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西上莲花山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莲花山。不再荒寂,而人影幢幢,相当热闹。
热闹的原因,在于柳秋明回来了,并带来五六位武林人物,就在山中一座破旧祠堂中,席地饮酒。
一座占地极广的大花园中。
外表建筑得富丽堂皇,却其中蕴藏了无数厉害机关,暗透出森森杀气的‘云中楼’上。
那位自称为‘无泪剑客’司马徒孙的灰衣人,在二楼门口镌有‘小琅环’字样的一间密室中,负手蹀躞。
行动上,他相当潇洒,似乎也相当的悠闲………
但悠闲和潇洒的动作,却掩饰不住他积聚在双肩之间的深深忧虑!
‘小琅环’密室的左壁之上,装了三盏灯……
形状相同,色泽不同,分为红、黄、蓝三色!
如今,忽然有灯亮了……亮的是右边的一盏黄色灯。
司马徒孙目光一注,慰然微笑地,自语说道:“是啸天回来了,他倒极重然诺赶得真快……”
自语甫毕,‘小琅环’密室之外,已起扣门之声。
司马徒孙走过去,在自己常坐的安乐椅脚之旁,踩下了一枚外观几乎无迹的小小机钮。密室门开,吴天才进。
这位‘鬼斧神弓’,进得‘小琅环’,目光一扫,突然把脸色一沉向司马徒孙冷冷问道:“司马庄主,‘云中’中,安然无事,你为什么要放那‘飞龙旗火’?”
司马徒孙苦笑一声,向啸天抱拳为礼说道:“啸大侠莫怪我妄放旗火,因为老夫日来心惊肉跳,仿佛即将有大祸临头,啸大侠若不在我身旁,我便似心肉惶惶,失去了安全保障模样………”
啸天哑然一笑,正待发话,司马徒孙又复说道:“加上‘云中楼’中,虽然无恙,但楼外却发生了重大事故!”
这句话儿,把啸天听得目闪奇光,扬眉问道:“甚么事故?”
司马徒孙道:“对方已施辣手,杀死了一位与我结识多年的怕等你看到了它的厉害,你已倒下了。”
说完,柳残阳已将气全部运到刀上,形成一股强烈的刀气,震得四周的草木窸窸窣窣。张世仁还是没有动静,他不敢动。
他害怕一动就将再也不能动了。因为他知道,残阳刀一出,自己就已是一具尸体了。然而,自己辛辛苦苦在江湖上打拼到至今的地位,张世仁实在是不甘心。但柳残阳已认定要杀了他,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柳残阳的脾气就是这样,一旦他决定要做的事情,就算是拼上自己的性命他也绝不会有一丝的退让。张世仁当然也知道这点。但他还存在侥幸。
他望着柳残阳,道:“就算你杀了我,你觉得又能改变什么吗?”
“杀了你,我就兑现了我的诺言。”“难道诺言真的这么重要。”
“对于你来说,或许不重要,但对于我来说却比性命更重要。”
“那好吧,你动手吧。”“你的刀呢?”
“既然你要兑现自己的诺言,我成全你,又为何还要还手呢?”“你怕了。”柳残阳知道,张世仁是害怕了,尽管他明明知道,但他还是不想这样杀一个人。
对他来说,这样杀一个人,并没有任何意义。
他需要的是决斗。
柳残阳大醉,他又一次大醉。他喝得太多了,一碗接一碗,好像这个世上明天将失去酒的踪影一样。
柳残阳越喝越清晰,他的嘴里一直念叨着:“飘飘……飘飘……飘飘……”同样是酒保过来劝他少喝一点,但看见他那双红的不能再红的眼睛,又吓得不敢出声了,转身去擦拭餐桌去了另一个女人冷冷道:“因为他就算活着,一定也不好过。”
柳残阳走到窗口停下来,她们说的话,他好像连一个字都没有听见。
他真的连个字都没有所见。
因为他所有的精神力量,都已集中在司马徒孙身上。
他忽然问:“司马徒孙呢?”
