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9骊宫高处入青云
我闻言一时愣住,不知该如何反应,只能瞪眼瞧着他一张秀丽的小脸渐渐涨得通红,神情也从凶狠变为恼羞成怒。
“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他咬着牙憋出一句,但底气明显不如方才那般足了。
我暗暗叹了口气,抬起头看进他的眼睛里,那里面有几分窘迫、几分羞赧,也隐隐流露出一丝期待。
这位年轻的驸马都尉大人,今年也不过才十八岁,和圆滑世故的房遗直比起来,喜怒哀乐俱形于色的他,在我心中,更像一个孩子。
如是想着,我微微露出笑意,温言道:“驸——遗爱,你是不是觉得……我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房遗爱愣了愣,眼睛亮了亮,唇角微微弯起羞涩的弧度,点了点头,道:“是,以前我总是不喜欢你的,可是几个月前,你突然间……我也说不好,总之我就……”他有些说不下去了,眼睛微微看向一旁,抬起手来,在右腮上轻轻挠了挠。
从小,只要他一害羞,为了掩饰,总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个动作,至今未改。
回忆起少时,我心不由一软,然而却深知那记忆只是属于高阳的,并不属于我,遂叹了口气,硬下心肠,道:“遗爱,你……弄错了。”
房遗爱猛地看向我,眸中有一丝惊慌,道:“你说什么?我弄错什么了?我怎会弄错?”
我抬起头,直视他的眼睛,道:“我是说,你弄错了对我的感觉。我最近的确变化不小,懂得了很多事理,甚至……也不再对你大哥有意了。而你对我……也只不过是一时新鲜而已,觉得挺有意思,等到再过一段时日,那股新鲜劲儿过去了,你便会发现,我也不过如此,和以前……其实没什么不同的。”
此言说来却也不假,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我内心深处,都始终住着一个像高阳那般鲜活张扬的魂,只是由于现世里的种种羁绊和无奈,才不能像真正的高阳那样,把这魂如烈火一般明艳地怒放出来。
算来,其实并没什么不同的。
房遗爱神色错愕又慌张,怔了一会儿,急道:“不,你说的不对,我自己心里的想法,我还能不清楚么?你说的不对,不对,那不是什么所谓的新鲜感,而是……”他呼吸微微急促,像小兽一般漂亮的眼睛直盯着我,流露出一丝恳求。
我心下又叹了口气,虽有不忍之感,但还是清楚,此刻若是不坚决些,只怕日后会伤他更深,遂继续看着他的眼睛,道:“究竟如何,你日后自会慢慢发觉。”
而后转身回到妆台之前,重新坐下开始梳头,一边淡淡道:“我马上就要睡了,遗爱也快回去歇下吧。”
铜镜模糊,我只能从镜里依稀瞅见他低垂着头,却看不清他的表情。良久,他忽然抬起头,走了过来,单膝跪下,仰起脸,那秀美的脸上,竟带着欢畅的笑意。
我愣了一愣,这孩子笑什么?莫不是被我打击得疯了?忙伸手去扶他,道:“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然而他却躲开了我的手,依旧看着我,少年俊美的脸庞被盈盈烛火映红,眼睛熠熠闪着亮光,迟疑了一下,缓缓道:“我知道你现下并不喜欢我,但我……我会让你心里有我的,我会做得比大哥还要好!”顿了顿,他又扬起笑意,道:“无论如何,你是公主,便总是要和我过一辈子了。我们最不缺的,便是时间。”
言毕,他的小脸又是飞红,再不敢看我一眼,匆匆起身,离开了屋子。
我一时愣在当地,作声不得,心下有些啼笑皆非,却又有更多的不忍和叹息。
丹青进来服侍我就寝,躺在床上久久无眠,窗外深秋夜色凉,不知从何处传来了幽幽笛声,吹的正是那曲迴梦游仙。
房遗爱宣战一般的话语依旧萦绕在耳畔,我的心情却渐渐低落下去。
是啊,我是公主,这辈子……也就是如此了。
自那夜之后,房遗爱明显与以前不同了。倒也并不是对我多么殷勤亲近,只是每隔五六日,必来含宜馆一趟,或是送我些西域暹罗传过来的新奇小玩意儿,又或是为我吹一曲他最近新练的笛子听。
