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一)
夜雨初霁,几声鸟鸣抖落寂静的土地,好似要将谁唤醒一般。
城郊古庙废弃已久,有一半庙门颓然地碎在地上,另一半则吊在朱漆剥落的门框上勉力维持原有的形迹。
清晨庸弱的阳光越不过门槛,无精打采地停在庙前的青砖上,庙内阴影里的佛像正悲悯地笑着,那副姿容与长久以来一般模样。
神佛谁也不看,却又仿佛谁都看着。
桃月醒来有一些时候,却没有力气动,手指抚上胸前伤口,心想这次还真是元气大伤。
不过,最伤他心的倒不是胸前的伤口,而是自己被那蓝衣公子见死不救这一事实。当然,救不救他,本就是对方的权利,人生在世,许多事都是不可勉强的,何况自己也并没有因对方的见死不救便真的命丧黄泉。他打小跟着师父,就像自家师父的一生都在逃一样,他的一生便是在跟着师父在逃——为了逃得彻底,装死便成了一项必备技能。
昨日那剑虽是真真实实刺进来的,用剑者又是实实在在的高手,在那样的情况下,装死的可行性其实并不是很大,可不幸中的万幸是自己心脏生的偏,又加上及时避开重要穴位,从结果上看,那把瞄准心脏的剑便相对失了准头。
桃月这般想着,从包袱中摸出止血丹吞下,又忽然想起那名公子临走前留下的七伤化瘀散来。
若他记得不错,七伤化瘀散该是中原百草门的独门伤药,百草门是大荥第一医学门派,当朝御医十中有三是出自这一门,七伤化瘀散对内外伤皆有奇效,是千金难求的救命药。
想来,昨夜那些百草门人意欲追缉的那位公子,应当同他们百草门有着不浅的渊源,只是,照昨日那情形来看,又实在不像是内讧该有的样子……
这般沉吟着,微一垂目,便在身下见到一个深红色的瓷瓶,探手取过来,撒了一些在伤口上,心想不用白不用。
眼角余光触到那些尸体,又惹得他叹了一口气。
那些百草门人看上去并不像草包,如今却像草包一般死去,换作旁人,大约也要忍不住为他们的命运感到一抹沉痛——桃月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并不是这些人不济,而只是对方太强大,二者实力差距太明显,以至于弱的一方显得非常可怜。
桃月没头没脑地总结,自己今生一定不要同比自己强大太多的人作对,否则会死得很惨烈,也会死得很委屈。
而且,师父说的果然不错,这个江湖实在是混乱了些,像那般形容温润的公子,竟也同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有牵连,这真是太可怕了。
其实要说起来,他这个人还从来没有怕过什么,三个月前师父死的时候,昨夜这庙中众人惨死的时候,自己也命悬一线的时候,除了感到了死亡带来的痛意,并没有觉得那是必须畏惧的东西,兴许就像师父说的那样,他这个人总是后知后觉。
这也怪不得他,他长到今天,大部分时间都同草木作伴,草木是不会死的,只有一轮又一轮的枯萎重生,而人这种东西究竟哪里同草木不一样,他一直想不大明白,何况那个自小带他长大的人对他说,死亡就像草木枯死,灵魂终于从壳子里逃脱,是莫大的解放。
可就是这样的他,却突然对那个留下伤药给自己,又无情离去的蓝衣公子产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畏惧。
那样凉薄的人,还真是头一遭见。
(二)
这座佛寺唤作青云寺,废寺已八年有余。
大荥上一代国君极重佛教,而如今在九霄之上的那一位,却偏生与自家老子的想法背道而驰。
先皇在位三十余年,大手笔地修建了许多佛寺,朝廷每一年花在佛门上的用度也都甚为庞大。八年前那时候,西域诸国又屡屡来犯,西南西北都不大稳定,国库因为战事准备更是亏空严重,还时常会有官员递来关于地方僧侣欺人霸地的折子。佛教原为国教,却奈何不了圣怒之下的一纸诏书,一场声势浩大的废佛毁释运动如同一场瘟疫般席卷全国,这青云寺便是当年被废弃的诸多寺院之一。
想来这里原先也是香客盈门的,如今却丝毫也寻不到那往昔香火鼎盛的影子,只有斑驳落拓的墙面昭示着此间的破败。
虽说近些年圣上于朝堂之上偶或感叹“过去为非”,言下之意似乎对自己当年轻贱佛门有一些悔意,而那已经毁坏的佛舍经阁,却再找不到回往昔的路。
想着这样的事,不知是感慨还是什么,桃月缓缓呼出一口气来。
