锭银子来交于薛婆,掂了一掂,估摸着也有四五两重,薛婆立马眉开眼笑,堆出笑来对王氏说道:“说的是,说的是,早闻令郎一表人才,且的慢慢寻摸,是要找一好媳妇于他,才不负了他”,王氏回道:“全凭您老主张”,薛婆道:“不劳费心,全在我老媳妇身上了”,说完王氏又再三感谢,收拾饭菜与薛婆吃了,拿了银子,欢欢喜喜,自去了。
却说薛婆得了银子回到家中,思量道:“如今却没有个合适的对头,却怎么处?胡乱的找一个恐他不随意,若是自家有个女儿,嫁与他为妻也好”,想了一遭,突然想到自家有个远方亲戚,住在五六里外,十余年前曾到他家串门,见他家有一女儿,如今也长成了,就是不知可曾许了人家,明日里且到他家走一遭,看看如何,计较已定。第二日,薛婆置办点礼品,一路行来,来到亲戚家里,此家姓李,家主李明义,也是庄户人家,浑家杨氏,生的女儿名叫如烟,正是薛婆所说之人。杨氏出来接见过了,开口问薛婆道:“一向不见您老,近来可好?”,薛婆道:“好是好,就是近日有户人家托老媳妇找个贤惠得意的儿媳,故此出来打听,正好路过,进来走走”,杨氏道:“原来如此,不妨事,好坐,好坐”,接着薛婆一拍脑袋道:“瞧我这记性,前两日有人送了我两段好锦,我这一把年纪了也用不着,今日正好带在身上,不妨就留与令爱做件衣裳,也不枉了”,杨氏道:“我们未曾孝敬您老,怎么反讨您的便宜,怎么过意的去?”,薛婆道:“不妨事,常言道的好,宝剑赠英雄,正该如此。就是不知令爱可曾许配人家,不妨叫出来一见也好!”,杨氏随机道:“庄户人家,屋低门矮,还不曾许的人家”,于是杨氏便叫女儿下的楼来,薛婆一看,但见:
轻移莲步,步履轻盈,面如芙蓉含待放,肌似白玉泛润光,眼横秋水似放娇,犹抱琵琶半遮面,虽不比倾国倾城,也胜作绝色女子。
薛婆一见如烟生的如此好相貌,不住咂舌道:“这般好相貌,须的耐心寻个德才兼备的才子配她,才不枉了”,于是心里正好有了主意,薛婆计较已定,辞门出来,一径直奔于家而来,不在话下!
却说薛婆打听了消息,也不回家,直奔于天赐家而来,见了王氏,对她出口说道:“老身有一亲戚,生一女,名叫如烟,且是生的如花似玉,貌若天仙,正好与令郎是那天生地造的一对,若成的此事,可知极好哩”,王氏回道:“即如此,全凭您老做主了”,王氏又拿出二两银子谢过了,商议已定,薛婆又来到李家,说知此事,李家夫妇也没推脱的意思,于是两下皆各同意,择日下聘,取黄道吉日定了婚期,不在话下。正是:
巧女配妙郎,宝剑惜英雄。
成婚那日,少不得置办筵席,遍请街坊四邻,乐队大吹大擂,好不热闹,直至当日更余众人方散,于天赐进了洞房,见如烟坐于床首,端庄可爱,甚是动人,于是上前揭了红盖头,果见生的美若天仙,好似见了那月中仙子,吴国西施,顿时觉得头重脚轻,身心具喜。如烟此时也抬起头观那新郎,见生的人物齐整,端庄秀美,心里暗暗高兴不已。再说二人携手同眠,行周公之礼,自不必多说,正所谓:
云淡淡天边鸾凤,水清清交颈鸳鸯。
婚后夫妻二人恩爱不已,相敬如宾,不可尽述。却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那于来福以来都有那痰火之症,断断续续的发作,最近看来,一天重于一天,眼见得不行了,欲要请医医治,怎奈积年病症,一时之下,怎么痊愈?又是庄户人家,无甚么金银之物,却怎么处?于来福也只道天命已尽,不劳挂念,不出半月,呜呼哀哉了,举家上下具大哭一场,直哭的个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少不得置办寿衣棺椁,一应物件,置办后事,不在话下。