至于其他时辰,则是半点都不见他的人影,据他贴身的小厮眉山说,驸马爷最近这段日子十分忙碌,早出晚归的,有时还会在房玄龄书房里呆到很晚,又有时则是在自己书房中处理各种公务,直到三更天,才能见到他房中灯火熄灭。
我听了,心下暗暗叹息,嘴上却是笑着叮嘱道:“驸马这般勤勉,自是再好不过,只是你们几个也得越发谨慎些,切不可令他累坏了身子。”
不过,我一直警惕着的房遗直,倒是再没见有什么动静,似乎每日里除了上朝办公,便尽是呆在湘涵那里了。
眼见着湘涵的肚子日渐变大,我心里的疑惑也渐渐升了起来:记得前世,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不曾记载房遗直还有过子嗣后代,可眼下湘涵这个……
想着,又摇了摇头,罢了,一切便顺其自然吧,若真是要改变历史,那么单看辩机不再会被腰斩这一条,便早就变了,也不差房遗直这一个。
时间进入了腊月,天气渐转寒冷。每年到了此时,李世民便会带着一些妃嫔臣子,去骊山汤泉宫过冬。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才过了立冬,工部便报了上来,道是汤泉宫已经修缮好了,即时便可迎驾。
李世民自是龙颜大悦,重赏了督缮的工部尚书阎立德,幸汤泉的日子也定在了腊月初八。随行的妃子有韦贵妃,还有另外几名位份低一些的宝林美人;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次也都来了,小辈之中却只带了我一个人,连太子都没有随行。
本来,李世民也是想带着房遗爱的,说是不忍我们少年夫妻分离太久,然而房遗爱却以“父亲离京,公务繁杂,身为人子自当替父分忧”为由婉拒了。
李世民感叹一番,道:“果然将门虎子,不愧乃父,当年不懂事的娃娃,如今也长大啦。也罢,太府寺主官尚缺,便擢升你做这太府卿吧,再领一职散骑常侍,和你兄长一文一武,务必要为你爹分忧才好。”
房遗爱闻言,很是怔愣了一会儿,直到李世民开始笑着打趣他了,他才连忙稽首谢恩。
我在旁听着,心下也颇是惊异,且不说从那小小的闲职驸马都尉,一跃而升为从三品的太府卿领散骑常侍,手握实权,单说房遗直的银青光禄大夫,也是从三品,兄弟俩竟隐然已成分庭抗礼之势,这便已是极大的褒赏了。
房遗直对此倒是一如既往的反应淡漠,始终没有说什么。
如此,怀着隐隐的不安,我在那个薄雾轻寒的初冬早晨,登上了去往骊山的马车。临走时,我回望了一眼如高卧酣眠的巨兽一般的长安城,初升的太阳在天边放出瑞气千条,映得那一排盖着金色琉璃瓦的歇山檐顶,也漾出一泓耀眼的光芒。
只是,我始终分不清,那夺目的屋顶,究竟是太极宫,还是会昌寺。
阎立德是那个有名的画家阎立本的长兄,虽也雅擅丹青,却并不以画作闻达世人。他最得意的,乃是工造土木之术。
而由他亲自督缮的汤泉宫,自然也是美轮美奂,比起修缮之前的宫室,要大气华美许多。
抵达行宫当晚,李世民便举行了冬筵。因为来人不多,便干脆做了小宴,除了几个位份低下的宝林,余人皆有列席。席间琴羽张而箫鼓陈,燕赵歌而伤美人,君臣觥筹交错,竟隐有纸醉金迷的奢华之象。
我只在旁埋头消灭盘中珍馐,心下暗暗叹气,清明的贞观盛世至此,也渐现颓象了,魏征和长孙皇后先后故去,便再没有哪个言官或是妃子,敢直言皇帝之过了。好好一个勤俭克己的唐太宗,也便这般走上下坡路了……
略略抬眼,扫了一眼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但见前者一脸祥和,纯是一副慈祥可亲的邻家翁之象;而后者却是皮笑肉不笑,锐利眸中隐含阴霾。
……似这般一个明哲保身小心度日,一个玩弄权术大揽朝纲,贞观……不败才怪。
果然不是当初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了啊。
如是想着,我又自嘲般笑了笑,仰头饮尽杯中清酒。思量这些做什么?自己还顾不过来,又怎有心思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大唐……这才刚刚开始呢。
宴毕,李世民冲我笑道:“每年这时候,你都最是高兴,只盼着快些去你那牡丹汤里玩个尽兴,如今可是遂了心意了?”
