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唐之夭夭

正文 49辩机番外二:心魔

    离开了她们,我便又去挑了一担水,并没有使用武功。稳步走去的时候,听到那侍女轻声询问她为何不帮我。

    “不必。辩机师父这是在修行呢。”她微笑道。

    我闻言亦暗暗点头,果是个聪慧过人的女孩子。

    放下扁担,我回望了她们一眼,忽然心头涌起一股冲动,脱口道:“女施主果然有慧根。且进屋来,容小僧奉一盏粗茶如何?”

    她眼神明亮,点头微笑,答应了我的邀请。

    不知为何,我心里也有隐隐淡淡的恬静和欢喜,引着她进了屋坐下,为她沏了茶。

    她那个冷面侍女并没有跟进来,而是守在了门口。

    我与她又是寒暄客套了几句,渐渐便谈到了佛祖昔年菩提树下苦行之事。我微微有些惶恐,又因着这段时间以来的异样心思,是以说到佛祖之事时,心情总是有些低下。

    却没料到,她的脸色也黯下来了,似乎随着我一道心情变差了一般。

    我心里又有些莫名其妙的躁动,忍不住便开口问:“女施主眉头紧蹙,心中可是有何为难之事?”

    她淡淡开口,轻轻吟出了那首《汉广》,几句轻浅古朴的韵脚,却莫名拴紧了我的心。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她是……有了思慕之人吗?

    她爱慕那人,却不能够得到那人的爱慕,是这样吗?

    我心里冒出这样的想法,在脑海里徘徊漂游,久久不去。

    心情莫名变差。

    只能说,那人……运气不错。

    这样的想法一出现,我蓦然一惊,我怎会有这般念头?

    连忙压下心中怪异可怖的想法,我神情平淡地道:“如欲成佛,须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欲发此菩提心,则须先发直心、深心、大悲心,此三心相应,方能圆发菩提心。”

    其实这一大串佛理,若都用在解释此等男女情爱之事上,也是不妥,但我心里有点浮躁不安,这些佛理,多半倒是用来安抚我自己的。

    不可有执念,太深的执念,称之为——心魔。

    心魔太深,即会入魔。

    然而她似乎很快便抛掉了那种低落的情绪,淡淡笑了笑,道:“师父道佛忌世人执着,然而师父一心想要成佛,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执念了?”

    我很是一愣,从未有人对我说过这等……这等看法。

    想要成佛,那也是一种执念?

    仔细想来,却也没错。

    然而,还没等我想得清楚,她却已经站起了身来,向我道歉,并道别。

    看着她淡然地说着离去的话,心头,有淡淡失落滑过。

    我也站起了身,为她打开门,却不防她蓦地又回过身来,脸色又有些发红——那种让我看了便很是舒畅的颜色——憋了半晌,道:“我……我姓李,名唤夭夭,桃之夭夭的夭,你要记住了。”

    我一时愣住,着实未料到她会告诉我她的闺名。

    夭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美好的名字,美好的人。

    就像那树开得浓艳灿烂的桃花一般……如她一般。

    我笑着点了点头,道:“小僧记下了。”

    那时,我却全然没有料到,这两个字,会成为我今生今世也不忍抛去的心魔。

    她走后,我依旧在草庐里过着清苦却也恬淡的生活。

    直到有一日,我带着悟空去了长安城郊的村子里布施。

    那座村子里有户人家,据说男主人染上了什么怪病,几个月前死了,现在没有人敢靠近那里,也没见过那家女主人出来,不知现下情况如何,兴许是饿死了也说不定。

    我叹了口气,暗道世人多艰难困苦,人间便如炼狱。便拿了半袋米带着悟空寻了那房子去,并不理会村民们的劝阻。

    却不料,那家人得的,竟是肺痨。

    理所当然,回去草庐的当晚,我便也开始咳嗽发热,是被过了痨症无疑了。

    痨症之患,几死无疑。

    我淡淡而笑,继续看书,只是严词责令悟空回寺里去。

    悟空当然死活不愿回去,然而我却也没有多少精力管他了。

    身体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剧烈痛苦的咳嗽折磨得我水米不进,尝尝咳血,到了半个月之后,已经卧床不起,镇日昏睡了。

    我心知自己已然时日无多。

    死前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等到玄奘大师回返,带着我们共同的信仰,去普及大乘教义。

    我深深叹息,浅浅睡去。

    只是梦里,又似乎出现了一季灿烂夺目的桃花。

    醒来之时,咳嗽得愈发厉害。

    然而,正当我咳得昏天黑地,觉得差不多便要这般咳死的时候,鼻尖却忽然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淡淡清香。

    这……这里,不是我所居住的草庐!