隔了大约半盏茶功夫,又摸索着寻到自己右手的脉处,闭目敛息,探了探脉相,探完以后,目光淡淡地瞧着自己身下堆叠的白袍——话虽如此,那袍子却早被血染得看不出原先是个什么颜色。
虽然并没有真的流这么多血,可昨夜装死时为了显得逼真一些,还是做了一些手脚,也因此,那唤作小招的少年才会得出自己命不久矣的结论吧。
若那公子真听小招的建议带自己去治伤,却也会为自己接下来的事,带来一些麻烦呢。
这般想着,缓缓站起了身子,牵动伤口,不由得倒抽口气。胸前的伤口虽然不深,可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可是硬生生被人捅了个窟窿,此刻自然艰难一些。撑着墙壁喘了几口气,才沿着墙壁走起来,并努力感受手下砖石,直到察觉到熟悉的异样,才停了下来。
心思一动,暗道:有了……
却忽听得一阵马蹄声响。呃,难不成是百草门的人又来了一批?看到这满室狼藉,可别把自己当成凶手了……想着,忙屏住呼吸,可僵着身子细听下去,又什么也听不到了。所谓疑心生暗鬼,怕也不过如此,正摇头自嘲间,那声音却又清晰起来。
此刻庙堂渐渐有阳光涌入,门前可见尘埃飞旋,仔细听了一会儿,少年的脸色不由得白了几分。
(二)
庙外天空高远辽阔,这南方土地,竟也有漠北草原的气象。
一队人马正踏着尚有积水的道路疾驰,马蹄溅起浅坑中的污水,打在道旁的草叶上,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泥痕。
御马之人清一色全着玄袍,脸隐在兜帽下,到了寺庙门前,打头的二人动作利索地勒鞭下马,简单对视一眼便推门而进,其余的人也都下马,恭谨地守在门外,隐在兜帽下的神色模糊一片。
只要稍一抬头,便可看到被风雨模糊了字迹的青云禅寺的牌匾。
进入破庙的二人中有一名是女子,一进去便因扑面而来的血腥气蹙紧眉头,看到庙中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后,表情反而缓和了下来。
“六姑娘这挖心的本事,当真是又长进了。”女子声音细而柔,嘲笑一句以后,又扭头吩咐身畔的男子,“过去瞧瞧,死的都是些什么人,若有麻烦,还要趁早解决。”
男子声音慵懒,“我早说过,我不喜欢别人命令我。”
女子语气不以为然:“这话还是留待你爬到我头上的那一日再说吧,小凤。”
“你信不信,你若再这般唤我,我当真会割了你的舌头,嗯?”
女子连连应是,语气里却全无反省:“先干活儿吧。”又刻意拖长声音唤道,“小—凤—儿。”
男子倒也不是真生气,兴许是早便知道同这个女人纠结无益,此刻便懒得同她多嘴,虽有些不满在她手下做事,却仍旧乖乖地俯下身子查看那些尸体。
“穿青衫的都是百草门的弟子,没有打斗痕迹,一剑致命。”男子说得事不关己,女子嗯一声表示听到,似乎对百草门人惨死这件事并不感兴趣。
男子一点点移动位置,在看清那对中年夫妇的脸时微微变色,冲那女子道:“这对夫妇同百里家有些关系。”
女子也是神色微变,“江陵百里家?”沉吟道:“百里家的嫡女半月后入宫,莫非与此事有些……”
男子却淡淡道:“男的唤作百里安,在昌乐府一带做药材生意,虽也冠了百里的姓,却不过是百里家远之又远的旁支,这送亲之事自然劳烦不到他。”沉吟片刻得了结论,“他们前来江陵,怕是为了百里老爷子的病。”目光落到那男子至死都紧紧护住的包袱上。
女子暗赞一声,怪不得楼主倚重这姓凤的,这世上之人,但凡他见过一面的人脸,就像被刀刻在记忆里一般,至于此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有多少家财,只要交他调查,不出三天便一清二楚。
人说久病成医,这凤冬弥究竟病到什么程度,才能将自己困在十多年前的梦魇中,再也不愿出来?
女子想了一会儿才道:“那便放着吧,既是百里家的人,自会有人为他们收尸的。”又叹一口气,“六姑娘这滥杀无辜的毛病,还真是让人头疼。”抱怨道,“楼主安排她保护那一位,她倒是保护得周到,只是每次都要我们善后,真不知道这个人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
抱怨了一通之后,忽然轻飘飘道,“让百草门的这些弟子消失吧。”
凤冬弥挑眉:“化骨?”
