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爱情丰收
人们依稀记得八十年代的甜歌里有一首‘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里面有一句就是‘人人想过好光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李家三姐妹,三朵阳光下绽放的花朵,却都面对着各自的风雨阴晴。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秋菊徘徊在爱情的大门口,却不知怎样选择,何去何从。冬梅忙着自己的事业,哄小亮亮之余,还要为超市资金的缺口焦头烂额。出嫁的姐姐,春桃每天为了家庭的和睦尽力。秋菊在迷茫着,冬梅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女人生孩子还有阵痛呢,何况他们是想在陌生的城市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春桃就不行了,有点忍辱负重,为了孩子,为了丈夫,为了父亲的面子,她一直在为别人着想,可她的婆婆小姑子就是不领情。年初冬梅来会了会吴德美,希望能敲山震虎杀鸡骇猴,其实不然,吴家娘几个更加变本加厉了,吴德贵他娘每次见到春桃都是仰着脖子看着天,偶尔眼角余光扫一下春桃。
吴德美更厉害,不再正面冲突了,却总是指桑骂槐,只要春桃在院子里,她看见猪就会骂猪,“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养你有什么用?”
看见狗叫,她就会骂狗,“缺你吃了缺你喝了,每天瞎叫啥!”
春暖花开,母鸡都开始下蛋了,母鸡下了蛋,总是会叫几声,她就开始骂鸡,“不就下个蛋,有啥叫的?除了下蛋,你还会干啥?”
有好几次春桃都想和她吵几句,可想想吴德贵每天和自己说得多担待些家人,每天对自己尽心照顾百依百顺,她就转身回屋里了。
吴有才对自己这个女儿实在是手足无措,都二十大几了,不能每天打,也不能每天骂吧。他怕春桃气性大再流产,也曾数落过吴德美,“你说你挺大个人了,每天和那些牲灵瞎喊,你就不怕左邻右舍听着笑话你,还猪没用了,你少吃一口猪肉了?还鸡就会下蛋,你也下一个?每天就会瞎骂,来个媒人也被你吓跑了。”
吴德贵在父母的面前也说过妹妹,“就算春桃不是你的嫂子,就算她肚子里的孩子与你无关,你也看在咱们在一个锅里吃了二十年的饭,别春桃一出院子你就打鸡骂狗,指桑骂槐了。”
吴德贵他娘听着不乐意了,“她妹妹都找上门了,我们在自己院子里骂自家的猪狗还犯法?”
吴有才是气的说不上话,拿起每天他爹在炕上靠着的枕头砸在吴德贵他娘身上,“你个祸事油子,唯恐天下不乱。你已经害得你闺女快嫁不出去了,你还要害的这个家散了?”说完气呼呼的出去了。看着母亲抱着枕头气急败坏的样子,吴德贵也出去了,这个家呀,什么时候能安宁些!
快过端午节了,春桃最近心情郁闷的厉害,有时候特别急躁,总跟吴德贵发火,发完火又看着吴德贵每天忙里忙外的,觉得心疼。她想回娘家看看也许好点。早上吃了早饭,春桃收拾了一下,吴德贵摇着车,俩个人准备去牛角沟。
“去哪里呀?”吴德美正好去厕所返回来。
“去牛角沟转转!”吴德贵说,他这个妹妹,看着她二十多岁没个媒人来说亲,他也心疼,可看见她每天找春桃的茬,他心里就有气。
“地里那么多活呢,谁干呀?”吴德美眼角一吊,气呼呼的问吴德贵。
“你干呀,你每天就白吃白喝呢?这么大了,不会干点活?”吴德贵也有点生气。
“那车呢,你开走了,家里用啥呀?”吴德美又往前凑了一步。
吴德贵把摇把放好,扶着春桃上车,“家里不是还有一台吗?你开着去!”
“我不会!”不知怎的,看见吴德贵对春桃好,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吴德贵双手把吴德美往后推了推,“会啥就干啥去,别在这儿磨叽。”说完他上了车。
“一个娘家有什么好的,没事就知道回娘家!”吴德美叉着腰说。
春桃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娘家不好你还赖着不离开,我要是你,跟个要饭的也离开这个家了,省的每天一出门看见猪啦鸡啦狗啦的都不顺眼。”
吴德美还想说什么,吴德贵把车开动了,这时,吴有才也从屋子里出来了。看着吴德美一副气急败坏有火没出发的样子,他是既心疼又生气,这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能让人省心呢?
