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劝降梁王
童子军中出现了怪事,惊动了捻军首领。遵王赖文光问张宗禹:“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不胜酒力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致于出现这种集体发意症的事啊!”
张宗禹摇了摇头,说:“他们哪一家没有血光之灾呀?这些孩子本来都是在家里放牛放羊或读书上学的年龄,却跟着我们造反,说起来也是一场悲哀啊。童子军中,百分之八十的都是捻军将士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家中被僧格林沁杀光杀绝,喝点酒做这样的恶梦,那也是冤魂聚首的结果,唉,说这事干嘛,不提了。”
帐外,星光一片,夜静静的,时不时的有几位放哨的捻军士兵从帐外走过。
赖文光将桌上的油灯拨了拨,帐内的亮光更强了些,灯光照在张宗禹的脸上,眉头间深深地销着一个坚着的皱纹,他好象在思考着什么。赖文光感觉到,他这是一张书生的脸,但经过十几年战争的洗礼,那书生气被磨去了,换上了坚毅和刚强,又多了几分智慧。
“宗禹兄,能认识你,真是文光的荣兴,捻军中多几位你这样的将领,也许雉河集会战不复存在,捻军的历史也许要重新书写。”赖文光说。
张宗禹举起杯来,与赖文光碰了一下:“文光兄不必夸我,我知道我们捻军的将士论谋略论德能与太平军有一定的距离,你也知道,我是一直想将两军合并起来反抗清廷的,只可惜孤掌难鸣啊!”
赖文光说:“先前,也许我对捻军内部的事知之甚少,我知道我们太平天国将领中有不少目光短浅者,他们在起义之初倒能同心协力,可打下了部分江山,有了果实,就不一样了,开始**,争权夺利,最且断送了整个太平军,没想到捻军虽无太平军那样内讧,可也是不平静啊?”
张宗禹哀叹了一声,说:“十几万弟兄啊,没想到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如果大汉盟主张乐行能听我的,何致于有今天呢?”
“是啊,”赖文光也深有感触地说,“那年,经过你和龚将军的建议,说动了张乐行,来到了天京,被天王封为渥王,可他却听封不听调,这就变成了一纸空文,并不能与太平军进行紧密型的合作,只能配合作战。到后来,连配合也难形成,才使捻军势单力薄,这就给清军带来了剿杀的时机啊!”
“目光短浅啊,捻军将领中,多是涡河一带的农民,你们太平军要打的是天下,可在捻军将领中,他们不是不要打天下,而首先想到的是保家乡。刚打到湖北河南一带,势如破竹,可听说僧格林沁在家乡雉河集烧杀,心里就受不了啦,说啥也要往回打,要保卫雉河集,这不就将力量分割了吗?”张宗禹说。
“宗禹兄说得有理,只是我有一事不明白,宗禹兄与张大盟主既是族亲,为什么他不听你的建议呢?”
“唉,一句话难以说得清楚的,他是盟主,他也是有脑子的,一旦他脑子里形成了主见,谁的话也是听不进的。就象我,当年我是什么人?我会变成小阎王吗?说不定还会中考为官呢。”
“噢?是吗?”赖文光惊奇地端着酒杯看着张宗禹,“没想到张将军也是位读书人。”
“怎么说呢?”张宗禹摇了摇头,“不提了,既然反了皇上,那就是皇上该反,对于这一点,我是不后悔的。”
“都说你的外号叫小阎王,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呀?”
正说着,鲁王任化帮进来了,他在另一个账棚里与几位捻军首领喝酒,这时候想与张宗禹喝两杯就进来了。
“唉!”张宗禹摇了摇头。
任化帮说:“你说他如何叫小阎王,就是杀人多呗!”
“唔?是杀清军吗?”
“不是,是杀违纪的士兵,六亲不认!”