答案却是不言自明的。若不撒下化骨水,以百草门的能耐,凭着尸体的伤口想要查到楼主头上,也算不上难事。
见到女子点头,男子才懒懒从怀中摸出一个瓷瓶,抛过去,看到女子有些小瞧自己的目光,不慌不忙笑道:“别这样看我,我可不像你,将好好的人化成水这种事太过残忍,搞不好要下阿鼻地狱,我可还有大半个人生,不能陪你下地狱。”
女子嗤笑一声:“你手上的命债,够你下一百次阿鼻地狱了。”
说着,将瓷瓶拧开,倾倒在距自己最近的尸体上,尸体消失在了一缕白烟里——仿佛这世上再没有这些人活着的痕迹。
凤冬弥一瞬间有一些伤感,不过,他倒是真没有必要去在乎谁的痕迹消失了,他这个人没有心肺,是身边人一贯的评判,这般想想,心便也开朗了。
身畔女子却慢悠悠地问了他一个问题:“小凤,你可知楼主让六姑娘暗中保护的人,是谁?”
得来了个冷淡懒散的回答:“与我无干,懒得想。”
女子笑了笑,口气仍旧颇为随意:“大名鼎鼎的无双公子,你别告诉我你没兴趣。”
听到女子口中吐出的这个名字,躲在暗墙后的桃月不由得恍了一下神。
(三)
此时的桃月身处一间小型暗房,与方才的庙堂一墙之隔,环顾四下,贴墙而设的架子上都是经书佛卷,怕是许久不见阳光,空气里流动的是阴霾之气。
仔细想想,当年诸多寺院房舍被捣毁,经书亦被焚烧,有些寺院为了藏经,便修建了这样的暗室。只是修此室之人,怕是未曾料到,在十年之后的今日,这原本作藏经之用的暗房,竟会在机缘之下救谁一命。
桃月无暇细想这里面的机缘巧合,将耳朵贴紧了墙壁,凝神细听,只听那女子的声音恍恍惚惚地传来:“小凤,这世上楼主看重的人有三,一为西疆赫连染,二和三嘛……”话说一半,像是忽然改了主意,这般问道,“小凤以为会是谁?”
被唤作小凤的男子对这个话题兴趣全无,也不应声,就听那女子殷切催促道:“左右不过是那些人,小凤猜测一下又何妨?”
“二自当是蜀中叶柯。”
女子嘴角勾起斑斓笑意。她的一张脸生的妩媚至极,这一笑更是妖娆万分,可是身边男子却看也不看一眼。
那女子似早习惯了身畔人这一反应,应道:“不错,蜀中叶柯,此人心思深沉,用毒也是一绝,虽说跟赫连染比起来逊了不止一筹,却也是个人物,当然,除这二人以外,还有一个人,也是楼主无论如何都想拉拢过来的……”
男子从最后一具尸体边直起身子,淡然而随意地接过口:“锦绣山庄,楚钰。”那语气淡的,好似这个名字轻如鸿毛一般。
桃月不知西疆赫连染是何许人也,对蜀中叶柯也没有兴趣,听到楚钰这个名字,却是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江陵楚门,十年前便已是江南第一门户,一本如意剑谱,记载得是武林第一剑,一把九归古琴,弹的是江湖最强音。那琴中剑的绝技,更是为江湖中人津津乐道。而楚门少主楚钰却在十八岁那年,应从不参与江湖事务的锦绣山庄主人江亦寒之邀,入主锦绣山庄。
锦绣山庄本就神秘,楚钰又是那般身份,由不得人多作揣摩,尤其是三年前,江亦寒病逝,没有将山庄交给江姓人打理,却是指名由楚钰接任锦绣山庄。楚钰也不是吃白饭的,锦绣山庄交到他手中不到三年,便成长为超越楚门的势力,这更加使得锦绣山庄声名大噪。而楚钰,也被武林人士奉为无双公子,寓意其天下无双。
那一式反璞剑,又被称作公子剑,便是楚门绝技。
——师父便是死在这一招下。
恍惚中,耳边响着男子凉凉的语调:“口口声声说这些人不可为敌,这世上却也少不得人想看他们死。”
女子忽然问出口:“那么你呢,小凤。”
“杀人对你来说早如家常便饭,你就从未想过,杀他们其中一个好扬名立万吗?”
“若他们对楼主并无冒犯,那么他们的生死,与我又何干?”男子回答这问题时语气突然严肃起来,周身气场也随之一变,“我此生最大心愿,便是以我之身,保楼主无虞。”
女子听着话默了一默,终是笑出口:“我倒是忘了,有些狗,原是不会随便咬人的。”不等男子对这样的论断表示抗议,就听那女子道:“六姑娘昨日走的匆忙,忘记处理尸体,今日若非我们正在这附近,恐怕要为楼主带来不小的祸端。”欢快道,“六姑娘欠了我们这么大的人情,小凤,你觉得我们该怎么敲她竹杠?”