虽然春桃一直不开心,虽然吴德美一直就没断过和春桃作对,春桃肚子里的孩子没有像吴有才那样担心的流产,八月下旬,孩子出世了。提前两三天,春桃就肚子疼上了,在老家,也没有什么可讲究的,找一个接生婆一接生,孩子就算落地了。可春桃这次不一样,大喊了三天,一头水一头汗的,羊水也破了,孩子就是生不下来。吴有才在外面干着急也帮不上什么忙,吴德贵他娘还在说漂亮话,“做女人,都有这么一难呢,再生就好多了!”春桃娘气的,可闺女难受,她也不便发火,眼看着春桃哭爹喊娘的叫着,冬梅娘当即决定,赶紧发着车,去旗医院。吴有才、吴德贵还有春桃娘把春桃抬到车上,吴德贵他娘看着情况,觉得自己也该去,还是被春桃娘拒绝了,“我闺女的命要紧,你还是别去了,路上再说几句难听的话就把我闺女的命送了。”你看春桃娘在家好像是逆来顺受,那是心疼李光茂,人家在村子里也从来没吃过亏,却也没和谁计较过,可今天看着春桃难受得死去活来,她是对吴有才家的这娘几个又气又恨,要不是你们娘们一直折腾,要不是我闺女自怀孕就没个好心情,哪有今天的事!春桃娘恨不得揪住这娘几个每人揍她一顿,可是不行,得赶紧去医院。也许是一路颠簸的原因,到了医院,吴有才四处找人,能找的关系都找,春桃很快入院了。在妇产科呆了没多长时间,孩子出生了,顺产,男孩,母子平安!孩子出生了,春桃撕心裂肺的叫声停息了,吴德贵趴在父亲的肩上哭了,终于,春桃没事,孩子没事,这是他足以用生命关心的两个人,平安就好。春桃娘精疲力竭地走出产房,整个人也虚脱了,她真怕春桃有个闪失。当时春桃和吴德贵换贴时,她是可以阻止的,当她看到吴德贵也是朴实厚道,当她看见李光茂的满面春风,她放弃了。如果春桃真有什么,她会后悔一辈子的。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春桃娘有气无力的拍了拍吴德贵,“孩子,别哭了,母子都平安就好,以后可要善待她们母子俩。”春桃娘说着自己哭了。
春桃母子在后沟、在医院折腾个死去活来,李光茂在牛角沟也像打仗一样。老伴去伺候闺女的月子去了,秋菊是从来没干过活,老娘能来地里已经是上天赐福了,还能祈求老人能干什么,不过,春桃奶奶从来没歇过,也一直在忙碌着。春桃难产去旗医院生下个儿子这些事情李光茂都不知道。赶上这个季节,也没时间去看看闺女,什么消息也没有,没有消息也许就是好消息,至少没出什么事。
春桃生下孩子当天下午吴有才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给吴德贵塞了五千块钱,让他交住院费,剩下的回家的时候买点吃的,多买点肉,回家把春桃放下再给他丈人去报个喜,顺便送点肉过去。在医院住了三天,第四天吴德贵在外面买好东西,就回医院办出院手续。出了医院,春桃都包裹严实,吴德贵扶着上了车,春桃娘也上了车,抱着孩子,吴德贵开始开车回去。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吴德贵又把春桃抱下车,抱进家里,春桃娘下了车,早有吴有才过来把孩子抱进家。屋子里窗帘也挂的很严实。吴德贵把春桃安顿好,把买得东西都拿进家,买了几十斤猪肉,十来斤羊肉,十来只鸡。他给父亲那屋送了两只鸡,十来斤猪肉,自己留了十来斤猪肉,还有剩下够二十多斤猪肉和两只鸡准备给丈人送去。车还没灭,吴德贵把鸡、猪肉都放上车,春桃娘又安顿了几句,吴德贵就开车去牛角沟了。
看着吴德贵装上东西出去,吴德美问父亲,“我哥去哪里了?”
“去他丈人家!”吴德贵说着进了家。
吴德美也跟着进来,后面吴德贵他娘也进来了,“去他丈人家还带东西?”
吴有才也没看她们,自顾着倒了一杯水,“我让去的,东西也是我让德贵买的。闺女生外孙了了,咱也得让当姥爷的知道吧。”
“那也不用带那么多肉吧!”吴德美说着一屁股坐在炕上。
“哎,养你有啥用!等你结婚了,你男人给我送点肉也不行?人家都秋忙,春桃他娘还得来伺候月子,给人家送点肉不应该吗?”吴德贵来气的看着吴德美说。
“当娘的伺候闺女的月子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讨好她们家。”吴德贵他娘说。
“哎,死老婆子,”吴有才站起身,真想揍老婆子一顿,又坐下了,有孙子了,这是喜事儿,让这母女俩弄得他一点心情都没有,“什么天经地义?你生了四个孩子,你娘来了几天?生德贵的时候,是冬天吧,你说你们家缺吃少喝,可你娘只来了三天,拍拍屁股走了,你咋不和你娘说什么天经地义?”
“孩子是你吴家的!你娘伺候也应该吧。”吴德贵他娘还是振振有词。
“哎,德贵的孩子姓啥?姓李?”吴德贵站起来,“不说人话也不办人事的,你就积点德吧,你还有两个闺女呢!”吴有才说完出去了。
春桃坐了一个月子,吴德美娘俩一共去看了四五次孩子,倒是吴有才每天都去看看孙子。吴德贵给孩子起得名字,乐乐,他希望孩子的出生能给家里增添点快乐。只是,春桃自从生下乐乐以后,一直高兴不起来,每天都是郁郁寡欢,奶水倒是挺好,可给乐乐喂奶的时候,她总是拧着眉,好像不喜欢乐乐似地。春桃娘每天忙出忙进,看着女儿没有一个好心情,她实在是不敢离开,家里的事都不重要了,只要女儿能高兴起来。
九月一日,亮亮如期进了幼儿园,冬梅也回了超市,和张自强住在一起。幸亏在城市,如果在农村这也是鲜有的事,不过,冬梅打算国庆回家结婚去。亮亮进幼儿园没多久就感冒了,黄雅莉上班,也不能总请假,冬梅就把亮亮接到超市,在超市呆几天,亮亮感冒就好了,再送去幼儿园,没几天,亮亮又感冒了,又接到超市,没几天又好了。这是个什么样的循环?黄雅莉心里急,孩子总不能总麻烦冬梅,冬梅倒是还想继续带亮亮,最后冬梅和亮亮协商,每天由爸爸妈妈送他去幼儿园,冬梅下午去接他,在超市吃了晚饭再由张自强把亮亮送回去,偶尔也在超市住一天。倒是也好,亮亮自那以后按照冬梅嘱咐,在幼儿园尽量多喝水,冬梅还给他带些小吃,亮亮也没再感冒过。九月底,冬梅决定回家领结婚证,冬梅和父亲商量领了结婚证家里就不办酒席了,李光茂不答应,闺女又不是偷人了,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于是,双方准备,冬梅在市里把该买的酒菜都买上,把家人的衣服也都准备好,因为国庆节回家春节就不一定回了。二零零零年九月二十六日,农历的八月二十九,好日子,都是李光茂找人算的,冬梅、张自强和婆婆郑春丽三个人开着车启程回牛角沟。