哈哈哈哈,帐蓬里响起了笑声。
张乐行与张宗禹都是张氏宗族大户,张乐行家有好地上千亩,很多农民都是他家的佃户。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为何还要扯旗造反呢?过个清静安乐的rì子不好吗?可这个张乐行却不是个省事的主儿。孩儿时,喜欢跟人打打闹闹,长大了,不喜欢农种,却喜欢东跑西钻。喜欢聚众,不可能接触的都是富家子弟,方圆几十里才有一个大户,天天在一起聚众麻烦不是?乡里乡亲的在一起玩,那才叫个亲热有意思。况且,张乐行的家乡叫做张老家,十里八乡的人都姓张,都是族亲啊。张乐行望族出身,又行侠仗义,也读了一些书,算是粗通文墨吧。为什么说是粗通文墨?举个例子,太平天国洪秀全封他为渥王,查查字点,渥是啥个意思?渥王是啥个意思?渥是沾润、厚、重的意思,渥王是沾润王?厚王?重王?厚重王?堂堂太平天国领袖,知书达理,怎会下这样的诏书?原来,洪秀全是广西金田人,讲话是鸟语,雉河集就在涡河岸上,涡河被洪秀全老先生读作了涡(窝)河,因为涡河的涡字,有两读,一是读作旋涡的涡,在当作地名时,涡就读作涡(音锅)。当时洪秀全的本意是封张乐行为涡王,他口谕的音却是“窝王”,记录的人便根据他的读音记成了渥王,鸟语,怎能不错?可张乐行应该知道涡渥区别的,悲哀的是他不知道,堂而皇之接受了渥王的受封,说他粗通文墨不亏他吧?但这个粗通文墨的张乐行却知道孟尝君是谁,仿效他的行为,豪侠尚义,急人所急,酷好宾客,座无虚席。一时间,四方数百里之内,亡命之辈,鸡鸣狗盗之徒,都奔他而来。rì子久了,金山也能吃空,这才不得不另辟财源,以济开支。
那年头,盐是官办的,也是暴利的,若是能到东海往内地贩几船私盐,那可能一辈子就不要做事了,银子任你花。可贩私盐跟如今天的贩毒品差不多,捉了不杀头也要蹲大狱。但张乐行却是不怕,不光贩私盐,还当了其中的头儿。那年月,清王朝被洋枪洋炮打得焦头烂额,皇上愁着抗外侮,防着这个大臣想谋反,那个皇亲想篡位的,小百姓贩点私盐也是顾不上抓了。
张老家以北有个北肥河,北淝河以北,为官盐区,南岸以南为淮泗盐区,在淮泗盐区,准许百姓运私盐,但那私盐是土制的小盐,搁今天是打击的对象,是不能食用的盐,又苦价格又高。但要买官盐,就得到淝河以北,渡过营卫的盘查。就这样,张乐行就带上哥儿们,推着独轮车,盘关过口,花点碎银子打点关口的清官府人员,一趟一趟地贩盐,因为他是头儿,所以就叫他为趟主。这趟主带的队伍,不过就是刚丢下锄头的农民。至于一位趟主能带多少人,也不一定,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又不是吃编制饭,多一个少一个都没啥关系。不过,张乐行的这个趟主却是最大的,有时候要有几百人之多。渐渐地,张乐行便成了著名的盐枭,先是数十人偷载,继而是数百人,名目张胆,公开押运,官商也惧其勇猛,也不敢禁之。
家有良田千亩,又搞走私赚大钱,这钱怎能花完?见好就收岂不过上太平好rì子?可是,张乐行处的是什么哥们,英雄好汉自然不少,市井无赖也不乏有之。这些人在一起,少不了的是吃喝豪赌。
那雉河集西界沟边有个山西会馆,那本来是山西籍的商人活动的地方,就是个娱乐城。沿着集市,各处都设有赌棚,搞得集市上一片乌烟瘴气。这样的风气,就是在大清王朝时代,也不是好现象,也在禁止之列。
雉河集归蒙城管辖,咸丰二年,蒙邑新任巡检少年气胜,初来雉河集视查,看到这般景象,大为脑怒。问是谁开了这么多赌场子害民。手下禀告他说是张乐行开的,历来如此,不好硬禁。谁知这位当时的公安局长就是不信邪,他象今rì抓文明创建一样为皇上卖力,怒rì:“既系乐行设赌,即逮乐行解城归案。”说罢就令手下抓人。张乐行的鸡鸣狗盗之徒遍及雉河集内外,怎容得这个不懂规矩的混官胡来?软话软语劝说不了,两眼一瞪就惹怒了各个赌徒,先是肢体语言你推我搡,接而来的是拳脚相加,动刀动枪。最后,巡检当场被杀,从吏者十三人死。
官逼民反。张乐行这时无路可走,便于1851年初在雉河集山西会馆,邀十八铺捻子首领,树起了反清的大旗,仿照白莲教的做法,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开始与清王朝对立。
那当儿,张宗禹还是一位正常的百姓,并没有和张乐行一起混事。