男子显然没有同此女子一起敲彼女子竹杠的兴致,见他沉默,那女子只好换了话题:“你我今日既遇上了,不如结个伴,回去向楼主复命。”
话说完,瞧了瞧身畔人的脸色,摆明了又是一副拒绝的表情,不由得道:“你不是吧,还要继续寻人?”
男子早恢复方才的懒洋洋,道:“与楼主约定的一年之期还余半月,半月过后,我自当回去向楼主复命,左护法有管我闲事的心思,不如想着自己该怎么向楼主交代。”
听完这话默了半晌,女子轻叹一声,声音竟比方才多了些认真:“你倒是个倔强的,这些年寻遍整个大荥都找不到她,你难道以为会在江陵撞上好运吗?”又换上轻佻的语气靠过去,“小凤,你我二人共事多年,你也知我对你的心思……”
男子也不推拒,面上挂着懒洋洋的笑意,待女子靠过来之后,竟还顺手揽了她一把,谁料他动作透着暧昧,说出的话却如同浇下的凉水,“你知道,我从来不会拒绝送上门的女人,可是左护法……”说着,拾起女子额前一缕长发,把玩片刻又放开,“你,是女人吗?”
女子面色僵了僵,原本伶牙俐齿的一个人,此刻却只说出一个字,“你……”
男子松开她,邪气地一笑,径直朝门外走去,还丢下这么句话:“事已办完了,此地无宜多留,左护法还不走吗?”
“你……姓凤的,你给我等等!”
女子望着他的背影骂了句,终是追了出去。
待到二人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桃月的一颗心才缓缓平复下来,却免不了满脑子都是楚钰这个名字——虽说并没有认定他便是杀害师父的凶手,却也不可否认此人同师父的被害有莫大的关联,想起此人昨日原是近在自己眼前的,不免暗自悔恨,想到自己竟还赠香给了他,心里便更不是滋味。
好在他这个人向来懂得如何开解自己——原以为自己毫无线索,查起来一定很困难,没有想到,竟然在刚踏入江陵地界之际便碰上楚钰本尊,不知这到底是算意外的幸运,还是意外的霉运……
不一会儿,注意力又转回到自己眼下的处境上来。
“这便是师父说的药师寺吗……”手抚上距自己最近的经书,这般喃喃自语。
是呢,这里在十年或者更久之前,原唤作药师寺,就像师父提过的那样,每逢七月,只要途径这里,总有一场雨水。
师父便是在某个雨天,将东西藏在这里的吗?
这般想着,手已经将最近便的经书缓缓抽了出来,于是便露出古旧的书封,是本《般若经》,略扫一眼,又将它放回原处。手却没有停,沿着成排的书脊缓缓扫过去,偶尔抽书出来看,却也不过是重复先前的动作。终于,那只手顿下来,将一本有些单薄的书取出来——书面上没有题字,却画了一枝花,桃花。
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只桃花,感觉自己的心跳一点点快起来。
“世上最毒,莫过于桃花。”
师父的话如在耳边。
“为什么?”当年的他尚处在穿开裆裤的年纪,自然未能及时体会出师父话中的真理。他仰脸望着那个站在花下的女子——那个明明不到中年,却已一脸褶皱沧桑,且坚持让他唤为师父的女子。
“桃花之毒,在于它开在人心上。那朵花一旦开了,便再无谢日。”
师父的这番话他其实似懂非懂,却仿佛懂了一般点一点头,佯装老成:“所以,师父才将桃花毒放在百毒的首位吗?”
女子不置可否,白色面纱下看不到表情。
良久,才听她缓声道:“桃月,你要记得,如果有一日师父死了,你便离开玉关,去江南,寻一座寺院。那座寺院位于江陵城北,兴许是叫药师寺,又兴许早易了姓名……不过,你总要经过那里,它唤作什么,倒也无关紧要。你记得去寺里找一本毒谱,找到了,便将它毁掉。”
那时的他早养成遇事不多问的习惯,只努力将师父的话记在心间,却在某个严肃的问题上没有忍住,问了出来,“师父,你……会死吗?”
