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不复当年(下)
小舞浑浑噩噩地跟着唐墨瑛走出她的房间,脑中只回旋着他刚才的一句话:“我要带你回宫。”
回宫?回宫成为太子的姬妾,日后的皇妃?回宫去享受那些人人向往的荣华富贵?她摇头——红颜未老恩先断的故事,书上写得太多,人也说得太多。更何况,她不爱他。不论他是太子,还是皇帝,他注定只能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寒光扑面,她这才发觉眼前的世界已是银白一片——雪,大概已下了一夜。或许是因为冷,她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唐墨瑛看在眼里,他命人拿来一件貂裘的披风,亲自披上她的香肩。
她缓过神来,忙跪下谢恩。唐墨瑛却扶起她,然后调笑地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外边哪及芙蓉帐暖?”
是啊,芙蓉帐暖!
从此她便是芙蓉帐后的一抹香魂,便是宫怨词中的一朵凄艳。她从此便无须再看纷纭市井,再感人间冷暖。她只需埋首于一场场繁华梦中,期待唐墨瑛给她荣耀,给她恩宠。然后,便是一朝春尽红颜老的凋零……
芙蓉帐暖,能暖几春?
她下意识地将身上的貂裘裹得更紧,可心底的寒气却一寸寸地肆虐上眉睫,侵入她的骨髓。脑中泛起一个模模糊糊的白影,让她心醉,又心碎,却怎样都抓不住。
正魂不守舍时,耳边传来唐墨瑛的声音,显得很焦急:“怎么,他又病了?”
她这才发现唐墨瑛身边不知何时又多出一名侍卫,正在向他禀告着什么。
唐墨瑛皱了皱眉,便匆匆而去,教小舞愣在原地,不知是该跟着,还是该等着。
这便是太子的女人了?他想何时离去,便何时离去,连个理由也不必说。小舞冷笑着:自己难道真的在乎吗?不,她一点也不在乎。因为她的心不在这里,她的心早已在今年的初春,失给了满院的梅花。
脚步却不自觉地跟了上去,等她发现自己竟已身在唐三房外的时候,她方才醒悟自己之所以会情不自禁地跟随,竟是因为唐墨瑛是去往那里。
脚下的路太过熟悉了:那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径,曾多少次出现在她的梦中,通向那头唐三清清浅浅的笑容。她也曾多少次悄悄走上这条小径,装作欣赏他满院的花木,明知道他就在里面,却不敢去敲门。而当他偶尔意识到她的存在,当他轻咳的声音向门边移近,她便会飞快地消失在小径的另一头,虽然心中好想看看他的病情有没有好转。
顺着小径,穿过一道积雪的拱门,便是他真正的天地——这里只种梅花,只住他一人。她一直记得最初邂逅的时候,她与他争论梅花的颜色,她知他是借梅喻己,可他知不知道,他本人其实要比这些梅花夺目得多?他又知不知道,一颗少女的芳心已在那时被他的光彩牢牢吸引,和他谈梅抬杠,只是想再多听一会儿他的声音?
说不清是为什么,自见他第一眼起,她的心便被情丝缠住了。她渴望他微笑中不经意流露的柔情,她好奇他病弱的身躯下深藏的智慧,她更怜惜他眼底似乎浓得化不开的愁绪。她想靠近他,她想懂他。也许最初的动心只是因为他如诗如画的风采,可越是久了,有关他的一切便越发强烈地冲击着她的心扉——因为透过众人的描述,她只看见一抹隐藏在盛名之下的孤独灵魂。而这抹孤独的灵魂却一直散发着绚目的光彩,就像他一贯温文的微笑,将他的一切哀愁掩饰得那么好,可他自己又是如何承受的?
