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杀鸡儆猴
在确定离去的刺客不会原路返回后,清歌才安心地褪去身上的衣物,将玲珑的身段深深地埋进漂有各色香草的温水中。
凌晔的心思绝对不会输于摄政王,在启程来赤璋城之前,他就请了成批的疡医来,千方百计地去除了她身上狰狞可怖的伤痕与常年握剑所磨出的老茧。现在的她,浑身上下如同一块水嫩嫩的豆腐一般,连最为深可见骨的伤口也销声匿迹。
她掬起一捧温热的兰汤,顺着自己白皙剔透的肩头缓缓淋下,海藻般的青丝漂浮于水面上,织成一张神秘而美丽的网。随着她修长如玉的手指撩起串串晶莹的水花,悦耳的水声在偌大的浴房中不断荡漾开来。。
“好久,没有这样玩水了。”
她美目微眯,眸底似有无数星光闪烁。小的时候,她同清舞也经常在沐浴时玩水嬉戏,弄得浴盆四周一片**,可当她成为凌晔的杀手后,这份带着温馨的回忆就被无情扼杀了。常年的昼伏夜出,让她无暇去陪清舞一同玩耍。
屋内烟雾缭绕,掩去了她面上的表情。
……
为了不糟蹋加了这么多昂贵香料的浴汤,沐浴一向十分迅速的清歌特意待到水凉后方才站起身来。她以精、粗二巾细细拭去身上的水珠,一把抓过置于梅兰竹菊四扇屏上的雪色中衣披在肩上,又将精心挑选出的钗环裙衫穿着妥帖。
笃,笃,笃。
屋外传来一阵轻轻的叩门声,随之响起的,是一个小宫女脆嫩的嗓音。
“姑娘洗好了么?三皇子殿下让奴婢来领姑娘到景华宫的映月池上去。”
清歌不慌不忙地答应了一声,对着菱花铜镜稍理妆容后便推门而出,随着小宫女匆匆朝景华宫去了。
不得不说,这个摄政王的危机意识是极强的,宫中的建筑装饰皆有相似之处,无时无刻不给人一种故地重游的诡异错觉。比如现在清歌面前这条长廊,除了将阑干上缠绕的紫藤换成了青翠的绿萝外,她实在看不出这长廊与她一炷香时间前看到的那一条有何不同之处。
这样一座迷宫般的皇宫,敌军的密探就算成功潜入也不一定能找到摄政王的所在之地吧?
她抬手揉了揉眉骨,脚步却无任何停顿。
就在此时……
“饶、饶命啊!奴婢再也不敢了!”
一个女囚在狱卒们的皮鞭下惊恐地躲闪着,早已看不出颜色的囚衣破烂不堪,颇有几分姿色的俏脸上,数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往外翻卷出森然的白肉。
“哼,你惑乱君心,罪不可赦!别以为自己长得有几分姿色,就妄想着攀上枝头变凤凰!”
为首的狱卒从鼻腔中不屑地冷哼了一声,手中的皮鞭再次高高扬起。皮鞭上带着细细密密的倒刺,又浸了七七四十九日的浓盐水,抽在那女囚娇嫩的躯体上,能硬生生撕下一大块鲜血淋漓的皮肉来。
浑身鲜血的女囚惨叫了一声,昏死了过去。
狱卒们骂骂咧咧地抛下骇人的皮鞭,上前架起女囚的身体,朝着地牢的方向渐行渐远。
清歌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有些不忍地别过头去,清澈的水眸中波光盈盈,却没有丝毫的害怕之意。在凌晔府上时,这种常人无法忍受的鞭笞对于她来说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这样一来,就算被人拦腰砍上一刀,她顶多也只是反射性地蹙蹙眉头而已。
走在前头的小宫女突然回过身来,关切道:“那是摄政王屋里的一等宫女知画,她被朝中重臣收买,企图惑乱君心,王素来最讨厌叛徒,于是就将她打入了死牢。姑娘被吓着了吧?”
