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原本该如此
孕育了一天的暴雨顷刻间席卷而来,打在地上、房顶上形成了巨大的轰鸣声,顿时淹没了所有的声音。空气里沉闷的氛围一扫而空,随之而来的是怡人的清凉。
然而颜路并未感到半分舒畅,看着床榻上已然气绝的人,脑子顷刻乱得无法思考。握成拳的双手不自觉地松了开来,而指尖也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赵高见状,再顾不得其他,手足无措地上前几步,跪在地上,向嬴政行礼。
许久之后,赵高起身,一面留心观察着颜路的反应,一面缓缓地向一旁的案几走去。取了一早为赵政整理好的遗照,向颜路行了一礼,强作镇定道:
“公……您……您若没有别的吩咐,臣告退。”
眼瞧着颜路没有半分动作,面上也没任何表情,赵高胆子也大了起来,朝他再行一礼,尽量小心地向外走去。
“且慢。”
此时赵高已经快走到了门口,听闻他叫住自己,后颈一凉,顿时惊出了一声冷汗,心知颜路身手不凡,此刻得罪了他,自己恐怕便可能死在顷刻,忙换上一副得体的仪容转过身去,恭敬地问道:
“您有何吩咐?”
费了很大功夫才暂时收敛好所有情绪的颜路瞧他这样,心知他是个聪明人,便抬手指了指赵高捧在手中的遗照。赵高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不敢有丝毫大意,听他说话。
“遗照是赵大人整理替他的,里面的内容大人该是最清楚不过,这遗照宣读出去大人会有什么样的麻烦想必大人也清楚。”
颜路一面说着一面留心着赵高的反应。而赵高听了这番话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玉公子难道是想自己……
“素闻赵大人与蒙恬不和,倘若公子扶苏得立,那么赵大人……难道您不担心么?”
尽管赵高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但还是落在了颜路眼里。颜路不动声色,只当没有瞧见,过了片刻继续说道:
“除了扶苏,他向来不愿亲近别的子嗣,此番出行却破例让胡亥随侍左右,若论改立,未为不可……且胡亥跟随大人学习狱法多年,将大人视为心腹,事成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赵大人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这遗照此刻宣与不宣,或者该怎样宣,还请斟酌,告辞。”
颜路将要说的话说完,心知报复那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也不想再停留下去。可是听了他的话有些恍惚的赵高突然回过了神来,将他唤住:
“公子留步。”
“大人还有何事?”
“但若如公子所言,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惹恼了惹恼了那两人……”
颜路背着他反问:
“扶苏宽厚仁义,断不会背礼。至于蒙恬……虽不能全然瞒过此人,但他纵有异议也必定忠心随主。若能再确保遗照送达之时先入扶苏之手,便又会多上几分胜算。若大人还有顾虑,不妨试着将此事与丞相大人……”
听完颜路的话,赵高瞳孔微缩,一时间心跳也加速了起来……李斯正是他所担心的关键所在,此事定然不能全然瞒过此人,却拿不准此人的态度……他沉吟道:
“李斯……”
颜路嘴角一勾,说道:
“不错,李斯。通过韩非一事,我想大人当清楚他的为人,而此事他能从中得利……所以言尽于此。”
话说到这里,赵高的心更是开始砰砰地跳了起来。不错,此事若成,不仅能除掉碍眼的蒙恬,小公子登基,他的地位还会……无论如何他都是最大的赢家。若说之前还有顾虑,那么,如今就算顾虑不减,他却也打算搏上一搏了。可是……他突然想起袖中的那个小盒子,克制住想要去碰它的冲动问道:
“可是您为何要对赵高说这些?事成之后您想得到什么……”
“此事的结果便是我想要的。”
竟是……只要结果……想起这玉公子昔年的遭遇,赵高隐隐有些明白他的意图了。只是今日之事……为了保密这解药是断不能给他了。
话已至此,颜路不想再作停留,可是没走两步又生生停了下来,有些阴沉地问道:
“解药……他毁了么?”