张宗禹不象张乐行那样有良田千亩,但百亩地是有的。张宗禹是张乐行的族侄,离张乐行的家只有三里路远。张宗禹开初是走正路的,读书应考,想一举成名的,任柱就是他的同学,跟张宗禹的关系最好。张宗禹人虽然牛高马大,但却文文静静,皮肤也是白白的,又不多说话,实实的一介书生。这时候,张乐行当了大汉盟主,不仅也招兵买马,也要网络人才,而自家的族侄张宗禹,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的张宗禹也在苦脑之中。
张宗禹本来想通过科举考试,一步步走向他人生的辉煌,可到了考秀才这一关,他就被挡在门外了。落弟的秀才,闷在家里当然很苦恼。亲朋好友就劝他去做事,教小孩子认字,念三字经,今古贤文,可他教着教着就走了神。
怎么回事呢?家人解不开这个谜团,找算命先生来算,算命先生算了算,说,张宗禹是天上的大鹏鸟转世,肯定不会一直在这里教书的,说罢,算命先生就走了。
可算命先生前脚走,张乐行带着一帮人后脚就跟来了。
张乐行这时候做大事,手缺的就是人手,特别是能够舞文弄墨的人手。张乐行见他这位文文静静的族侄闲在家里没事做,就对他说:“宗禹,跟着我干吧,好男儿就得行天下,闷在家里有何出息?”
张宗禹对着张乐行笑了笑,未置可否。
张乐行知道张宗禹是位读书人,不象普通的大老粗表态直率,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一句话到位。张乐行就说:“那也好,参加义举,反抗大清,这是件大事,你一时拿不了主意也不要紧的,你想想也好,我过两天再来。”
果然,过了两天,张乐行又来了。张乐行这一次来,并带着酒肉,与张宗禹一家人来了个开怀暢饮。席间,几次提到参加捻军的事,张宗禹还是低头不语,一个劲儿的喝闷酒。临别,张乐行问:“想通了没有?”张宗禹还是笑而不答。
又过了一天,张乐行又来了。这一次,张乐行没有带礼物,而是提着刀来了。张宗禹见事不妙,就躲进了书房里。张乐行在门外喊话:“张宗禹,你只要是姓张,你就出来跟我走,有啥可怕的?杀了头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你今儿走是不走?不走我就杀你全家!”
张宗禹入捻虽说是被迫的,可入了捻之后却是对张乐行忠心耿耿的。张宗禹有勇有谋,熟读兵法,纪律严明,入捻不久就有了小阎王的外号。
那天捻军驻在凤台境内,因为要对清军进行偷袭,所以张乐行命各旗严禁灯火,违者斩。张宗禹奉命巡查,当他巡查到营盘最前方时,见到了张乐行的近门叔率领的200余捻军士兵燃灯不说,还聚众赌博。张宗禹论辈份该叫他爷,但军法无情,他二话不说,便下领将他杀了,并将他的头割下来放在方桌上,抬着到各营盘示jǐng。张乐行听到风声,想救他这位叔,却已晚了,问他为什么要杀他?他是我的我的爷啊!张宗禹说:“我是在执行叔王你的军令。”张乐行无话可说,点着张宗禹的头说:“你小子真是位小阎王啊。”
从那以后,小阎王的外号传遍各旗。
几位将领酒兴正浓,各自讲着他们自己的故事,忽听账外传来禀报:“尊王、梁王、鲁王,抓到一个僧格林沁的探子。”
一听说抓到一个敌军的探子,大家都停住了喝酒,遵王赖文光与张宗禹交换了一下意见,吩咐手下将酒菜撤了,然后说:“带进来!”
不一会儿,二位捻军士兵将一位壮汉推进了帐篷。
那汉子进了遵王的大帐,单膝下跪,给三位捻军首领行礼:“见过遵王、梁王、鲁王,小的名叫武全,是僧王爷亲兵大营的一位当差走卒儿,今儿到捻军大营来,不是打探军情,也不是卖主投靠,而是为僧王爷传个话儿,一信使而已。”
张宗禹观看一下这位汉子,粗眉大眼,皮肤黄黑,肌肉结实,腿脚灵便,面部表情沉稳,说话不急不燥,一看就知道是位jīng明的士兵。
“信使,我们与僧格林沁结下血海深仇,他从不承认我们是一支义军,口口声声骂我们为捻贼,你说你是信使,谁信?”张宗禹问道。
“什么信使,纯粹是胡说八道,拉出去砍了算了。”任化帮说。
赖文光没有表态,只是问他:“你说你不是打探我们的,我们一直秘密与僧格林沁周旋,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我虽然不是探子,但你们十多万人的行动,就是再秘密也藏不住的,又不是三二百人的小队伍,你们的人马吃住,总要留下痕迹,我自然也就能找到你们。”
“僧格林沁现在在哪儿?距我们有多远?”
