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藤上有瓜
第二天早晨七点半钟左右,欧阳平、刘大羽/陈杰和韩玲玲直扑乌龙潭。
乌龙潭果然名副其实,在乌龙潭的山坳口的西侧,有一个不规则,一眼望不到头的水塘——水塘周围是嶙峋的怪石和旁逸斜出的杂树灌木,路口有一棵大榕树,树干上钉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八个醒目的大字:“潭水深凉,禁止游泳。”
大榕树下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练太极拳——一招一式很见功底。
三个人等老人收势之后,走上前去。
刘大羽道:“请问老人家,张师傅家住在哪儿?”
“你们是?”
“我们是市公安局刑侦队的。”
“你们……”
“我们是为竹林里面那起案来的。”
“我姓张,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吗?”
“我们听说,您是铁路上的退休职工。”
“不错,我们夫妻俩都是铁路职工。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您和老伴当年穿的铁路制服还在吗?”
“在啊。”
“您能不能拿给我们看看呢?”
老人犹豫了一下:“行——可以,你们请跟我来。”
张师傅家就在曹师傅家的南边,有一个院,院里面有三间正房,两间侧房,还有一个厨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在厨房里面做饭,烟囱里面冒着炊烟,厨房旁边堆着几捆枯树枝。
“老太婆,你把箱里面几件铁路制服拿出来。”
“做什么用,你这时候怎么会想起那劳什。”
“公安同志要看, 别磨蹭,你拿出来就是了。”
老太婆走进侧房。
不一会就听到打开木箱的声音。
“老头,一共三件,都拿吗?”屋里面传来了老人的声音。
张师傅看了看欧阳平,欧阳平点了一下头。
“都拿来。”
不一会,老太婆抱着三件衣服走出了侧房。
院里面有一个石桌,老人将衣服放在石桌上。
下面两件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只有上面一件衣服有点不整,打开来后皱巴巴的——上面还有两个补丁。
巧了,就是这件衣服上出现了古怪:第四颗纽扣没有了。
藤上果然有一个瓜,但这个瓜是不是同志们要寻找的瓜呢?
陈杰从口袋里面掏出纸包,打开来,拿出纽扣,纽扣的成色和衣服上纽扣的成色差不多。其它两件衣服上,一个纽扣都不缺。
在欧阳平和刘大羽、陈杰、韩玲玲对着这件少了一颗纽扣的铁路制服交头接耳,心生疑窦的时候,张师傅大概是看出了一点眉目:“公安同志,有什么问题吗,你们不妨直说。”
“这件衣服,这几天,其他人穿过吗?”
“没有,家里面就我们老两口,孩们有一个多月没有回来了。他们从来不碰箱里面的东西。”
“您最近穿过这件衣服吗?”
“穿过,那是半个月以前的事情了。”
“这颗纽扣是什么时候丢的呢?”
“是我上次采药草的时候弄丢了。”
“您能确定是在采药草的时候弄丢的吗?”
“不会有错,这种衣服,现在连乡下人都不怎么稀罕了,除了我有时候穿穿,谁会穿这种衣服呢。”
“您看看这枚纽扣。”
老人接过纽扣:“你们怎么会有这种纽扣?”
“这枚纽扣是我们在案发现场发现的。”
“案发现场?就是那片竹林吗?”
“不错——是我们在碉堡里面发现的。”
老人望了望自己的老伴,他大概是预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竹林里面,我有半年多没有去过了;碉堡,我从来没有进去过。”老人误解了欧阳平的意思。
“请你们再仔细回忆一下,七月号晚上,您家有没有客人来过,有没有人穿过这件衣服?”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孩们一个多月没有回来了——平时,家里面就我们老两口。”
“老人家,这件衣服能借给我们用一下吗?”
“可以。你们拿走吧!全拿走都行啊!”