面对突如其来的压抑气场,赵高一颗心突然提到了嗓子眼,袖中的小盒霎时重若千斤。心里打着小算盘,怕他识破,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一面想着说辞,一面沉吟:
“这……”
谁知赵高这样的反应在颜路看来却是:他猜对了。而赵高怕被迁怒,因此才半晌不敢回答。
颜路自嘲一笑,再不想待下去,不等赵高回答,留下一句自嘲的“原本该如此”离开了。
半月之后
即便是盛夏也经不住连日来的大雨,迎面而来的湿冷空气让她打了个寒颤,她拿了竹卷在窗前坐了一个下午,却什么也没有看进去。颜路去了那么多天,加上又是因为……那样的事,说不担心只能是自欺欺人。
只听“吱呀”一声,她猛然惊醒,看向窗外。只是入眼的除了紧闭的院门哪里有半分人影。她眸色一黯,失望地婆娑着手中的竹简轻喃:
“原来是风。”
这已经是今日她第三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了,不由地又看着竹简出神。就在此时院门再次响了起来,她却没了耐性,仍旧目光涣散地发着呆。可这回不同与前几次,“哗啦”一声,门应声而开。
感受到异样,她的心开始砰砰地跳了起来。缓缓将头抬起来,果然瞧见那抹熟悉的身影。她忙扔下手中的东西,连鞋袜都顾不上穿,下了床榻便向外跑去。她推开房门时,颜路已经站在房檐下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颜路,便是他生病也没有这样狼狈过。
“我回来了。”
他这样说道。全身都湿透了的他,额前的刘海贴在额头上,雨水便顺着刘海流到带了胡茬的下颔,或是滴到地上,或者顺着脖颈流进湿透的衣服里。再看向他的眼睛,往日那双让她心跳不已的清亮眸子此刻黯然无光。
她的心一痛,自然而然地上前一步,向他张开双臂打算给他安慰。可是他却似想起了什么,往后躲闪了一步,重新踏回到雨中,小声说道:
“身上脏。”
她却不理会他的躲闪,皱着眉头走入雨中向他逼进,微微踮起脚圈住他,难得如此顺从地将头靠在他的胸前说道:
“欢迎回家。”
短短的四个字,却如星火燎原般在颜路心中扩散开来。他从没想过这辈子他也会拥有一个能让他如此贪恋的家,从没想过他能遇到一个仅凭几个字便让他觉得如此暖心的人。原以为他的这一生会永远活在仇恨里,原以为他终会被黑暗吞噬。
然而如今,因为她,一切都变了……
她的小手那样小心却坚定地圈住他的腰安慰他时,他真实地、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认识她这些年的变化。
想到这里,颜路缓缓抬起双手,一手轻抚着她的头发,一手紧紧圈住她纤细的腰肢,很快让他无比贪恋的温热便隔着那层湿透的衣物传到他的指尖,让他不舍得动弹分毫。
过了很久,颜路想起她的身上也湿透了,于是强忍下心中的不舍将圈住她的手从她腰间拿开,却改成紧紧将她的手握住,带回了房里。
二人分别泡了个热水澡之后,她不顾自己的头发还湿嗒嗒地贴在脸上,便主动拿起棉布要替他擦拭湿发。他终于忍不住抓住了她的手腕,一面拿过她手中的棉布,一面歉疚地说道:
“抱歉,让你担心了。”
她无所谓地摇摇头,伸手便要去夺那张棉布,不想扑了个空。下一刻,她眼前一黑,头顶便多了那块棉布。颜路按住胡乱扑腾地她,有些霸道地揉着她的湿发,半晌才放开她,满意地看着她那被揉得有些杂乱的乌发,揶揄道:
“真难看。”
流光抛人,很快又过了大半月……
“叔原,叔原,你听说了吗?”