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她一向都有一种能看透人内心的能力。这种能力为她赢来了许多的知己——那些与她结交的王孙公子,江湖侠士绝不是仅冲着她的美貌来的,他们是将她当做知音的。所以她相信这一年的相处,自己的眼睛已洞穿了唐三灵魂的一角,看到了他内心无以伦比的孤绝。可是这种孤绝的源头在哪里,她却怎么也看不穿。所以,她才分外地想去揭下他神一般的面具,甚至贪心地想用她的柔情去化开他心底的悲哀。
这些丝丝缠绕的情丝,曾让她的心多么甜蜜而充实啊!小舞自嘲地笑着,抬起螓首——她已是多么的习惯,走到这株红梅之前,透过盘曲如虬的枝干,看他曾站过的地方开着的雪蕊冰莹。丰润的红色花瓣刚好“贴近”着那如雪的华采,幸福地燃烧,含笑枝头。可他又知不知道她在笑呢?他的眼睛永远平得像镜,连她都能照见自己的痴心了,镜中的清光却依旧冰冷,冰冷得绝情。
绝情?是的,他的确绝情。绝情到看着她交游四海而无一丝醋意,绝情到亲手将她推进太子怀中,绝情得让她一年的心情起落竟只成为庸人自扰,竟只换来今日的黯然销魂——他绝情得就像神,她怎么会傻到想去参勘神的内心?
淡淡的药香飘进她的鼻畔,拉回她忽悲忽喜的思绪,让她意识到她已在房间之内。
屋内陈设极为简单,这是唐三一贯的淡然风格。其中惟一奢侈的物品恐怕便是面前这面巨大的苏绣屏风,屏风后面是他的卧榻。
唐墨瑛已走进屏风之内,小舞站住了。
隔着这道半透明的屏风,她隐约瞧见里面的情形——唐墨瑛坐在床边,床前还侍立着若飞。模模糊糊的有一抹白色,掩盖在帘帐之内,锦被之下,只听得见他低柔的声音:“大哥,劳你担心了。”
唐墨瑛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大抵是好好休养之类。
小舞没有心思听他的话语,耳朵只在期待唐三的声音:他的声音怎会那样的虚弱,虚弱得让她止不住的心痛?
她为什么还要心痛?难道要带着这份心痛终老深宫?想着,她狠了狠心,迈步向门外走去。从这里,可以看见门外那片梅花的海,红白相映,犹如水波烂漫。她觉得自己便像是海中的一朵浪花,无怨无悔地沉溺于海洋神秘的胸襟中,期待着无情的它给她一个梦想,然后再被梦醒的残忍击个粉碎。
“大哥,我求你了,你不能……”唐三的声音却忽然提高,显得急切而无助。
心漏了一拍,她微微偏转了一下视线,停住了脚步。
“为什么?”唐墨瑛的声音也大了,听得出来他正压抑着怒火。
唐三的声音显得极为疲倦,中气不足地回答:“大哥,宫里的规矩是不能纳民女为妃的,你是太子,怎能给他人落下口实?”
唐墨瑛没有说话,显然是无言反驳。
唐三又道:“据我所知,二哥虽然封了亲王,他们可都在虎视耽耽,一旦你有任何的失误,他定会抓住机会向皇上进言的。”
“这……”唐墨瑛仍在犹豫。
唐三也不再说话,屏风后面好像忽然被冰封住了一样。
小舞却知道,那“冰封”之中一定有一双比冰还冷的眼睛,散发着比阳光下的微雪还幽冷的光彩。她转过身去,向那屏风悄悄走近。
屏风后的沉寂终于由若飞的一声惊呼打破:“唐三,你……”
她看见唐三挣扎着起身下床,白色的身影甩开所有想搀扶他的手,最后跪在了唐墨瑛面前,他的声音那么迫切,那么焦急,像开闸的潮水一般完全冲开了她的心门,第一次让她觉得他也有情——“大哥……就算我求你……别带她走!”
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喘息和剧烈的咳嗽,小舞只觉得屏风后的那抹白影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她用力眨了眨眼睛,才知清泪已尽湿双眸——男儿膝下有黄金啊!清高若他,竟会跪求——为了她——为她跪求!
“好了好了,你起来吧,我答应你便是了。”唐墨瑛的声音中透着股无奈,“那以后呢?”他低声道,像是问人,又像是问己。
唐三轻喘着回答:“要么……太子与民女相忘于江湖……”说着,他忽然飞快的以手掩口,停顿了一会儿才又勉强继续:“要么……登基之后,再接她……入宫……”
相忘于江湖?他为什么不让她彻底地死心,在深宫中枯萎,与他相忘于江湖?他为什么要在二人已无望相守之后,让她知道他的真心,他的伤痛?他为什么要留下她,让她柔肠百结,情丝千纠?