欧阳平他们只拿走了那件少了一颗纽扣的铁路制服。
经张师傅指引,欧阳平他们在山坳的最里面找到了王家——王家坐落在一个凸起的山坡上,四周被很多高大的树包围着。
王家是一个三合院。院西边有一条小路伸向后边的树林,院东边也有一条路。站在王家的院门口,能看到东边不远处的教堂的屋顶。
只有王师傅一个人在家,老伴到林场女儿家去了。
王师傅明白了欧阳平一行的来意之后,把欧阳他们领进了右侧房——右侧房有两间屋。
里间铺着一张床——床很老旧,三边有围栏,上面有顶,床上铺着一张席,席上有一个竹枕头。
床前有一个柜,柜上挂着一把老式铜锁——锁是开着的——锁孔里面没有钥匙,王师傅拿掉锁,打开柜,从里面拿出一件叠得非常整齐的铁路制服——还比较新。
刘大羽抖开衣服,纽扣一个不少,正面五个大号纽扣,上下四个口袋各有一个小号纽扣,连同袖上的纽扣都在。
王师傅是一个明白人,他已经知道同志们找铁路制服所为何事:“如果需要,你们就带回去。这件衣服,我已经多少年没有穿了,放在家里,迟早也是要送人的。”
“就这一件吗?”
“就这一件,其他衣服,我让老太婆送给农村的亲戚了,这一件本来也是要送人的,可老太婆舍不得,说这件比较新,就留下来了”
“王师傅,您家的房不少嘛?”汪家比曹师傅家多了两间侧房。连同厨房,一共八间房。
“是啊!我们有四个女儿,别看房这么多,如果孩们都回来,还不够住呢!”看王师傅的年龄,应该有好几代人了。
王师傅将欧阳平一行送到院门口。
“王师傅,这条路通到什么地方?”欧阳平指着东边的山路。
“这条路通林场。”
“这条路呢?”
“这条路通到天台,回林业大学也可以从这边走,就是要绕一点路。”
欧阳平选择了西边这条路。路的方向,先是朝西南,到一个三岔路口,然后再向西北,林业大学的后门就在西北方向。
1665
乌龙潭果然名副其实,在乌龙潭的山坳口的西侧,有一个不规则,一眼望不到头的水塘——水塘周围是嶙峋的怪石和旁逸斜出的杂树灌木,路口有一棵大榕树,树干上钉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八个醒目的大字:“潭水深凉,禁止游泳。”
大榕树下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练太极拳——一招一式很见功底。
三个人等老人收势之后,走上前去。
刘大羽道:“请问老人家,张师傅家住在哪儿?”
“你们是?”
“我们是市公安局刑侦队的。”
“你们……”
“我们是为竹林里面那起案来的。”
“我姓张,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吗?”
“我们听说,您是铁路上的退休职工。”
“不错,我们夫妻俩都是铁路职工。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您和老伴当年穿的铁路制服还在吗?”
“在啊。”
“您能不能拿给我们看看呢?”
老人犹豫了一下:“行——可以,你们请跟我来。”
张师傅家就在曹师傅家的南边,有一个院,院里面有三间正房,两间侧房,还有一个厨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在厨房里面做饭,烟囱里面冒着炊烟,厨房旁边堆着几捆枯树枝。
“老太婆,你把箱里面几件铁路制服拿出来。”
“做什么用,你这时候怎么会想起那劳什。”
“公安同志要看, 别磨蹭,你拿出来就是了。”
老太婆走进侧房。
不一会就听到打开木箱的声音。
“老头,一共三件,都拿吗?”屋里面传来了老人的声音。
张师傅看了看欧阳平,欧阳平点了一下头。
“都拿来。”
不一会,老太婆抱着三件衣服走出了侧房。
院里面有一个石桌,老人将衣服放在石桌上。
下面两件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只有上面一件衣服有点不整,打开来后皱巴巴的——上面还有两个补丁。
巧了,就是这件衣服上出现了古怪:第四颗纽扣没有了。
藤上果然有一个瓜,但这个瓜是不是同志们要寻找的瓜呢?
