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接御诏英雄汇聚 建节旄豪杰出关
英雄从来非纨绔,仗义自古是屠沽;解衣衣人推酒食,敢说看轻万户侯。
书接上回,说灌夫私下说动张大个揭皇榜,他可没敢对窦婴说。这才有了前面说的有人揭榜,报给窦婴。窦婴大喜,马上进宫,报告皇帝,皇帝十分兴奋,马上令人下诏,授予揭榜人大汉天使称号,让他赶快出征。
那有的说了,既然出使是个稳赚不赔的好差事,为啥灌夫不自己去?为啥朝中那些权贵不让自己人去,好事轮到张大个头上?
灌夫自己不去,是有他的打算的。因为明眼人早就清楚,大汉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现在可以说是国富民强,仓米陈霉,钱贯绳朽,兵精将猛,马厩槽满,武库甲齐。大汉要攻打匈奴,收复失地,解决匈奴的长期困扰,是不远的事。灌夫等人坐等皇帝发出征兵诏令,是跃马疆场,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眠,拿热血和性命搏个封妻荫子的功名。其他人都抱着这个想法。
张大个也不糊涂,也看到了这个形势,但是他也清楚,上阵打仗,带兵立功,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公孙兄弟为什么那么牛,因为他们和天子扯上了关系,卫青的姐姐成了天子的女人;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就是公孙贺的老婆。卫青和公孙兄弟最近平步青云,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张大个不眼气,那么多的显贵,皇亲贵戚,公子王孙,都等着呢,冲锋杀敌是下层军兵的事,领功封赏,甚至封侯拜将就难说的很。倒是出使是个没人争的事。但是出使和打仗又不一样。打仗凭着个人的勇气,武艺,还有运气;出使还要有雄厚的家底,所以他才犹豫了很久。没想到,他的犹豫,逼出了灌夫;灌夫自愿提供所有出行的钱财。
却说张大个揭了榜,轰动了整个长安城。公孙敖笑道:你小子一头摔个跟头,捡了个金元宝,走了狗屎运了!出使?汉使!牛皮的很!大个知道他是在挖苦自己,笑笑。
负责出使事务的大行令把他接到衙署,问清了他的各方面情况,对他的勇气表示深深的敬佩。又问了他为什么愿意揭榜,张大个说:小人效忠天子。愿意为天子、为大汉皇朝竭尽驽马之力!大行按照皇帝的要求带着张大个觐见皇帝。
年轻的皇帝看到青年武骑郎,英气勃勃,少年老成,心里喜悦。
你是朕的武骑郎,应诏期门。朕见过你。去年在天街上角抵,你力压群雄,夺得冠军!
去年角抵大会结束后,在期门皇帝赐见,远远地在城楼上见了一面,皇帝竟然记住了他!皇帝的记忆力惊人的很。大个和群臣暗暗佩服。
皇帝很高兴:张大个。嗯,你的本名是什么?
都叫小人大个,小人不记得自己名字。
哦!如果出使,大个,好像有些粗俗了,嗯,朕赐你一个名字吧!你就要出使关山阻隔,需要很大的勇气,高举、起飞,我看你就叫做张骞吧。
张骞赶紧跪下磕头,谢主隆恩!谢陛下赐名!
皇帝很高兴:朕听说是朕的武骑郎揭榜,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不枉了朕平日对你们的爱护。说吧,你有什么要求?朕都满足你!大行令想提醒皇帝,张骞是私募,不能对朝廷提要求,但是看皇帝高兴,就没有吭声。
张骞说:臣对陛下一片忠心。能够为陛下效力,是臣心中夙愿。臣出使没有别的要求,只是------
窦婴说:有什么问题,你只顾说!
臣想,此次出使即要完成使命,也要弘扬我大汉天威,使天下人知道我大汉的恢宏气象,向往我大汉的富庶繁华,国富民强,而真心想归化我华夏!
说得好!要让外国人知道我大汉的强大、繁华、富足,让他们对我大汉心向往之。皇帝说道。还有呢?
为此,臣昧死恳请陛下准许臣能够自选随从,而且不拘任何人!