我皱了皱鼻子,笑道:“说得就好像您不着急似的。您那星辰汤,可不是比夭夭的牡丹汤还要大上整整一圈么?”
韦贵妃在旁掩口而笑,道:“你们父女俩也快别斗嘴皮子了,再说下去,我那海棠汤可也等不及了。”
说笑间,几人已然起身,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位极人臣,自然也有自己的温泉汤池,当下便各自散了,沐浴去也。
我的居所在汤泉宫西首的寒露殿,有一条重帷遮蔽的游廊,直通牡丹汤。丹青和采绿早备好了沐浴的纱衣,我脱下衣服,散开长发,披上纱衣,踩着软屐来到了牡丹汤。
由于不习惯洗澡时有别人在旁看着,我一早便命侍女们退下了,此时汤池中空无一人,仅有缓缓流淌着的温泉水和蒸腾的白色水汽。
湿漉漉的空气里有着淡淡的硫磺味道,我顺着汤池的斜坡渐渐滑入水中,只觉温暖丝滑的温泉水柔柔地裹住全身。由于是从宫外山间引来的泉水,是以此间并非死水,而是缓缓流淌着的。水流抚过周身,我只觉骨头都要酥了,忍不住舒服地叹了一声。
牡丹池很大,几乎有前世半个泳池那么大了,池底是整块汉白玉雕刻的牡丹朝阳图样,脚底堪堪可以触到花纹。
我深吸了一口气,猛地扎入了水中,手脚一划,便在池里游了起来。
一口气游到池子东南角,我才猛地探出脑袋,深吸了口气,皇家的浴池,果然痛快!
靠在池边小憩了一会儿,我便又满满吸了口气,潜入了水中。
方欲向前游去,却忽然听到身侧似乎远远传来了人语声。
我忙浮出水面,环顾了一下整个汤池,又回忆起过往的记忆,才约略明白过来。原来在这汤泉宫里,星辰汤、海棠汤,还有我的牡丹汤,在池底都是有暗道相通的,以供水流四处流通。而这暗道又修缮得颇为巧妙,水流过处,不致产生巨大的漩涡吸力,自然也就没有危险。
想必方才的声音,便是从暗道那边传过来的。
如是想着,我心念一动,又吸了口气,潜了下去。
声音是从李世民的星辰汤那边传过来的。
我在水中,听着他们在空气中的声音,本就不甚清楚,此刻距离又远,更是要屏气凝神,方能听个大概出来。
“陛下……蜀……这封信……岐州……”隐隐约约的声音传来,我只能分辨出这几个词,然而,更令我惊疑不定的,却是——正在和李世民说话的这人,竟是长孙无忌。
蜀?信?岐州?长孙无忌是在给李世民送一封信么?可是……那是何等紧急的信件,竟要在皇帝沐浴之时送进来?