陈杰从口袋里面掏出纸包,打开来,拿出纽扣,纽扣的成色和衣服上纽扣的成色差不多。其它两件衣服上,一个纽扣都不缺。
在欧阳平和刘大羽、陈杰、韩玲玲对着这件少了一颗纽扣的铁路制服交头接耳,心生疑窦的时候,张师傅大概是看出了一点眉目:“公安同志,有什么问题吗,你们不妨直说。”
“这件衣服,这几天,其他人穿过吗?”
“没有,家里面就我们老两口,孩们有一个多月没有回来了。他们从来不碰箱里面的东西。”
“您最近穿过这件衣服吗?”
“穿过,那是半个月以前的事情了。”
“这颗纽扣是什么时候丢的呢?”
“是我上次采药草的时候弄丢了。”
“您能确定是在采药草的时候弄丢的吗?”
“不会有错,这种衣服,现在连乡下人都不怎么稀罕了,除了我有时候穿穿,谁会穿这种衣服呢。”
“您看看这枚纽扣。”
老人接过纽扣:“你们怎么会有这种纽扣?”
“这枚纽扣是我们在案发现场发现的。”
“案发现场?就是那片竹林吗?”
“不错——是我们在碉堡里面发现的。”
老人望了望自己的老伴,他大概是预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竹林里面,我有半年多没有去过了;碉堡,我从来没有进去过。”老人误解了欧阳平的意思。
“请你们再仔细回忆一下,七月号晚上,您家有没有客人来过,有没有人穿过这件衣服?”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孩们一个多月没有回来了——平时,家里面就我们老两口。”
“老人家,这件衣服能借给我们用一下吗?”
“可以。你们拿走吧!全拿走都行啊!”
欧阳平他们只拿走了那件少了一颗纽扣的铁路制服。
经张师傅指引,欧阳平他们在山坳的最里面找到了王家——王家坐落在一个凸起的山坡上,四周被很多高大的树包围着。
王家是一个三合院。院西边有一条小路伸向后边的树林,院东边也有一条路。站在王家的院门口,能看到东边不远处的教堂的屋顶。
只有王师傅一个人在家,老伴到林场女儿家去了。
王师傅明白了欧阳平一行的来意之后,把欧阳他们领进了右侧房——右侧房有两间屋。
里间铺着一张床——床很老旧,三边有围栏,上面有顶,床上铺着一张席,席上有一个竹枕头。
床前有一个柜,柜上挂着一把老式铜锁——锁是开着的——锁孔里面没有钥匙,王师傅拿掉锁,打开柜,从里面拿出一件叠得非常整齐的铁路制服——还比较新。
刘大羽抖开衣服,纽扣一个不少,正面五个大号纽扣,上下四个口袋各有一个小号纽扣,连同袖上的纽扣都在。
王师傅是一个明白人,他已经知道同志们找铁路制服所为何事:“如果需要,你们就带回去。这件衣服,我已经多少年没有穿了,放在家里,迟早也是要送人的。”
“就这一件吗?”
“就这一件,其他衣服,我让老太婆送给农村的亲戚了,这一件本来也是要送人的,可老太婆舍不得,说这件比较新,就留下来了”
“王师傅,您家的房不少嘛?”汪家比曹师傅家多了两间侧房。连同厨房,一共八间房。
“是啊!我们有四个女儿,别看房这么多,如果孩们都回来,还不够住呢!”看王师傅的年龄,应该有好几代人了。
王师傅将欧阳平一行送到院门口。
“王师傅,这条路通到什么地方?”欧阳平指着东边的山路。
“这条路通林场。”
“这条路呢?”
“这条路通到天台,回林业大学也可以从这边走,就是要绕一点路。”
欧阳平选择了西边这条路。路的方向,先是朝西南,到一个三岔路口,然后再向西北,林业大学的后门就在西北方向。
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