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汉之广矣中有洲
解决完人生大事,我整理好衣裙,扭头看了看木桶,心里想着怎么也得把这桶内之物清理干净才好,总不成让他……
这般一想,脸颊又不禁微热,于是四下里看了看,发现屋角处刚好有小小的水槽,通到屋外,直接埋在了泥土里。我便把桶内之物倒了进去,这才推开门走出去。
流觞站在茅房不远处,见我出来,忙迎了上来。
我道:“流觞,把水囊给我。”
流觞自腰间解下水囊递给我,我倒出里面的清水,就着洗了洗手,用帕子擦干净了。
从茅房绕到草庐前,恰看见那人肩上挑着一副扁担,担上挂着两只木桶,步伐稳稳,远远地走过来。
走近了,才看到有水珠从桶中溅出来,打湿了他浅灰色的袍摆。
他看到了我,冲我微微点头而笑,挑着水走到屋前,卸下扁担,把水倒进一只水缸里。他动作自在从容,怡然自得,似乎让人觉着,这些粗活,只要是在他手上做来,便不再是粗活了,反而像是烹茶扫雪、焚香抚琴一般的雅事。
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说话,也不上前去帮他。流觞一双墨玉瞳眸看了我一会儿,轻声道:“公主……可要流觞去帮辩机师父倒水?”
我轻轻摇了摇头,微笑道:“不必。辩机师父这是在修行呢。”
辩机似乎听见了,回过头来,遥遥一笑,放下倒空了的水桶,道:“女施主果然有慧根。且进屋来,容小僧奉一盏粗茶如何?”
我心下淡淡欢喜,点头笑道:“如此便叨扰了。”当下随他进了屋,流觞则抱剑立在门口,并没有进去。
草庐并不大,仅有一室,一桌一榻,桌底铺着张草席,席上放着两个蒲团,榻上铺着薄薄一层棉褥,一床淡黄色薄被叠得整齐,榻脚旁放着一个书箧,我扫了一眼,只看到满满的放了好些书册,依稀看到《金刚经》、《楞伽经》等等佛典。
辩机随意笑了笑,道:“女施主请坐。”而后便沏了茶端了上来。
我点了点头,转头对流觞道:“流觞,进来一道喝口茶吧。”
流觞眼眸轻垂,拱了拱手,道:“流觞并不口渴。”而后依旧冷着脸站在门口。
我心中料到她定会如此回答,也没有太在意,只点了点头,坐了下来。只是实在不习惯那种又累又别扭的跪坐姿势,于是便侧坐了。
我捧起茶盏细细端详,这杯子是用白色的粗瓷烧成,釉面上还有隐隐的杂质,茶叶也只是普通的香片,只是热气袅袅而升,水质清冽甘甜,倒衬得那茶也不凡了起来。
只不过,因这茶是辩机沏的,我心里便隐隐徘徊着某种莫名的情绪,只是小口小口地抿着,不忍将它喝尽。
轻轻抬眸看他,见他盘膝坐在对面的蒲团上,右手执着茶盏,微微低头,薄唇轻触杯沿,饮下一口清茶。蒸腾的白色雾气模糊了他的容颜,我静静垂下眼眸,心下莫名一酸。
都道“茶禅一味”,他饮茶的样子确乎可以完美地诠释这个词了。
待他放下茶盏,我笑问道:“辩机师父独居在此结庐修行,时间可也不短了吧。”
辩机道:“也不甚长,方搬过来半月而已。”
我环视整间屋子,叹道:“虽说是避世修行,可此处未免也太简陋清苦了些。”
辩机轻轻摇头,微笑道:“往昔佛祖未证得大道之时,在恒河边菩提树下苦行六年,期间不浣发、不濯足、不沐身,只食牧女供奉之乳糜与清水,方悟道成佛。”他顿了顿,微微垂下眼睛,低低一叹,道:“辩机……还差得远呢。”
我轻轻咬了咬嘴唇,只觉刚刚饮下的那一口清茶在口中还留着余味,此刻正涩涩地泛出苦意来,弥漫了整个口鼻舌间。
原来……佛一直是他的信仰、他一生的牵绊和依靠。我能够读懂。
一时之间,两人都是沉默。我低下头继续啜饮茶水,虽然口中越发地苦了,却终究是无法可想。只好努力逼迫自己去回忆前世所知的那些历史,那些……有关他的,惨痛的结局。
如此想着,我才渐渐压下了心绪,知晓自己决不可再放任感情的发展,不然,则终会害人害己。
可心下终究还是沮丧落寞的,若我穿成个平民家的女子,也许……也许还能够搏上一搏,向他吐露心意,便算他一心向佛,我也终归不会懊悔。可现如今……
到底是天意弄人吗……谁让我成了个公主呢?于家于国,于皇室于江山……在其位谋其政,我既然做了公主,自然就要做好,担负起我应该承担的责任,决不可因一己之私而陷他人于危患之中……
我深深吸了口气,抬起眼睛,却恰落进他那双含着淡淡关切的清湛眼眸中。
“女施主眉头紧蹙,心中可是有何为难之事?”他和蔼地微笑,清淡平和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人心,“如蒙不弃,不妨与小僧说说?”
