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事业起飞
正月初八一大早,春桃娘早早起床做好了饭,冬梅去张自强家把郑春丽也叫来一起吃饭。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昨晚冬梅就和郑春丽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了,本来冬梅让郑春丽把被褥也都装好,晚上去冬梅家住一夜,郑春丽还是没有去。早上冬梅去叫郑春丽吃饭的时候,郑春丽已经把所有东西都打好包了。早上春桃娘简单热了一点肉,煮了一大盘饺子,只有郑春丽和冬梅吃,其他人等送冬梅她们回来以后再吃。冬梅和郑春丽吃了饭,李光茂也套起了马车,因为冬梅和郑春丽俩个人拿的东西多,几个人提着也不得手。在去公路等车的路上,冬梅嘱咐父亲把张自强家的门与窗户用泥坯子堵上,院子里的菜窖里还有不少菜,能吃的都取出来吃了,吃不了的等开春都卖了。
在等车的公路上,冬梅和素梅不期而遇。素梅看着冬梅一家人来送冬梅,还有张自强他娘,素梅心里不是滋味,看样子冬梅的父母是已经认可张自强了。等上汽车的时候,素梅才发现,是冬梅接郑春丽一起去锡盟,这下她可真是傻眼了。她知道张自强从小和他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的话就是圣旨,这次李冬梅又把张自强他娘也接到锡盟,这就等于给自己判了死刑。木已成舟,自己再执着就真的下不了台了,毕竟冬梅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素梅一路思索着,到了旗里下了车,捣车换上北上的车,素梅开始和冬梅、郑春丽坐近了,她们断断续续聊了一路。下午三点左右,汽车驶进市里。到站了,冬梅和素梅说了几句话,素梅被他哥接走了。冬梅看着她们拿的这些东西,打个车?可车站到店里一共也没多远,要是不打车,这么多东西俩个人还真的拿不回去,正在犹豫,远远地张自强跑过来了,紧跟在他后面,是一辆轿车。冬梅正疑惑着呢,车停了下来,夏晓光从车上下来了,紧走几步到了冬梅跟前,还给冬梅拜了个年。冬梅高兴的看着这两个人,张自强着急跑过去询问母亲累不累,夏晓光提着包就往车后备箱里放。
到了店里,夏晓光帮他们把包都拿下来,也没上楼,“张哥,姐,我走了!”
“上楼喝点水,今天不是周六吗?你着急呢?”张自强说。
夏晓光开了前面车门,“我是借朋友的车,我得给人家送回去。冬梅姐,你什么时候去政委家?我来接你?”
“不用了,我收拾一下就过去。”冬梅说着把一个蛇皮袋子的拉锁拉开,取出一大包又拉上拉锁,然后一手一包,走到车旁,“这包是给你的,你回家让叔叔和阿姨她们吃点,尝尝我们老家的特色。你顺便把这个蛇皮袋子帮我放到嫂子家。我过一会儿就自己过去了。”
“就是,你早点过去,我上午去,嫂子还说给你接风呢,小亮亮每天念叨你,听说你今天回来,一大早就等上了。”夏晓光笑着说。
冬梅看看夏晓光,看看他开的车,“哎,晓光,你说年后弄车本,什么时候办?能顺便给你张哥办一个不?”
“行!”夏晓光说着冲张自强挤了一下眼,“我晚上也过嫂子那里,晚上再聊吧,我得送车去了。”说完夏晓光上了车。
“慢点,别着急。”没等冬梅说完,车已经开远了。
他们三人把东西都拿上了楼,张自强也把楼下门锁了。“娘,我给你已经准备了屋子了,就是楼上没有厕所,有点不方便。”
郑春丽笑了,“傻儿子,那还有在村子里不方便吗?咱村哪家厕所在家里呢?”
冬梅看着张自强,好像没变,又好像胖了点。“我年前不是给你们买了两个小桶,你们一屋一个做便桶,第二天倒了再洗洗放在床底不就行了。”
“我都没舍得用。”张自强笑着说,“哎,告诉你一个又好又坏的消息。”
冬梅把自己的另一个包弄开,是用针线缝的,“什么消息,还又好又坏。”
张自强像个孩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过年的时候我进的水果和菜少了,初二菜就卖完了,初三水果也没了。现在市场上还没上,我去几个菜店询问了一下,都很贵,咱也没法进。”
“那你是便宜卖了?”冬梅笑着看着张自强。
“没有,和外面超市一个价,加了快一倍了。”张子强委屈的说。
“那就是好事,你自己盘算挣的钱挣到手了,就是好事。”说完,冬梅递给张自强一沓钱,“这是你娘的七千八百块钱,你看需要多少就留多少,算借,剩下的都给了你娘。”
“我不用钱,你们就拿着进货吧。”郑春丽急忙说。
“哦,我算一下,我卡上现在是两万四千块钱,加上这些,还有我手里的钱,够三万三,还账两万,房租还差六千,四月份也倒了,那就还剩七千,估计够进货,很多货都断档了。急需要进了。”张自强盘算着。
“以后有婶子帮你看着店,你出去转转,你看咱是不是也代理点饮料,也做点批发。”冬梅说着,又给了张自强一沓钱,“这是我爹给我拿的两万块,还有我奶奶的八千块钱,算咱们借的,那就是说你手里就能有三万五千块钱按,代理不了太多东西,你寻找一种饮料,我和晓光去谈下马酒。好的话咱们今年九月份就再开一个店。”
“让你说的,我已经看到小康生活了!”张自强说着,三个人都笑了。
“哎,细说,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几天应该有促销,你去往回买一台电视,也得一千七八,还有刚还和晓光说,给你办一个车本,你有机会也先摸摸车。”冬梅说。
“那就先别买电视,别办车本,咱先顾生意呗。”张自强说。
“做生意就是为了过好日子,楼下除了中午下午也用不了两个人,不忙的时候你就让婶子上楼,可以休息一会儿,也可以看看电视。至于车本,你不想办就不办,你愿意每天骑三轮车送货我也不反对。还有就是,反正我和我爹说了,下次回去结婚的时候一定开着咱自己的车。我爹把一半的买车钱都借给你了,你这半年不会挣不回另一半吧。”冬梅笑着说,把张自强娘俩说的云里雾里,这天上掉馅儿饼怎么就掉到他家了?