我浮出水面喘了口气,又潜了下去,侧耳细听。
只听李世民道:“唔……给……”而后便是一阵沉默,想来是他正在看信。
我又浮上去吸了口气,再度潜了下去。
李世民又开口了,然而,这一次,我却听得十分清楚。
“这孽子!反了天了!”他怒喝道。
我心下一惊,连忙凝神细听,然而他的声音立刻又变小了,长孙无忌的声音也几乎听不见了。
我再想要继续听,然而他们的声音变得比之前更加模糊,似乎是离开了先前的地方,距此处更加遥远,根本听不见了。
我缓缓浮上水面,吐了口气,紧紧皱着眉。
蜀……岐州……李世民称之为“孽子”……
我苦苦思索着,总觉着这几个字句对我和李恪来说,都极其重要,而且也颇为熟悉。只是我前世毕竟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把每件史实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高阳的记忆里,竟也是一片模糊。
直到沐浴完,躺到了床上,我依旧在想着这件事,然而苦思冥想却始终不得要领,心下烦乱如麻,直到天蒙蒙亮,方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翌日巳时我才醒来,丹青等人知道我的习惯,自然也没来扰我。见我醒了,便进了来服侍我更衣梳头。
直接用了午膳,我思及昨夜在温泉池里听到的,心头沉重,丹青在旁察言观色,便道:“骊山此处当真风景秀丽,便算是隆冬,也自有妙处可寻。公主不如出宫去,在四处游览一下,散散心可好?”
我点了点头,道:“也好。采绿看家,丹青和流觞收拾一下,这便随我去吧。”
丹青应着,取了件大红缎面雪狐毛里子斗篷,为我披了,几人收拾停当,便出去了。
与守门侍卫交代了一声,我们便离开了汤泉宫,沿着山道信步游览起来。
汤泉宫向西再行一段路,便是一座小丘,上有烽火台古迹,据说便是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留下的。
我心情略微轻松了一些,丹青笑道:“烽火台后面那座小庙,前些年咱们来的时候,便是破破烂烂,一副要塌了的样子。可总也不塌,却不知今年还在不在?”
小庙?我心中一动,蓦然想起烽火台后却有一间小小寺院,似是破败了许久的样子,里面也没有僧人居住。
只是……现下一提到庙宇,我便莫名地心旌摇动,总觉着这是和那人有关的物事,便一定要过去看看。
如是想着,遂笑道:“咱们便过去看看,那小庙塌了没有?”
丹青自是欣然同意,流觞只是看了我一眼,眸光复杂难明,却终究只是沉默。
绕过斑驳的烽火台,小庙便出现在眼前,门楣上高挂匾额,上书“青云寺”三个大字。
只是,这里确乎与以往不同了,寺门前经年的灰尘落叶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似乎是有人正住在里面。
我心中忽然涌起莫名的悸动,一言不发,径直踏过了门槛,进了寺。
丹青和流觞自然跟在我身后。
这间寺院真的很小,正中只有一间破败的佛堂,东首是一间禅房,西首则是一间柴房和一间厨房。
而这场院里更是整洁,连佛堂正前方,本来有个歪躺着的青铜香炉,此刻竟也是稳稳当当地立在正中,连上面的锈迹都被擦拭得一干二净。
旁边的禅房里,似隐隐传来人语声。
不知为何,我胸中悸动更甚,丹青张口想要说什么,我急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她才闭住了嘴。
我吸了一口气,心中有隐隐的欣悦,走了过去,敲了敲门,道:“有人在吗?”嘴上这般问着,手上却再也等不及,轻轻推开了门。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正对着房门的是一张竹榻,榻上正躺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并不十分美丽,却很是清秀,脸色绯红,眸光闪亮,嘴角含笑,竟有一股别样的清新风致。
而床边的竹凳上,背对着我,正坐着个灰袍僧人,似乎也在含着笑和那少女说着什么。