太多的爱恨情伤一下子汹涌而来,仿佛是海洋忽然回应的声浪,紧紧地包裹住她,教她在他深沉却更凄凉的情意中沉溺得喘不过气来。她飞步走出房间,想稳定住胸口涤荡的爱恨交织的情绪,却又忍不住一步一回首,生怕当她走出这道门时,刚才的一切便又会是一场梦。虽然这场梦已撕裂了她的芳心千回万回,却更鲜活地燃着了她的生命!
回首间,她第一次看清了他屏风上绣着的图案,竟是一株似火燃烧的红梅!
她一直多么傻呀,总是妄想透过这道屏风去看清里面的世界,其实他却早已将满腔爱恋悄悄流露,不经意地就表达在了她的面前!
最后一次回首后,小舞笑着跨出门去。
满院红梅花开盛火,涅盘出一只扑火的飞蛾……
唐墨瑛又在小舞的闺房住了三天,终于决定回都城。
临走之时,他将她揽在怀中,呼吸着她清淡的发香,眷恋地承诺:“舞,我会派人来接你的。”
小舞扬首轻笑:“还是请太子忘了我吧,小舞不愿成为太子的麻烦。”
她的如花笑靥又一次让唐墨瑛沉醉,自从那日唐三向他跪求留下她之后,她的脸上便一直带着这样的笑容,像一团熊熊燃着的火,烫得教他舍不得将视线移开。但他又必须离开,为了每个皇子都向往了一辈子的至尊大位,他必须先舍弃眼前盛开的这朵奇葩。
他又吻了吻她的唇,她丰润的双唇冰冷地接受,不带丝毫触感和响应。这让他不禁疑惑:她笑靥中盛满的激情究竟是为了什么?
于是他又道:“不要离开天山,在这里等我。”
小舞依然自顾自地微笑,看向他的眼眸中却映不出他的分毫来。
带着些许怅然,唐墨瑛终于离开了天山,从此再没有回来。
“你可以走,想去哪里都可以。”纱帐后面传来唐三幽冷的声音。
“我走了,你们怎么办?”小舞隔着中间的纱帐,问道。
“我自有办法,你不用担心。”唐三轻轻地回答,然后便轻轻地咳嗽。
“我不走,我会留下。”小舞看着纱帐,坚定的回答。
她的眼睛真亮,亮得仿佛能穿透眼前的纱帐,唐三别过脸去,自欺欺人地避开她令人神迷的目光——他不愿她看见他拥被而坐的病态,更不愿让她看见他为她心碎的苍白。
“你怎么了?”小舞问,她不要他将自己藏在纱帐之后,她要他直面相对,哪怕这样的代价是彼此粉身碎骨,她也无悔无怨。
“没什么。”他怎能告诉她,他为她一夜枯站,三日咳血?他怎能告诉她,他为她晕倒雪地,险些丧命?他情愿她什么都不知道,他不要带给她缱绻之后的幻灭。
“我恨你。”他为什么什么也不肯说?他究竟还要将自己藏多久?小舞紧紧地咬着下唇,从贝齿与朱唇的缝隙中吐出几个字来。
唐三却在帐后轻轻地笑了:他情愿她恨他,因为哪怕是血淋淋的恨,对他来说也比她一丝浅浅的爱容易承受得多。他说道:“是我欠你的。”
他一定又在笑了。小舞虽然看不见他的神态,却也能从他似乎轻松一些的口吻中联想出他唇角的微扬。他就那么“害怕”她的爱?宁愿承受她恨意的凌迟,也不愿面对她真情的给予?