一个一早等候在酒肆的读书人焦急万分地拉着前来赴约还未来得及坐下的朋友,一脸焦急且神色凝重地问道。他的朋友闻言,还来不及平息因走得太急而紊乱的气息,接到:
“怎么……会没有,大……伙儿私下都传开了。”
那个读书人闻言如遭重击,手中的陶碗险些掉在地上,还是不可置信地问道:
“消……消息准确吗?”
“错不了。”
“原……原以为咱们快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居然是……公子宅心仁厚,多年来戍边御敌,立下赫赫功勋,岂是那个黄口小儿……唔……你做什么……唔……”
见他越说情绪越失控,他的朋友忙捂住他的口打断了他要说的话,并小声对他说道:
“嘘,此事大家都明白,可皇帝陛下的遗诏写得清清楚楚,况且公子已逝,此事已成定局,咱们寻常百姓纵然有心为公子抱不平,却也无能为力啊。还是莫要说了,以免祸从口出。”
谁知他的朋友越说,书生越是激动,虽然不再反抗,但布满血丝的双眼瞪得大大的,不顾周遭透过来的目光很快竟流下了热泪。突然那读书人双腿一屈,朝着西北方向直直跪了下去。口中轻喃:
“昔日蒙公子救命之恩,却……却……无以为报,请受任己三拜。”
那个读书人干净利落的三拜感染了周遭,不少人红着眼眶直摇头,却不敢多说什么,发誓只能将今日之事烂在心里,以免招来祸患。
她和颜路坐在酒肆里,目睹了这一切。颜路虽然没有什么过于明显的表情,但他紧握成拳的手出卖了他。她挪了挪位置在他身旁坐下,在桌子下旁人看不到的地方将他的手拉过来,轻轻把他的手指一根根掰开,然后握住。颜路向她微微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酒肆外布满惨淡愁云的天空,预示着之后的几天又将是令人恹恹的阴雨。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又预示着这之后的天下将面临着一场怎样的变动?除了知道答案的她,抑或也包括他,纵是各怀心事,但此刻所有人的心都是惴惴的……
然而颜路并未感到半分舒畅,看着床榻上已然气绝的人,脑子顷刻乱得无法思考。握成拳的双手不自觉地松了开来,而指尖也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赵高见状,再顾不得其他,手足无措地上前几步,跪在地上,向嬴政行礼。
许久之后,赵高起身,一面留心观察着颜路的反应,一面缓缓地向一旁的案几走去。取了一早为赵政整理好的遗照,向颜路行了一礼,强作镇定道:
“公……您……您若没有别的吩咐,臣告退。”
眼瞧着颜路没有半分动作,面上也没任何表情,赵高胆子也大了起来,朝他再行一礼,尽量小心地向外走去。
“且慢。”
此时赵高已经快走到了门口,听闻他叫住自己,后颈一凉,顿时惊出了一声冷汗,心知颜路身手不凡,此刻得罪了他,自己恐怕便可能死在顷刻,忙换上一副得体的仪容转过身去,恭敬地问道:
“您有何吩咐?”
费了很大功夫才暂时收敛好所有情绪的颜路瞧他这样,心知他是个聪明人,便抬手指了指赵高捧在手中的遗照。赵高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不敢有丝毫大意,听他说话。
“遗照是赵大人整理替他的,里面的内容大人该是最清楚不过,这遗照宣读出去大人会有什么样的麻烦想必大人也清楚。”
颜路一面说着一面留心着赵高的反应。而赵高听了这番话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玉公子难道是想自己……
“素闻赵大人与蒙恬不和,倘若公子扶苏得立,那么赵大人……难道您不担心么?”