他回过头向门口望来,唇畔还残留着对那少女的笑意。
依旧是那张熟悉的脸孔,那如春风月华一般俊俏的容颜,在我梦里千回百转深入脏腑心魂的眉眼。
只是,那般和煦明朗的笑容,我却从来都没有见过。
“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他咬着牙憋出一句,但底气明显不如方才那般足了。
我暗暗叹了口气,抬起头看进他的眼睛里,那里面有几分窘迫、几分羞赧,也隐隐流露出一丝期待。
这位年轻的驸马都尉大人,今年也不过才十八岁,和圆滑世故的房遗直比起来,喜怒哀乐俱形于色的他,在我心中,更像一个孩子。
如是想着,我微微露出笑意,温言道:“驸——遗爱,你是不是觉得……我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房遗爱愣了愣,眼睛亮了亮,唇角微微弯起羞涩的弧度,点了点头,道:“是,以前我总是不喜欢你的,可是几个月前,你突然间……我也说不好,总之我就……”他有些说不下去了,眼睛微微看向一旁,抬起手来,在右腮上轻轻挠了挠。
从小,只要他一害羞,为了掩饰,总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个动作,至今未改。
回忆起少时,我心不由一软,然而却深知那记忆只是属于高阳的,并不属于我,遂叹了口气,硬下心肠,道:“遗爱,你……弄错了。”
房遗爱猛地看向我,眸中有一丝惊慌,道:“你说什么?我弄错什么了?我怎会弄错?”
我抬起头,直视他的眼睛,道:“我是说,你弄错了对我的感觉。我最近的确变化不小,懂得了很多事理,甚至……也不再对你大哥有意了。而你对我……也只不过是一时新鲜而已,觉得挺有意思,等到再过一段时日,那股新鲜劲儿过去了,你便会发现,我也不过如此,和以前……其实没什么不同的。”
此言说来却也不假,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我内心深处,都始终住着一个像高阳那般鲜活张扬的魂,只是由于现世里的种种羁绊和无奈,才不能像真正的高阳那样,把这魂如烈火一般明艳地怒放出来。
算来,其实并没什么不同的。
房遗爱神色错愕又慌张,怔了一会儿,急道:“不,你说的不对,我自己心里的想法,我还能不清楚么?你说的不对,不对,那不是什么所谓的新鲜感,而是……”他呼吸微微急促,像小兽一般漂亮的眼睛直盯着我,流露出一丝恳求。
我心下又叹了口气,虽有不忍之感,但还是清楚,此刻若是不坚决些,只怕日后会伤他更深,遂继续看着他的眼睛,道:“究竟如何,你日后自会慢慢发觉。”
而后转身回到妆台之前,重新坐下开始梳头,一边淡淡道:“我马上就要睡了,遗爱也快回去歇下吧。”
铜镜模糊,我只能从镜里依稀瞅见他低垂着头,却看不清他的表情。良久,他忽然抬起头,走了过来,单膝跪下,仰起脸,那秀美的脸上,竟带着欢畅的笑意。
我愣了一愣,这孩子笑什么?莫不是被我打击得疯了?忙伸手去扶他,道:“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然而他却躲开了我的手,依旧看着我,少年俊美的脸庞被盈盈烛火映红,眼睛熠熠闪着亮光,迟疑了一下,缓缓道:“我知道你现下并不喜欢我,但我……我会让你心里有我的,我会做得比大哥还要好!”顿了顿,他又扬起笑意,道:“无论如何,你是公主,便总是要和我过一辈子了。我们最不缺的,便是时间。”
言毕,他的小脸又是飞红,再不敢看我一眼,匆匆起身,离开了屋子。
我一时愣在当地,作声不得,心下有些啼笑皆非,却又有更多的不忍和叹息。
丹青进来服侍我就寝,躺在床上久久无眠,窗外深秋夜色凉,不知从何处传来了幽幽笛声,吹的正是那曲迴梦游仙。
房遗爱宣战一般的话语依旧萦绕在耳畔,我的心情却渐渐低落下去。
是啊,我是公主,这辈子……也就是如此了。
自那夜之后,房遗爱明显与以前不同了。倒也并不是对我多么殷勤亲近,只是每隔五六日,必来含宜馆一趟,或是送我些西域暹罗传过来的新奇小玩意儿,又或是为我吹一曲他最近新练的笛子听。
