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寻踪觅影
七月八号的夜里,欧阳平、刘大羽和陈杰聊了很长时间,他们探讨了以下问题:
如果邓君丽和外国留学生谈恋爱的传闻属实的话,那么,在参加联谊会节目彩排的学生,一定有人知道内情。信息应该是从这里扩散出去的。
参加联谊会节目排练的还有谁呢?这应该是一条比较重要的线索。
还有,徐蕾蕾是邓君丽的上铺,她对邓君丽的作息时间应该是了解的,从邓君丽的作息时间应该能看出传言是否属实。
基于以上考虑,欧阳平和大家商量后决定:找徐蕾蕾和有关同学了解情况——所谓有关的同学是和邓君丽一起准备节目的人。
邓君丽的尸骸为什么会出现在碉堡里面?她一定是在碉堡附近等什么人,结果没有等到她要等的人,却等来了凶手。她等的人一定是章恒,而章恒已经回水莲县去了。如果这个推断能够成立的话,那么,邓君丽一定不知道章恒回水莲县的事情。
基于以上的考虑,欧阳平他们准备找成亮和有关同学谈一谈——有关同学是和邓君丽同宿舍或者同班最后见到邓君丽的同学。
雨已经停了,空气清新了许多。三个人走下楼去,时间是点一刻。
穿过花园,东边——不远处闪着亮光,位置在大院门的旁边。
三个人走了过去。亮光是从小屋里面射出来的。
渐渐地能听到电视机里面传来的声音。
刘大羽走到窗户跟前,往里望,一张写字台上放着一个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一个人躺在床上,正在看电视。屋内比较昏暗。
欧阳平示意进去看看。
陈杰敲了三下门。
不一会,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人:“你们是……”
“我们是市公安局的。”
“哦,我晓得了,请进——快请进,地方小,将就着坐吧!”
老人示意三个人坐在床上。
床前有一张椅,椅上挂着一件白汗衫,老人将白汗衫穿在身上。理了理汗衫,然后在椅上坐了下来。
写字台上放着一个茶杯,茶杯里面是一杯浓茶,老人端起茶杯,喝了几口,同时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了,电视机里面正在播放京剧《四郎探母》。
“老师傅,您贵姓啊?”
“免贵姓曹。”
“您身骨这么硬朗,今年……”
“虚长十。”
“您在这里看大门有多长时间了?”
“有年了,退休之后,没事做,闲着也是闲着。”
“您抽烟吗?”
刘大羽从口袋里面摸出一包香烟,抽出三根,除了欧阳平,一个一根。陈杰掏出打火机,一一点着。
老人眯着眼睛,猛吸了几口,然后。喝了一口茶。
“曹师傅,您是哪里人,这么大岁数了还为人民服务啊!”
“我就住在乌龙潭。”
“乌龙潭?在什么地方?”
“就在东边那个山坳里面,坳口前面有一个大水塘。”
“欧阳,就是教堂西边那五户人家住的地方。”陈杰本来准备明天上午到秣陵街道去了解五户人家的情况,既然曹师傅就住在那儿,何不问一问曹师傅呢?
“曹师傅,你以前在什么单位工作?”
“我在荆南晨光机械厂工作。”
“您老伴呢?”
“她在我们厂的医务室工作。”
“孩们都成家了吧!”
“三个女儿,都嫁人了。”老人的回答和陈杰他们调查到了的情况是吻合的。
“乌龙潭好像住着五户人家。”
“你们去过乌龙潭了吗?”
“去过了,不过,我去的时候,有的人家是铁将军把门——没人在家。”
“巧了,你们问我啊!”老人很健谈,也很直爽。
“太好了,您把其他几户人家的情况跟我们说说,好吗?”
“我家住在山坳口,和我家山墙靠山墙的是老张家,老夫妻俩都是铁路职工……”
刘大羽望了望欧阳平和陈杰:“铁路职工?”
那枚铜纽扣总算有一点影了。
“是啊!老两口十几年前就退休了,他们有两个女儿。老两口经常不在家,两个女儿家轮流过。女儿很孝顺的。”
“他们既然是铁路职工,怎么会住在这深山老林里呢?”