师父的回答,却有些驴唇不对马嘴:“那本毒谱名叫《百日抄》,你见了,总能认出来的。”
<!-- 作者有话说 -->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
<div class="like_box">
<div id="likeTips" style="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21px;padding:5px;border:1px solid #f8dc98;background:#ffffc5;font-size:12px;width:200px;margin:auto;margin-bottom:10px;">&nnsp;</div>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1" id="voteTo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10723906,0);">0</a>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2" id="voteSte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10723906,1);">0</a>
</div>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end-->
夜雨初霁,几声鸟鸣抖落寂静的土地,好似要将谁唤醒一般。
城郊古庙废弃已久,有一半庙门颓然地碎在地上,另一半则吊在朱漆剥落的门框上勉力维持原有的形迹。
清晨庸弱的阳光越不过门槛,无精打采地停在庙前的青砖上,庙内阴影里的佛像正悲悯地笑着,那副姿容与长久以来一般模样。
神佛谁也不看,却又仿佛谁都看着。
桃月醒来有一些时候,却没有力气动,手指抚上胸前伤口,心想这次还真是元气大伤。
不过,最伤他心的倒不是胸前的伤口,而是自己被那蓝衣公子见死不救这一事实。当然,救不救他,本就是对方的权利,人生在世,许多事都是不可勉强的,何况自己也并没有因对方的见死不救便真的命丧黄泉。他打小跟着师父,就像自家师父的一生都在逃一样,他的一生便是在跟着师父在逃——为了逃得彻底,装死便成了一项必备技能。
昨日那剑虽是真真实实刺进来的,用剑者又是实实在在的高手,在那样的情况下,装死的可行性其实并不是很大,可不幸中的万幸是自己心脏生的偏,又加上及时避开重要穴位,从结果上看,那把瞄准心脏的剑便相对失了准头。
桃月这般想着,从包袱中摸出止血丹吞下,又忽然想起那名公子临走前留下的七伤化瘀散来。
若他记得不错,七伤化瘀散该是中原百草门的独门伤药,百草门是大荥第一医学门派,当朝御医十中有三是出自这一门,七伤化瘀散对内外伤皆有奇效,是千金难求的救命药。
想来,昨夜那些百草门人意欲追缉的那位公子,应当同他们百草门有着不浅的渊源,只是,照昨日那情形来看,又实在不像是内讧该有的样子……
这般沉吟着,微一垂目,便在身下见到一个深红色的瓷瓶,探手取过来,撒了一些在伤口上,心想不用白不用。
眼角余光触到那些尸体,又惹得他叹了一口气。
那些百草门人看上去并不像草包,如今却像草包一般死去,换作旁人,大约也要忍不住为他们的命运感到一抹沉痛——桃月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并不是这些人不济,而只是对方太强大,二者实力差距太明显,以至于弱的一方显得非常可怜。
桃月没头没脑地总结,自己今生一定不要同比自己强大太多的人作对,否则会死得很惨烈,也会死得很委屈。
而且,师父说的果然不错,这个江湖实在是混乱了些,像那般形容温润的公子,竟也同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有牵连,这真是太可怕了。
其实要说起来,他这个人还从来没有怕过什么,三个月前师父死的时候,昨夜这庙中众人惨死的时候,自己也命悬一线的时候,除了感到了死亡带来的痛意,并没有觉得那是必须畏惧的东西,兴许就像师父说的那样,他这个人总是后知后觉。
这也怪不得他,他长到今天,大部分时间都同草木作伴,草木是不会死的,只有一轮又一轮的枯萎重生,而人这种东西究竟哪里同草木不一样,他一直想不大明白,何况那个自小带他长大的人对他说,死亡就像草木枯死,灵魂终于从壳子里逃脱,是莫大的解放。
可就是这样的他,却突然对那个留下伤药给自己,又无情离去的蓝衣公子产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畏惧。
那样凉薄的人,还真是头一遭见。
(二)
这座佛寺唤作青云寺,废寺已八年有余。
大荥上一代国君极重佛教,而如今在九霄之上的那一位,却偏生与自家老子的想法背道而驰。
