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
2010年的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我回了老家待业。爸妈给我安排的新工作还在落实中。小地方就是这样,很讲究关系,也很在乎疏通关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有了朋友圈这个东西。我一直在看,很少发状态。看着大学的同学晒工作、晒大餐、晒酒店、晒旅游、晒年终奖……看多了会显得自己有点寒酸,会觉得自己过的很不如意,会想到自己与大家的差别。其实他们的各种晒不是为了显摆,仅仅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班级群里大家讨论过数次班级聚会,但都没有形成气候。不是大家不想见面,而是彼此的差距有了。这样的同学聚会无非是在心里上压倒男同学,在身体上压倒女同学。
2010年的初冬,西藏寒假已经来临。叶子芷回到了内地,回到了她曾经读过的高中。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同样的字牌,同样的门楼,同样的道路,同样的教学楼,同样的公园,同样的操场。看着操场上做广播操的学生,路过书声朗朗的课堂,还有课间的追逐打闹,还有并肩走在一起的男生女生,惟一能觉察得到的变化是自己。脱下了校服,染起了长发,穿上了高跟鞋,挎起了小包。时光变迁,往事历历在目。
子芷又找到了我的老家。只可惜儿时老家的大门朱红褪去,围墙坍圮,老柏愈见苍幽,石阶散落自在。村庄一半荒无人烟,一半已拆迁建成了工厂。
那一间间破败的房屋,一块块杂草丛中的石阶,一张张腐烂的桌椅,就像地震过后的废墟。子芷在废墟中寻找,走过一段段坍圮的围墙,恪问一扇扇褪色的大门,聆听一阵阵枯枝的败落。她似乎是想寻得半点与我有关的痕迹,只可惜时光变迁,一切都变化的太快,快的来不及留恋,来不及记忆。
村子的另一头几台挖掘机埋头工作,子芷走了过去:“大叔你好,请问你知道这村子里的人都搬哪去了?”
“不知道,这村子都荒了好久了。”
“那你知道这附近哪有小区吗?”
“这里是工业园区,没有小区的,你没看见那边全是厂房,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破房子给平掉,有大厂要来。”
看来真的是无缘无份,刻意地寻找又能怎样,即便见了面又能怎样,也许他已为人夫,也许他已为人父。我相信那时的子芷也是这么想的。
这一年春节,对于我和子芷都是一样的。在家里发呆,在家里迷茫,不愿多出门,不愿见太多的人。越是远在他乡,越期待过年,越是长大,越不喜欢过年。
2011年开春伊始,我在老家上班了,办公室里数我最年轻。刚上班的头一周,就有好多老同事张罗着要给我相亲。我一一答应,却始终没几个着调的,甚至还有比我大的,离异的。
工作没几天我收到了何翰墨的邮件。他说他已经转让了公司,和在西藏的朋友合伙包工程修路。看来他真的是要从it界转行做工头了。
2011年的5月,子芷再次进藏,骑行新藏线。
在叶城待了两天,子芷遇到两位同行的“战友”,小泥人和自然卷,一对情侣。他们都称呼子芷为“纸纸”,这样的旅行不需要知道姓名,这样称呼反而很亲切。
g219的零公里里程碑上密密麻麻地全是字,一块铁牌上豪迈地写着“走上高原,走向阿里”。他们三人在里程碑前合个影,就向阿里进发了。
子芷把自己武装的像个粽子,只露出两只眼,两只眼上还戴着大大的墨镜。她一直骑在最前边,就像这三人团队的领队。而小泥人和自然卷不急不慢,一看就是很有经验的样子。
新藏线已经全线开修,一出城便是浮土连天、碎石不断,叶城至普萨村的全程柏油路已成传说。没走多久就看到路口张贴的公告:国道219改建工程始于叶城零公里处,至于新疆区界,施工期为每年4至12月,实行交通管制,每月1、11、21号通行,每次通行时间为9:00-15:00,连续三天。
对于这样的公告他们三人都震惊了。是走是回他们犹豫了很久,想来想去还是前行吧,毕竟修路堵的是大车,只要人能走自行车就能走。
一路吃着灰尘,在浮土上边骑边推。都说新藏线的路很差,但谁也没想到会差成这个样子。就这样凑合着走吧,说实话能不能走完新藏线大家心里都没底。
