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陨落仙途

第五章 破界,登山,有故事

    宁静的河面,在李鬼手靠近左岸还有两丈距离时,开始浮现光辉,就像水面增温后升起的蒸汽,袅袅如雾。

    空气中的微粒仿佛也被同化,变成能发出紫sè光芒的斑点。

    光辉无限的增多,光晕无限的扩大。

    很快便形成了一道紫sè的墙面,出现在李鬼手的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没有因为前路遇阻而掉落河中,而是轻如棉絮飘落下来。

    落在如镜的河面上,脚底似乎接触到了水面,因为实在难以看出在他的脚底和河面之间还有一点空间。

    不过又像他根本就没有挨着水面,因为河面依然很平静,并没有产生即使是一片树叶或者羽毛落在河面也会有的波动和涟漪。

    难道他比落叶还轻巧,比羽毛还纤柔?

    答案是否定的,毕竟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活人。

    所以很难分清他与水面的位置关系。事实上,这一点并不重要,可以说无关乎彼此,不管是对他来说还是对河面来说,并无大碍。

    河面上有风拂过,他的裤管在随风拂动,衣角也一跳一跳的飘动着,然而那些如同纤尘般细微的光辉却没有随风飘离,而是漂浮在空中凝结并保持着墙面。

    这是扶摇山的结界,隔绝扶摇山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结界,这一点,李鬼手早已经知道,因为他对此并不陌生,这次并不是他第一次来扶摇山,也不是第一次碰到这面紫sè结界。

    说到这面结界,还得从扶摇山得名来说。

    那是在很多很多年前,应该是在五六百年前,那时还没有改朝换代,人间还是陈国,越州有一孟姓书生寒窗苦读十二载,往陈国dì dū长阳城应考,结果接连四次屡试不中,四度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中竟一怒之下碾碎书匣、焚毁书籍、砸了笔砚,孤身远遁,隐入荒凉深僻的大山里,想要与这个充满遗憾和无情的世界一刀两断。

    不料孟生在深山老林中呆了一年有余后,或许是心有所悟,抑或是难耐山中寂寞孤苦,从野林荒山里走了出来,大有再世为人之意,一番整理拾掇后便往那街市而去,买齐文房四宝背起书匣,重cāo故业,在青灯古庙中不惧孤独不惧风雨读书练笔,只半年光yīn便易用他名,再度籍名朝试,此次竟然一洗多年颓运,连翻考中,入京殿试,圣面绽颜,赞不绝口,当即拜官封爵,此后孟生在官途上可谓是风雨无阻,高歌扶摇,官至太宰,直到年老方休。

    古人有靠山而居的观念,照此看来也不见得全是虚妄之言、无根之说。靠山靠山,有山才有依靠,于孟生而言,此山无可争议是他的福禄依靠,所以当功成名就之时,孟生饮水思源将此座无名荒山冠名扶摇,意取平步青云扶摇而上。再者古有无名氏作《奇物志》,其中北海篇有段记载:北海有鱼,其名为鲲,历三千年吸天地之气、受rì月光华,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每值六月海运,乘风而起,扶摇而上九重天。(注1)虽然孟生没有明目张胆宣称于口,但其实已经有自比那扶摇上九天的鲲鹏之意,因他籍考易名为鹏举。

    初时众人皆不知朝试最大黑马孟鹏举为何许人,好在有一位五任考监,偏偏巧合如此,五次皆是监考孟生所在考场。时隔多年,孟生已是变化甚大,面貌焕然,举手投足间有懿范风姿,但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是让老考监记挂在了心中,隐隐有“此人在哪里见过”念头。待朝试揭榜,孟鹏举赫赫在列,询问打探孟生何人者接连不断,因老考监历经五任朝试,见多识广,总该知道。老考监很烦闷,他自己也很想知道,可就是一时间难以记起来。所幸老考监很有办法,翻出以往名册,看着名册上一个个名字,回想曾有的印象,在好一阵冥思苦忆后,终于想起了那个四度朝试、四度落榜的书生,只是名字和气度已然不一样,但他很肯定是他,就是他。叹之余不得不翘指称赞,竟然还敢五度参与朝试,当真是屡败屡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啊!更令人震惊百倍的是此次他并没有重蹈覆辙像以往一样名落榜外,而是大放光彩,即便他没有拔得头筹而拿了个第二榜眼。老考监当场拍案而起,捻着银须仰天大笑三声,宣泄一通过后,径直瘫坐在了皮褥大椅上,一双老花眼盯着此次榜单默默出神,眼角有泪渍溢出。

    等到新晋越级提拔的尚书郎孟鹏举归乡拜山,冠名扶摇,一切终于水落石出。

    扶摇山也因此名声远播,许多士林之子甚至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希冀能够从中获得福佑好运,效法孟生。

