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家庭琐事
冬梅和秋菊正说着,田旺开车回来了,一家四口都来了。
“有没有不舒服?”田旺他娘急忙跑过来问。
秋菊摇摇头,对着电话说,“二姐,他们都来了,我就不说了,咱们晚上再聊。”说完把电话挂了。
“给谁打电话呢?”田旺笑着问。
“二姐。”秋菊说着,给明明摘下帽子。“儿子,冷不?”
明明摇摇头,“小弟弟!”明明说话还不是很清楚,他用手指着秋菊的肚子,秋菊脸红了,一家人都笑了。
“你二姐说啥了吗?”田玉山边开始整理货边问。
秋菊看了看几个人,“我二姐说,勤去医院检查,看看孩子的发育,要是孩子发育正常,就把孩子生下来,要是发育不正常就做人流。”
“那咋会不正常呢?”田旺他娘急切地问。
“还不是因为他!”秋菊看了看田旺。
田玉山走过来,看着老伴发怔的神色,“冬梅说得对,别看人家文化不高,想的就是比别人高。”然后他对田旺和秋菊说,“就按你二姐说的,隔十天半个月就带秋菊去做检查,孩子正常比什么都重要。你们也都别担心,真要是把孩子做了,以后还能生,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秋菊你上楼歇着,楼下有我们呢,啥也别担心。”
秋菊笑了,“没事,爹,娘,我没那么娇气,每天在这里站着,也习惯了,上楼也坐不住。我二姐也告诉我别担心,孩子要是健康就生下来,花点钱上个户也不是什么事儿。对了,我二姐今天晚上说订饭店咱们一起聚聚,爹和娘中午就别回去了,晚上咱们一起去。”
“嗯。”大家都没意见,各干各的去了。
晚上,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自从吴有才走后这是一家人第一次聚齐。每一次聚会都是十来个人,相当的热闹。饭店最大的单间,倒也不拥挤。现在饭店的大包间,一边是餐桌,另一边是沙发和茶几,可以坐着聊天说话,也正好让几个孩子在那里玩。
大家都坐定了,服务员给大家都倒上茶。
“都是家里人,就不说客套话了,今天聚会第一是为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坐坐,估计我奶奶在家也憋得慌了。”冬梅说完笑着看着奶奶,“还有一件事要宣布,石秋菊的好事,让她说。”冬梅说完,大家都看秋菊。
秋菊红着脸,看了看田旺,又看了看大家,把目光又移到二姐身上,“还是你说吧。”她笑着低下了头。
“秋菊又怀孕了!”冬梅说完,一家人又一次把目光聚在秋菊身上。
“还真是好事,有了就生,现在家家一个孩子多孤单呀。”春桃他娘说。
李光茂看了看田玉山,“亲家的意思呢?”
“我们听孩子们的。”田旺他娘接话说。
冬梅看了看秋菊和田旺,“那倒不一定,我的意思是让田旺多带秋菊做做检查,要是孩子发育良好,就生下来,要是发育不好就做了,反正以后想生还能生。”
“那还有啥发育不好呢,她们俩都没病,孩子肯定没事。”奶奶说。
田旺和秋菊两眼看着冬梅,生怕她会把事情说出来。
冬梅明白她们俩的意思,但话还得说,这样算伏笔,以后检查真要是有点什么的话,今天也算圆场了。“奶奶,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你看我们一块的那个夏晓光,人家准备后年要一个属猪的孩子,现在都说属猪的有福,他决定过了年就开始戒烟戒酒,每天早晚锻炼身体。你们看田旺和秋菊,自从来了市里就没歇过,每天忙,有时候一天吃不上两顿饭,哪能保证孩子呢。”
田旺和秋菊还有田玉山老俩口都松了一口气,还是冬梅会说话。
“我看没事,秋菊就好好养着吧,就等孩子顺利生下来。你看,田旺自从来市里每天吃中药调理,现在都胖了。”春桃说。
“实际也是怕中药影响。”冬梅正说着着,手机响了,他掏出手机一看,是晓光。
“喂,晓光!”冬梅接听了手机。
“姐,我六点多来公司,你都走了。”电话那头夏晓光在说。
“你不知道现在五点天就黑了。”冬梅笑着说,“我看也没事了,就让大家都回去了。”
“那哥和嫂子还说一起聚聚呢。”晓光说。
“我们已经聚上了。”冬梅笑着看着张自强。
“让他们也过来呗。”张自强低声说。
“姐,太不够意思了,聚也不叫上我。”晓光笑着说。
“就是家里人,怕你们嫌麻烦,就没敢叫你们,你们都过来吧,人多了更热闹,我也好几天没见亮亮了。”
电话那头好像是夏晓光和张志强在说话,“姐,我们去不给你们添麻烦吧。”
“哪有呀,还没开始,快来吧。”冬梅说。
“那我们就去了啊。”晓光说玩,把电话挂了。
不一会儿,四个人带着亮亮来了。服务员又急忙搬来几把椅子。亮亮过去亲了冬梅一下,就和几个孩子去玩了。
大家寒暄坐定,“没给你们添麻烦吧。”张志强带着歉意看着大家说,“本来,你们一家人聚会,我们就不该再来了,可是,我们也很想和几位老人聊聊。”张志强给几个男的每人散了一支烟,然后点着了,“我们和冬梅、自强相处好几年了,现在就是一家人了,所以,她们的父母也是我们的父母。本来,开始找冬梅就是找一个保姆,帮我们看看孩子。给张自强找点工作,也就是怕冬梅照顾孩子分心,没想到一路处下来,他们俩真的都不错,这样就逐渐加深交往了。更没想到的是,再后来他们俩开始帮着我们,买了楼房,买了车,开了公司,反正是赚了钱。我很感谢他们俩,也很感谢几位老人,你们来了,我也没有专门去看望过你们,等过年,过年大家都休息了,我再好好拜望各位。今天给我个面子,这顿饭我请客,可以不?”
“哥,不用,你来了我们就高兴。”张自强说。
张志强摆了摆手,“兄弟,哥知道你比哥有钱,你是咱公司大股东。可是哥和晓光投那点钱已经收回好几倍了。这些都不说了,给哥一个面子,让哥给几位老人尽一点孝心。”
张自强还要说,冬梅拉了拉他,“行,哥,那我们就代家里人谢谢你。我们今天聚到一起,一是想让几个老人在一起聊聊天,第二是我妹妹又怀孕了,大家也为她庆祝一下。”
“对,应该。是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张志强说。
“姐,我们找你们也有好事,既然这里都是自家人,我也说说?”夏晓光笑着说。
“嗯,说说。”田旺说,田旺和晓光比较熟了,他们来了以后,晓光去他那里和他坐过几次,都是当兵的,也有共同语言。
“第一个事就是哥把卖炮证给春桃接办出来了,你们可以着手进炮了。”晓光说着把卖炮证地给春桃。春桃高兴地又把炮证给了吴德贵,吴德贵也是高兴的小心翼翼的拿在手里。
“这第二个事?”他转头看了看张自强,“张哥,你说?”