“你实在欠我太多。”她努力地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可眼眶还是止不住地发酸。
“的确。”唐三微笑着叹了口气。他不能让她听出他的声音中包含了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怜惜。他的确欠她太多——先送她一个繁华锦绣,后又将她推至一片凄清落寞。他虽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确应将她留下来,因为绫罗绸缎只会带给她凄凉,亭台楼阁只会将她的灵魂深锁。可这个挽留是否已经太迟?她毕竟已成了大哥的女人,她还能否拥有他想还给她的自由?所以他才分外地想让她离开,离开过去的一切,在天涯海角寻一个知心良人,代他偿她一世情缘。
“哥,你变了,小舞也变了,你要记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造成的……”听着唐三的回答,心慢慢冷凝成冰,他,难道真的一点也不曾在乎吗。
“是啊,我们,都已经变了……”轻柔如梦的嗓音,却狠狠刺伤两人的心,只是一个“变”字,便可轻易地将两人阻隔……
喉头的腥甜,随着小舞衣袖飞扬,窗外白雪满天,落梅碎了一地,渐渐滴落。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可泪,却无论如何也流不出来了。她叫自己哥,不是唐三,不是小三,是那一层能将他们生生分开的称呼,哥哥与妹妹,本就应该这样不是吗,自己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不是吗,可是,为什么,心,会这么痛……
忽的瞄到桌前的那一抹素白,他挣扎着下榻,丝毫不顾及嘴角殷红的滑落,扶着墙,一步一步,是那般艰辛,目光却始终定格在素白上的那抹红色。
近乎颤抖地拿起那张纸,上面的血字刺目,与窗外飘零的大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血液,喷涌而出,与纸上的血字渐渐交融,直至再也看不清字迹,他徒劳地跌坐在靠椅上,面色煞白,忽的大笑起来,确实满目的苍凉,君已陌路,君已陌路,呵呵,君已陌路啊。他们的缘,终究,还是断了吗……
清脆的响声又一次响起,有一道裂纹与铃铛交辉相映,白玉的手镯越发地不真实起来,当手镯脱落,铃铛泯灭,缘,自会灭!!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天山脚下便已多了一间华丽的酒楼,名为情阁。于是如今的天下,最出名的便成了两阁,一座自然是天阁,另一座就是情阁。
接着,小舞走进了情阁,成了它的女主人。
她就像这春日里满树的桃花,初绽的羞涩,怒放的绚烂,飘落的风情,大大方方地展露于万里晴空之下,赢得情阁永远不变的高朋满座,也为她自己赢得了谜一般的声名——
有人说她豪迈,酒入柔肠,绣口一吐,竟“大江东去”;也有人说她妩媚,弦上玉柱,纤手一拨,便“寒蝉凄切”。
有人说她千杯不醉,君不见陈年的女儿红,酒香四溢,醺醉了情阁上空的晚霞,却染不上她的春风笑靥;也有人说她实不善饮,君不见云楼自酿的竹叶青,清淡如水,却只需三杯,便能映湿横波目,醉卧芙蓉台。
有人说她冰清如月,闺仪出众,一向笑面迎人,喜怒从不轻易形于色;却也有人说她实则性情如火,奔放洒脱,一夜西湖细雨,竟有人见湖心一叶扁舟之上,有她白衣胜雪,临空飘举,沐雨而歌。
在外人看来,她身世是谜,性情是谜,一颦是谜,一笑是谜,眉是谜,眼也是谜。
谜得妩媚,谜得摄魄,谜得怦然,谜得只教人迷醉——迷醉得像八月十五三潭映出的湖心月,迷醉得像情阁藏的香飘十里的女儿红。
她是江南绿柳编织出的梦,是西湖清波荡漾出的美——是的,她便是美!美得不矫揉,不造作,无须脂粉,无须修饰。
她开情阁,将自己的美呈于冉冉浮生的街市,而鄙夷那些装饰精美的高墙深院。她更无视那些繁华镂饰的黄金枷锁,以无拘无束的美丽燃烧着自己的生命,无畏地向世俗、向礼教宣战!
她的美,卓绝千古,惊世骇俗,就像惊雷一声,挟着闪电,绽放在浓云密布的天空——美得绝魂!
可唐三每天看着这种美,却只会心痛。
他知道这一辈子他都欠她的——即使她永远在笑,笑得似乎很快乐。
可唐三却知道,她的内心其实并不像她的笑容那样洒脱。他常常注视着绣楼那扇紧闭的小窗,幽幽的灯火之下映出她倚窗独坐的剪影,凄清地在他的心上也添一抹暗色,他知道她此时一定不是在笑的。
白天时,她是情阁风华绝代的女主人;黑夜里,她却只是绣楼孤灯下寂寥的一缕魂。就像他,白日里,是众人景仰,智慧卓绝的若水公子;夜晚时,却是独挑青灯,相照寂寞的断肠人。
天阁的孤灯夜夜不熄,那是他仅能的安慰,悄悄地回应她的一片衷肠,期望她的漫漫长夜不致也像他的一样霜般清冷。
其实,他多么想拥住窗上绝魂的身影,可他不能,即使她不是他大哥的女人,他也只能一如既往地逃避,平静……
一年,三百多个清索的长夜,随着烛光的摇曳化为缕缕轻烟,飘散在轮回中仿佛不留痕迹,就像琴弦上永不停息地吟哦——
云一互,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
给点留言吧!雪儿爱你们!!