一段柏油,一段便道,哪好走就走哪。骑了好久才在灰尘的尽头看到一片绿色。有绿色就有村庄,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一下子都有了动力,三踩两蹬的就到了。绿树下有小卖部,大口大口地补水,待休息好了之后子芷明显地骑不动了,可能是先前过于用力的缘故。
子芷骑的越来越慢,在前边的小泥人和自然卷可能也觉察到了子芷的状况,也放慢了速度,边骑边等。以这样的速度今晚想到达普萨村是不可能的了。茫茫戈壁,没有村庄,没有植被,没有住处,没有补给。大家也意识到了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这时小泥人停下了车,把自然卷车上的好多东西都往自己车上绑,绑完之后又帮子芷分担了好多负重。那一刻子芷非常感激,她想着待什么时候自己体力恢复了,一定帮他们俩分担一些负重,或是路上遇到饭店了,一定请他俩大吃一顿。在这条路上,这就是最好的报答。
因为时区的关系,早上九点多天才微微亮。子芷还在香香地睡着,而小泥人和自然卷早已为大家买好了水和水果。在路上能遇到一个好驴友,真是三生有幸。今天他们没有目的地,能走多远是多远,走不动了就在能落角的地方休息。能有村庄就住村庄,没有村庄工棚也行,如果连工棚都没有,那就找块可以躲风的地方搭帐篷。
路总是这样的艰难,爬山再下山,下山再爬山。上山的时候大家都期待下山,可下山的时候连续下坡还是很可怕的,万一刹车坏了,万了撞上了大石头,万一掉进了坑里,万一冲出路基冲进悬崖。不敢想,也不能想,只有硬着头皮向前。
才出发第二天子芷的车胎就爆了。子芷也没好意思告诉骑在前边的小泥人和自然卷,只觉得自己不能总是拖累别人,等补好了胎加把劲就会赶上他们的。一个女孩子在荒芜人烟的路上扒车胎,风呼呼作响,尘土飞扬。
子芷正扒得起劲呢,小泥人不知从哪冒了出来,很热心地过来帮忙。说实话,能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是很有人情味的,都会互相帮助。
砂石路、搓板路、面粉路。没有柏油,只有便道,浮土足够陷没整个车轮。在这样的路上骑行,速度真的不比徒步快多少。但如果真的徒步了,那装备怎么办,怎么可能背得动。再说万一前方就有好路呢,万一遇到了好路一天可以骑上百来公里,徒步是远远达不到的。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有了朋友圈这个东西。我一直在看,很少发状态。看着大学的同学晒工作、晒大餐、晒酒店、晒旅游、晒年终奖……看多了会显得自己有点寒酸,会觉得自己过的很不如意,会想到自己与大家的差别。其实他们的各种晒不是为了显摆,仅仅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班级群里大家讨论过数次班级聚会,但都没有形成气候。不是大家不想见面,而是彼此的差距有了。这样的同学聚会无非是在心里上压倒男同学,在身体上压倒女同学。
2010年的初冬,西藏寒假已经来临。叶子芷回到了内地,回到了她曾经读过的高中。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同样的字牌,同样的门楼,同样的道路,同样的教学楼,同样的公园,同样的操场。看着操场上做广播操的学生,路过书声朗朗的课堂,还有课间的追逐打闹,还有并肩走在一起的男生女生,惟一能觉察得到的变化是自己。脱下了校服,染起了长发,穿上了高跟鞋,挎起了小包。时光变迁,往事历历在目。
子芷又找到了我的老家。只可惜儿时老家的大门朱红褪去,围墙坍圮,老柏愈见苍幽,石阶散落自在。村庄一半荒无人烟,一半已拆迁建成了工厂。
那一间间破败的房屋,一块块杂草丛中的石阶,一张张腐烂的桌椅,就像地震过后的废墟。子芷在废墟中寻找,走过一段段坍圮的围墙,恪问一扇扇褪色的大门,聆听一阵阵枯枝的败落。她似乎是想寻得半点与我有关的痕迹,只可惜时光变迁,一切都变化的太快,快的来不及留恋,来不及记忆。
村子的另一头几台挖掘机埋头工作,子芷走了过去:“大叔你好,请问你知道这村子里的人都搬哪去了?”
“不知道,这村子都荒了好久了。”
“那你知道这附近哪有小区吗?”