“你说吧。”张自强笑着说。
“什么事?神神秘秘的,咋我不知道?”冬梅好奇的看着晓光。
“第二个事是咱们在毛登牧场的养羊基地正式运营了。姐,你不用知道,我们都是按照你的指示做的。羊是咱们张处长从草原上买来的好羊羔,据说母羊一次能下两个小羊羔。羊倌是咱张经理雇的,都是你们老乡。我就是帮忙宣传一下。”他说完,大家都笑了。
这时,菜也基本上齐了。服务员把酒也给倒上了。李光茂端起酒杯,“来,今天是三喜临门,咱们喝一个。”说完,大家都举起杯,只有田旺和秋菊端着茶水。
“哎,这就不对了,田旺,满上酒,还是当兵的,怎么不喝酒?”晓光说。
冬梅忙笑着说,“田旺胃不好,把酒戒了。”
“现在不是好了吗?能喝了。”晓光还在让田旺喝酒。
“晓光,咱们喝吧,就别让田旺喝了。秋菊还是个孩子,以后还有两个孩子,既然戒了,就别再喝了,以后秋菊娘三个还指望他照顾呢,别再因为点酒两个人生气,不值得。”冬梅说。
“哦,也是。”说完,大家都喝了一口。
晓光放下酒杯,看着这些人,“姐,你说的还真是。你看你们姐妹三个,都是好人,没有一个是那种奸诈狡猾的人,你们的老公也都与你们的性格很配。你看春桃姐,平时很少说话,但是肚子里有东西,姐夫还是她说什么就听什么。你和张哥就更不用说了,那是珠联璧合,绝对佳配。我有时间也去过超市几次,看秋菊还真像个孩子,天塌下来好像都与她无关,每天乐呵呵的,再看田旺,这才是好老公呢,我们坐一会儿,田旺一会儿给秋菊倒一杯水,一会给削一个苹果,一会儿又给拿一根雪糕,那才是五好丈夫呢。”晓光说完,一桌人都笑了。
一桌人在愉快的气氛中把一顿饭吃了,大家你来我往相互敬酒、聊天。男士除了田旺都喝的有点多了,最后还是冬梅去结了帐。张志强晕晕忽忽的非要去结账,冬梅说等过年大家再聚会,由他做东,这才了事。冬梅让大家把车就放在酒店,都打车回家,她让田旺把五个老人送回家。
进入年关,大家都在忙碌。张自强和夏晓光隔一段时间就去毛登牧场看一看,每次回来都是一副激动的心情。他们盖了个很大的羊圈,这一的多月来,羊羔都不错,长势也很好,想想今年的六百只羊羔明年就变不成一千多只,心里都就高兴。冬梅每天就忙公司的生意,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招了十来个人了,还是有点忙不过来。只是,忙碌之余,她的心里隐隐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可又说不清,只是感觉张自强最近好像有些异样,可又看不出来哪里有什么不同。秋菊每隔一个多星期就去医院做一个检查,做做b超。起初医院的医生很不理解,没办法,秋菊和二姐协商后,把田旺得病的事和医生说了,医生才开始为她建立了专门的病例数据,每周为她做专门检查,这一个多月下来,孩子发育的各项指数都很正常,这让田玉山一家非常高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遵照医生的嘱咐,她每天为自己和胎儿都做着各种的健康胎教。医生说还得仔细观察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如果没什么异样,应该胎儿就没问题。她们也知道,如果孩子到了五六个月发现了不好的地方,再做人工流或引产会对大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春桃她们的各种炮也卖得很好,店里忙,春桃爹娘也来帮忙,吴德贵每天都得出去送炮。忙忙碌碌本来是好兆头好心情,却总是有人横生枝节。
这天上午,赶上各单位都放年假了,买炮的人络绎不绝。春桃娘俩忙着给客人拿炮收钱,李光茂也忙着和吴德贵分包装箱给各个单位去送货。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不知道什么时候陈萍来了。
“哎哟,这生意好的,每天数钱也数不过来了吧。”陈萍调高音说。
春桃一看,是她,春桃实在不愿意见到她,不是讨厌她,而是不想招惹什么是非,既然人家来了,那也得招待不是,“嫂子,你过来了。看我这忙的,还数钱,饭都吃不好。屋里面有德贵早上买的奶茶,你进屋喝点茶。你今天不忙,出来买年货了?”
“这一年也没忙过,茶就不喝了,来你这里买点炮。”陈萍不阴不阳的说。
春桃一边卖炮,一边还得答对她,“炮就不用买了,这几天太忙,忙过着一阵儿让德贵给你们送去。今年过年不回老家了?”
“不回了,连回家路费都没挣到,回什么家呀。”这话说得够磕碜的。
其实,春桃已经听吴德贵回家说吴德富的丈人丈母娘都来市里了,据说过了年再回去。春桃也不愿意多搭理她,“那就在这里过年呗,反正在哪里也一样。”
“就是,这不,来你这里买点炮,有钱没钱不都得震哒震哒。”
春桃娘偷眼看了看这个媳妇,长了一副穷酸相,穿的还挺洋气,这个人和这身衣服怎么看都不搭调。“你要想买,你们旁边那么多买炮的,还用来这儿?”看着她总是挤兑闺女,春桃娘说了几句。
“这不是春桃人缘好嘛。妹妹长的漂亮,什么证都能帮她办上,我也来帮她添点生意。”这话说得,好像春桃这个卖炮证是冬梅用姿色换的。
春桃有些不高兴了,“嫂子,你不也挺漂亮的嘛,能让我哥愣是追了五六年,还不能去搞一个卖炮证?”春桃强颜欢笑说。
陈萍一直以为春桃是个软弱的人,她知道春桃在婆家被吴德美修理的都快抑郁了,没想到春桃这话可是够劲儿。“我也就是你哥能看得上,别人可就看不上了。”
春桃忙活着,也无暇和她说下去,这时,李光茂出来了。他们在里面装炮,就听见外面说话了,吴德贵说是他嫂子来了,又不知道找什么事了。吴德贵看这个娘们儿站了那里,嘴里说些不干不净的话,他和吴德贵说了一声,放下手里的活出来了。
“你是买炮的?你看他们都忙着顾不上和你说话,你要什么炮我给你拿。”李光茂对着陈萍说。
“你是?”陈萍看着李光茂问。春桃的家人她就见过冬梅,还是他们刚来租下店铺不久,冬梅请她们吃过饭,再别人她还都不认识。
“我是卖炮的,你买什么炮?”李光茂很认真的说。
陈萍一下子没的说了,她正犹豫,就看着张自强开着车来了,车上下来冬梅还有一男一女。
“大姐,二姐说你今天肯定忙,我们就过来帮你忙了。”秋菊笑着跑过来。
春桃笑笑,“你不在家保胎,来这里干啥,小心影响孩子。”
“没事,二姐说他怀平平安安的时候还卖炮呢。姐,我就喜欢收钱,我帮你收钱。”说着就过来帮春桃收钱了。
“都快两个孩子的妈了,还像个孩子。”春桃娘说。
秋菊一边问着大姐收多少钱,一边说,“那不怪我,是你们把我当成孩子。明明出生后都是他奶奶带着。这我二姐又每天打电话问我想吃点儿啥?每天睡得好不?你说我能长大吗?”