回宫?回宫成为太子的姬妾,日后的皇妃?回宫去享受那些人人向往的荣华富贵?她摇头——红颜未老恩先断的故事,书上写得太多,人也说得太多。更何况,她不爱他。不论他是太子,还是皇帝,他注定只能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寒光扑面,她这才发觉眼前的世界已是银白一片——雪,大概已下了一夜。或许是因为冷,她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唐墨瑛看在眼里,他命人拿来一件貂裘的披风,亲自披上她的香肩。
她缓过神来,忙跪下谢恩。唐墨瑛却扶起她,然后调笑地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外边哪及芙蓉帐暖?”
是啊,芙蓉帐暖!
从此她便是芙蓉帐后的一抹香魂,便是宫怨词中的一朵凄艳。她从此便无须再看纷纭市井,再感人间冷暖。她只需埋首于一场场繁华梦中,期待唐墨瑛给她荣耀,给她恩宠。然后,便是一朝春尽红颜老的凋零……
芙蓉帐暖,能暖几春?
她下意识地将身上的貂裘裹得更紧,可心底的寒气却一寸寸地肆虐上眉睫,侵入她的骨髓。脑中泛起一个模模糊糊的白影,让她心醉,又心碎,却怎样都抓不住。
正魂不守舍时,耳边传来唐墨瑛的声音,显得很焦急:“怎么,他又病了?”
她这才发现唐墨瑛身边不知何时又多出一名侍卫,正在向他禀告着什么。
唐墨瑛皱了皱眉,便匆匆而去,教小舞愣在原地,不知是该跟着,还是该等着。
这便是太子的女人了?他想何时离去,便何时离去,连个理由也不必说。小舞冷笑着:自己难道真的在乎吗?不,她一点也不在乎。因为她的心不在这里,她的心早已在今年的初春,失给了满院的梅花。
脚步却不自觉地跟了上去,等她发现自己竟已身在唐三房外的时候,她方才醒悟自己之所以会情不自禁地跟随,竟是因为唐墨瑛是去往那里。
脚下的路太过熟悉了:那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径,曾多少次出现在她的梦中,通向那头唐三清清浅浅的笑容。她也曾多少次悄悄走上这条小径,装作欣赏他满院的花木,明知道他就在里面,却不敢去敲门。而当他偶尔意识到她的存在,当他轻咳的声音向门边移近,她便会飞快地消失在小径的另一头,虽然心中好想看看他的病情有没有好转。
顺着小径,穿过一道积雪的拱门,便是他真正的天地——这里只种梅花,只住他一人。她一直记得最初邂逅的时候,她与他争论梅花的颜色,她知他是借梅喻己,可他知不知道,他本人其实要比这些梅花夺目得多?他又知不知道,一颗少女的芳心已在那时被他的光彩牢牢吸引,和他谈梅抬杠,只是想再多听一会儿他的声音?
说不清是为什么,自见他第一眼起,她的心便被情丝缠住了。她渴望他微笑中不经意流露的柔情,她好奇他病弱的身躯下深藏的智慧,她更怜惜他眼底似乎浓得化不开的愁绪。她想靠近他,她想懂他。也许最初的动心只是因为他如诗如画的风采,可越是久了,有关他的一切便越发强烈地冲击着她的心扉——因为透过众人的描述,她只看见一抹隐藏在盛名之下的孤独灵魂。而这抹孤独的灵魂却一直散发着绚目的光彩,就像他一贯温文的微笑,将他的一切哀愁掩饰得那么好,可他自己又是如何承受的?
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她一向都有一种能看透人内心的能力。这种能力为她赢来了许多的知己——那些与她结交的王孙公子,江湖侠士绝不是仅冲着她的美貌来的,他们是将她当做知音的。所以她相信这一年的相处,自己的眼睛已洞穿了唐三灵魂的一角,看到了他内心无以伦比的孤绝。可是这种孤绝的源头在哪里,她却怎么也看不穿。所以,她才分外地想去揭下他神一般的面具,甚至贪心地想用她的柔情去化开他心底的悲哀。
这些丝丝缠绕的情丝,曾让她的心多么甜蜜而充实啊!小舞自嘲地笑着,抬起螓首——她已是多么的习惯,走到这株红梅之前,透过盘曲如虬的枝干,看他曾站过的地方开着的雪蕊冰莹。丰润的红色花瓣刚好“贴近”着那如雪的华采,幸福地燃烧,含笑枝头。可他又知不知道她在笑呢?他的眼睛永远平得像镜,连她都能照见自己的痴心了,镜中的清光却依旧冰冷,冰冷得绝情。
绝情?是的,他的确绝情。绝情到看着她交游四海而无一丝醋意,绝情到亲手将她推进太子怀中,绝情得让她一年的心情起落竟只成为庸人自扰,竟只换来今日的黯然销魂——他绝情得就像神,她怎么会傻到想去参勘神的内心?