哦!任何人?难道叛逆也可以?
皇帝的脸色随着口气的转冷而阴沉。众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谁也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要求,都以为他会要些田地、房舍、金银财宝之类。
张骞没有看皇帝的脸色,也没有在意皇帝口气的转变,说:臣愚昧,臣不敢有非分之想!臣昧死恳请的绝非大逆无道的叛逆之徒!臣用的人都只是因为一时糊涂,而不小心犯错,被交官论治。中尉大人、内史大人可以证明臣所说的。
皇帝脸色和缓了下来,想了想,说:把你要的人交给太尉吧。随后散朝。
窦婴一路上不住埋怨张骞,觐见皇帝之前你就应该跟我通通气!不然,今天多危险!皇帝发了怒,不光是你,我们一群人跟着倒霉!
张骞笑着给窦婴赔罪:都是卑职的错!晚辈的不是!不是事先不跟太尉大人报告,这只是晚辈临时想起了,就随口说了出来。窦婴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皇帝没有发怒,还有转寰的余地,一切等张骞把人员名单拿出来再说。
其实张骞提的要求是他和灌夫商量好的。灌夫说:你这次出使,要想成功,必须选好帮手。不然,很难完成使命。
帮手?难道不是朝廷派的吗?
朝廷给你的人,都是装门面的,派不上大用场!而且,那些人都只能应付一般的情况,碰见特殊情况,就束手无策了。
那怎么办?灌夫如此这般给他交代,张骞是言听计从。于是在皇帝接见之时,他没有要求朝廷的金银财宝,而是要人,还不是要的一般人,而是有问题的人。
皇帝松了口,窦婴主办,张骞就命人拿着自己天使的名帖到长安各个衙门,到各个郡国要人。同时,置办各种出使所用的物品,这些自然是灌夫帮忙置办。不表。
不一日,张骞索要的人纷纷到齐,一共一百二十人。这些人,可都是刚刚从各个狱中出来的,一个个奇形怪状。高的身高过丈,好似幡杆;低的是不足五尺,恰似,滚地陀螺;胖的是头脸身子滚圆,好像大个的葫芦;瘦的是蛮腰不盈一握,似送神的纸幡。这些人一样的是鹑衣百结,蓬头垢面,有的甚至是被抬着来的。张骞家里本来只有一个老奴,那是他有一次和人赌樗蒲赢的,是一个逃入汉庭的胡人,叫做甘父,平日里照顾张骞的衣食生活。这时候就让他照顾这些来人。
灌夫又派了几个人帮忙甘父,先烧了几锅热水,让来人先洗澡,换下狱中的衣服,换上现做的衣服,然后安排地方住下。
张骞把每天报到的人,姓甚名谁,乡贯何处,作何职业,为啥犯罪,所判何刑一一登记明白,报给窦婴;窦婴把张骞统计的东西一字不差的上报皇帝。
皇帝看到窦婴报来的各人情况,这些人有裁缝,有厨子;有赘婿,有倡优;有隶徒,有小吏;有农夫,有士子;有商人,有坐贾;有日者,有星者;有医者,有巫者。皇帝看了好笑,问窦婴:这张骞从哪弄来的这些乌七八糟的人?他带着这些人能成事吗?
窦婴小心的回答:臣也问过他。他说都是他平日里喝酒、赌博时认识的;有些是别人介绍的,乘此机会救他们一命。张骞说道:这些人因为侥幸白捡得了一命,所以才会死心塌地的效力朝廷。而且这些人因为有罪,出关之后,没有退路,也才会拼命向前,不敢退缩。这些人都只是不小心犯了罪,陛下对他们网开一面,如今令他们能够为国效力,显示出陛下和朝廷的恩德与恻隐之心。
皇帝对窦婴的回答很满意,事实上,窦婴所说的,他早已经派人打探过了。如今见窦婴没有隐瞒,大为高兴。皇帝对窦婴说道:张骞此人,好赌成性!会不会坏了事?