“僧王爷已经来到汶上解元集一带,正准备住这里包剿,王爷派我前来,就是为了给各位将领一次最后的机会,免遭杀身之祸。”
“放肆!是我们杀他,还是他杀我们,还不一定呢!你来是送死的吧!”任化帮说。
“哈哈哈哈,”那位名叫武全的僧兵笑了,“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杀我一个兵卒,也挽救不了你们的败局,我既然来了,还怕死不成?不过,你们在杀我之前,最好先听听僧王爷怎么说,算是僧王爷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死了也安心了。”
“僧格林沁有什么话说?快讲!”
武全“刺”一声,撕开了衣服的前襟,从里面掏出一片绢布,抖开交给了遵王赖文光,赖文光在灯下看了一眼,冷笑了一声,又将那封信交给了张宗禹。张宗禹展开一看,只见那上面写着:
“捻首赖文光、张宗禹等诸将:
沙场转战,已十载有余,将军虽年轻,但勇猛过人,谋略超出一般,让老夫实在佩服。以汝等才干,当在将相之列,若为我大清所用,必为国家栋梁之才。然二位或因年轻气盛,受jiān贼乱党之鼓惑,难识大局之真相,误上洪贼秀全、张贼乐行之贼船,为贼卖命,却祸大清一统,行亲者痛,仇者快之事,老夫为之挽惜之至。
今老夫奉皇上天命,起正义之师,率雄兵数万,剿贼安民,平捻求安,所向披糜,势如破竹,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尸骨堆山。将军虽有捻众十万,均为肌民草寇,散沙一堆,与我亲兵对抗,则如鹅卵击石,蚍蜉撼树,羽毛扫天。念汝等贼众虽罪恶重重,但均系愚昧饥民,为饱腹迫而为之,死于我大军刀下,老夫实堪不忍。权衡再三,今老夫为汝等之贼放一线生机:放下兵器,解甲归田,老夫代皇上施恩,免汝等不死。旗主以上将官,可收录我僧营之内,委以重任,为大清安定效力,以功抵过,享福寿天年。
机会珍如黄金,不可犹豫徬徨,望三rì之内复之,福祸君当自选。
直鄂豫皖鲁五省兵马统领僧格林沁
张宗禹看罢,将那书信抖了抖,对赖文光说:“怎么样,僧王爷要招安我们了,还可以做做清朝的官儿呢。”
赖文光冷笑一声:“难得僧王爷看得起我们,给我们当大救星来了。哼哼,我们捻军和太平军将士个个都与清王朝有血海深仇,想得倒好,他不动一枪,不战一场,就让我们束手就擒,好到皇上那儿白白抢功,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不是要让我们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吗?那就等着吧,不知道谁的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呢。”
“罗嗦个鸟?将这家伙推出去砍了算了。”任化帮说。
张宗禹说:“慢,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武全,你敢闯我捻军大营,说明你还是条汉子。我们不杀你,你尽可平安地回去,告诉你僧格林沁老儿,他给我们的信我们看了,你带个话回去,就说----”
“说什么?梁王大人。”武全问。
张宗禹没说出什么,却从桌上取出毛笔,在僧格林沁的信的背面写了两个字,交给了武全。
武全接过那信一看,脸寒了一下,说:“梁王大人,这不好吧。”
“如实报禀,就说是我张宗禹写的,我与赖大人在这儿等着他呢,他不是rì追夜赶,一直摸不着我们大捻的辫稍吗?你明确地靠诉他,这回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等着他,与他背水一战,他有种就过来会会,我倒要看他的僧军有多么英勇,他的纳库尼素光刀有多厉害。”
“那好,武全谢过各位大人不杀之恩,小的告辞了。”
武全出了帐蓬,几位将领不明白张宗禹在那书信上写的什么,问:“宗禹,你写的什么,让那小子吃惊不小?”