淡淡的药香飘进她的鼻畔,拉回她忽悲忽喜的思绪,让她意识到她已在房间之内。
屋内陈设极为简单,这是唐三一贯的淡然风格。其中惟一奢侈的物品恐怕便是面前这面巨大的苏绣屏风,屏风后面是他的卧榻。
唐墨瑛已走进屏风之内,小舞站住了。
隔着这道半透明的屏风,她隐约瞧见里面的情形——唐墨瑛坐在床边,床前还侍立着若飞。模模糊糊的有一抹白色,掩盖在帘帐之内,锦被之下,只听得见他低柔的声音:“大哥,劳你担心了。”
唐墨瑛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大抵是好好休养之类。
小舞没有心思听他的话语,耳朵只在期待唐三的声音:他的声音怎会那样的虚弱,虚弱得让她止不住的心痛?
她为什么还要心痛?难道要带着这份心痛终老深宫?想着,她狠了狠心,迈步向门外走去。从这里,可以看见门外那片梅花的海,红白相映,犹如水波烂漫。她觉得自己便像是海中的一朵浪花,无怨无悔地沉溺于海洋神秘的胸襟中,期待着无情的它给她一个梦想,然后再被梦醒的残忍击个粉碎。
“大哥,我求你了,你不能……”唐三的声音却忽然提高,显得急切而无助。
心漏了一拍,她微微偏转了一下视线,停住了脚步。
“为什么?”唐墨瑛的声音也大了,听得出来他正压抑着怒火。
唐三的声音显得极为疲倦,中气不足地回答:“大哥,宫里的规矩是不能纳民女为妃的,你是太子,怎能给他人落下口实?”
唐墨瑛没有说话,显然是无言反驳。
唐三又道:“据我所知,二哥虽然封了亲王,他们可都在虎视耽耽,一旦你有任何的失误,他定会抓住机会向皇上进言的。”
“这……”唐墨瑛仍在犹豫。
唐三也不再说话,屏风后面好像忽然被冰封住了一样。
小舞却知道,那“冰封”之中一定有一双比冰还冷的眼睛,散发着比阳光下的微雪还幽冷的光彩。她转过身去,向那屏风悄悄走近。
屏风后的沉寂终于由若飞的一声惊呼打破:“唐三,你……”
她看见唐三挣扎着起身下床,白色的身影甩开所有想搀扶他的手,最后跪在了唐墨瑛面前,他的声音那么迫切,那么焦急,像开闸的潮水一般完全冲开了她的心门,第一次让她觉得他也有情——“大哥……就算我求你……别带她走!”
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喘息和剧烈的咳嗽,小舞只觉得屏风后的那抹白影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她用力眨了眨眼睛,才知清泪已尽湿双眸——男儿膝下有黄金啊!清高若他,竟会跪求——为了她——为她跪求!
“好了好了,你起来吧,我答应你便是了。”唐墨瑛的声音中透着股无奈,“那以后呢?”他低声道,像是问人,又像是问己。
唐三轻喘着回答:“要么……太子与民女相忘于江湖……”说着,他忽然飞快的以手掩口,停顿了一会儿才又勉强继续:“要么……登基之后,再接她……入宫……”
相忘于江湖?他为什么不让她彻底地死心,在深宫中枯萎,与他相忘于江湖?他为什么要在二人已无望相守之后,让她知道他的真心,他的伤痛?他为什么要留下她,让她柔肠百结,情丝千纠?
太多的爱恨情伤一下子汹涌而来,仿佛是海洋忽然回应的声浪,紧紧地包裹住她,教她在他深沉却更凄凉的情意中沉溺得喘不过气来。她飞步走出房间,想稳定住胸口涤荡的爱恨交织的情绪,却又忍不住一步一回首,生怕当她走出这道门时,刚才的一切便又会是一场梦。虽然这场梦已撕裂了她的芳心千回万回,却更鲜活地燃着了她的生命!