窦婴大吃一惊,皇帝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瞒不了他。他小心地回答:这张骞虽然好赌,可是没有听说他因为樗蒲这些事,跟人翻脸。反而很多人因为赌而成为了他的朋友。在长安的赌档,张骞是叫得上号的人,很多官贵都不一定有他说话算事。这次他揭榜,民间和官员们都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大家都能接受。
皇帝若有所,被称作长安四大剑客的,作为张骞的贴身保镖。
因为是当今皇帝第一次派出使臣,出发时皇帝要在未央宫北阙亲自送行。长安百姓夹在天街两边,是人山人海。
这一百多人,虽然是形形色色,高矮胖瘦不同,但现在穿戴整齐,一色的青麻布上衣,黑麻布下裳,头戴黑色小帽;背的是山东桑木弓,带的是楚地的??炯??浯?盼庠矫?扯痛虻牡叮?笨缱湃?痈呤种票傅慕#?僮殴啬谟忻?某っ?4笄褂碴?16?辏?蓄?15邪簦?柘侣矶际枪刂泄┯Φ墓俾怼u媸侨怂葡律降拿突3?硭瞥龊5尿粤??p> 骑行在最前面的是皇帝派给的四名卫士,然后是甘父带着一百二十人的队伍,最后是张骞和四大剑客。
张骞头戴红纱帽,红披风,青色锦袍,怀中左手抱着皇帝的诏书,诏书由红色的锦袱包着;右手持着长八尺的节仗,节仗乃南山生长五年以上的紫竹所制,顶上挂着西蜀牦牛之尾,染作赤红之色。张骞身上没有背弓箭,只挎着一口宝剑,鲨鱼皮鞘,青黑的剑把,这是他家传的宝剑,虽貌不惊人,却是流传有自,当是上古的神兵;胯下马浑身墨色,黑的发亮,像是黑色的丝绸,没有一根杂毛,这是窦婴赠他的一匹名驹,号称踏雪墨龙,登山不减速,下河不湿身子。马身上挂着一条大枪,乃是蜀中好铁,由名家打制,重四十九斤。
皇帝在未央宫北阙检视,大为高兴,命令一人赐给一碗皇家酿的好酒。
张骞率人喝了酒,然后跪下谢了皇恩,牵着马慢慢倒退着离开未央宫。皇帝及众大臣自回皇宫,不提。
却说张骞看着皇帝离开,然后跨上马,出了长安。
灌夫带着许多的豪杰在长安城外等了多时。大家下马相见,然后有人捧上酒来,众人一饮而干。
张骞一抱拳:各位哥哥,皇命在身,不敢耽搁。自此别过。也不说后会有期了,此一去,能不能回来,谁也说不准。
灌夫等人一片声的说:保重!保重!
张骞带头策马而行,很多人纷纷回头最后看一眼高大雄伟的长安城,然后打马狂奔。
一路上自然逢郡过县,有的是驿站传舍,官府小心招待,不用张骞操心;不一日到了陇西郡,这是一路上的最后大郡,郡守等酒食招待,然后护送出城。城外又是一番景象,只见:有村落,没有人烟;有房屋,没了门窗;有田地,没有农夫;眼见的是慌蓁野莽,耳听的是狐叫狼嚎。张骞等人不由得心中凄切。
栖栖遑遑走了一停,几十个老兵在关前迎接。原来汉时,在边关以外,一般设置一些亭障,有一些戍卒,及时的把外夷侵扰的消息传递到内地。这些戍卒一个个眼窝深陷,面带菜色,不戴盔,不穿甲,衣衫褴褛;关城也是墙倒屋塌,破败异常。
张骞让人把陇西郡守让他们帮忙捎带的粮食等给了他们。问道:你们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亭尉苦笑道:匈奴常常骚扰,他们来时,我们躲起来;他们走了,我们才敢回来。消息传出去,也没有人管。我们只求能保住小命,不被匈奴抓取做了奴隶,活着回到家乡。我们只能勉强维持,等到下一批倒霉蛋来接替我们。
看来匈奴的威胁现在是切切实实的存在了,原来的所有想象,在他们见到戍卒的那一刻完全变了。他们和戍卒们一起吃了在中国的最后一顿饭:水煮麦子、水煮豆子。
这才是:雄关不倒仗汉儿,大漠孤身走豪杰;
千年风云谁描绘,万里丝路洒热血。
书接上回,说灌夫私下说动张大个揭皇榜,他可没敢对窦婴说。这才有了前面说的有人揭榜,报给窦婴。窦婴大喜,马上进宫,报告皇帝,皇帝十分兴奋,马上令人下诏,授予揭榜人大汉天使称号,让他赶快出征。
那有的说了,既然出使是个稳赚不赔的好差事,为啥灌夫不自己去?为啥朝中那些权贵不让自己人去,好事轮到张大个头上?