两个女人停住,看了一眼柳残阳,也不说话,只是咳嗽了两声。
就在这时.一道历电般的刀光,已凌空向柳残阳急冲了下来,司马徒孙的手还握着刀柄,刀锋还留在那镶满珠玉的皮鞘里。他没有拔刀,刀光是从柳残阳身后飞出的,就像是晴空中突然打下一道霹雳闪电。
柳残阳己全神贯注在面前这个巨人身上怎么想得到刀光竟会从身后劈下。
窗下轻歌的女人,歌声虽仍未停,却已悄悄地闭上眼脯。
她看过这闪刀光的威力—刀光过处,血肉圈飞。她已看过太多次,己不忍再看她显然并不是真的喜欢看杀人。
可是这一闪刀光劈下时,并没有横飞血肉。
柳残阳的身子忽然斜斜飞出,恰巧从刀光边缘掠过,他的刀已出鞘,反手一刀,向后掠出。
他已算准了部位,这剑刺出,正在后面拿刀的这个人下腹双膝之间,他的计算从未错误。他的刀从来没有失手过。
窗下的女人歌声忽然停顿,大声道“慢。”
她的歌声清悦优美,可是,现在说话的声音却已因悲愤而嘶哑。
穿过桑林,走出后院,一个人正站在大殿的瓦砾间,看着他痴痴的笑,
“连千年的古刹都已倒塌了你为什么还没有死?你还等什么?”
他月自的僧衣上墨汁淋漓,手里却拈着朵刚开放的鲜花。
一朵新鲜纯洁的小花。
一朵小小的黄花。
山麓下一栋小屋有竹篱柴扉,还有几丛黄花。
邢是个小女孩种的,一个眼睛大大,辫子长长的小女孩。
柳残阳的心沉了下去,瞳孔突然收缩,握刀的手也握得更紧。
“这朵花是从哪里来的?”
“人是从来处来的,花当然也是从来处来的”。
空山寂寂,水声淙淙,除了暮春和秋梦痕之外,谁也无法说出这事的真相,但是他们穴道被点,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已经形如废人,又怎能自他们口中间得真相。
云中子见到自己曾经夸口替人家保存的剑,现在无影无踪,自己的两个朋友,也被制住。
最难堪的是点住这两个朋友的点穴手法,竟不是自己能得解开的。
孤鹜此刻的心境,更是懊恼万分,他大意之下,失去了“独残剑”,那是完全咎由自己,现在“独残剑”的失去,却是他自己没有半点责任的。
云中子向孤鹜说道:“我实在没有想到,会有这种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上,看来江湖上未将我们看在眼里的,大有人在,我真的别无话说。”
孤鹜暗哼一声,忖道:“你在这叹气,又有何用。”冷冷地望着他,也不说话。
云中子目光四转,孤鹜心中的不满,他已经觉察到了。
这种无言的不满,甚至还其中带着些轻蔑,云中子不禁也微微作色,道:“等到他们的血脉活转的时候,我只要一知道夺剑人的来历去路,一定不会放过他。”他语声也变得有些不客气了,“一个月之内,我若不能夺回此剑,那么……”
他话声尚未说完,突地传来几声极清朗的锣声,在深山之中,声音传出老远。
这锣声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生疏的,他心中一动,暗忖道:“难道这独残剑也落到他的
手上?”转念又忖道:“他迢迢千里,跑到白云庄来,又是为什么,难道他真是井吞各派,
独尊武林吗?”
云中子虽然被锣声打断了正在说的话,可是他并不知道这锣声的来历,望到孤鹜脸上惊
疑之色,暗忖:“这锣声又有什么古怪?”遂也不禁转过头去,望着这锣声传来的方向。
但是他觉察到事情的溪跷,探手入怀,取出一粒石子,一扬手,向池畔的一株树上打
出。
石子击中树叶或树皮,应该发出“吧”的一声。
哪知石子飞到树上后,竟然“当”地发出一声巨响,声音清越悠长,比锣声传得远。
孤鹜及李贵,惊异地朝那棵树上望去,随即了然。
原来那株树的桠枝之间,挂着一个铜钟,石子击在钟上,自然会发出那种越而悠长的声
音。
“想来这就是白云庄的传警之法了。”
就在这一声钟响之后,山路上又传来三声锣响,声音比起上一次更显得清明,想是发声
之处比较上次近了些。
孤鹜皱眉道:“果然来了,恐怕夺剑之人,就是此人。”
云中子道:“谁?”