先皇在位三十余年,大手笔地修建了许多佛寺,朝廷每一年花在佛门上的用度也都甚为庞大。八年前那时候,西域诸国又屡屡来犯,西南西北都不大稳定,国库因为战事准备更是亏空严重,还时常会有官员递来关于地方僧侣欺人霸地的折子。佛教原为国教,却奈何不了圣怒之下的一纸诏书,一场声势浩大的废佛毁释运动如同一场瘟疫般席卷全国,这青云寺便是当年被废弃的诸多寺院之一。
想来这里原先也是香客盈门的,如今却丝毫也寻不到那往昔香火鼎盛的影子,只有斑驳落拓的墙面昭示着此间的破败。
虽说近些年圣上于朝堂之上偶或感叹“过去为非”,言下之意似乎对自己当年轻贱佛门有一些悔意,而那已经毁坏的佛舍经阁,却再找不到回往昔的路。
想着这样的事,不知是感慨还是什么,桃月缓缓呼出一口气来。
隔了大约半盏茶功夫,又摸索着寻到自己右手的脉处,闭目敛息,探了探脉相,探完以后,目光淡淡地瞧着自己身下堆叠的白袍——话虽如此,那袍子却早被血染得看不出原先是个什么颜色。
虽然并没有真的流这么多血,可昨夜装死时为了显得逼真一些,还是做了一些手脚,也因此,那唤作小招的少年才会得出自己命不久矣的结论吧。
若那公子真听小招的建议带自己去治伤,却也会为自己接下来的事,带来一些麻烦呢。
这般想着,缓缓站起了身子,牵动伤口,不由得倒抽口气。胸前的伤口虽然不深,可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可是硬生生被人捅了个窟窿,此刻自然艰难一些。撑着墙壁喘了几口气,才沿着墙壁走起来,并努力感受手下砖石,直到察觉到熟悉的异样,才停了下来。
心思一动,暗道:有了……
却忽听得一阵马蹄声响。呃,难不成是百草门的人又来了一批?看到这满室狼藉,可别把自己当成凶手了……想着,忙屏住呼吸,可僵着身子细听下去,又什么也听不到了。所谓疑心生暗鬼,怕也不过如此,正摇头自嘲间,那声音却又清晰起来。
此刻庙堂渐渐有阳光涌入,门前可见尘埃飞旋,仔细听了一会儿,少年的脸色不由得白了几分。
(二)
庙外天空高远辽阔,这南方土地,竟也有漠北草原的气象。
一队人马正踏着尚有积水的道路疾驰,马蹄溅起浅坑中的污水,打在道旁的草叶上,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泥痕。
御马之人清一色全着玄袍,脸隐在兜帽下,到了寺庙门前,打头的二人动作利索地勒鞭下马,简单对视一眼便推门而进,其余的人也都下马,恭谨地守在门外,隐在兜帽下的神色模糊一片。
只要稍一抬头,便可看到被风雨模糊了字迹的青云禅寺的牌匾。
进入破庙的二人中有一名是女子,一进去便因扑面而来的血腥气蹙紧眉头,看到庙中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后,表情反而缓和了下来。
“六姑娘这挖心的本事,当真是又长进了。”女子声音细而柔,嘲笑一句以后,又扭头吩咐身畔的男子,“过去瞧瞧,死的都是些什么人,若有麻烦,还要趁早解决。”
男子声音慵懒,“我早说过,我不喜欢别人命令我。”
女子语气不以为然:“这话还是留待你爬到我头上的那一日再说吧,小凤。”
“你信不信,你若再这般唤我,我当真会割了你的舌头,嗯?”
女子连连应是,语气里却全无反省:“先干活儿吧。”又刻意拖长声音唤道,“小—凤—儿。”
男子倒也不是真生气,兴许是早便知道同这个女人纠结无益,此刻便懒得同她多嘴,虽有些不满在她手下做事,却仍旧乖乖地俯下身子查看那些尸体。
“穿青衫的都是百草门的弟子,没有打斗痕迹,一剑致命。”男子说得事不关己,女子嗯一声表示听到,似乎对百草门人惨死这件事并不感兴趣。
男子一点点移动位置,在看清那对中年夫妇的脸时微微变色,冲那女子道:“这对夫妇同百里家有些关系。”
女子也是神色微变,“江陵百里家?”沉吟道:“百里家的嫡女半月后入宫,莫非与此事有些……”
男子却淡淡道:“男的唤作百里安,在昌乐府一带做药材生意,虽也冠了百里的姓,却不过是百里家远之又远的旁支,这送亲之事自然劳烦不到他。”沉吟片刻得了结论,“他们前来江陵,怕是为了百里老爷子的病。”目光落到那男子至死都紧紧护住的包袱上。
女子暗赞一声,怪不得楼主倚重这姓凤的,这世上之人,但凡他见过一面的人脸,就像被刀刻在记忆里一般,至于此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有多少家财,只要交他调查,不出三天便一清二楚。
人说久病成医,这凤冬弥究竟病到什么程度,才能将自己困在十多年前的梦魇中,再也不愿出来?
女子想了一会儿才道:“那便放着吧,既是百里家的人,自会有人为他们收尸的。”又叹一口气,“六姑娘这滥杀无辜的毛病,还真是让人头疼。”抱怨道,“楼主安排她保护那一位,她倒是保护得周到,只是每次都要我们善后,真不知道这个人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
抱怨了一通之后,忽然轻飘飘道,“让百草门的这些弟子消失吧。”
凤冬弥挑眉:“化骨?”