灌夫自己不去,是有他的打算的。因为明眼人早就清楚,大汉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现在可以说是国富民强,仓米陈霉,钱贯绳朽,兵精将猛,马厩槽满,武库甲齐。大汉要攻打匈奴,收复失地,解决匈奴的长期困扰,是不远的事。灌夫等人坐等皇帝发出征兵诏令,是跃马疆场,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眠,拿热血和性命搏个封妻荫子的功名。其他人都抱着这个想法。
张大个也不糊涂,也看到了这个形势,但是他也清楚,上阵打仗,带兵立功,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公孙兄弟为什么那么牛,因为他们和天子扯上了关系,卫青的姐姐成了天子的女人;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就是公孙贺的老婆。卫青和公孙兄弟最近平步青云,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张大个不眼气,那么多的显贵,皇亲贵戚,公子王孙,都等着呢,冲锋杀敌是下层军兵的事,领功封赏,甚至封侯拜将就难说的很。倒是出使是个没人争的事。但是出使和打仗又不一样。打仗凭着个人的勇气,武艺,还有运气;出使还要有雄厚的家底,所以他才犹豫了很久。没想到,他的犹豫,逼出了灌夫;灌夫自愿提供所有出行的钱财。
却说张大个揭了榜,轰动了整个长安城。公孙敖笑道:你小子一头摔个跟头,捡了个金元宝,走了狗屎运了!出使?汉使!牛皮的很!大个知道他是在挖苦自己,笑笑。
负责出使事务的大行令把他接到衙署,问清了他的各方面情况,对他的勇气表示深深的敬佩。又问了他为什么愿意揭榜,张大个说:小人效忠天子。愿意为天子、为大汉皇朝竭尽驽马之力!大行按照皇帝的要求带着张大个觐见皇帝。
年轻的皇帝看到青年武骑郎,英气勃勃,少年老成,心里喜悦。
你是朕的武骑郎,应诏期门。朕见过你。去年在天街上角抵,你力压群雄,夺得冠军!
去年角抵大会结束后,在期门皇帝赐见,远远地在城楼上见了一面,皇帝竟然记住了他!皇帝的记忆力惊人的很。大个和群臣暗暗佩服。
皇帝很高兴:张大个。嗯,你的本名是什么?
都叫小人大个,小人不记得自己名字。
哦!如果出使,大个,好像有些粗俗了,嗯,朕赐你一个名字吧!你就要出使关山阻隔,需要很大的勇气,高举、起飞,我看你就叫做张骞吧。
张骞赶紧跪下磕头,谢主隆恩!谢陛下赐名!
皇帝很高兴:朕听说是朕的武骑郎揭榜,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不枉了朕平日对你们的爱护。说吧,你有什么要求?朕都满足你!大行令想提醒皇帝,张骞是私募,不能对朝廷提要求,但是看皇帝高兴,就没有吭声。
张骞说:臣对陛下一片忠心。能够为陛下效力,是臣心中夙愿。臣出使没有别的要求,只是------
窦婴说:有什么问题,你只顾说!
臣想,此次出使即要完成使命,也要弘扬我大汉天威,使天下人知道我大汉的恢宏气象,向往我大汉的富庶繁华,国富民强,而真心想归化我华夏!
说得好!要让外国人知道我大汉的强大、繁华、富足,让他们对我大汉心向往之。皇帝说道。还有呢?
为此,臣昧死恳请陛下准许臣能够自选随从,而且不拘任何人!
哦!任何人?难道叛逆也可以?