孤鹜剑眉一轩,朝山道一指,云中子凝神望去,山道上缓缓走出人来。
那是四个穿着黑色长衫的中年汉子,步履矫健,目光如鹰,显见武功都已很深的根基。再朝后望去,是四个白罗衣裙的中年美妇。
这八个人俱都笑容从容,像是游山玩景而来,云中子心中大疑:“这些人是何来路?”
孤鹜一眼望去,见前面那四个黑衣汉子内,竟有张世仁,方自一皱眉,眼光动处,看到一人向自己点头微笑。
于是他定晴一看,脸上的颜色变得更厉害了。
原来那向他点头微笑的人,竟是独脚武十郎。
于是他也远远一抱拳。
云中子疑云更重:“原来他们竟是认得的,但是他为何又说夺剑的就是这些人呢?”
此中的真相,他丝毫不明了,就是李贵,又何尝不在奇怪。
这男女八个人一走出来,就像是漫不经心,分散在四周。
接着,山路上大踏步来一个黑衫老人,李贵骇然忖道:“此人的功力好深。”
原来那老者每一举步,山路上竟然留下了一个很深的脚印。
他心里也不免有些怦然不定,方自转着该怎样应付的念头。
突地眼前仿佛一亮,山路上转出一双绝美的少年男女,他依稀觉得很面熟,再一细想,目射奇光,恍然悟道:“原来是他两人。”
云中子及李贵,也被一双男女吸引住了目光,方自暗里称赞着这一双少年男女的风姿,山路上又转出两顶山轿来。
这两顶山轿,形状和普通的爬山虎差不多,但是抬轿子的人,却和普通的大不相同,原来这抬轿的轿夫,竟是两男两女。
再往轿上一看,孤鹜不禁更是变色。
李贵一拉孤鹜的衣襟,低声道:“果然就是这个小子夺的剑。”
流水依然,群山仍旧,山水并未因这些人的到来而有丝毫改变,依然是静寂的。
但是孤鹜、李贵,以及云中子此刻的心境,却在极强烈地激荡着。
虽然每个人的心中所想的并不相同。
“这两个男女是谁,看来气派这么大,这男的手里拿着的剑,光芒灿然,像是柄宝剑,不知道是否就是孤鹜那柄,此从竟敢在白云庄夺剑,而又从容地走回来,武功必定不弱,江湖中又有谁敢这么藐视白云庄呢?”
走到一处悬崖边上,崖底岌岌可危,崖壁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荆棘,飘飘看着这深不可测的崖,一种失落的情绪油然而生。
她感觉自己突然之间,变得渺小了,变得什么也不会做了。
崖底一股一股的气流冲上来,似雾非雾,景色实属优美,但飘飘并没有心思欣赏。
美丽的景色,应该有一个平静的心来欣赏。
但飘飘静不下来。
剑。飘飘突然之间想到了这个字,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字,就像叶无痕一样充满了传奇。
剑由心生,心中有剑,剑在心中。
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一把剑,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
现在,飘飘手中没有剑。
“飘飘,你在哪里?……飘飘,飘飘……”
“飘飘……飘飘……”
“飘飘……”
飘飘听到了一个声音,那是一个熟悉的声音。但她不能答应。
她既然走出来了,就不想再回头,不想听到任何人熟悉的声音。
然而,这种急速而连续的声音还在不断地叫着,叫着飘飘的眼泪也流出来了,她在心底一千次一万次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冷血,然而,越是想这样越难冷血。
她听到了脚步声,那也是熟悉的脚步声。
熟悉的脚步,熟悉的气息……飘飘望着悬崖,望着一股一股的气流,就好像这气流是从自己的身体里散发出来的。
“飘飘,你怎么不出声啊。”
飘飘还是没有说话,她不想让他知道自己哭过。
然而,叶无痕已经过来抱住了她。