“只是觉得太血腥了一些罢了,多谢妹妹关心。”清歌螓首微摇,朝她莞尔一笑,“我们快走吧,免得让王久等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那小宫女连忙转身疾走,一面走一面碎碎念叨着,显然是让摄政王平日里的冷血无情给吓怕了。
“啊,对哦,我可不想被王套上个办事不力的罪名。”
受到方才那女囚的刺激,二人的脚步不由得快了许多,在穿过一条白玉雕制的小桥后,便到了景华宫外。
清歌立在朱红的大门前,仰望那暗金色的匾额,上头龙飞凤舞地写着“景华宫”三个大字,笔法飞动苍秀,风神放逸,可见留墨之人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之高。
在入宫前,清歌曾听凌晔提起过,景华宫是摄政王最为喜爱的一座宫殿,宫内有苍松数株,翠竹千竿,碧水萦回,绿茵葱茏,宛如仙境一般清幽脱俗。如今一看,果真如凌晔所说一般景色薰人。
“奴婢只能送姑娘到这儿了,姑娘自己进去吧。”
那小宫女将清歌送入景华宫门后,不等清歌问清她的名字便匆匆跑开了。
清歌望着小宫女白兔般灵动轻巧的背影,心中重重地叹了口气。这些宫女十岁进宫,将女子最美好的豆蔻年华都浸泡在了酸涩的泪水之中,最后只能在无尽的打骂下苟且偷生。自由这东西,果真比什么都重要。
她转身走进景华宫内绿毯般的草地,顿了顿脚步,左右打量了一番,而后便循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流水声缓缓行去。
映月池,映月池,有水声的地方自然有池。
当清歌沿着一条卵石小道分花拂柳到达映月池时,她看到了高踞于池水之上的清心亭,以及亭中的一黑一白两道人影。那道黑色身影她分外熟悉,是凌晔,而另一道,想必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凌尘了。
由于亭中二人是相对而坐的,所以在清歌的方位只能看见凌尘的一个背影。他没有束起宛如水浪的墨发,长至腰际的黑发披落在素色的长袍上,好似白宣上晕染开的几笔淡淡墨痕一般,带着说不出的清气飘然。
仅是这样一个苍白的背影,带给清歌的威压却不弱于佛堂中俯瞰众生的佛像。他瘦削的背影隐隐约约地笼罩着帝王之气,让人只一眼便有种想要下跪臣服的冲动。相比之下,坐于凌尘对面的凌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凌晔的心思绝对不会输于摄政王,在启程来赤璋城之前,他就请了成批的疡医来,千方百计地去除了她身上狰狞可怖的伤痕与常年握剑所磨出的老茧。现在的她,浑身上下如同一块水嫩嫩的豆腐一般,连最为深可见骨的伤口也销声匿迹。
她掬起一捧温热的兰汤,顺着自己白皙剔透的肩头缓缓淋下,海藻般的青丝漂浮于水面上,织成一张神秘而美丽的网。随着她修长如玉的手指撩起串串晶莹的水花,悦耳的水声在偌大的浴房中不断荡漾开来。。
“好久,没有这样玩水了。”
她美目微眯,眸底似有无数星光闪烁。小的时候,她同清舞也经常在沐浴时玩水嬉戏,弄得浴盆四周一片**,可当她成为凌晔的杀手后,这份带着温馨的回忆就被无情扼杀了。常年的昼伏夜出,让她无暇去陪清舞一同玩耍。
屋内烟雾缭绕,掩去了她面上的表情。
……
为了不糟蹋加了这么多昂贵香料的浴汤,沐浴一向十分迅速的清歌特意待到水凉后方才站起身来。她以精、粗二巾细细拭去身上的水珠,一把抓过置于梅兰竹菊四扇屏上的雪色中衣披在肩上,又将精心挑选出的钗环裙衫穿着妥帖。
笃,笃,笃。
屋外传来一阵轻轻的叩门声,随之响起的,是一个小宫女脆嫩的嗓音。
“姑娘洗好了么?三皇子殿下让奴婢来领姑娘到景华宫的映月池上去。”
清歌不慌不忙地答应了一声,对着菱花铜镜稍理妆容后便推门而出,随着小宫女匆匆朝景华宫去了。
不得不说,这个摄政王的危机意识是极强的,宫中的建筑装饰皆有相似之处,无时无刻不给人一种故地重游的诡异错觉。比如现在清歌面前这条长廊,除了将阑干上缠绕的紫藤换成了青翠的绿萝外,她实在看不出这长廊与她一炷香时间前看到的那一条有何不同之处。
这样一座迷宫般的皇宫,敌军的密探就算成功潜入也不一定能找到摄政王的所在之地吧?