再说于家本是庄户人家,家道萧条,又置办了一应后事物件,本不富裕之家又是雪上加霜,眼看着无法过日。幸的如烟贤惠明理,不哭不闹,守着过日。忽一日,于天赐正与妻子在门首闲坐,迎面走来一人,手提笼儿,口里喊道:“珠子,上好的珠子”,不多时,行到如烟面前,问道:“娘子,要珠子否,看看如何!”,如烟看了看笼中,眼里爱慕不已,口里却道:“珠子成色欠佳,不合我意”,卖珠子见如此说,自去了。但这一切于天赐却看在眼里,心里知道自己囊中羞涩,连颗珠子也不能够,心里气愤不已。却说那于天赐头脑清晰,随机想到,珠子之物,妇人尽皆喜之,我何不也作此生理,也好供养妻儿老母。计较已定,遂对如烟道:“自家父去后,家道日见消乏,我欲出门做些经济,也好居家度日,不知娘子意下如何”,如烟道:“既如此,可知好哩”,于是计较已定,于天赐又把家中物件当了一些,作为本钱。闻那越州地方人众繁华,民风淳朴,欲往彼地作生理。
出行那日,夫妻自是不忍分离,抱头哭泣,洒泪而别,一路上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择一日,来到越州地界,但见:
人众稠密,屋宇林立,街景上,小贩众多,酒家遍地,茶舍清净,街道繁华,好一个热闹非凡之地。
于天赐来至此地,先找个地方住了,到第二日,置办了日用物件,又托人找了贩珠子的所在,买了一些回来,烧个神符利市,在街上叫卖,却说于天赐为人精明能干,又且能说会道,不多时,已自把本回了回来,日子一长,街上人无不认识他,且与邻里处的极好,真是人人夸羡,个个称赞。
却说在这越州地方,有一位游击将军,武艺超群,真个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样样娴熟,真可谓是风流一时,娶妻高氏,生的有十分颜色,真可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夫妻恩爱不已。只是有一点,那将军乃一员武将,又是官场中人,诸般事务颇多。这不,官府曾接到举报,在附近的山林里,有一般打家劫舍的强盗,为头的名叫胡大勇,却说这山大王耍的一手好刀,射的一手好箭,且是威武勇猛,人送绰号胡大王,官府也曾派人进剿过几次,结果都是失败收场,最近又连做数案。于是,发下缉捕文书,命这位游击将军前去征剿,于是这位将军排兵点将,打点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这胡大王也知这次来的是个硬点,于是也做了准备,真可谓是:
孙庞斗智谁胜负,楚汉相争那个强!
却说天下无常胜之军,这位游击将军前去征剿山贼,却中了胡大王的圈套,全军覆没,这位将军正待撤退,却不备之下被那胡大王一箭射中,坠下马来,身亡了。
将军战死的音讯不久传到家里,高氏闻之,悲痛不已,自将军死后,好多亲人曾劝高氏改嫁他人,高氏念夫妻恩爱,不愿改嫁他人,旁人们说的急了,高氏反怒道:“好没廉耻,殊不知好臣不事二君,好女不更二夫”,旁人见骂,也都闭口藏舌,不再言语了,家中有一丫鬟梅香,二人相守过活,至今已一年有余。
却说也是天缘巧合,于天赐这日里提了笼子,出来叫卖珠子,不时行到高氏家门首,这日正值高氏闲来无事,与梅香在门格子里望街,忽见一个俊俏郎走来,口里喊道:“上好的珍珠”,高氏因见于天赐生的俊俏,有心叫至眼前一看,于是叫丫鬟梅香叫他过来,只见于天赐提着笼儿行至高氏面前,出口问道:“娘子,可来看看珍珠,像意不像意?”,高氏一边看那珠子,一边又偷眼观那于天赐,近处一看,越觉得俊俏可爱,再说高氏乃久旷之人,今日见此貌美男子,不由得她不动火,立马就想一把搂将过来,滚做一团,只是还未曾认识,且不知他有无意思,所以说先定了深情,看看再说。于是高氏便对于天赐道:“珠子好便好了,只是太小,有些不像意,他日里有了大珠子,可拿到宅上来”,说完还不时用那媚眼瞟那于天赐,于天赐看在眼里,就对高氏道:“娘子好坐,有了大珠子立马送来,娘子可安心等待便是”,说完于天赐自离开又去卖珠子去了,高氏回到屋内,心里却还想着于天赐,久久不能忘怀,是夜叫丫鬟收拾东西吃了,合衣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好不容易捱到天明,起来梳洗过了,又坐于门首处,盼着俊郎出现,阁下不提。