公孙宇深深吸一口气,精纯的真力在体内流转一遍,登时全身精力弥漫。
这种感觉极之奇妙愉快,心里知道若是一拳打出,这个拳头便宛如巨大铁锤,就是坚硬岩石也可以击碎。
如果双足一弹,至少可以飞起两三丈之高,这种跳跃高度,简直就和飞鸟差不多了。
挟在左胁下的“落花刀”跃跃欲动,好像想出匣发出龙吟虎啸之声。公孙宇温柔地抚摸刀鞘,又轻轻拍它几下,使它安静下来。因为现在更深人静,正在做着偷越城墙的勾当,根本不是它出鞘长鸣的适当时机。
此刀长度只有三尺,可以称之为短刀。刀身比平常的宽些和厚些,连同粗大的手把,重达廿四斤。
公孙宇纤细的手腕可能还没有刀柄粗大,他根本不能完全握住它。可是此刀却是他平生所摸过把玩过三百余把名刀之中,最最称心合手的一把。
身躯上升之际,夜风在面颊留下凉飕飕的感觉。到了两丈七八尺高度,公孙宇右手半尺长的钢钉插入石缝发“铮”地微响。
由这一高度开始,公孙宇必须小心谨慎从事,因为若是超过此一高度之后,若是跌回地面,可就不一定不会跌伤了。到了五六丈或七八丈高度,自然更是危险之至。
公孙宇借钢钉之力,只飞上六七尺,便又使用这枚钢钉迅快插入石缝中,再借拔钉飞起六七尺,如法炮制,又插入石缝。
本来公孙宇每次可以飞起丈半高。但既然不是很赶时间,他宁可每次都保存许多余力,宁可多来几次才完成。
离地面已经有八丈,钢钉刚刚铮一声插入石缝,忽然有一种感觉,使公孙宇挂在墙上不动,冰冷的石头并不能使心跳的速度缓慢。
公孙宇抬头望上去,大约还有三丈高的城墙顶,有一个人从箭垛子伸出半截身子,正在瞧着自己,他没有作声,公孙宇只看得出是个男人,没有盔甲戈戟,显然不是巡城军士。
他为何不开口不作声?
他是谁?
他堵住城上之路有何用意?
要解答这些问题,当然最好是直接问他。
但世上之事又难说得很,至少公孙宇一开口,他就能肯定我是女的。至于他肯不肯回答,却是未知之数。
所以公孙宇也缄默无声,一面暗作退回地面的准备。
由于公孙宇不能一直飞堕地上,必须用上来时的方法,因此就不得不准备一下了。
不过这时公孙宇又看见城墙顶那人伸出一手,露出一副弓箭。他用一只手出示弓和箭,意思自然只是给公孙宇瞧瞧,还没有使用之意。
公孙宇的心却跳得更急一点,揣度形势,他已来不及逐步退回地面,只要一有退落的动作,他最低限度可以连射我十几箭,这十几箭公孙宇即使挡得住,却不能保证公孙宇的人不会掉下去。
从七八丈高掉下去,自是非死则伤,如果不死而只是受伤,跟着的问题是公孙宇如何能跃过三丈宽的护城河呢?
那男人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我已经瞧了七夜,但我终于承认失败,我的确猜
不出你为何每夜越墙入城?你就算城里有事,即使必须夜间行事,然而你难道不可以在城里
等到天黑?何必每天夜里爬这么一次?我绝不相信你有爬墙的嗜好。此外对于你的轻功我很
佩服,所以不敢跟踪你,但这一来我就苦了,我白天老是在想你究竟干嘛夜夜爬墙入城,晚
上却不能不来瞧着,你看,你弄了多么大的一个麻烦给我?”
圆月高挂天上,色光洒下,把大地披上—片金黄的幻裳。
叶无痕挨坐在柴房的门旁,—股深沉的悲哀,侵蚀着他的心灵,他并不只是为好朋友的死亡忧伤,而更是为生和死间的界限而愁思。
从没有这么接近死亡。
公孙宇的死,虽令他悲愤,但公孙宇离始终是个隔离得很远的形象,而且他的死是浪漫的,死只是武道上自然而然的—个归宿。
公孙宇的死却是凄惨无伦,一个锐意求生的人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公孙宇家人的悲泣,毒蛇般咬着他的心。
生命究竟是什么?
卧在禾草的若雪道:“不要想了,空想何益?”
叶无痕眼中闪过仇恨的光芒道:“他们究竟为了什么事、非杀他不可?”
