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姐妹聚齐
几年的光景,锡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城市到处都是机遇,到处都有机会。有很多去其他地方打工的人都又来到这里。你在北京几十年买不上一套楼房。而在这里,有很多地方都拆迁了,一处院子换两套楼房。整个房市价格还不高,一千一二买一平米很正常。市中心的商铺每平米还没有过万,离开市中心,所有的商铺也就是三四千块钱。经济发展了,政策放宽了,很多外地人都来这里淘金。据很多来这里施工的老板们都说,在这里干活很舒服,一年就干半年,挣钱不少,要钱容易,不像在南方,检验合格需要付出很多东西!
春天的风沙,每天都在肆虐的刮着。锡林湖接近竣工,地下挖出的黄土在春风中飞舞着,在黄土高原可以看得到的黄风也再锡盟展颜了。每天张自强开着车来回,进了家洗洗头,盆底都是黄沙。
风沙阻挡不了人们的拼搏,也就阻挡不了城市的发展。一年的贸易生意让几个人都尝到了甜头,夏晓光在公司的时间比他在单位的时间多。好几次他都和冬梅协商停薪留职,冬梅没有答应,和他讲了在单位上班的好处和给公司带来的好处,夏晓光才算继续去上班。
做食品的人特别在意绿色。时下猪肉、鸡肉、鱼肉都没了安全性,主要是草原上盛产牛羊,纯吃草,很少加饲料。这里的草原到处都是沙葱,据说吃了沙葱的羊羊肉膻味很小,人们都喜欢吃。反正锡盟的羊肉远销全国各地,还和中东恢复了中断八年的活羊出口贸易。冬梅的眼光永远不会停留在已有的成果里。过了年,她和张自强就去三队附近看了几处大院,五千多平米的大院子,都在二十万左右,倒也不贵。回家后,几个人又去张志强家商量,把院子买下来,盖冷库,也做就羊肉生意。
“姐,咱们现在人手就不够,谁还有精力去干宰牛羊卖肉啊?”夏晓光好奇的说。
“就是,冬梅,我也担心人手不够。”张志强说,“你看我们上班,也帮不上你的忙。”
冬梅笑了,“其实,咱们贸易公司已经成型,我在不忙的时候经常打电话关注一下,每天下班晓光去公司一趟,你们五点半下班,咱们公司夏天六点半下班,这中间的一个小时也够看帐的,具体情况咱们在电话里可以沟通。该进什么货、该甩什么货我可以电话遥控。买下地方,自强着手盖冷库,咱们今年能盖好、能把设备弄好就行。今年暂且不自己贩羊宰羊,可以给别人冷冻东西。别的不说,咱们花将近一百万吧,把冷库建好,设施都弄好,就是放两三年绝对增值,到时候也就能卖三五百万,这还是咱们不经营这块生意。要是每年宰牛羊卖肉,每年利润不比咱们做贸易公司小。我还想问问姐,咱们如果有自己的冷库,自己宰羊卖羊肉,这样的生意能不能纳入咱们贸易公司里面?”
“这个,应该没问题,就是在营业执照上多加一些经营范围,等冷库盖起来了,这方面的事情我做处理。”黄雅莉说。
“那就这么定了?”张志强试探性的问。
“定了吧,我相信我姐。”晓光说。
“我不相信不也得听她的。”张自强笑着说。
“就是,大不了咱们盖上再卖了,也不会赔钱,我们女人都不怕,你们几个大老爷们还犹豫什么?”黄雅莉自信满满的说。
“姐,晚上吃啥呀?”冬梅笑着说,“你家这里可不要拆迁,这可是咱们的福地。从认识你们到现在,在你们家说的事、决定的事、做的事就没有过不好的。”冬梅笑着站起来。
黄雅莉看看张志强,“老公,家里有什么?要么咱们出去吃?”
“嗯,咱们出去吃吧,我请客!”张志强说。
冬梅走进了厨房,“我就想来你家吃个饭,你们还出去吃,你们三口子出去吃吧,我们四个人在你家做的吃。”说完她打开冰箱拿出一块羊肉,“自强,帮个忙,去前面的店里买一个拧莜面的。好长时间没做饭了,我手都痒痒了。”冬梅说着,大家都笑了。
“我去吧。”夏晓光说完,就拉着塔娜往出走,“姐,还需要点什么?”
“不需要别的了,你们男的也别喝酒了,我给你们好好做一顿莜面。”冬梅说着从冰箱里拿出几个土豆,然后就削皮。削完土豆皮,她又在电磁炉上烧上水,用碗往盆子里挖了三碗莜面,又开始捡蘑菇。
夏晓光回来了,提了两捆啤酒。塔娜手里拿着拧莜面的床子,还有黄瓜、香肠、猪头肉等,“来,让我姐做饭,咱们喝点啤酒?”
“少喝点,喝多了我做的饭都剩下了。”冬梅在里面喊。
“你少做点不就行了!”张自强说。
冬梅把蘑菇用开水泡上,然后和莜面,“做少了你们不够吃,肯定说我小气,做多了剩下了,你们也会怪我浪费。哎,七十二行,火头军难当!”