再说于天赐卖完了珠子回到住所,想起今日的娘子的举动神情,心里好不疑惑,暗想道:“为何却说有了大珠子直接送到宅上,也不知她家丈夫在与不在,岂不好不方便?又见那眼神中有些蹊跷,不知是何缘故?再看那娘子生的且是美貌,若是能勾搭上,可知好哩”,想来想去,最后道:“且不管她是何意图,明日里找将个大珠子与她,看她有何说话!”,计较已定,吃了点茶饭,洗洗睡了。
到得第二日,于天赐一大清早起来,梳洗过了,整理已毕,提了笼儿依旧出来卖珠子,说来也怪,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行至高氏家门首处,欲待进去,却又怕唐突,弄出不好来。欲不进去,却想起昨日里的言语,好生疑惑,筹措半天,委决不下。于是,于天赐就索性在门首附近来回晃荡。须叟之后,只见丫鬟梅香挎个篮子行将出来,于天赐见有人出来,就上前对梅香说道:“姐姐哪里去?你家娘子曾说叫我拿大珠子来,今日已有了,还劳烦姐姐通传则个”,梅香见是昨日里卖珠子的人,于是就去报与奶奶知道。却说高氏一早就在门格处等候,见丫鬟说于天赐已到,真个是喜出望外,跨步出来,一眼憋见于天赐,越觉得俊美可爱,于是出口对于天赐道:“珠子今日可有?”,于天赐道:“大珠子今日已有,尽在笼子里,待我拿将出来,供娘子观看”,高氏却道:“此处日光太亮,看不出好歹来,不如随我进到屋里,细细观看,也不妨事”,于天赐听见如此说话,便觉几分意思,只是自己男儿身,出入妇人门庭,甚为不便,于是开口道:“小子怎敢入娘子门去,夫家知道了,可不打断了腿!”,高氏嬉笑着回道:“且进来就是,无人打的你腿”,于天赐被请不过,只得走将进来!
于天赐跟随高氏来到屋里坐下,丫鬟沏茶吃了,自去了。却说屋里就剩下于天赐和高氏两人,于天赐说道:“敢问娘子,现在可看珠子否?”,高氏道:“我观这屋子里的光也太亮,须的再到卧房里观看,便知可好”,于天赐又见如此说,心里已自明白了**分,就反过来挑拨高氏道:“即如此,小子身上倒是有一好珠子,可与娘子看看”,于是高氏与于天赐一前一后进到卧房中,高氏随手把门掩上,二人心照不宣,立马相抱在一起,滚做一团,正是:
一个是久旱逢甘霖,一个是渴龙才见水。
少时,云散雨收,高氏问道:“好个如意郎君,还不知你姓甚名谁?”,于天赐回道:“在下姓于名叫天赐,今日里与娘子结此良缘,也不知娘子夫家何人,今日里做下如此事务,须的堤防小心,也好长久往来”,高氏听到于天赐说长久往来,正合其意,欢喜道:“你且自放心,奴家夫君已故,正好与郎君做个长久往来,可知好哩”,于天赐道:“即如此,就可与娘子放心交往了”,高氏附喝道:“说的是,说的是,你且不可负了我”,说完高氏又覆身跨将上来,再战了一个回合,方至。就这样,于天赐就与高氏日常往来甚密,白天在街上卖珠子,夜里常在高氏处歇宿,如此往来几个月,早把家中妻子老母抛于脑后。
再说如烟,自于天赐走后,家中一发的萧条困伐,度日难熬,婆媳两人只得作些女工换些零碎银子,将就度日。却说那如烟的婆婆王氏,自于来福亡故后,一直心性不好,久而久之,酿成疾病,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正应了那句说话:
浓霜偏打无根草,祸来只奔福薄人。