至于其他时辰,则是半点都不见他的人影,据他贴身的小厮眉山说,驸马爷最近这段日子十分忙碌,早出晚归的,有时还会在房玄龄书房里呆到很晚,又有时则是在自己书房中处理各种公务,直到三更天,才能见到他房中灯火熄灭。
我听了,心下暗暗叹息,嘴上却是笑着叮嘱道:“驸马这般勤勉,自是再好不过,只是你们几个也得越发谨慎些,切不可令他累坏了身子。”
不过,我一直警惕着的房遗直,倒是再没见有什么动静,似乎每日里除了上朝办公,便尽是呆在湘涵那里了。
眼见着湘涵的肚子日渐变大,我心里的疑惑也渐渐升了起来:记得前世,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不曾记载房遗直还有过子嗣后代,可眼下湘涵这个……
想着,又摇了摇头,罢了,一切便顺其自然吧,若真是要改变历史,那么单看辩机不再会被腰斩这一条,便早就变了,也不差房遗直这一个。
时间进入了腊月,天气渐转寒冷。每年到了此时,李世民便会带着一些妃嫔臣子,去骊山汤泉宫过冬。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才过了立冬,工部便报了上来,道是汤泉宫已经修缮好了,即时便可迎驾。
李世民自是龙颜大悦,重赏了督缮的工部尚书阎立德,幸汤泉的日子也定在了腊月初八。随行的妃子有韦贵妃,还有另外几名位份低一些的宝林美人;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次也都来了,小辈之中却只带了我一个人,连太子都没有随行。
本来,李世民也是想带着房遗爱的,说是不忍我们少年夫妻分离太久,然而房遗爱却以“父亲离京,公务繁杂,身为人子自当替父分忧”为由婉拒了。
李世民感叹一番,道:“果然将门虎子,不愧乃父,当年不懂事的娃娃,如今也长大啦。也罢,太府寺主官尚缺,便擢升你做这太府卿吧,再领一职散骑常侍,和你兄长一文一武,务必要为你爹分忧才好。”
房遗爱闻言,很是怔愣了一会儿,直到李世民开始笑着打趣他了,他才连忙稽首谢恩。
我在旁听着,心下也颇是惊异,且不说从那小小的闲职驸马都尉,一跃而升为从三品的太府卿领散骑常侍,手握实权,单说房遗直的银青光禄大夫,也是从三品,兄弟俩竟隐然已成分庭抗礼之势,这便已是极大的褒赏了。
房遗直对此倒是一如既往的反应淡漠,始终没有说什么。
如此,怀着隐隐的不安,我在那个薄雾轻寒的初冬早晨,登上了去往骊山的马车。临走时,我回望了一眼如高卧酣眠的巨兽一般的长安城,初升的太阳在天边放出瑞气千条,映得那一排盖着金色琉璃瓦的歇山檐顶,也漾出一泓耀眼的光芒。
只是,我始终分不清,那夺目的屋顶,究竟是太极宫,还是会昌寺。
阎立德是那个有名的画家阎立本的长兄,虽也雅擅丹青,却并不以画作闻达世人。他最得意的,乃是工造土木之术。
而由他亲自督缮的汤泉宫,自然也是美轮美奂,比起修缮之前的宫室,要大气华美许多。
抵达行宫当晚,李世民便举行了冬筵。因为来人不多,便干脆做了小宴,除了几个位份低下的宝林,余人皆有列席。席间琴羽张而箫鼓陈,燕赵歌而伤美人,君臣觥筹交错,竟隐有纸醉金迷的奢华之象。
我只在旁埋头消灭盘中珍馐,心下暗暗叹气,清明的贞观盛世至此,也渐现颓象了,魏征和长孙皇后先后故去,便再没有哪个言官或是妃子,敢直言皇帝之过了。好好一个勤俭克己的唐太宗,也便这般走上下坡路了……
略略抬眼,扫了一眼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但见前者一脸祥和,纯是一副慈祥可亲的邻家翁之象;而后者却是皮笑肉不笑,锐利眸中隐含阴霾。
……似这般一个明哲保身小心度日,一个玩弄权术大揽朝纲,贞观……不败才怪。
果然不是当初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了啊。
如是想着,我又自嘲般笑了笑,仰头饮尽杯中清酒。思量这些做什么?自己还顾不过来,又怎有心思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大唐……这才刚刚开始呢。
宴毕,李世民冲我笑道:“每年这时候,你都最是高兴,只盼着快些去你那牡丹汤里玩个尽兴,如今可是遂了心意了?”