“就是,以后咱还不伺候他们了,他们不是都有钱吗?让他们下饭店去。”黄雅莉一边洗蘑菇一边笑着说。
张志强点了一颗烟,“也是,小时候总觉得下饭店那是最好的事儿了,可现在,饭店吃饭咋就吃不饱呢?以前我总说你嫂子做饭不好吃,可比起饭店的饭,还是家里的饭吃着舒服。”
“被我嫂子调教的。”夏晓光开玩笑的说。
很快,男的每人还没喝两瓶酒呢,蒸莜面就上来了,“瓶中酒,把没打开的都拿走了!”说着,冬梅把地上放着的啤酒都拿进了厨房。
“我就喜欢吃冬梅做的莜面,羊肉蘑菇卤子做的到位,土豆片也蒸的正好,拌在碗里,蘸上莜面,真的好吃。”张志强说完就张罗吃饭。
也不知道是冬梅做的正好,还是有人没吃饱,不过大家都说吃饱了,反正笼屉上的莜面都吃完了。
“是不是有人没吃饱?”冬梅不好意思的问。
“没有,都吃饱了,他们都怕你下次不给做了,都把饭给加到肚子里了。”夏晓光笑着说。
饱不抱饭也没了,三个女的很快就都收拾下去。冬梅又给大家泡了点茶。在张志强家,冬梅还是感觉和做保姆的时候一样自在,什么都是自己上手。大家喝了点茶水,又聊了一会儿,都各自回家了。
这个春天注定是忙碌的,张自强每天开车跑着,终于买上了一处院子,又在各处开始联系盖房子的材料,偶尔抽时间还得去公司看一看。晓光是一直在跑他自己的事情,春天他准备结婚,请人看日子就费了不少精力,最好是双数日子,城里人讲究二、六、八,最好能赶个周末,最好是人们说的黄道吉日。夏晓光和塔娜是经过塔娜的一个叔叔介绍,找的一个大庙的喇嘛给定的日子,阳历的三月十六号,阴历的二月十六,又是周日,是一个好日子。可是时间很赶,不到半个月的准备时间,要选酒店、要拍婚纱照、要送请柬等等等等,反正好多事,还得每天抽时间去公司看看,每天忙的是不亦乐乎。冬梅也是忙,没有他们俩在公司坐镇,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的事情,冬梅一边忙着菜店,一边还得指挥贸易公司那边的生意,她在暗暗的想,秋菊啊,你什么时候能来市里?我这个店就是给你留着的,否则我早就处理掉了。自从上次春桃说起爹的肩膀,冬梅就一直想着把秋菊也弄到市里,这样,爹娘来市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老人的牵挂都在市里,村子里也就没什么留恋的了。
冬梅每天都很忙,即使再忙也还在为秋菊保留着这个超市。其实,秋菊家真的出事了。当然是家里面的事,外人不会知道的。我们知道田旺嗜酒如命,自从和秋菊结婚以后,基本上很少喝酒,直到秋菊生下孩子以后,田旺就又逐渐的喝上了酒,有家人盯着,喝的也少。过了正月十五,田玉山就张罗贩点农药和化肥,这事是赶早不赶晚的事,要是晚了,别家贩来了,他再贩就没意思了,弄不好俩家都得压很多货卖不出去,这些东西隔年效力就小了。如果他早点贩来了,那么别家也就不敢再往回贩了。这俩年经过买房子、娶媳妇、生孙子家里花了不少钱,眼下手里的钱不够。一家人坐在一起盘算着,秋菊要把公公给的十万块钱先拿出来让公公做生意用,田玉山不要,非要自己筹钱,最后还是田旺他娘给他舅舅打电话,和他舅舅借了几万块钱。钱都借好了,田玉山让田旺去舅舅家拿钱。田旺他舅舅家住在黄家围子,离牛角沟不到三十里,但是路上不好走。田旺是开四轮车去的,走的时候说好晚上早早就回来了,可是,晚上九点多了还是没到家。田玉山老俩口倒没什么,总觉得孩子去他舅舅家了,也许是他舅舅留下住一晚上,自从有了明明他还没去看过舅舅,那么大个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可秋菊着急了,早上田旺说的早点回来就肯定会回来的,现在还没回来,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秋菊抱着孩子在屋子里转着圈,也不好意思去找公公婆婆。
“秋菊,快早点睡吧,也许田旺被他舅舅留下过夜了,那么大个人,应该没问题。”田旺他娘进来说。
“嗯,”秋菊把孩子放在炕上,“娘,我还是不放心,你能让我爹出去给舅舅家打个电话不?”秋菊低着头说。
“应该不会出事的,田旺以前在家每年去他舅舅家好多次,从来没出过问题。”田旺他娘说着上了炕,“来,娘给你把被褥铺上。”
秋菊把明明在炕上挪了挪,腾开地方铺被褥,“娘,你就让爹去打一个电话吧,我这心就是不落地,跳得也厉害,他走的时候和我说早点回来,没个准信我夜里也睡不着觉。”
田旺他娘给秋菊铺好好被褥下了地,“还是年轻人,你们好点我和你爹都高兴,我这就去让老头子去打电话。”村里人之间打电话还是不很方便,都不是自家电话,打电话的时候都是先打给小卖部人,再让小卖部的人去转告,等一会儿再打过来或者打过去才能通话。