“你就听冬梅的吧,不过,电视买不买都行,我这四五十年没看过电视,也都过来了。”郑春丽笑着说。
“电视一定得买,自强没事也看看新闻,以后出去和人家谈生意,人家一起聊点什么事,他啥也不知道,就知道什么东西什么价,这哪行呢。”冬梅说着,收拾起自己的包,“我去他们那里了,正月十五那天你过去的时候把那两万块钱带上,也别说挣了多少钱,就说是你娘这次来从老家带来的。”冬梅说着就往外走。
“我送你去?”张自强准备穿衣服。
“不用,”冬梅转过身,“婶子早上也没吃多少,你们赶紧做着吃点,还有婶子从老家拿来的吃的,都装进结实点的塑料袋子里,打开后面的窗户,放在玻璃和护窗中间,要不都坏了。你下楼来开门吧。”说完冬梅下楼了。
看着冬梅和自强前后下楼,郑春丽心里像吃了蜜,说不出来的甜。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不是自己非是在城里就好,而是冬梅做了自己的儿媳妇,冬梅能干,聪明,漂亮,能跟自强,这是几辈子修来得福呀。正想着,张自强又上来了,“娘,你想吃点啥?家里的菜也卖完了,我给你去旁边买点回来。”
“娘不饿,看你见你,娘高兴的就忘了饿了。”郑春丽上下打量着儿子,“好像是壮实了点。”
“你就说看见我就饱了。”张自强嘿嘿的笑着,“家里就有几个山药。”他们南面农区的都管土豆叫山药。
“说起山药了,咱们就蒸山药鱼子,我这就给做,你下楼看店去。”郑春丽说着,就从包里找山药鱼子,“刚才冬梅走忘了让她带点了,我看见你真是啥也忘了。”
“要是多,咱就冻在外面自己吃吧,我看她的包里也有呢。店里不用看,这会儿就是买菜的,咱店里也没菜。”张自强也帮着娘找。
“好好对冬梅,真是个好女孩子。”郑春丽找出了山药鱼子,又找出一块肉,按照冬梅的嘱咐,又把带来的东西一袋儿一袋儿装好。
“嗯,好,你在你是我妈,你不在她是我妈,什么都管!”张自强笑着说着,把母亲装好的小袋儿都码在后面玻璃后面的护窗里。
“有人管是福,你就知足吧,有冬梅管着你,娘就是哪一天闭眼了,也是笑着离开的。”郑春丽把一小块肉泡在水里化着。
“什么话?你才四十来岁怎么就说八十来岁的话呢?你才开始过好日子了,还没哄孙子呢,还没看着我买车买楼房,你等帮我们把孙子哄大了,死不死的就随你了。”张自强笑着说。
“哎,你和冬梅交往着一年倒学会贫嘴了,你就哄着你老娘开心吧。”郑春丽笑着说。
“那是,你不开心我咋开心呀。咱们都开心点,我爹在天有灵也开心了。对了,娘,康老师身体好不?”张自强突然想起了康老师,像父亲一样总关心自己的人。
“还好吧,还是每天去上课,听说现在的学生比以前少多了,却更难管了。”郑春丽在整理着从家里拿来的调料。
“娘,我这几天一直在想,等我在这里稳定了,等康老师退休了,我想把他接到城里,你们一起过日子行不?”张自强边说便偷眼看着母亲,“这个事我谁也没说过,就连冬梅也没说过。”
“哎,这孩子,说什么呢?先顾你自己吧。我们已经习惯一个人生活了,突然身边多一个人会不适应的。”郑春丽说着看是切肉做卤子了。
“嗯,我就说说,娘,你做饭,我下楼看看,该放学了,会有小孩子们过来买东西。”张自强说着下了楼。
冬梅慢慢溜达着去张志强家,一路上,她想了很多,想大姐,又想小妹,秋菊今年也该高中毕业了,父亲过年时言语之中总提田玉山那个儿子田旺,可在秋菊的言语里又好像在学校谈恋爱了。眼下看,田旺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可毕竟接触不多,就记得他小时候像个猴子,没个老实劲儿,出去当兵四五年了吧,这么多年没接触,也不知道小伙子的详细情况。他家父母的人性倒还不错,家境也不错,这是他爹看得上的,秋菊看不看上那就另说了。还有张自强,要是代理饮料再代理白酒,那就够他忙得,哎,慢慢来,走一步看一步吧。不一会儿,她就到了张志强家,家里人正等她呢,还有夏晓光,最高兴的是亮亮,没等冬梅把包放下,就急着往冬梅身上爬。冬梅急忙把包扔在沙发上,抱起亮亮,亲了几下,说实话,在家这几天,他对张自强牵挂不是很多,每天都想亮亮。
“你回家了,我们就和亮亮说你过了年就来了,可这一过年,亮亮每天问,冬梅阿姨到底什么时候来?我只能告诉他再过几天。”黄雅莉边给冬梅倒茶边说。
张志强把电视放低声音,看着冬梅说,“看我们这伙人,听说你来了,也不管你累不累,就等你做饭呢,庆祝你来,咱们包饺子?”
冬梅把亮亮放在地上,给他提了提裤子,又往下拉了拉上衣,“这些天,饺子还没吃够?”冬梅笑着看着大家。
“那吃啥,饺子是吃好了,你走的时候拌好的馅儿,我们想吃就按照你说的又切点葱,放点调料就包饺子。只是,你今天来,我们想庆贺一下,现在煮肉也来不及呀。”张志强说着点了一颗烟。
黄雅莉又给冬梅蓄满茶水,“冬梅刚坐了这么久的车,估计吃肉也吃不下,清淡点好吧,呵呵,都别说了,还是交给冬梅吧。幸好有你走的时候办好的饺馅儿,你哥今年没数落我。”
冬梅笑着带着亮亮进了西屋,把外衣脱掉挂在衣服钩上,又把围巾也挂起来,又领着亮亮出来了,“今天蒸山药鱼子行不?饭菜都不用费事,都是现成的,可以不?”