我皱了皱鼻子,笑道:“说得就好像您不着急似的。您那星辰汤,可不是比夭夭的牡丹汤还要大上整整一圈么?”
韦贵妃在旁掩口而笑,道:“你们父女俩也快别斗嘴皮子了,再说下去,我那海棠汤可也等不及了。”
说笑间,几人已然起身,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位极人臣,自然也有自己的温泉汤池,当下便各自散了,沐浴去也。
我的居所在汤泉宫西首的寒露殿,有一条重帷遮蔽的游廊,直通牡丹汤。丹青和采绿早备好了沐浴的纱衣,我脱下衣服,散开长发,披上纱衣,踩着软屐来到了牡丹汤。
由于不习惯洗澡时有别人在旁看着,我一早便命侍女们退下了,此时汤池中空无一人,仅有缓缓流淌着的温泉水和蒸腾的白色水汽。
湿漉漉的空气里有着淡淡的硫磺味道,我顺着汤池的斜坡渐渐滑入水中,只觉温暖丝滑的温泉水柔柔地裹住全身。由于是从宫外山间引来的泉水,是以此间并非死水,而是缓缓流淌着的。水流抚过周身,我只觉骨头都要酥了,忍不住舒服地叹了一声。
牡丹池很大,几乎有前世半个泳池那么大了,池底是整块汉白玉雕刻的牡丹朝阳图样,脚底堪堪可以触到花纹。
我深吸了一口气,猛地扎入了水中,手脚一划,便在池里游了起来。
一口气游到池子东南角,我才猛地探出脑袋,深吸了口气,皇家的浴池,果然痛快!
靠在池边小憩了一会儿,我便又满满吸了口气,潜入了水中。
方欲向前游去,却忽然听到身侧似乎远远传来了人语声。
我忙浮出水面,环顾了一下整个汤池,又回忆起过往的记忆,才约略明白过来。原来在这汤泉宫里,星辰汤、海棠汤,还有我的牡丹汤,在池底都是有暗道相通的,以供水流四处流通。而这暗道又修缮得颇为巧妙,水流过处,不致产生巨大的漩涡吸力,自然也就没有危险。
想必方才的声音,便是从暗道那边传过来的。
如是想着,我心念一动,又吸了口气,潜了下去。
声音是从李世民的星辰汤那边传过来的。
我在水中,听着他们在空气中的声音,本就不甚清楚,此刻距离又远,更是要屏气凝神,方能听个大概出来。
“陛下……蜀……这封信……岐州……”隐隐约约的声音传来,我只能分辨出这几个词,然而,更令我惊疑不定的,却是——正在和李世民说话的这人,竟是长孙无忌。
蜀?信?岐州?长孙无忌是在给李世民送一封信么?可是……那是何等紧急的信件,竟要在皇帝沐浴之时送进来?