若雪舒—口气道:“正如公孙宇死前说的,是‘命’。”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莲花山。不再荒寂,而人影幢幢,相当热闹。
热闹的原因,在于柳秋明回来了,并带来五六位武林人物,就在山中一座破旧祠堂中,席地饮酒。
一座占地极广的大花园中。
外表建筑得富丽堂皇,却其中蕴藏了无数厉害机关,暗透出森森杀气的‘云中楼’上。
那位自称为‘无泪剑客’司马徒孙的灰衣人,在二楼门口镌有‘小琅环’字样的一间密室中,负手蹀躞。
行动上,他相当潇洒,似乎也相当的悠闲………
但悠闲和潇洒的动作,却掩饰不住他积聚在双肩之间的深深忧虑!
‘小琅环’密室的左壁之上,装了三盏灯……
形状相同,色泽不同,分为红、黄、蓝三色!
如今,忽然有灯亮了……亮的是右边的一盏黄色灯。
司马徒孙目光一注,慰然微笑地,自语说道:“是啸天回来了,他倒极重然诺赶得真快……”
自语甫毕,‘小琅环’密室之外,已起扣门之声。
司马徒孙走过去,在自己常坐的安乐椅脚之旁,踩下了一枚外观几乎无迹的小小机钮。密室门开,吴天才进。
这位‘鬼斧神弓’,进得‘小琅环’,目光一扫,突然把脸色一沉向司马徒孙冷冷问道:“司马庄主,‘云中’中,安然无事,你为什么要放那‘飞龙旗火’?”
司马徒孙苦笑一声,向啸天抱拳为礼说道:“啸大侠莫怪我妄放旗火,因为老夫日来心惊肉跳,仿佛即将有大祸临头,啸大侠若不在我身旁,我便似心肉惶惶,失去了安全保障模样………”
啸天哑然一笑,正待发话,司马徒孙又复说道:“加上‘云中楼’中,虽然无恙,但楼外却发生了重大事故!”
这句话儿,把啸天听得目闪奇光,扬眉问道:“甚么事故?”
司马徒孙道:“对方已施辣手,杀死了一位与我结识多年的怕等你看到了它的厉害,你已倒下了。”
说完,柳残阳已将气全部运到刀上,形成一股强烈的刀气,震得四周的草木窸窸窣窣。张世仁还是没有动静,他不敢动。
他害怕一动就将再也不能动了。因为他知道,残阳刀一出,自己就已是一具尸体了。然而,自己辛辛苦苦在江湖上打拼到至今的地位,张世仁实在是不甘心。但柳残阳已认定要杀了他,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柳残阳的脾气就是这样,一旦他决定要做的事情,就算是拼上自己的性命他也绝不会有一丝的退让。张世仁当然也知道这点。但他还存在侥幸。
他望着柳残阳,道:“就算你杀了我,你觉得又能改变什么吗?”
“杀了你,我就兑现了我的诺言。”“难道诺言真的这么重要。”
“对于你来说,或许不重要,但对于我来说却比性命更重要。”
“那好吧,你动手吧。”“你的刀呢?”
“既然你要兑现自己的诺言,我成全你,又为何还要还手呢?”“你怕了。”柳残阳知道,张世仁是害怕了,尽管他明明知道,但他还是不想这样杀一个人。
对他来说,这样杀一个人,并没有任何意义。
他需要的是决斗。
柳残阳大醉,他又一次大醉。他喝得太多了,一碗接一碗,好像这个世上明天将失去酒的踪影一样。
柳残阳越喝越清晰,他的嘴里一直念叨着:“飘飘……飘飘……飘飘……”同样是酒保过来劝他少喝一点,但看见他那双红的不能再红的眼睛,又吓得不敢出声了,转身去擦拭餐桌去了另一个女人冷冷道:“因为他就算活着,一定也不好过。”
柳残阳走到窗口停下来,她们说的话,他好像连一个字都没有听见。
他真的连个字都没有所见。
因为他所有的精神力量,都已集中在司马徒孙身上。
他忽然问:“司马徒孙呢?”