她说着,大家都笑了。冬梅早就看见陈萍在那里站着了,不知道她又来出什么幺蛾子了,她走过去打招呼,“嫂子,你也过来帮忙了?早知道你来我们就不来了,这地方不大,也站不了多少人。”
“哎,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你们人这么多,那我就走了。”她听说过冬梅的厉害,这冬梅一上来这几句话就够劲儿,还是走吧。她说完和春桃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她一走,大家都笑了。吴德贵把炮装好了,然后往车上搬,张自强和田旺都过来帮忙。
“还是冬梅,一句话就把她赶跑了,这地方不大,也站不了多少人。”吴德贵搬完货笑着说。
“本来就是,来这里就为了躲吴德美,没想到又来了个陈萍,别理她。”冬梅笑着说,“田旺,你去帮姐夫送炮去吧,秋菊和我们在你就放心。”
田旺不好意思了,“嗯,那有什么不放心的。”
吴德贵和田旺送炮去了。冬梅有对张自强说,“自强,你回家吧,我让娘包了包子,也该蒸好了,咱们中午就不回家吃饭了,中午这阵儿出来逛街买东西的多。你把包子拿到这里吃,车上我买了一些草莓,你拿回家洗一洗,给孩子们留点,给秋菊往来拿点。”冬梅说完就开始去卖炮了,张自强也开车回去了。
这三姐妹往那一站,过往的人看着,真是看这条街的一道风景了,个顶个的漂亮。冬梅卖过炮,也会说,街上出来买炮的很多都来她们炮点了,秋菊就是笑着收钱。
中午,是郑春丽在家给做的饭,猪肉韭菜陷的包子,电饭锅里打得冬瓜丸子汤,张自强也都端来了。一部分人吃,一部分人卖,轮流着。中午夏晓光也来凑热闹,吃着包子喝着汤,逗着大家直笑。走的时候拉了半车炮,是他爸单位大楼买的,楼里还有好几个单位,都把钱给了晓光,让他给买回去,也都是凭关系。
晚上,收摊的时候大家往屋里看看,快空了,没多少炮了。
“这一天,我收钱找钱手都困了。”秋菊说完把手伸给二姐。
冬梅给她一点一点按摩着,“明天你就别来了,我和你二姐夫再帮大姐他们卖一天,也就没了,后天就三十儿了,好让他们安心过年。”
“不是说过了年还能卖吗?”秋菊看着二姐问。
“是能卖,可是卖的就很少了。这店是自家的,这两年市里搞建设的也很早开工。要是炮卖完了,过了年,姐姐和姐夫就可以把楼上的五金搬下来,五金店就可以正常营业了。”
秋菊笑了,“那我明天还来。明明他爷爷说了,店里该备的货都备下了,也不用看什么有没有了,反正很多搞批发的店都关门了,让我想去哪里就去那里。我明天还来收钱,万一姐夫高兴了还会给我几个压岁钱呢。”她一说,大家都笑了。
冬梅孩子继续给她揉着手和胳膊,“压岁钱二姐给,一会你和大姐都跟二姐回家,雅莉姐她们刚去集宁皮草城回来,我让她带回几件皮草,你先挑,剩下的是我们的。”
“还是二姐对我好,大姐,你看我帮你卖炮,你还得沾我光。”秋菊调皮的说。
“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一家人就看着秋菊笑了。吴德贵收拾关门,大家一起去了冬梅家。
乐乐带着平平安安在玩,郑春丽已经把菜弄好了,见他们进来,菜一盘一盘都上了桌。
“亲家,尽给你添麻烦呢,你这又看孩子有做饭的,辛苦了。”春条娘说。
郑春丽笑了笑说,“也不是我弄得,都是冬梅。昨天她剁的饺馅儿,发的面。这鸡和鱼都是她洗好的,我就是放在煤气上炖了炖。我们三个人昨晚包的饺子,一会煮饺子,你看我干什么了,什么都没干。”
大家坐定,男的每人喝一瓶啤酒,冬梅说不给大家多喝。田旺不喝酒,冬梅给田旺和女士们倒果汁。她让婆婆陪自己的爹娘坐一会儿,她自己去煮饺子,不一会儿饺子就都上来了。中午大家都忙着,有没吃好的,晚上都吃了很多。吃了饭,把桌子都收拾了,春桃和冬梅洗了锅,大家开始坐着聊天。
冬梅从婆婆屋里把黄雅莉给买回的皮衣都拿出来。、
“姐,这是几件吗?你把人家皮衣店都搬回来了吧。”秋菊看着桌子上的十来件皮衣,“这得多少钱呀!”