“乌龙潭的房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城里面整天吵吵嚷嚷,哪有山里面清静啊!老王也在铁路上工作,几年前单位分了一套房,老两口让给小女儿住了。”
一下出现了三个铁路职工。
“王师傅的老伴在哪个单位工作?”
“王嫂就在东边的养蜂场上班,已经退下来很多年了。”
“他们有几个孩?”
“四个女儿。”
“曹师傅,怎么你们几家生的都是女儿啊!”
“是啊,不但我们三家都是女儿,其他两家也没有生男孩。”
“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谁知道呢,兴许是水土的问题。除了这点古怪以外,其他方面没发现什么问题,乌龙潭的人寿命都很长。”
经曹师傅介绍,另外两家分别姓江和李,一个在酱醋厂工作——在厂里当一个小头头,一个在天台工作——是一个电工。老江家抱养了一个儿,老李家有两个女儿。
欧阳平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张王两家。
“老人家,这个后门是怎么管理的?”
“早晨五点半钟开,晚上七点半关。”
“晚上的时间不能延迟吗?”
“这是学校的规定。”
“曹师傅,七月号的晚上,你看到英语系的桑小兰了吗?”
“那个系的我不知道,但桑小兰我知道——她的腿特别长,舞跳得特别好,七月号,吃过晚饭以后,桑小兰到树林里去了。”
“你看到萧鹏了吗?”
“萧什么,不认识。”
“您看到了哪些人?您认识的。”
“学生们到树林里面去散步的时候,我一般都坐在屋里面喝酒,桑小兰这孩懂礼貌,每次经过这里,都要喊我一声大爷。七月号的晚上,天要黑没黑的时候,她把头伸进窗户,喊了我一声,要不然,我怎么会记得呢?”
“那么,英语系有一个叫邓君丽的女孩,您有没有印象呢?”
“怎么不认识,每次学校里面演节目,不都是她主持的吗?”老人的记性真好。
“您回忆一下,一年前,也是在这时候,吃晚饭以后,您有没有看见邓君丽从这个圆门走出去?”
如果邓君丽和外国留学生谈恋爱的传闻属实的话,那么,在参加联谊会节目彩排的学生,一定有人知道内情。信息应该是从这里扩散出去的。
参加联谊会节目排练的还有谁呢?这应该是一条比较重要的线索。
还有,徐蕾蕾是邓君丽的上铺,她对邓君丽的作息时间应该是了解的,从邓君丽的作息时间应该能看出传言是否属实。
基于以上考虑,欧阳平和大家商量后决定:找徐蕾蕾和有关同学了解情况——所谓有关的同学是和邓君丽一起准备节目的人。
邓君丽的尸骸为什么会出现在碉堡里面?她一定是在碉堡附近等什么人,结果没有等到她要等的人,却等来了凶手。她等的人一定是章恒,而章恒已经回水莲县去了。如果这个推断能够成立的话,那么,邓君丽一定不知道章恒回水莲县的事情。
基于以上的考虑,欧阳平他们准备找成亮和有关同学谈一谈——有关同学是和邓君丽同宿舍或者同班最后见到邓君丽的同学。
雨已经停了,空气清新了许多。三个人走下楼去,时间是点一刻。
穿过花园,东边——不远处闪着亮光,位置在大院门的旁边。
三个人走了过去。亮光是从小屋里面射出来的。
渐渐地能听到电视机里面传来的声音。
刘大羽走到窗户跟前,往里望,一张写字台上放着一个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一个人躺在床上,正在看电视。屋内比较昏暗。
欧阳平示意进去看看。
陈杰敲了三下门。
不一会,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人:“你们是……”
“我们是市公安局的。”
“哦,我晓得了,请进——快请进,地方小,将就着坐吧!”
老人示意三个人坐在床上。
床前有一张椅,椅上挂着一件白汗衫,老人将白汗衫穿在身上。理了理汗衫,然后在椅上坐了下来。
写字台上放着一个茶杯,茶杯里面是一杯浓茶,老人端起茶杯,喝了几口,同时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了,电视机里面正在播放京剧《四郎探母》。
“老师傅,您贵姓啊?”