两个女人停住,看了一眼柳残阳,也不说话,只是咳嗽了两声。
就在这时.一道历电般的刀光,已凌空向柳残阳急冲了下来,司马徒孙的手还握着刀柄,刀锋还留在那镶满珠玉的皮鞘里。他没有拔刀,刀光是从柳残阳身后飞出的,就像是晴空中突然打下一道霹雳闪电。
柳残阳己全神贯注在面前这个巨人身上怎么想得到刀光竟会从身后劈下。
窗下轻歌的女人,歌声虽仍未停,却已悄悄地闭上眼脯。
她看过这闪刀光的威力—刀光过处,血肉圈飞。她已看过太多次,己不忍再看她显然并不是真的喜欢看杀人。
可是这一闪刀光劈下时,并没有横飞血肉。
柳残阳的身子忽然斜斜飞出,恰巧从刀光边缘掠过,他的刀已出鞘,反手一刀,向后掠出。
他已算准了部位,这剑刺出,正在后面拿刀的这个人下腹双膝之间,他的计算从未错误。他的刀从来没有失手过。
窗下的女人歌声忽然停顿,大声道“慢。”
她的歌声清悦优美,可是,现在说话的声音却已因悲愤而嘶哑。
穿过桑林,走出后院,一个人正站在大殿的瓦砾间,看着他痴痴的笑,
“连千年的古刹都已倒塌了你为什么还没有死?你还等什么?”
他月自的僧衣上墨汁淋漓,手里却拈着朵刚开放的鲜花。
一朵新鲜纯洁的小花。
一朵小小的黄花。
山麓下一栋小屋有竹篱柴扉,还有几丛黄花。
邢是个小女孩种的,一个眼睛大大,辫子长长的小女孩。
柳残阳的心沉了下去,瞳孔突然收缩,握刀的手也握得更紧。
“这朵花是从哪里来的?”
“人是从来处来的,花当然也是从来处来的”。
空山寂寂,水声淙淙,除了暮春和秋梦痕之外,谁也无法说出这事的真相,但是他们穴道被点,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已经形如废人,又怎能自他们口中间得真相。
云中子见到自己曾经夸口替人家保存的剑,现在无影无踪,自己的两个朋友,也被制住。
最难堪的是点住这两个朋友的点穴手法,竟不是自己能得解开的。
孤鹜此刻的心境,更是懊恼万分,他大意之下,失去了“独残剑”,那是完全咎由自己,现在“独残剑”的失去,却是他自己没有半点责任的。
云中子向孤鹜说道:“我实在没有想到,会有这种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上,看来江湖上未将我们看在眼里的,大有人在,我真的别无话说。”
孤鹜暗哼一声,忖道:“你在这叹气,又有何用。”冷冷地望着他,也不说话。
云中子目光四转,孤鹜心中的不满,他已经觉察到了。
这种无言的不满,甚至还其中带着些轻蔑,云中子不禁也微微作色,道:“等到他们的血脉活转的时候,我只要一知道夺剑人的来历去路,一定不会放过他。”他语声也变得有些不客气了,“一个月之内,我若不能夺回此剑,那么……”
他话声尚未说完,突地传来几声极清朗的锣声,在深山之中,声音传出老远。
这锣声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生疏的,他心中一动,暗忖道:“难道这独残剑也落到他的
手上?”转念又忖道:“他迢迢千里,跑到白云庄来,又是为什么,难道他真是井吞各派,
独尊武林吗?”
云中子虽然被锣声打断了正在说的话,可是他并不知道这锣声的来历,望到孤鹜脸上惊
疑之色,暗忖:“这锣声又有什么古怪?”遂也不禁转过头去,望着这锣声传来的方向。
但是他觉察到事情的溪跷,探手入怀,取出一粒石子,一扬手,向池畔的一株树上打
出。
石子击中树叶或树皮,应该发出“吧”的一声。
哪知石子飞到树上后,竟然“当”地发出一声巨响,声音清越悠长,比锣声传得远。
孤鹜及李贵,惊异地朝那棵树上望去,随即了然。
原来那株树的桠枝之间,挂着一个铜钟,石子击在钟上,自然会发出那种越而悠长的声
音。
“想来这就是白云庄的传警之法了。”
就在这一声钟响之后,山路上又传来三声锣响,声音比起上一次更显得清明,想是发声
之处比较上次近了些。
孤鹜皱眉道:“果然来了,恐怕夺剑之人,就是此人。”
云中子道:“谁?”