皇帝的脸色随着口气的转冷而阴沉。众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谁也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要求,都以为他会要些田地、房舍、金银财宝之类。
张骞没有看皇帝的脸色,也没有在意皇帝口气的转变,说:臣愚昧,臣不敢有非分之想!臣昧死恳请的绝非大逆无道的叛逆之徒!臣用的人都只是因为一时糊涂,而不小心犯错,被交官论治。中尉大人、内史大人可以证明臣所说的。
皇帝脸色和缓了下来,想了想,说:把你要的人交给太尉吧。随后散朝。
窦婴一路上不住埋怨张骞,觐见皇帝之前你就应该跟我通通气!不然,今天多危险!皇帝发了怒,不光是你,我们一群人跟着倒霉!
张骞笑着给窦婴赔罪:都是卑职的错!晚辈的不是!不是事先不跟太尉大人报告,这只是晚辈临时想起了,就随口说了出来。窦婴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皇帝没有发怒,还有转寰的余地,一切等张骞把人员名单拿出来再说。
其实张骞提的要求是他和灌夫商量好的。灌夫说:你这次出使,要想成功,必须选好帮手。不然,很难完成使命。
帮手?难道不是朝廷派的吗?
朝廷给你的人,都是装门面的,派不上大用场!而且,那些人都只能应付一般的情况,碰见特殊情况,就束手无策了。
那怎么办?灌夫如此这般给他交代,张骞是言听计从。于是在皇帝接见之时,他没有要求朝廷的金银财宝,而是要人,还不是要的一般人,而是有问题的人。
皇帝松了口,窦婴主办,张骞就命人拿着自己天使的名帖到长安各个衙门,到各个郡国要人。同时,置办各种出使所用的物品,这些自然是灌夫帮忙置办。不表。
不一日,张骞索要的人纷纷到齐,一共一百二十人。这些人,可都是刚刚从各个狱中出来的,一个个奇形怪状。高的身高过丈,好似幡杆;低的是不足五尺,恰似,滚地陀螺;胖的是头脸身子滚圆,好像大个的葫芦;瘦的是蛮腰不盈一握,似送神的纸幡。这些人一样的是鹑衣百结,蓬头垢面,有的甚至是被抬着来的。张骞家里本来只有一个老奴,那是他有一次和人赌樗蒲赢的,是一个逃入汉庭的胡人,叫做甘父,平日里照顾张骞的衣食生活。这时候就让他照顾这些来人。
灌夫又派了几个人帮忙甘父,先烧了几锅热水,让来人先洗澡,换下狱中的衣服,换上现做的衣服,然后安排地方住下。
张骞把每天报到的人,姓甚名谁,乡贯何处,作何职业,为啥犯罪,所判何刑一一登记明白,报给窦婴;窦婴把张骞统计的东西一字不差的上报皇帝。
皇帝看到窦婴报来的各人情况,这些人有裁缝,有厨子;有赘婿,有倡优;有隶徒,有小吏;有农夫,有士子;有商人,有坐贾;有日者,有星者;有医者,有巫者。皇帝看了好笑,问窦婴:这张骞从哪弄来的这些乌七八糟的人?他带着这些人能成事吗?
窦婴小心的回答:臣也问过他。他说都是他平日里喝酒、赌博时认识的;有些是别人介绍的,乘此机会救他们一命。张骞说道:这些人因为侥幸白捡得了一命,所以才会死心塌地的效力朝廷。而且这些人因为有罪,出关之后,没有退路,也才会拼命向前,不敢退缩。这些人都只是不小心犯了罪,陛下对他们网开一面,如今令他们能够为国效力,显示出陛下和朝廷的恩德与恻隐之心。
皇帝对窦婴的回答很满意,事实上,窦婴所说的,他早已经派人打探过了。如今见窦婴没有隐瞒,大为高兴。皇帝对窦婴说道:张骞此人,好赌成性!会不会坏了事?