“好,我早就想吃山药鱼子了,你走的时候给我们做的,我战友来了一顿吃完了,我还正想着冬梅回来了,又能吃上山药鱼子了。”张志强说。
“那就吃这饭啦!”冬梅把夏晓光帮她带过来的包打开,把一些小吃都给了亮亮。又把家里带的排骨、猪肉都放往冰箱放,可她一看,冰箱里冷藏冷冻都满满的,于是她把肉和排骨都用塑料袋子装好,又放在包里,等一会儿搁在院子里就可以。她又把带的熟食拿出来,熏猪肉,蒸好的丸子。包里还有母亲做的炸糕、炸油饼等,也只能冻到院子里了。她把山药鱼子取出来,取出两袋,“够吃不?”她问大家。
“差不多吧,再多蒸点,小心不够!”黄雅莉看着冬梅手里的两小袋山药鱼子说。
“应该够了,亮亮不吃,我也不吃,我和亮亮拌点疙瘩汤,哥和晓光再喝点酒,差不多了吧。”冬梅说笑着,把剩下的山药鱼子都放进包里,然后她把包拿出屋,放在煤房子里的一个架子上。
晚饭很快就做得了,一盘猪肉丸子,一盘熏猪肉,冬梅看家里有芹菜,就切好稍微在水里烫了一下,凉拌芹菜,加上咸菜,四个菜。
“冬梅,冰箱里还有很多剩菜,基本就没动过,还有炖好的肉,要不也热一下?”黄雅莉问冬梅。
“姐,够了,”冬梅笑着看着张志强和夏晓光,“你们少吃点,一会还要吃山药鱼子呢。”冬梅说完,把没热的熏肉和丸子装好,又出外面放进包里。
张志强和夏晓光每人倒了一杯酒,“哎,冬梅,怎么没让小张一起过来,人多热闹,快打电话让他过来。你来了把我们激动的怎么把小张忘了?”
“不用了,哥,你们喝吧,张自强他娘来了,让他们俩个人呆呆吧,都一年没见了。”冬梅边说边在厨房拌疙瘩汤。
“那就一起叫来!”黄雅莉走进厨房说。
“别了,改天吧,让她们娘俩好好唠唠,张自强她爹走得早,就他们娘俩相依为命,这一年没见了,不定有多少话呢。”冬梅说着把拌好的疙瘩慢慢的倒进锅里。
黄雅莉看着锅里的疙瘩汤,“冬梅,我咋就这么笨?你走了以后,亮亮说要吃疙瘩汤,我就给他拌,他愣是一口没吃,说是不好吃,你哥也说不好吃,我们俩就每人喝了一碗,剩下的都倒了。”黄雅莉说完,外面两个男人都笑了。
疙瘩汤上桌,山药鱼子还没蒸,等等喝酒。冬梅把疙瘩汤凉着,等着喂亮亮。
“这熏肉和肉丸子都很好吃,冬梅,怎么你以前不给我们做?”张志强笑着说。
“怕你们吃,”冬梅说着去厨房拿出笼屉,然后抹点麻油,“我这是今年刚和张自强他娘学的,他娘做的比这还好吃,我们村里的婚丧嫁娶都是叫他娘去做席面。”
“哦,我说的呢。”张志强笑着说。
锅里蒸上饭,冬梅开始喂亮亮吃饭,家里没有西红柿了,疙瘩汤里冬梅放了点芹菜叶和鸡蛋。亮亮也是这些天肉吃的有点腻了,吃了三小碗疙瘩汤,张志强和黄雅莉看着今天出奇的乖的亮亮,两个人悄悄的笑着。
山药鱼子上来了,羊肉蘑菇汤,这可是上好的饭,平时张志强最爱吃,可今天他没有先吃山药鱼子,而是自己去厨房拿大碗盛了一碗疙瘩汤吃了起来。
“你咋不吃山药鱼子?”黄雅莉好奇地问。
“被你儿子馋的。”冬梅笑着也盛了一碗出来说。
“就是,刚才亮亮吃的那叫个香,我都想吃,锅里还有吗?”夏晓光看着冬梅问。
“还有半碗,你真想吃?”冬梅说着放下手中的碗。
“嗯!姐,你快给我盛去吧,你看政委都快吃完了,一会儿小心被他盛了。”夏晓光看着张志强说,大家都笑了。冬梅去厨房把锅里剩下的半碗疙瘩汤给晓光盛上来了。
黄雅莉夹着山药鱼子,“你们这一闹腾,冬梅吃不饱了,冬梅,你也吃点山药鱼子。”
“没事,姐,我够了。我本来就多做的呢,我知道哥也喜欢吃点稀饭,但是不知道哥喜不喜欢芹菜叶这个味儿,亮亮喜欢。你们上班的时候,我经常在上午或下午喂亮亮饭的时候给他弄点素菜,有一次我就把刚买回来的芹菜叶洗干净,在热水里烫了一下,然后切碎,拌好,给亮亮就着吃,他说好吃,所以我每次买回来芹菜后都把好一点嫩一点的芹菜叶拌好给亮亮吃。”冬梅笑着说。
“我也喜欢芹菜的这个味,咋我没吃过你拌的芹菜叶?”张志强好奇地问。
冬梅笑着走到冰箱,在里面倒腾了几下,取出一个小碗,把上面的保鲜膜去掉,“这是我年前拌的,我还告诉亮亮吃饭的时候叫你们给他拿上,也没拿,还不知道能不能吃了。”冬梅说完,把小碗放在桌子上。
张志强夹着吃了一口,“没坏,还真的挺好吃,你们也尝尝!”说着把碗给夏晓光和黄雅莉那边推了推。
他们每人也夹了一口,“嗯,就是,还真不错。”
“我也要吃。”亮亮跑过来,把嘴伸给冬梅,冬梅拿起筷子,夹了一点,“亮亮,咱就吃一点,有点凉,小心晚上肚子疼。”亮亮吃了,答应了一声走开了。
一顿饭在大家说说笑笑中吃完了,除了肉,别的基本没剩下什么。吃了饭,大家又聊了一会儿,九点多,夏晓光回去了,她们也都各自休息了。
一忙起来,日子就过得很快。正月十五那天,黄雅莉把张自强和他娘都请来,大家一起吃的饭,张自强也把张志强开业时借给他们的钱还了。接下来,都各自又为自己的事情开始忙碌了。
郑春丽来的第二天,按照冬梅说的,张自强就把电视买回来了,可郑春丽基本很少在楼上,除了做饭时间和晚上,她都在帮张自强看摊或收拾货物。冬梅也是隔三差五的带着亮亮去超市。五月初,张自强谈下来两个代理项目,一个是饮料,一个是乳品,有奶粉、雪糕等很多系列产品。张子强每天忙着各个超市送货,自家超市基本都交给郑春丽打理了。端午节那天,张自强请大家在白马饭店吃的饭,请了两桌,一桌是他一家、张志强一家、夏晓光还有张志强老家酒厂的莫日根,另一桌是近来和张自强合作很好的销售商。这也是冬梅的主意,她想让莫日根看到她们现在的市场开拓力和决心。六月初,下马酒的代理也归了冬梅超市。原想着再开一家店,可是人手腾不开,最后他们协商在冬梅超市后院租了两间楼上人家的库房,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
冬梅年初的打算都实现了,只是她还不能来帮忙,张志强每天骑着三轮车东奔西跑,人也瘦了,晒得也黑了,冬梅和郑春丽是看在眼里,都很心疼。六月中旬,夏晓光和张自强的车本也下来了,两个周六日,冬梅骑着三轮车去送货,夏晓光带着张自强去野外学车,张自强学了几天,也能来回开着走了,就是倒车慢点。冬梅和几个供货厂家逐个协商,每家压一批货,他们想买一辆面包车送货。厂家供货商倒也通融,货也不压,正常进出货,三家每家都给了点钱,合起来给了五万多块钱,就算市场宣传费,买一辆金杯车,厂家的要求就是在车上贴上他们的广告,这个事有张志强帮忙解决了。生意是稍见起色了,就是资金一直紧张,盘子越来越大,却没能有资金进来,幸好,下马酒是和晓光合作的,否则就更吃紧了。冬梅每月发工资都给了张自强,可那也是杯水车薪,挺过去就好了,年底还有厂家返点,冬梅和张自强协商着,能不求人尽量不去求人。