“俩字---放屁!”
众人哈哈大笑。
;
张宗禹摇了摇头,说:“他们哪一家没有血光之灾呀?这些孩子本来都是在家里放牛放羊或读书上学的年龄,却跟着我们造反,说起来也是一场悲哀啊。童子军中,百分之八十的都是捻军将士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家中被僧格林沁杀光杀绝,喝点酒做这样的恶梦,那也是冤魂聚首的结果,唉,说这事干嘛,不提了。”
帐外,星光一片,夜静静的,时不时的有几位放哨的捻军士兵从帐外走过。
赖文光将桌上的油灯拨了拨,帐内的亮光更强了些,灯光照在张宗禹的脸上,眉头间深深地销着一个坚着的皱纹,他好象在思考着什么。赖文光感觉到,他这是一张书生的脸,但经过十几年战争的洗礼,那书生气被磨去了,换上了坚毅和刚强,又多了几分智慧。
“宗禹兄,能认识你,真是文光的荣兴,捻军中多几位你这样的将领,也许雉河集会战不复存在,捻军的历史也许要重新书写。”赖文光说。
张宗禹举起杯来,与赖文光碰了一下:“文光兄不必夸我,我知道我们捻军的将士论谋略论德能与太平军有一定的距离,你也知道,我是一直想将两军合并起来反抗清廷的,只可惜孤掌难鸣啊!”
赖文光说:“先前,也许我对捻军内部的事知之甚少,我知道我们太平天国将领中有不少目光短浅者,他们在起义之初倒能同心协力,可打下了部分江山,有了果实,就不一样了,开始**,争权夺利,最且断送了整个太平军,没想到捻军虽无太平军那样内讧,可也是不平静啊?”
张宗禹哀叹了一声,说:“十几万弟兄啊,没想到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如果大汉盟主张乐行能听我的,何致于有今天呢?”
“是啊,”赖文光也深有感触地说,“那年,经过你和龚将军的建议,说动了张乐行,来到了天京,被天王封为渥王,可他却听封不听调,这就变成了一纸空文,并不能与太平军进行紧密型的合作,只能配合作战。到后来,连配合也难形成,才使捻军势单力薄,这就给清军带来了剿杀的时机啊!”
“目光短浅啊,捻军将领中,多是涡河一带的农民,你们太平军要打的是天下,可在捻军将领中,他们不是不要打天下,而首先想到的是保家乡。刚打到湖北河南一带,势如破竹,可听说僧格林沁在家乡雉河集烧杀,心里就受不了啦,说啥也要往回打,要保卫雉河集,这不就将力量分割了吗?”张宗禹说。
“宗禹兄说得有理,只是我有一事不明白,宗禹兄与张大盟主既是族亲,为什么他不听你的建议呢?”
“唉,一句话难以说得清楚的,他是盟主,他也是有脑子的,一旦他脑子里形成了主见,谁的话也是听不进的。就象我,当年我是什么人?我会变成小阎王吗?说不定还会中考为官呢。”
“噢?是吗?”赖文光惊奇地端着酒杯看着张宗禹,“没想到张将军也是位读书人。”
“怎么说呢?”张宗禹摇了摇头,“不提了,既然反了皇上,那就是皇上该反,对于这一点,我是不后悔的。”
“都说你的外号叫小阎王,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呀?”
正说着,鲁王任化帮进来了,他在另一个账棚里与几位捻军首领喝酒,这时候想与张宗禹喝两杯就进来了。
“唉!”张宗禹摇了摇头。
任化帮说:“你说他如何叫小阎王,就是杀人多呗!”
“唔?是杀清军吗?”
“不是,是杀违纪的士兵,六亲不认!”