田玉山穿好衣服出去了,有个十来分钟跑着就回来了,秋菊预感着出事了,但她也没有去问,如果真出事她再去问就是给老人加压力了。她站在门口,门没有关,他看着田玉山穿上厚衣服,带上棉帽子、棉手套,捂得挺严实,拿着手电出去了。田玉山去打电话还有点老大不情愿,可儿媳妇面子不好驳。等他打通电话,田旺他舅舅说田旺五点多就回去了。这下子田玉山着急了,一个小时的路程走了四个小时,肯定出事了。再一问,田旺喝了不少酒。田玉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这该咋办?他在村里借了一辆四轮车,然后回家穿戴好就出去找田旺去了。他顺着去黄家围子的路一路边走边看,可是路上也没有车呀,他开到了黄家围子村子边,就看见田旺舅舅也开着一辆四轮车出来了。这卡咋办?两个人又顺路往回返,边走边路两边看着,月亮很亮,清冷的月光映着地上的积雪,视野比较广。在黄家围子出来上一座山,下了山不远处的离路边有二十多米的地里,田旺舅舅看见了田旺的车。仔细一看,田旺趴在方向盘上,一只手抓着方向盘,一只手耷拉着。田玉山吓傻了,儿子这是怎么啦?不会有事吧?他们跑过去,田旺舅舅摸摸田旺的鼻子,有微小的气息。赶紧抱下来,放在车上,赶快往家里拉。田旺的裤子冻成一块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尿了裤子。到了家,秋菊和田旺他娘都吓傻了,这还有命吗?田旺他娘急着说,“盖上被子,让他赶紧缓过来。”
“不行!”田旺舅舅说,“赶紧去院子里弄点雪,给孩子搓身子吧,否则的话这孩子就废了。”说完他就出去用盆子端回好多雪,把田旺衣服脱下来,用雪开始搓身子。脱衣服就费大力气了,尿湿了的裤子都冻成一块了,他们又怕划伤碰破那里,慢慢的往下脱,好不容易才脱下来。秋菊和婆婆就在一边看着,俩个男人大把抓着雪在田旺身上搓。用了好几盆的雪,田旺的身子有了热乎气,呼吸也均匀了。
“好了,姐,你和外甥媳妇快去睡吧,我和姐夫看着,明天早上我再去带人把车弄回来。”田旺舅舅说。田旺身体舒展了,他们俩个的手冻得发红。
田旺他娘一直哭,“我过去也睡不着,我也守着吧。”
田旺舅舅给手哈着气,“姐,你不去睡外甥媳妇也睡不好,你守着有啥用?我们那年去草地买马,迷路了,有一个人冻得比他厉害,好几天才醒来。孩子没事了,快去睡吧,我和姐夫在这就行。”说着把姐姐推进西屋。
田玉山就呆呆的看着田旺,脸色也稍微好看点了,就是睡着,什么时候醒来呢?冻傻了该怎么办?要不是秋菊这孩子明天还有命吗?他起了身去了西屋,看了看老伴,“孩子他娘,你快好好陪咱媳妇和孙子睡觉,儿子我给你守着。”看着这娘俩都在哭,他也流泪了,他又转过身,看了看秋菊,“秋菊,你好好睡觉,明天田旺醒来看见你红着眼又该内疚了。爹谢谢你,要不是你,爹就没儿子了。”说完他转身出去了。
“就是,秋菊,睡吧,哄了一天的孩子也累了,田旺没事,有你爹他们守着,肯定没事的。娘也是老糊涂了,早点打个电话也不至于现在这样,还总说没事。怪不得说夫妻同心,看来你们的心是通的,比我们母子心近,娶上你真是老田家几世修来的福。”农村人能把话说到这也不错了,她也不太懂得什么字眼,理解错了就错了,出发点没错。秋菊上炕给婆婆也铺了床,“娘,睡吧,明天还得照顾田旺呢。”
“嗯!”娘俩都躺下了,关了灯,却睡也睡不着,各怀心事。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就都起来了。
“我去找医生来看看?”田旺他娘看田旺还没醒,问大家。
“姐,应该不用,等他醒来再说。”田旺舅舅说。
“就是,娘,等他起来再说吧,何况也别让那么多人知道,这样他以后出去也还要面子。等他醒来要是身体不舒服再找大夫。”秋菊说。
“嗯,秋菊说的对,田旺的事咱们尽量别出去说。”田玉山眼睛一直看着儿子,就没离开过。
上午九点多,田旺醒了,气色倒也不错。一家人问询他身体情况,他说都好。田旺他爹和他舅舅也放心了,就出去把四轮车开回来。
没几天,田旺就没什么事了,可自那次以后,她们俩的生活出了问题。田旺出了问题,和秋菊在床上却失去了能力。一开始秋菊安慰他也许再养养就好了,可十来天过去了,就是不行!田旺每天半夜都狠狠的冲自己发火,很多天都是这样,被田旺父母发现了,田旺他娘好几次过去问,他们都羞于启齿,什么也没说。看着田旺每天的煎熬,终于有一天秋菊和婆婆说了事情的原委。这是大事,第二天,田玉山就领田旺去了旗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检查出什么毛病,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几个医生轮流看了,是一个年老的中医说需要吃中药调养,与酒精有点关系关,也与那次冻的有点关系,但是肾脏没问题,喝点中药调一下应该没问题。他们问得喝多长时间的中药,这个医生也没法给确定。
回了家,田旺愈发没信心,挺大个小伙子每天喝中药,迟早村子里会知道的,万般无奈,他和秋菊提出了离婚。
这个事太大了,村里的天主教讲究是不能离婚的。秋菊一个高中生倒不计较这些,可是如果离了婚田旺就完了,也许和她在一起喝点中药慢慢就好了。可田旺执着的要离婚。
“离婚,什么理由?我怎么和我爹娘说?村子里人们问起怎么说?”秋菊急了。
田旺低着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我也是一个废人了,每天在村子里熬中药喝,你不说别人也慢慢会知道的。”
俩个人争论者,田旺父母进来了,“医生都说能好,你咋这么犟呢?除了离婚就没别的路走了?”