在牛角沟,李光茂家这半年来也像打仗一样,多种了二十多亩地,缺少了一个人,三个老人,雇人吧,还有点舍不得,李光茂、春桃奶奶、春桃娘每天就在地里扣扯着,幸好,有田旺经常去帮忙。理论上,部队一般是在十一月份开始转业或复员,夏晓光就是到十一月复员,张志强的转业报告据说也快了,应该会在十一月份转业到地方,可不知为什么,田旺在五月中旬就回来了。农村人也不懂,都想着他是正常复员了,也没人问。田旺回来后,就每天开着家里的农用四轮车,经常是给家里忙完就去帮李光茂家,春桃娘多次委婉拒绝田旺的帮忙,李光茂却是一声不吭,田旺也当是默认了,总是笑笑,该干啥干啥。七月中旬,秋菊也回来了,家里忙,她也不能闲着,田旺去帮忙,她总是爱理不理的,因为这,李光茂说了她好几次,也没见改。
七月底,高考成绩下来了,秋菊知道自己考不上,还是去了旗里,她想见见彭明宇。冬梅冬季回来的时候,感觉到秋菊搞对象了,是谁她当然不知道,秋菊也没说,其实就是这个彭明宇。彭明宇家就住县城郊区,每天跑校上课,学习还算不错,一米八的个字,比张自强和吴德贵都高,长相也不错,在学校就有几个女孩子一直追他,可他自从开学那天就看上了李秋菊。大家一直都相处的很好,同学关系有时候一拉近就变得生疏了。所以彭明宇一直没和秋菊表白,直到高二下半学期分科,秋菊学理科,彭明宇本来地理历史学的都很好,成绩一直在班里的前几名,任课老师们都以为他会学文科,可是为了秋菊,他也学理科了。
在班里,彭明宇和李秋菊应该算是金童玉女了,男的长得帅,女的也漂亮,在同学们眼里也是最合适的一对,彭明宇公开走近李秋菊,也让他们各自的追求者都远离了他们。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只是,中间发生的一些事,让秋菊又犹豫了。那是在高三上学期,快放寒假了,彭明宇回家和父母说自己谈恋爱了,他的父亲没表示什么,孩子大了,这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他母亲反应比较强烈,让他好好学习,一定要上大学。彭明宇说没影响学习,说了许多两个人的种种,最后彭明宇的母亲要求彭明宇把女孩带到家里,让他们看看。
秋菊去彭明宇家是一个周六中午,彭明宇从家里去学校找秋菊的时候,彭明宇的妈妈说是去市场买点菜,彭明宇高兴地告诉秋菊说他妈上街买菜要招待秋菊,等他们一起到彭明宇家的时候,是中午十一点五十。已经开饭了,没什么新鲜的,热馒头,炒土豆片,村子里家家土豆一菜窖,还用去买?没有肉,但是桌子上多了一个人,就是彭明宇的大姨。说心里话,彭明宇顶不喜欢自己的大姨,仗着自己在旗里上个班,仗着自己的几个孩子都凭关系也进了盟里机关或银行,总是对彭明宇指指点点,他心里清楚,这不是欢迎宴,是鸿门宴。他进屋后正准备拉着秋菊出来,被母亲叫住了,母亲显得很热情,拉着秋菊的手问这问那,却连一杯白水都没倒。一家人也都没吃饭,彭明宇父亲几次说先让孩子吃饭,都让彭明宇的母亲打断了,彭明宇的母亲和他大姨问了好多,也说了好多,最终一个意思就是彭明宇以后一定要上大学,哪怕是自费的也得上,一定要在城里,一定要娶城里媳妇,那样,生个孩子也是城里户口。那天,秋菊显得很有涵养,一直是笑着面对,因为他从彭明宇的母亲的眼里看见了吴德贵母亲的影子,虽然她喜欢彭明宇,虽然彭明宇也喜欢她,可是,自己不能和姐姐踏入同一条路了。既然心意已决,生气倒显得小气,索性坦然一点,因为彭明宇他妈妈说什么已经与自己无关了,就当是为了彭明宇来接受一次审讯,来听一次演讲,就够了。
那天以后,秋菊在慢慢的疏远彭明宇,彭明宇知道,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直到毕业。真的要分开了,秋菊也还是有些不舍,她来旗里就是想知道彭明宇考得怎么样,而不是自己,她还想和彭明宇做一个告别,毕竟,那是她的初恋。到了县里,刚下车就看见彭明宇在车下等她。她们见了面,彭明宇告诉她自己考上了盟里的教育学院,秋菊的分数不够,彭明宇还告诉她,自己在她们下车的地方等了两天了,他相信她会来。知道了,心也放下了,秋菊来旗里就不是来续感情的,她们在街上溜达了半天,彭明宇还请秋菊在一个小饭店吃了饭,他们又去秋菊来时等车的地方去等回家的车,彭明宇告诉秋菊,等他四年。四年,很遥远的,四年的感情要经过多少转折谁也不清楚,最主要的是,秋菊明白,他父亲不允许她四年不找对象,秋菊更明白,四年后,彭明宇的母亲更加不会接受她,这就是命。秋菊上了回家的车,彭明宇在车下一直摆手,秋菊含着泪离开了旗里,离开了这个自己曾经爱过的人。
在等车的公路上,冬梅和素梅不期而遇。素梅看着冬梅一家人来送冬梅,还有张自强他娘,素梅心里不是滋味,看样子冬梅的父母是已经认可张自强了。等上汽车的时候,素梅才发现,是冬梅接郑春丽一起去锡盟,这下她可真是傻眼了。她知道张自强从小和他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的话就是圣旨,这次李冬梅又把张自强他娘也接到锡盟,这就等于给自己判了死刑。木已成舟,自己再执着就真的下不了台了,毕竟冬梅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素梅一路思索着,到了旗里下了车,捣车换上北上的车,素梅开始和冬梅、郑春丽坐近了,她们断断续续聊了一路。下午三点左右,汽车驶进市里。到站了,冬梅和素梅说了几句话,素梅被他哥接走了。冬梅看着她们拿的这些东西,打个车?可车站到店里一共也没多远,要是不打车,这么多东西俩个人还真的拿不回去,正在犹豫,远远地张自强跑过来了,紧跟在他后面,是一辆轿车。冬梅正疑惑着呢,车停了下来,夏晓光从车上下来了,紧走几步到了冬梅跟前,还给冬梅拜了个年。冬梅高兴的看着这两个人,张自强着急跑过去询问母亲累不累,夏晓光提着包就往车后备箱里放。
到了店里,夏晓光帮他们把包都拿下来,也没上楼,“张哥,姐,我走了!”