我浮出水面喘了口气,又潜了下去,侧耳细听。
只听李世民道:“唔……给……”而后便是一阵沉默,想来是他正在看信。
我又浮上去吸了口气,再度潜了下去。
李世民又开口了,然而,这一次,我却听得十分清楚。
“这孽子!反了天了!”他怒喝道。
我心下一惊,连忙凝神细听,然而他的声音立刻又变小了,长孙无忌的声音也几乎听不见了。
我再想要继续听,然而他们的声音变得比之前更加模糊,似乎是离开了先前的地方,距此处更加遥远,根本听不见了。
我缓缓浮上水面,吐了口气,紧紧皱着眉。
蜀……岐州……李世民称之为“孽子”……
我苦苦思索着,总觉着这几个字句对我和李恪来说,都极其重要,而且也颇为熟悉。只是我前世毕竟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把每件史实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高阳的记忆里,竟也是一片模糊。
直到沐浴完,躺到了床上,我依旧在想着这件事,然而苦思冥想却始终不得要领,心下烦乱如麻,直到天蒙蒙亮,方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翌日巳时我才醒来,丹青等人知道我的习惯,自然也没来扰我。见我醒了,便进了来服侍我更衣梳头。
直接用了午膳,我思及昨夜在温泉池里听到的,心头沉重,丹青在旁察言观色,便道:“骊山此处当真风景秀丽,便算是隆冬,也自有妙处可寻。公主不如出宫去,在四处游览一下,散散心可好?”
我点了点头,道:“也好。采绿看家,丹青和流觞收拾一下,这便随我去吧。”
丹青应着,取了件大红缎面雪狐毛里子斗篷,为我披了,几人收拾停当,便出去了。
与守门侍卫交代了一声,我们便离开了汤泉宫,沿着山道信步游览起来。
汤泉宫向西再行一段路,便是一座小丘,上有烽火台古迹,据说便是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留下的。
我心情略微轻松了一些,丹青笑道:“烽火台后面那座小庙,前些年咱们来的时候,便是破破烂烂,一副要塌了的样子。可总也不塌,却不知今年还在不在?”
小庙?我心中一动,蓦然想起烽火台后却有一间小小寺院,似是破败了许久的样子,里面也没有僧人居住。
只是……现下一提到庙宇,我便莫名地心旌摇动,总觉着这是和那人有关的物事,便一定要过去看看。
如是想着,遂笑道:“咱们便过去看看,那小庙塌了没有?”
丹青自是欣然同意,流觞只是看了我一眼,眸光复杂难明,却终究只是沉默。
绕过斑驳的烽火台,小庙便出现在眼前,门楣上高挂匾额,上书“青云寺”三个大字。
只是,这里确乎与以往不同了,寺门前经年的灰尘落叶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似乎是有人正住在里面。
我心中忽然涌起莫名的悸动,一言不发,径直踏过了门槛,进了寺。
丹青和流觞自然跟在我身后。
这间寺院真的很小,正中只有一间破败的佛堂,东首是一间禅房,西首则是一间柴房和一间厨房。
而这场院里更是整洁,连佛堂正前方,本来有个歪躺着的青铜香炉,此刻竟也是稳稳当当地立在正中,连上面的锈迹都被擦拭得一干二净。
旁边的禅房里,似隐隐传来人语声。
不知为何,我胸中悸动更甚,丹青张口想要说什么,我急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她才闭住了嘴。
我吸了一口气,心中有隐隐的欣悦,走了过去,敲了敲门,道:“有人在吗?”嘴上这般问着,手上却再也等不及,轻轻推开了门。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正对着房门的是一张竹榻,榻上正躺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并不十分美丽,却很是清秀,脸色绯红,眸光闪亮,嘴角含笑,竟有一股别样的清新风致。
而床边的竹凳上,背对着我,正坐着个灰袍僧人,似乎也在含着笑和那少女说着什么。
他回过头向门口望来,唇畔还残留着对那少女的笑意。
依旧是那张熟悉的脸孔,那如春风月华一般俊俏的容颜,在我梦里千回百转深入脏腑心魂的眉眼。
只是,那般和煦明朗的笑容,我却从来都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