“不贵,张志强的战友在黄雅莉她们买皮衣那个店当经理,这些一共才花了不到九千块。就咱们的三件和你二姐夫的大衣贵了点,都带狐皮领子,其他的也就几百块。”说着冬梅把一件半大大衣给了张自强,又拿出三件带毛领子的给了秋菊,“你们俩先试试,看看合身不,秋菊,这三件你喜欢那件就拿哪件,剩下的是我和大姐穿。自强有皮夹克,我就没再给他买夹克,买了一件半大衣。”说着,他又把两件棕色的夹克递给吴德贵和田旺,你们试试,好像两件号码差一个号,大一号的给姐夫,小一号的田旺穿。”说完,冬梅又把两件暗红色的皮衣递给娘和婆婆,“这两件是你们的,你们也试试吧。”然后,冬梅又从衣服里面找出一件黑色的夹克给了父亲,“爹,这件是你的。”说完,她就去和秋菊试衣服了。
秋菊选了一件洋红的,毛领子也是洋红的。冬梅和春桃每人一件玫红的,然后她从衣柜里拿出三条围巾,都是女士的,“这条浅粉的给你,这下围上可真成了洋娃娃了。”冬梅说着把围巾给了秋菊,自己和姐姐每人一条深色调的。
大家都试穿上了,都很合身。就张自强穿着这件皮衣显得有点老气。
“我咋感觉不是很好看?”张自强说。
“人长得不好看,与衣服无关。”秋菊开玩笑说。
“挺好,这出去穿着多挡风。你这一年要跑毛登几十次,穿上它暖和多了。”冬梅说。
张自强又脱下来,笑着说“我是说在家穿着不是很好,还不如我的夹克好看。”
“那你过年就穿你的旧夹克?我们可都穿新衣服了。”秋菊笑着说。
“不用。”冬梅说着从衣柜里拿出一件深灰色的呢子夹克,“这是晓光前几天去上海买回来的,给你和张哥每人买了一件,这个过年穿。我这阵儿忙的也没顾上让你试试,今天正好。哪能没有你过年衣服呢,要是因为衣服你哭闹着不过年那我们不就没法哄你了。”
“去你的。”张自强笑着接过衣服,穿在身上,样子很好看,“这件不错,看是晓光比黄姐有眼光。”
“我让黄姐给你买的那是挡风的,不是让你臭美的。”冬梅笑着说。
“姐,桌子上还有那么多呢,那都是谁的?”秋菊问。
“哎,只顾忙大人了,这里有几件是给孩子买的,那是雅莉姐掏的钱。”说着,她把几件孩子的衣服递给春桃,“姐,你看看大小号,该给那个孩子。”
她又那剩下的衣服就是看了看样子,“这两件是两个娘的皮坎肩,剩下的你们四个男人一人一件。雅莉姐说一百块钱一件,我觉得不贵,就给你们买了。”说完,冬梅又从衣服里找出一件毛衣,“秋菊,这也是雅莉姐给你买的孕妇毛衣,她说好看,可是她没机会穿了,就让你替她穿了。”
“哇,这么好的事,田旺,咱们今天发财了。”秋菊说完,引起一家人哄堂大笑。“这我得试试。”说着她拉着春桃进了里屋。冬梅把桌上的皮坎肩每人一件分开。
秋菊出来了,大家一看,还真的很好看,比街上的孕妇装好看多了。市里天气冷,秋菊能一直穿到孩子生下来。
一家人很晚才散了,每人都是满载而归。他们走了以后,冬梅和张自强也准备休息了。俩个人洗了洗都上了床,“老公,过了年,咱们再买一套楼房吧。”
“咱们这么多房子还买房子?谁住呢?”张自强好奇地问。
“老公,咱这房子很快面临要拆迁,要是拆迁了,咱们住哪里?”冬梅笑着问。
“哦,这个我还没想到,那要买哪块的?”
“你看宜家花园可以不?我打听了,一平方米一千四百多,要是一次性付款估计一千二百多就能买下来。房子在新区,环境也好,离锡林湖也近,娘以后要是想出去溜达也有个去处,主要是那边要盖小学和中学,还有一个医院,那里居住肯定不错。”冬梅看着张自强。
“那咱们该买多大的呢?”张自强又问。
“老公,你咋总问我?”冬梅笑了。
“习惯了。”张自强笑着说。
“你呀,和秋菊一样,不操心。”冬梅靠在张自强的肩上,“老公,那里有一百四十平米的一楼带小院。孩子上学了,娘还能在小院里种点什么,省得她一个人在家寂寞。”
张自强突然坐了起来,他把冬梅扶着坐直了,“老婆,和你商量个事行不?”
冬梅莫名其妙的看着张自强,“什么事?还行不,咱俩在家里说事用这么郑重其事的吗?”
“嗯,用得着。冬梅,我想把康老师接来。据听说村子里的小学都撤了,康老师也退休在家了,每个月也有工资,也花不着咱的钱,我就想让康老师和娘来做个伴。”
康老师,名字叫康博韬,是一九六九年来牛角沟的北京知青。那个年月,整个锡盟地区来了很多北京知青,大多数都去北面的草原上了,很少有来南面农区的。那时候,十六岁的康博韬还是年轻气盛,满腔的抱负,可是他的家庭成分不好,父亲母亲都在蹲牛棚。他家本来就他一个孩子,也可以不出来的,他是经过同学朋友找人找关系才来了这个山沟。来牛角沟以后,他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那也得每天和当地村民一起出去干活。他以为来了这片广阔的天地会大有作为,令他能自豪的就是自己双手结满的茧。中间他也回去过北京几次,最后一次回去却是给他父母办丧事。他父亲经不住那些造反派的折磨,自杀了。起初他母亲也没有通知他,后来他母亲也是在各种凌辱中积郁成疾,在他父亲自杀的第二年也死了。组织上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康博韬,他回去办理了丧事,就又回到牛角沟。再后来,他的父母都得到了平反,组织找人来和康博韬谈话,问他自己以后的打算,他对组织说希望自己能成为牛角沟的一名公办教师,他又让组织上把他父母所有的补发工资和抚恤金分成两份寄给他的爷爷和姥爷,他就再也没有回去。当然,那之后他的爷爷奶奶也来看过他几次,劝他成个家,他也一直没有再成家。但是,他对张自强一直很好。张自强上学的时候用的本子、笔、书包大都是康博韬给他买的,直到初中毕业。初中毕业,张自强被迫辍学,康博韬也觉得很惋惜,但是他也没法替张自强做主。不过,两个人的关系还是很好,张自强一有时间总会去看看康老师,有时候母亲做了什么好吃的,他也不忘给康老师送一份。
“这个事,你和娘说过吗?只要娘愿意,我没意见,要是娘在晚年能有个伴,倒无所谓那个人有没有工资,咱家也不缺什么。”冬梅看着张自强的一脸严肃劲儿,笑着说。
“真的?”张自强说着在冬梅脸上亲了一下,“我曾经问过娘,她也没说什么,就说先让我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这就行,等过了年,咱们再好好和娘聊聊,别让她感觉咱们孩子大了,不需要她了,要把她推出去。我刚说了,咱们在新区买了房子,就让娘去住。康老师也应该喜欢孩子,这样,咱们孩子的学习也有人辅导了。”冬梅说。
“那咱们家有住的地方了,你家的爹娘呢?他们要是拆迁住哪里?”张自强问。
“住大姐店里,大姐五金店里的二楼挺大的,绝对够他们住。实在不行就租一套房子,也没几个钱。”冬梅盘算着。
“不行吧,过了年吴有才一家也来了,他们房子要会也拆呢?”