我听他这么一说,本就晦暗的心情登时又往下沉了沉,颇有些气苦,这种事……不正是由你而起么?若是能说,早便和你说了啊。
我微微垂下眼,避开他的目光,笑了笑,轻声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继而抬起眼望向他:“师父可解,此为何意?”
辩机的目光神情丝毫未有改变,依旧是清华如玉、温润如露,他淡淡笑了笑,道:“可是有人,令女施主堕入了那勘不破的情关了么?”
我直视着他,点头道:“是。”
辩机轻轻抚着腕上戴的檀木佛珠,道:“如欲成佛,须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欲发此菩提心,则须先发直心、深心、大悲心,此三心相应,方能圆发菩提心。”
他缓缓说完这串我似懂非懂的佛理,继而微笑道:“佛原忌世人执着,女施主虽无愿成佛,但若能适时放下执著心,当也能获大自在,自此平安喜乐。”
……若能放下执著心,便可获大自在,自此平安喜乐。
可既然已是执着了,又怎能轻易放得下?
我抿了抿唇,悠悠道:“师父道佛忌世人执着,然而师父一心想要成佛,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执念了?”
辩机微微一愣,清透的目光看向我。
我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整了整起皱的衣裙,浅笑道:“虽是求而不得,但只要那人一直在我心中,可以令我时常这般默默地怀想,我便也足够平安喜乐了。”
辩机面上微愕之色渐去,恢复了平静,也起了身,点头道:“女施主言之有理。小僧已是方外之人,再不问红尘之事,是以对这些俗世男女情爱,所感所悟自有偏颇,得罪之处,还请女施主莫怪。”
我摇头道:“师父言重了,我决不会怪罪于你。”顿了顿,又笑道:“时辰也不早了,我可不好意思再叨扰辩机师父下去,这便要告辞了。”
辩机点头道:“女施主请。”说着微微合十躬身,将我让出屋外。
流觞一直抱剑立于门口,见我出来,立刻行了一礼。
我拍了拍她的手,又回头看向辩机,踌躇了好一会儿,直到他露出不解之色,方轻声道:“我……我姓李,名唤夭夭,桃之夭夭的夭,你要记住了。”
辩机微微一愣,旋即微笑道:“小僧记下了。”
我轻轻吐出一口气,面上微热的同时,心里有丝甜也有丝苦,轻轻点了点头,回过身来,就打算离开。
然而这时,不远处的树影山阴之处,转出来一个人,正向这边走过来,也穿着淡灰色的僧袍,肩上还背着个硕大的包袱。
走近了,才发现此人也不陌生,正是辩机的徒弟——悟空小和尚。
悟空认出是我,露出惊喜之色,道:“女施主如何到这里来了?这可当真是太巧了……”说着便开始解下肩上缚着的包袱。
他显然是很高兴,也没顾得上看我和辩机的表情,只自顾自地絮絮叨叨道:“女施主有所不知,师父此次乃是特请出寺至山中修行数月,小僧做徒弟的,自然也要相陪了。小僧方才是去长安城里采买一些米面油盐之物,不曾招待女施主,反而偏劳师父,当真是罪过……”
我笑着打断了他,道:“悟空小师父倒真没怠慢了。夭夭乃是不速之客,不请自来,还叨扰了辩机师父一杯茶水,这里正过意不去呢。”
辩机和悟空忙齐称不敢,我又指了指山那边,道:“我最近这段日子,都住在山阴飞瀑之旁的映玉带雪庄里,我两度与二位相逢,当也是合了佛家的‘缘法’二字,还请两位师父修行闲暇之余,便去寒舍做客,夭夭必当扫榻相迎。”
悟空眼睛一亮,方想点头,一旁辩机却温声道:“修行原是该讲求劳身累形、动心忍性的,女施主好意,小僧师徒二人心领了。”
我垂下眼眸,淡笑道:“那么若是遇到什么紧急之事,还请一定及时报讯给我。”
那两人又合十道谢。
我再无什么话好说了,又看了他一眼,他一双温和平静的眸子亦回望着我,里面似乎没有一丝波澜。
我福了福,道:“如此夭夭便告辞了。”而后转身便走,流觞只是沉默地紧随在我身后。
这般一想,脸颊又不禁微热,于是四下里看了看,发现屋角处刚好有小小的水槽,通到屋外,直接埋在了泥土里。我便把桶内之物倒了进去,这才推开门走出去。
流觞站在茅房不远处,见我出来,忙迎了上来。
我道:“流觞,把水囊给我。”
流觞自腰间解下水囊递给我,我倒出里面的清水,就着洗了洗手,用帕子擦干净了。
从茅房绕到草庐前,恰看见那人肩上挑着一副扁担,担上挂着两只木桶,步伐稳稳,远远地走过来。
走近了,才看到有水珠从桶中溅出来,打湿了他浅灰色的袍摆。
他看到了我,冲我微微点头而笑,挑着水走到屋前,卸下扁担,把水倒进一只水缸里。他动作自在从容,怡然自得,似乎让人觉着,这些粗活,只要是在他手上做来,便不再是粗活了,反而像是烹茶扫雪、焚香抚琴一般的雅事。
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说话,也不上前去帮他。流觞一双墨玉瞳眸看了我一会儿,轻声道:“公主……可要流觞去帮辩机师父倒水?”