孤鹜剑眉一轩,朝山道一指,云中子凝神望去,山道上缓缓走出人来。
那是四个穿着黑色长衫的中年汉子,步履矫健,目光如鹰,显见武功都已很深的根基。再朝后望去,是四个白罗衣裙的中年美妇。
这八个人俱都笑容从容,像是游山玩景而来,云中子心中大疑:“这些人是何来路?”
孤鹜一眼望去,见前面那四个黑衣汉子内,竟有张世仁,方自一皱眉,眼光动处,看到一人向自己点头微笑。
于是他定晴一看,脸上的颜色变得更厉害了。
原来那向他点头微笑的人,竟是独脚武十郎。
于是他也远远一抱拳。
云中子疑云更重:“原来他们竟是认得的,但是他为何又说夺剑的就是这些人呢?”
此中的真相,他丝毫不明了,就是李贵,又何尝不在奇怪。
这男女八个人一走出来,就像是漫不经心,分散在四周。
接着,山路上大踏步来一个黑衫老人,李贵骇然忖道:“此人的功力好深。”
原来那老者每一举步,山路上竟然留下了一个很深的脚印。
他心里也不免有些怦然不定,方自转着该怎样应付的念头。
突地眼前仿佛一亮,山路上转出一双绝美的少年男女,他依稀觉得很面熟,再一细想,目射奇光,恍然悟道:“原来是他两人。”
云中子及李贵,也被一双男女吸引住了目光,方自暗里称赞着这一双少年男女的风姿,山路上又转出两顶山轿来。
这两顶山轿,形状和普通的爬山虎差不多,但是抬轿子的人,却和普通的大不相同,原来这抬轿的轿夫,竟是两男两女。
再往轿上一看,孤鹜不禁更是变色。
李贵一拉孤鹜的衣襟,低声道:“果然就是这个小子夺的剑。”
流水依然,群山仍旧,山水并未因这些人的到来而有丝毫改变,依然是静寂的。
但是孤鹜、李贵,以及云中子此刻的心境,却在极强烈地激荡着。
虽然每个人的心中所想的并不相同。
“这两个男女是谁,看来气派这么大,这男的手里拿着的剑,光芒灿然,像是柄宝剑,不知道是否就是孤鹜那柄,此从竟敢在白云庄夺剑,而又从容地走回来,武功必定不弱,江湖中又有谁敢这么藐视白云庄呢?”
走到一处悬崖边上,崖底岌岌可危,崖壁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荆棘,飘飘看着这深不可测的崖,一种失落的情绪油然而生。
她感觉自己突然之间,变得渺小了,变得什么也不会做了。
崖底一股一股的气流冲上来,似雾非雾,景色实属优美,但飘飘并没有心思欣赏。
美丽的景色,应该有一个平静的心来欣赏。
但飘飘静不下来。
剑。飘飘突然之间想到了这个字,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字,就像叶无痕一样充满了传奇。
剑由心生,心中有剑,剑在心中。
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一把剑,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
现在,飘飘手中没有剑。
“飘飘,你在哪里?……飘飘,飘飘……”
“飘飘……飘飘……”
“飘飘……”
飘飘听到了一个声音,那是一个熟悉的声音。但她不能答应。
她既然走出来了,就不想再回头,不想听到任何人熟悉的声音。
然而,这种急速而连续的声音还在不断地叫着,叫着飘飘的眼泪也流出来了,她在心底一千次一万次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冷血,然而,越是想这样越难冷血。
她听到了脚步声,那也是熟悉的脚步声。
熟悉的脚步,熟悉的气息……飘飘望着悬崖,望着一股一股的气流,就好像这气流是从自己的身体里散发出来的。
“飘飘,你怎么不出声啊。”
飘飘还是没有说话,她不想让他知道自己哭过。
然而,叶无痕已经过来抱住了她。
公孙宇深深吸一口气,精纯的真力在体内流转一遍,登时全身精力弥漫。