“拆也不能住在一起吧,吴德美是收敛了点,那是大姐一共也没回几次家。要是真在一起住,那她还不原形毕露啊。还是省省吧。”冬梅说着躺下了,“老公,睡吧,咱们先买自己的房子吧,大不了咱们给爹娘租房子。咱们孩子面临着上幼儿园上小学了,她们两个老人倒是好办。”说着,冬梅拉灭了灯。
“有没有不舒服?”田旺他娘急忙跑过来问。
秋菊摇摇头,对着电话说,“二姐,他们都来了,我就不说了,咱们晚上再聊。”说完把电话挂了。
“给谁打电话呢?”田旺笑着问。
“二姐。”秋菊说着,给明明摘下帽子。“儿子,冷不?”
明明摇摇头,“小弟弟!”明明说话还不是很清楚,他用手指着秋菊的肚子,秋菊脸红了,一家人都笑了。
“你二姐说啥了吗?”田玉山边开始整理货边问。
秋菊看了看几个人,“我二姐说,勤去医院检查,看看孩子的发育,要是孩子发育正常,就把孩子生下来,要是发育不正常就做人流。”
“那咋会不正常呢?”田旺他娘急切地问。
“还不是因为他!”秋菊看了看田旺。
田玉山走过来,看着老伴发怔的神色,“冬梅说得对,别看人家文化不高,想的就是比别人高。”然后他对田旺和秋菊说,“就按你二姐说的,隔十天半个月就带秋菊去做检查,孩子正常比什么都重要。你们也都别担心,真要是把孩子做了,以后还能生,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秋菊你上楼歇着,楼下有我们呢,啥也别担心。”
秋菊笑了,“没事,爹,娘,我没那么娇气,每天在这里站着,也习惯了,上楼也坐不住。我二姐也告诉我别担心,孩子要是健康就生下来,花点钱上个户也不是什么事儿。对了,我二姐今天晚上说订饭店咱们一起聚聚,爹和娘中午就别回去了,晚上咱们一起去。”
“嗯。”大家都没意见,各干各的去了。
晚上,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自从吴有才走后这是一家人第一次聚齐。每一次聚会都是十来个人,相当的热闹。饭店最大的单间,倒也不拥挤。现在饭店的大包间,一边是餐桌,另一边是沙发和茶几,可以坐着聊天说话,也正好让几个孩子在那里玩。
大家都坐定了,服务员给大家都倒上茶。
“都是家里人,就不说客套话了,今天聚会第一是为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坐坐,估计我奶奶在家也憋得慌了。”冬梅说完笑着看着奶奶,“还有一件事要宣布,石秋菊的好事,让她说。”冬梅说完,大家都看秋菊。
秋菊红着脸,看了看田旺,又看了看大家,把目光又移到二姐身上,“还是你说吧。”她笑着低下了头。
“秋菊又怀孕了!”冬梅说完,一家人又一次把目光聚在秋菊身上。
“还真是好事,有了就生,现在家家一个孩子多孤单呀。”春桃他娘说。
李光茂看了看田玉山,“亲家的意思呢?”
“我们听孩子们的。”田旺他娘接话说。
冬梅看了看秋菊和田旺,“那倒不一定,我的意思是让田旺多带秋菊做做检查,要是孩子发育良好,就生下来,要是发育不好就做了,反正以后想生还能生。”
“那还有啥发育不好呢,她们俩都没病,孩子肯定没事。”奶奶说。
田旺和秋菊两眼看着冬梅,生怕她会把事情说出来。
冬梅明白她们俩的意思,但话还得说,这样算伏笔,以后检查真要是有点什么的话,今天也算圆场了。“奶奶,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你看我们一块的那个夏晓光,人家准备后年要一个属猪的孩子,现在都说属猪的有福,他决定过了年就开始戒烟戒酒,每天早晚锻炼身体。你们看田旺和秋菊,自从来了市里就没歇过,每天忙,有时候一天吃不上两顿饭,哪能保证孩子呢。”
田旺和秋菊还有田玉山老俩口都松了一口气,还是冬梅会说话。
“我看没事,秋菊就好好养着吧,就等孩子顺利生下来。你看,田旺自从来市里每天吃中药调理,现在都胖了。”春桃说。
“实际也是怕中药影响。”冬梅正说着着,手机响了,他掏出手机一看,是晓光。
“喂,晓光!”冬梅接听了手机。
“姐,我六点多来公司,你都走了。”电话那头夏晓光在说。
“你不知道现在五点天就黑了。”冬梅笑着说,“我看也没事了,就让大家都回去了。”
“那哥和嫂子还说一起聚聚呢。”晓光说。
“我们已经聚上了。”冬梅笑着看着张自强。
“让他们也过来呗。”张自强低声说。
“姐,太不够意思了,聚也不叫上我。”晓光笑着说。
“就是家里人,怕你们嫌麻烦,就没敢叫你们,你们都过来吧,人多了更热闹,我也好几天没见亮亮了。”
电话那头好像是夏晓光和张志强在说话,“姐,我们去不给你们添麻烦吧。”
“哪有呀,还没开始,快来吧。”冬梅说。
“那我们就去了啊。”晓光说玩,把电话挂了。
不一会儿,四个人带着亮亮来了。服务员又急忙搬来几把椅子。亮亮过去亲了冬梅一下,就和几个孩子去玩了。
大家寒暄坐定,“没给你们添麻烦吧。”张志强带着歉意看着大家说,“本来,你们一家人聚会,我们就不该再来了,可是,我们也很想和几位老人聊聊。”张志强给几个男的每人散了一支烟,然后点着了,“我们和冬梅、自强相处好几年了,现在就是一家人了,所以,她们的父母也是我们的父母。本来,开始找冬梅就是找一个保姆,帮我们看看孩子。给张自强找点工作,也就是怕冬梅照顾孩子分心,没想到一路处下来,他们俩真的都不错,这样就逐渐加深交往了。更没想到的是,再后来他们俩开始帮着我们,买了楼房,买了车,开了公司,反正是赚了钱。我很感谢他们俩,也很感谢几位老人,你们来了,我也没有专门去看望过你们,等过年,过年大家都休息了,我再好好拜望各位。今天给我个面子,这顿饭我请客,可以不?”
“哥,不用,你来了我们就高兴。”张自强说。
张志强摆了摆手,“兄弟,哥知道你比哥有钱,你是咱公司大股东。可是哥和晓光投那点钱已经收回好几倍了。这些都不说了,给哥一个面子,让哥给几位老人尽一点孝心。”
张自强还要说,冬梅拉了拉他,“行,哥,那我们就代家里人谢谢你。我们今天聚到一起,一是想让几个老人在一起聊聊天,第二是我妹妹又怀孕了,大家也为她庆祝一下。”
“对,应该。是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张志强说。
“姐,我们找你们也有好事,既然这里都是自家人,我也说说?”夏晓光笑着说。
“嗯,说说。”田旺说,田旺和晓光比较熟了,他们来了以后,晓光去他那里和他坐过几次,都是当兵的,也有共同语言。
“第一个事就是哥把卖炮证给春桃接办出来了,你们可以着手进炮了。”晓光说着把卖炮证地给春桃。春桃高兴地又把炮证给了吴德贵,吴德贵也是高兴的小心翼翼的拿在手里。
“这第二个事?”他转头看了看张自强,“张哥,你说?”