却说现如今家中困伐不堪,哪有财物置办棺椁衣钵,如烟只得硬着头皮子在邻家里借了银两,殡葬了婆婆。再说那借钱之人,也是庄户人家,也无多余的家资,无多几日后,就上门来讨债,无奈只得一面陪着笑脸叫人宽限几日,一面托人往越州地方寄去书信与于天赐知道,书信不知寄了多少封,只是不见回音。此时要债的追的更为紧急,如烟实是没有了办法,有好几时都想自己去往越州,看看音讯,怎奈妇道人家,不好出的门去,却是如何是好?忽然有一日,如烟猛地想到一法,你说是什么法子?却是那女扮男装之法,如烟想道:“昔时曾闻花木兰替父从军,作成男子装扮,在军中数年,无人发觉,如今我何不也扮成男儿之身”,计较已定,如烟密的在家收拾了点仅有的物件,拿去典当铺里当了,穿了丈夫的旧衣裳,悄悄的打点出门,不让邻人发觉,一路来到江口,望见正好有一大船即将开锚而去,就三步赶作两步,跑过来问船家道:“船家,船欲驶往哪里,可渡人否?”,船家道:“到往越州,只是此船已被一员外包揽,搭与不搭,我且的问问员外去!”如烟道:“劳烦船家通传一声,小子正欲往越州去,十分感激”,船家去不多时,转回来道:“员外说了,见是赶路客人,上船也不妨事,在船稍处歇了也好”,如烟听见如此说,感谢了船家,上得船来,在船尾处歇了,船家也是和气之人,到时送来饭菜吃了,向越州方向驶去,不在话下。
不则一日,大船到得越州,如烟再次致了谢,还了船钱,一个人往越州行来,行到人烟密集处,街景繁华,人生地不熟,不知如何是好。也是天使其然,如烟想到:“丈夫在此地以有一年之多了,或许有人认识,也未可知,不如打听一打听,或许有些音讯”,却说那卖珠子的于天赐整日里提着笼子在街上来回走,认识他的人也是尽多。再说如烟正好问开杂货铺的一位老者道:“老公公可知此地有个卖珍珠的于天赐不?”,老者道:“卖珠子的年轻人倒是知道一个,只是不知姓甚名谁,只知他人物生的清楚,五官端正”,如烟听见老者说人物长得清楚,便觉得有几分相像了,于是又问老者道:“老公公知不知他住在何处?”,老者道:“这个倒是知道的”,如烟回道:“还望老公公带路则个,是与不是,一看便知,不知可否?”,老者道:“这个当的,举手之劳”,于是老者带了如烟一径直往于天赐的住处而来。
却说这会于天赐正卖珠子回来,在住处一个人独自喝酒,只见老者带着一个俊俏少年来到这里,进了门,老者自去了。如烟一见于天赐,止不住双眼落下泪来,哭诉道:“于郎原来在此,真是苦煞我也,今日总算找到你了”,于天赐一见一男子唤自己于郎,大惊道:“你是何人?”,如烟见于天赐认不出她来。于是整理了衣衫,露出长发来,于天赐一看,大惊道:“是我妻也,你怎么到得此地的?”,于是如烟就把家中母亲亡故、债主追债的事一一道来,听得于天赐伤感不已,夫妻两人相抱哭了一回。就商议道,过几日就归家去,计较计较已定。却又发生了一件事,真是:
世间万物藏因果,大海浮萍有偶然。
且说于天赐夫妇相见之后,近几日里打点行李物品,准备上路归家,于天赐心里记挂着高氏,欲要去向她通个消息,又怕到时候高氏嚷闹起来,不好收拾,只得作罢。再说那高氏与于天赐是往来惯了的人,最近几日了不见于天赐上门来,心里好不思想挂念,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无赖只得叫梅香去于天赐的住处看看,是个什么情况。于是梅香一路向于天赐的住处而来,行到门口,扣了扣门,开门的却是一女子,实则如烟,梅香一见是个女子,疑惑道:“莫非走错了?”,又想到曾经来过,不曾走错,就问道:“此处可是卖珠子的于天赐家不?”,如烟回道:“正是,不知有何事务?”,梅香暗想道:“我说怎么多日不曾来的奶奶家,原来是在这处又有了相好的了,且先回去告诉奶奶再说”,于是回如烟道:“不知于天赐在家否,我宅上有人想购珠子,故此叫我通传则个”,如烟道:“他出去办货去了,还不曾回来”,于是梅香回道:“既如此,回来转告他便是,就说高宅他便知了”。于是梅香一路赶回来,把看到的事务告诉了高氏,高氏不悦道:“如此几日不见,果然是有了相好的了,当初说不曾负我,今皆不算数了,好个薄义善变之人,须的与他好看,方解心中怒气”。