“上楼喝点水,今天不是周六吗?你着急呢?”张自强说。
夏晓光开了前面车门,“我是借朋友的车,我得给人家送回去。冬梅姐,你什么时候去政委家?我来接你?”
“不用了,我收拾一下就过去。”冬梅说着把一个蛇皮袋子的拉锁拉开,取出一大包又拉上拉锁,然后一手一包,走到车旁,“这包是给你的,你回家让叔叔和阿姨她们吃点,尝尝我们老家的特色。你顺便把这个蛇皮袋子帮我放到嫂子家。我过一会儿就自己过去了。”
“就是,你早点过去,我上午去,嫂子还说给你接风呢,小亮亮每天念叨你,听说你今天回来,一大早就等上了。”夏晓光笑着说。
冬梅看看夏晓光,看看他开的车,“哎,晓光,你说年后弄车本,什么时候办?能顺便给你张哥办一个不?”
“行!”夏晓光说着冲张自强挤了一下眼,“我晚上也过嫂子那里,晚上再聊吧,我得送车去了。”说完夏晓光上了车。
“慢点,别着急。”没等冬梅说完,车已经开远了。
他们三人把东西都拿上了楼,张自强也把楼下门锁了。“娘,我给你已经准备了屋子了,就是楼上没有厕所,有点不方便。”
郑春丽笑了,“傻儿子,那还有在村子里不方便吗?咱村哪家厕所在家里呢?”
冬梅看着张自强,好像没变,又好像胖了点。“我年前不是给你们买了两个小桶,你们一屋一个做便桶,第二天倒了再洗洗放在床底不就行了。”
“我都没舍得用。”张自强笑着说,“哎,告诉你一个又好又坏的消息。”
冬梅把自己的另一个包弄开,是用针线缝的,“什么消息,还又好又坏。”
张自强像个孩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过年的时候我进的水果和菜少了,初二菜就卖完了,初三水果也没了。现在市场上还没上,我去几个菜店询问了一下,都很贵,咱也没法进。”
“那你是便宜卖了?”冬梅笑着看着张自强。
“没有,和外面超市一个价,加了快一倍了。”张子强委屈的说。
“那就是好事,你自己盘算挣的钱挣到手了,就是好事。”说完,冬梅递给张自强一沓钱,“这是你娘的七千八百块钱,你看需要多少就留多少,算借,剩下的都给了你娘。”
“我不用钱,你们就拿着进货吧。”郑春丽急忙说。
“哦,我算一下,我卡上现在是两万四千块钱,加上这些,还有我手里的钱,够三万三,还账两万,房租还差六千,四月份也倒了,那就还剩七千,估计够进货,很多货都断档了。急需要进了。”张自强盘算着。
“以后有婶子帮你看着店,你出去转转,你看咱是不是也代理点饮料,也做点批发。”冬梅说着,又给了张自强一沓钱,“这是我爹给我拿的两万块,还有我奶奶的八千块钱,算咱们借的,那就是说你手里就能有三万五千块钱按,代理不了太多东西,你寻找一种饮料,我和晓光去谈下马酒。好的话咱们今年九月份就再开一个店。”
“让你说的,我已经看到小康生活了!”张自强说着,三个人都笑了。
“哎,细说,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几天应该有促销,你去往回买一台电视,也得一千七八,还有刚还和晓光说,给你办一个车本,你有机会也先摸摸车。”冬梅说。
“那就先别买电视,别办车本,咱先顾生意呗。”张自强说。
“做生意就是为了过好日子,楼下除了中午下午也用不了两个人,不忙的时候你就让婶子上楼,可以休息一会儿,也可以看看电视。至于车本,你不想办就不办,你愿意每天骑三轮车送货我也不反对。还有就是,反正我和我爹说了,下次回去结婚的时候一定开着咱自己的车。我爹把一半的买车钱都借给你了,你这半年不会挣不回另一半吧。”冬梅笑着说,把张自强娘俩说的云里雾里,这天上掉馅儿饼怎么就掉到他家了?