哈哈哈哈,帐蓬里响起了笑声。
张乐行与张宗禹都是张氏宗族大户,张乐行家有好地上千亩,很多农民都是他家的佃户。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为何还要扯旗造反呢?过个清静安乐的rì子不好吗?可这个张乐行却不是个省事的主儿。孩儿时,喜欢跟人打打闹闹,长大了,不喜欢农种,却喜欢东跑西钻。喜欢聚众,不可能接触的都是富家子弟,方圆几十里才有一个大户,天天在一起聚众麻烦不是?乡里乡亲的在一起玩,那才叫个亲热有意思。况且,张乐行的家乡叫做张老家,十里八乡的人都姓张,都是族亲啊。张乐行望族出身,又行侠仗义,也读了一些书,算是粗通文墨吧。为什么说是粗通文墨?举个例子,太平天国洪秀全封他为渥王,查查字点,渥是啥个意思?渥王是啥个意思?渥是沾润、厚、重的意思,渥王是沾润王?厚王?重王?厚重王?堂堂太平天国领袖,知书达理,怎会下这样的诏书?原来,洪秀全是广西金田人,讲话是鸟语,雉河集就在涡河岸上,涡河被洪秀全老先生读作了涡(窝)河,因为涡河的涡字,有两读,一是读作旋涡的涡,在当作地名时,涡就读作涡(音锅)。当时洪秀全的本意是封张乐行为涡王,他口谕的音却是“窝王”,记录的人便根据他的读音记成了渥王,鸟语,怎能不错?可张乐行应该知道涡渥区别的,悲哀的是他不知道,堂而皇之接受了渥王的受封,说他粗通文墨不亏他吧?但这个粗通文墨的张乐行却知道孟尝君是谁,仿效他的行为,豪侠尚义,急人所急,酷好宾客,座无虚席。一时间,四方数百里之内,亡命之辈,鸡鸣狗盗之徒,都奔他而来。rì子久了,金山也能吃空,这才不得不另辟财源,以济开支。
那年头,盐是官办的,也是暴利的,若是能到东海往内地贩几船私盐,那可能一辈子就不要做事了,银子任你花。可贩私盐跟如今天的贩毒品差不多,捉了不杀头也要蹲大狱。但张乐行却是不怕,不光贩私盐,还当了其中的头儿。那年月,清王朝被洋枪洋炮打得焦头烂额,皇上愁着抗外侮,防着这个大臣想谋反,那个皇亲想篡位的,小百姓贩点私盐也是顾不上抓了。
张老家以北有个北肥河,北淝河以北,为官盐区,南岸以南为淮泗盐区,在淮泗盐区,准许百姓运私盐,但那私盐是土制的小盐,搁今天是打击的对象,是不能食用的盐,又苦价格又高。但要买官盐,就得到淝河以北,渡过营卫的盘查。就这样,张乐行就带上哥儿们,推着独轮车,盘关过口,花点碎银子打点关口的清官府人员,一趟一趟地贩盐,因为他是头儿,所以就叫他为趟主。这趟主带的队伍,不过就是刚丢下锄头的农民。至于一位趟主能带多少人,也不一定,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又不是吃编制饭,多一个少一个都没啥关系。不过,张乐行的这个趟主却是最大的,有时候要有几百人之多。渐渐地,张乐行便成了著名的盐枭,先是数十人偷载,继而是数百人,名目张胆,公开押运,官商也惧其勇猛,也不敢禁之。
家有良田千亩,又搞走私赚大钱,这钱怎能花完?见好就收岂不过上太平好rì子?可是,张乐行处的是什么哥们,英雄好汉自然不少,市井无赖也不乏有之。这些人在一起,少不了的是吃喝豪赌。
那雉河集西界沟边有个山西会馆,那本来是山西籍的商人活动的地方,就是个娱乐城。沿着集市,各处都设有赌棚,搞得集市上一片乌烟瘴气。这样的风气,就是在大清王朝时代,也不是好现象,也在禁止之列。
雉河集归蒙城管辖,咸丰二年,蒙邑新任巡检少年气胜,初来雉河集视查,看到这般景象,大为脑怒。问是谁开了这么多赌场子害民。手下禀告他说是张乐行开的,历来如此,不好硬禁。谁知这位当时的公安局长就是不信邪,他象今rì抓文明创建一样为皇上卖力,怒rì:“既系乐行设赌,即逮乐行解城归案。”说罢就令手下抓人。张乐行的鸡鸣狗盗之徒遍及雉河集内外,怎容得这个不懂规矩的混官胡来?软话软语劝说不了,两眼一瞪就惹怒了各个赌徒,先是肢体语言你推我搡,接而来的是拳脚相加,动刀动枪。最后,巡检当场被杀,从吏者十三人死。
官逼民反。张乐行这时无路可走,便于1851年初在雉河集山西会馆,邀十八铺捻子首领,树起了反清的大旗,仿照白莲教的做法,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开始与清王朝对立。
那当儿,张宗禹还是一位正常的百姓,并没有和张乐行一起混事。