“你说吧。”张自强笑着说。
“什么事?神神秘秘的,咋我不知道?”冬梅好奇的看着晓光。
“第二个事是咱们在毛登牧场的养羊基地正式运营了。姐,你不用知道,我们都是按照你的指示做的。羊是咱们张处长从草原上买来的好羊羔,据说母羊一次能下两个小羊羔。羊倌是咱张经理雇的,都是你们老乡。我就是帮忙宣传一下。”他说完,大家都笑了。
这时,菜也基本上齐了。服务员把酒也给倒上了。李光茂端起酒杯,“来,今天是三喜临门,咱们喝一个。”说完,大家都举起杯,只有田旺和秋菊端着茶水。
“哎,这就不对了,田旺,满上酒,还是当兵的,怎么不喝酒?”晓光说。
冬梅忙笑着说,“田旺胃不好,把酒戒了。”
“现在不是好了吗?能喝了。”晓光还在让田旺喝酒。
“晓光,咱们喝吧,就别让田旺喝了。秋菊还是个孩子,以后还有两个孩子,既然戒了,就别再喝了,以后秋菊娘三个还指望他照顾呢,别再因为点酒两个人生气,不值得。”冬梅说。
“哦,也是。”说完,大家都喝了一口。
晓光放下酒杯,看着这些人,“姐,你说的还真是。你看你们姐妹三个,都是好人,没有一个是那种奸诈狡猾的人,你们的老公也都与你们的性格很配。你看春桃姐,平时很少说话,但是肚子里有东西,姐夫还是她说什么就听什么。你和张哥就更不用说了,那是珠联璧合,绝对佳配。我有时间也去过超市几次,看秋菊还真像个孩子,天塌下来好像都与她无关,每天乐呵呵的,再看田旺,这才是好老公呢,我们坐一会儿,田旺一会儿给秋菊倒一杯水,一会给削一个苹果,一会儿又给拿一根雪糕,那才是五好丈夫呢。”晓光说完,一桌人都笑了。
一桌人在愉快的气氛中把一顿饭吃了,大家你来我往相互敬酒、聊天。男士除了田旺都喝的有点多了,最后还是冬梅去结了帐。张志强晕晕忽忽的非要去结账,冬梅说等过年大家再聚会,由他做东,这才了事。冬梅让大家把车就放在酒店,都打车回家,她让田旺把五个老人送回家。
进入年关,大家都在忙碌。张自强和夏晓光隔一段时间就去毛登牧场看一看,每次回来都是一副激动的心情。他们盖了个很大的羊圈,这一的多月来,羊羔都不错,长势也很好,想想今年的六百只羊羔明年就变不成一千多只,心里都就高兴。冬梅每天就忙公司的生意,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招了十来个人了,还是有点忙不过来。只是,忙碌之余,她的心里隐隐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可又说不清,只是感觉张自强最近好像有些异样,可又看不出来哪里有什么不同。秋菊每隔一个多星期就去医院做一个检查,做做b超。起初医院的医生很不理解,没办法,秋菊和二姐协商后,把田旺得病的事和医生说了,医生才开始为她建立了专门的病例数据,每周为她做专门检查,这一个多月下来,孩子发育的各项指数都很正常,这让田玉山一家非常高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遵照医生的嘱咐,她每天为自己和胎儿都做着各种的健康胎教。医生说还得仔细观察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如果没什么异样,应该胎儿就没问题。她们也知道,如果孩子到了五六个月发现了不好的地方,再做人工流或引产会对大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春桃她们的各种炮也卖得很好,店里忙,春桃爹娘也来帮忙,吴德贵每天都得出去送炮。忙忙碌碌本来是好兆头好心情,却总是有人横生枝节。
这天上午,赶上各单位都放年假了,买炮的人络绎不绝。春桃娘俩忙着给客人拿炮收钱,李光茂也忙着和吴德贵分包装箱给各个单位去送货。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不知道什么时候陈萍来了。
“哎哟,这生意好的,每天数钱也数不过来了吧。”陈萍调高音说。
春桃一看,是她,春桃实在不愿意见到她,不是讨厌她,而是不想招惹什么是非,既然人家来了,那也得招待不是,“嫂子,你过来了。看我这忙的,还数钱,饭都吃不好。屋里面有德贵早上买的奶茶,你进屋喝点茶。你今天不忙,出来买年货了?”
“这一年也没忙过,茶就不喝了,来你这里买点炮。”陈萍不阴不阳的说。
春桃一边卖炮,一边还得答对她,“炮就不用买了,这几天太忙,忙过着一阵儿让德贵给你们送去。今年过年不回老家了?”
“不回了,连回家路费都没挣到,回什么家呀。”这话说得够磕碜的。
其实,春桃已经听吴德贵回家说吴德富的丈人丈母娘都来市里了,据说过了年再回去。春桃也不愿意多搭理她,“那就在这里过年呗,反正在哪里也一样。”
“就是,这不,来你这里买点炮,有钱没钱不都得震哒震哒。”
春桃娘偷眼看了看这个媳妇,长了一副穷酸相,穿的还挺洋气,这个人和这身衣服怎么看都不搭调。“你要想买,你们旁边那么多买炮的,还用来这儿?”看着她总是挤兑闺女,春桃娘说了几句。
“这不是春桃人缘好嘛。妹妹长的漂亮,什么证都能帮她办上,我也来帮她添点生意。”这话说得,好像春桃这个卖炮证是冬梅用姿色换的。
春桃有些不高兴了,“嫂子,你不也挺漂亮的嘛,能让我哥愣是追了五六年,还不能去搞一个卖炮证?”春桃强颜欢笑说。
陈萍一直以为春桃是个软弱的人,她知道春桃在婆家被吴德美修理的都快抑郁了,没想到春桃这话可是够劲儿。“我也就是你哥能看得上,别人可就看不上了。”
春桃忙活着,也无暇和她说下去,这时,李光茂出来了。他们在里面装炮,就听见外面说话了,吴德贵说是他嫂子来了,又不知道找什么事了。吴德贵看这个娘们儿站了那里,嘴里说些不干不净的话,他和吴德贵说了一声,放下手里的活出来了。
“你是买炮的?你看他们都忙着顾不上和你说话,你要什么炮我给你拿。”李光茂对着陈萍说。
“你是?”陈萍看着李光茂问。春桃的家人她就见过冬梅,还是他们刚来租下店铺不久,冬梅请她们吃过饭,再别人她还都不认识。
“我是卖炮的,你买什么炮?”李光茂很认真的说。
陈萍一下子没的说了,她正犹豫,就看着张自强开着车来了,车上下来冬梅还有一男一女。
“大姐,二姐说你今天肯定忙,我们就过来帮你忙了。”秋菊笑着跑过来。
春桃笑笑,“你不在家保胎,来这里干啥,小心影响孩子。”
“没事,二姐说他怀平平安安的时候还卖炮呢。姐,我就喜欢收钱,我帮你收钱。”说着就过来帮春桃收钱了。
“都快两个孩子的妈了,还像个孩子。”春桃娘说。
秋菊一边问着大姐收多少钱,一边说,“那不怪我,是你们把我当成孩子。明明出生后都是他奶奶带着。这我二姐又每天打电话问我想吃点儿啥?每天睡得好不?你说我能长大吗?”