“你就听冬梅的吧,不过,电视买不买都行,我这四五十年没看过电视,也都过来了。”郑春丽笑着说。
“电视一定得买,自强没事也看看新闻,以后出去和人家谈生意,人家一起聊点什么事,他啥也不知道,就知道什么东西什么价,这哪行呢。”冬梅说着,收拾起自己的包,“我去他们那里了,正月十五那天你过去的时候把那两万块钱带上,也别说挣了多少钱,就说是你娘这次来从老家带来的。”冬梅说着就往外走。
“我送你去?”张自强准备穿衣服。
“不用,”冬梅转过身,“婶子早上也没吃多少,你们赶紧做着吃点,还有婶子从老家拿来的吃的,都装进结实点的塑料袋子里,打开后面的窗户,放在玻璃和护窗中间,要不都坏了。你下楼来开门吧。”说完冬梅下楼了。
看着冬梅和自强前后下楼,郑春丽心里像吃了蜜,说不出来的甜。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不是自己非是在城里就好,而是冬梅做了自己的儿媳妇,冬梅能干,聪明,漂亮,能跟自强,这是几辈子修来得福呀。正想着,张自强又上来了,“娘,你想吃点啥?家里的菜也卖完了,我给你去旁边买点回来。”
“娘不饿,看你见你,娘高兴的就忘了饿了。”郑春丽上下打量着儿子,“好像是壮实了点。”
“你就说看见我就饱了。”张自强嘿嘿的笑着,“家里就有几个山药。”他们南面农区的都管土豆叫山药。
“说起山药了,咱们就蒸山药鱼子,我这就给做,你下楼看店去。”郑春丽说着,就从包里找山药鱼子,“刚才冬梅走忘了让她带点了,我看见你真是啥也忘了。”
“要是多,咱就冻在外面自己吃吧,我看她的包里也有呢。店里不用看,这会儿就是买菜的,咱店里也没菜。”张自强也帮着娘找。
“好好对冬梅,真是个好女孩子。”郑春丽找出了山药鱼子,又找出一块肉,按照冬梅的嘱咐,又把带来的东西一袋儿一袋儿装好。
“嗯,好,你在你是我妈,你不在她是我妈,什么都管!”张自强笑着说着,把母亲装好的小袋儿都码在后面玻璃后面的护窗里。
“有人管是福,你就知足吧,有冬梅管着你,娘就是哪一天闭眼了,也是笑着离开的。”郑春丽把一小块肉泡在水里化着。
“什么话?你才四十来岁怎么就说八十来岁的话呢?你才开始过好日子了,还没哄孙子呢,还没看着我买车买楼房,你等帮我们把孙子哄大了,死不死的就随你了。”张自强笑着说。
“哎,你和冬梅交往着一年倒学会贫嘴了,你就哄着你老娘开心吧。”郑春丽笑着说。
“那是,你不开心我咋开心呀。咱们都开心点,我爹在天有灵也开心了。对了,娘,康老师身体好不?”张自强突然想起了康老师,像父亲一样总关心自己的人。
“还好吧,还是每天去上课,听说现在的学生比以前少多了,却更难管了。”郑春丽在整理着从家里拿来的调料。
“娘,我这几天一直在想,等我在这里稳定了,等康老师退休了,我想把他接到城里,你们一起过日子行不?”张自强边说便偷眼看着母亲,“这个事我谁也没说过,就连冬梅也没说过。”
“哎,这孩子,说什么呢?先顾你自己吧。我们已经习惯一个人生活了,突然身边多一个人会不适应的。”郑春丽说着看是切肉做卤子了。
“嗯,我就说说,娘,你做饭,我下楼看看,该放学了,会有小孩子们过来买东西。”张自强说着下了楼。
冬梅慢慢溜达着去张志强家,一路上,她想了很多,想大姐,又想小妹,秋菊今年也该高中毕业了,父亲过年时言语之中总提田玉山那个儿子田旺,可在秋菊的言语里又好像在学校谈恋爱了。眼下看,田旺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可毕竟接触不多,就记得他小时候像个猴子,没个老实劲儿,出去当兵四五年了吧,这么多年没接触,也不知道小伙子的详细情况。他家父母的人性倒还不错,家境也不错,这是他爹看得上的,秋菊看不看上那就另说了。还有张自强,要是代理饮料再代理白酒,那就够他忙得,哎,慢慢来,走一步看一步吧。不一会儿,她就到了张志强家,家里人正等她呢,还有夏晓光,最高兴的是亮亮,没等冬梅把包放下,就急着往冬梅身上爬。冬梅急忙把包扔在沙发上,抱起亮亮,亲了几下,说实话,在家这几天,他对张自强牵挂不是很多,每天都想亮亮。
“你回家了,我们就和亮亮说你过了年就来了,可这一过年,亮亮每天问,冬梅阿姨到底什么时候来?我只能告诉他再过几天。”黄雅莉边给冬梅倒茶边说。
张志强把电视放低声音,看着冬梅说,“看我们这伙人,听说你来了,也不管你累不累,就等你做饭呢,庆祝你来,咱们包饺子?”
冬梅把亮亮放在地上,给他提了提裤子,又往下拉了拉上衣,“这些天,饺子还没吃够?”冬梅笑着看着大家。
“那吃啥,饺子是吃好了,你走的时候拌好的馅儿,我们想吃就按照你说的又切点葱,放点调料就包饺子。只是,你今天来,我们想庆贺一下,现在煮肉也来不及呀。”张志强说着点了一颗烟。
黄雅莉又给冬梅蓄满茶水,“冬梅刚坐了这么久的车,估计吃肉也吃不下,清淡点好吧,呵呵,都别说了,还是交给冬梅吧。幸好有你走的时候办好的饺馅儿,你哥今年没数落我。”
冬梅笑着带着亮亮进了西屋,把外衣脱掉挂在衣服钩上,又把围巾也挂起来,又领着亮亮出来了,“今天蒸山药鱼子行不?饭菜都不用费事,都是现成的,可以不?”