回首间,她第一次看清了他屏风上绣着的图案,竟是一株似火燃烧的红梅!
她一直多么傻呀,总是妄想透过这道屏风去看清里面的世界,其实他却早已将满腔爱恋悄悄流露,不经意地就表达在了她的面前!
最后一次回首后,小舞笑着跨出门去。
满院红梅花开盛火,涅盘出一只扑火的飞蛾……
唐墨瑛又在小舞的闺房住了三天,终于决定回都城。
临走之时,他将她揽在怀中,呼吸着她清淡的发香,眷恋地承诺:“舞,我会派人来接你的。”
小舞扬首轻笑:“还是请太子忘了我吧,小舞不愿成为太子的麻烦。”
她的如花笑靥又一次让唐墨瑛沉醉,自从那日唐三向他跪求留下她之后,她的脸上便一直带着这样的笑容,像一团熊熊燃着的火,烫得教他舍不得将视线移开。但他又必须离开,为了每个皇子都向往了一辈子的至尊大位,他必须先舍弃眼前盛开的这朵奇葩。
他又吻了吻她的唇,她丰润的双唇冰冷地接受,不带丝毫触感和响应。这让他不禁疑惑:她笑靥中盛满的激情究竟是为了什么?
于是他又道:“不要离开天山,在这里等我。”
小舞依然自顾自地微笑,看向他的眼眸中却映不出他的分毫来。
带着些许怅然,唐墨瑛终于离开了天山,从此再没有回来。
“你可以走,想去哪里都可以。”纱帐后面传来唐三幽冷的声音。
“我走了,你们怎么办?”小舞隔着中间的纱帐,问道。
“我自有办法,你不用担心。”唐三轻轻地回答,然后便轻轻地咳嗽。
“我不走,我会留下。”小舞看着纱帐,坚定的回答。
她的眼睛真亮,亮得仿佛能穿透眼前的纱帐,唐三别过脸去,自欺欺人地避开她令人神迷的目光——他不愿她看见他拥被而坐的病态,更不愿让她看见他为她心碎的苍白。
“你怎么了?”小舞问,她不要他将自己藏在纱帐之后,她要他直面相对,哪怕这样的代价是彼此粉身碎骨,她也无悔无怨。
“没什么。”他怎能告诉她,他为她一夜枯站,三日咳血?他怎能告诉她,他为她晕倒雪地,险些丧命?他情愿她什么都不知道,他不要带给她缱绻之后的幻灭。
“我恨你。”他为什么什么也不肯说?他究竟还要将自己藏多久?小舞紧紧地咬着下唇,从贝齿与朱唇的缝隙中吐出几个字来。
唐三却在帐后轻轻地笑了:他情愿她恨他,因为哪怕是血淋淋的恨,对他来说也比她一丝浅浅的爱容易承受得多。他说道:“是我欠你的。”
他一定又在笑了。小舞虽然看不见他的神态,却也能从他似乎轻松一些的口吻中联想出他唇角的微扬。他就那么“害怕”她的爱?宁愿承受她恨意的凌迟,也不愿面对她真情的给予?