“我不管,反正我要离婚!”田旺很坚决的说。
秋菊看着田旺,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语重心长的说,“你说,离了婚孩子怎么办?你怕别人说,那孩子如果跟了你以后也得听别人说,你受不了孩子能受得了吗?让我带孩子,我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以后怎么生活?你不是怕村子里人说吗?咱们去找二姐,反正二姐帮咱们在城里已经买了房子。城里那么大,谁也不认识你,在那里看病你应该不会担心了。”
“什么时候买的房子?我咋不知道?”田旺好奇地问。
“住就行了,不是给你买的,是给我孙子买的。”田玉山说。
就这样,过了五一,田旺他们就把家搬到了锡盟。送她们走的那天,田玉山老两口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去了市里平心静气的看病,别和秋菊生气,秋收以后她们老两口去市里看她们。说话之间,李光茂家的三个老人也来了,挥别之际,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泪水。田玉山夫妻看着孙子刚会牙牙学语就离开她们了,儿子去了锡盟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心里都没底,所以伤心。李光茂三个人是想着三个女儿都去了市里,就把他们都留到这里了,虽然他们也能去,可毕竟都是叶落归根,他们去了也就是给孩子们添点麻烦,能帮上什么?本来身边有个闺女也能每天见着,心里还不那么空,这秋菊一走,她们的心真的空了。
其实,过年的时候田旺和两个姐夫聊天,看人家有在市里干得不错,也有过去市里发展的念头,只是老人们都在村子里,有个头疼脑热的谁照顾呢?他就没再想了,可经过这次的事情,他看来是不得不离开这里了。
她们去了市里,两个姐姐姐夫热情接待。因为秋菊她们的房子和爹娘的房子都租出去了,所以秋菊暂时先在春桃家落脚。知道他们来,冬梅早有打算,她和张自强也都商量了。晚上,大家一起出去吃饭,这次三姐妹聚齐了。饭桌上冬梅详细的询问了秋菊走的时候爹娘的表现。张自强又把他们的想法和大家说了,把冬梅超市兑给秋菊,店里现在的货应该也有将近二十万,秋菊给十万就行,钱也不着急给,年底挣了钱再说。冬梅知道秋菊手里有十万块钱,这次出来,田玉山又给了田旺三万块钱看病,这冬梅也知道。田旺得病的事,家里人都不知道,秋菊就和冬梅说了,父母和大姐只知道她们来市里,并不知道看病的事。秋菊从小就依赖二姐,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和二姐讲,她知道二姐能帮她解决困难,也知道二姐不会给他们说破。只是为了能把店铺给了秋菊,冬梅也和张自强说了,张自强也很同情,就按照冬梅的意思和秋菊她们说了。田旺没想到他们刚来就有现成的店铺,而且店里将近有十万块钱是冬梅送给她们的,田旺十分感慨,又准备和姐夫喝酒,秋菊没法说,两眼直看冬梅。冬梅圆了场,说田旺就是因为喝酒喝得胃疼不能在村里干活了,所以来到市里,以后大家就谁也别让田旺喝酒了。刚才是有点条件反射,不由得想喝酒,听冬梅一说,他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是不能喝酒了,他愧疚的看了看秋菊,又怀着感激看了看冬梅,他明白,秋菊和冬梅说了自己的事情,冬梅也给自己圆了面子,他满怀感激的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感谢大家的关照。
不用盘库,肯定冬梅是不会骗自己的妹妹的。冬梅带着田旺在超市里干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田旺看到了冬梅的忙碌,看到了冬梅的魄力。她们来的第二天就住进了超市,房子也就不用往回要了,继续出租。一个星期后,冬梅就把超市留给妹妹妹夫,自己去自强贸易公司打理生意却去了。
秋菊他们来,夏晓光来看过几次,可他实在他忙了,也没顾得上请她们吃顿饭,友情后补。张志强和黄雅莉请大家在饭店吃了饭,算是为秋菊夫妻俩再一次接风。
三月十六这天,夏晓光结婚典礼,上午十一点多,冬梅让三个店铺都关门,张志强顺路把田旺和秋菊接上,张自强开车带着公司的所有人。公司的人不必自己搭礼,以公司的名义送了五千块钱贺礼,当然,张志强和黄雅莉也都不搭礼钱了。张志强作为证婚人,夏晓光也让冬梅一起上去证婚,冬梅没有上去。整个酒店四十多桌,真是高朋满座。冬梅偷眼看了看各桌上的人,大都是有头脸的人物,什么局长、科长的,一看就有很多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人人谈笑风生,个个八面玲珑。请的是市里最大的婚庆礼仪公司操办婚礼,主持人说话面面俱到,不失面子。主席台上,俩家老人端坐着,夏晓光他们举行完典礼仪式,尤其感谢了证婚人张志强夫妇和台下的张自强夫妇。行礼结束,大家就该开始吃饭了,婚庆公司安排的歌手现场献唱,节目之前,夏晓光在台上一直邀请张自强先为他的婚礼唱一首歌。冬梅都很好奇,她也也没听过张自强唱歌,所以更就不知道张自强会唱歌了,至于春桃和秋菊就更不知道了。形势之下,张自强上去了,给大家唱了一首阎维文的母亲,小歌唱的,还真不亚于阎维文,歌曲唱完,迎来我一阵掌声。走下台,他刚坐下,冬梅就好奇的看着他,“你什么时候会唱歌的?我咋不知道?”
“这是什么话?娘胎里出来就会,对吧,娘!”他说着冲他娘做了个鬼脸。
大家都笑了,冬梅还是不相信,“我都不知道,晓光怎么知道你会唱歌?”
张志强喝了一口茶,“晓光带我去过几次歌厅,和他们战友。啥都让你知道?”张自强笑着说。