这种感觉极之奇妙愉快,心里知道若是一拳打出,这个拳头便宛如巨大铁锤,就是坚硬岩石也可以击碎。
如果双足一弹,至少可以飞起两三丈之高,这种跳跃高度,简直就和飞鸟差不多了。
挟在左胁下的“落花刀”跃跃欲动,好像想出匣发出龙吟虎啸之声。公孙宇温柔地抚摸刀鞘,又轻轻拍它几下,使它安静下来。因为现在更深人静,正在做着偷越城墙的勾当,根本不是它出鞘长鸣的适当时机。
此刀长度只有三尺,可以称之为短刀。刀身比平常的宽些和厚些,连同粗大的手把,重达廿四斤。
公孙宇纤细的手腕可能还没有刀柄粗大,他根本不能完全握住它。可是此刀却是他平生所摸过把玩过三百余把名刀之中,最最称心合手的一把。
身躯上升之际,夜风在面颊留下凉飕飕的感觉。到了两丈七八尺高度,公孙宇右手半尺长的钢钉插入石缝发“铮”地微响。
由这一高度开始,公孙宇必须小心谨慎从事,因为若是超过此一高度之后,若是跌回地面,可就不一定不会跌伤了。到了五六丈或七八丈高度,自然更是危险之至。
公孙宇借钢钉之力,只飞上六七尺,便又使用这枚钢钉迅快插入石缝中,再借拔钉飞起六七尺,如法炮制,又插入石缝。
本来公孙宇每次可以飞起丈半高。但既然不是很赶时间,他宁可每次都保存许多余力,宁可多来几次才完成。
离地面已经有八丈,钢钉刚刚铮一声插入石缝,忽然有一种感觉,使公孙宇挂在墙上不动,冰冷的石头并不能使心跳的速度缓慢。
公孙宇抬头望上去,大约还有三丈高的城墙顶,有一个人从箭垛子伸出半截身子,正在瞧着自己,他没有作声,公孙宇只看得出是个男人,没有盔甲戈戟,显然不是巡城军士。
他为何不开口不作声?
他是谁?
他堵住城上之路有何用意?
要解答这些问题,当然最好是直接问他。
但世上之事又难说得很,至少公孙宇一开口,他就能肯定我是女的。至于他肯不肯回答,却是未知之数。
所以公孙宇也缄默无声,一面暗作退回地面的准备。
由于公孙宇不能一直飞堕地上,必须用上来时的方法,因此就不得不准备一下了。
不过这时公孙宇又看见城墙顶那人伸出一手,露出一副弓箭。他用一只手出示弓和箭,意思自然只是给公孙宇瞧瞧,还没有使用之意。
公孙宇的心却跳得更急一点,揣度形势,他已来不及逐步退回地面,只要一有退落的动作,他最低限度可以连射我十几箭,这十几箭公孙宇即使挡得住,却不能保证公孙宇的人不会掉下去。
从七八丈高掉下去,自是非死则伤,如果不死而只是受伤,跟着的问题是公孙宇如何能跃过三丈宽的护城河呢?
那男人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我已经瞧了七夜,但我终于承认失败,我的确猜
不出你为何每夜越墙入城?你就算城里有事,即使必须夜间行事,然而你难道不可以在城里
等到天黑?何必每天夜里爬这么一次?我绝不相信你有爬墙的嗜好。此外对于你的轻功我很
佩服,所以不敢跟踪你,但这一来我就苦了,我白天老是在想你究竟干嘛夜夜爬墙入城,晚
上却不能不来瞧着,你看,你弄了多么大的一个麻烦给我?”
圆月高挂天上,色光洒下,把大地披上—片金黄的幻裳。
叶无痕挨坐在柴房的门旁,—股深沉的悲哀,侵蚀着他的心灵,他并不只是为好朋友的死亡忧伤,而更是为生和死间的界限而愁思。
从没有这么接近死亡。
公孙宇的死,虽令他悲愤,但公孙宇离始终是个隔离得很远的形象,而且他的死是浪漫的,死只是武道上自然而然的—个归宿。
公孙宇的死却是凄惨无伦,一个锐意求生的人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公孙宇家人的悲泣,毒蛇般咬着他的心。
生命究竟是什么?
卧在禾草的若雪道:“不要想了,空想何益?”
叶无痕眼中闪过仇恨的光芒道:“他们究竟为了什么事、非杀他不可?”
若雪舒—口气道:“正如公孙宇死前说的,是‘命’。”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