以张自强的意思就不让母亲回去了,反正也就是个形式,冬梅不同意,第一,张自强家的屋子必须烧开,要从冬梅家娶到张自强家,形式也走个正正当当,不能进家没婆婆,第二,婆婆也把张自强拉扯这么大,儿子娶媳妇,当娘的不在场那不成,既然自己的父亲要风风光光的办,那就让婆婆也风风光光娶儿媳妇的。夏晓光主动帮忙,超市白天关门,晚上夏晓光帮忙去看店,有送货的晓光去送。秋季路好走,她们是早上八点启程,中午十二点半金杯车就开进了李光茂院子里。正好午饭,还是涮羊肉,冬梅都准备好了,拿下车就能吃。张自强也算第一次在冬梅家作为女婿吃饭,总有好多的不自在。李光茂倒是没什么,他知道,自己永远拗不过二女,况且冬梅说的让张自强开自己的车回来,也实现了。经过春桃结婚、怀孕、生孩子这一些事情的折腾,李光茂也有些灰心了,闺女的是事自己解决好更好。
一家人高高兴兴开饭了。
“自强,咋不拿酒?你和爹喝咱们的下马酒。”冬梅先端上了在家备好的凉菜。
张自强拿出酒,把酒打开,给桌上的人每人倒一杯,四个老人,算上自己倒了五杯,“冬梅,给你也倒一杯?”他问冬梅。
“倒一杯,给秋菊也倒一杯,这是喜酒。”冬梅边煮肉边说。
张自强把酒给大家都倒上了,自己端起杯,“我先敬爹一杯!”说着他就哭了,“十来年了,我没有爹,没叫过爹了,我和冬梅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也就和你们都成一家人了,又终于可以叫一声爹了。”说完,他含着泪把一杯酒一饮而尽,旁边的郑春丽、春桃奶奶、春桃娘都跟着哭了,尤其是郑春丽,她知道张自强心里的酸楚,这几句话是他从心里说的。
冬梅也是满眼泪水,她洗了洗毛巾,擦了擦泪,又递给张自强擦了泪,“哭啥,今天是好日子,来,自强,咱们俩端杯,共同敬奶奶、爹,还有两个娘一杯酒。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就没有这些礼续了,我干了,你少喝点,多陪爹喝一会儿。”说完两个人举起杯,冬梅一口喝干了,张自强喝了半杯,几个老人都喝了半杯。冬梅又去继续煮肉和菜。张自强陪着几个老人,又是倒酒,又是夹菜。平时在一个村子,也没啥感觉,这会儿李家的三个老人看张自强,越看越是说不出的舒服。冬梅尽心了,把张自强收拾的比城里人还城里人,精神。
吃了饭,冬梅陪家里人聊天,张自强娘俩把车上一部分东西卸下来,然后开车回家收拾去了。她们回来的前两天,李光茂就把张自强家的门窗上的土坯都取下来了,整整齐齐立在墙角,等她们走了以后还得堵上。
第二天,张自强和冬梅去乡里办理结婚证,都很顺利,上午十点多,她们就办理好了。他们开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后沟,他们要把春桃接回去,乐乐四十多天了,老家讲究该挪一下尿窝了。进了后沟,他们把车停在吴德贵家西面的路上,车没有进院子,要是进了院子还得往出开,还是少点手续。两个人提了两盒酒,两盒高档点心,步行走进院子。出门的时候,冬梅就把俩个人收拾利落了,让你吴德丽看看什么是穷鬼!张自强穿着米白色的t恤,米黄色的夹克,和送吴德贵那件一样,下面是浅咖色长裤,褐色皮鞋。冬梅里面穿着浅粉色秋衣,外面是一身鸭蛋青色的外衣,料子很有下垂感,脚上是棕色高跟皮鞋,两个人走起来都有一种飘逸的感觉。她们相跟着进了吴有才的院子,街两旁站的人都在看着他们。他们没有先进姐姐的屋里,而是先进了吴有才家,把酒和点心放下,几个人寒暄了几句,她们就出来去了大姐的屋子里。进了屋子,把冬梅吓了一跳,春桃面色苍白,整个人消瘦了很多。冬梅没有多问,她知道,再问多了她又得去和那娘几个发威了。吴德贵紧着收拾,该带的衣服与尿布,大人孩子的都带上了。张自强抱着孩子,吴德贵和冬梅扶着春桃,她们四个人出了院子。把春桃送上车,吴德贵说自己晚几天去,让他们先走。几个人又说了几句,冬梅上后排扶着姐姐,张自强开车回去了。
看着张自强和冬梅走了,吴有才转过身和女儿说,“看出来没有?这就是你说的穷鬼,有了车,有了店铺。你不是不服吗?你也学学,该干点正事了,别再找你嫂子的麻烦了,你还没看出来吗,人家就没说几句话就把春桃带走了,就是不想搭理你。等下一次她再来,你嫂子还是现在这样,那你嫂子和孩子都会离开咱们家,你哥肯定和你嫂子走,你老子也干不动了,家里的活可就都是你的了。明年村里重新选书记,我也不保证还能继续当,你该为自己想想了!”说着他出了屋,刚才春桃走的时候他多想再去看看孙子,可是没勇气,人家姐姐嫁过来不到一年,折腾成半个人了,都是家里这两个女人。他不敢去,他真的怕冬梅会给他下不了台。还得去坐席,咋向李家人交代呢?他无奈的进了儿子屋里。进了屋,屋里没有动静,他进了里屋,看见儿子自己坐在炕沿上,脸上都是泪。哎,这是咋的啦?好好的日子过成这样,白白净净的儿媳妇现在瘦的不成样子,每天欢奔乱跳的儿子现在打不起精神来,家里添丁了,多好的事,可满月酒都没敢摆,这成啥事了,他过去拍了拍儿子的肩,没有说话,又出去了。
十月三号,农历九月初六,也是李光茂找人看好的日子,黄道吉日,新人典礼。亲戚朋友们都来了,俩家酒席在一起办。张自强家的亲戚不多,口里的一些亲戚也都没来,就是寄来一些钱,参加婚礼的就是郑春丽平常交好的几个邻居,再就是康老师,还有张自强的几个一块玩大的弟兄,也没几个,很多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呢。结婚这天,车子是有吴德贵开的,张自强穿的是白衬衣,红色领带,一身藏蓝色的西服。冬梅穿着一件红色的缎子中式小夹袄,红裙子,黑色健美裤,一双褐色高腰靴子,冬梅这身衣服是黄雅莉给买的。金杯车拉着冬梅和押车的秋菊还有几个送亲的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才进了张自强的院子。车上前面的玻璃前面是红色的绸花,绸花后面是一对塑料娃娃,一男一女,男的白色西服,女的一身婚纱,这些都是她们走之前夏晓光去市场买的。玻璃上贴着大红喜字,车两旁飘着红色的丝带。这在牛角沟甚至上下邻村也是绝无仅有的,且不说张自强与冬梅衣着,就看这辆装点精致的车,这是自己的,不是从旗里或乡里租的,况且,全乡也不见得有这么一辆车。农村人并不知道这车的价格,只是看着很大很气派。