我轻轻摇了摇头,微笑道:“不必。辩机师父这是在修行呢。”
辩机似乎听见了,回过头来,遥遥一笑,放下倒空了的水桶,道:“女施主果然有慧根。且进屋来,容小僧奉一盏粗茶如何?”
我心下淡淡欢喜,点头笑道:“如此便叨扰了。”当下随他进了屋,流觞则抱剑立在门口,并没有进去。
草庐并不大,仅有一室,一桌一榻,桌底铺着张草席,席上放着两个蒲团,榻上铺着薄薄一层棉褥,一床淡黄色薄被叠得整齐,榻脚旁放着一个书箧,我扫了一眼,只看到满满的放了好些书册,依稀看到《金刚经》、《楞伽经》等等佛典。
辩机随意笑了笑,道:“女施主请坐。”而后便沏了茶端了上来。
我点了点头,转头对流觞道:“流觞,进来一道喝口茶吧。”
流觞眼眸轻垂,拱了拱手,道:“流觞并不口渴。”而后依旧冷着脸站在门口。
我心中料到她定会如此回答,也没有太在意,只点了点头,坐了下来。只是实在不习惯那种又累又别扭的跪坐姿势,于是便侧坐了。
我捧起茶盏细细端详,这杯子是用白色的粗瓷烧成,釉面上还有隐隐的杂质,茶叶也只是普通的香片,只是热气袅袅而升,水质清冽甘甜,倒衬得那茶也不凡了起来。
只不过,因这茶是辩机沏的,我心里便隐隐徘徊着某种莫名的情绪,只是小口小口地抿着,不忍将它喝尽。
轻轻抬眸看他,见他盘膝坐在对面的蒲团上,右手执着茶盏,微微低头,薄唇轻触杯沿,饮下一口清茶。蒸腾的白色雾气模糊了他的容颜,我静静垂下眼眸,心下莫名一酸。
都道“茶禅一味”,他饮茶的样子确乎可以完美地诠释这个词了。
待他放下茶盏,我笑问道:“辩机师父独居在此结庐修行,时间可也不短了吧。”
辩机道:“也不甚长,方搬过来半月而已。”
我环视整间屋子,叹道:“虽说是避世修行,可此处未免也太简陋清苦了些。”
辩机轻轻摇头,微笑道:“往昔佛祖未证得大道之时,在恒河边菩提树下苦行六年,期间不浣发、不濯足、不沐身,只食牧女供奉之乳糜与清水,方悟道成佛。”他顿了顿,微微垂下眼睛,低低一叹,道:“辩机……还差得远呢。”
我轻轻咬了咬嘴唇,只觉刚刚饮下的那一口清茶在口中还留着余味,此刻正涩涩地泛出苦意来,弥漫了整个口鼻舌间。
原来……佛一直是他的信仰、他一生的牵绊和依靠。我能够读懂。
一时之间,两人都是沉默。我低下头继续啜饮茶水,虽然口中越发地苦了,却终究是无法可想。只好努力逼迫自己去回忆前世所知的那些历史,那些……有关他的,惨痛的结局。
如此想着,我才渐渐压下了心绪,知晓自己决不可再放任感情的发展,不然,则终会害人害己。
可心下终究还是沮丧落寞的,若我穿成个平民家的女子,也许……也许还能够搏上一搏,向他吐露心意,便算他一心向佛,我也终归不会懊悔。可现如今……
到底是天意弄人吗……谁让我成了个公主呢?于家于国,于皇室于江山……在其位谋其政,我既然做了公主,自然就要做好,担负起我应该承担的责任,决不可因一己之私而陷他人于危患之中……
我深深吸了口气,抬起眼睛,却恰落进他那双含着淡淡关切的清湛眼眸中。
“女施主眉头紧蹙,心中可是有何为难之事?”他和蔼地微笑,清淡平和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人心,“如蒙不弃,不妨与小僧说说?”