于天赐回到住处,如烟对他说了有人上门找他之事,于天赐问道:“何人询问,留的姓名否?”,如烟道:“只说高宅而已”,于天赐一高宅,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就急匆匆的出了门往高家而来,见了高氏,高氏老大的不乐意,高氏道:“官人有了新相好,还来这里做什么?”,于天赐陪着笑脸回道:“实不该隐瞒娘子,我实则已有妻也,方才梅香所见之人便是”,高氏一听更是嚷闹不已,吃醋争风。此时于天赐又说道:“我妻自家劳顿而来,家中老母已故,又数债累累,真是苦不堪言,我现在欲待与妻归家去”,高氏一听要走,可不是彻底断了念想,怎么肯依?原是觉得于天赐有负心之感,但今日见了,早已恨意全无,愈加的喜爱了,却怎么恨得起他来,高氏越是这样喜爱他,就越是舍他不得,怎么能让他离去,如果去了,可不是缺了心头之肉。还是常言道的好:
老龟烹不烂,移稼于枯槡。
高氏把一切的怨气和苗头无疑指向了于天赐之妻如烟,于是心里起了歹意,就想到:“如果解决了此人,于天赐就无家可归,便可与我常伴左右了”,一面计较已定,一面故意对于天赐道:“好个负心的汉子,要走便走,不过你前脚一走,我后脚就去官府出脱,颜面也不要了,大家都没得好过”,于天赐一听要向官府出脱,惊得魂不附体,顿时言语软下来对高氏道:“娘子且不可意气用事,须得从长计议,再作区处吧!”,高氏道:“欲想要不告官也行,只得你的依我件事,方可住手,不然大家都不好看”,于天赐道:“不知是何事体?娘子道来便是”,高氏道:“你的须与你家妻子断了,方可依得”,于天赐道:“夫妻结发之恩,怎生断的?”,高氏道:“不断也行,就等着官府的夹棍吧!”,于天赐被惊得不知所以然,只得依了高氏。
却说于天赐回到住处,见了如烟,对她说道:“母亲是何样去世的?”,如烟答道:“婆婆害了不治之症,亡故了”,于天赐故意变脸道:“恐不是如此吧!怕是你待我出门后不好好待她老人家,必是受了你的委屈得病死了”,如烟被丈夫冤枉的无言可对,只是一味啼哭,于天赐又接着道:“既不说话,便是默认了,要是这样,我写一纸休书,休了你吧,你且去找个好人家改嫁吧”,说着于天赐就挥笔写了一纸休书,递与如烟了。如烟见丈夫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自己休了,心里好生难受,不久于天赐就包了二两银子与如烟,赶她出门了。被休了的如烟出门来,无家可归,心里悲痛不已,欲待分辨,丈夫已自写了休书,没得机会分辨了,心里愈加悲痛,走着走着,不觉走到江边,心里一时之间想不开,投江了。
话分两头,却说这越州太守,姓乔名俊儒,为人公正廉明,甚是厉害。这日里正值乔太守访友归来,乘一艘官船,渡江而行,快到越州地方时,已是晚间,此事明月如昼,正好饮酒赏月,于是叫人拿酒备菜,在船舱中独饮,饮至半醉时分,忽见一老者进的舱来,身着蟒袍玉带,冰眼长眉,衣着清秀,老者对乔太守道:“吾乃水底老龙也,今日有一女子投下江来,只是她为人和善,亦且此女子阳寿未尽,你须的把她打捞起来,追清根由”,乔太守听见如此说,不知所以然,正要问其缘由,老者却出舱门而去,乔太守起身追赶,却不料跌到一跤,摔将醒来,见桌上灯烛尚明,原来是南柯一梦。于是乔太守想起梦中之事,记得清清楚楚,就出的舱门来,此时皓月当空,乔太守在甲板上来回踱步,忽的瞧见江里有一漂浮物,急叫水手靠过去瞧瞧,行到跟前,见是一人,急忙叫水手捞将上来,果是一女子,拿手试了一试,身体尚有余温,水手抬进舱中,拿来热姜汤灌了,不久醒转过来,乔太守见醒了过来,连忙问道:“你是何人家女子,为何投在江中?是否有歹人害么?”却说此女子正是如烟,听见有人问她,心里悲伤,只是啼哭不语,正所谓:
不如意事有**,可对人言无二三。
乔太守结合梦中之事,又叫他问清情由,知道此事必有冤屈,先叫人把如烟带到府里,再作区处,不在话下。
却说乔太守把如烟带回家之后交由夫人照管,夫人天生善良仁爱,对如烟生活照顾的甚是停当,如此一来,时间久了,乔太守结合梦中之事,心里寻思着问她投江之事,忽一日,乔太守问如烟道:“近来可在府上住的习惯否?”,如烟回道:“蒙大人再生之恩,在此甚是得体,感谢大人相救之恩,小女愿与大人当牛做马,报答大人救命之恩”,乔太守道:“既是这样我有一事,我与夫人只生一女,今已出嫁,我与夫人商议,欲将你认作女儿,不知你可愿意否?”如烟道:“承蒙大人恩情,只是小女一介民女,恐不敢附攀大人”,乔太守道:“休得如此说,你我相遇即是缘,实乃天意也。只是不知前日你是自己失足落水的么?”,如烟一听问道此间,不觉坠下泪来,对太守说了如何远来寻夫,如何不知缘由,被丈夫休了,一时想不开,欲将死休。乔太守一听道:“你夫妻二人平日里可和睦么?”如烟道:“甚是和睦得体,不曾有的磕磕绊绊”,乔太守听见如此情形,知道其中必有缘故,于是就叫人暗中探查于天赐,不在话下。
却说乔太守的探子暗中跟了于天赐几天,发现于天赐只是白日里在街上卖珠子,夜里则偷偷溜于高氏家里,于是就将情形报与乔太守,乔太守见此情形,暗想道:“即如此,必是与高氏有奸”,于是就叫人把于天赐带来,其时有人见到于天赐对他说道,乔太守府里要些珠宝,可叫于天赐送去,于天赐一听太守府里要,不敢怠慢,急匆匆的行来,见了太守,正要施礼,乔太守却喝叫左右拿下,于天赐正待疑惑,左右已自拿绳子捆将起来,于天赐直叫苦也,对乔太守道:“不知小人有何冒犯之处?还请大人明言,”乔太守道:“曾闻你与那已故将军之妻高氏私通往来,可是真么?”于天赐见乔太守一语点破,吓得魂不附体,一时之间语言堵塞,支吾不语。乔太守见此情形,愈加觉得可疑,于是叫捕快速速去哪高氏家中,把那高氏协同丫鬟梅香一起解进衙里,跪于堂下!
乔太守见堂下所跪三人,指着于天赐问高氏道:“此人你可认识否?”,高氏回太守道:“街上卖珠子的,谁人不认识!”乔太守道:“曾闻人举报,道你两人通奸,可有此事么?”高氏回道:“不知何人陷害奴家,奴家原是良家妇女,也未得罪与人,不知是何人造慌扇谣,哪有此事耳”,乔太守见如此说,心里早有主意。却说乔太守也不问高氏,也不审于天赐,直叫把那丫鬟梅香上了手夹,疼的梅香死去活来,乔太守问梅香道:“此二人有奸否?”,此时梅香已自吃疼不过,大叫道:“爷爷饶命,他二人实是往来已久了!”于天赐和高氏见事已捅破,知是纸里包不住火,一一招供了。于天赐道如何与高氏往来,又如何被高氏要挟不过,休了贤妻,一时之错,如今悔之晚矣。
且说乔太守在审问于天赐与高氏二人,夫人与如烟坐与帘后旁听,事体情由,一一入耳。此时,乔太守从帘后叫出如烟,对于天赐道:“你看这是何人?”于天赐一见是自己妻子,大叫道:“贤妻如何在此?”乔太守道:“只因你休了她,一时想不开投进江里,被我救起,今已认作女儿”,于天赐又对如烟道:“贤妻且听我一言,之前事体实是我之错,如今悔之无及,还望贤妻美言几句,救拔我性命则个”,如烟此时也不作声,自退于堂后,与夫人自去了。其时乔太守拍案大叫道:“好个薄情寡义之人,险些害了一条性命,给我拖倒了打!”,皂吏们见太守发怒,个个抡圆了手中棍棒,也不知打了几十下,谁知那于天赐本身体形同枯槁,登时毙命了。高氏收监在牢,听候处置。如今且说那人生在世,不可作那昧心之事,否则天必遣之。有诗为证:
只为一时快活事,了确青年泰山命,
世人尽言天高远,谁知报应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