张宗禹不象张乐行那样有良田千亩,但百亩地是有的。张宗禹是张乐行的族侄,离张乐行的家只有三里路远。张宗禹开初是走正路的,读书应考,想一举成名的,任柱就是他的同学,跟张宗禹的关系最好。张宗禹人虽然牛高马大,但却文文静静,皮肤也是白白的,又不多说话,实实的一介书生。这时候,张乐行当了大汉盟主,不仅也招兵买马,也要网络人才,而自家的族侄张宗禹,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的张宗禹也在苦脑之中。
张宗禹本来想通过科举考试,一步步走向他人生的辉煌,可到了考秀才这一关,他就被挡在门外了。落弟的秀才,闷在家里当然很苦恼。亲朋好友就劝他去做事,教小孩子认字,念三字经,今古贤文,可他教着教着就走了神。
怎么回事呢?家人解不开这个谜团,找算命先生来算,算命先生算了算,说,张宗禹是天上的大鹏鸟转世,肯定不会一直在这里教书的,说罢,算命先生就走了。
可算命先生前脚走,张乐行带着一帮人后脚就跟来了。
张乐行这时候做大事,手缺的就是人手,特别是能够舞文弄墨的人手。张乐行见他这位文文静静的族侄闲在家里没事做,就对他说:“宗禹,跟着我干吧,好男儿就得行天下,闷在家里有何出息?”
张宗禹对着张乐行笑了笑,未置可否。
张乐行知道张宗禹是位读书人,不象普通的大老粗表态直率,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一句话到位。张乐行就说:“那也好,参加义举,反抗大清,这是件大事,你一时拿不了主意也不要紧的,你想想也好,我过两天再来。”
果然,过了两天,张乐行又来了。张乐行这一次来,并带着酒肉,与张宗禹一家人来了个开怀暢饮。席间,几次提到参加捻军的事,张宗禹还是低头不语,一个劲儿的喝闷酒。临别,张乐行问:“想通了没有?”张宗禹还是笑而不答。
又过了一天,张乐行又来了。这一次,张乐行没有带礼物,而是提着刀来了。张宗禹见事不妙,就躲进了书房里。张乐行在门外喊话:“张宗禹,你只要是姓张,你就出来跟我走,有啥可怕的?杀了头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你今儿走是不走?不走我就杀你全家!”
张宗禹入捻虽说是被迫的,可入了捻之后却是对张乐行忠心耿耿的。张宗禹有勇有谋,熟读兵法,纪律严明,入捻不久就有了小阎王的外号。
那天捻军驻在凤台境内,因为要对清军进行偷袭,所以张乐行命各旗严禁灯火,违者斩。张宗禹奉命巡查,当他巡查到营盘最前方时,见到了张乐行的近门叔率领的200余捻军士兵燃灯不说,还聚众赌博。张宗禹论辈份该叫他爷,但军法无情,他二话不说,便下领将他杀了,并将他的头割下来放在方桌上,抬着到各营盘示jǐng。张乐行听到风声,想救他这位叔,却已晚了,问他为什么要杀他?他是我的我的爷啊!张宗禹说:“我是在执行叔王你的军令。”张乐行无话可说,点着张宗禹的头说:“你小子真是位小阎王啊。”
从那以后,小阎王的外号传遍各旗。
几位将领酒兴正浓,各自讲着他们自己的故事,忽听账外传来禀报:“尊王、梁王、鲁王,抓到一个僧格林沁的探子。”
一听说抓到一个敌军的探子,大家都停住了喝酒,遵王赖文光与张宗禹交换了一下意见,吩咐手下将酒菜撤了,然后说:“带进来!”
不一会儿,二位捻军士兵将一位壮汉推进了帐篷。
那汉子进了遵王的大帐,单膝下跪,给三位捻军首领行礼:“见过遵王、梁王、鲁王,小的名叫武全,是僧王爷亲兵大营的一位当差走卒儿,今儿到捻军大营来,不是打探军情,也不是卖主投靠,而是为僧王爷传个话儿,一信使而已。”
张宗禹观看一下这位汉子,粗眉大眼,皮肤黄黑,肌肉结实,腿脚灵便,面部表情沉稳,说话不急不燥,一看就知道是位jīng明的士兵。
“信使,我们与僧格林沁结下血海深仇,他从不承认我们是一支义军,口口声声骂我们为捻贼,你说你是信使,谁信?”张宗禹问道。
“什么信使,纯粹是胡说八道,拉出去砍了算了。”任化帮说。
赖文光没有表态,只是问他:“你说你不是打探我们的,我们一直秘密与僧格林沁周旋,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我虽然不是探子,但你们十多万人的行动,就是再秘密也藏不住的,又不是三二百人的小队伍,你们的人马吃住,总要留下痕迹,我自然也就能找到你们。”
“僧格林沁现在在哪儿?距我们有多远?”