一桌人都看着张自强,黄雅莉说,“冬梅,以后可得管住了,别让他再出去学坏了。”
“看嫂子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张自强笑着说。
“不敢说!”冬梅也笑了。一家人连说带笑的吃了饭,等着晓光和塔娜敬了酒,就都各自回去干事了。
冬梅去了公司打理公司生意以后,又做了一个奶食品和一个牛肉干的代理。每天往外发货的车和来公司提货的车是应接不暇,冬梅把各个环节调节的是有条不紊。稍有闲暇,她就开始学习电脑,从来没接触过,这家伙还不好摆弄。现在市场也是日新月异,竞争相当激烈,幸好各个厂家都在当地招了市场专员,管理市场上的货物流通和过期处理,主要是针对商场。冬梅会来事,厂家的市场专员给他们介绍客户,冬梅也给他们奖金,每隔一段时间张自强和冬梅就请专员吃顿饭,当然不是一起请,也是错开了请,有时候是夏晓光和张自强去请。这样,市场上的各种信息他们都会很快知道。
进入夏季,秋菊的超市忙的是不可开交,因为田旺家没有种菜,田旺就给家里打电话,让母亲上来帮他们带带孩子。六月初田旺他娘就来了。每天忙碌,加上每天喝中药调节,田旺的身心都得以调节,身体在慢慢恢复,田旺和秋菊都很高兴。自从刚来那次一家人吃饭以后,田旺就答应秋菊戒酒,以后再也不喝了。田旺他娘来了以后,秋菊告诉她田旺身体恢复得很好,田旺他娘就知道了,每天高兴的侍弄孙子,还给秋菊他们做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田旺他爹也想来,可是家里种的庄稼没法弄,只能等秋收以后。还有三个多月,田旺他娘每天都担心,因为田旺他爹从来就不会做饭,这下子她来了市里,老头子别再吃出点胃病来。看到娘每天念叨,秋菊干脆给公公打电话,也来市里,等到秋收的时候再回家花钱找机器一收不就得了。
六月底,田旺他爹也来了,他看到张自强每天进出开车,田旺每天出去骑一辆脚蹬三轮车,而且冬梅超市距他们买的房子还很远,就和田旺商量,也买一辆面包车,早上进菜也方便。田旺在部队就有驾照,也开过车,就买了一辆面包车。房子也不出租了,老两口住进去了,每天田旺早上把孩子送到家里,晚上又接到超市。这样,就算整个家都倒了市里,只是家里的家具什么的还在,田旺他爹盘算等收了秋雇个车都搬上来。
春天的风沙,每天都在肆虐的刮着。锡林湖接近竣工,地下挖出的黄土在春风中飞舞着,在黄土高原可以看得到的黄风也再锡盟展颜了。每天张自强开着车来回,进了家洗洗头,盆底都是黄沙。
风沙阻挡不了人们的拼搏,也就阻挡不了城市的发展。一年的贸易生意让几个人都尝到了甜头,夏晓光在公司的时间比他在单位的时间多。好几次他都和冬梅协商停薪留职,冬梅没有答应,和他讲了在单位上班的好处和给公司带来的好处,夏晓光才算继续去上班。
做食品的人特别在意绿色。时下猪肉、鸡肉、鱼肉都没了安全性,主要是草原上盛产牛羊,纯吃草,很少加饲料。这里的草原到处都是沙葱,据说吃了沙葱的羊羊肉膻味很小,人们都喜欢吃。反正锡盟的羊肉远销全国各地,还和中东恢复了中断八年的活羊出口贸易。冬梅的眼光永远不会停留在已有的成果里。过了年,她和张自强就去三队附近看了几处大院,五千多平米的大院子,都在二十万左右,倒也不贵。回家后,几个人又去张志强家商量,把院子买下来,盖冷库,也做就羊肉生意。
“姐,咱们现在人手就不够,谁还有精力去干宰牛羊卖肉啊?”夏晓光好奇的说。
“就是,冬梅,我也担心人手不够。”张志强说,“你看我们上班,也帮不上你的忙。”
冬梅笑了,“其实,咱们贸易公司已经成型,我在不忙的时候经常打电话关注一下,每天下班晓光去公司一趟,你们五点半下班,咱们公司夏天六点半下班,这中间的一个小时也够看帐的,具体情况咱们在电话里可以沟通。该进什么货、该甩什么货我可以电话遥控。买下地方,自强着手盖冷库,咱们今年能盖好、能把设备弄好就行。今年暂且不自己贩羊宰羊,可以给别人冷冻东西。别的不说,咱们花将近一百万吧,把冷库建好,设施都弄好,就是放两三年绝对增值,到时候也就能卖三五百万,这还是咱们不经营这块生意。要是每年宰牛羊卖肉,每年利润不比咱们做贸易公司小。我还想问问姐,咱们如果有自己的冷库,自己宰羊卖羊肉,这样的生意能不能纳入咱们贸易公司里面?”
“这个,应该没问题,就是在营业执照上多加一些经营范围,等冷库盖起来了,这方面的事情我做处理。”黄雅莉说。
“那就这么定了?”张志强试探性的问。
“定了吧,我相信我姐。”晓光说。
“我不相信不也得听她的。”张自强笑着说。
“就是,大不了咱们盖上再卖了,也不会赔钱,我们女人都不怕,你们几个大老爷们还犹豫什么?”黄雅莉自信满满的说。
“姐,晚上吃啥呀?”冬梅笑着说,“你家这里可不要拆迁,这可是咱们的福地。从认识你们到现在,在你们家说的事、决定的事、做的事就没有过不好的。”冬梅笑着站起来。
黄雅莉看看张志强,“老公,家里有什么?要么咱们出去吃?”
“嗯,咱们出去吃吧,我请客!”张志强说。
冬梅走进了厨房,“我就想来你家吃个饭,你们还出去吃,你们三口子出去吃吧,我们四个人在你家做的吃。”说完她打开冰箱拿出一块羊肉,“自强,帮个忙,去前面的店里买一个拧莜面的。好长时间没做饭了,我手都痒痒了。”冬梅说着,大家都笑了。
“我去吧。”夏晓光说完,就拉着塔娜往出走,“姐,还需要点什么?”
“不需要别的了,你们男的也别喝酒了,我给你们好好做一顿莜面。”冬梅说着从冰箱里拿出几个土豆,然后就削皮。削完土豆皮,她又在电磁炉上烧上水,用碗往盆子里挖了三碗莜面,又开始捡蘑菇。
夏晓光回来了,提了两捆啤酒。塔娜手里拿着拧莜面的床子,还有黄瓜、香肠、猪头肉等,“来,让我姐做饭,咱们喝点啤酒?”
“少喝点,喝多了我做的饭都剩下了。”冬梅在里面喊。
“你少做点不就行了!”张自强说。
冬梅把蘑菇用开水泡上,然后和莜面,“做少了你们不够吃,肯定说我小气,做多了剩下了,你们也会怪我浪费。哎,七十二行,火头军难当!”