“好,我早就想吃山药鱼子了,你走的时候给我们做的,我战友来了一顿吃完了,我还正想着冬梅回来了,又能吃上山药鱼子了。”张志强说。
“那就吃这饭啦!”冬梅把夏晓光帮她带过来的包打开,把一些小吃都给了亮亮。又把家里带的排骨、猪肉都放往冰箱放,可她一看,冰箱里冷藏冷冻都满满的,于是她把肉和排骨都用塑料袋子装好,又放在包里,等一会儿搁在院子里就可以。她又把带的熟食拿出来,熏猪肉,蒸好的丸子。包里还有母亲做的炸糕、炸油饼等,也只能冻到院子里了。她把山药鱼子取出来,取出两袋,“够吃不?”她问大家。
“差不多吧,再多蒸点,小心不够!”黄雅莉看着冬梅手里的两小袋山药鱼子说。
“应该够了,亮亮不吃,我也不吃,我和亮亮拌点疙瘩汤,哥和晓光再喝点酒,差不多了吧。”冬梅说笑着,把剩下的山药鱼子都放进包里,然后她把包拿出屋,放在煤房子里的一个架子上。
晚饭很快就做得了,一盘猪肉丸子,一盘熏猪肉,冬梅看家里有芹菜,就切好稍微在水里烫了一下,凉拌芹菜,加上咸菜,四个菜。
“冬梅,冰箱里还有很多剩菜,基本就没动过,还有炖好的肉,要不也热一下?”黄雅莉问冬梅。
“姐,够了,”冬梅笑着看着张志强和夏晓光,“你们少吃点,一会还要吃山药鱼子呢。”冬梅说完,把没热的熏肉和丸子装好,又出外面放进包里。
张志强和夏晓光每人倒了一杯酒,“哎,冬梅,怎么没让小张一起过来,人多热闹,快打电话让他过来。你来了把我们激动的怎么把小张忘了?”
“不用了,哥,你们喝吧,张自强他娘来了,让他们俩个人呆呆吧,都一年没见了。”冬梅边说边在厨房拌疙瘩汤。
“那就一起叫来!”黄雅莉走进厨房说。
“别了,改天吧,让她们娘俩好好唠唠,张自强她爹走得早,就他们娘俩相依为命,这一年没见了,不定有多少话呢。”冬梅说着把拌好的疙瘩慢慢的倒进锅里。
黄雅莉看着锅里的疙瘩汤,“冬梅,我咋就这么笨?你走了以后,亮亮说要吃疙瘩汤,我就给他拌,他愣是一口没吃,说是不好吃,你哥也说不好吃,我们俩就每人喝了一碗,剩下的都倒了。”黄雅莉说完,外面两个男人都笑了。
疙瘩汤上桌,山药鱼子还没蒸,等等喝酒。冬梅把疙瘩汤凉着,等着喂亮亮。
“这熏肉和肉丸子都很好吃,冬梅,怎么你以前不给我们做?”张志强笑着说。
“怕你们吃,”冬梅说着去厨房拿出笼屉,然后抹点麻油,“我这是今年刚和张自强他娘学的,他娘做的比这还好吃,我们村里的婚丧嫁娶都是叫他娘去做席面。”
“哦,我说的呢。”张志强笑着说。
锅里蒸上饭,冬梅开始喂亮亮吃饭,家里没有西红柿了,疙瘩汤里冬梅放了点芹菜叶和鸡蛋。亮亮也是这些天肉吃的有点腻了,吃了三小碗疙瘩汤,张志强和黄雅莉看着今天出奇的乖的亮亮,两个人悄悄的笑着。
山药鱼子上来了,羊肉蘑菇汤,这可是上好的饭,平时张志强最爱吃,可今天他没有先吃山药鱼子,而是自己去厨房拿大碗盛了一碗疙瘩汤吃了起来。
“你咋不吃山药鱼子?”黄雅莉好奇地问。
“被你儿子馋的。”冬梅笑着也盛了一碗出来说。
“就是,刚才亮亮吃的那叫个香,我都想吃,锅里还有吗?”夏晓光看着冬梅问。
“还有半碗,你真想吃?”冬梅说着放下手中的碗。
“嗯!姐,你快给我盛去吧,你看政委都快吃完了,一会儿小心被他盛了。”夏晓光看着张志强说,大家都笑了。冬梅去厨房把锅里剩下的半碗疙瘩汤给晓光盛上来了。
黄雅莉夹着山药鱼子,“你们这一闹腾,冬梅吃不饱了,冬梅,你也吃点山药鱼子。”
“没事,姐,我够了。我本来就多做的呢,我知道哥也喜欢吃点稀饭,但是不知道哥喜不喜欢芹菜叶这个味儿,亮亮喜欢。你们上班的时候,我经常在上午或下午喂亮亮饭的时候给他弄点素菜,有一次我就把刚买回来的芹菜叶洗干净,在热水里烫了一下,然后切碎,拌好,给亮亮就着吃,他说好吃,所以我每次买回来芹菜后都把好一点嫩一点的芹菜叶拌好给亮亮吃。”冬梅笑着说。
“我也喜欢芹菜的这个味,咋我没吃过你拌的芹菜叶?”张志强好奇地问。
冬梅笑着走到冰箱,在里面倒腾了几下,取出一个小碗,把上面的保鲜膜去掉,“这是我年前拌的,我还告诉亮亮吃饭的时候叫你们给他拿上,也没拿,还不知道能不能吃了。”冬梅说完,把小碗放在桌子上。
张志强夹着吃了一口,“没坏,还真的挺好吃,你们也尝尝!”说着把碗给夏晓光和黄雅莉那边推了推。
他们每人也夹了一口,“嗯,就是,还真不错。”
“我也要吃。”亮亮跑过来,把嘴伸给冬梅,冬梅拿起筷子,夹了一点,“亮亮,咱就吃一点,有点凉,小心晚上肚子疼。”亮亮吃了,答应了一声走开了。
一顿饭在大家说说笑笑中吃完了,除了肉,别的基本没剩下什么。吃了饭,大家又聊了一会儿,九点多,夏晓光回去了,她们也都各自休息了。
一忙起来,日子就过得很快。正月十五那天,黄雅莉把张自强和他娘都请来,大家一起吃的饭,张自强也把张志强开业时借给他们的钱还了。接下来,都各自又为自己的事情开始忙碌了。
郑春丽来的第二天,按照冬梅说的,张自强就把电视买回来了,可郑春丽基本很少在楼上,除了做饭时间和晚上,她都在帮张自强看摊或收拾货物。冬梅也是隔三差五的带着亮亮去超市。五月初,张自强谈下来两个代理项目,一个是饮料,一个是乳品,有奶粉、雪糕等很多系列产品。张子强每天忙着各个超市送货,自家超市基本都交给郑春丽打理了。端午节那天,张自强请大家在白马饭店吃的饭,请了两桌,一桌是他一家、张志强一家、夏晓光还有张志强老家酒厂的莫日根,另一桌是近来和张自强合作很好的销售商。这也是冬梅的主意,她想让莫日根看到她们现在的市场开拓力和决心。六月初,下马酒的代理也归了冬梅超市。原想着再开一家店,可是人手腾不开,最后他们协商在冬梅超市后院租了两间楼上人家的库房,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