她说着,大家都笑了。冬梅早就看见陈萍在那里站着了,不知道她又来出什么幺蛾子了,她走过去打招呼,“嫂子,你也过来帮忙了?早知道你来我们就不来了,这地方不大,也站不了多少人。”
“哎,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你们人这么多,那我就走了。”她听说过冬梅的厉害,这冬梅一上来这几句话就够劲儿,还是走吧。她说完和春桃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她一走,大家都笑了。吴德贵把炮装好了,然后往车上搬,张自强和田旺都过来帮忙。
“还是冬梅,一句话就把她赶跑了,这地方不大,也站不了多少人。”吴德贵搬完货笑着说。
“本来就是,来这里就为了躲吴德美,没想到又来了个陈萍,别理她。”冬梅笑着说,“田旺,你去帮姐夫送炮去吧,秋菊和我们在你就放心。”
田旺不好意思了,“嗯,那有什么不放心的。”
吴德贵和田旺送炮去了。冬梅有对张自强说,“自强,你回家吧,我让娘包了包子,也该蒸好了,咱们中午就不回家吃饭了,中午这阵儿出来逛街买东西的多。你把包子拿到这里吃,车上我买了一些草莓,你拿回家洗一洗,给孩子们留点,给秋菊往来拿点。”冬梅说完就开始去卖炮了,张自强也开车回去了。
这三姐妹往那一站,过往的人看着,真是看这条街的一道风景了,个顶个的漂亮。冬梅卖过炮,也会说,街上出来买炮的很多都来她们炮点了,秋菊就是笑着收钱。
中午,是郑春丽在家给做的饭,猪肉韭菜陷的包子,电饭锅里打得冬瓜丸子汤,张自强也都端来了。一部分人吃,一部分人卖,轮流着。中午夏晓光也来凑热闹,吃着包子喝着汤,逗着大家直笑。走的时候拉了半车炮,是他爸单位大楼买的,楼里还有好几个单位,都把钱给了晓光,让他给买回去,也都是凭关系。
晚上,收摊的时候大家往屋里看看,快空了,没多少炮了。
“这一天,我收钱找钱手都困了。”秋菊说完把手伸给二姐。
冬梅给她一点一点按摩着,“明天你就别来了,我和你二姐夫再帮大姐他们卖一天,也就没了,后天就三十儿了,好让他们安心过年。”
“不是说过了年还能卖吗?”秋菊看着二姐问。
“是能卖,可是卖的就很少了。这店是自家的,这两年市里搞建设的也很早开工。要是炮卖完了,过了年,姐姐和姐夫就可以把楼上的五金搬下来,五金店就可以正常营业了。”
秋菊笑了,“那我明天还来。明明他爷爷说了,店里该备的货都备下了,也不用看什么有没有了,反正很多搞批发的店都关门了,让我想去哪里就去那里。我明天还来收钱,万一姐夫高兴了还会给我几个压岁钱呢。”她一说,大家都笑了。
冬梅孩子继续给她揉着手和胳膊,“压岁钱二姐给,一会你和大姐都跟二姐回家,雅莉姐她们刚去集宁皮草城回来,我让她带回几件皮草,你先挑,剩下的是我们的。”
“还是二姐对我好,大姐,你看我帮你卖炮,你还得沾我光。”秋菊调皮的说。
“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一家人就看着秋菊笑了。吴德贵收拾关门,大家一起去了冬梅家。
乐乐带着平平安安在玩,郑春丽已经把菜弄好了,见他们进来,菜一盘一盘都上了桌。
“亲家,尽给你添麻烦呢,你这又看孩子有做饭的,辛苦了。”春条娘说。
郑春丽笑了笑说,“也不是我弄得,都是冬梅。昨天她剁的饺馅儿,发的面。这鸡和鱼都是她洗好的,我就是放在煤气上炖了炖。我们三个人昨晚包的饺子,一会煮饺子,你看我干什么了,什么都没干。”
大家坐定,男的每人喝一瓶啤酒,冬梅说不给大家多喝。田旺不喝酒,冬梅给田旺和女士们倒果汁。她让婆婆陪自己的爹娘坐一会儿,她自己去煮饺子,不一会儿饺子就都上来了。中午大家都忙着,有没吃好的,晚上都吃了很多。吃了饭,把桌子都收拾了,春桃和冬梅洗了锅,大家开始坐着聊天。
冬梅从婆婆屋里把黄雅莉给买回的皮衣都拿出来。、
“姐,这是几件吗?你把人家皮衣店都搬回来了吧。”秋菊看着桌子上的十来件皮衣,“这得多少钱呀!”