“这里是工业园区,没有小区的,你没看见那边全是厂房,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破房子给平掉,有大厂要来。”
看来真的是无缘无份,刻意地寻找又能怎样,即便见了面又能怎样,也许他已为人夫,也许他已为人父。我相信那时的子芷也是这么想的。
这一年春节,对于我和子芷都是一样的。在家里发呆,在家里迷茫,不愿多出门,不愿见太多的人。越是远在他乡,越期待过年,越是长大,越不喜欢过年。
2011年开春伊始,我在老家上班了,办公室里数我最年轻。刚上班的头一周,就有好多老同事张罗着要给我相亲。我一一答应,却始终没几个着调的,甚至还有比我大的,离异的。
工作没几天我收到了何翰墨的邮件。他说他已经转让了公司,和在西藏的朋友合伙包工程修路。看来他真的是要从it界转行做工头了。
2011年的5月,子芷再次进藏,骑行新藏线。
在叶城待了两天,子芷遇到两位同行的“战友”,小泥人和自然卷,一对情侣。他们都称呼子芷为“纸纸”,这样的旅行不需要知道姓名,这样称呼反而很亲切。
g219的零公里里程碑上密密麻麻地全是字,一块铁牌上豪迈地写着“走上高原,走向阿里”。他们三人在里程碑前合个影,就向阿里进发了。
子芷把自己武装的像个粽子,只露出两只眼,两只眼上还戴着大大的墨镜。她一直骑在最前边,就像这三人团队的领队。而小泥人和自然卷不急不慢,一看就是很有经验的样子。
新藏线已经全线开修,一出城便是浮土连天、碎石不断,叶城至普萨村的全程柏油路已成传说。没走多久就看到路口张贴的公告:国道219改建工程始于叶城零公里处,至于新疆区界,施工期为每年4至12月,实行交通管制,每月1、11、21号通行,每次通行时间为9:00-15:00,连续三天。
对于这样的公告他们三人都震惊了。是走是回他们犹豫了很久,想来想去还是前行吧,毕竟修路堵的是大车,只要人能走自行车就能走。
一路吃着灰尘,在浮土上边骑边推。都说新藏线的路很差,但谁也没想到会差成这个样子。就这样凑合着走吧,说实话能不能走完新藏线大家心里都没底。
一段柏油,一段便道,哪好走就走哪。骑了好久才在灰尘的尽头看到一片绿色。有绿色就有村庄,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一下子都有了动力,三踩两蹬的就到了。绿树下有小卖部,大口大口地补水,待休息好了之后子芷明显地骑不动了,可能是先前过于用力的缘故。
子芷骑的越来越慢,在前边的小泥人和自然卷可能也觉察到了子芷的状况,也放慢了速度,边骑边等。以这样的速度今晚想到达普萨村是不可能的了。茫茫戈壁,没有村庄,没有植被,没有住处,没有补给。大家也意识到了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这时小泥人停下了车,把自然卷车上的好多东西都往自己车上绑,绑完之后又帮子芷分担了好多负重。那一刻子芷非常感激,她想着待什么时候自己体力恢复了,一定帮他们俩分担一些负重,或是路上遇到饭店了,一定请他俩大吃一顿。在这条路上,这就是最好的报答。
因为时区的关系,早上九点多天才微微亮。子芷还在香香地睡着,而小泥人和自然卷早已为大家买好了水和水果。在路上能遇到一个好驴友,真是三生有幸。今天他们没有目的地,能走多远是多远,走不动了就在能落角的地方休息。能有村庄就住村庄,没有村庄工棚也行,如果连工棚都没有,那就找块可以躲风的地方搭帐篷。
路总是这样的艰难,爬山再下山,下山再爬山。上山的时候大家都期待下山,可下山的时候连续下坡还是很可怕的,万一刹车坏了,万了撞上了大石头,万一掉进了坑里,万一冲出路基冲进悬崖。不敢想,也不能想,只有硬着头皮向前。
才出发第二天子芷的车胎就爆了。子芷也没好意思告诉骑在前边的小泥人和自然卷,只觉得自己不能总是拖累别人,等补好了胎加把劲就会赶上他们的。一个女孩子在荒芜人烟的路上扒车胎,风呼呼作响,尘土飞扬。
子芷正扒得起劲呢,小泥人不知从哪冒了出来,很热心地过来帮忙。说实话,能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是很有人情味的,都会互相帮助。
砂石路、搓板路、面粉路。没有柏油,只有便道,浮土足够陷没整个车轮。在这样的路上骑行,速度真的不比徒步快多少。但如果真的徒步了,那装备怎么办,怎么可能背得动。再说万一前方就有好路呢,万一遇到了好路一天可以骑上百来公里,徒步是远远达不到的。
〖微书网 www.103shu.com〗更新最快的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