    我勉强止住咳嗽,询问悟空这里是何地。

    悟空嗫嚅着答道:“是在李施主的住所。”

    果然……是她。那股熟悉的清香么?

    我心里一阵莫名的悸动,说不清是喜悦、懊恼,还是其他,总之这股突如其来的情绪刺激得我又开始剧烈咳嗽了。而这时,我便听到那人冲了进来,坐在床沿,一手轻柔地拍着我的脊背,一手递过水杯,柔声劝慰着我。

    我心里有一瞬的宁静喜乐——是她带给我的。

    然而马上,这种宁静喜乐便被惊恐慌张所代替,我连忙勉强止住咳嗽,向她道谢,又劝她尽快离开此地,或是送我回去。

    她自然不允,甚至还冷了面孔教训起我来,说道若要过给旁人,早便过了,又怎会拖到此时?又责问我难道没有想过会过给悟空么?

    我听着她责难的语气,心头莫名一堵,有点难受的感觉,忍不住更剧烈地咳嗽起来。

    她终是不忍,走过来为我倒水,轻拍我的脊背助我止咳。

    我略略平静了些,伸手过去拿杯子,手指却与她雪白的纤指碰在了一处。

    虽只有一瞬,然而那光滑细腻的触感,我却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忘却。

    我俩如同除了火炭一般,不约而同迅速收回了手。她微微低下了头,耳根泛起桃花一般的红晕。

    那颜色太耀眼,我不敢多看,连忙也垂下了头。

    她把茶杯放在了床边矮几上,随便说了句什么,便起身向外走去。

    眼看她即将跨出门去,我心中一动,脱口道:“小僧清醒之时,曾多次命悟空返回会昌寺,奈何……他总是不肯听话,小僧多半时间又是头脑昏沉,故而……还请女施主莫要误会。”

    她点了点头,道声知道了,便走了出去。

    我心头一松,重新躺回床上,剧痛的嗓子眼竟也觉得舒坦一些了。

    总不能令她一直那般误会下去。这是我给自己的解释。

    没过多久,她便请了大夫过来为我看病。她与这大夫看来很熟稔的样子,而那位大夫也像是她的长辈,但又似乎透着一丝对她的恭敬。

    当那大夫说出“病入膏肓药石罔效”之言时,我心下一片淡静,抬眼看到她伤痛的神色,心下只觉暖意融融。

    然而,却不知她又使了什么办法,竟令那位大夫为我开了一副药,还说已然请到了当世国手神医,半月之后便能赶回这里为我诊病。

    我心下暗叹,当然不能拂了她的美意,于是自然便是按时服药,等候那位神医的到来。

    然而,我没有料到的是,当晚竟是她亲自送药前来。

    见了她,我心下便总是不由自主地淡淡欣喜,接过药来一饮而尽,听她絮絮地安慰我的话,我心中浅浅悸动,抬起头来,望进她清澈明丽的眸子里,心头有丝疑惑,问道:“小僧与女施主不过萍水相逢,为何……”

    她垂下眼来,轻声道:“于你或许只是萍水相逢,于我却……”

    她后面似是没有说,又似是声音太小,我根本没有听清,只得问道:“什么?”

    她抬起眼看向我,淡笑自己只是古道热肠而已。

    我闻言,心头莫名有一丝失落,面上却也是淡笑着赞了她一番。

    然而她垂了垂眼帘,脸色微微泛红,抬起眼看看我,眸底闪过丝狡黠,笑道:“时间可不早了,辩机师父如今体弱,万不可再熬夜读书了。不然,可如何对得起我为你请医用药,这一片痴情厚意?”

    听到“痴情厚意”这四字,我心头蓦地一跳,几乎漏了一拍,竟有淡淡的嗔意和羞恼浮起,忍不住正色责备了他几句。

    她闻言垂下眼,吐出口气,神色明显暗了一暗,轻声道了别,便离开了。

    “师父对女施主那么凶做什么?”悟空在旁不满地看着我,“徒儿都能看出来女施主不过是开玩笑的啊。”

    一听到“开玩笑”三字,我心里又莫名烦躁起来,皱了皱眉,道:“时候不早了,早些睡吧。”

    悟空撇了撇嘴,与我行了一礼,便回了外屋安置了。

    我靠在床头,手里捧着读惯的《心经》,却是头一次没有读进去。

    一灯如豆,映得一室暖黄,我便那般倚在床头发呆,直至很久之后,方才吹灭了灯火,睡下。

    作者有话要说:防抽,于是在作者有P放这里再把这章正文放一下。

    <font size=3 face=黑体 color=#0000CD>离开了她们,我便又去挑了一担水,并没有使用武功。稳步走去的时候,听到那侍女轻声询问她为何不帮我。

    “不必。辩机师父这是在修行呢。”她微笑道。

    我闻言亦暗暗点头,果是个聪慧过人的女孩子。

    放下扁担,我回望了她们一眼,忽然心头涌起一股冲动,脱口道:“女施主果然有慧根。且进屋来,容小僧奉一盏粗茶如何?”