“僧王爷已经来到汶上解元集一带,正准备住这里包剿,王爷派我前来,就是为了给各位将领一次最后的机会,免遭杀身之祸。”
“放肆!是我们杀他,还是他杀我们,还不一定呢!你来是送死的吧!”任化帮说。
“哈哈哈哈,”那位名叫武全的僧兵笑了,“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杀我一个兵卒,也挽救不了你们的败局,我既然来了,还怕死不成?不过,你们在杀我之前,最好先听听僧王爷怎么说,算是僧王爷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死了也安心了。”
“僧格林沁有什么话说?快讲!”
武全“刺”一声,撕开了衣服的前襟,从里面掏出一片绢布,抖开交给了遵王赖文光,赖文光在灯下看了一眼,冷笑了一声,又将那封信交给了张宗禹。张宗禹展开一看,只见那上面写着:
“捻首赖文光、张宗禹等诸将:
沙场转战,已十载有余,将军虽年轻,但勇猛过人,谋略超出一般,让老夫实在佩服。以汝等才干,当在将相之列,若为我大清所用,必为国家栋梁之才。然二位或因年轻气盛,受jiān贼乱党之鼓惑,难识大局之真相,误上洪贼秀全、张贼乐行之贼船,为贼卖命,却祸大清一统,行亲者痛,仇者快之事,老夫为之挽惜之至。
今老夫奉皇上天命,起正义之师,率雄兵数万,剿贼安民,平捻求安,所向披糜,势如破竹,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尸骨堆山。将军虽有捻众十万,均为肌民草寇,散沙一堆,与我亲兵对抗,则如鹅卵击石,蚍蜉撼树,羽毛扫天。念汝等贼众虽罪恶重重,但均系愚昧饥民,为饱腹迫而为之,死于我大军刀下,老夫实堪不忍。权衡再三,今老夫为汝等之贼放一线生机:放下兵器,解甲归田,老夫代皇上施恩,免汝等不死。旗主以上将官,可收录我僧营之内,委以重任,为大清安定效力,以功抵过,享福寿天年。
机会珍如黄金,不可犹豫徬徨,望三rì之内复之,福祸君当自选。
直鄂豫皖鲁五省兵马统领僧格林沁
张宗禹看罢,将那书信抖了抖,对赖文光说:“怎么样,僧王爷要招安我们了,还可以做做清朝的官儿呢。”
赖文光冷笑一声:“难得僧王爷看得起我们,给我们当大救星来了。哼哼,我们捻军和太平军将士个个都与清王朝有血海深仇,想得倒好,他不动一枪,不战一场,就让我们束手就擒,好到皇上那儿白白抢功,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不是要让我们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吗?那就等着吧,不知道谁的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呢。”
“罗嗦个鸟?将这家伙推出去砍了算了。”任化帮说。
张宗禹说:“慢,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武全,你敢闯我捻军大营,说明你还是条汉子。我们不杀你,你尽可平安地回去,告诉你僧格林沁老儿,他给我们的信我们看了,你带个话回去,就说----”
“说什么?梁王大人。”武全问。
张宗禹没说出什么,却从桌上取出毛笔,在僧格林沁的信的背面写了两个字,交给了武全。
武全接过那信一看,脸寒了一下,说:“梁王大人,这不好吧。”
“如实报禀,就说是我张宗禹写的,我与赖大人在这儿等着他呢,他不是rì追夜赶,一直摸不着我们大捻的辫稍吗?你明确地靠诉他,这回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等着他,与他背水一战,他有种就过来会会,我倒要看他的僧军有多么英勇,他的纳库尼素光刀有多厉害。”
“那好,武全谢过各位大人不杀之恩,小的告辞了。”
武全出了帐蓬,几位将领不明白张宗禹在那书信上写的什么,问:“宗禹,你写的什么,让那小子吃惊不小?”
“俩字---放屁!”
众人哈哈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