尽管赵高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但还是落在了颜路眼里。颜路不动声色,只当没有瞧见,过了片刻继续说道:
“除了扶苏,他向来不愿亲近别的子嗣,此番出行却破例让胡亥随侍左右,若论改立,未为不可……且胡亥跟随大人学习狱法多年,将大人视为心腹,事成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赵大人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这遗照此刻宣与不宣,或者该怎样宣,还请斟酌,告辞。”
颜路将要说的话说完,心知报复那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也不想再停留下去。可是听了他的话有些恍惚的赵高突然回过了神来,将他唤住:
“公子留步。”
“大人还有何事?”
“但若如公子所言,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惹恼了惹恼了那两人……”
颜路背着他反问:
“扶苏宽厚仁义,断不会背礼。至于蒙恬……虽不能全然瞒过此人,但他纵有异议也必定忠心随主。若能再确保遗照送达之时先入扶苏之手,便又会多上几分胜算。若大人还有顾虑,不妨试着将此事与丞相大人……”
听完颜路的话,赵高瞳孔微缩,一时间心跳也加速了起来……李斯正是他所担心的关键所在,此事定然不能全然瞒过此人,却拿不准此人的态度……他沉吟道:
“李斯……”
颜路嘴角一勾,说道:
“不错,李斯。通过韩非一事,我想大人当清楚他的为人,而此事他能从中得利……所以言尽于此。”
话说到这里,赵高的心更是开始砰砰地跳了起来。不错,此事若成,不仅能除掉碍眼的蒙恬,小公子登基,他的地位还会……无论如何他都是最大的赢家。若说之前还有顾虑,那么,如今就算顾虑不减,他却也打算搏上一搏了。可是……他突然想起袖中的那个小盒子,克制住想要去碰它的冲动问道:
“可是您为何要对赵高说这些?事成之后您想得到什么……”
“此事的结果便是我想要的。”
竟是……只要结果……想起这玉公子昔年的遭遇,赵高隐隐有些明白他的意图了。只是今日之事……为了保密这解药是断不能给他了。
话已至此,颜路不想再作停留,可是没走两步又生生停了下来,有些阴沉地问道:
“解药……他毁了么?”
面对突如其来的压抑气场,赵高一颗心突然提到了嗓子眼,袖中的小盒霎时重若千斤。心里打着小算盘,怕他识破,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一面想着说辞,一面沉吟:
“这……”
谁知赵高这样的反应在颜路看来却是:他猜对了。而赵高怕被迁怒,因此才半晌不敢回答。
颜路自嘲一笑,再不想待下去,不等赵高回答,留下一句自嘲的“原本该如此”离开了。
半月之后
即便是盛夏也经不住连日来的大雨,迎面而来的湿冷空气让她打了个寒颤,她拿了竹卷在窗前坐了一个下午,却什么也没有看进去。颜路去了那么多天,加上又是因为……那样的事,说不担心只能是自欺欺人。
只听“吱呀”一声,她猛然惊醒,看向窗外。只是入眼的除了紧闭的院门哪里有半分人影。她眸色一黯,失望地婆娑着手中的竹简轻喃:
“原来是风。”
这已经是今日她第三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了,不由地又看着竹简出神。就在此时院门再次响了起来,她却没了耐性,仍旧目光涣散地发着呆。可这回不同与前几次,“哗啦”一声,门应声而开。
感受到异样,她的心开始砰砰地跳了起来。缓缓将头抬起来,果然瞧见那抹熟悉的身影。她忙扔下手中的东西,连鞋袜都顾不上穿,下了床榻便向外跑去。她推开房门时,颜路已经站在房檐下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颜路,便是他生病也没有这样狼狈过。
“我回来了。”