婚礼在热热闹闹中举行了,全村的人都在看,这是他们村子里的?好像电影里的,男的帅气女的漂亮,一个村子住了二十多年,今天才发现,村子里还有这样的尤物。一切都是顺顺利利,在热热闹闹中,婚礼结束了。李光茂一家人还有远地方来的亲戚都忙活完了,大家都在看电视,二十一寸的大彩电,这也是村里第一台。吴有才和吴德贵吃了饭就回去了,他们本来打算把春桃接回去,可他们来之后发现春桃面色红润点了,也有话了,李光茂一家谁也没提这个茬。吴有才吃了饭和儿子去看了看春桃和孩子,嘱咐她和冬梅多呆几天,过几天再来接她,就走了。春桃是笑着看着公公和丈夫出去的,吴有才和吴德贵也是笑着离开的,他们知道,孩子虽然姓吴,可还是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的成长。在路上,吴有才就嘱咐吴德贵,以后经常送春桃回娘家住住,这样对春桃的身体也是个调节。
婚礼第二天,冬梅没有回娘家,当地讲究要第三天才能回门,冬梅和婆婆又把以前都打包好的东西都打开,过年的时候有些婆婆要拿的东西她没让拿的,这次可以拿了,自己的车,能装不少东西呢。郑春丽把家里凡是纯棉的旧衣服、被单什么的打了一个大包都带上了,还有旧棉裤旧被褥也都带上了。
“娘,这些你都带着干什么?”冬梅好奇地问。
“用得上,等你们有了小孩这些可都用得上。”郑春丽还在收拾其他东西。
冬梅笑了,突然他看见张自强小时候穿的那双小雨靴,“这个可得带上!”她说完就把鞋装进一个塑料袋子里,一边装着,张自强和冬梅一边笑。郑春丽莫名其妙的看着她们。乱七八糟一收拾,又收拾了六个包,家里的小缸小罐郑春丽也洗了五个,要拿到市里以后腌咸菜,腌鸡蛋。两个女人都是过日子人,看着地上的大包小罐,只是相互面对着笑。
三天回门儿,冬梅她们吃了饭,三口人就回李光茂家了。郑春丽开始说不去,但是冬梅她们盘算回门第二天就得回市里了,还是一家人坐一坐。天气非常好,冬梅拉着婆婆,“今天是你的天气,这么好的天气你自己在家那多无聊。”冬梅让张自强先开车过去,因为娘家里有些东西要给他们回锡盟时拉上,有莜面白面大豆土豆等。冬梅和婆婆相跟着慢慢溜达着回去。看着冬梅搀的郑春丽的胳膊从街上走过,街上那些已经当了婆婆和准备当婆婆的女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路不长,两个人走得很慢,一路上和人们打着招呼。多是郑春丽和人家说话,冬梅笑着陪着。冬梅心里想,以后,还会给你们更多的惊喜!
进了家,家里人都高兴的等着呢,大家坐好,李光茂把八千块钱按递给张自强,“自强,这是你们酒席收的礼,我不留,都给你们。”
“爹,你们留着花吧,我们有钱呢。”张自强推辞着。
李光茂把钱放在张自强身边的炕上,“我知道你们有钱,我也知道你们又做了很多产品,需要钱进货的。我家里就这样习惯,酒席钱都让闺女带走,包括冬梅的几个姑姑,出嫁时你爷爷都把酒席钱给她们了。你大姐她们的酒席钱也给他们了,你就拿上吧。“
张自强看着面前的钱,咋也不能装进自己兜里,他把钱又推给李光茂,“爹,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没给你一分彩礼,这个钱我不要了,你们留着多买点喜欢吃的。”
李光茂看着张自强咋这么亲?是儿子吗?要是儿子多好呀!“给你们你们就拿上,等我们老了没钱会找你们要的。现在庄稼地收的钱够我和你娘养你奶奶花的,这些钱我们用不上。至于彩礼,我嫁你大姐也没要彩礼,是她公公自己提出给三千五百块彩礼。有就给,没有就算,我也没儿子,你们就是儿子,冬梅要是还有个弟弟,这些钱我还真不敢给你们,还让你们帮忙娶媳妇呢。”
张自强看推不脱,就把钱给了冬梅,冬梅笑着说,“你给我干啥,家里的钱不都是你管。”
“哦!”张自强尴尬的笑了笑,把钱装进衣服兜里。郑春丽看在眼里,看着这家人,外面都说李光茂嫌贫爱富,人家是怕闺女受穷,自己却不贪财。满家都是冬梅的亲戚和家人,冬梅却给足了张自强面子,至于以后钱谁管,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亲家,这样的儿媳妇,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一家人高高兴兴过了一天,尤其是春桃,看着冬梅如愿嫁给张自强,心里也替妹妹高兴,一天也是快快乐乐的。吃了下午饭,张自强把丈人给的东西装上车,开着车和母亲回家了,冬梅留下,还和姐姐妹妹还有小外甥住西屋,姐妹三人唠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张自强就开车过来了,冬梅娘早早做好了饭,大家一起吃了饭,冬梅她们就准备上路了,临走的时候,冬梅还是不放心姐姐,嘱咐姐姐,要是过的不开心呢,就给她打电话,实在不行就三口人也都去锡盟,春桃含着泪答应了。一家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张自强开着车,一家三口再一次离开,开上了去锡盟的路程。
李家三姐妹,三朵阳光下绽放的花朵,却都面对着各自的风雨阴晴。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秋菊徘徊在爱情的大门口,却不知怎样选择,何去何从。冬梅忙着自己的事业,哄小亮亮之余,还要为超市资金的缺口焦头烂额。出嫁的姐姐,春桃每天为了家庭的和睦尽力。秋菊在迷茫着,冬梅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女人生孩子还有阵痛呢,何况他们是想在陌生的城市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春桃就不行了,有点忍辱负重,为了孩子,为了丈夫,为了父亲的面子,她一直在为别人着想,可她的婆婆小姑子就是不领情。年初冬梅来会了会吴德美,希望能敲山震虎杀鸡骇猴,其实不然,吴家娘几个更加变本加厉了,吴德贵他娘每次见到春桃都是仰着脖子看着天,偶尔眼角余光扫一下春桃。
吴德美更厉害,不再正面冲突了,却总是指桑骂槐,只要春桃在院子里,她看见猪就会骂猪,“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养你有什么用?”