“就是,以后咱还不伺候他们了,他们不是都有钱吗?让他们下饭店去。”黄雅莉一边洗蘑菇一边笑着说。
张志强点了一颗烟,“也是,小时候总觉得下饭店那是最好的事儿了,可现在,饭店吃饭咋就吃不饱呢?以前我总说你嫂子做饭不好吃,可比起饭店的饭,还是家里的饭吃着舒服。”
“被我嫂子调教的。”夏晓光开玩笑的说。
很快,男的每人还没喝两瓶酒呢,蒸莜面就上来了,“瓶中酒,把没打开的都拿走了!”说着,冬梅把地上放着的啤酒都拿进了厨房。
“我就喜欢吃冬梅做的莜面,羊肉蘑菇卤子做的到位,土豆片也蒸的正好,拌在碗里,蘸上莜面,真的好吃。”张志强说完就张罗吃饭。
也不知道是冬梅做的正好,还是有人没吃饱,不过大家都说吃饱了,反正笼屉上的莜面都吃完了。
“是不是有人没吃饱?”冬梅不好意思的问。
“没有,都吃饱了,他们都怕你下次不给做了,都把饭给加到肚子里了。”夏晓光笑着说。
饱不抱饭也没了,三个女的很快就都收拾下去。冬梅又给大家泡了点茶。在张志强家,冬梅还是感觉和做保姆的时候一样自在,什么都是自己上手。大家喝了点茶水,又聊了一会儿,都各自回家了。
这个春天注定是忙碌的,张自强每天开车跑着,终于买上了一处院子,又在各处开始联系盖房子的材料,偶尔抽时间还得去公司看一看。晓光是一直在跑他自己的事情,春天他准备结婚,请人看日子就费了不少精力,最好是双数日子,城里人讲究二、六、八,最好能赶个周末,最好是人们说的黄道吉日。夏晓光和塔娜是经过塔娜的一个叔叔介绍,找的一个大庙的喇嘛给定的日子,阳历的三月十六号,阴历的二月十六,又是周日,是一个好日子。可是时间很赶,不到半个月的准备时间,要选酒店、要拍婚纱照、要送请柬等等等等,反正好多事,还得每天抽时间去公司看看,每天忙的是不亦乐乎。冬梅也是忙,没有他们俩在公司坐镇,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的事情,冬梅一边忙着菜店,一边还得指挥贸易公司那边的生意,她在暗暗的想,秋菊啊,你什么时候能来市里?我这个店就是给你留着的,否则我早就处理掉了。自从上次春桃说起爹的肩膀,冬梅就一直想着把秋菊也弄到市里,这样,爹娘来市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老人的牵挂都在市里,村子里也就没什么留恋的了。
冬梅每天都很忙,即使再忙也还在为秋菊保留着这个超市。其实,秋菊家真的出事了。当然是家里面的事,外人不会知道的。我们知道田旺嗜酒如命,自从和秋菊结婚以后,基本上很少喝酒,直到秋菊生下孩子以后,田旺就又逐渐的喝上了酒,有家人盯着,喝的也少。过了正月十五,田玉山就张罗贩点农药和化肥,这事是赶早不赶晚的事,要是晚了,别家贩来了,他再贩就没意思了,弄不好俩家都得压很多货卖不出去,这些东西隔年效力就小了。如果他早点贩来了,那么别家也就不敢再往回贩了。这俩年经过买房子、娶媳妇、生孙子家里花了不少钱,眼下手里的钱不够。一家人坐在一起盘算着,秋菊要把公公给的十万块钱先拿出来让公公做生意用,田玉山不要,非要自己筹钱,最后还是田旺他娘给他舅舅打电话,和他舅舅借了几万块钱。钱都借好了,田玉山让田旺去舅舅家拿钱。田旺他舅舅家住在黄家围子,离牛角沟不到三十里,但是路上不好走。田旺是开四轮车去的,走的时候说好晚上早早就回来了,可是,晚上九点多了还是没到家。田玉山老俩口倒没什么,总觉得孩子去他舅舅家了,也许是他舅舅留下住一晚上,自从有了明明他还没去看过舅舅,那么大个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可秋菊着急了,早上田旺说的早点回来就肯定会回来的,现在还没回来,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秋菊抱着孩子在屋子里转着圈,也不好意思去找公公婆婆。
“秋菊,快早点睡吧,也许田旺被他舅舅留下过夜了,那么大个人,应该没问题。”田旺他娘进来说。
“嗯,”秋菊把孩子放在炕上,“娘,我还是不放心,你能让我爹出去给舅舅家打个电话不?”秋菊低着头说。
“应该不会出事的,田旺以前在家每年去他舅舅家好多次,从来没出过问题。”田旺他娘说着上了炕,“来,娘给你把被褥铺上。”
秋菊把明明在炕上挪了挪,腾开地方铺被褥,“娘,你就让爹去打一个电话吧,我这心就是不落地,跳得也厉害,他走的时候和我说早点回来,没个准信我夜里也睡不着觉。”
田旺他娘给秋菊铺好好被褥下了地,“还是年轻人,你们好点我和你爹都高兴,我这就去让老头子去打电话。”村里人之间打电话还是不很方便,都不是自家电话,打电话的时候都是先打给小卖部人,再让小卖部的人去转告,等一会儿再打过来或者打过去才能通话。
田玉山穿好衣服出去了,有个十来分钟跑着就回来了,秋菊预感着出事了,但她也没有去问,如果真出事她再去问就是给老人加压力了。她站在门口,门没有关,他看着田玉山穿上厚衣服,带上棉帽子、棉手套,捂得挺严实,拿着手电出去了。田玉山去打电话还有点老大不情愿,可儿媳妇面子不好驳。等他打通电话,田旺他舅舅说田旺五点多就回去了。这下子田玉山着急了,一个小时的路程走了四个小时,肯定出事了。再一问,田旺喝了不少酒。田玉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这该咋办?他在村里借了一辆四轮车,然后回家穿戴好就出去找田旺去了。他顺着去黄家围子的路一路边走边看,可是路上也没有车呀,他开到了黄家围子村子边,就看见田旺舅舅也开着一辆四轮车出来了。这卡咋办?两个人又顺路往回返,边走边路两边看着,月亮很亮,清冷的月光映着地上的积雪,视野比较广。在黄家围子出来上一座山,下了山不远处的离路边有二十多米的地里,田旺舅舅看见了田旺的车。仔细一看,田旺趴在方向盘上,一只手抓着方向盘,一只手耷拉着。田玉山吓傻了,儿子这是怎么啦?不会有事吧?他们跑过去,田旺舅舅摸摸田旺的鼻子,有微小的气息。赶紧抱下来,放在车上,赶快往家里拉。田旺的裤子冻成一块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尿了裤子。到了家,秋菊和田旺他娘都吓傻了,这还有命吗?田旺他娘急着说,“盖上被子,让他赶紧缓过来。”