他这样说道。全身都湿透了的他,额前的刘海贴在额头上,雨水便顺着刘海流到带了胡茬的下颔,或是滴到地上,或者顺着脖颈流进湿透的衣服里。再看向他的眼睛,往日那双让她心跳不已的清亮眸子此刻黯然无光。
她的心一痛,自然而然地上前一步,向他张开双臂打算给他安慰。可是他却似想起了什么,往后躲闪了一步,重新踏回到雨中,小声说道:
“身上脏。”
她却不理会他的躲闪,皱着眉头走入雨中向他逼进,微微踮起脚圈住他,难得如此顺从地将头靠在他的胸前说道:
“欢迎回家。”
短短的四个字,却如星火燎原般在颜路心中扩散开来。他从没想过这辈子他也会拥有一个能让他如此贪恋的家,从没想过他能遇到一个仅凭几个字便让他觉得如此暖心的人。原以为他的这一生会永远活在仇恨里,原以为他终会被黑暗吞噬。
然而如今,因为她,一切都变了……
她的小手那样小心却坚定地圈住他的腰安慰他时,他真实地、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认识她这些年的变化。
想到这里,颜路缓缓抬起双手,一手轻抚着她的头发,一手紧紧圈住她纤细的腰肢,很快让他无比贪恋的温热便隔着那层湿透的衣物传到他的指尖,让他不舍得动弹分毫。
过了很久,颜路想起她的身上也湿透了,于是强忍下心中的不舍将圈住她的手从她腰间拿开,却改成紧紧将她的手握住,带回了房里。
二人分别泡了个热水澡之后,她不顾自己的头发还湿嗒嗒地贴在脸上,便主动拿起棉布要替他擦拭湿发。他终于忍不住抓住了她的手腕,一面拿过她手中的棉布,一面歉疚地说道:
“抱歉,让你担心了。”
她无所谓地摇摇头,伸手便要去夺那张棉布,不想扑了个空。下一刻,她眼前一黑,头顶便多了那块棉布。颜路按住胡乱扑腾地她,有些霸道地揉着她的湿发,半晌才放开她,满意地看着她那被揉得有些杂乱的乌发,揶揄道:
“真难看。”
流光抛人,很快又过了大半月……
“叔原,叔原,你听说了吗?”
一个一早等候在酒肆的读书人焦急万分地拉着前来赴约还未来得及坐下的朋友,一脸焦急且神色凝重地问道。他的朋友闻言,还来不及平息因走得太急而紊乱的气息,接到:
“怎么……会没有,大……伙儿私下都传开了。”
那个读书人闻言如遭重击,手中的陶碗险些掉在地上,还是不可置信地问道:
“消……消息准确吗?”
“错不了。”
“原……原以为咱们快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居然是……公子宅心仁厚,多年来戍边御敌,立下赫赫功勋,岂是那个黄口小儿……唔……你做什么……唔……”
见他越说情绪越失控,他的朋友忙捂住他的口打断了他要说的话,并小声对他说道:
“嘘,此事大家都明白,可皇帝陛下的遗诏写得清清楚楚,况且公子已逝,此事已成定局,咱们寻常百姓纵然有心为公子抱不平,却也无能为力啊。还是莫要说了,以免祸从口出。”
谁知他的朋友越说,书生越是激动,虽然不再反抗,但布满血丝的双眼瞪得大大的,不顾周遭透过来的目光很快竟流下了热泪。突然那读书人双腿一屈,朝着西北方向直直跪了下去。口中轻喃:
“昔日蒙公子救命之恩,却……却……无以为报,请受任己三拜。”
那个读书人干净利落的三拜感染了周遭,不少人红着眼眶直摇头,却不敢多说什么,发誓只能将今日之事烂在心里,以免招来祸患。
她和颜路坐在酒肆里,目睹了这一切。颜路虽然没有什么过于明显的表情,但他紧握成拳的手出卖了他。她挪了挪位置在他身旁坐下,在桌子下旁人看不到的地方将他的手拉过来,轻轻把他的手指一根根掰开,然后握住。颜路向她微微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酒肆外布满惨淡愁云的天空,预示着之后的几天又将是令人恹恹的阴雨。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又预示着这之后的天下将面临着一场怎样的变动?除了知道答案的她,抑或也包括他,纵是各怀心事,但此刻所有人的心都是惴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