看见狗叫,她就会骂狗,“缺你吃了缺你喝了,每天瞎叫啥!”
春暖花开,母鸡都开始下蛋了,母鸡下了蛋,总是会叫几声,她就开始骂鸡,“不就下个蛋,有啥叫的?除了下蛋,你还会干啥?”
有好几次春桃都想和她吵几句,可想想吴德贵每天和自己说得多担待些家人,每天对自己尽心照顾百依百顺,她就转身回屋里了。
吴有才对自己这个女儿实在是手足无措,都二十大几了,不能每天打,也不能每天骂吧。他怕春桃气性大再流产,也曾数落过吴德美,“你说你挺大个人了,每天和那些牲灵瞎喊,你就不怕左邻右舍听着笑话你,还猪没用了,你少吃一口猪肉了?还鸡就会下蛋,你也下一个?每天就会瞎骂,来个媒人也被你吓跑了。”
吴德贵在父母的面前也说过妹妹,“就算春桃不是你的嫂子,就算她肚子里的孩子与你无关,你也看在咱们在一个锅里吃了二十年的饭,别春桃一出院子你就打鸡骂狗,指桑骂槐了。”
吴德贵他娘听着不乐意了,“她妹妹都找上门了,我们在自己院子里骂自家的猪狗还犯法?”
吴有才是气的说不上话,拿起每天他爹在炕上靠着的枕头砸在吴德贵他娘身上,“你个祸事油子,唯恐天下不乱。你已经害得你闺女快嫁不出去了,你还要害的这个家散了?”说完气呼呼的出去了。看着母亲抱着枕头气急败坏的样子,吴德贵也出去了,这个家呀,什么时候能安宁些!
快过端午节了,春桃最近心情郁闷的厉害,有时候特别急躁,总跟吴德贵发火,发完火又看着吴德贵每天忙里忙外的,觉得心疼。她想回娘家看看也许好点。早上吃了早饭,春桃收拾了一下,吴德贵摇着车,俩个人准备去牛角沟。
“去哪里呀?”吴德美正好去厕所返回来。
“去牛角沟转转!”吴德贵说,他这个妹妹,看着她二十多岁没个媒人来说亲,他也心疼,可看见她每天找春桃的茬,他心里就有气。
“地里那么多活呢,谁干呀?”吴德美眼角一吊,气呼呼的问吴德贵。
“你干呀,你每天就白吃白喝呢?这么大了,不会干点活?”吴德贵也有点生气。
“那车呢,你开走了,家里用啥呀?”吴德美又往前凑了一步。
吴德贵把摇把放好,扶着春桃上车,“家里不是还有一台吗?你开着去!”
“我不会!”不知怎的,看见吴德贵对春桃好,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吴德贵双手把吴德美往后推了推,“会啥就干啥去,别在这儿磨叽。”说完他上了车。
“一个娘家有什么好的,没事就知道回娘家!”吴德美叉着腰说。
春桃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娘家不好你还赖着不离开,我要是你,跟个要饭的也离开这个家了,省的每天一出门看见猪啦鸡啦狗啦的都不顺眼。”
吴德美还想说什么,吴德贵把车开动了,这时,吴有才也从屋子里出来了。看着吴德美一副气急败坏有火没出发的样子,他是既心疼又生气,这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能让人省心呢?