答案却是不言自明的。若不撒下化骨水,以百草门的能耐,凭着尸体的伤口想要查到楼主头上,也算不上难事。
见到女子点头,男子才懒懒从怀中摸出一个瓷瓶,抛过去,看到女子有些小瞧自己的目光,不慌不忙笑道:“别这样看我,我可不像你,将好好的人化成水这种事太过残忍,搞不好要下阿鼻地狱,我可还有大半个人生,不能陪你下地狱。”
女子嗤笑一声:“你手上的命债,够你下一百次阿鼻地狱了。”
说着,将瓷瓶拧开,倾倒在距自己最近的尸体上,尸体消失在了一缕白烟里——仿佛这世上再没有这些人活着的痕迹。
凤冬弥一瞬间有一些伤感,不过,他倒是真没有必要去在乎谁的痕迹消失了,他这个人没有心肺,是身边人一贯的评判,这般想想,心便也开朗了。
身畔女子却慢悠悠地问了他一个问题:“小凤,你可知楼主让六姑娘暗中保护的人,是谁?”
得来了个冷淡懒散的回答:“与我无干,懒得想。”
女子笑了笑,口气仍旧颇为随意:“大名鼎鼎的无双公子,你别告诉我你没兴趣。”
听到女子口中吐出的这个名字,躲在暗墙后的桃月不由得恍了一下神。
(三)
此时的桃月身处一间小型暗房,与方才的庙堂一墙之隔,环顾四下,贴墙而设的架子上都是经书佛卷,怕是许久不见阳光,空气里流动的是阴霾之气。
仔细想想,当年诸多寺院房舍被捣毁,经书亦被焚烧,有些寺院为了藏经,便修建了这样的暗室。只是修此室之人,怕是未曾料到,在十年之后的今日,这原本作藏经之用的暗房,竟会在机缘之下救谁一命。
桃月无暇细想这里面的机缘巧合,将耳朵贴紧了墙壁,凝神细听,只听那女子的声音恍恍惚惚地传来:“小凤,这世上楼主看重的人有三,一为西疆赫连染,二和三嘛……”话说一半,像是忽然改了主意,这般问道,“小凤以为会是谁?”
被唤作小凤的男子对这个话题兴趣全无,也不应声,就听那女子殷切催促道:“左右不过是那些人,小凤猜测一下又何妨?”
“二自当是蜀中叶柯。”
女子嘴角勾起斑斓笑意。她的一张脸生的妩媚至极,这一笑更是妖娆万分,可是身边男子却看也不看一眼。
那女子似早习惯了身畔人这一反应,应道:“不错,蜀中叶柯,此人心思深沉,用毒也是一绝,虽说跟赫连染比起来逊了不止一筹,却也是个人物,当然,除这二人以外,还有一个人,也是楼主无论如何都想拉拢过来的……”
男子从最后一具尸体边直起身子,淡然而随意地接过口:“锦绣山庄,楚钰。”那语气淡的,好似这个名字轻如鸿毛一般。
桃月不知西疆赫连染是何许人也,对蜀中叶柯也没有兴趣,听到楚钰这个名字,却是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江陵楚门,十年前便已是江南第一门户,一本如意剑谱,记载得是武林第一剑,一把九归古琴,弹的是江湖最强音。那琴中剑的绝技,更是为江湖中人津津乐道。而楚门少主楚钰却在十八岁那年,应从不参与江湖事务的锦绣山庄主人江亦寒之邀,入主锦绣山庄。
锦绣山庄本就神秘,楚钰又是那般身份,由不得人多作揣摩,尤其是三年前,江亦寒病逝,没有将山庄交给江姓人打理,却是指名由楚钰接任锦绣山庄。楚钰也不是吃白饭的,锦绣山庄交到他手中不到三年,便成长为超越楚门的势力,这更加使得锦绣山庄声名大噪。而楚钰,也被武林人士奉为无双公子,寓意其天下无双。
那一式反璞剑,又被称作公子剑,便是楚门绝技。
——师父便是死在这一招下。
恍惚中,耳边响着男子凉凉的语调:“口口声声说这些人不可为敌,这世上却也少不得人想看他们死。”
女子忽然问出口:“那么你呢,小凤。”
“杀人对你来说早如家常便饭,你就从未想过,杀他们其中一个好扬名立万吗?”
“若他们对楼主并无冒犯,那么他们的生死,与我又何干?”男子回答这问题时语气突然严肃起来,周身气场也随之一变,“我此生最大心愿,便是以我之身,保楼主无虞。”
女子听着话默了一默,终是笑出口:“我倒是忘了,有些狗,原是不会随便咬人的。”不等男子对这样的论断表示抗议,就听那女子道:“六姑娘昨日走的匆忙,忘记处理尸体,今日若非我们正在这附近,恐怕要为楼主带来不小的祸端。”欢快道,“六姑娘欠了我们这么大的人情,小凤,你觉得我们该怎么敲她竹杠?”