“不贵,张志强的战友在黄雅莉她们买皮衣那个店当经理,这些一共才花了不到九千块。就咱们的三件和你二姐夫的大衣贵了点,都带狐皮领子,其他的也就几百块。”说着冬梅把一件半大大衣给了张自强,又拿出三件带毛领子的给了秋菊,“你们俩先试试,看看合身不,秋菊,这三件你喜欢那件就拿哪件,剩下的是我和大姐穿。自强有皮夹克,我就没再给他买夹克,买了一件半大衣。”说着,他又把两件棕色的夹克递给吴德贵和田旺,你们试试,好像两件号码差一个号,大一号的给姐夫,小一号的田旺穿。”说完,冬梅又把两件暗红色的皮衣递给娘和婆婆,“这两件是你们的,你们也试试吧。”然后,冬梅又从衣服里面找出一件黑色的夹克给了父亲,“爹,这件是你的。”说完,她就去和秋菊试衣服了。
秋菊选了一件洋红的,毛领子也是洋红的。冬梅和春桃每人一件玫红的,然后她从衣柜里拿出三条围巾,都是女士的,“这条浅粉的给你,这下围上可真成了洋娃娃了。”冬梅说着把围巾给了秋菊,自己和姐姐每人一条深色调的。
大家都试穿上了,都很合身。就张自强穿着这件皮衣显得有点老气。
“我咋感觉不是很好看?”张自强说。
“人长得不好看,与衣服无关。”秋菊开玩笑说。
“挺好,这出去穿着多挡风。你这一年要跑毛登几十次,穿上它暖和多了。”冬梅说。
张自强又脱下来,笑着说“我是说在家穿着不是很好,还不如我的夹克好看。”
“那你过年就穿你的旧夹克?我们可都穿新衣服了。”秋菊笑着说。
“不用。”冬梅说着从衣柜里拿出一件深灰色的呢子夹克,“这是晓光前几天去上海买回来的,给你和张哥每人买了一件,这个过年穿。我这阵儿忙的也没顾上让你试试,今天正好。哪能没有你过年衣服呢,要是因为衣服你哭闹着不过年那我们不就没法哄你了。”
“去你的。”张自强笑着接过衣服,穿在身上,样子很好看,“这件不错,看是晓光比黄姐有眼光。”
“我让黄姐给你买的那是挡风的,不是让你臭美的。”冬梅笑着说。
“姐,桌子上还有那么多呢,那都是谁的?”秋菊问。
“哎,只顾忙大人了,这里有几件是给孩子买的,那是雅莉姐掏的钱。”说着,她把几件孩子的衣服递给春桃,“姐,你看看大小号,该给那个孩子。”
她又那剩下的衣服就是看了看样子,“这两件是两个娘的皮坎肩,剩下的你们四个男人一人一件。雅莉姐说一百块钱一件,我觉得不贵,就给你们买了。”说完,冬梅又从衣服里找出一件毛衣,“秋菊,这也是雅莉姐给你买的孕妇毛衣,她说好看,可是她没机会穿了,就让你替她穿了。”
“哇,这么好的事,田旺,咱们今天发财了。”秋菊说完,引起一家人哄堂大笑。“这我得试试。”说着她拉着春桃进了里屋。冬梅把桌上的皮坎肩每人一件分开。
秋菊出来了,大家一看,还真的很好看,比街上的孕妇装好看多了。市里天气冷,秋菊能一直穿到孩子生下来。
一家人很晚才散了,每人都是满载而归。他们走了以后,冬梅和张自强也准备休息了。俩个人洗了洗都上了床,“老公,过了年,咱们再买一套楼房吧。”
“咱们这么多房子还买房子?谁住呢?”张自强好奇地问。
“老公,咱这房子很快面临要拆迁,要是拆迁了,咱们住哪里?”冬梅笑着问。
“哦,这个我还没想到,那要买哪块的?”
“你看宜家花园可以不?我打听了,一平方米一千四百多,要是一次性付款估计一千二百多就能买下来。房子在新区,环境也好,离锡林湖也近,娘以后要是想出去溜达也有个去处,主要是那边要盖小学和中学,还有一个医院,那里居住肯定不错。”冬梅看着张自强。
“那咱们该买多大的呢?”张自强又问。
“老公,你咋总问我?”冬梅笑了。
“习惯了。”张自强笑着说。
“你呀,和秋菊一样,不操心。”冬梅靠在张自强的肩上,“老公,那里有一百四十平米的一楼带小院。孩子上学了,娘还能在小院里种点什么,省得她一个人在家寂寞。”
张自强突然坐了起来,他把冬梅扶着坐直了,“老婆,和你商量个事行不?”
冬梅莫名其妙的看着张自强,“什么事?还行不,咱俩在家里说事用这么郑重其事的吗?”
“嗯,用得着。冬梅,我想把康老师接来。据听说村子里的小学都撤了,康老师也退休在家了,每个月也有工资,也花不着咱的钱,我就想让康老师和娘来做个伴。”
康老师,名字叫康博韬,是一九六九年来牛角沟的北京知青。那个年月,整个锡盟地区来了很多北京知青,大多数都去北面的草原上了,很少有来南面农区的。那时候,十六岁的康博韬还是年轻气盛,满腔的抱负,可是他的家庭成分不好,父亲母亲都在蹲牛棚。他家本来就他一个孩子,也可以不出来的,他是经过同学朋友找人找关系才来了这个山沟。来牛角沟以后,他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那也得每天和当地村民一起出去干活。他以为来了这片广阔的天地会大有作为,令他能自豪的就是自己双手结满的茧。中间他也回去过北京几次,最后一次回去却是给他父母办丧事。他父亲经不住那些造反派的折磨,自杀了。起初他母亲也没有通知他,后来他母亲也是在各种凌辱中积郁成疾,在他父亲自杀的第二年也死了。组织上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康博韬,他回去办理了丧事,就又回到牛角沟。再后来,他的父母都得到了平反,组织找人来和康博韬谈话,问他自己以后的打算,他对组织说希望自己能成为牛角沟的一名公办教师,他又让组织上把他父母所有的补发工资和抚恤金分成两份寄给他的爷爷和姥爷,他就再也没有回去。当然,那之后他的爷爷奶奶也来看过他几次,劝他成个家,他也一直没有再成家。但是,他对张自强一直很好。张自强上学的时候用的本子、笔、书包大都是康博韬给他买的,直到初中毕业。初中毕业,张自强被迫辍学,康博韬也觉得很惋惜,但是他也没法替张自强做主。不过,两个人的关系还是很好,张自强一有时间总会去看看康老师,有时候母亲做了什么好吃的,他也不忘给康老师送一份。
“这个事,你和娘说过吗?只要娘愿意,我没意见,要是娘在晚年能有个伴,倒无所谓那个人有没有工资,咱家也不缺什么。”冬梅看着张自强的一脸严肃劲儿,笑着说。
“真的?”张自强说着在冬梅脸上亲了一下,“我曾经问过娘,她也没说什么,就说先让我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这就行,等过了年,咱们再好好和娘聊聊,别让她感觉咱们孩子大了,不需要她了,要把她推出去。我刚说了,咱们在新区买了房子,就让娘去住。康老师也应该喜欢孩子,这样,咱们孩子的学习也有人辅导了。”冬梅说。
“那咱们家有住的地方了,你家的爹娘呢?他们要是拆迁住哪里?”张自强问。
“住大姐店里,大姐五金店里的二楼挺大的,绝对够他们住。实在不行就租一套房子,也没几个钱。”冬梅盘算着。
“不行吧,过了年吴有才一家也来了,他们房子要会也拆呢?”
“拆也不能住在一起吧,吴德美是收敛了点,那是大姐一共也没回几次家。要是真在一起住,那她还不原形毕露啊。还是省省吧。”冬梅说着躺下了,“老公,睡吧,咱们先买自己的房子吧,大不了咱们给爹娘租房子。咱们孩子面临着上幼儿园上小学了,她们两个老人倒是好办。”说着,冬梅拉灭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