虽然春桃一直不开心,虽然吴德美一直就没断过和春桃作对,春桃肚子里的孩子没有像吴有才那样担心的流产,八月下旬,孩子出世了。提前两三天,春桃就肚子疼上了,在老家,也没有什么可讲究的,找一个接生婆一接生,孩子就算落地了。可春桃这次不一样,大喊了三天,一头水一头汗的,羊水也破了,孩子就是生不下来。吴有才在外面干着急也帮不上什么忙,吴德贵他娘还在说漂亮话,“做女人,都有这么一难呢,再生就好多了!”春桃娘气的,可闺女难受,她也不便发火,眼看着春桃哭爹喊娘的叫着,冬梅娘当即决定,赶紧发着车,去旗医院。吴有才、吴德贵还有春桃娘把春桃抬到车上,吴德贵他娘看着情况,觉得自己也该去,还是被春桃娘拒绝了,“我闺女的命要紧,你还是别去了,路上再说几句难听的话就把我闺女的命送了。”你看春桃娘在家好像是逆来顺受,那是心疼李光茂,人家在村子里也从来没吃过亏,却也没和谁计较过,可今天看着春桃难受得死去活来,她是对吴有才家的这娘几个又气又恨,要不是你们娘们一直折腾,要不是我闺女自怀孕就没个好心情,哪有今天的事!春桃娘恨不得揪住这娘几个每人揍她一顿,可是不行,得赶紧去医院。也许是一路颠簸的原因,到了医院,吴有才四处找人,能找的关系都找,春桃很快入院了。在妇产科呆了没多长时间,孩子出生了,顺产,男孩,母子平安!孩子出生了,春桃撕心裂肺的叫声停息了,吴德贵趴在父亲的肩上哭了,终于,春桃没事,孩子没事,这是他足以用生命关心的两个人,平安就好。春桃娘精疲力竭地走出产房,整个人也虚脱了,她真怕春桃有个闪失。当时春桃和吴德贵换贴时,她是可以阻止的,当她看到吴德贵也是朴实厚道,当她看见李光茂的满面春风,她放弃了。如果春桃真有什么,她会后悔一辈子的。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春桃娘有气无力的拍了拍吴德贵,“孩子,别哭了,母子都平安就好,以后可要善待她们母子俩。”春桃娘说着自己哭了。
春桃母子在后沟、在医院折腾个死去活来,李光茂在牛角沟也像打仗一样。老伴去伺候闺女的月子去了,秋菊是从来没干过活,老娘能来地里已经是上天赐福了,还能祈求老人能干什么,不过,春桃奶奶从来没歇过,也一直在忙碌着。春桃难产去旗医院生下个儿子这些事情李光茂都不知道。赶上这个季节,也没时间去看看闺女,什么消息也没有,没有消息也许就是好消息,至少没出什么事。
春桃生下孩子当天下午吴有才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给吴德贵塞了五千块钱,让他交住院费,剩下的回家的时候买点吃的,多买点肉,回家把春桃放下再给他丈人去报个喜,顺便送点肉过去。在医院住了三天,第四天吴德贵在外面买好东西,就回医院办出院手续。出了医院,春桃都包裹严实,吴德贵扶着上了车,春桃娘也上了车,抱着孩子,吴德贵开始开车回去。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吴德贵又把春桃抱下车,抱进家里,春桃娘下了车,早有吴有才过来把孩子抱进家。屋子里窗帘也挂的很严实。吴德贵把春桃安顿好,把买得东西都拿进家,买了几十斤猪肉,十来斤羊肉,十来只鸡。他给父亲那屋送了两只鸡,十来斤猪肉,自己留了十来斤猪肉,还有剩下够二十多斤猪肉和两只鸡准备给丈人送去。车还没灭,吴德贵把鸡、猪肉都放上车,春桃娘又安顿了几句,吴德贵就开车去牛角沟了。
看着吴德贵装上东西出去,吴德美问父亲,“我哥去哪里了?”
“去他丈人家!”吴德贵说着进了家。
吴德美也跟着进来,后面吴德贵他娘也进来了,“去他丈人家还带东西?”
吴有才也没看她们,自顾着倒了一杯水,“我让去的,东西也是我让德贵买的。闺女生外孙了了,咱也得让当姥爷的知道吧。”
“那也不用带那么多肉吧!”吴德美说着一屁股坐在炕上。
“哎,养你有啥用!等你结婚了,你男人给我送点肉也不行?人家都秋忙,春桃他娘还得来伺候月子,给人家送点肉不应该吗?”吴德贵来气的看着吴德美说。
“当娘的伺候闺女的月子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讨好她们家。”吴德贵他娘说。
“哎,死老婆子,”吴有才站起身,真想揍老婆子一顿,又坐下了,有孙子了,这是喜事儿,让这母女俩弄得他一点心情都没有,“什么天经地义?你生了四个孩子,你娘来了几天?生德贵的时候,是冬天吧,你说你们家缺吃少喝,可你娘只来了三天,拍拍屁股走了,你咋不和你娘说什么天经地义?”
“孩子是你吴家的!你娘伺候也应该吧。”吴德贵他娘还是振振有词。
“哎,德贵的孩子姓啥?姓李?”吴德贵站起来,“不说人话也不办人事的,你就积点德吧,你还有两个闺女呢!”吴有才说完出去了。
春桃坐了一个月子,吴德美娘俩一共去看了四五次孩子,倒是吴有才每天都去看看孙子。吴德贵给孩子起得名字,乐乐,他希望孩子的出生能给家里增添点快乐。只是,春桃自从生下乐乐以后,一直高兴不起来,每天都是郁郁寡欢,奶水倒是挺好,可给乐乐喂奶的时候,她总是拧着眉,好像不喜欢乐乐似地。春桃娘每天忙出忙进,看着女儿没有一个好心情,她实在是不敢离开,家里的事都不重要了,只要女儿能高兴起来。
九月一日,亮亮如期进了幼儿园,冬梅也回了超市,和张自强住在一起。幸亏在城市,如果在农村这也是鲜有的事,不过,冬梅打算国庆回家结婚去。亮亮进幼儿园没多久就感冒了,黄雅莉上班,也不能总请假,冬梅就把亮亮接到超市,在超市呆几天,亮亮感冒就好了,再送去幼儿园,没几天,亮亮又感冒了,又接到超市,没几天又好了。这是个什么样的循环?黄雅莉心里急,孩子总不能总麻烦冬梅,冬梅倒是还想继续带亮亮,最后冬梅和亮亮协商,每天由爸爸妈妈送他去幼儿园,冬梅下午去接他,在超市吃了晚饭再由张自强把亮亮送回去,偶尔也在超市住一天。倒是也好,亮亮自那以后按照冬梅嘱咐,在幼儿园尽量多喝水,冬梅还给他带些小吃,亮亮也没再感冒过。九月底,冬梅决定回家领结婚证,冬梅和父亲商量领了结婚证家里就不办酒席了,李光茂不答应,闺女又不是偷人了,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于是,双方准备,冬梅在市里把该买的酒菜都买上,把家人的衣服也都准备好,因为国庆节回家春节就不一定回了。二零零零年九月二十六日,农历的八月二十九,好日子,都是李光茂找人算的,冬梅、张自强和婆婆郑春丽三个人开着车启程回牛角沟。