我听他这么一说,本就晦暗的心情登时又往下沉了沉,颇有些气苦,这种事……不正是由你而起么?若是能说,早便和你说了啊。
我微微垂下眼,避开他的目光,笑了笑,轻声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继而抬起眼望向他:“师父可解,此为何意?”
辩机的目光神情丝毫未有改变,依旧是清华如玉、温润如露,他淡淡笑了笑,道:“可是有人,令女施主堕入了那勘不破的情关了么?”
我直视着他,点头道:“是。”
辩机轻轻抚着腕上戴的檀木佛珠,道:“如欲成佛,须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欲发此菩提心,则须先发直心、深心、大悲心,此三心相应,方能圆发菩提心。”
他缓缓说完这串我似懂非懂的佛理,继而微笑道:“佛原忌世人执着,女施主虽无愿成佛,但若能适时放下执著心,当也能获大自在,自此平安喜乐。”
……若能放下执著心,便可获大自在,自此平安喜乐。
可既然已是执着了,又怎能轻易放得下?
我抿了抿唇,悠悠道:“师父道佛忌世人执着,然而师父一心想要成佛,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执念了?”
辩机微微一愣,清透的目光看向我。
我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整了整起皱的衣裙,浅笑道:“虽是求而不得,但只要那人一直在我心中,可以令我时常这般默默地怀想,我便也足够平安喜乐了。”
辩机面上微愕之色渐去,恢复了平静,也起了身,点头道:“女施主言之有理。小僧已是方外之人,再不问红尘之事,是以对这些俗世男女情爱,所感所悟自有偏颇,得罪之处,还请女施主莫怪。”
我摇头道:“师父言重了,我决不会怪罪于你。”顿了顿,又笑道:“时辰也不早了,我可不好意思再叨扰辩机师父下去,这便要告辞了。”
辩机点头道:“女施主请。”说着微微合十躬身,将我让出屋外。
流觞一直抱剑立于门口,见我出来,立刻行了一礼。
我拍了拍她的手,又回头看向辩机,踌躇了好一会儿,直到他露出不解之色,方轻声道:“我……我姓李,名唤夭夭,桃之夭夭的夭,你要记住了。”
辩机微微一愣,旋即微笑道:“小僧记下了。”
我轻轻吐出一口气,面上微热的同时,心里有丝甜也有丝苦,轻轻点了点头,回过身来,就打算离开。
然而这时,不远处的树影山阴之处,转出来一个人,正向这边走过来,也穿着淡灰色的僧袍,肩上还背着个硕大的包袱。
走近了,才发现此人也不陌生,正是辩机的徒弟——悟空小和尚。
悟空认出是我,露出惊喜之色,道:“女施主如何到这里来了?这可当真是太巧了……”说着便开始解下肩上缚着的包袱。
他显然是很高兴,也没顾得上看我和辩机的表情,只自顾自地絮絮叨叨道:“女施主有所不知,师父此次乃是特请出寺至山中修行数月,小僧做徒弟的,自然也要相陪了。小僧方才是去长安城里采买一些米面油盐之物,不曾招待女施主,反而偏劳师父,当真是罪过……”
我笑着打断了他,道:“悟空小师父倒真没怠慢了。夭夭乃是不速之客,不请自来,还叨扰了辩机师父一杯茶水,这里正过意不去呢。”
辩机和悟空忙齐称不敢,我又指了指山那边,道:“我最近这段日子,都住在山阴飞瀑之旁的映玉带雪庄里,我两度与二位相逢,当也是合了佛家的‘缘法’二字,还请两位师父修行闲暇之余,便去寒舍做客,夭夭必当扫榻相迎。”
悟空眼睛一亮,方想点头,一旁辩机却温声道:“修行原是该讲求劳身累形、动心忍性的,女施主好意,小僧师徒二人心领了。”
我垂下眼眸,淡笑道:“那么若是遇到什么紧急之事,还请一定及时报讯给我。”
那两人又合十道谢。
我再无什么话好说了,又看了他一眼,他一双温和平静的眸子亦回望着我,里面似乎没有一丝波澜。
我福了福,道:“如此夭夭便告辞了。”而后转身便走,流觞只是沉默地紧随在我身后。