    她眼神明亮,点头微笑,答应了我的邀请。

    不知为何,我心里也有隐隐淡淡的恬静和欢喜,引着她进了屋坐下,为她沏了茶。

    她那个冷面侍女并没有跟进来,而是守在了门口。

    我与她又是寒暄客套了几句,渐渐便谈到了佛祖昔年菩提树下苦行之事。我微微有些惶恐,又因着这段时间以来的异样心思,是以说到佛祖之事时,心情总是有些低下。

    却没料到,她的脸色也黯下来了,似乎随着我一道心情变差了一般。

    我心里又有些莫名其妙的躁动,忍不住便开口问:“女施主眉头紧蹙,心中可是有何为难之事?”

    她淡淡开口,轻轻吟出了那首《汉广》,几句轻浅古朴的韵脚,却莫名拴紧了我的心。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她是……有了思慕之人吗?

    她爱慕那人,却不能够得到那人的爱慕,是这样吗?

    我心里冒出这样的想法,在脑海里徘徊漂游,久久不去。

    心情莫名变差。

    只能说,那人……运气不错。

    这样的想法一出现,我蓦然一惊,我怎会有这般念头?

    连忙压下心中怪异可怖的想法,我神情平淡地道:“如欲成佛,须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欲发此菩提心,则须先发直心、深心、大悲心,此三心相应,方能圆发菩提心。”

    其实这一大串佛理,若都用在解释此等男女情爱之事上,也是不妥,但我心里有点浮躁不安,这些佛理,多半倒是用来安抚我自己的。

    不可有执念,太深的执念,称之为——心魔。

    心魔太深,即会入魔。

    然而她似乎很快便抛掉了那种低落的情绪,淡淡笑了笑,道:“师父道佛忌世人执着,然而师父一心想要成佛,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执念了?”

    我很是一愣,从未有人对我说过这等……这等看法。

    想要成佛,那也是一种执念?

    仔细想来,却也没错。

    然而,还没等我想得清楚,她却已经站起了身来,向我道歉,并道别。

    看着她淡然地说着离去的话,心头,有淡淡失落滑过。

    我也站起了身,为她打开门,却不防她蓦地又回过身来,脸色又有些发红——那种让我看了便很是舒畅的颜色——憋了半晌,道:“我……我姓李,名唤夭夭,桃之夭夭的夭,你要记住了。”

    我一时愣住,着实未料到她会告诉我她的闺名。

    夭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美好的名字,美好的人。

    就像那树开得浓艳灿烂的桃花一般……如她一般。

    我笑着点了点头,道:“小僧记下了。”

    那时,我却全然没有料到,这两个字,会成为我今生今世也不忍抛去的心魔。

    她走后,我依旧在草庐里过着清苦却也恬淡的生活。

    直到有一日,我带着悟空去了长安城郊的村子里布施。

    那座村子里有户人家,据说男主人染上了什么怪病,几个月前死了,现在没有人敢靠近那里,也没见过那家女主人出来,不知现下情况如何,兴许是饿死了也说不定。

    我叹了口气,暗道世人多艰难困苦,人间便如炼狱。便拿了半袋米带着悟空寻了那房子去,并不理会村民们的劝阻。

    却不料,那家人得的,竟是肺痨。

    理所当然,回去草庐的当晚,我便也开始咳嗽发热,是被过了痨症无疑了。

    痨症之患,几死无疑。

    我淡淡而笑,继续看书,只是严词责令悟空回寺里去。

    悟空当然死活不愿回去,然而我却也没有多少精力管他了。

    身体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剧烈痛苦的咳嗽折磨得我水米不进,尝尝咳血,到了半个月之后,已经卧床不起,镇日昏睡了。

    我心知自己已然时日无多。

    死前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等到玄奘大师回返,带着我们共同的信仰,去普及大乘教义。

    我深深叹息,浅浅睡去。

    只是梦里,又似乎出现了一季灿烂夺目的桃花。

    醒来之时,咳嗽得愈发厉害。

    然而,正当我咳得昏天黑地,觉得差不多便要这般咳死的时候,鼻尖却忽然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淡淡清香。

    这……这里,不是我所居住的草庐!