她抬手揉了揉眉骨,脚步却无任何停顿。
就在此时……
“饶、饶命啊!奴婢再也不敢了!”
一个女囚在狱卒们的皮鞭下惊恐地躲闪着,早已看不出颜色的囚衣破烂不堪,颇有几分姿色的俏脸上,数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往外翻卷出森然的白肉。
“哼,你惑乱君心,罪不可赦!别以为自己长得有几分姿色,就妄想着攀上枝头变凤凰!”
为首的狱卒从鼻腔中不屑地冷哼了一声,手中的皮鞭再次高高扬起。皮鞭上带着细细密密的倒刺,又浸了七七四十九日的浓盐水,抽在那女囚娇嫩的躯体上,能硬生生撕下一大块鲜血淋漓的皮肉来。
浑身鲜血的女囚惨叫了一声,昏死了过去。
狱卒们骂骂咧咧地抛下骇人的皮鞭,上前架起女囚的身体,朝着地牢的方向渐行渐远。
清歌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有些不忍地别过头去,清澈的水眸中波光盈盈,却没有丝毫的害怕之意。在凌晔府上时,这种常人无法忍受的鞭笞对于她来说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这样一来,就算被人拦腰砍上一刀,她顶多也只是反射性地蹙蹙眉头而已。
走在前头的小宫女突然回过身来,关切道:“那是摄政王屋里的一等宫女知画,她被朝中重臣收买,企图惑乱君心,王素来最讨厌叛徒,于是就将她打入了死牢。姑娘被吓着了吧?”
“只是觉得太血腥了一些罢了,多谢妹妹关心。”清歌螓首微摇,朝她莞尔一笑,“我们快走吧,免得让王久等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那小宫女连忙转身疾走,一面走一面碎碎念叨着,显然是让摄政王平日里的冷血无情给吓怕了。
“啊,对哦,我可不想被王套上个办事不力的罪名。”
受到方才那女囚的刺激,二人的脚步不由得快了许多,在穿过一条白玉雕制的小桥后,便到了景华宫外。
清歌立在朱红的大门前,仰望那暗金色的匾额,上头龙飞凤舞地写着“景华宫”三个大字,笔法飞动苍秀,风神放逸,可见留墨之人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之高。
在入宫前,清歌曾听凌晔提起过,景华宫是摄政王最为喜爱的一座宫殿,宫内有苍松数株,翠竹千竿,碧水萦回,绿茵葱茏,宛如仙境一般清幽脱俗。如今一看,果真如凌晔所说一般景色薰人。
“奴婢只能送姑娘到这儿了,姑娘自己进去吧。”
那小宫女将清歌送入景华宫门后,不等清歌问清她的名字便匆匆跑开了。
清歌望着小宫女白兔般灵动轻巧的背影,心中重重地叹了口气。这些宫女十岁进宫,将女子最美好的豆蔻年华都浸泡在了酸涩的泪水之中,最后只能在无尽的打骂下苟且偷生。自由这东西,果真比什么都重要。
她转身走进景华宫内绿毯般的草地,顿了顿脚步,左右打量了一番,而后便循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流水声缓缓行去。
映月池,映月池,有水声的地方自然有池。
当清歌沿着一条卵石小道分花拂柳到达映月池时,她看到了高踞于池水之上的清心亭,以及亭中的一黑一白两道人影。那道黑色身影她分外熟悉,是凌晔,而另一道,想必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凌尘了。
由于亭中二人是相对而坐的,所以在清歌的方位只能看见凌尘的一个背影。他没有束起宛如水浪的墨发,长至腰际的黑发披落在素色的长袍上,好似白宣上晕染开的几笔淡淡墨痕一般,带着说不出的清气飘然。
仅是这样一个苍白的背影,带给清歌的威压却不弱于佛堂中俯瞰众生的佛像。他瘦削的背影隐隐约约地笼罩着帝王之气,让人只一眼便有种想要下跪臣服的冲动。相比之下,坐于凌尘对面的凌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