以张自强的意思就不让母亲回去了,反正也就是个形式,冬梅不同意,第一,张自强家的屋子必须烧开,要从冬梅家娶到张自强家,形式也走个正正当当,不能进家没婆婆,第二,婆婆也把张自强拉扯这么大,儿子娶媳妇,当娘的不在场那不成,既然自己的父亲要风风光光的办,那就让婆婆也风风光光娶儿媳妇的。夏晓光主动帮忙,超市白天关门,晚上夏晓光帮忙去看店,有送货的晓光去送。秋季路好走,她们是早上八点启程,中午十二点半金杯车就开进了李光茂院子里。正好午饭,还是涮羊肉,冬梅都准备好了,拿下车就能吃。张自强也算第一次在冬梅家作为女婿吃饭,总有好多的不自在。李光茂倒是没什么,他知道,自己永远拗不过二女,况且冬梅说的让张自强开自己的车回来,也实现了。经过春桃结婚、怀孕、生孩子这一些事情的折腾,李光茂也有些灰心了,闺女的是事自己解决好更好。
一家人高高兴兴开饭了。
“自强,咋不拿酒?你和爹喝咱们的下马酒。”冬梅先端上了在家备好的凉菜。
张自强拿出酒,把酒打开,给桌上的人每人倒一杯,四个老人,算上自己倒了五杯,“冬梅,给你也倒一杯?”他问冬梅。
“倒一杯,给秋菊也倒一杯,这是喜酒。”冬梅边煮肉边说。
张自强把酒给大家都倒上了,自己端起杯,“我先敬爹一杯!”说着他就哭了,“十来年了,我没有爹,没叫过爹了,我和冬梅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也就和你们都成一家人了,又终于可以叫一声爹了。”说完,他含着泪把一杯酒一饮而尽,旁边的郑春丽、春桃奶奶、春桃娘都跟着哭了,尤其是郑春丽,她知道张自强心里的酸楚,这几句话是他从心里说的。
冬梅也是满眼泪水,她洗了洗毛巾,擦了擦泪,又递给张自强擦了泪,“哭啥,今天是好日子,来,自强,咱们俩端杯,共同敬奶奶、爹,还有两个娘一杯酒。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就没有这些礼续了,我干了,你少喝点,多陪爹喝一会儿。”说完两个人举起杯,冬梅一口喝干了,张自强喝了半杯,几个老人都喝了半杯。冬梅又去继续煮肉和菜。张自强陪着几个老人,又是倒酒,又是夹菜。平时在一个村子,也没啥感觉,这会儿李家的三个老人看张自强,越看越是说不出的舒服。冬梅尽心了,把张自强收拾的比城里人还城里人,精神。
吃了饭,冬梅陪家里人聊天,张自强娘俩把车上一部分东西卸下来,然后开车回家收拾去了。她们回来的前两天,李光茂就把张自强家的门窗上的土坯都取下来了,整整齐齐立在墙角,等她们走了以后还得堵上。
第二天,张自强和冬梅去乡里办理结婚证,都很顺利,上午十点多,她们就办理好了。他们开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后沟,他们要把春桃接回去,乐乐四十多天了,老家讲究该挪一下尿窝了。进了后沟,他们把车停在吴德贵家西面的路上,车没有进院子,要是进了院子还得往出开,还是少点手续。两个人提了两盒酒,两盒高档点心,步行走进院子。出门的时候,冬梅就把俩个人收拾利落了,让你吴德丽看看什么是穷鬼!张自强穿着米白色的t恤,米黄色的夹克,和送吴德贵那件一样,下面是浅咖色长裤,褐色皮鞋。冬梅里面穿着浅粉色秋衣,外面是一身鸭蛋青色的外衣,料子很有下垂感,脚上是棕色高跟皮鞋,两个人走起来都有一种飘逸的感觉。她们相跟着进了吴有才的院子,街两旁站的人都在看着他们。他们没有先进姐姐的屋里,而是先进了吴有才家,把酒和点心放下,几个人寒暄了几句,她们就出来去了大姐的屋子里。进了屋子,把冬梅吓了一跳,春桃面色苍白,整个人消瘦了很多。冬梅没有多问,她知道,再问多了她又得去和那娘几个发威了。吴德贵紧着收拾,该带的衣服与尿布,大人孩子的都带上了。张自强抱着孩子,吴德贵和冬梅扶着春桃,她们四个人出了院子。把春桃送上车,吴德贵说自己晚几天去,让他们先走。几个人又说了几句,冬梅上后排扶着姐姐,张自强开车回去了。
看着张自强和冬梅走了,吴有才转过身和女儿说,“看出来没有?这就是你说的穷鬼,有了车,有了店铺。你不是不服吗?你也学学,该干点正事了,别再找你嫂子的麻烦了,你还没看出来吗,人家就没说几句话就把春桃带走了,就是不想搭理你。等下一次她再来,你嫂子还是现在这样,那你嫂子和孩子都会离开咱们家,你哥肯定和你嫂子走,你老子也干不动了,家里的活可就都是你的了。明年村里重新选书记,我也不保证还能继续当,你该为自己想想了!”说着他出了屋,刚才春桃走的时候他多想再去看看孙子,可是没勇气,人家姐姐嫁过来不到一年,折腾成半个人了,都是家里这两个女人。他不敢去,他真的怕冬梅会给他下不了台。还得去坐席,咋向李家人交代呢?他无奈的进了儿子屋里。进了屋,屋里没有动静,他进了里屋,看见儿子自己坐在炕沿上,脸上都是泪。哎,这是咋的啦?好好的日子过成这样,白白净净的儿媳妇现在瘦的不成样子,每天欢奔乱跳的儿子现在打不起精神来,家里添丁了,多好的事,可满月酒都没敢摆,这成啥事了,他过去拍了拍儿子的肩,没有说话,又出去了。