    我勉强止住咳嗽,询问悟空这里是何地。

    悟空嗫嚅着答道:“是在李施主的住所。”

    果然……是她。那股熟悉的清香么?

    我心里一阵莫名的悸动,说不清是喜悦、懊恼,还是其他,总之这股突如其来的情绪刺激得我又开始剧烈咳嗽了。而这时,我便听到那人冲了进来,坐在床沿,一手轻柔地拍着我的脊背,一手递过水杯,柔声劝慰着我。

    我心里有一瞬的宁静喜乐——是她带给我的。

    然而马上,这种宁静喜乐便被惊恐慌张所代替,我连忙勉强止住咳嗽,向她道谢,又劝她尽快离开此地,或是送我回去。

    她自然不允,甚至还冷了面孔教训起我来,说道若要过给旁人,早便过了,又怎会拖到此时?又责问我难道没有想过会过给悟空么?

    我听着她责难的语气,心头莫名一堵,有点难受的感觉,忍不住更剧烈地咳嗽起来。

    她终是不忍,走过来为我倒水,轻拍我的脊背助我止咳。

    我略略平静了些,伸手过去拿杯子,手指却与她雪白的纤指碰在了一处。

    虽只有一瞬,然而那光滑细腻的触感,我却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忘却。

    我俩如同除了火炭一般,不约而同迅速收回了手。她微微低下了头,耳根泛起桃花一般的红晕。

    那颜色太耀眼,我不敢多看,连忙也垂下了头。

    她把茶杯放在了床边矮几上,随便说了句什么,便起身向外走去。

    眼看她即将跨出门去,我心中一动,脱口道:“小僧清醒之时,曾多次命悟空返回会昌寺,奈何……他总是不肯听话,小僧多半时间又是头脑昏沉,故而……还请女施主莫要误会。”

    她点了点头,道声知道了,便走了出去。

    我心头一松,重新躺回床上,剧痛的嗓子眼竟也觉得舒坦一些了。

    总不能令她一直那般误会下去。这是我给自己的解释。

    没过多久,她便请了大夫过来为我看病。她与这大夫看来很熟稔的样子,而那位大夫也像是她的长辈,但又似乎透着一丝对她的恭敬。

    当那大夫说出“病入膏肓药石罔效”之言时,我心下一片淡静,抬眼看到她伤痛的神色,心下只觉暖意融融。

    然而,却不知她又使了什么办法,竟令那位大夫为我开了一副药,还说已然请到了当世国手神医,半月之后便能赶回这里为我诊病。

    我心下暗叹,当然不能拂了她的美意,于是自然便是按时服药,等候那位神医的到来。

    然而,我没有料到的是,当晚竟是她亲自送药前来。

    见了她,我心下便总是不由自主地淡淡欣喜,接过药来一饮而尽,听她絮絮地安慰我的话,我心中浅浅悸动,抬起头来,望进她清澈明丽的眸子里,心头有丝疑惑,问道:“小僧与女施主不过萍水相逢,为何……”

    她垂下眼来,轻声道:“于你或许只是萍水相逢,于我却……”

    她后面似是没有说,又似是声音太小,我根本没有听清,只得问道:“什么?”

    她抬起眼看向我,淡笑自己只是古道热肠而已。

    我闻言,心头莫名有一丝失落,面上却也是淡笑着赞了她一番。

    然而她垂了垂眼帘,脸色微微泛红,抬起眼看看我,眸底闪过丝狡黠,笑道:“时间可不早了,辩机师父如今体弱,万不可再熬夜读书了。不然,可如何对得起我为你请医用药,这一片痴情厚意?”

    听到“痴情厚意”这四字,我心头蓦地一跳,几乎漏了一拍,竟有淡淡的嗔意和羞恼浮起,忍不住正色责备了他几句。

    她闻言垂下眼,吐出口气,神色明显暗了一暗,轻声道了别,便离开了。

    “师父对女施主那么凶做什么?”悟空在旁不满地看着我,“徒儿都能看出来女施主不过是开玩笑的啊。”

    一听到“开玩笑”三字,我心里又莫名烦躁起来,皱了皱眉,道:“时候不早了,早些睡吧。”

    悟空撇了撇嘴,与我行了一礼,便回了外屋安置了。

    我靠在床头,手里捧着读惯的《心经》,却是头一次没有读进去。

    一灯如豆,映得一室暖黄,我便那般倚在床头发呆,直至很久之后,方才吹灭了灯火,睡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