“不行!”田旺舅舅说,“赶紧去院子里弄点雪,给孩子搓身子吧,否则的话这孩子就废了。”说完他就出去用盆子端回好多雪,把田旺衣服脱下来,用雪开始搓身子。脱衣服就费大力气了,尿湿了的裤子都冻成一块了,他们又怕划伤碰破那里,慢慢的往下脱,好不容易才脱下来。秋菊和婆婆就在一边看着,俩个男人大把抓着雪在田旺身上搓。用了好几盆的雪,田旺的身子有了热乎气,呼吸也均匀了。
“好了,姐,你和外甥媳妇快去睡吧,我和姐夫看着,明天早上我再去带人把车弄回来。”田旺舅舅说。田旺身体舒展了,他们俩个的手冻得发红。
田旺他娘一直哭,“我过去也睡不着,我也守着吧。”
田旺舅舅给手哈着气,“姐,你不去睡外甥媳妇也睡不好,你守着有啥用?我们那年去草地买马,迷路了,有一个人冻得比他厉害,好几天才醒来。孩子没事了,快去睡吧,我和姐夫在这就行。”说着把姐姐推进西屋。
田玉山就呆呆的看着田旺,脸色也稍微好看点了,就是睡着,什么时候醒来呢?冻傻了该怎么办?要不是秋菊这孩子明天还有命吗?他起了身去了西屋,看了看老伴,“孩子他娘,你快好好陪咱媳妇和孙子睡觉,儿子我给你守着。”看着这娘俩都在哭,他也流泪了,他又转过身,看了看秋菊,“秋菊,你好好睡觉,明天田旺醒来看见你红着眼又该内疚了。爹谢谢你,要不是你,爹就没儿子了。”说完他转身出去了。
“就是,秋菊,睡吧,哄了一天的孩子也累了,田旺没事,有你爹他们守着,肯定没事的。娘也是老糊涂了,早点打个电话也不至于现在这样,还总说没事。怪不得说夫妻同心,看来你们的心是通的,比我们母子心近,娶上你真是老田家几世修来的福。”农村人能把话说到这也不错了,她也不太懂得什么字眼,理解错了就错了,出发点没错。秋菊上炕给婆婆也铺了床,“娘,睡吧,明天还得照顾田旺呢。”
“嗯!”娘俩都躺下了,关了灯,却睡也睡不着,各怀心事。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就都起来了。
“我去找医生来看看?”田旺他娘看田旺还没醒,问大家。
“姐,应该不用,等他醒来再说。”田旺舅舅说。
“就是,娘,等他起来再说吧,何况也别让那么多人知道,这样他以后出去也还要面子。等他醒来要是身体不舒服再找大夫。”秋菊说。
“嗯,秋菊说的对,田旺的事咱们尽量别出去说。”田玉山眼睛一直看着儿子,就没离开过。
上午九点多,田旺醒了,气色倒也不错。一家人问询他身体情况,他说都好。田旺他爹和他舅舅也放心了,就出去把四轮车开回来。
没几天,田旺就没什么事了,可自那次以后,她们俩的生活出了问题。田旺出了问题,和秋菊在床上却失去了能力。一开始秋菊安慰他也许再养养就好了,可十来天过去了,就是不行!田旺每天半夜都狠狠的冲自己发火,很多天都是这样,被田旺父母发现了,田旺他娘好几次过去问,他们都羞于启齿,什么也没说。看着田旺每天的煎熬,终于有一天秋菊和婆婆说了事情的原委。这是大事,第二天,田玉山就领田旺去了旗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检查出什么毛病,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几个医生轮流看了,是一个年老的中医说需要吃中药调养,与酒精有点关系关,也与那次冻的有点关系,但是肾脏没问题,喝点中药调一下应该没问题。他们问得喝多长时间的中药,这个医生也没法给确定。
回了家,田旺愈发没信心,挺大个小伙子每天喝中药,迟早村子里会知道的,万般无奈,他和秋菊提出了离婚。
这个事太大了,村里的天主教讲究是不能离婚的。秋菊一个高中生倒不计较这些,可是如果离了婚田旺就完了,也许和她在一起喝点中药慢慢就好了。可田旺执着的要离婚。
“离婚,什么理由?我怎么和我爹娘说?村子里人们问起怎么说?”秋菊急了。
田旺低着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我也是一个废人了,每天在村子里熬中药喝,你不说别人也慢慢会知道的。”
俩个人争论者,田旺父母进来了,“医生都说能好,你咋这么犟呢?除了离婚就没别的路走了?”
“我不管,反正我要离婚!”田旺很坚决的说。
秋菊看着田旺,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语重心长的说,“你说,离了婚孩子怎么办?你怕别人说,那孩子如果跟了你以后也得听别人说,你受不了孩子能受得了吗?让我带孩子,我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以后怎么生活?你不是怕村子里人说吗?咱们去找二姐,反正二姐帮咱们在城里已经买了房子。城里那么大,谁也不认识你,在那里看病你应该不会担心了。”
“什么时候买的房子?我咋不知道?”田旺好奇地问。
“住就行了,不是给你买的,是给我孙子买的。”田玉山说。
就这样,过了五一,田旺他们就把家搬到了锡盟。送她们走的那天,田玉山老两口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去了市里平心静气的看病,别和秋菊生气,秋收以后她们老两口去市里看她们。说话之间,李光茂家的三个老人也来了,挥别之际,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泪水。田玉山夫妻看着孙子刚会牙牙学语就离开她们了,儿子去了锡盟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心里都没底,所以伤心。李光茂三个人是想着三个女儿都去了市里,就把他们都留到这里了,虽然他们也能去,可毕竟都是叶落归根,他们去了也就是给孩子们添点麻烦,能帮上什么?本来身边有个闺女也能每天见着,心里还不那么空,这秋菊一走,她们的心真的空了。
其实,过年的时候田旺和两个姐夫聊天,看人家有在市里干得不错,也有过去市里发展的念头,只是老人们都在村子里,有个头疼脑热的谁照顾呢?他就没再想了,可经过这次的事情,他看来是不得不离开这里了。