十月三号,农历九月初六,也是李光茂找人看好的日子,黄道吉日,新人典礼。亲戚朋友们都来了,俩家酒席在一起办。张自强家的亲戚不多,口里的一些亲戚也都没来,就是寄来一些钱,参加婚礼的就是郑春丽平常交好的几个邻居,再就是康老师,还有张自强的几个一块玩大的弟兄,也没几个,很多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呢。结婚这天,车子是有吴德贵开的,张自强穿的是白衬衣,红色领带,一身藏蓝色的西服。冬梅穿着一件红色的缎子中式小夹袄,红裙子,黑色健美裤,一双褐色高腰靴子,冬梅这身衣服是黄雅莉给买的。金杯车拉着冬梅和押车的秋菊还有几个送亲的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才进了张自强的院子。车上前面的玻璃前面是红色的绸花,绸花后面是一对塑料娃娃,一男一女,男的白色西服,女的一身婚纱,这些都是她们走之前夏晓光去市场买的。玻璃上贴着大红喜字,车两旁飘着红色的丝带。这在牛角沟甚至上下邻村也是绝无仅有的,且不说张自强与冬梅衣着,就看这辆装点精致的车,这是自己的,不是从旗里或乡里租的,况且,全乡也不见得有这么一辆车。农村人并不知道这车的价格,只是看着很大很气派。
婚礼在热热闹闹中举行了,全村的人都在看,这是他们村子里的?好像电影里的,男的帅气女的漂亮,一个村子住了二十多年,今天才发现,村子里还有这样的尤物。一切都是顺顺利利,在热热闹闹中,婚礼结束了。李光茂一家人还有远地方来的亲戚都忙活完了,大家都在看电视,二十一寸的大彩电,这也是村里第一台。吴有才和吴德贵吃了饭就回去了,他们本来打算把春桃接回去,可他们来之后发现春桃面色红润点了,也有话了,李光茂一家谁也没提这个茬。吴有才吃了饭和儿子去看了看春桃和孩子,嘱咐她和冬梅多呆几天,过几天再来接她,就走了。春桃是笑着看着公公和丈夫出去的,吴有才和吴德贵也是笑着离开的,他们知道,孩子虽然姓吴,可还是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的成长。在路上,吴有才就嘱咐吴德贵,以后经常送春桃回娘家住住,这样对春桃的身体也是个调节。
婚礼第二天,冬梅没有回娘家,当地讲究要第三天才能回门,冬梅和婆婆又把以前都打包好的东西都打开,过年的时候有些婆婆要拿的东西她没让拿的,这次可以拿了,自己的车,能装不少东西呢。郑春丽把家里凡是纯棉的旧衣服、被单什么的打了一个大包都带上了,还有旧棉裤旧被褥也都带上了。
“娘,这些你都带着干什么?”冬梅好奇地问。
“用得上,等你们有了小孩这些可都用得上。”郑春丽还在收拾其他东西。
冬梅笑了,突然他看见张自强小时候穿的那双小雨靴,“这个可得带上!”她说完就把鞋装进一个塑料袋子里,一边装着,张自强和冬梅一边笑。郑春丽莫名其妙的看着她们。乱七八糟一收拾,又收拾了六个包,家里的小缸小罐郑春丽也洗了五个,要拿到市里以后腌咸菜,腌鸡蛋。两个女人都是过日子人,看着地上的大包小罐,只是相互面对着笑。
三天回门儿,冬梅她们吃了饭,三口人就回李光茂家了。郑春丽开始说不去,但是冬梅她们盘算回门第二天就得回市里了,还是一家人坐一坐。天气非常好,冬梅拉着婆婆,“今天是你的天气,这么好的天气你自己在家那多无聊。”冬梅让张自强先开车过去,因为娘家里有些东西要给他们回锡盟时拉上,有莜面白面大豆土豆等。冬梅和婆婆相跟着慢慢溜达着回去。看着冬梅搀的郑春丽的胳膊从街上走过,街上那些已经当了婆婆和准备当婆婆的女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路不长,两个人走得很慢,一路上和人们打着招呼。多是郑春丽和人家说话,冬梅笑着陪着。冬梅心里想,以后,还会给你们更多的惊喜!
进了家,家里人都高兴的等着呢,大家坐好,李光茂把八千块钱按递给张自强,“自强,这是你们酒席收的礼,我不留,都给你们。”
“爹,你们留着花吧,我们有钱呢。”张自强推辞着。
李光茂把钱放在张自强身边的炕上,“我知道你们有钱,我也知道你们又做了很多产品,需要钱进货的。我家里就这样习惯,酒席钱都让闺女带走,包括冬梅的几个姑姑,出嫁时你爷爷都把酒席钱给她们了。你大姐她们的酒席钱也给他们了,你就拿上吧。“
张自强看着面前的钱,咋也不能装进自己兜里,他把钱又推给李光茂,“爹,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没给你一分彩礼,这个钱我不要了,你们留着多买点喜欢吃的。”
李光茂看着张自强咋这么亲?是儿子吗?要是儿子多好呀!“给你们你们就拿上,等我们老了没钱会找你们要的。现在庄稼地收的钱够我和你娘养你奶奶花的,这些钱我们用不上。至于彩礼,我嫁你大姐也没要彩礼,是她公公自己提出给三千五百块彩礼。有就给,没有就算,我也没儿子,你们就是儿子,冬梅要是还有个弟弟,这些钱我还真不敢给你们,还让你们帮忙娶媳妇呢。”
张自强看推不脱,就把钱给了冬梅,冬梅笑着说,“你给我干啥,家里的钱不都是你管。”
“哦!”张自强尴尬的笑了笑,把钱装进衣服兜里。郑春丽看在眼里,看着这家人,外面都说李光茂嫌贫爱富,人家是怕闺女受穷,自己却不贪财。满家都是冬梅的亲戚和家人,冬梅却给足了张自强面子,至于以后钱谁管,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亲家,这样的儿媳妇,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一家人高高兴兴过了一天,尤其是春桃,看着冬梅如愿嫁给张自强,心里也替妹妹高兴,一天也是快快乐乐的。吃了下午饭,张自强把丈人给的东西装上车,开着车和母亲回家了,冬梅留下,还和姐姐妹妹还有小外甥住西屋,姐妹三人唠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张自强就开车过来了,冬梅娘早早做好了饭,大家一起吃了饭,冬梅她们就准备上路了,临走的时候,冬梅还是不放心姐姐,嘱咐姐姐,要是过的不开心呢,就给她打电话,实在不行就三口人也都去锡盟,春桃含着泪答应了。一家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张自强开着车,一家三口再一次离开,开上了去锡盟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