男子显然没有同此女子一起敲彼女子竹杠的兴致,见他沉默,那女子只好换了话题:“你我今日既遇上了,不如结个伴,回去向楼主复命。”
话说完,瞧了瞧身畔人的脸色,摆明了又是一副拒绝的表情,不由得道:“你不是吧,还要继续寻人?”
男子早恢复方才的懒洋洋,道:“与楼主约定的一年之期还余半月,半月过后,我自当回去向楼主复命,左护法有管我闲事的心思,不如想着自己该怎么向楼主交代。”
听完这话默了半晌,女子轻叹一声,声音竟比方才多了些认真:“你倒是个倔强的,这些年寻遍整个大荥都找不到她,你难道以为会在江陵撞上好运吗?”又换上轻佻的语气靠过去,“小凤,你我二人共事多年,你也知我对你的心思……”
男子也不推拒,面上挂着懒洋洋的笑意,待女子靠过来之后,竟还顺手揽了她一把,谁料他动作透着暧昧,说出的话却如同浇下的凉水,“你知道,我从来不会拒绝送上门的女人,可是左护法……”说着,拾起女子额前一缕长发,把玩片刻又放开,“你,是女人吗?”
女子面色僵了僵,原本伶牙俐齿的一个人,此刻却只说出一个字,“你……”
男子松开她,邪气地一笑,径直朝门外走去,还丢下这么句话:“事已办完了,此地无宜多留,左护法还不走吗?”
“你……姓凤的,你给我等等!”
女子望着他的背影骂了句,终是追了出去。
待到二人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桃月的一颗心才缓缓平复下来,却免不了满脑子都是楚钰这个名字——虽说并没有认定他便是杀害师父的凶手,却也不可否认此人同师父的被害有莫大的关联,想起此人昨日原是近在自己眼前的,不免暗自悔恨,想到自己竟还赠香给了他,心里便更不是滋味。
好在他这个人向来懂得如何开解自己——原以为自己毫无线索,查起来一定很困难,没有想到,竟然在刚踏入江陵地界之际便碰上楚钰本尊,不知这到底是算意外的幸运,还是意外的霉运……
不一会儿,注意力又转回到自己眼下的处境上来。
“这便是师父说的药师寺吗……”手抚上距自己最近的经书,这般喃喃自语。
是呢,这里在十年或者更久之前,原唤作药师寺,就像师父提过的那样,每逢七月,只要途径这里,总有一场雨水。
师父便是在某个雨天,将东西藏在这里的吗?
这般想着,手已经将最近便的经书缓缓抽了出来,于是便露出古旧的书封,是本《般若经》,略扫一眼,又将它放回原处。手却没有停,沿着成排的书脊缓缓扫过去,偶尔抽书出来看,却也不过是重复先前的动作。终于,那只手顿下来,将一本有些单薄的书取出来——书面上没有题字,却画了一枝花,桃花。
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只桃花,感觉自己的心跳一点点快起来。
“世上最毒,莫过于桃花。”
师父的话如在耳边。
“为什么?”当年的他尚处在穿开裆裤的年纪,自然未能及时体会出师父话中的真理。他仰脸望着那个站在花下的女子——那个明明不到中年,却已一脸褶皱沧桑,且坚持让他唤为师父的女子。
“桃花之毒,在于它开在人心上。那朵花一旦开了,便再无谢日。”
师父的这番话他其实似懂非懂,却仿佛懂了一般点一点头,佯装老成:“所以,师父才将桃花毒放在百毒的首位吗?”
女子不置可否,白色面纱下看不到表情。
良久,才听她缓声道:“桃月,你要记得,如果有一日师父死了,你便离开玉关,去江南,寻一座寺院。那座寺院位于江陵城北,兴许是叫药师寺,又兴许早易了姓名……不过,你总要经过那里,它唤作什么,倒也无关紧要。你记得去寺里找一本毒谱,找到了,便将它毁掉。”
那时的他早养成遇事不多问的习惯,只努力将师父的话记在心间,却在某个严肃的问题上没有忍住,问了出来,“师父,你……会死吗?”
师父的回答,却有些驴唇不对马嘴:“那本毒谱名叫《百日抄》,你见了,总能认出来的。”
<!-- 作者有话说 -->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
<div class="like_box">
<div id="likeTips" style="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21px;padding:5px;border:1px solid #f8dc98;background:#ffffc5;font-size:12px;width:200px;margin:auto;margin-bottom:10px;">&nnsp;</div>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1" id="voteTo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10723906,0);">0</a>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2" id="voteSte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10723906,1);">0</a>
</div>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