    不知扶摇山的气数是否已被孟生耗尽,还是扶摇山只是孟生的靠山,别人根本无法从中得到福禄宝气,入山拜祭者有之却无人有所收获,甚至还搭上了十数条人命。不知几多年岁下来,整个山中竟然积蓄了一种诡异气氛,人们再不敢轻易入山。

    太宰孟鹏举终老归去后,已经无人踏足而变得诡秘的扶摇山上来了一群道士和尚,他们在山中呆了七rì七夜方才出山。期间,山中不时有雷鸣电闪、各sè光华冲天,还有令人rì不出户夜不敢眠的恐怖声音。

    人们并不知道山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从他们出来时的境况可以知道,山中七rì极度凶险,进山时约莫有十五六人,个个衣衫整洁有致,出山时却只有寥寥七人,且个个衣衫褴褛,全无形象可言,很像吴钩城中那些行乞的乞丐。

    经过一番梳洗整理后,露出了他们的仙貌佛面。仙人们没有人提及山中之事,只是百般叮嘱越州之民不得入山,否则必遭大难。仙人也没有说会出现怎样的灾难,也没有人出言询问,一直以来,人间对修真界都很是信任和尊敬,甚至超过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本来这几天来的惊悚恐怖rì子已经让他们有了择地另居的最坏念头,只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难以割舍,哪能说走便走,很是安土重迁。好在有仙人指路,他们已经在扶摇山脚作了道法,施了禁制,只要不进入山中便能保证他们绝对安全,大家也不用担惊受怕,更用不着背井离乡另辟家园。

    消灾解难的活神仙,他们很感激;仙人留下的jǐng言,他们也一直谨守;扶摇山作为越州禁地,他们不会踏足半步。

    悠悠岁月几百载,没有人会逾越雷池靠近扶摇山,除了极少数像李鬼手这样的人会偶尔进入结界,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大家惴惴不安的心终于落到了地面,踏实安稳了。

    李鬼手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听这个故事,而且还知道这个故事里很多不为普通世人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早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湮没,毕竟那已是很遥远的事情。

    有时候他觉得很有必要把那些故事传流下去,就像月宫仙子的故事,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故事应该成为神州大陆的积淀,即使万古岁月、王朝更迭也不能代替它们的意义。

    他平rì并不忙碌,所以他可以花很多时间来想这些故事,并把它们说给两个孩子听,潜移默化他们,因为他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做些微不足道的事,成为微不足道的人,不再像他一样背负不能懈怠的重任,尽管他发现他的女儿极具修行潜质,他也没有传她任何修行知识。

    当然,不只是两个孩子,整个福荣街乃至吴钩城,知道他李鬼手是修士的不超过三个,事实上他早已不是普通的识然境修士。

    他是一名特殊的修士,曾经来过这里,曾经进入过扶摇山世界,以前是有人带着后来就只独自一人,所以对结界的开启之法他不陌生。

    这面结界是紫sè的,也是透明的,透过紫sè结界,依然能够看清里面的景况,包括扶摇山上发出的光。

    此时,他不单单看见了光,还真实的感受到了扶摇山域云气的震动,就像地龙翻动时大地的震动。

    他需要抓紧时间。

    所以他没有继续思索,抬起右手手臂,捏个剑诀,中食二指并立其余三指半曲指向掌心,向着结界靠去。

    速度很慢,慢得像是要入水捉鱼,谨慎平缓。

    脸上很平静,先前紧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李鬼手显得很淡然,心中静如止水。

    他动作很慢并不是因为他很迟钝,也不是他故作姿态,而是因为当他渐渐靠近结界,紫sè界面便会光华大盛,生出一股力量抗拒着他的前进,并随着他距结界越来越近,力量会数倍扩大。

    若是常人早已经被结界生出的阻力弹shè回去,但他是启明境修士,还知道这面结界的开启之法,所以他没有被逼退,仍然在一寸寸逼近。

    口中默念着法诀,手腕也在转动,只见他以二指作笔,指芒为墨,在结界紫墙上写下一个“临”字。

    随着这套动作的完成,李鬼手的二指已经刺进了紫sè界面,接着整个手掌、手臂,直至整个人都融入进去,紫sè结界消失不见。

    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夜sè正浓。

    河面依然平静。

    李鬼手依然飘在河面上。

    但很快他就从河面上消失不见,转而出现在另一片密林之巅,继而已经投入到六山十一峰中去了。

    临近主山扶摇山,发现那里不仅有光,而且还有砰砰嗙嗙撞击声。

    李鬼手轻车驾熟,也不犹豫,便往半山腰处落去,那里才是扶摇山紧要之地。

    身在半空还未及落下,他便发现了那个光亮,正在不断的跳动,却不是他最先发现的那点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