“免贵姓曹。”
“您身骨这么硬朗,今年……”
“虚长十。”
“您在这里看大门有多长时间了?”
“有年了,退休之后,没事做,闲着也是闲着。”
“您抽烟吗?”
刘大羽从口袋里面摸出一包香烟,抽出三根,除了欧阳平,一个一根。陈杰掏出打火机,一一点着。
老人眯着眼睛,猛吸了几口,然后。喝了一口茶。
“曹师傅,您是哪里人,这么大岁数了还为人民服务啊!”
“我就住在乌龙潭。”
“乌龙潭?在什么地方?”
“就在东边那个山坳里面,坳口前面有一个大水塘。”
“欧阳,就是教堂西边那五户人家住的地方。”陈杰本来准备明天上午到秣陵街道去了解五户人家的情况,既然曹师傅就住在那儿,何不问一问曹师傅呢?
“曹师傅,你以前在什么单位工作?”
“我在荆南晨光机械厂工作。”
“您老伴呢?”
“她在我们厂的医务室工作。”
“孩们都成家了吧!”
“三个女儿,都嫁人了。”老人的回答和陈杰他们调查到了的情况是吻合的。
“乌龙潭好像住着五户人家。”
“你们去过乌龙潭了吗?”
“去过了,不过,我去的时候,有的人家是铁将军把门——没人在家。”
“巧了,你们问我啊!”老人很健谈,也很直爽。
“太好了,您把其他几户人家的情况跟我们说说,好吗?”
“我家住在山坳口,和我家山墙靠山墙的是老张家,老夫妻俩都是铁路职工……”
刘大羽望了望欧阳平和陈杰:“铁路职工?”
那枚铜纽扣总算有一点影了。
“是啊!老两口十几年前就退休了,他们有两个女儿。老两口经常不在家,两个女儿家轮流过。女儿很孝顺的。”
“他们既然是铁路职工,怎么会住在这深山老林里呢?”
“乌龙潭的房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城里面整天吵吵嚷嚷,哪有山里面清静啊!老王也在铁路上工作,几年前单位分了一套房,老两口让给小女儿住了。”
一下出现了三个铁路职工。
“王师傅的老伴在哪个单位工作?”
“王嫂就在东边的养蜂场上班,已经退下来很多年了。”
“他们有几个孩?”
“四个女儿。”
“曹师傅,怎么你们几家生的都是女儿啊!”
“是啊,不但我们三家都是女儿,其他两家也没有生男孩。”
“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谁知道呢,兴许是水土的问题。除了这点古怪以外,其他方面没发现什么问题,乌龙潭的人寿命都很长。”
经曹师傅介绍,另外两家分别姓江和李,一个在酱醋厂工作——在厂里当一个小头头,一个在天台工作——是一个电工。老江家抱养了一个儿,老李家有两个女儿。
欧阳平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张王两家。
“老人家,这个后门是怎么管理的?”
“早晨五点半钟开,晚上七点半关。”
“晚上的时间不能延迟吗?”
“这是学校的规定。”
“曹师傅,七月号的晚上,你看到英语系的桑小兰了吗?”
“那个系的我不知道,但桑小兰我知道——她的腿特别长,舞跳得特别好,七月号,吃过晚饭以后,桑小兰到树林里去了。”
“你看到萧鹏了吗?”
“萧什么,不认识。”
“您看到了哪些人?您认识的。”
“学生们到树林里面去散步的时候,我一般都坐在屋里面喝酒,桑小兰这孩懂礼貌,每次经过这里,都要喊我一声大爷。七月号的晚上,天要黑没黑的时候,她把头伸进窗户,喊了我一声,要不然,我怎么会记得呢?”
“那么,英语系有一个叫邓君丽的女孩,您有没有印象呢?”
“怎么不认识,每次学校里面演节目,不都是她主持的吗?”老人的记性真好。
“您回忆一下,一年前,也是在这时候,吃晚饭以后,您有没有看见邓君丽从这个圆门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