“你实在欠我太多。”她努力地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可眼眶还是止不住地发酸。
“的确。”唐三微笑着叹了口气。他不能让她听出他的声音中包含了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怜惜。他的确欠她太多——先送她一个繁华锦绣,后又将她推至一片凄清落寞。他虽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确应将她留下来,因为绫罗绸缎只会带给她凄凉,亭台楼阁只会将她的灵魂深锁。可这个挽留是否已经太迟?她毕竟已成了大哥的女人,她还能否拥有他想还给她的自由?所以他才分外地想让她离开,离开过去的一切,在天涯海角寻一个知心良人,代他偿她一世情缘。
“哥,你变了,小舞也变了,你要记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造成的……”听着唐三的回答,心慢慢冷凝成冰,他,难道真的一点也不曾在乎吗。
“是啊,我们,都已经变了……”轻柔如梦的嗓音,却狠狠刺伤两人的心,只是一个“变”字,便可轻易地将两人阻隔……
喉头的腥甜,随着小舞衣袖飞扬,窗外白雪满天,落梅碎了一地,渐渐滴落。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可泪,却无论如何也流不出来了。她叫自己哥,不是唐三,不是小三,是那一层能将他们生生分开的称呼,哥哥与妹妹,本就应该这样不是吗,自己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不是吗,可是,为什么,心,会这么痛……
忽的瞄到桌前的那一抹素白,他挣扎着下榻,丝毫不顾及嘴角殷红的滑落,扶着墙,一步一步,是那般艰辛,目光却始终定格在素白上的那抹红色。
近乎颤抖地拿起那张纸,上面的血字刺目,与窗外飘零的大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血液,喷涌而出,与纸上的血字渐渐交融,直至再也看不清字迹,他徒劳地跌坐在靠椅上,面色煞白,忽的大笑起来,确实满目的苍凉,君已陌路,君已陌路,呵呵,君已陌路啊。他们的缘,终究,还是断了吗……
清脆的响声又一次响起,有一道裂纹与铃铛交辉相映,白玉的手镯越发地不真实起来,当手镯脱落,铃铛泯灭,缘,自会灭!!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天山脚下便已多了一间华丽的酒楼,名为情阁。于是如今的天下,最出名的便成了两阁,一座自然是天阁,另一座就是情阁。
接着,小舞走进了情阁,成了它的女主人。
她就像这春日里满树的桃花,初绽的羞涩,怒放的绚烂,飘落的风情,大大方方地展露于万里晴空之下,赢得情阁永远不变的高朋满座,也为她自己赢得了谜一般的声名——
有人说她豪迈,酒入柔肠,绣口一吐,竟“大江东去”;也有人说她妩媚,弦上玉柱,纤手一拨,便“寒蝉凄切”。
有人说她千杯不醉,君不见陈年的女儿红,酒香四溢,醺醉了情阁上空的晚霞,却染不上她的春风笑靥;也有人说她实不善饮,君不见云楼自酿的竹叶青,清淡如水,却只需三杯,便能映湿横波目,醉卧芙蓉台。
有人说她冰清如月,闺仪出众,一向笑面迎人,喜怒从不轻易形于色;却也有人说她实则性情如火,奔放洒脱,一夜西湖细雨,竟有人见湖心一叶扁舟之上,有她白衣胜雪,临空飘举,沐雨而歌。
在外人看来,她身世是谜,性情是谜,一颦是谜,一笑是谜,眉是谜,眼也是谜。
谜得妩媚,谜得摄魄,谜得怦然,谜得只教人迷醉——迷醉得像八月十五三潭映出的湖心月,迷醉得像情阁藏的香飘十里的女儿红。
她是江南绿柳编织出的梦,是西湖清波荡漾出的美——是的,她便是美!美得不矫揉,不造作,无须脂粉,无须修饰。
她开情阁,将自己的美呈于冉冉浮生的街市,而鄙夷那些装饰精美的高墙深院。她更无视那些繁华镂饰的黄金枷锁,以无拘无束的美丽燃烧着自己的生命,无畏地向世俗、向礼教宣战!
她的美,卓绝千古,惊世骇俗,就像惊雷一声,挟着闪电,绽放在浓云密布的天空——美得绝魂!
可唐三每天看着这种美,却只会心痛。
他知道这一辈子他都欠她的——即使她永远在笑,笑得似乎很快乐。
可唐三却知道,她的内心其实并不像她的笑容那样洒脱。他常常注视着绣楼那扇紧闭的小窗,幽幽的灯火之下映出她倚窗独坐的剪影,凄清地在他的心上也添一抹暗色,他知道她此时一定不是在笑的。
白天时,她是情阁风华绝代的女主人;黑夜里,她却只是绣楼孤灯下寂寥的一缕魂。就像他,白日里,是众人景仰,智慧卓绝的若水公子;夜晚时,却是独挑青灯,相照寂寞的断肠人。
天阁的孤灯夜夜不熄,那是他仅能的安慰,悄悄地回应她的一片衷肠,期望她的漫漫长夜不致也像他的一样霜般清冷。
其实,他多么想拥住窗上绝魂的身影,可他不能,即使她不是他大哥的女人,他也只能一如既往地逃避,平静……
一年,三百多个清索的长夜,随着烛光的摇曳化为缕缕轻烟,飘散在轮回中仿佛不留痕迹,就像琴弦上永不停息地吟哦——
云一互,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
给点留言吧!雪儿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