冬梅年初的打算都实现了,只是她还不能来帮忙,张志强每天骑着三轮车东奔西跑,人也瘦了,晒得也黑了,冬梅和郑春丽是看在眼里,都很心疼。六月中旬,夏晓光和张自强的车本也下来了,两个周六日,冬梅骑着三轮车去送货,夏晓光带着张自强去野外学车,张自强学了几天,也能来回开着走了,就是倒车慢点。冬梅和几个供货厂家逐个协商,每家压一批货,他们想买一辆面包车送货。厂家供货商倒也通融,货也不压,正常进出货,三家每家都给了点钱,合起来给了五万多块钱,就算市场宣传费,买一辆金杯车,厂家的要求就是在车上贴上他们的广告,这个事有张志强帮忙解决了。生意是稍见起色了,就是资金一直紧张,盘子越来越大,却没能有资金进来,幸好,下马酒是和晓光合作的,否则就更吃紧了。冬梅每月发工资都给了张自强,可那也是杯水车薪,挺过去就好了,年底还有厂家返点,冬梅和张自强协商着,能不求人尽量不去求人。
在牛角沟,李光茂家这半年来也像打仗一样,多种了二十多亩地,缺少了一个人,三个老人,雇人吧,还有点舍不得,李光茂、春桃奶奶、春桃娘每天就在地里扣扯着,幸好,有田旺经常去帮忙。理论上,部队一般是在十一月份开始转业或复员,夏晓光就是到十一月复员,张志强的转业报告据说也快了,应该会在十一月份转业到地方,可不知为什么,田旺在五月中旬就回来了。农村人也不懂,都想着他是正常复员了,也没人问。田旺回来后,就每天开着家里的农用四轮车,经常是给家里忙完就去帮李光茂家,春桃娘多次委婉拒绝田旺的帮忙,李光茂却是一声不吭,田旺也当是默认了,总是笑笑,该干啥干啥。七月中旬,秋菊也回来了,家里忙,她也不能闲着,田旺去帮忙,她总是爱理不理的,因为这,李光茂说了她好几次,也没见改。
七月底,高考成绩下来了,秋菊知道自己考不上,还是去了旗里,她想见见彭明宇。冬梅冬季回来的时候,感觉到秋菊搞对象了,是谁她当然不知道,秋菊也没说,其实就是这个彭明宇。彭明宇家就住县城郊区,每天跑校上课,学习还算不错,一米八的个字,比张自强和吴德贵都高,长相也不错,在学校就有几个女孩子一直追他,可他自从开学那天就看上了李秋菊。大家一直都相处的很好,同学关系有时候一拉近就变得生疏了。所以彭明宇一直没和秋菊表白,直到高二下半学期分科,秋菊学理科,彭明宇本来地理历史学的都很好,成绩一直在班里的前几名,任课老师们都以为他会学文科,可是为了秋菊,他也学理科了。
在班里,彭明宇和李秋菊应该算是金童玉女了,男的长得帅,女的也漂亮,在同学们眼里也是最合适的一对,彭明宇公开走近李秋菊,也让他们各自的追求者都远离了他们。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只是,中间发生的一些事,让秋菊又犹豫了。那是在高三上学期,快放寒假了,彭明宇回家和父母说自己谈恋爱了,他的父亲没表示什么,孩子大了,这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他母亲反应比较强烈,让他好好学习,一定要上大学。彭明宇说没影响学习,说了许多两个人的种种,最后彭明宇的母亲要求彭明宇把女孩带到家里,让他们看看。
秋菊去彭明宇家是一个周六中午,彭明宇从家里去学校找秋菊的时候,彭明宇的妈妈说是去市场买点菜,彭明宇高兴地告诉秋菊说他妈上街买菜要招待秋菊,等他们一起到彭明宇家的时候,是中午十一点五十。已经开饭了,没什么新鲜的,热馒头,炒土豆片,村子里家家土豆一菜窖,还用去买?没有肉,但是桌子上多了一个人,就是彭明宇的大姨。说心里话,彭明宇顶不喜欢自己的大姨,仗着自己在旗里上个班,仗着自己的几个孩子都凭关系也进了盟里机关或银行,总是对彭明宇指指点点,他心里清楚,这不是欢迎宴,是鸿门宴。他进屋后正准备拉着秋菊出来,被母亲叫住了,母亲显得很热情,拉着秋菊的手问这问那,却连一杯白水都没倒。一家人也都没吃饭,彭明宇父亲几次说先让孩子吃饭,都让彭明宇的母亲打断了,彭明宇的母亲和他大姨问了好多,也说了好多,最终一个意思就是彭明宇以后一定要上大学,哪怕是自费的也得上,一定要在城里,一定要娶城里媳妇,那样,生个孩子也是城里户口。那天,秋菊显得很有涵养,一直是笑着面对,因为他从彭明宇的母亲的眼里看见了吴德贵母亲的影子,虽然她喜欢彭明宇,虽然彭明宇也喜欢她,可是,自己不能和姐姐踏入同一条路了。既然心意已决,生气倒显得小气,索性坦然一点,因为彭明宇他妈妈说什么已经与自己无关了,就当是为了彭明宇来接受一次审讯,来听一次演讲,就够了。
那天以后,秋菊在慢慢的疏远彭明宇,彭明宇知道,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直到毕业。真的要分开了,秋菊也还是有些不舍,她来旗里就是想知道彭明宇考得怎么样,而不是自己,她还想和彭明宇做一个告别,毕竟,那是她的初恋。到了县里,刚下车就看见彭明宇在车下等她。她们见了面,彭明宇告诉她自己考上了盟里的教育学院,秋菊的分数不够,彭明宇还告诉她,自己在她们下车的地方等了两天了,他相信她会来。知道了,心也放下了,秋菊来旗里就不是来续感情的,她们在街上溜达了半天,彭明宇还请秋菊在一个小饭店吃了饭,他们又去秋菊来时等车的地方去等回家的车,彭明宇告诉秋菊,等他四年。四年,很遥远的,四年的感情要经过多少转折谁也不清楚,最主要的是,秋菊明白,他父亲不允许她四年不找对象,秋菊更明白,四年后,彭明宇的母亲更加不会接受她,这就是命。秋菊上了回家的车,彭明宇在车下一直摆手,秋菊含着泪离开了旗里,离开了这个自己曾经爱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