窦婴大吃一惊,皇帝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瞒不了他。他小心地回答:这张骞虽然好赌,可是没有听说他因为樗蒲这些事,跟人翻脸。反而很多人因为赌而成为了他的朋友。在长安的赌档,张骞是叫得上号的人,很多官贵都不一定有他说话算事。这次他揭榜,民间和官员们都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大家都能接受。
皇帝若有所,被称作长安四大剑客的,作为张骞的贴身保镖。
因为是当今皇帝第一次派出使臣,出发时皇帝要在未央宫北阙亲自送行。长安百姓夹在天街两边,是人山人海。
这一百多人,虽然是形形色色,高矮胖瘦不同,但现在穿戴整齐,一色的青麻布上衣,黑麻布下裳,头戴黑色小帽;背的是山东桑木弓,带的是楚地的??炯??浯?盼庠矫?扯痛虻牡叮?笨缱湃?痈呤种票傅慕#?僮殴啬谟忻?某っ?4笄褂碴?16?辏?蓄?15邪簦?柘侣矶际枪刂泄┯Φ墓俾怼u媸侨怂葡律降拿突3?硭瞥龊5尿粤??p> 骑行在最前面的是皇帝派给的四名卫士,然后是甘父带着一百二十人的队伍,最后是张骞和四大剑客。
张骞头戴红纱帽,红披风,青色锦袍,怀中左手抱着皇帝的诏书,诏书由红色的锦袱包着;右手持着长八尺的节仗,节仗乃南山生长五年以上的紫竹所制,顶上挂着西蜀牦牛之尾,染作赤红之色。张骞身上没有背弓箭,只挎着一口宝剑,鲨鱼皮鞘,青黑的剑把,这是他家传的宝剑,虽貌不惊人,却是流传有自,当是上古的神兵;胯下马浑身墨色,黑的发亮,像是黑色的丝绸,没有一根杂毛,这是窦婴赠他的一匹名驹,号称踏雪墨龙,登山不减速,下河不湿身子。马身上挂着一条大枪,乃是蜀中好铁,由名家打制,重四十九斤。
皇帝在未央宫北阙检视,大为高兴,命令一人赐给一碗皇家酿的好酒。
张骞率人喝了酒,然后跪下谢了皇恩,牵着马慢慢倒退着离开未央宫。皇帝及众大臣自回皇宫,不提。
却说张骞看着皇帝离开,然后跨上马,出了长安。
灌夫带着许多的豪杰在长安城外等了多时。大家下马相见,然后有人捧上酒来,众人一饮而干。
张骞一抱拳:各位哥哥,皇命在身,不敢耽搁。自此别过。也不说后会有期了,此一去,能不能回来,谁也说不准。
灌夫等人一片声的说:保重!保重!
张骞带头策马而行,很多人纷纷回头最后看一眼高大雄伟的长安城,然后打马狂奔。
一路上自然逢郡过县,有的是驿站传舍,官府小心招待,不用张骞操心;不一日到了陇西郡,这是一路上的最后大郡,郡守等酒食招待,然后护送出城。城外又是一番景象,只见:有村落,没有人烟;有房屋,没了门窗;有田地,没有农夫;眼见的是慌蓁野莽,耳听的是狐叫狼嚎。张骞等人不由得心中凄切。
栖栖遑遑走了一停,几十个老兵在关前迎接。原来汉时,在边关以外,一般设置一些亭障,有一些戍卒,及时的把外夷侵扰的消息传递到内地。这些戍卒一个个眼窝深陷,面带菜色,不戴盔,不穿甲,衣衫褴褛;关城也是墙倒屋塌,破败异常。
张骞让人把陇西郡守让他们帮忙捎带的粮食等给了他们。问道:你们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亭尉苦笑道:匈奴常常骚扰,他们来时,我们躲起来;他们走了,我们才敢回来。消息传出去,也没有人管。我们只求能保住小命,不被匈奴抓取做了奴隶,活着回到家乡。我们只能勉强维持,等到下一批倒霉蛋来接替我们。
看来匈奴的威胁现在是切切实实的存在了,原来的所有想象,在他们见到戍卒的那一刻完全变了。他们和戍卒们一起吃了在中国的最后一顿饭:水煮麦子、水煮豆子。
这才是:雄关不倒仗汉儿,大漠孤身走豪杰;
千年风云谁描绘,万里丝路洒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