她们去了市里,两个姐姐姐夫热情接待。因为秋菊她们的房子和爹娘的房子都租出去了,所以秋菊暂时先在春桃家落脚。知道他们来,冬梅早有打算,她和张自强也都商量了。晚上,大家一起出去吃饭,这次三姐妹聚齐了。饭桌上冬梅详细的询问了秋菊走的时候爹娘的表现。张自强又把他们的想法和大家说了,把冬梅超市兑给秋菊,店里现在的货应该也有将近二十万,秋菊给十万就行,钱也不着急给,年底挣了钱再说。冬梅知道秋菊手里有十万块钱,这次出来,田玉山又给了田旺三万块钱看病,这冬梅也知道。田旺得病的事,家里人都不知道,秋菊就和冬梅说了,父母和大姐只知道她们来市里,并不知道看病的事。秋菊从小就依赖二姐,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和二姐讲,她知道二姐能帮她解决困难,也知道二姐不会给他们说破。只是为了能把店铺给了秋菊,冬梅也和张自强说了,张自强也很同情,就按照冬梅的意思和秋菊她们说了。田旺没想到他们刚来就有现成的店铺,而且店里将近有十万块钱是冬梅送给她们的,田旺十分感慨,又准备和姐夫喝酒,秋菊没法说,两眼直看冬梅。冬梅圆了场,说田旺就是因为喝酒喝得胃疼不能在村里干活了,所以来到市里,以后大家就谁也别让田旺喝酒了。刚才是有点条件反射,不由得想喝酒,听冬梅一说,他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是不能喝酒了,他愧疚的看了看秋菊,又怀着感激看了看冬梅,他明白,秋菊和冬梅说了自己的事情,冬梅也给自己圆了面子,他满怀感激的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感谢大家的关照。
不用盘库,肯定冬梅是不会骗自己的妹妹的。冬梅带着田旺在超市里干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田旺看到了冬梅的忙碌,看到了冬梅的魄力。她们来的第二天就住进了超市,房子也就不用往回要了,继续出租。一个星期后,冬梅就把超市留给妹妹妹夫,自己去自强贸易公司打理生意却去了。
秋菊他们来,夏晓光来看过几次,可他实在他忙了,也没顾得上请她们吃顿饭,友情后补。张志强和黄雅莉请大家在饭店吃了饭,算是为秋菊夫妻俩再一次接风。
三月十六这天,夏晓光结婚典礼,上午十一点多,冬梅让三个店铺都关门,张志强顺路把田旺和秋菊接上,张自强开车带着公司的所有人。公司的人不必自己搭礼,以公司的名义送了五千块钱贺礼,当然,张志强和黄雅莉也都不搭礼钱了。张志强作为证婚人,夏晓光也让冬梅一起上去证婚,冬梅没有上去。整个酒店四十多桌,真是高朋满座。冬梅偷眼看了看各桌上的人,大都是有头脸的人物,什么局长、科长的,一看就有很多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人人谈笑风生,个个八面玲珑。请的是市里最大的婚庆礼仪公司操办婚礼,主持人说话面面俱到,不失面子。主席台上,俩家老人端坐着,夏晓光他们举行完典礼仪式,尤其感谢了证婚人张志强夫妇和台下的张自强夫妇。行礼结束,大家就该开始吃饭了,婚庆公司安排的歌手现场献唱,节目之前,夏晓光在台上一直邀请张自强先为他的婚礼唱一首歌。冬梅都很好奇,她也也没听过张自强唱歌,所以更就不知道张自强会唱歌了,至于春桃和秋菊就更不知道了。形势之下,张自强上去了,给大家唱了一首阎维文的母亲,小歌唱的,还真不亚于阎维文,歌曲唱完,迎来我一阵掌声。走下台,他刚坐下,冬梅就好奇的看着他,“你什么时候会唱歌的?我咋不知道?”
“这是什么话?娘胎里出来就会,对吧,娘!”他说着冲他娘做了个鬼脸。
大家都笑了,冬梅还是不相信,“我都不知道,晓光怎么知道你会唱歌?”
张志强喝了一口茶,“晓光带我去过几次歌厅,和他们战友。啥都让你知道?”张自强笑着说。
一桌人都看着张自强,黄雅莉说,“冬梅,以后可得管住了,别让他再出去学坏了。”
“看嫂子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张自强笑着说。
“不敢说!”冬梅也笑了。一家人连说带笑的吃了饭,等着晓光和塔娜敬了酒,就都各自回去干事了。
冬梅去了公司打理公司生意以后,又做了一个奶食品和一个牛肉干的代理。每天往外发货的车和来公司提货的车是应接不暇,冬梅把各个环节调节的是有条不紊。稍有闲暇,她就开始学习电脑,从来没接触过,这家伙还不好摆弄。现在市场也是日新月异,竞争相当激烈,幸好各个厂家都在当地招了市场专员,管理市场上的货物流通和过期处理,主要是针对商场。冬梅会来事,厂家的市场专员给他们介绍客户,冬梅也给他们奖金,每隔一段时间张自强和冬梅就请专员吃顿饭,当然不是一起请,也是错开了请,有时候是夏晓光和张自强去请。这样,市场上的各种信息他们都会很快知道。
进入夏季,秋菊的超市忙的是不可开交,因为田旺家没有种菜,田旺就给家里打电话,让母亲上来帮他们带带孩子。六月初田旺他娘就来了。每天忙碌,加上每天喝中药调节,田旺的身心都得以调节,身体在慢慢恢复,田旺和秋菊都很高兴。自从刚来那次一家人吃饭以后,田旺就答应秋菊戒酒,以后再也不喝了。田旺他娘来了以后,秋菊告诉她田旺身体恢复得很好,田旺他娘就知道了,每天高兴的侍弄孙子,还给秋菊他们做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田旺他爹也想来,可是家里种的庄稼没法弄,只能等秋收以后。还有三个多月,田旺他娘每天都担心,因为田旺他爹从来就不会做饭,这下子她来了市里,老头子别再吃出点胃病来。看到娘每天念叨,秋菊干脆给公公打电话,也来市里,等到秋收的时候再回家花钱找机器一收不就得了。
六月底,田旺他爹也来了,他看到张自强每天进出开车,田旺每天出去骑一辆脚蹬三轮车,而且冬梅超市距他们买的房子还很远,就和田旺商量,也买一辆面包车,早上进菜也方便。田旺在部队就有驾照,也开过车,就买了一辆面包车。房子也不出租了,老两口住进去了,每天田旺早上把孩子送到家里,晚上又接到超市。这样,就算整个家都倒了市里,只是家里的家具什么的还在,田旺他爹盘算等收了秋雇个车都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